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一周年回顾与前瞻: 迷茫且任性 任重而道远

七天记者 颜宏

2020年1月25日,一名50多岁、三天前从湖北武汉返回多伦多的男子被确认感染了新冠病毒,成为加拿大第一例官方感染病例。一周年之后,加拿大已经有75万多人感染,1万9千多人死亡,6万多活跃病例。加拿大各地不仅没有控制住疫情,还将面对濒临崩溃的医疗系统、更严格的防控措施和变种病毒的威胁。

在看不见的病毒面前,我们几十年习以为常的生活全变了样。飞机、高铁、邮轮、高速公路网和地铁,这些曾带给我们旅行便利的现代交通,成为了病毒传播的最大帮凶;餐馆、剧院、电影院、主题公园,这些丰富我们业余生活的现代设施成为了社区传播的主要媒介;节庆假期、亲人团聚、朋友欢聚甚至打卡上班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日常都可能带来病毒的大传播……疫情带来的防护、隔离、社会停顿和经济困难,正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

抗疫是持久战

在加拿大疫情爆发整整一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于1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描绘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暗淡前景:一年前的今天,全球报告的病例不到1500例,其中只有23例在中国以外;现在全球的感染人数突破了一个亿,死亡人数超过215万,而且这可能是大大被低估的数字,这些冷冰冰数字后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某人的父母、伴侣、孩子或朋友。即使疫情如此严重,除非人们能严格遵守防疫规定,且疫苗覆盖率达到所需标准,否则新冠病毒疫情将会持续传播很长时间,就是说还会有更多的人感染、死亡。

这次世界卫生组织也明确告诉人们不要指望能消灭新冠病毒,只要能尽量减少新冠病毒疫情导致的死亡、住院和经济损失就算是抗疫成功。曾经大力赞扬中国的抗疫成就,并呼吁各国采取类似严格防疫措施的世卫组织做出如此不乐观的指导意见,正是除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对这个可恶病毒毫无办法的真是写照。

从疫情开始到确诊案例达到1000万用时超过半年,从1000万升至2000万例,仅耗时44天。之后,38天、31天、21天、17天、16天、12天……2020年11月9日,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突破5000万例;2021年1月26日,全球确诊案例超过1亿。仅美国一个国家的感染者就已经超过2千500万,新冠病毒的传播始终以“加速度”在进行。

不论是科技发达、财力雄厚的发达国家,还是贫穷、落后而又人口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已经在尽可能地采取一些抗疫措施,如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南非等很多国家都实施过封锁、封城、禁止聚集等各种防控措施,甚至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封城,但最终都只能把病毒的传播控制在一定范围:疫情严重时严苛一些,疫情刚刚有所放缓就迫不及待地解封,解封后民众的不在意又会让感染者大增,如此循环往复。加拿大疫情最严重的魁北克省就是一个典型:封闭、解封、再封闭、为保证民众过节放宽限制、疫情大爆发、宵禁、计划下周解禁……这种悠悠球似的抗疫方针也注定了新冠病毒将长期与人类共存,但政府已经做了它所能做的。正如继美国、巴西、印度和墨西哥之后,第五个新冠死亡人数超过10万的英国首相约翰逊向全国人民所做的道歉:“我对逝去的每一条生命深表歉意,当然,作为首相,我对政府所做的一切承担全部责任。我能告诉你们的是,我们真的做了我们能做的一切。”

相比南方的邻居,基本上加拿大的政府、专家和民众确实想控制住疫情,并为此做出了努力。联邦政府、各省级、市级政府以及各个党派之间也都互相配合,没有出现类似美国那种联邦政府与民主党州政府之间、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相信阴谋论民众与防疫专家之间尖锐的对立。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围绕新冠病毒的各类科学研究,听取专家的意见制定防控措施,积极参与国际卫生合作,这与美国特朗普政府违背科学的做法形成较大反差。因此,从数据上看,加拿大的抗疫成效好于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但实际上,如果考虑到加拿大的人口密度、政府付出的财力、社会付出的代价等因素,加拿大的抗疫成效并不突出。无论是初期的反应迟钝,错过了有效遏制病毒的关键窗口期,之后又因医疗系统人手严重不足,无法做到快速检测和快速调查,还是现在长时间疫情给民众带来的松懈与倦怠,再加上压力和抑郁情绪增加带来的挑战,预示着加拿大的抗疫之路将会非常漫长。

疫苗不是全部

面对无法控制的病毒,加拿大整个社会都把希望寄托在疫苗上。联邦政府花巨资订购了远远超过民众需要数量的疫苗,但由于本土缺乏疫苗研发和生产能力,只能受制于疫苗供应商,疫苗紧缺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改善。即使按照联邦政府的预期,在9月底之前为所有愿意接种疫苗的民众接种,但仍有一定数量的人对疫苗持观望或抵触态度。即使是全体国民都愿意接种疫苗,但新冠疫苗并不是接种之后就一劳永逸,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大部分学者认为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短则数月、长则两年之后就会衰减,达不到保护的效果。更令人揪心的是,疫苗的研发生产速度远远跟不上病毒扩散变异的速度。南非的变异病毒已经确定变异出了“逃逸变异体”E484K,很可能导致疫苗无效。加拿大正在使用的Moderna疫苗公司在实验室测试中发现,其疫苗产生的抗体针对英国变种(B.1.1.7)的保护效力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在对南非变种(B.1.351)的有效性降低了六倍,为此该公司正在加紧开发针对南非变种病毒的加强版疫苗。

在实施群体免疫、疫情严重的巴西,研究发现亚马逊州首府马瑙斯虽然已经有超过76%的人感染,达到了群体免疫的水平,但新增感染者数量依然没有放缓,因为被感染的病人抗体有效性衰减太快,导致有患者“反复感染”。

超过一亿人的大规模感染,且短期内还将继续快速增加下去,而每一次新的感染发生都会给病毒更多的变异机会,这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担心病毒发生抵御宿主免疫的突变,并比预期到来的时间要早,这意味着通过疫苗实现群体免疫、彻底铲除新冠病毒的窗口正逐渐关闭,新冠病毒极有可能演化为流感一样,年年爆发。

如何“带病”前行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2020年,是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端,距离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结束正好100年。1918年爆发的大流感持续两年有余,感染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接近5000万。

100年前的世界正处于一战末期,整个世界百废待兴,科学水平、医疗水平都非常落后。100年后的今天,整个世界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人类的卫生条件、医疗水平、科学研究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持续一年多的新冠病毒疫情还看不到“拐点”,无论是人为控制还是借助疫苗,短期内都看不到新冠病毒疫情结束或被消灭,这意味着未来全球将会长期“带病”运行。世卫组织的专家去年年底曾发出警告,新冠病毒疫情很严重,但它并非是“最严重的那一类”,人类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大流行病,而人类“仍未完全做好准备应对这一切”。

既然病毒要长期伴随人类,人类社会也不可能因为疫情就停止运转,如何“带病”继续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问题,也是考验执政党智慧和能力的大问题。

为了应对疫情下的经济衰退,加拿大和大部分发达国家一样使尽浑身解数,通过多轮大规模刺激措施“保底”经济,但带来的问题是政府债务飙升,为下一轮债务危机埋下隐患。而且很有可能出现经济衰退未解,新的债务危机又至。

疫情爆发的这一年来,加拿大各级政府的软弱无力和进退失措、医疗系统的管理混乱和低效率、老人院系统的脆弱和人手不足、强调自由权利民众的自私自利、贫富不均对社会的影响等等社会问题显露无疑,但似乎短期内也找不到解决办法,加拿大的未来充满了灰色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