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励治明年一月将接受信任投票

Parti conservateur | Pierre Poilievre se soumettra à un vote de confiance en janvier | La Presse

保守党现党领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于2022年9月以压倒性优势(超过68%的得票率)当选加拿大保守党党领,接替了此前的奥图尔(Erin O’Toole),后者因在2021年大选中的表现不佳而被党团会议通过信任投票罢免。但在今年4月举行的联邦大选中,博励治带领的保守党在之前民调中领先20个百分点的优势下,不仅没有击败自由党组建政府,还丢失了他本人在自己选区的国会议员席位,不得不让一名当选的保守党议员让出自己的席位,以便他能进入国会议事。 通常失去席位的政党党领会选择辞去党领职务,但博励治依仗在自己的领导下保守党在本次大选增加了22个席位,并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超过800万张选票的优势,继续担任党领,因此他需要接受一次信任投票来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也就是他将于明年一月在卡加利举行的加拿大保守党全国政策大会上,面临一场党领袖信任投票。 实际上,加拿大主要政党的党章通常会规定,党领需要在一定时期后(例如每两年或每次大选后)在党代会上面临一次信任投票。目前博励治在党内的支持率看起来还比较稳固,但输掉大选总会引发一些反思和潜在的不满。

G7开成尴尬6+1 特朗普再提51州

G7 summit to wrap up later today as Conservatives force vote on call to end 'ban on gas-powered vehicles' - iPolitics

6月15日到6月17日,G7领导人和欧盟代表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卡纳纳斯基斯(Kananaskis)召开第50届G7领导人峰会。由于昨天抵达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峰会上公开表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支持,并对与会的许多盟友加征关税,使得G7在乌克兰冲突及以色列与伊朗争端等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让特朗普借口处理以伊冲突提前返回白宫。 不同于过去几十年G7各国之间的“一团和气”,如今的G7,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非常6+1”格局,美国和其他六国之间,已经形成了实质上的对立。因此对于主办国的加拿大来说可谓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冲突准备了“预案”。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提前建议,如果特朗普在会上突然发飙,其它领导人应该“当没事一样,继续正常交流”。而卡尼不仅取消了每年在会议结束时发表联合声明或公报的做法,防止特朗普不签还骂人,还放下身段频频向特朗普示好:不仅补上了迟到了2天的生日祝福,还直呼“没有美国的领导,G7什么都不是”。为了博特朗普欢心,主办方还安排了酷爱高尔夫的特朗普前往卡纳纳斯基斯高尔夫球场的行程。前总理特鲁多前外交顾问甚至称“只要特朗普这次没有情绪失控导致峰会混乱,这场会议就算成功。”换句话说,只要领导人们能列队微笑,拍一张传统“全家福”,就可以被定义为成功。 不过在G7正式会议开始前,美加举行了70分钟的双边会议,其中包括两国领导人30分钟的单独会谈。随后,联邦总理卡尼宣布已与特朗普达成共识,双方将在30天内完成一项新的经济与安全协议,这被视为美加两国首次在贸易谈判中设定明确的时间表。然而在特朗普离开加拿大的飞机上,有记者再次问到“第51个州”的问题时,特朗普居然说加拿大是他非常喜欢的国家,但再次强调如果加拿大愿意,它可以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G7峰会召开 卡尼再与特朗普见面

2018年因不满时任总理特鲁多批评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时隔七年之后,再次借着G7峰会的契机踏上加拿大的土地,来到阿尔伯塔省卡纳纳斯基斯(Kananaskis)参加第50届G7领导人峰会。 在新闻发布会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新任加拿大联邦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进行了约20分钟的闭门会谈,且只有两个人在场。除了谈经贸、关税等问题外,卡尼此次与特朗普的面对面会晤,还将在更大范围内牵涉到安全议题与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根据安排,卡尼还将分别与日本、法国和意大利领导人举行会谈。 周日的时候,特朗普曾表示期待在G7峰会期间达成“一些新的贸易协议”。但加拿大政府却从原来的期望加美之间尽快达成贸易协议开始降低预期,称加拿大并不期望在周一与美国签署任何贸易协议。当记者询问两国是否有可能达成协议,以及目前的主要分歧点是什么时,特朗普回答说不是什么分歧,而是“不同的理念”。称自己是一个‘关税派’,一直以来都是。因为关税简单、明确、迅速。但觉得卡尼的想法更复杂,但也很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则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欧盟希望在7月9日截止日期前解决问题。但也警告说,如果谈判失败且未能达成“令人满意的结果”,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 总而言之,借着这次G7峰会上的契机,加美领导人将重点集中在解决两国间的贸易摩擦,并试图推动一项双边协议以期取消关税。同时,峰会也致力于应对更广泛的全球挑战,包括以色列与伊朗的紧张局势。

华裔首席卫生官即将任期到期离职

L'administratrice en chef de la santé publique du Canada, la Dre Theresa Tam.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首席公共卫生官(Chief Public Health Officer of Canada)谭咏诗(Theresa Tam)博士将于2025年6月20日任期届满后离职。 谭咏诗1965年出生于英国后移居加拿大,她是一名儿科传染病专家,在免疫接种、应急准备和全球健康安全方面具有专业知识。她在联邦政府的职业生涯始于前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心,而在公共卫生署,她负责免疫接种和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简报,以及应急准备和响应中心的工作。2016年,她在前首席卫生官Gregory Taylor退休后代理其职,2017年6月被正式任命。 谭咏诗在加拿大应对多项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包括SARS、H1N1、MERS、埃博拉和COVID-19 ,她还参与了根除脊髓灰质炎的工作。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谭咏诗成为了加拿大公共卫生应对措施的主要代言人,几乎每天都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可以说她COVID-19疫情应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总体上被认为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履行了职责。 不过,她对疫情的应对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不同的评价: 初期评估: 2020年1月,当武汉出现新冠病毒感染时,谭咏诗曾建议加拿大人不必过于担心,并表示当时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疾病容易人传人,也没有医护人员在护理病人时生病。然而,疫情随后在全球迅速蔓延,导致一些人批评她初期对威胁的评估不足。 口罩建议: 在疫情初期,谭咏诗最初不建议公众佩戴口罩,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的物资供应,并提及佩戴口罩可能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例如可能导致佩戴者触摸眼睛或面部)。但随着对无症状传播和潜伏期传播的新数据出现,她在2020年4月6日改变了建议,鼓励佩戴非医用口罩作为在难以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保护他人的额外措施。 审计长报告: 2021年2月,一份审计长报告指出,由谭咏诗领导的加拿大公共卫生局未能充分理解新冠病毒对加拿大人构成的威胁。报告特别提到,该机构在得出新冠病毒若在加拿大爆发将产生“最小影响”的结论时,“没有考虑前瞻性的大流行病风险”。 谭咏诗表示,自己的任期于6月20日结束,目前还没有找到下一份工作。她计划休息一段时间,思考新的机会,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并重拾一些爱好,包括玩音乐和长跑。

真命大!印度坠机唯一幸存者自行走出

6月12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坠毁的波音787飞机因为载满燃油造成了巨大的爆炸和火灾,但却奇迹般的有一名乘客幸存。 这名幸存者名叫维什瓦斯库马尔·拉梅什(Vishwash Kumar Ramesh),是一名印裔英籍公民。他当时坐在飞机的11A座位,就在紧急出口旁边。 这起空难中唯一的这名幸存者回忆说,飞机起飞后不到一分钟,感觉飞机在空中“静止”了5到10秒,然后就听到了巨响,飞机坠毁了,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我站起来时,周围都是尸体。我吓坏了。我站起来就跑。我周围都是飞机碎片。有人抓住我,把我抬上救护车,送去了医院。” 拉梅什目前正在艾哈迈达巴德的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医生表示他虽然受伤,但已脱离生命危险。他也在医院接受了媒体采访,讲述了坠机瞬间的经历。拉梅什称自己已在伦敦生活20年,妻子和孩子也住在伦敦。他赴印短暂探望家人后,原计划与其45岁的哥哥一起返回英国,后者坐在飞机另一排。 此次空难造成机上241人死亡。此外,由于飞机坠毁在居民区并撞击建筑物,地面上也有人员伤亡。一些报道称,地面上至少有50人遇难,总死亡人数超过260人。 这是波音787机型投入使用以来的首次致命空难,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两个黑匣子都已经找到。多国已派遣专家团队协助印度主导的调查。

如果不现在增加投资 2040年加拿大关键矿产产量下降超过50%

Un gros plan d'un minerai.

在全球贸易战阴影笼罩之际,关键矿产正成为加拿大的一大战略资产。然而,根据加拿大气候研究所(Institut climatique du Canada )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该行业目前获得的投资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可能导致加拿大在这一重要领域失去先机。 报告分析指出,如果投资现状持续,到2040年,加拿大关键矿产的国内产量可能从2023年的92亿加元,大幅骤降至仅40亿加元,跌幅高达56.5%。与此同时,预计到2040年,加拿大国内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将激增至160亿加元,这比届时预期产量高出四倍。也就是说在未来15年里,本地需求将不断增长,而本地产量却将相应下降。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的一份研究报告也印证了需求的巨大增长潜力,该机构预计,根据不同矿产种类和绿色发展目标,全球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在2022年至2050年间可能增长2100%。 研究指出,加拿大拥有锂、铜、镍、钴和石墨等大量关键矿产储备——这些都是生产清洁能源和可持续技术所必需的。然而,目前加拿大对其储量的开发却微乎其微。 为了真正利用不断增长的关键矿产市场,该研究建议大幅增加对采矿业的投资。报告估算,到2040年,加拿大需要向该行业注入300亿加元才能满足国内需求,若要满足国际需求,则需投入650亿加元,同时还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新建约30座矿山。而为了在2040年前建成约30座新矿,大幅缩短与采矿项目开发相关的审批流程至关重要,同时不能牺牲效率。

卑诗轮渡新船订单给中国遭批

Vue aérienne d'un traversier de BC Ferries qui arrive à Campbell River.

温哥华渡轮公司(BC Ferries)宣布将其四艘新型大型渡轮的建造合同授予中国公司,即中国招商局工业集团威海造船厂(CMI Weihai)后,遭到部分人士的质疑,但这家公司表示并不担忧所谓地缘政治的影响,只想用更实惠的价格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 BC Ferries首席执行官Nicholas Jimenez明确表示,在中国建造这些渡轮的成本远低于在加拿大或欧洲制造。有报道指出,在欧洲建造的成本可能高出一倍,而如果加拿大公司能够投标,成本可能会是三倍。CMI Weihai在客运渡轮建造和造船行业是全球领先者。该公司在建造滚装船(roll-on, roll-off vessels)方面拥有多年专业经验,而这正是BC Ferries所需的渡轮类型。而且与其签订的合同非常优惠,其中包括退款保证和固定价格条款,将更多风险转移给了船厂,为BC Ferries提供了更多保护。另外,在建造过程中,BC Ferries也将派遣自己的专家团队驻场监督和进行质量保证。 尽管BC Ferries给出了充分的理由,但这项决定还是在加拿大国内引发了广泛争议和批评,理由包括与卑诗省政府一直在推动“购买卑诗省产品”和“购买加拿大产品”的经济议程相悖;可能存在的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损害加拿大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对国内造船业的投资等。 温哥华渡轮公司共有10艘渡轮,其中6艘大型渡轮,运营大陆至温哥华岛和阳光海岸岛间的4条航线。近年来,考虑到船只老化、内燃机不符合环保理念等问题,该公司计划购买新船,并称早日更换新船才能避免服务中断,保证沿海地区的社区正常运作。

今年G7不会发布联合公报

今年的7国集团峰会(G7)即将于6月15日至17日在阿尔伯塔省的卡纳纳斯基斯(Kananaskis)举行。而鉴于目前美国和其他国家就关税、俄乌冲突、气候变化等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也为了避免出现2018年G7峰会的情况,今年G7峰会将不会尝试发表联合公报,各个国家领导人可能会就各种议题发表单独的联合声明,但不会是一份单独的文件。 2018年的G7峰会也是由加拿大主办,地点是魁省的Charlevoix,恰好也是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当时的特朗普不仅开会迟到,还因为对进口的钢铝产品征税受到时任总理特鲁多的批评而恼怒提前离场,并公开拒签联合公报,当时那份难产的G7公报也因美国的临时退出而变成“G6公报”。 那届G7峰会期间,最著名就是所谓“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照片: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网上发布了一张“世界名画”——各国领导人“围攻”单独端坐的特朗普,气氛剑拔弩张。国际媒体都认为这油画般的构图,是对当届峰会的最佳总结,一图胜千言。 而今年,加拿大总理卡尼目前正寻求缓解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推动加美两国在贸易和安全方面的谈判,因此倾向于避免任何有可能重演2018年紧张气氛的可能性。

Michael Sabia辞职 去做卡尼的得力助手

6月11日,魁北克水电公司(Hydro-Québe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Sabia宣布辞职,并于2025年7月7日生效。辞职后,他将去担任联邦枢密院私人顾问兼枢密院办公室秘书长。 Michael Sabia的离职对魁省政府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政府此前从未预料到这一变故,而且也是在他正式宣布离职前几个小时才得知这一消息。作为省长François Legault最信任的官员之一,Michael Sabia负责实施魁北克水电公司雄心勃勃的能源发展计划,既到2035年投资近2000亿元,使其发电能力翻一番。而魁省政府在上周通过的能源改革方案,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他的影响。另外,他主持的魁省与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签署的丘吉尔瀑布新水电设施协议,虽已于去年12月宣布,但尚未最终敲定细节;他还亲自参与了与原住民社区的谈判,以达成建设输电线路和新设施的协议。 这是自魁省省长上任以来,Michael Sabia第二次悄无声息地离开高级职位。他于2019年11月宣布辞去魁北克储蓄投资公司(Caisse de dépôt et placement)首席执行官一职。不过来到渥太华后,他将身处权力核心,成为联邦总理马克·卡尼所期望的那些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项目开发的核心人物。而作为枢密院办公室秘书长(PCO),他将掌管着魁北克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或许对魁省来说是个好消息。 他在辞职的新闻通稿中写道,正是马克·卡尼“在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之际,邀请他担任这一职务”,并列举了“经济动荡、与美国关系的深刻变化以及实施重大项目的至关重要性”,因此自己“将与联邦政府携手应对这些挑战。” Michael Sabia宣布辞职后,魁北克水电公司董事会将在未来几周启动“物色”继任者的程序。

中美、加美的贸易谈判都传来好消息

Deux hommes lèvent le poing et sourient aux photographes de presse.

在全球经济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挥动的“关税乱拳”面临多重逆风、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的背景下,中美两国于2025年6月9日开始在英国伦敦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高级别贸易谈判。令人振奋的消息是,仅经过两日的密集磋商后,双方就分别宣布达成一项“原则性框架协议”。 “框架协议”并非是一份详细的贸易协定,而是一个指导未来具体谈判和合作的原则性蓝图,给上次的日内瓦协议填充上更具体、细化、可执行的内容。它旨在为中美贸易关系设定一个稳定的基调,并建立长期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机制。从协议内容看,中美双方都做出了实质性让步。其中,中方的收获是美国承诺放宽部分技术出口限制,这有助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关税的大幅下调也将促进中国商品对美出口。而美方的收获是稀土供应的恢复将缓解美国在关键矿产方面对中国的依赖担忧;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为美国企业提供了新机遇。 在中美贸易谈判传来好消息的同时,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也获得了显著进展。根据媒体获得的消息,联邦总理卡尼和特朗普的办公室之间已交换了一份不到五页的、经过加密的协议草案文件。这份草案的核心内容是加拿大愿意在安全领域做出重大承诺,以换取美国取消特朗普上任以来对加拿大施加的所有关税。 详细报道请关注本周的《七天》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