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展望:持续动荡和衰退

  • 七天记者 颜宏wooden-block-cube-flipping-between-2022-to-2023-for-change-and-preparation-merry-christmas

疫情延宕反复、全球地缘政治激烈冲突同时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高昂的困难的2022年虽然过去了,但已经来到的2023年或许还不如去年:俄乌战争滑向人员伤亡更大、涉及地区更广的深渊;近在咫尺的全球性经济衰退;通胀将会放缓,但还不足以让各国央行松口气,如何能够在不使经济崩溃的情况下抑制通胀将会一直困扰着各国央行的领导者;气候灾难频发,气候危机迫在眉睫……本文将梳理对未来影响深远、改变世界格局的10个方面,作为对2023年的展望。

  1. 全球大流行或可能结束

经历了三年多的疫情后,连曾经长期执行“动态清零”的中国都最终放弃了严格防控,采取了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方式,全球各地都有大量人群重新聚集在一起,燃放烟花、观看灯光表演、倒计时进入新年。而在新的一年里,新冠病毒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状态很可能被取消,随之而来的将是普遍的降级管理。其实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早在去年12月就表示希望在2023年的某个时候,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紧急事件。目前科学界的共识是,虽然新冠病毒不会消失,但是疫情会从全球化的流行,变成地方性流行的模式。病毒学家也认为,长期来讲,不排除新冠病毒被消灭的可能性,但是短期内消灭它“几乎不可能,并且不需要”。与其说新冠病毒将像流感一样,不如说它像目前已扎根人类社会的4种常规冠状病毒。虽然这4种病毒通常只引起普通感冒,但有时也会带来死亡,尤其是对年纪较大的人群来说。新冠病毒未来可能也将像它们一样,比如两三年带来一次感染高峰,像现在这样一年带来几个高峰的现象大概率不会出现了。不过,虽然世界正在走出这场疫情的急性期,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仍在积累。数据显示,从儿童免疫接种到癌症筛查,新冠病毒疫情三年来带来的挤兑,已经扰乱了医疗保健的正常程序。一些国家的预期寿命已经下降,而心理健康问题正在飙升,还有“长新冠”带来的方方面面影响。

  1. 俄乌战争走向

就在2023年新年的第一天,确切地说是新年零点左右,乌克兰军队利用美国提供的海马斯远程火箭系统摧毁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一个俄军临时部署点,导致至少89名俄军死亡,300多人受伤,这是俄乌开战以来,俄军面临的最血腥攻击。据说是因为部分俄军士兵违反禁令使用手机,让乌克兰方面侦测到大量手机信号,促使乌军认定这是俄军的一个驻扎营地,所以很快锁定目标发动攻击。乌克兰军队的这次成功意味着未来俄罗斯方面更大规模的报复,会有更多的死亡数据,更鲜血淋漓的场景。也意味着双方之间的战争不仅将持续,还有可能将人类拖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在去年年底再次呼吁俄乌停战,否则世界将陷入大战。而随着美国批准向乌克兰提供更先进的武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冷战有可能转为热战,让整个世界都捏了一把汗。

  1. 经济衰退

新冠病毒疫情给全球经济都带来了严重创伤,未来仍将动力不足。IMF在2022年10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7%,低于2022年的3.2%。不少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通货膨胀、全球加息、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的结合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新一轮衰退。就连最近几十年混得风生水起的互联网科技大厂,从去年就开始了裁员大潮,包括亚马逊、Meta平台(Meta Platforms)、推特、网飞、Carvana、Peloton、高盛(Goldman Sachs)、美光科技(Micron)等公司都宣布了大规模裁员,高利率和裁员可能会对整体经济产生滚雪球效应,因为消费者和公司因借贷成本上升和失业人数增加而削减支出,导致商品/服务需求下降。为对抗通货膨胀而逐次提高的利率进一步增加了经济衰退的风险,之前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其他经济衰退都发生在一系列加息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这种情况很可能再次发生。

其实已经有多家机构警告经济衰退情况的发生,比如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曾表示说全球贸易战、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这三重危机叠加,导致当前世界经济“可能处于二战以来最具经济破坏性的时期”。去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警告说,全球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尚未到来,很多国家将在2023年出现衰退。

  1. 高通胀不会结束

因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全球供求失衡、供应链混乱,再加上为应对疫情,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再一次开启印钞机天量放水以及超大规模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蛰伏了三十多年的通货膨胀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再次回归,席卷全球。美联储开启了40年来最猛烈的加息势头,幅度最大时一度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的激进转向也带动了一系列央行的集体加息。但随着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2023年各国央行继续要在控制通胀和抑制经济衰退之间保持脆弱的平衡。而高通胀,能否进一步被遏制,依旧考验着各国央行。其实这轮通货膨胀更深层的原因是全球产业链布局变迁、技术进步及全球绿色能源革命的兴起,简单的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轮通胀的问题,全球的高通胀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而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暴力加息引发的经济衰退、债股双杀风险正越来越成为现实。

  1. 全球性金融、债务危机

根据国际金融学会的数字统计,2021年全球债务272万亿美元,全球整体债务与全球GDP的比重非常之高,发达经济体占GDP的比重是119.3%,新兴市场经济体债务和GDP的比重是65.8%。IMF数据显示,超过60%的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或者面临债务高风险。其中美国联邦债务上限在2021年底已经突破,经过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的激烈博弈,已提升到31.4万亿美元,目前的联邦赤字规模已达31.1万亿元。美国财长耶伦多次警告,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尽快批准提高国债上限,美国将陷入非常困难的财政状况和可能的危机。IMF总裁Kristalina Georgieva去年就警告说2023年有可能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第三次国际金融危机。

  1. 美国政治僵局

就在1月3日,在中期选举中获得众议院控制权的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在连续三轮投票中失利,未能当选众议院议长,这是自1923年以来,美国国会众议院第一次未能在首轮投票产生议长人选,而在选出议长之前,众议院无法展开任何其他议程。面对议长人选“难产”,众议院全会通过休会动议,将于4日中午重新开始会期继续选举议长,而这“百年一遇的僵局凸显了华盛顿前所未有的机能失常”。

今年1月6日就是美国国会山骚乱两周年纪念日,在过去两年,国会山骚乱以及相关调查在美国引发广泛争论,成为激化党派矛盾的重要因素。随着新一届国会开幕,民主、共和两党分别控制参众两院,形成“分裂国会”格局,新裂痕遇上旧伤疤,美国政治纷争或将变本加厉,社会撕裂和制度困境或将不断加剧。

  1. 美国最高法继续引发地震

保守派占多数的美国最高法院在2022年推翻了根据“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建立的堕胎保护权利,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并且可能会在2023年产生更多的地震变化,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案件正在审理中,包括大学平权行动、国会重新划分选区、同性恋权利与言论自由的交叉以及被称为独立州立法理论的宪法解释等多个毫无疑问会引发巨大的社会震动、重塑政治辩论的案例。

  1. 石油美元开始落幕

从历史上看,各国对石油资源和定价权的争夺从未止步。二战后,美国凭借着其军事、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综合实力的崛起,深刻影响着全球石油供给、需求、运输、交易等各个环节,创造了以石油美元为代表之一的美式霸权。但随着美国通过页岩油革命实现了其能源独立,并在石油主要产地中东的战略收缩,世界石油市场正在从美国独霸,转向多元平衡。比如作为产油大国的沙特与其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签署的34项投资协议,以及中国和海合会国家(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6个波斯湾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交易新协定基本围绕人民币结算。而非美元贸易的结算越多,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就越不稳定,走上逐步瓦解的道路。

  1. 能源危机并未解除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全球都经历了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特别是欧洲地区。现在的冬季是欧洲几十年来第一次尝试着在没有俄罗斯廉价天然气的情况下度过的。好在这个冬天比预想中暖和,欧洲并未出现能源短缺的局面。但到2023年,欧洲依然面临能源短缺的局面,形势甚至比2022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国际能源署也认为,目前的情况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能源危机”,2023年可能比2022年更困难。

  1. 大国对抗加剧

随着中国的崛起,全球力量的转移,不甘心失去全球霸主地位的美国会进一步加大围堵中国的力度,导致一些新的联盟形成和一些旧联盟的复苏。比如美国旨在抗衡中国力量崛起的印太战略中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和“澳英美联盟”;而中国方面则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继续扩大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并将加速进行,最近中国与沙特、与阿拉伯国家的互动就是发展新同盟关系的一个例子。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各国将采取两面下注策略,以保护自身利益,避免大国对抗的负面影响。同时,各国还不得不对如何应对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寻求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建立基于具体问题的“联盟”或者加入这样或那样的联盟–而作出决定。

由于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经济原因,加拿大已经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多次充当美国的马前卒,通过所谓的民主、人权、疫情防控等主题不断抹黑中国,在中国最终放宽疫情防控后,又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一起宣布对中国旅客实施入境限制,甚至曾不远万里派军机飞到中国附近空域,对中方抵近侦察并挑衅。不少军事专家认为,在俄乌冲突长期化中尝到甜头、本身国内危机重重迫切希望转移矛盾的美国有在亚洲挑起新一场小范围、低烈度的军事冲突的动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台湾、南海以及朝鲜半岛都有可能成为新一场战争的爆发点,而加拿大不会也不能置身事外。

总之,2023年绝不会是一个轻松的年份,它在继续疫情爆发以来的全球格局重新洗牌、全球力量大转移以及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进程,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混乱、动荡、冲突将会层出不穷,但任何事情都有两方面,危与机从来都是并存的,大到一个国家,小的个人,都只能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