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免疫周:世卫组织呼吁人们重视防疫

http://www.rcinet.ca/zh/wp-content/uploads/sites/6/2019/04/health-635x357.png

在第15届世界免疫周 (4月24日至30日)即将来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WHO)说,目前全球仍然有大量儿童没有接种疫苗,除了贫困和战争的因素外,错误的信息也是一大障碍,其结果:许多人将死于本来能够预防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说,目全球有多达近2千万儿童没有接受防疫注射或接种不足,这些儿童大部分居住在最贫穷的地区,或有战争冲突的地区,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一些父母对疫苗的不信任也是因素之一。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4月初发出推文说,过去50年,疫苗在加拿大挽救的生命比任何其他医疗手段都要多。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Theresa Tam医生最近也曾经表达对一些父母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的严重担忧,她说,一些严重传染病正在世界范围内卷土重来,而接种疫苗则可以预防这些疾病。   来自:RCI

斯里兰卡爆炸后,每位遇难者补偿葬礼费3850元

斯里兰卡4月21日发生连环爆炸,已造成至少290人死亡,500余人受伤,多所教堂和酒店被袭击。 除了追查爆炸案嫌犯以外,斯里兰卡政府也公布了遇难者家属和伤者的补偿事宜,以及受损建筑的后续处理。 据英国《卫报》4月22日报道,斯里兰卡内阁发言人拉吉塔·塞纳拉特纳(Rajitha Senaratne)在首都科伦坡表示,遇难者家属和伤者将得到政府的补偿,发生爆炸的教堂也将由政府出资进行修复。 “今天,内阁决定将为所有遇难者提供每人1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850元)的葬礼费用。” 同时,伤者也将得到补偿,在爆炸中受损的教堂也将由政府出资进行修复。塞纳拉特纳表示:“这一切将会很快开始,我们有责任,我们非常抱歉,我尽所能向所有人道歉。” 4月21日复活节当天,斯里兰卡发生连环炸弹爆炸案,3座教堂和4家高级酒店酒店先后遇袭,另有一所民宅在警方进入搜查时发生爆炸。 而据里兰卡国防国务部长鲁万·维杰瓦德纳(Ruwan Wijewardene)表示,警方已抓捕24名与爆炸案有关联的嫌犯,他们“都是极端组织成员”,目前调查和抓捕工作仍在继续。 而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4月22日,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圣安东尼教堂发生新的爆炸,这已经是连续第9起爆炸。当时,当地官员正试图拆除这一炸弹。   来自:观察者网

美司法部长:穆勒报告显示特朗普没“通俄”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8日上午9时30分,美国司法部部长巴尔就特别检察官穆勒的“通俄门”报告举行记者会。巴尔说,特别检察官穆勒没有发现特朗普团队与俄罗斯政府密谋的证据。但他表示,穆勒的报告证实,俄罗斯政府试图干涉美国2016年大选。 今年3月,穆勒完成了为时22个月的调查。巴尔表示,经过近两年的调查、成千上万的传票、数百份逮捕令和证人的访谈,特别检察官证实,俄罗斯政府支持非法干涉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活动,但调查没有发现特朗普的竞选活动或其他美国人与此有合谋。 同时,巴尔表示,特朗普没有采取行动阻挠穆勒的调查。 巴尔透露,即将发布的报告只包含“有限的修改”,两党的国会领导人将看到几乎未编辑过的报告版本。报告将于当地时间18日上午11点提交给参议院和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主席和首席成员。在该报告向国会公布后,将会发布在司法部的网站上。 当被问及穆勒是否应该在国会就其报告作证时,巴尔表示他没有异议。   来自:中新网

秘鲁前总统加西亚涉嫌贪腐自杀身亡

当地时间4月17日,涉嫌贪腐的秘鲁前总统阿兰·加西亚在得知秘鲁司法当局要对其执行拘捕时自杀身亡。 秘鲁司法当局当天早晨宣布对正在接受调查的加西亚实行10天拘捕,执法警察随后前往加西亚住宅对其实施拘捕。为避免被捕,加西亚朝自己的头部开枪,随即被送往医院接受紧急手术。数小时后,加西亚伤重不治。 同一天,加西亚执政时期的总统府秘书长路易斯·纳瓦、秘鲁石油公司前副总裁米格尔·阿塔拉等涉案人员也被拘捕。 69岁的加西亚曾于1985年至1990年和2006年至2011年两次担任秘鲁总统。巴西司法界2014年发起反腐败调查“洗车行动”,牵出巴西大建筑商为获取政府工程项目合同行贿巴西和其他南美国家政界人士的丑闻。 秘鲁检方指认,加西亚在其第二个总统任期内收受巴西奥德布雷希特公司贿赂,帮助后者获得利马地铁列车项目合同。此外,检方还指控加西亚收取10万美元,作为出席巴西一场会议的回报,怀疑这笔钱同样来自奥德布雷希特公司。 2018年11月17日,秘鲁最高法院裁定,加西亚18个月内不得离境。   来自:新华网

因汽车生产下降 美国3月份制造业产值陷入停滞

由于汽车生产下降,美国3月份制造业产值陷入停滞,增加了制造业和全球经济增长面临阻力的迹象。 2015年8月20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平岩的福特汽车厂的装配工人在组装“野马”跑车。 彭博社引述美国联邦储备局周二公布的数据说,3月份美国制造业产值与2月份持平,2月份的数据经过修正后为下降0.3%。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师对3月份制造业产值的预测中值为增长0.1%。3月份包括矿山和公用事业在内的整体工业产值下降0.1%,经济师之前的预期为增长;2月份该数据为增长0.1%。 数据表明,随着生产商应对库存增加、持续的贸易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增长前景黯淡,美国制造业进一步走弱。尽管美联储对待加息的耐心立场应会支持美国经济扩张,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周将其对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测下调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汽车及零部件产值下降2.5%,达到7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是三个月来的第二次下降。不包括汽车行业,制造业产值增长0.2%,前一个月为下降0.5%,初级金属、计算机和电子产品以及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等行业都实现了增长。 第一季度制造业产值按年下降1.1%,是自2017年底以来的最差表现。 该数据与有关制造业的其他一些报告相符。最近几个月,纽约和费城联储银行的地区调查报告普遍降温。   来自:南华早报

法国邀请各地建筑师重建 巴黎圣母院或须关闭6年

法国巴黎圣母院遭大火焚烧,负责管理的主教院长表示,圣母院将会关闭至少5至6年。 他表示,圣母院的部分建筑在大火过后变得脆弱,但未有详细说明是哪一部分。另外,由于圣母院建筑结构未知是否安全,巴黎检方未能进入圣母院部分范围调查。 巴黎圣母院大火焚烧约15小时后被扑灭,标志性的尖顶和部分屋顶倒塌。总理菲利普表示,期望可以邀请来自各地的建筑师,为重建圣母院提供新时代的灵感与技术,强调重建工程是巨大的挑战与历史责任。 总统马克龙早前发表全国讲话,承诺5年内重建好圣母院,但有专家说,全面修复圣母院需时10至15年。   来自:rthk

有潜逃风险!擅闯海湖庄园的中国女子不准保释

被指在近日以欺骗方式擅自进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的中国女子张玉婧(Yujing Zhang),周一(15日)被美检方指控她以“非法进入禁地和向联邦执法人员说谎”罪名接受庭审,被法庭拒绝其保释申请,指她若准保释的话将有“极高的潜逃风险”,并指“法庭认为张小姐被捕前进入海湖庄园是要进行一些恶毒的事。” 张玉婧被捕时身上被发现4部手机、1部手提电脑、1个外置硬盘及1只带有恶意软件的USB,她当时解释是担心它们被偷所以带在身上,但当特勤局方面搜索她的房间,却搜出可探测隐蔽镜头装置、8000元美金、人民币钞票、9只USB和5张手机SIM卡。法官马修曼对此感到担忧,认为张玉婧的解释和所发现的财物自相矛盾。法官也认为她很大机会潜逃回中国,加上美国和中国之间并无引渡疑犯协议,因此拒绝其保释申请。 辩方律师则声称,张玉婧对于特勤局探员的问话很困惑,律师更在庭上显示张玉婧向网上一名专推销海湖庄园活动的中介付钱的收据。不过检控官加西亚表明,查阅搜获手机的纪录后,发现该中介在她被捕前两天已通知她活动取消。 根据路透社的最新报道,张玉婧在周一庭审时表示不承认对其指控罪名,并将进行无罪抗辩。面对检方的质疑,她的律师向记者称,这名现年在32岁的女子是在“误会的情况下”参与了这一事件。她的律师阿德尔称(Robert Adler),“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误会,会构成未经授权进入限制区域罪名”。 张玉婧上周五(12日)被起诉非法进入受限制建筑物及作出虚假陈述两罪,当局月初将她拘捕,当时她在会所接待处要求参与海湖庄园内一个并不存在的中美官员宴会。联邦调查局目前仍在调查被告是否间谍,她的签证也已被注销。   来自:东网/法广

未来两周美国科研圈部分中国教授学者或遭解雇

这将是一场科研界的暴风雨!上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一席话掀起惊天巨浪:在接下来的一两周时间内,将对各个大学违反NIH规定的科学家采取行动,有人将被开除。 目前,NIH正在对全国55个机构进行调查,主要内容是了解外国科学家是否遵守有关披露外国关系、保护同行评审的机密性和处理知识产权的机构规定。 柯林斯表示,一些美国大学将在“接下来的一两周内宣布”,他们已经采取的行动,以防止外国政府不公平地利用NIH资助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人员可能将会被解雇,包括中国科研人员。 美国科研界未来一两周“腥风血雨” 柯林斯的这番言论是出席上周的听证会时发表的。 柯林斯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人不遵守适当的规则,正在利用这个国家的资金拨款。这完全不可容忍。” 他在听证会上说,一些科学家被判犯有“double dipping”罪,没有对外披露受到了国外资金的支持,但仍旧享受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其的帮助;将本属于美国机构的知识产权进行转移;或者向其他国家发送赠款建议。 去年8月,柯林斯首次写信给NIH资助的10000家机构,要求他们寻找问题。柯林斯在公开信中提到,有三个问题令人关切: 向包括其他国家在内的其他实体转让资助申请或转移由NIH资助的生物医学研究的知识产权; 与包括外国实体在内的其他国家的NIH同行审查员共享关于资助申请的机密信息,或者试图影响资助决定; 受NIH资助机构的一些研究人员未能披露包括外国政府在内的其他组织提供的资源,这可能会扭曲有关NIH资金使用的决定。 同时NIH还公布了受资助人员可能违反报告规则的六个案例,并提醒审查拨款申请的研究人员不应与外界分享提案信息。 当时这封公开信引起了巨大争议,遭到了包括北大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等人的联名反对。不过,争议并未阻止NIH的调查,柯林斯后来也出席了几次听证会,汇报了调查结果。 在上周刚刚结束的听证会上,柯林斯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被解雇,被要求离开学校,其中许多人随后回到了以前的他们国家的机构。 “我们正在采取行动,你会在媒体上看到更多的证据,特别是在未来一两周。” 柯林斯也强调,NIH资助的大多数在美国工作的外国科学家都遵守这些规则,为研究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我们不想介入一些看起来有点像种族定性的事情”,案件也不仅限于中国科学家。 高校出“访问学者政策”,或影响近千名访问学者 柯林斯的公开信已经在学术界产生影响。 去年10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份“访问学者”政策引发热议,让人们担忧赴美学术交流会受到当地限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发出一封名为“访问学者政策”(Visiting Scientist policy)的邮件,根据媒体提供的邮件截图,该学校响应NIH对(美国的)生物医学受到威胁以及知识产权损失的担心,决定终止访问学者项目。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会响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美国的)生物医学受到威胁以及知识产权损失的担心,我们决定终止访问学者项目,并且立即生效。 因此,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未来都不会招待任何访问学者直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放心地感觉可以让外国学者参与到美国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中,直到威胁解除。 邮件中还提到,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已经成立欺诈调查小组。 这一邮件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学者的高度关注。一位驻美的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告诉《华盛顿邮报》,如果这一限制持续一年的话,取消该计划可能会影响到将近一千名访问学者。 10月22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在官方博客中发布了一篇文章作为对此事的回应。文章标题为“与NIH的多次互动引发了对其需要立即关注的2项政策合规性问题的考虑”,这篇文章中特意将NIH“涉外政策”的范围框了出来,而这一范围相当宽泛:无论是否有资金往来,任何同外国机构雇用的研究人员签署的项目或部分参与的项目皆属于涉外项目。文章还列出了符合这一定义的项目内容:来自美国境外的人体标本或脊椎动物资源;以收集数据、调查、采样等为目的而受到国外项目资助进行的外国旅行行为;受到外国资助的可能涉及环境、资源的任何活动。 以上这些都需要提前向NIH申请、通报并获得事先批准。 消息还提醒,如果医学院人员有参与当前受NIH或其他联邦资助的涉外项目,请准备一封解释该关系的信函,并需取得项目官员的批准。 此外,在今年3月,两名伊朗研究生到访NIH时,遭到该机构安保人员拒绝,其中一名研究生的演讲被打断,随后被带离会场。这两位研究生都在美国生活多年,持有美国绿卡和驾照。 对此,柯林斯在后来的公开信中致歉,表示该机构对访客的通关流程处理不当。 科学还能无国界吗? 科研机构很难对知识产权转移进行界定、管理和防范,这也是美国从政界到学界一直在呼吁解决的问题。 去年12月,白宫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声称将“审查签证程序,以减少非传统情报收集者的经济盗窃行为”,之后对STEM相关领域的外国学生、学术交流明显增加,而中国留学生签证的议题也频频被提及。 现在,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此前美国发布的《2017门户开放报告》,2016-2017学年就读于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中国学生增至35万人,在所有留美生源国中位居榜首。   来自:新智元

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

当地时间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屋顶发生大火,巨大的灰色烟雾飘向天空。 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有人受伤,法国媒体援引巴黎消防队的消息称,火灾原因可能与教堂屋顶的翻新工程有关。 由于这场大火,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推迟了原定的全国电视讲话。 巴黎市长安妮·希达尔戈在推特上说,巴黎消防队员正在努力控制火灾,并提醒巴黎市民避开该地区并“为救援车辆让路。”  

新发现!NASA宇航员太空待340天 DNA发生永久突变

NASA宇航员史考特(Scott Kelly)在国际太空站待了340天,科学家很好奇他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出现变化?于是找来和他基因相同的双胞胎兄弟马克(Mark Kelly)进行比对,结果发现史考特“免疫系统和DNA修复功能”出现突变,从遗传基因的角度来看,是无法恢复的永久损伤。 据《科学》期刊的研究报告,55岁的史考特回到地球3年后,科学家对他展开全身的检查,发现他待在太空的这段期间颈动脉和视网膜变厚、体重变轻、肠道微生物增多,以及认知能力下降,不过,这些症状大多在回到地球6个月后逐渐消失,唯独基因中8.7%的变化至今仍未恢复。 史考特表示,刚回到地球的那几天非常难受,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活力相当疲惫,“我还以为自己得了流感”。 佛罗里达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赛德勒(Rachael Seidler)说,“这些基因突变不会对宇航员造成直接危险,但不排除会增加他们未来罹患癌症的风险。”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癌症生物学家贝莉(Susan Bailey)表示,人类染色体末端有个叫“端粒”的部分,通常随着年龄增长会渐渐缩短,辐射、污染、压力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它加速变短,但奇怪的是,史考特去一趟太空后,端粒竟然没缩短,反而比之前更长,换句话来说就是“他的细胞比以前更年轻了”,很有可能是“太空唤醒他体内某部分沉睡细胞”。 研究人员指出,史考特基因产生突变有5种可能,其中包含太空辐射、零重力环境对生理带来的冲击,因为史考特当初待的太空站,正好处于高能带电粒子范艾伦(Van Allen)辐射带下方,辐射量是地球的48倍,所以身体细胞会一直忙着修复放射线伤害,才会出现这种突变。   来自:看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