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事件激增 如何应对

七天记者 颜宏

1月23日下午4点多,正是学校放学的时间,Montréal-Nord地区的Calixa-Lavallée中学的学生们陆续走出教室,准备回家,但一名16岁的少年却在操场上遭到另外几名非本校学生的青少年的围攻,被锤子击打成重伤,好在没有生命危险。根据现场目击者的描述,当时一辆汽车开来停下,车上下来4名少年,四处张望着找人,发现目标后就围了上去,二话不说用手里的锤子砸向他,然后又风一样跑回车上,开车离开,毫不在意周围人惊诧不已的目光。根据事后公布的视频,可以看到这四人从镜头前跑过,其中3人的手上拿着类似锤子样的物件,而他们身后的受害人满身是血躺在地上。

Ado agressé sauvagement au marteau: trois autres jeunes sont arrêtés | JDM

一名嫌疑人打完人后逃走

这起令人震惊的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非常简单,受害者与同班的一名女同学发生口角,口角的原因也不是什么大事,但那名恼羞成怒的女同学随即打电话找人扬言要报复。而那名男生并未当回事,放学后准备回家,走出教室后被女生喊来的人袭击。虽然这4名冲动的少年迅速逃跑,但还是在几天后被警方全部抓获。其中一名16岁,一名17岁,他们将到青少年法庭受审;另外两名打人者都是19岁,他们将到蒙特利尔法院(Palais de justice de Montréal)接受成年人法庭的审判。这起大庭广众之下的暴力袭击事件发生后,让本就不太平的Montréal-Nord地区更是人心惶惶,不少家长表示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而一些青少年也表示今后不再一个人独自出行,而是做什么都要和朋友一起结伴而行……

其实,这起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校园暴力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几乎每一天,在不同的校园角落里都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暴力事件。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肢体欺凌,包括殴打、推挤、吐口水等;言语欺凌,主要是通过口头言语进行直接攻击,比如取侮辱性绰号、辱骂、讥讽、恐吓等;社交欺凌,通过共同排挤、孤立某人,使其被排挤在团体之外从而产生精神痛苦;网络欺凌,社交媒体散播伤害被欺凌者的言论、图片、视频等,使被欺凌者在更大范围内被围观;财物欺凌,通过毁损对方物品达到凌辱的目的,或者向对方索要钱财获得优越感;性欺凌,是指以同学的身体特殊部位为取笑对象,拍摄、散播、描写令被欺凌者不舒服的相关图片影像等等。

校园暴力激增

根据魁省各个地区教委上报的数字,2022年发生在校园内部的暴力事件比疫情前的2018-2019 年度增加了2倍多。比如Basses-Laurentides地区的Centre de services scolaire des Mille-Îles教委上报的校园内暴力事件已经从4年前的2516起上涨到去年的4000多起,增幅59%;Lanaudière地区的Centre de services scolaire des Affluents教委上报的语言和肢体暴力事件也从之前的757起增加到2000多起,增幅164%;Capitale-Nationale地区的Centre de services scolaire de la Beauce-Etchemin教委报告的校园暴力事件也从4年前的400多起,增加到去年的979起,增幅141%……

针对暴力事件的上报和统计,不同教委之间的统计依据和方法并不相同,比如有的教委会要求各个学校把任何涉及欺凌的违规行为或者找家长沟通的事件都上报;而有的教委则对暴力事件的界定非常严格,比如Centre de services scolaire de la Capitale教委就要求学校上报的暴力事件要确定不是同学之间的打闹,而是造成了压迫、疼痛或伤害,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权利等,按照这个严格的定义,该教委去年报告了接近40起发生在中学的暴力事件,接近20起发生在小学的暴力事件。但不管是基于什么标准的暴力事件统计,所有教委的工作人员都表示,疫情后的校园暴力事件比疫情前增加了许多,也引发了很多教职员工的担心。

另一个可以佐证校园暴力事件上升的数据是魁省标准、公平、职业健康与安全委员会CNESST(Commission des normes, de l’équité, de la santé et de la sécurité du travail)的统计,在2020年,全省共有 554 名教师或其他学校内工作人员因“工作场所暴力造成的伤害”获得了赔偿,但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极速增加到911人,也就是说在短短一年内,因校园暴力受害而获得赔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人数猛增了65%。被学生暴力行为所伤害的主要人群是那些帮助有学习障碍或人格障碍的特教人员,如心理咨询师、语言师、情绪疏导师等;其次是小学、中学的授课老师,伤害的方式包括“推挤”、“掐拧”、“踢”和“拳打脚踢”等。

疫情世代

过去一段时间来,疫情爆发造成的“学习损失”(Learning Loss)是很多专家学者的共识。因为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长时间呆在家中或者上网课给很多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带来的“创伤”是历史性的,它“抹去了几十年的学术进步,扩大了种族差异。”比如在美国全国范围内,数学成绩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降幅,阅读成绩下降到1992年的水平。近2/5的八年级学生未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没有一个州的平均考试成绩有明显改善。而魁省也一样,连续两年暂停全省统考,让并没有完全达到相应学识水平的学生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再比如中学5年级的法语考试通过率在全省各个教委都在下降,降幅最大的教委其通过率从2019年的82.9%下降到2022年的50.5%,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学生在统考中不及格;还有因疫情而取消了两年的全省统一考试2022年回归后,却由于学生数学考试的成绩太差,魁省教育厅不得不降低及格的分数, 55分就算通过了考试。而疫情造成的族群差异也在拉大,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在转向远程学习时,更有可能获得可靠的安静空间、电脑和老师的帮助,从而继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而家庭条件不好且无人陪伴的学生可能就拉下一大截功课。

除了学习损失外,疫情也加剧了青少年的焦虑、抑郁等精神层面问题的爆发。中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情绪和行为处于不断发展调整过程中,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是重大疫情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而长达3年多的疫情,给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层面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青少年也不例外。根据临床观察的报告,青少年精神疾患就诊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年龄较小的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攻击行为、交往困难等;二是年龄稍大一些的青少年,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网络成瘾等问题。

因为疫情防控而不上课、没有课外活动除了造成学生的“学习损失”、心理焦虑外还给青少年犯罪提供了土壤。大部分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在贫困社区。在蒙特利尔,贫困社区与移民社区高度重叠,这些社区居民本来就因语言、工作能力、教育程度等问题面临融入本地社会的困境,大部分家庭依靠底层、最低工资的工作来维持生计,并不富裕,仅仅能维持温饱,多生活在房租便宜的贫困地区,更不会有储蓄。新冠病毒疫情导致的社会停摆对他们的影响更加巨大,加深了其贫困程度,甚至没有饭吃。也直接导致贫困、看不到出路的青少年不去学校上学,而是在街头游荡,甚至加入犯罪组织、街头黑帮的行列。

如何应对

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事件,学校、教职员工工会等组织一再呼吁政府采取行动,零容忍校园暴力,但实际上政府能做的事情并不多,真正减少校园暴力对学校环境的影响还需要青少年自身、家长、老师、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努力才行。

对未成年人来说,面对校园内的暴力行为可有如下应对办法: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和同学友好相处,交几个好朋友形成一个小团体,以避免自己成为被施暴的目标。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学,也要避免与别人发生冲突。同时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其实有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里同学之间的聊天中得到。

二、遭到暴力时不要慌,避免遭受更大损害。遭到语言暴力时首先要淡然处之,不要做激烈反应;其次去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遭到行为暴力时不要硬钢,而是寻找机会逃跑(向人多的方向跑)并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获得帮助。

三、及时报告,获得帮助。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绝大多数青少年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还有一些人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去报警。事实上,遇到校园暴力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对孩子家长来说,应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和社会支持的力量,让孩子知道父母和社会有能力保护他们,引导他们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敢于告诉大人,而不是怕被指责。还应该创造课下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不同渠道交更多的朋友,因为朋友多的孩子不大容易成为施暴的对象,而且朋友多的孩子也会对自己更有自信。

而对学校来说,对“暴力零容忍”的理念经过长期的推广已经根深蒂固,也制定了完善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但在整个社会大的治安环境在疫情后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能够做的事情并不太多。多个教委都表示正面临新的挑战:学生之间的容忍度下降了,好像每个人都处于紧绷状态,随时有可能爆发,集体相处变得更加困难……再加上教育系统内人手极度短缺的问题,在控制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上更是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