七天记者 颜宏
第一次主持G7峰会的联邦总理卡尼
刚刚于6月17日在阿尔伯塔省卡纳纳斯基斯(Kananaskis)闭幕的第50届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对加拿大新任联邦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来说,无疑是一场关键的国际首秀。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挑战,以及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微妙互动,卡尼总理的表现备受关注。而卡尼的首次国际外交大考却遭遇“高空乱流”——原定的经济与安全议程被以色列以“先发制人”策略对伊朗发动大规模打击而引发的以伊冲突全盘打乱。卡尼本想借此峰会实现的“三大宏愿”:让加拿大在全球舞台上扮演领导角色、成为G7中最强经济体、摆脱对美依赖全部被边缘化。而以伊冲突的突然发生,也迫使这位前央行行长紧急切换至“危机协调模式”,而其中最棘手的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因素。
卡尼的“避雷术”
本来,今年加拿大作为东道主国,邀请世界上几个最富有国家的领导人齐聚落基山脉中的一座豪华山间度假别墅开会就是在面临多重危机之下,试图找到共识和解决办法的尝试。但不同于过去几十年G7各国之间的“一团和气”,如今的G7,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非常6+1”格局,美国和其他六国之间,已经形成了实质上的对立。特别是二进宫的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对与会的其他国家征收巨额“对等关税”,公开表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支持,使得G7无论是在经贸问题上还是乌克兰冲突及以伊争端等问题上都难以达成共识,甚至针锋相对,这对主办国的加拿大来说可谓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不得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冲突准备“预案”。
为了避免了重蹈2018年G7峰会上加拿大时任总理特鲁多被第一任期的特朗普辱骂、联合公报也不签的覆辙,卡尼预防式地取消了每年在会议结束时发表联合声明或公报的做法,改用六份精简声明,涵盖山火联防、关键矿产、AI合作等“低争议高共识”的领域,既避开贸易战火药桶,又确保峰会不会崩盘。
卡尼本人还放下身段频频向特朗普示好:不仅补上了迟到了2天的生日祝福,还大拍马屁称“没有美国的领导,G7什么都不是”。为了博特朗普欢心,加拿大还安排了酷爱高尔夫的特朗普前往雪山环抱的卡纳纳斯基斯高尔夫球场的行程。而之前卡尼已经提前布局:上月访美时赠送特朗普带有G7峰会举办地标识的高尔夫球具,被戏称“曲线救国”。
虽然试图讨好特朗普,但卡尼也保持了自己的原则和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尊严,“从迎宾开始就展现出与特朗普的平等姿态”,两人的会面既有外交礼貌,也不乏微妙的较劲。特朗普总统以其毫不掩饰的自我夸耀而闻名,在G7峰会的新闻发布会和公开场合也不例外。当他谈到自己的政绩、贸易谈判的“伟大成就”或他认为的“无人能比”的领导力时,在场的其他领导人的表情往往成为媒体捕捉的焦点。
在几次特朗普发表“夸耀式”言论的场合,卡尼都被观察到保持了相当克制且专业的“扑克脸”。他通常会选择直视前方,或者轻微点头以示聆听,但脸上极少流露出明显的赞同、不耐烦或惊讶的表情。这种“情绪稳定”的反应,被认为是卡尼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前央行行长,在应对高压、不可预测情境时所展现出的冷静和外交手腕。这表明他更倾向于保持官方礼节,避免任何可能被解读为公开不尊重的姿态,从而保护加拿大的外交利益。
更有意思的是峰会前的一个小插曲,当记者们对特朗普提出关于ICE暴力抓移民、俄罗斯以及以色列-伊朗冲突等敏感问题时,卡尼直接”切断”了提问环节。这一举动既体现了他作为G7轮值主席的权威,也展现了他在处理棘手外交场面时的果断。
特朗普“搅局”
特朗普抵达加拿大后,在出席卡尼举办的欢迎仪式时,在其西装左侧的翻领上佩戴了两枚胸针:第一枚的图案印有美国国旗,而位于其下方的第二枚胸针则同时印有美国和加拿大国旗的图案。此外,一同出席峰会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佩戴了一枚象征着加拿大国旗的枫叶徽章。
G7峰会上,特朗普佩戴加拿大国旗胸针
加拿大方面确认这些胸针并不是加方赠送给美国代表团的礼物,也就是说这是特朗普主动作为,有人解读为这是向加拿大示好的动作,因为特朗普一到就称赞加拿大与美国“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也有人解读为特朗普还念念不忘“吞并加拿大的野心,”因为在特朗普离开加拿大的飞机上,有记者再次问到“第51个州”的问题时,特朗普居然还是再次强调如果加拿大愿意,它可以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在G7正式会议开始前,美加举行了70分钟的双边会议,其中包括两国领导人30分钟的单独会谈。随后,卡尼宣布已与特朗普达成共识,双方将在30天内完成一项新的经济与安全协议,这被视为美加两国首次在贸易谈判中设定明确的时间表,防止特朗普一拖再拖。然而特朗普在峰会期间表示,他认为与加拿大达成贸易协议是可行的,尽管他和卡尼对这种协议可能有”不同的概念”。这种外交辞令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两国在贸易问题上依然存在巨大分歧。
与其他6国领导人没什么可说的特朗普参加完第一天晚上的欢迎晚宴,并照了“全家福”合影后就连夜赶回了华盛顿,并取消了部分预定行程,巧妙避开了原本预定的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同样被放鸽子的还有韩国新当选的总统李在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日本首相石破茂等。
对于特朗普的匆匆离开,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解释称,是由于“中东局势的恶化”。于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记者表示,特朗普之所以提前离开,是为了斡旋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停火,没想到“拍马屁”拍错了地方,让特朗普勃然大怒。不仅在社交媒体上发文严辞否认了马克龙的说法,称自己提前离开G7峰会与要促成伊朗和以色列停火“无关”,还批评马克龙一心“追求曝光”,总是“搞错状况”(gets it wrong)。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痛批法国总统马克龙
从后续特朗普的发言看,他这番怒批马克龙是后者关于“停火”的表述不合他的心意。在离开加拿大的“空军一号”飞机上,特朗普告诉随行的白宫记者,他寻求的不是“停火”,而是伊朗核问题“真正结束”,即伊朗“彻底放弃”核武器。
针对特朗普因”中东局势”提前一天离开峰会的突发状况,卡尼展现了老练的外交手腕:总理办公室迅速表态称”完全理解”特朗普的决定;卡尼还在闭幕上强调特朗普的提前离场是由于中东的“非同寻常”的局势,而非峰会内部出现了任何问题。
务实外交
作为新手国家领导人,卡尼在G7峰会的上表现被一些世界领导人和外交政策专家评价为出色,并称赞他的务实和精明。下届G7峰会主办国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给予了加拿大极高的评价,赞扬卡尼圆满地完成了东道主使命,维护了七国集团的团结。称“我们不应该要求加拿大主席国解决当今地球上的所有问题,那样不公平,但他确实让这个联盟团结起来。”卡尔顿大学国际事务教授Fen Osler Hampson也表示,卡尼带领七国集团“走出了外交困境”,应对了全球形势的“多变天气”,避开了“雪崩和危险的悬崖”。
外交专家普们遍认为卡尼展现了“务实和精明”的特质,这有助于提升加拿大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影响力,特别是在处理与特朗普的复杂关系上,卡尼展现出了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应对的外交智慧。
在与其他领导人的互动上,卡尼因为曾长期担任英格兰银行行长,与欧洲央行行长、欧盟委员会主席以及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财政金融部门领导人有着深厚的工作关系。这种背景使得他在与这些欧洲领导人交流时,显得更为从容和熟悉。其实,这次G7 峰会不仅是卡尼的个人首秀,新当选的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德国总理默茨以及韩国总统李在明也都是首次参加G7峰会。
在印度问题上,尽管国内的锡克教社区群强烈抗议,但卡尼坚持“印度需参与关键讨论”,并主动给印度总理莫迪打电话,邀请他参加会议。这次互动被视为卡尼在复杂外交局势中展现其“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缩影。而卡尼在与莫迪的会谈中讨论了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潜力,并提及了希望恢复之前暂停的贸易谈判。卡尼表示加印合作很重要,两国将共同努力解决许多问题,包括人工智能的未来以及打击跨国镇压和恐怖主义。莫迪则表示,印度和加拿大因“对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坚定信念”而联系在一起,他本人期待和卡尼密切合作,为“印度和加拿大的友谊增添动力”,而两国在“贸易、能源、太空、清洁能源、关键矿产和化肥等领域具有巨大合作潜力”。另外,两国领导人同意指定新的高级专员(High Commissioners),并恢复两国公民和企业的正常外交服务。此前,由于关系紧张,两国曾互相驱逐外交官,并限制了签证服务。重新任命高级专员是恢复全面外交往来的关键一步。
在乌克兰问题上,卡尼也展现了加拿大的国际责任感和战略眼光。他在峰会期间宣布向乌克兰提供43亿加元的新支持,其中包括20亿加元用于购买无人机、弹药和装甲车等武器装备,另外23亿加元作为贷款帮助乌克兰重建基础设施。
当然,一次成功的峰会主办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已解决。卡尼仍需面对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国内经济挑战以及即将到来的世界格局巨变。这次G7峰会为卡尼政府未来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其务实的外交风格可能成为应对复杂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
fbnpvz
ojbr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