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海内外媒体走进淮南万泰集团参访

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淮南 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 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淮南万泰集团是一家综合性的电气和电子企业,成立于1998年,其业务范围广泛,包括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配套件的生产与销售、高、低压配电箱及计量箱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电力监控及电力仪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电力变压器的设计生产及销售等。此外,淮南万泰集团还涉及高低压电器及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壳体及配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电力工程的设计、承建、承装(修、试)及运行维护。该集团不仅在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上海市松江区设有分公司,还在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和蜀山区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显示了其在不同地区的广泛布局和影响力。淮南万泰集团通过其多元化的业务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电力和电子行业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同时也展现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和技术实力‌。          淮南万泰集团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5G通信技术服务、通信设备制造和销售、矿山机械制造和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地质灾害治理服务、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和销售、金属材料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电机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和销售、软件开发和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和销售、工程技术服务以及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淮南万泰集团通过其广泛的服务和产品范围,为多个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具体到煤炭行业,淮南万泰集团还专注于煤炭地下气化(UC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是一种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这一技术不仅提取煤中的含能成分,还实现了传统物理采煤向化学采煤的转变,产生的气体主要包括H2、CO、CO2、CH4、H2O、H2S等。 此外,淮南万泰集团还积极参与各种行业展览和技术交流活动,如越南国际矿业展和太原煤炭展,通过这些平台展示其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同时也邀请行业内的人士参加其举办的活动,如《企业用工热点问题培训研讨会》,以促进技术交流和知识分享。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淮南万泰集团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也反映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和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展望。          淮南万泰集团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人才培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 首先,淮南万泰集团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化终端设备及安全监控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1998年创办以来,万泰电子依靠自主创新,创造了非凡业绩,从一支生产煤矿防爆产品的新军迅速成长为拥有2个全资子公司、1个分公司、823名职工队伍的全省百强品牌企业。这表明万泰集团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强大能力,为行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其次,万泰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共获得国家专利9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1项。60%以上的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万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也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万泰集团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团队的建设。公司拥有一支精练的销售队伍和高水平的售后服务人员,同时,公司还注重员工的持续培训,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企业,倡导“团结、创新、完善、发展”的企业文化理念。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企业的运营效率,也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最后,万泰集团还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其产品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和必不可少的装备,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万泰集团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加速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淮南万泰集团通过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以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

生态旅游、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是巢湖北岸发展的最大增量

【七天传媒记者 陈汝燕 安徽报道】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合肥巢湖北岸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 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合肥的巢湖北岸是一个生态丰富、发展迅速的区域,拥有多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重要的科技创新区。 巢湖北岸的合肥市包河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该区域不仅拥有安徽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还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一极。包河区以其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被誉为“安徽第一城区”,并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排名第39位。区内集聚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馆等众多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在安徽省位居第一。 此外,巢湖北岸还是合肥市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典范,拥有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中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园内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总之,合肥的巢湖北岸不仅是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也是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展现了合肥作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形象‌。          合肥的巢湖北岸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生态旅游景点和活动: 塘西河公园:这是一个滨湖开放式游园,规划总面积约55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约180万平米,绿化面积约370万平方米。公园内设有“沙滩公园”和“方兴湖”,提供了沙滩活动、水上运动、观光游览、林间休闲等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滨湖(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义城镇巢湖北岸大张圩,是合肥“141”发展战略滨湖新区规划湿地保护公园的中心地带。这里树木成荫,满眼葱绿,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是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之地。 振湖塔:位于肥东县境内巢湖岸边,是清朝光绪年间由吴姓人集资兴建的。塔身及塔顶多处损坏,经市、县两级拨款已维修一新,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千亩红杉林:初冬时节,这里的红杉林渐次变红,与清澈的湖水相互掩映,交织的绚丽色彩,成为合肥环巢湖岸线一道冬日亮丽的风景线。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位于肥东县,规划总面积27.6平方公里,是环巢湖十大湿地之首,也是中国首个兼具生态湿地功能定位的蓄洪区,已成为巢湖北岸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环巢湖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区:依托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巢湖经开区正沿着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服务和环境质量、增加游客体验互动3个方向进行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努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这些景点和活动不仅展示了巢湖北岸的自然美景,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休闲体验,成为合肥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肥的巢湖北岸科创活动主要集中在滨湖科创湾的建设和发展上。这个科创平台整合利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教育资源,以及安徽创新馆、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等机构,形成了一个集产业、人才、平台、生态优势于一体的科创生态系统。通过构建政、校、院、企协同创新体系,滨湖科创湾致力于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湖区。同时,滨湖科创湾还全力引入和培育高端产业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交易和就地转化应用,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此外,合肥还在巢湖北岸建设了高标准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如滨湖科创湾,旨在通过整合利用环湖科创资源,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政、校、院、企协同创新体系,做强科创湾引领发展的“硬核力量”。这一举措旨在将科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合肥的科创活动还体现在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上,如“巢湖明月”算力集群项目的启动,旨在打造集超级计算、人工智能计算、量子计算于一体的异构算力统一服务平台,为合肥乃至全省的高质量发展夯实算力“底座”。这一项目不仅体现了合肥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布局,也展示了其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合肥巢湖北岸的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修复工程:合肥市围绕“一湖两带八区”流域生态格局,实施了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这一工程不仅入围了国家“十四五”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而且还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案例并向全球展示。这表明合肥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全球生态系统恢复提供了借鉴。 湿地保护与建设: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作为环巢湖十大湿地之首,不仅兼具生态湿地功能定位,还实现了生态与蓄洪的有机结合。这一区域的建设和管理体现了合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考虑到了防洪减灾的需求,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合肥市通过立法治理巢湖流域,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巢湖水环境。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规和条例,强化责任、综合施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一举措有助于减少农业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促进湖泊生态健康。 生态旅游与教育: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坚持社区共建、绿色发展理念,挖掘地方特色生态文化景点,提供研学游服务,年接待游客量达到300万人次。这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合肥市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增加。例如,杨树林、红枫林、红杉林等吸引了成群结队的鸟类栖息、戏水,展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总之,合肥在巢湖北岸的生态保护工作中,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生态旅游与教育等措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也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长临河古镇永恒的主题曲

【七天传媒记者 陈汝燕 安徽报道】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合肥长临河镇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 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长临河镇位于肥东县最南端,濒临巢湖,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它源于三国赤乌年间,因青阳山北麓之水经长宁寺源源不断流入巢湖,久之形成河流,后更名为长临河。长临河镇不仅是安徽“第一侨乡”,而且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被誉为“江北小上海”。 长临河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因其濒临巢湖的优越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商品分销的集散地,尤其在清朝末年,由于漕运的兴盛,长临河成为了巢湖北岸的商品分销集散地,享有“小上海”之称。镇内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古迹,如百年邮政博物馆、吴氏旧居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古镇的历史风貌,也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长临河镇的文化特色与其侨乡身份紧密相关。作为安徽第一侨乡,长临河镇拥有众多的海外侨胞,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侨胞对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镇内的古民居和古镇各处文化设施的保护被列为重点工程,进行抢救性修复,还原其历史原貌,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此外,长临河镇还依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已建成巢湖·黑石嘴风景区、中国收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印象巢湖——长临河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长临河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古镇,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旅游胜地,其独特的侨乡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的重要文化遗产地之一‌。          合肥第一侨乡长临河镇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传统建筑上。 长临河镇,作为安徽省第一侨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该镇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民居群:长临河镇六家畈村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民居,这些房屋均属徽派建筑,砖木结构,砖雕木雕精细,青砖灰瓦,齐山飞檐,每栋房屋两边设有风火墙,精致考究。其中,吴家花园是典型的代表,位于长临河镇六家畈马槽巷,为原淮军将领吴毓兰、吴毓芬的宅第,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古街文化:长临古街是长临河镇的文化象征,这里保存着百年的老邮局、70多年的老照相馆、50多年历史的理发店以及40多年的老油坊等传统建筑和服务业,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物保护单位:长临河镇拥有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如吴氏旧居、百年邮政、民俗文化馆等,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非遗传承:长临河镇不仅在建筑上保留了传统文化,还在民间艺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传承,如武狮、洪拳、根雕、剪纸等,这些非遗项目丰富了长临河镇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长临河镇以其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街、以及丰富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项目,展现了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文化魅力。          长临河镇传承侨乡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 首先,传承侨乡文化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长临河镇通过挖掘和保护侨乡文化,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和视频监控系统,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还增强了乡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此外,通过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和发展乡村旅游,长临河镇实现了文旅融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传承侨乡文化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临河镇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牛家海剪纸等5个“非遗”项目,以及将省级“非遗”牛门洪拳纳入小学体育课,有效地保护了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此外,通过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和开展“全民文化月”、“红色戏曲进社区”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 最后,传承侨乡文化提升了地区文化软实力。长临河镇通过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建设侨乡名人馆和侨乡历史文化长廊,以及修复大观份古民居群,有效地传承了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提升了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3。这些举措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也为长临河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长临河镇通过传承侨乡文化,不仅促进了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还保护了传统文化,提升了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了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一条街的文创活动可以有效地拉动当地经济,其影响力和潜力是深远的。 文创街区通过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例如,郑州的特色街区通过推出歌舞表演、露营、后备厢市集等青年潮流文化活动,以及突出餐饮美食文化,吸引了众多市民及游客前来打卡,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活动‌。此外,文创街区还能通过发展夜间经济,延长消费链条,激发消费活力。例如,湖州的小西街创意生活市集等特色街区市集品牌的打造,让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江南生活,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育自带流量的概念店、主题店、城市定制店,创新特色美食业态,举办汉服文化节、开放式剧本杀等街区漫游活动,使街区成为年轻人来湖州旅游休闲的首站,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文创产业的发展还能推动城市转型和更新。例如,沈阳通过对老城区的修缮和复兴,以及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和再开发,如创建工业园和博物馆、文化广场,以及利用废弃的铁路建成有轨电车观光线路等,不仅延续了城市的工业文脉,还对传承工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总之,一条街的文创活动不仅能够直接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和零售业的发展,还能通过推动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长期地拉动当地经济。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合肥第一侨乡长临河镇的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以及古今文化交织的特色上。 长临河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作为安徽省千年古镇候选名单中的一员,长临河镇以其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和自然环境优美而著称。镇内分布有古民居建筑群、古塔、蔡永祥纪念馆和吴忠性故居等,极具历史与美学价值。特别是吴忠性先生的故居——吴氏旧居,展现了东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奠基人吴忠性将军的生平和贡献,增添了地方的文化色彩。 长临河镇依托侨乡文化,致力于打造历史文化生态风情小镇。通过维修和改造古民居、建设侨乡名人馆、侨乡历史文化长廊等措施,努力传承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未来,长临河镇计划设立侨乡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关爱困难侨胞和扶持归侨回乡创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侨乡文化。 此外,长临河镇的古街是古镇的核心区,曾是合肥的水运码头,拥有200多年的历史。古街上的建筑保留了典型的江淮特色,展现了古今文化交织的特色。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契机,长临河镇对古街展开了全面整治,不仅旧貌换新颜,而且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让人们在享受现代便利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古镇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 所以。长临河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以及古今文化交织的特色,展现了合肥第一侨乡独特的文化韵味‌。

“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 媒体安徽采访行在合肥启动

8月16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在合肥启动。来自马来西亚、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阿联酋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和2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世蕴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主持。 左志强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完善港澳台和侨务工作机制”为我们做好新征程上侨联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华文媒体根植海外、遍布世界各地,善于用住在国民众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本土化传播,希望大家积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左志强指出,侨联信息传播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推进“追梦中华”宣传品牌建设,着力提升侨联国际传播能力。今年以来,举办了9期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部署和安排,共发布各类稿件约2000篇,全网浏览量约1.3亿次,效果日益彰显、影响日益广泛。 左志强向参加本次采访行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积极推动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向全世界宣介新时代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示中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二是要认真看、认真听、认真写,以安徽的生动实践讲好新质生产力的中国故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三是要立足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把赓续中华文脉又彰显时代精神、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李世蕴代表安徽省侨联对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来皖采访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安徽省侨联近两年多来在助推美好安徽建设、创新推动联络联谊、深入开展文化宣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希望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常来安徽采访考察,给予安徽侨联涉侨外宣方面更多支持。期待在中国侨联的支持和指导下,与各位媒体朋友加强交流合作,为做好新时代侨联信息传播工作作出安徽侨界应有贡献。 启动仪式上,安徽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文旅厅有关负责同志就安徽省开展有关工作情况作了详细介绍。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澳门中葡经贸导报总编王谷元、意大利欧华时报社长吴敏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发言。 启动仪式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赴安徽侨史馆进行采访考察。 8月15日,安徽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张西明会见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他表示,海外华文媒体作为中国大陆以外,以汉字为传播方式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海外华侨华人共享、互动、交流的信息平台,也成为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力量。希望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用鲜活的笔触、镜头、声音,聚焦安徽、宣传安徽、点赞安徽,让五湖四海的朋友更多地了解安徽,来安徽考察交流、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本次活动是“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第四次走进安徽,在为期6天的行程中,采访团一行将走进合肥、淮南、阜阳进行采访考察,向世界展示安徽的魅力与风采,讲述安徽的故事与成就。 安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张启明,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合肥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二级巡视员徐为民等参加有关活动。

前半年投资回报率4.2% 未达预期

Une femme marche devant le logo de la CDPQ.

8月14日,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CDPQ(Caisse de dépôt et placement du Québec)公布今年前六个月的业绩,前六个月的投资回报率为 4.2%,低于其 4.6%的基准指数。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4520亿元。与2023年底相比,增加了180亿。 CDPQ的总裁Charles Emond解释称,今年一到六月的负面因素各有各的不同,包括全球经济放缓,特别是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以及美联储推迟预期的降息等负面因素。但整体上来说,由于CDPQ注重投资多元化,因此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下半年全球的经济将出现更多的波折,需要更加谨慎。 CDPQ 成立于 1965 年,负责管理魁北克的多个公共和准公共养老金计划和保险计划。主要指责就是将魁北克的公共和私人资金投资于魁北克、加拿大和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以产生利润。它是加拿大第二大养老基金,仅次于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

戴玉明总领事出席武汉大学蒙特利尔校友会活动

  【七天讯】 (文图 / 七天记者 独玉)8月11日,武汉大学蒙特利尔校友会在Angrignon公园举办活动, 欢迎到访的武大泰康基础医学院的师生们。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戴玉明出席活动并致辞。他向远道而来的武大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向武大蒙特利尔校友会举办本次活动表示衷心感谢。 戴总领事希望武汉大学蒙特利尔校友会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中加两国的民间交往贡献更大的力量。希望武汉大学的师生们能够常来蒙特利尔开展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让本地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中国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中加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续写两国友好篇章。 在蒙特利尔的武大校友会理事、来访的学生等出席活动。  

Plaza Saint-Hubert步行街试点项目褒贬不一

La Plaza Saint-Hubert en formule piétonne, vue vers le sud.

2023 年 3 月,为了探讨更好的吸引客户方式,蒙特利尔Plaza Saint-Hubert广场商业发展协会 (SDC) 的 400 名成员曾受邀投票是否支持一个全方位的步行街试点项目,但最终只有60名成员出席,而且投票结果也很接近:33 人赞成,24 人反对,3 人弃权。由于支持的人占多数,试点项目在今年如期启动。从7 月 4 日至 8 月 25 日期间,Plaza Saint-Hubert成为步行街,首次在 rue de Bellechasse 和 rue Jean-Talon Est 之间也对汽车关闭,设置为步行街。 如今项目试点接近尾声,该广场的商家依然意见分歧,有的抱怨步行街的设立减少了店里的客流,因为无法开车前往,而且停车位数量也减少了;还有的人愤怒地表示,步行街计划毁了整条街,顾客不再来了。但也有人表示,步行街的设立带来了一些步行散步的新客流。 目前该广场的开始收集商家对此试点项目的评论,以决定是否进行下去。负责人Mike Parente表示,自疫情爆发的几年来,商家们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包括下水道和雨槽的维修工作、新遮阳篷的安装、疫情防控措施以及现在的步行街建设等,现在就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颂歌献给你:《我的故乡》新歌发布

由周浩、陈钊、曾广彬共同作词,党继志、邓永旺作曲,周浩、林桔敏及郑州侨商会会长李明献共同策划的最新歌曲《故乡的桥》于近日盛大发布。 “走过了多少地方,故乡的桥永铭记 永铭记心上 经历了多少风霜,故乡的桥在心坎 在心坎珍藏” 一字一句深切表达了海外华侨华人思念故乡之情。 党继志是一位杰出的歌曲作家,中共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理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并且担任咸阳爱乐乐团艺术委员会主任。党继志的创作歌曲数量超过2000首,其中100余首获得了各类评比的金、银、铜奖,并有300余首发表在《歌曲》《儿童音乐》《军营文化天地》《民族音乐》等刊物上。其中《世纪赞歌》荣获了“2021词曲中国”原创歌曲金奖及全国十大作词奖。此外,党继志还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和公益演出,他的作品也在多个晚会上唱响,为推广音乐文化和艺术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邓永旺笔名牧箫 ,是中国邵阳市十大文艺新闻人物,中共党员,汉族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音协理论创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邵阳市音协音乐理论创作专业委员会理事等。曾被邵阳市文联授予“邵阳市十大文艺新闻人物称号迄今已在中央刊物和国家核心期刊如《歌曲》《词刊》《广播歌选》等发表作品300篇(首)。有50多篇(首)作品入选《中华诗歌精选》《中国诗歌选》《中国年度歌词精选》《中国当代歌词百家代表作》《中国当代词坛名家词选》《中国歌词作家辞典》等,并被媒体推为“词坛湘军五少将”之一。出版专著《飞向太阳》《追赶太阳》《心灵的流泉》(合著)等三部。近些年来在国家级、省(部)级获奖50多项(次)。 曾广彬别署逸尘轩主,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周口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川汇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曾任川汇区委宣传部《川汇视野》杂志编辑。 周浩,加拿大天时传媒副总,原美国中华海外总商会副会长,世界侨报部长,郑州侨商会副会长。 林桔敏,英国威尔士斯旺西市长、议长,中国事务高级顾问,南通商总会英国分会副会长。

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遇见多元和谐之美

20240801-LJX_5580-opq3139721821

由云南省侨办主办、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承办的“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近日走进昆明、楚雄、大理多地。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17个国家的20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行走中追忆历史、触摸经济、感知文化,遇见多元和谐之美。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大理。 在行走中追忆历史 云南虽地处中国西南一隅,但历史文化悠久。迄今为止发现的亚洲最早人类元谋人、世界著名航海家郑和、南方丝绸之路、抗战大动脉滇缅公路、南侨机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聂耳……都与云南有关。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用脚步丈量历史。他们先到滇池东岸的郑和故里、滇文化发祥地晋宁,追寻郑和足迹、了解古滇文化;又前往昆明西山,向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聂耳墓敬献鲜花;随后,走进“东方人类故乡”元谋县、茶马古道上的著名侨村东莲花,触摸史前文明及马帮历史。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郑和公园。   在晋宁,人们以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郑和研究会、郑和文化旅游节等多种方式,传承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郑和精神。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坚持“共享太平之福”“敦睦邦交”“强不凌弱”的原则,奉行“厚往薄来”的政策。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技术,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也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受到拥戴。 这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联想到:郑和到访过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至今仍保有“三宝山”“三宝庙”“三宝井”等众多纪念郑和的文化遗迹。他们将这段古老历史的现代延续,写进报道里。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古道侨村东莲花。   在东莲花村,马帮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八方游客。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和游客一道,走进古道古村,追寻马帮记忆,打卡古民居建筑群…… 村内最具代表性的马如骥大院里的“诚一不二”四个大字和《上海街景》彩绘,引起秘鲁《秘华商报》总编辑谢允亭的注意,他说“这彰显了马帮商人的诚信理念和开阔眼界。” 在行走中触摸经济 云南有着“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等美誉,物产丰富。茶叶、鲜切花、野生食用菌、中药材、核桃、咖啡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连日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走进有着“亚洲花都”之称的斗南花卉市场、“中国野生菌之乡”南华县、“冬早蔬菜之乡”元谋县等前沿市场,感受云南经济脉动。 图为斗南花市。   置身花的海洋——斗南花市,爱尔兰《华人报》副社长周瑞琮难掩激动之情。这里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鲜切花交易市场,聚集超8万花商,每天有数千万枝鲜花连夜发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鲜花拍卖、零售交易外,还有鲜花直播、鲜花快递业务等多种经济形态。 “花海人潮涌动活力。”周瑞琮注意到,这活力的背后,有着众多支撑。先进的智慧农业,让鲜花花期精准可控;完善的冷链物流,让千里之外的消费者48小时内就能收到花束;不断提升的自主研发能力,让越来越多花卉新品种出现在斗南……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元谋种业。   在楚雄州南华、元谋等县,农业物联网技术、大数据、5G等信息化技术,也被运用到野生菌、蔬果等产业中。集农业大数据采集、数据交换、预处理、数据分析与应用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数据平台,给产业发展带来助力,让菲律宾《商报》编辑陈埏卫忍不住点赞。 陈埏卫表示,东南亚国家读者特别关注中国产业发展新动态。他将用自己的笔和镜头,将云南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故事,展现给读者。 在行走中感知文化 云南,是中国世居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生活着26个世居民族。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体验火把狂欢,近距离感受彝族服饰、彝族歌舞、彝医彝药的魅力;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打卡大理古城、巍山古城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体验白族扎染,品尝“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和面片、牛干巴等众多民族美食;主打丰富多元。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彝族火把节。   在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龙丽华看来,踏足云南,就像踏入一个多元文化宝库。其虽已多次到访云南,但“每次都有新发现”。 2023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时,龙丽华走进中缅边境腾冲、瑞丽等地,感受景颇族、傣族、佤族风情。这一次,她又近距离了解彝族、白族、回族等民族文化。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大理白族扎染。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它们又在云南和谐共处。”龙丽华称,“云南的美,是多元的美,更是和谐的美。”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已刊发多角度报道云南的文、图、视频、新媒体稿件百余篇。众多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还许下“N刷云南”的愿望。正如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所说,“云南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一次怎够?!”  

探访古道侨村东莲花: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

20240801-LJX_5367-opq3139682925

走进古道古村,追寻马帮记忆,品尝清真美食,打卡古民居建筑群……正值暑假,位于云南省巍山县茶马古道上的古侨村东莲花迎来游客高峰。文旅深度融合,让这一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图为游客参观东莲花村。 中新网记者 李嘉娴 摄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东莲花村,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著名侨村。早在清朝时期,东莲花村的先民就敢为人先,赶着马帮沿着茶马古道,远赴异国他乡驮运经商,往来于中、缅、泰等国之间。 据史料记载,至民国时期,东莲花马帮已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大马帮。全村共有7支大马帮、赶马人100余人、骡马350余匹。 村内现存的马如骥大院、马如清大院、马如骐大院等为代表的众多古建筑,便是东莲花马帮兴盛的历史见证。其中,最具规模的马如骥大院,建于1941年,有着“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的建筑格局。打开厚重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刻在大理石照壁上的四个大字“诚一不二”,彰显主人诚实做人、诚信经商的理念。大院二楼精美的《上海街景》等彩绘,体现马帮商人的开阔眼界。10间连成一排的大马厩、三层碉楼的赶马人住所及专设的马帮物资库房等,则显示主人曾经的辉煌。 图为游客拍摄马帮用具。 中新网记者 李嘉娴 摄   依托丰富的马帮资源,近年来,东莲花村致力于打造云南茶马古道的活宝库、巍山回族建筑的珍宝馆,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村内古民居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改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并修建马帮文化博物馆、美食文化旅游创业园等配套设施。”东莲花村讲解员马加芹介绍道。 如今,东莲花村已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并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名号。 与此同时,东莲花村还被国务院侨办授予“侨之家”,被中国侨联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数据显示,全村现有华侨华人272人,分布在缅甸、泰国、美国等地。 侨文化+旅游,也让古道侨村迸发新活力。2023年,东莲花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93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500元,呈现村美民富、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