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开打不到24小时 汽车大厂停工2周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的关税能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产生更多的岗位和更繁荣的经济的场景没有看到,但他的关税政策却在不到24小时内让一家汽车制造巨头做出关厂的决定。4月2日晚上,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FCA)联合组建的公司,全球第四大车企,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克莱斯勒、道奇等众多汽车品牌)发出通知,关闭安省温莎市 (Windsor) 的汽车组装工厂两个星期,导致多达4,500人停工,并表示预计未来数周将有更多“工作时程的变更”。同时,美国的工厂也有900人被裁。而该公司做出停工决定,主要驱动因素就是特朗普宣布的对汽车行业征收的关税。工会方面则在4月3日表示,包括装配厂与供应商在内,已有6,000名成员收到裁员通知。 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主席Flavio Volpe表示,Stellantis的暂时停工的动作预计将导致另外7,000至10,000人停工,而这只是开始。因为北美汽车产业链高度一体化,部分零部件在边境间往返6至7次,任何一环受阻都可能造成整体停摆。 加拿大总理卡尼在特朗普宣布征税后也宣布对所有美国产的汽车征收25%反制关税。含有低于75%北美零件含量的车辆将被全额征税;符合CUSMA协定、含有至少75%北美产零件的车辆,仅对“非加拿大或墨西哥来源的部分”征税。所有征收的关税收入将用于支持继续在加拿大本土生产的汽车企业。业界人士认为这一措施在“有效反制的同时,也尽量保护了本国汽车产业”,是目前较为平衡的应对方式。

特朗普:政策永远不会改变 现在致富的好时机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扔出的“关税核弹”给全球经济带来的焦虑、震荡以及美国股市疫情以来最严重的下跌,始作俑者特朗普却表示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一切都很好。并在社交媒体发文将美国比作“病人”,而“对等关税”是“手术”,并称“手术已结束,病人活了下来”。特朗普还说,尽管关税冲击市场,但股市仍将“繁荣”。然而从美股在4月3日被血洗、三大股指创近5年最大单日跌幅;4月4日继续跌,科技产业的纳斯达克进入熊市的惨状看,“病夫美国”能不能活不知道,美股已经开始“术后大出血”了…… 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4月2日发布的预测显示,当天美国政府宣布的关税政策实施后,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短期将上涨约1.3%,2025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下降大约0.5个百分点。而如果将今年截至目前美国政府宣布的一系列关税政策的影响考虑在内,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短期将上涨约2.3%,2025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下降大约0.9个百分点。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于3月31日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约六成受访美国人不赞成本届美国政府处理关税和贸易谈判的方式。 而在中国祭出重拳反制后,特朗普还在“真相社交”平台上用大写字母写道:“中国玩错了,他们慌了——这是他们做不起的一件事!”在另一条全部大写字母的推文中写到:“对于许多来到美国并投入大量资金的投资者,我的政策永远不会改变。现在是致富的大好时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有!!!” 特朗普还打气称,“就业数据很棒,远超预期。它已经发挥作用了。坚持下去,我们不能输!!!”

中国连环重拳反击 美股持续暴跌 纳斯达克进入熊市

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针对全球国家的“灞陵式”关税,作为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的加拿大第一个举起反制的大旗,对来自美国的汽车报复性征收25%后,中国也随后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11记重拳的连环组合。中方出手连环反制后,美国股市期货应声暴跌,预示着华尔街将迎来又一天的大幅下挫。到了午盘继续下滑,道指进入回调区,纳指陷入熊市。 中国的反制措施包括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同时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接着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将斯凯迪奥公司(Skydio Inc.)等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1家美国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立案调查等等。 附录1: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的16家实体 1. 高点航空技术公司(‌High Point Aerotechnologies) 2. 环球世界物流公司(Universal Logistics Holdings, Inc.) 3. Source Intelligence公司(Source Intelligence, Inc.) 4. 美国繁荣联盟(Coalition For A Prosperous America) 5. 内华达山脉公司(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 6. 边缘自治运营公司(Edge Autonomy Operations LLC) 7. 赛博勒克斯公司(Cyberlux Corporation) 8. 哈德森技术公司(Hudson Technologies Co.) 9. 萨罗尼克科技公司(Saronic Technologies, Inc.) 10. 国际海洋工程公司(Oceaneering International, Inc.) 11. 摇杆舵公司(Stick Rudder Enterprises LLC) 12. 立方公司(Cubic … Read more

尹锡悦成韩国历史上第二位被弹劾罢免的总统

韩国总统尹锡悦被释放,弹劾结果或下周见分晓

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就韩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宣判,8名法官全票支持罢免,使得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结束了长达111天的闹剧。尹锡悦被罢免后,将失去司法豁免权,他与妻子金建希可能面临“权利滥用”“经济犯罪”和“选举干预”一系列的司法调查与指控,尹锡悦的刑期有可能创下韩国前总统获刑的新高。而韩国也将在特朗普对全球展开关税贸易战的动荡情况下,在60天内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 尹锡悦1960年12月出生于韩国首尔市,毕业于首尔大学法学院,其父母都在韩国顶尖大学任教。1994年,尹锡悦在韩国大邱开启了自己的检察官职业生涯,担任检察官期间,他在卢武铉政府任内因侦办大案要案崭露头角。2016年,尹锡悦任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特别调查组组长,因此被称为“亲手将朴槿惠送入监狱的人”。在调查韩国前总统李明博贪腐案的过程中,尹锡悦也坐镇指挥,将李明博送入监狱。 2019年7月尹锡悦任检察总长。2021年3月,尹锡悦辞去韩国检察总长职务。同年6月,尹锡悦宣布竞选总统,竞选期间,他将自己形容为“不会算计的政治新人”,将此作为自身优点大力宣传,后以微弱优势击败当时的执政党也就是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李在明,并于2023年5月10日宣誓就任。 上任后,尹锡悦与在野党展开激烈博弈。在2024年的国会议员选举中,在野党阵营获压倒性胜利,韩国国会形成了“朝小野大”的格局。为了摆脱在野党的束缚,尹锡悦在2024年12月3日,发布紧急戒严令,以铲除“从北势力”,维护“自由宪政秩序”为借口试图清洗在野党,引发国会和民众的激烈反弹。首尔民众走上街头示威,国会紧急投票推翻总统戒严令。最终,尹锡悦迫于压力在颁布戒严令数小时后宣布解除戒严令,第二天多个在野党联合发起对尹锡悦的弹劾。

特朗普的关税引发股市大跌

Un trader court sur le parquet de la Bourse de New York (NYSE) à la cloche d'ouverture dans la ville de New York le 3 avril 2025.

为了避免自己的关税政策给市场带来的冲击,美国总统特朗普特地选择在美股休市之后才发布的全球对等关税政策,但在特朗普发布讲话的同时,美国市场盘后直播跳水,不光美股期货全线跳水,美股科技股盘后也遭重挫。除股市外,美元也遭受打击,迎来了今年最糟糕的一天。 而4月3日北美股市一开盘,特别是在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政府不打算对这些新关税措施提供任何豁免后,全球股市纷纷下挫,但美国市场承受的抛售压力最为严重。标普500指数跌回“修正区间”(较高点下跌10%以上),创下自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比如仅苹果一家就有2500亿美元市值蒸发。海外市场同样剧烈下跌。法国CAC 40指数下跌3.1%,德国DAX指数下跌2.4%;亚洲市场方面,日本日经225指数下跌2.8%,香港恒生指数跌1.5%,韩国KOSPI指数下挫0.8%。 长期以来,华尔街普遍认为特朗普只是把关税当作谈判筹码,而非真正的长期政策工具。但他反复的强调以及昨天的宣布,再加上其幕僚透露的信息都显示出长期主义的特征,是特朗普为实现意识形态目标的手段,例如“把制造业工作带回美国”,而不只是打牌时的第一步叫价。 对于如何解读特朗普关税,各方一片混乱。特朗普本人似乎很享受这种混乱——他对混乱是“如鱼得水”,因为混乱可以增加他本人的主动性和主导权。有人总结特朗普的特征就是:没有混乱也要制造混乱,不遵守规则的凭空造牌,并坚信“治由乱生”,“大乱大治”。他好像忘了,市场最害怕的就是观望和等待,市场需要的是确定性的,其最终的结果是市场继续震荡,各方一起为关税买单(但美国消费者将是受损最大的),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相关国家的经济也会被连带影响。

打脸特朗普 4共和党参议员倒戈 取消加拿大关税决议获通过

就在4月2日特朗普挑起“史诗级”全球贸易战的当天,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1比48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项关于取消对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的决议。鉴于目前是共和党在参议院占多数席位,该决议的通过得益于四名共和党议员的倒戈,其中就包括曾任参院共和党领袖的米奇·麦康奈尔。 这项决议由民主党参议员蒂姆·凯恩(Tim Kaine)等人牵头提出,意在终止特朗普此前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特朗普将这一紧急状态与从加拿大等国非法进口的芬太尼药物联系在一起,并借此对加拿大商品征收25%的高额关税。但实际上这份决议的通过只是体现了参议院的意见,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反对决议的参议院共和党领导人表示,该决议不会在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进行表决,也预计该决议永远不会被送到特朗普的办公桌上。不过,这一投票结果对当天正宣布新一轮关税的特朗普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他尴尬的打击。以至于特朗普在他们投票前一边在其自创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真实社交)点名这些共和党人,呼吁他们改变主意,一边大骂四人“难搞”“不忠诚”,患上了“盲目反对特朗普精神错乱综合征”。 提起动议的参议员蒂姆表示,特朗普征收的对等关税是“针对美国家庭征收的全国性销售税。”而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在投票后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如我一直警告的那样,关税是一项糟糕的政策,与我们合作伙伴的贸易战对劳动人民的伤害最大。”

真草台班子! 特朗普对等关税的税率居然是这样计算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月2日公布的所谓“对等关税”,全面“攻击”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他冗长的关税清单中,甚至连一些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发达国家”(LDCs)的弱小经济体,也未能幸免于难,还包括两个并没有人居住、曾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两个南极有印度洋群岛(Heard and McDonald Islands)和只有美军驻扎的岛屿。 综合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去年发布的最新会议报告,东南亚地区共有三个最不发达国家(LDCs)——全国近2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柬埔寨(关税率49%)、贫困率近20%的老挝(48%)以及刚刚经历毁灭性地震灾害的缅甸(44%),统统被列入了特朗普的关税清单,且均属于关税最高一档。 南亚地区的最不发达国家孟加拉国也被征收了37%的关税。斯里兰卡正依赖于国际货币组织救助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却被征收了南亚地区最高的44%关税。饱受战争摧残或是恐怖活动威胁的叙利亚(41%)、伊拉克(39%)和巴基斯坦(29%)同样赫然在列。此外,东南亚的最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被征收了32%的关税,第二大经济体泰国被征收关税36%。非洲的最不发达国家马达加斯加被征收了高达47%的关税,其他的贫穷国家如安哥拉被收税32%,博茨瓦纳(37%)、利比亚(31%)和阿尔及利亚(30%)等非洲国家也都位列其中。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非洲的另一个最不发达国家莱索托,特朗普上个月还用侮辱口吻宣称“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国家”,今天就给这个国家加了50%的税,是税率最高的。无怪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都发文称这位美国总统已经彻底疯了(he’s gone full-on crazy)。最关键的是,没人看懂特朗普说的的这些关税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最终是著名的财经记者James Surowiecki在社交平台“X”上解密称,并非以“关税税率+非关税壁垒”计算得出,只是将美国对某个国家的贸易逆差除以该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就得出该国对美国的关税,然后在除以2成为美国的“对等关税”。以印度尼西亚为例,去年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的贸易逆差是179亿美元,印度尼西亚对美国的出口额为280亿美元,两者相除的比例即为美方声称印度尼西亚向美国收取的64%关税税率。特朗普据此对印度尼西亚征收“已优惠”的“对等关税”为印尼对美国所谓“税率”的一半,即32%。

特朗普对全球宣战 最终可能自食恶果

一如之前的“预告”,避开4月1日的愚人节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在白宫玫瑰园得意洋洋地宣布了被他称之为“解放日”的对等关税政策,还宣称这一天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这是我们的经济独立宣言”。 特朗普扔出的这个所谓“核弹”简单来说就是,他对所有国家提出了10%的基准关税,不管这个国家是不是WTO国家成员,也不管是不是盟友,连以色列都被加了17%。在此基础上,又对60个主要贸易国提出了介于10~50%之间的差异化的“对等关税”。其中,他给中国大陆加征了34%的关税,如果加上今年征收的20%和之前的20%,就相当于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征收了74%的关税。同样对亚洲国家也豪不客气,都加了令人难以承受的关税,例如越南46%、柬埔寨49%,老挝48%,日本24%、韩国25%、印度26%……让很多在过去六七年精心布局“友岸外包”的跨国企业或出口企业遭到重创,所有相关方都叫苦不迭。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都加了20%,中立国的瑞士加了31%,一直为了迎合美国而同意把台积电迁到美国的台湾被征了32%,为了美国在中国南海挑事的菲利宾被征17%…… 这样的普遍打击,远远超过了最激进人士的预测,给全球贸易战拉开了新篇章。特朗普想的是通过关税,来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实现美国的‘自力更生’,建立一个内循环体系,从鞋袜到导弹,都由自己来做。实际上可能是事与愿违,不仅推高美国的通货膨胀,还反而加剧供应链断裂与产业空心化风险,事实上增大了重振本土制造业的难度。 不少经济人士认为,特朗普这样以全球为敌,只会让非美国家会团结起来。大家会坐在一起,考虑怎样能让这个冲击最小化,怎样能消化掉对美的依赖。接下来,非美国家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共同体,强化它们之间的贸易,而美国则被排除在外。无怪乎有人画了这样一副漫画,受到广泛的传播。

特朗普对全球开战 加拿大意外避免最糟的情况

图像

4月2日这天,从华尔街、到伦敦、到新西兰的惠灵顿,全球市场都在“屏息等待”特朗普宣布预热了许久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所有与美国存在贸易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业内人士也都处在紧张中。加拿大现任总理、自由党党领卡尼(Mark Carney)原本在阿省的温尼伯(Winnipeg)进行造势,也在4月1日深夜赶回渥太华,甚至取消了原定4月2日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竞选活动,而是呆在办公室以总理的身份来应对这场危机:与顾问商讨,与内阁部长开会,主持加美关系委员会会议等等。过去一个月来,围绕特朗普宣称的美国即将加征关税的不确定性一直拖累着全球市场,这个被特朗普将之为伟大胜利的“解放日”,对市场和相关国家来说来说,用“屠戮日”来形容可能更好。 下午16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如期在白宫玫瑰园召开新闻发布会,依然是老生常谈,用各种选举性的语言大肆宣扬美国是如此慷慨,以至于在过去50年被所有国家“占了便宜”,现在自己要体现“美国优先”,对这些“占便宜”的国家征收“对等关税”,旨在解决不公平的贸易,保护美国的产业,并为联邦政府增加收入。他还自我吹嘘称“2025年4月2日将永远被铭记为美国工业重生的日子,而其他国家的情况则非常黯淡。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一直遭受远近国家的掠夺、抢劫、强暴和破坏,现在情况要改变了。” 特朗普宣布从4月3日零点开始执行最低10%(不在名单上的),最高48%(老挝)的关税,既有针对某一产业领域的关税,如对所有在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也有针对某一国家商品的关税,如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34%,对来自越南的产品征收46%的关税等。特朗普还特意强调,这些关税将是长期的,而不是可以作为协商的工具。美国对不同国家征收的“对等关税”见下表: 但在这个列表中,没有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邻国,根据特朗普讲话中透露的意思,目前所有被列入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的商品将被豁免,但目前还不清楚汽车行业是否算在其中,已经征收的25%关税能否得到豁免,而没有被覆盖在这个协议中的商品将被征收10%的关税。这对加拿大来说是个好消息,可能是加拿大的强硬反击态度发挥了作用。联邦总理卡尼计划在4月2日晚上召开内阁部长会议,商讨应对政策,但截止到发稿时为止还没有宣布,让我们持续关注。详细报道见本周的《七天》周报。

4月2日前夕 卡尼与辛鲍姆通话

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全世界征收“对等关税”的前一天,联邦总理卡尼(Mark Carney)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Claudia Sheinbaum)通电话,讨论“加强两国之间牢固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作“反抗美国不合理贸易行为”的计划。 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的关税政策将给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美国邻国和美国最重要的两个贸易伙伴造成沉重的经济打击,尽管这两国都与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且是在特朗普在自己的第一个任期内签署的,并曾被特朗普评价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协定。 两位领导人在通话中除了谈到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维护北美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呼吁美国尊重两国主权外,还承诺继续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努力促进两国的贸易。 与加拿大坚决反制特朗普关税不同,墨西哥采取了一种不那么对抗的方式,按照美国的要求行事,希望这样做能抵消美国民粹主义者的大部分威胁,但特朗普在4月2日发布的关税中,依然没有饶过墨西哥,给了它与加拿大同样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