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文苑】
相声风波
洪田
2022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七十多岁的姜昆先生表演了一段相声,没想到事后在自媒体上引发了一场风波。
在我年龄还很小的时候,姜昆先生是我最先认识的相声演员之一。那时年轻的他和年龄较大的李文华先生搭档,把欢声笑语送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熟悉的黄金搭档。后来李文华先生因为健康原因不再登台演出,姜昆、唐杰忠又成为人们熟知的黄金搭档,演出了很多优秀的节目。我不知道姜昆先生对于中国传统的一些表演艺术,如京韵大鼓等是否熟悉,但他的现代歌曲唱得很好。相声讲究说学逗唱,这“唱”字功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表演形式,应该有更加广泛的内涵。
后来,随着文娱表演形式的增多,尤其是港台流行歌曲、武打动作片等的大行其道,小品等新型表演艺术的异军突起,相声表演一度陷入了低谷。其实何止是相声,京剧以及很多地方戏曲也一度陷入低谷。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人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当他们有很多新选择的时候,他们熟悉的表演方式一定会受到冷落。但经过一段时期的选择比较之后,一部分观众和听众一定还会回流。这一时期有长有短,如果因为一时的冷落而彻底否定某一种表演方式,是很轻率的。(但传统的表演不应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而是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改进,在不失自己本色的情况下,呈现更多的“色彩”,争取更多的听众和观众。)
德云社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传统相声的自我革新。德云社名声鹊起,给相声表演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的听众和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我想,让表演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反应普通人的酸甜苦辣,是德云社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听过郭德纲先生的相声,他的表演功底很深厚,说学逗唱,样样精通,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的相声中的一些“粗俗”,甚至可以说“低俗”,也着实让我“印象深刻”。我是相声的爱好者,现代著名相声演员的作品几乎都听过,郭德纲先生的“大胆”风格,却是第一次听闻。郭德纲先生自己在表演的时候也说,相声是一种娱乐,不是为了说教,不必考虑太多的道德约束,能让听众乐呵就行。我想,这是他的实话实说。
姜昆先生是中国曲艺界的领军人物,他劝告相声演员,相声艺术不能依靠低俗来招揽听众。很多人认为这是姜昆对郭德纲的一种含蓄的批评,而郭德纲的实话实说也是对于姜昆的间接回击。他们对于相声有着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些针锋相对的味道,这对于艺术而言,是很自然和常见的。每个人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更倾向于姜昆先生的主张。
2022年春晚之后,一些人之所以对姜昆大加鞭挞,是因为他们发现德云社的演员没有出现在春晚演出之列,从而对德云社的“敌人”姜昆先生进行攻击,某些攻击,可以用“恶毒”来形容。
春晚演出邀请谁,是组织者说了算。在春晚这样的舞台演出,是低俗不得的,郭德纲的惯有演出风格不适合。德云社的演员以前被邀请,难道今年也要被邀请?难道每年都要上台?
相声表演是给听众和观众带来欢乐的,但这种快乐未必是从头至尾的哈哈大笑。会心的微笑中,明白人生哲理,懂得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或者常识,不同样是一种享受吗?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侯宝林先生等这些相声大师的作品,他们的诙谐幽默固然令人难忘,但他们让听众懂得的一些知识和常识,往往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姜昆先生在春晚的演出应该是他以前表演过的老节目了,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听过,在春晚大舞台演出,依旧可以让人得到快乐,依旧可以让人懂得一些粤语和普通话发音方面的区别。当我在回味这段相声,品味粤语的发音特色时,突然发现自媒体上出现的对于姜昆先生一些偏颇甚至恶毒的攻击,便不由写下上述自己的一些感想。(2022年2月19日)
【鹏翔万里】
拜 年
贺 鹏
眼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就要结束了,王世故还是没有主意,到底该怎么办呢?
往年,新年钟声一响过,他会准时拨通单局长家的电话的,他每年都抢第一时间,向局长送去最诚挚的新春祝福。
可今年不一样了,单局长已经退休回家,这第一时间到底该不该再给他拨电话呢?
拨吧,该说什么呢?
祝老局长新春愉快,还不让老局长说拿他开涮!刚退下来,手头的大权一夜之间交了出去,能愉快吗?祝老局长身体健康,也不行!让老局长说刚刚退下来,身体咋就不健康了,盼我病呀?祝老局长心想事成?也不成!退休老头了没什么大事可想的。祝老局长新年大吉,更不成!明明是退了,什么权也没了,你让他大吉,他还不说你挖苦他?
这——这,怎么办呢?不拨吧,让老局长说他忘恩负义,长一对势利眼,刚下了台就连个年都不给拜了。
王世故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怎么也想不出个好主意来。老婆见他在地上走来走去的,影响她们看春节联欢晚会,从水果盘里抓起一颗大苹果,冲着正中使劲咬了一口,没好气地说:“大过年的,你是在地上来回蹿啥呢?”
王世故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嘴角稍微动了一下,出溜出一句:“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知道个啥?”
他继续在地上来回踱步,抬起手挠了挠头皮,脑袋上已经渗出了好些汗珠。
老婆放下苹果又顺手从茶几上抓起一把瓜籽捏了一颗放在嘴里,只在牙尖上轻轻咬了一下,双手抠了抠,舌尖一舔,瓜籽仁子就进了她那又肥又厚的大嘴里,一边嚼一边说:“不就是拜年的事情吗?我告诉你,现在这年头,你还是先拜新局长吧,套套近乎,说不准以后还能成为嫡系呢?”
王世故一拍脑门就笑了,这年头,有奶便是娘,在第一时间拜年的的确应该是新局长。
王世故有了主意便乐了,心安理得地坐在老婆身旁欣赏起了晚会。
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主持人拿着话筒开始倒计时,5——4——3——
王世故赶紧走到电话机旁边,只等主持人喊完“1”他就要给新局长拨电话拜年。
电视主持人的“1”刚落,电视里面的钟声立马就响了,他正要伸手按电话键,自己家的电话却响了,狠狠吓了他一跳,但他还是抓起听筒,听筒里传出了秘书小李的声音:王主任——过年好!祝您新年大吉……小李就象背演讲稿一样背完了提前拟好的祝愿词,王世故急忙说了声谢谢就压了电话。接着他开始拨新局长家的号码,占线,他便收线,重拨,还是占线;收线,重拨,占线,还是占线……他一个劲地按收线和重拨键,始终没有打进去。他想:给局长拜年的人多呢?还是局长家的电话出了问题,不管哪种情况对他这个办公室主任都是有影响的,立马,他的头上又挂满了好多汗珠子。
他妈的,这个小李子,拜年也不选个合适时间,耽误了我的大事。他眼看着新年钟声响过快一个多小时了,新局长的电话还是打不进去,不能再打了,就是通了局长也不会有什么记忆的。
他放下电话,傻坐了一会儿,突然又想起了单老局长,干脆还是给老局长拜个年吧,正要拨,他又觉得不妥,钟声过去都1个多小时了,才给老局长打电话,还不让老局长有想法?
他把已经拿起的电话又放下了……
【杨柳依依】
只此村庄
杨邹雨薇
每次回永州之野的老家看望爷爷奶奶,都要途径昔日村庄——涧子边。每每默念“涧子边”这三个字,心里就有一种隐隐的疼,因而把它变成文字。
一些朋友特别是几个闺蜜,读了我的一些文章,忍不住调侃:不就是因为修路征拆了你家的房子而补偿很少吗?政策就是那样的,何必老是那样郁闷呢?
其实,她们根本不理解我的心情。
老家在永州古城南郊,也就是柳宗元笔下石涧的旁边,故得名,是一个自然村,隶属于诸葛庙行政村。村前是石涧,村北是潇水和南津渡大桥,村后就是康济大道。当我出生的时候,那里还是城乡结合部,而今早就变为市区。因为2019年新修大桥匝道,征拆了家里的房子。父亲与小叔2007年冬天共建的780平方米钢混房,十分坚固,可是由于建在老宅基地上,属于集体土地,按照市里的政策,每平方补偿才1150元。同样是房子,只因与我家背靠背,只因临街,质量更差面积更少的房子,所得补偿比我们家多得多。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小女子深知,人世间原本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所以世界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我心疼的是,爷爷奶奶出行由方便变成不便。原来的房子后面不到五十米,就是公交车站,往北不足百米便是大桥,散步都可以进城。而今,在一公里之外的山下买出让地建房,在公交车首末站下车后,还要步行六七百米,而且是上坡路,这对于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不啻是一种烦恼。
我心疼的是,千年古村由存在变成毁灭。翻开本地文献,自柳宗元当年来此写下《石涧记》、开掘村里文脉之后,到清末,有十多个名人来村里“打卡”,并留下诗文。新中国成立以来,不足千人的村里,出了十多个作家,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很罕见。
我心疼的是,儿时的记忆已无处可寻。还记得儿时黏在爷爷奶奶的身后,春天跟他们到村前的菜园里劳作,看新种的韭菜破土而出,看油菜开出金色花朵,看蜜蜂在花间飞舞,看蜥蜴在地埂上穿行……
还记得夏天,或跟父亲到菜园施肥,看丝瓜豆角爬上棚架,看西瓜藤蔓铺满地里,看西红柿结出一个个小果;或大热天在门口的刺槐下乘凉,双抢季节到禾场晒谷子,黄昏时烧火煮饭被烟熏得眼泪汪汪;或跟奶奶去河里洗衣服,或跟堂哥去河边垂钓,或看见那清清的河水央父亲教我游泳,被他托着在水里浮沉,乃至呛一口水,心里也是甜甜的……
还记得门前有一片竹林,爷爷奶奶把其中一部分围成鸡圈,在竹林里养鸡养鸭,要我投喂菜叶,去捡鸡蛋鸭蛋。还记得中秋前后,跑到老宅前曾祖父种的桂花树下使劲摇树,或者叫堂哥爬上去帮忙采集桂花,再用桂花去做月饼馅或泡酒,那种乐趣回味无穷。特别是是在皓月当空之夜,到屋后的大桥上赏月,看月光倒映在流水中,虽然波纹折叠,却坚如磐石不被冲走……
还记得房子刚刚封顶的那天,赶上2008年的那场大雪,二十多天的冰天冻地,我跟堂哥堂妹还有邻居小伙伴,在雪地里滚打摸爬,堆雪人,穿着父亲从昆明给我买回的民族服装照相……
四季轮回, 村庄的表情也随着春夏秋冬不停地变换着,而我也逐渐长大,外出求学,最后像一只好奇的燕子,展开稚嫩的翅膀飞离了家乡。
但在他乡的梦里,依然有涧子边的一切,依然惦记着住在涧子边的爷爷奶奶,依然经常回来看望二老。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村庄会被毁灭。几十座建于不同年代的房子,被蚕食殆尽,只剩下些许,支撑起我酸楚的记忆。
只此村庄,留给我的是无尽的念想。花开花落,岁月轮回,于我而言,无论是稚嫩的童年,还是青涩的少年、懵懂的青年,都有涧子边的烙印。尽管我像一只燕,选择了飞离;或者是像河坡上的柳絮,被风吹送到远方,但我最初的窝或者说我的根,永远在涧子边。
只此村庄,繁衍着文人的诗和远方,繁衍着乡亲们的炊烟与幸福,也繁衍者我的乡恋与乡愁。我知道,并不是每个走出去的人都有跟我一样的怀想,但我穿行在都市的罅隙,寓居在高楼大厦之上,脑海里闪现最多的还是涧子边的月光,还是石涧里的溪水,还是那站在桥上俯瞰到的潇水波光。
只此村庄,在我心里永远是那样地完美!
【诸子一家】
生死觉悟
高洋斌
第十一节 真相大白
自从李梓风被警方机关拘捕后,另一路警员也打探到了周晓雪的消息。原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晓雪在翻查家中多年尘封的往事资料时,竟然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名叫晓雨,顺着这条线索一直找下去,竟然发现自己失散多年的姐姐竟然与樊晓雨来自同一个地方,而且就是樊晓雨本人,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周晓雪一时难以接受,周晓雪终日似醒非醒,似醉非醉,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后来亲自去了樊晓雨曾经生活的地方了解真相,果然跟自己猜测的一样,樊晓雨就是周晓雨,换句话说,樊晓雨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姐姐。与此同时,公安人员根据周晓雪发现的情况,抽丝剥茧,深入挖掘,终于又有了重大发现,原来,郑氏集团的瞬间垮台,以及李氏集团的合同作废,还有周氏家族的败落都有一个共同的幕后推手,这个人就是一向以柔弱示人的樊晓雨,最终樊晓雨在两国公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被遣返回国接受法律的制裁,并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承认了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
至此,所有的谜团全部被解开。原来,樊晓雨(周晓雨)在回国后,从周晓雪的管家处得知了自己的真正身份,起因是自己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抛弃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城里的以为大家闺秀结婚,这个女人就是周晓雪的母亲。在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樊晓雨实在想不明白自己的妹妹为什么一出生就比自己过得好。如今,自己的妹妹又抢走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李梓风。樊晓雨气愤不已,她要报复自己的妹妹这个对自己不公平的社会。所以,她故意答应了郑啸云的求婚,取得了郑啸云的信任之后,又大肆出卖郑氏集团的商业机密给李梓风,借着李梓风身后的李氏集团毁灭了整个郑氏集团,之后,她又利用总公司对自己的信任,私自挪用总公司的巨额资金与李梓风合作,又擅自毁约,导致李梓风和郑氏集团垮台。樊晓雨本想着以回总公司商讨协议为名离开祖国,溜之大吉,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因为她自己的违规操作,她自己所在的总公司也被司法机关盯上,最后因资金周转不灵,导致公司申请破产。这本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堪称完美,谁知,却被敏锐警觉地公安机关抓住了把柄,尤其是被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妹妹周晓雪发现了把柄。真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樊晓雨,确认的应该叫周晓雨,自己从小就被亲生父母所遗弃。童年的不幸给她带来了很多心理上的阴影,值得人们的同情,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她犯罪的理由。法律面前无私请,樊晓雨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只有这样,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得到体现,人类的道德观、价值观才能被正确引导,不被扭曲。据说,樊晓雨在听了法律的判决书之后,当场就疯了,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就这样被毁灭了,着实令人惋惜。真是应了一句话,一个完美无瑕的人不是太优秀,就是太虚伪,说得一点也没有错。此后没有几天,周晓雪便出家了,也许是看破了红尘,看破了周边之事,才选了这条路,或许这也是一种逃避吧。和郑啸云的百年孤独、李梓风的执迷不悟、樊晓雨的一生疯狂相较而言,周晓雪算是比较幸运的了。只是,从此以后,周晓雪不再是一个动情的人了,这或许是她一生的悲哀吧!(全文完)
【八方文萃】
山河无垠,只此青绿
韩萍
在虎年央视春晚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优美的舞姿和扎实的舞蹈功底、浓重的青绿色彩和厚重的文化背景,给世界华人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从而赢得亿万观众的赞赏。一夜之间“青绿腰”,走红于网络,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穿越千年时光,从历史中缓缓走了出来。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所作,王希孟作画时只有十八岁,画完这幅画后便离世,也许他是只为这副画而生。《千里江山图》可谓北宋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这幅巨画上,有层峦叠嶂的山峰,浩渺江河,茅庵草舍,村落集市,林木飞禽,桥梁水车,渔船客舟,远山近水气势恢宏,人物布局井然有序,既壮阔雄浑,又细腻精致。
《千里江山图》的色彩采用石青石绿,勾勒出青山叠翠,勃勃生机!矿石颜料能经久不衰,这幅画虽历经千年,依旧色彩艳丽,与水墨山水画相映成辉!
王希孟耗时半年,以高超的绘画技艺完成这幅名垂千古的鸿篇杰作。把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绵延的山峰间,水天一色中,人们捕鱼,对弈,出行,划船,闲坐,普通的日常活动和劳动场景栩栩如生。
北宋时期,自从“杯酒释兵权”后,重文轻武,逐渐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王室衰微。一些有志青年,胸怀家国,把富国强兵,收复山河的理想寄托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正所谓“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才能绘江河。”所以这幅画才具备了它大气磅礴的精气神!
临河而居,依山傍水,天人合一,始终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追求!没有战争,生活安定,寄情山水,这也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里江山图》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好河山,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不屈不挠、孜孜不倦的精神和追求。
舞蹈“只此青绿”的灵感便来源于《千里江山图》。两个年轻的编导和一群刻苦的舞者,历经一年多的创作和排练,成功地演活了这千里江山的内涵。舞蹈演员们,朱唇高髻,眉眼冷峻,青绿长裙。她们舞动裙摆,甩袖弯腰,把陡峭山峰,山间瀑布,江河流水,演绎得惟妙惟肖,穿越时空,舞出了宋风雅韵,舞出了千里江山的气质和魂魄,也舞出了文人的风骨和胸怀,舞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大国风范。
青绿色是千里江山的主色,既鲜艳明亮,积极向上;又内敛含蓄,大气沉稳;既清丽简约,又古朴典雅。只此青绿的舞蹈动作中,从眼神,发髻,甩袖,舞裙,弯腰,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彰显着中国元素。山河无垠,只此青绿最耀眼,在历史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最灿烂。
没有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就不能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要不断学习,努力奋斗,才能以多种形式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
在万众瞩目的春晚舞台上,以舞蹈形式展现优秀的文化,把绘画,舞蹈,历史和东方美学等很多内容融合在一起,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并能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观念里,让每一个华夏儿女为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
天山春韵
黄金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王之涣《凉州词》中对边疆春天的抱怨。其实,不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是春风度玉门关的时间比内地稍晚而已。
天山的春风很像西北的汉子,威武雄壮。天山南麓的春风,尤其是和静县的春风,一般是夜间降临人间,天明则走;白天,处处风和日丽。这不,昨夜刮了一夜的风,刮得门窗嘎嘎作响,风透过门缝窗缝吹进来的尖哨之声,像是唤醒沉睡大地的呼号,又像是驱赶冬季残冷的呐喊。春风从天山而来,带着大山的狂野,带着扑面而来的激情,尽管我们身裹冬衣,但依然感到了春天的温暖,看到了春的明媚。白天,蔚蓝的天空是悠悠白云的幕布,暖洋洋的日光像花生油般的透明清亮。这大约就是古人所追求的“春和景明”的境界吧。
天山的春水,是天山的第一滴融冰。我们到天山去,四处白茫茫一片,太阳的光芒映照雪山群峰,让人眼花缭乱。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说:“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可惜那指的是冬天的“北国风光”。天山的春韵中却是“雪”的世界,你说稀奇不稀释?数千皑皑雪峰,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升腾起缕缕雾气,连接了天地广宇。虚无缥缈的仙境乐园可以成就人间任何奇幻的想象。走在这仙境般的世界,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九天玄女;也可以是白雪公主;还可以是仗剑天涯的白衣侠士。当热,如果你穿一袭红纱行走在这仙气缭绕的银色世界,肯定能够点燃天山春韵的激情,犹如素色的缎面上绣上了一朵娇羞的玫瑰,或者端庄大气的牡丹。
天山的春草,是天山春韵的先锋。它永远藏在枯黄的衰草之间。你如果走在阡陌野外,高山陡坡,抬眼望去,四处都是枯枝、枯草;树木都是干干巴巴的,寂寂寞寞,往日里洋洋洒洒的风采一点也看不见,更看不到春的任何气息;整个环宇似乎依然被“冬”笼罩着。但是,如果你看到了成群的羊在悠闲地寻觅青草,我们就嗅到了“春”的消息。苏轼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同样,天山的春消息就在羊群的“唇齿间”,我们可以称其为“舌尖上的春意”。羊群不是在寻觅青草,而是在寻觅春意。它们是春韵的生命的律动,是最先感知春意的信使。随后,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就会在衰草间寻觅绿意的春。一家人携老带小到田野里“采薇”——摘苜蓿。《采薇》中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当时“挖野菜”是为了补充军粮;并且时间跨度很长,从“野菜”初生到“野菜”秸秆变成硬棒。而现在天山的人民“挖野菜”是为了享受自然的馈赠,是为了享受春天祥和的阳光,是为了庆贺脱贫奔小康的似水流年。这些可是天山春韵中的精彩画卷。
春突然来到人间,刹那芳华,是天山春韵的点睛之笔。偶然抬头,树枝上出现了点点鹅黄,过几天又变成浅绿;榆叶梅、梨花也都含苞待放,释放出浓浓的甜蜜的春意;桃花已经迫不及待地绽放了,每一个花苞都开出最美的花,那姿态正如一个个翩翩起舞的粉衣少女,婀娜多姿,鲜嫩的如同一掐就能出水的水蜜桃;鸟儿在树枝间筑巢抚育鸟宝宝,并向人们展现它美妙的歌喉;路上的行人有说有笑地走在的路上,灿烂的余晖照耀着幸福的脸庞,连笑容都能诠释春天的惬意!
天山的春,在冬的外衣下,依然坚持生命的律动,时刻积蓄着力量,一旦登临舞台,便刹那芳华。人也应如天山之春一样,时刻积攒正能力量,一旦迎来挑战,便可“刹那芳华”。
这,就是天山春韵。
(责任编辑: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