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队的莫雷并非个别

七天记者 颜宏 自从姚明加入NBA的火箭队后,火箭队就成为中国球迷最为关注的NBA球队,也正是由于受到中国球迷的关注,火箭队也借助中国市场的实力从穷困潦倒一跃回到强队,无论是球队的实力还是球队的商业价值都获得了巨大的提升,而自2006年开始担任火箭队总经理的莫雷无疑是受益者之一,所以当他10月4日在推特上发出的一张图片立刻引发了亿万中国网友的愤慨。这张惹祸的图片上面用英文写着“为自由而战,和香港在一起”。 这句话本没有什么,但经过几个月来香港街头蒙面黑衣人的暴力诠释已经成为划分维护中国统一还是支持香港分裂的标志性口号。在这个打着“自由”光环的口号底下,香港街头交通被阻、商铺被砸、车站被烧,流血每天都在发生:街头无辜的市民被殴打到血流满面、依法执行公务的警察被暴徒围攻,在暴徒身边哪怕发出一点不同的声音,就会受到致命的威胁;在这个具有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口号底下,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上任何指出香港真实发生的暴力就会被被封号,西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连篇累牍的批评港警的暴力,香港的自由受到侵蚀……所以说这句话表面上是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譬如莫雷对香港事件的看法),实质上是中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核心价值的碰撞:那就是你要的言论自由是否可以漠视甚至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即美国人拥有的权利是否和非美国人一样大。对一直高高在上的西方人来说,当然是自己的权利更占分量,维护自己的权利更重要,其他根本不在考虑之内,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莫雷事件发生后,美国人一边倒的支持莫雷,甚至批评他删除推文并对中国球迷说遗憾的表现太过软弱。其实不仅是美国人,加拿大也有很多人是用双标权利来看待中国和与中国相关的事情。现在已经到了联邦大选的冲刺阶段,就让我们借机梳理下加拿大的政客都是怎么看待中国的。 政党领袖 保守党党领谢尔(Andrew Scheer) 8月13日,针对香港发生的暴力,谢尔发布推文指出:“当北京在香港边界聚集军队,所有致力于民主、自由、人权和法治的人士现在是与香港人,包括30万名海外加拿大人站在一起的时候了。现在以及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是香港人。”他的推文还引用了《国家邮报》当天的一则评论文章,题为《香港争取自由之战也是我们的斗争》。文章作者Andrew Coyne指出,这个世界上最自由城市的人民正在抵挡被世界上最具压制性的独裁统治之一所吞没,他们是在一场日益明显的全球性争战的前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是在孤军奋战,呼吁西方国家不要旁观,要站在香港“抗争”一边。 这不是谢尔第一次表达类似的观点,早在今年5月7日,谢尔就在蒙特利尔发表演讲指出目前加拿大面临的三大威胁是中国的崛起、俄国冷战心态的复苏以及一些国家输出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在这三个对加国安全和繁荣带来的威胁中,中国的崛起是最大的,而他描述的世界未来格局是这样的:在20世纪,自由遭遇了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有毒意识形态的对抗。在21世纪,虽然对自由的威胁有不同的名称,但它们同样阴险,所以他建议加拿大政府应该重置中加两国关系,就是不要对中国再抱有任何幻想,而应该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把能关的大门统统关上;不再和中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加拿大从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撤资;立即禁止华为…… 在谢尔的眼里,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大阵营结束对抗的旧冷战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中美形成两大阵营继续对抗,所以加拿大要加入美国主导的阵营。谢尔说 :“加拿大不能做裁判,而要站在起跑线上,要身先士卒。”他的这个立场可能因为他同时拥有美国国籍的原因,如果把这个个人立场也应用于国家治理,对加拿大人来说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会根据这种虚无缥缈的意识形态把加拿大三千多万人的利益拿去当炮灰。 自由党党领小特鲁多 小特鲁多对中国的人权问题一直都很有微词。在2017年,媒体报道说特鲁多第二次访华的目的是开启中加两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但由于小特鲁多坚持把人权事务,特别是被中国关押的疆独分子、法轮功人员和贸易挂钩而让谈判不了了之,连原计划和中国总理李克强举办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也被取消,让行前高调的小特鲁多很是有些灰头土脸。不过他很快用另一种方法找回了面子:自由党团队宣称小特鲁多是大国领导人中唯一敢跟中国讨论人权问题的人。 小特鲁多在蒙特利尔发表演讲 中加关系因孟晚舟事件倒退后,小特鲁多多次表示加拿大绝不会后退。8月22日,在蒙特利尔举行的集会会上,小特鲁多说“虽然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大国,对其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越来越自信。但是请别搞错,我们将始终捍卫加拿大和加拿大人的利益。”在香港问题上,小特鲁多表态说现在是进行对话和尊重基本自由的时候,包括和平集会的权利,并强调加拿大密切关注着香港的情况。因为有三十万加拿大公民居住在香港,并受到了数周来暴力抗议活动的冲击。 6月,他还借着“六四”30周年的机会发表电视讲话表达他对中国人权记录的“真切担忧”。呼吁中国“尊重人权、抗议权和言论自由”,并停止对维吾尔族和其他穆斯林的大规模拘留。 绿党党领丽莎白梅(Elizabeth May) 9月12日,由麦克林(Maclean’s)杂志和城市电台(Citytv)组织的首场英语辩论中针对如何和中国打交道的主题时,绿党党领梅明确表示“加拿大与中国的关系受到了一些我们无法控制的、更大势力的威胁,这些势力当中,最主要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她认为是特朗普在敲打中国,还引发了一场贸易战,使加拿大夹在了两个经济超级大国之间。但她同时表示,她虽然对中国停止进口加拿大油菜籽和猪肉产品表示担心,但目前更重要的问题是确保加拿大人(指被中国拘押的Michael Kovrig和Michael Spavor)的安全。她还强调和中国做生意要特别警觉,因为“中国是一个不尊重人权的国家,我不是信口开河,因为很显然,它是一个极权主义独裁的国家。” 新民主党领辛格(jagmet Singh) 新民主党因为早期的社会主义治国理念,再加上辛格担任党领时间不久,对中国的态度相对温和。他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谈到中加两国的关系时表示,中国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国家,中加两国关系非常重要。 在9月12日的党领英语辩论中,辛格表示如果他当政的话会放弃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希望,转而关注公平贸易(言下之意目前与中国的贸易不公平),并确保中国的工人权益与加拿大的持平。 国会议员 国会议员中一些铁杆的反华分子就不用提了,比如自1997年起就担任保守党国会议员的Rob Anders,不仅公开支持西藏独立、台湾独立以及被中国取缔的邪教团体,还几乎“逢中必反”。比如2000年春节穿着写有“中国人滚出西藏”字样的T恤来给中国人拜年;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时表示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和1936年纳粹德国举办的奥运会有着百分之百的相似处;再比如2012年反对联邦政府修缮白求恩纪念馆,认为白求恩是“邪恶的共产主义毛派信徒”,白求恩的仰慕者都是“共产主义的残渣余孽”,加拿大不应动用纳税人的钱去支持“如此可疑和虚伪的项目”等。 2015年 Rob Anders在一次集会中发言,当时共有3名国会议员表示应该对中国“侵犯人权”的行为进行调查 一些反华立场并不这么鲜明的议员也在香港事件发生后力挺黑衣人,比如原自由党国会议员后转去保守党的Leona Alleslev就呼吁加拿大政府要关注在香港的加拿大人的安全,因为人权和香港的法治遭到威胁。 政府官员 前驻华大使赵普(Guy Saint-Jacques)看起来对华人社区非常友好,经常参加华人社区举办的活动,秀一秀不太流利的中文,和华人社区亲切互动,但他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经常指责中国,发表各种雷人说法。比如在孟晚舟事件发生后,中国海关取消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后,赵普建议加拿大采取报复行动,把正在加拿大备战2022北京冬奥会的中国运动员驱逐出境;再比如在接受CBC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强迫各地方企业提交对加拿大的贸易清单,建立报复目标数据库,以便随时报复加拿大,但这一说法没有得到核实;再比如他在接受CTV采访时说现在的事实证明已经越来越难和中国打交道,现在的中国更加咄咄逼人,更加傲慢等等;针对香港问题,赵普多次站在“返送中”的立场上,呼吁香港政府让步。8月19日的推文则呼吁作为自由和民主的拥护者,七国集团领导人必须为香港大声疾呼,并称该文章的作者Colin Robertson在为香港争取权利。 另一位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David Mulroney)不仅认为加拿大拘捕孟晚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而且法庭对该案的审理也非常公正。今年在蒙特利尔举行的同性恋大游行期间,组织者禁止一个“挺香港”的团体参与,马大维评论说禁止他们游行是很不应该的,发生这种情况令人担忧。他的推文几乎每天都在发布有关中国的内容,但几乎没有正面的。 在安省因部分人士抗议,庆祝中国国庆的活动被取消,马大维发布的幸灾乐祸推文 赵普曾在2012-2016年担任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是他的前任,2009年到2012年呆在中国,都算是对中国比较了解的,并经常和华人社区互动,都对中国持如此负面的看法,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比如为了显示对华友好特意取了中文名字的外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 不仅在6月份敦促香港政府倾听民意,强调言论和集会自由是香港的基石,所有立法程序必须顾及香港的高度自治、法律规范和维持司法独立;接着又在8月份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主管Federica Mogherini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基本的自由,包括和平集会的权利必须持续维护下去。”给了其后香港民阵在没有获得警方允许下依然发动大游行打了一针强有力的兴奋剂。 Chrystia Freeland 和Federica Mogherini发表针对香港局势的联合声明 由于华人在加拿大的人数越来越多,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华人的选票,加拿大的三级政府官员、各级议会议员、在朝在野的政客经常会参与华人社区的活动。逢年过节,也不忘用或生或熟的中文秀一句“你们好”、“恭喜发财”之类。但他们的心里真的在意华人的价值观和感受吗?如果是,他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发表伤害华人情感的言论或者做出违背华人利益的行动呢?

场法语辩论 谢尔表现不佳

  各党领辩论前和主持人Pierre Bruneau合影 【七天讯】(七天记者 颜宏)魁省收视率最高的法语电视台TVA组织的法语辩论昨天晚上举行,只邀请了联邦4个主要政党的党领进行法语辩论,分别是自由党的小特鲁多 (Justin Trudeau)、保守党的谢尔(Andrew Scheer)、新民主党的驵勉诚(Jagmeet Singh)及魁北克政团的布兰切特(Yves-Francois Blanchet)。这也是小特鲁多今年首次参加的党领辩论,而绿党党领Elizabeth May和加拿大人民党党领Maxime Bernier没有获得邀请,因为绿党和人民党在魁省都没有国会席位。 虽然加拿大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英语省份,但这次大选预订举行的主要政党领导人都参加的3场电视辩论却有2场用法语进行,这是因为加拿大各主要政党领导人都不愿放过争取魁北克法语选民的机会。从历次加拿大大选的情况来看,是否能取得魁北克选民的支持是能否赢得竞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四个党领在有关是否控制财政赤字、气候变化、安乐死、堕胎、魁省禁止宗教符号的21号法案、输油管道、保护法语文化、对互联网巨头征税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虽然谢尔和驵勉诚并不太流利的法语阻碍了他们的发挥,但基本上守住了自己的防线。根据一些政治观察家的说法,本次辩论表现最佳是魁北克政团的布兰切特,他不仅解释了在魁省独立势力势微的大环境下自己所在政党存在的理由,也为该党的主要主张进行了辩护。这位具有学者风范的前电视评论员声情并茂的论述了为什么魁省选民应该在更多的选区选出魁北克政团的联邦议会议员,以便在联邦议会形成有力的声音来捍卫魁北克选民的利益、捍卫魁北克的法语文化传统。 表现其次的是小特鲁多,虽然他是四人中唯一有过竞选辩论经验的人。小特鲁多一方面在为自己的执政成绩进行辩护,另一方面也不忘攻击对手,特别是对谢尔的攻击,多次试图把谢尔描述成是反对女性堕胎、反对同性恋婚姻的极端保守势力的代表,并反复要求谢尔公开澄清他在同性婚姻和堕胎问题上的个人立场。特鲁多连续问道:“作为党领,作为父亲,作为丈夫,你是否认为妇女在堕胎问题上有选择权?”,“回答我这个问题:你是否认为女性应该有选择堕胎的权利?是还是不是?”但谢尔始终没有直接回答特鲁多以及其他党领对这个问题的逼问,而是强调他领导的保守党若当政,不会重开堕胎这个会分裂加拿大社会的问题进行辩论。 原本并不太被看好的驵勉诚在这场辩论中得到加分。他以自己的幽默几次缓解了辩论现场的剑拔弩张。当谢尔被小特鲁多逼问就堕胎问题表态而谢尔顾左右而言他时,幽默的表示“也许我可以向他展示如何做:我拥护堕胎权利,同意同性婚姻,拥护安乐死的权利。你呢?你准备好今天说吗?”同时他平和的语调、自信的举止,无疑会让很多不了解他的人看到他个性的一面。驵勉诚还向魁省选民喊话,一旦自己的政党当政,会让加拿大联邦中唯一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魁省具有更多的自主权来保护自己的法语文化传统,帮助落地魁省的新移民尽快融入魁北克的法语文化和社会生活。不过在争议较大的21号法案问题上,驵勉诚还是公开表示了其反对立场,强调弱势群体的利益应该受到保护。 保守党的谢尔在辩论中多数时间处于受攻击的状态,但他还是用不太流利的法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顺便一如既往的以打击自由党给自己加分,这次还是老一套,抨击小特鲁为代表的自由党只说不做、甚至是说一套做一套、债台高筑、用多种方式从纳税人钱包里掏钱、丑闻频出的施政记录等。辩论中他还爆料说这次竞选期间小特鲁多使用两架飞机,一架自己乘坐,另一架负责运输他的衣服和独木舟。 一般来说党领辩论都是前政府首领受到其他政党的围攻,这些因为自由党和保守党的支持率太接近,所以谢尔也成为围攻的对象,分担了一部分小特鲁多受到的压力。在辩论开始的第一个话题堕胎时,谢尔就被其他人逼问得很狼狈,当话题转向环境议题时,谢尔再次受到其他三个党领攻击。上周五,有50万人参加了在蒙特利尔举行的气候集会,呼吁政府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小特鲁多和布兰切特都参加了,驵勉诚在温哥华也参加了当地举行的气候集会,只有谢尔没有参加。

联邦新民主党大起底: 夹缝生存 为民争福

Image result for Jack Layton funeral

本文首发于2019年10月3日第666期《七天》周报 七天记者 颜宏 加拿大联邦政坛上除了自由党和保守党之外,第三个大政党就是新民主党(Nouveau Parti démocratique,缩写为NPD),但这个政党自1961年成立以来就没有执政过,但在自由党或者保守党组成少数政府的时候曾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新民主党最好的成绩是2011年的大选,身患癌症的党领林顿(Jack Layton)带领党员掀起一股“橙色浪潮”,一举赢得103个议席,魁省贡献了59个,首次成为官方反对党。 社会主义 NPD是1961年由社会民主党(Parti social démocratique,前身就是著名的FCC/ Fédération du Commonwealth Coopératif)和加拿大劳工大会(Congrès du travail du Canada)合并而成。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932年,主要由西部的社会主义者、农场主以及劳工工会成员等左翼人士构成。而劳工大会则是在1956年4月创立的,是加拿大第一个工会组织,拥有3百万工会会员。 新民主党可以说是国际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这是一种把现代民主宪政和社会主义经济合为一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它的出现既是共产国际思潮在西方社会的扩散,也顺应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产生的各种问题。 第一任党领就是曾担任萨省省长、领导了北美第一个选举上台的社会主义政党的道格拉斯(Tommy Douglas),这位浸礼会牧师兼工人运动活动家在2004年被加拿大广播公司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加拿大人之一,是加拿大全民医疗健保之父。道格拉斯在15岁那年目睹了警察开枪镇压在温尼伯进行的工人大罢工,从此立志为劳工阶层的权益奋斗。 Tommy Douglas 初期的新民主党政纲也主要沿用了原来FCC的政策,即致力于建立一个工业国有化,农业合作化,福利社会化的社会主义加拿大。在其著名的《里贾纳宣言》(Regina Manifesto)里号召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包括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企业比如银行、矿山和公共设施要纳为国有,由国家来进行经营;保证最低收入;给所有加拿大人提供免费医疗、儿童补贴和失业保险金等。 FCC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依靠农业阶层支持的民粹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联合的政党。这让选民在一直把持联邦政坛的自由党和保守党之外有了第三种选择,而且是治国思路完全不同的选择,所以很快不仅获得了其发源地——阿省、萨省农民和工人的支持,在全国也开始有了拥趸者。1935年首次参与联邦大选就获得了7个国会议席,其部分理念也得到了当时执政的自由党的支持,比如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推行了退休金制度。1943年,道格拉斯赢得萨省的省选,成为北美历史上第一位具有社会主义背景的省长,上任后开始推行社会主义的治理政策,进行社会和经济改造,仅在主政的第一年就推出了上百条法令,包括把医疗、牙医纳入老年退休计划,增加教师薪酬,修改教育制度,提供癌症、肺病、精神病以及性病的免费医疗,兴建学校等。道格拉斯执政2年后,萨省的债务减少了2000万元。执政4年后,在全省范围内施行全民医院免费服务、通电、污水集中处理等措施,更把债务赤字降到零。 1945年,FCC在联邦大选中再次获得突破,赢得了28个议席。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东西方冷战的开始,共产党以及社会主义成为禁忌,FCC的日子也难过起来,后来就成了新民主党的一部分。 地方开花 1962年的联邦大选中,听惯道格拉斯改革主张,觉得他缺乏新意和创造力的选民抛弃了他,作为新民主党党领却在国会中没有席位是件令人尴尬的事情,幸好卑诗省的Burnaby—Coquitlam选区当选议员Erhart Regier自愿辞职,使得道格拉斯通过来年的补选进入国会。 同时当选的自由党党领Lester B. Pearson是位爱好和平的人,他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发起倡议人,也因为和平解决苏伊士运河争端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是个锐意改革者。在他当选自由党党领后,对日渐衰落的政党进行了诸如利用民意测验来了解民意,提拔年轻有为的党员等改革措施,其中所提拔的年轻人就包括后来担任过总理的老特鲁多、John Turner、Jean Chrétien等。当选总理后,他更是开始推进社会福利改革,包括现在还在实行的退休计划、医疗体系、学生贷款等,还整合了加拿大海陆空三军,增加对老兵的补贴,引入全国性的劳工保护条例,规定最低工资、工作时限、甚至每年至少两周假期等等。 这些本来是新民主党的政治主张,却被自由党借用了,并借着执政的机会在全国推广开来,使得联邦层面的新民主党几乎没什么发声的机会,但他们的政治理想却在多个省份得以施展。 Bill Bennett 除了新民主党的大本营萨省、曼省外,另一个重要的新民主党地盘是卑诗省。1972年,卑诗新民主党赢得竞选,首次组建多数党政府执政,党领Bill Bennett成为省长后就推行多方改革,包括成立卑诗劳工关系委员会以保护劳工的权益;建立农业土地储备制度以保障农田储备;成立卑诗保险公司以推行公共的汽车保险等。接着新民主党又在1991到2001年连续获得执政权,继续推行社会福利改革,为避免财政赤字,保持经济良性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虽说也出现过腐败丑闻和因执政时间久而给经济带来过弊端,但总体来说对完善卑诗省的社会福利、拓展国际贸易、发展农田储备等方面还算有所成就。 赢得安省省长选举的Robert Keith Rae 安省的新民主党也曾在Robert Keith Rae(就是在2011年担任过自由党临时党领的那个人,因为公开讨论自由党和新民主党合并的可能性而被自由党党员广泛诟病)的率领下赢得了1991年的省级选举,成为新民主党在东部地区的第一次胜利。但从未执政过的新民主党低估了安省当时的经济大萧条状况,第一次做财政预算时遵循凯恩斯主义的正统观念:在公共部门花钱以增加就业和生产力。不幸的是,预算中提供的资金不足以抵御经济衰退,也无法创造足够的生产力,被批评为“不负责任的乱花钱”;新一年的预算又矫枉过正,推出大幅削减财政拨款、冻结工资等紧缩政策,给本来就下行的经济带来更负面的影响。同时脱身于工会的新民主党政府太过急于恢复安省的制造业,既没有获得制造业巨头的支持,又因紧缩政策受到工会的背弃,只做了一个任期就下台了。 橙色浪潮 在联邦政坛一直做老三的新民主党席位总是在几十个上面徘徊,最少的一次只赢得7个席位。2003年,新民主党迎来了一个带领全党翻盘的领导人——杰克.林顿。这位的前多伦多市议员确实是个奇人,整天和民众打交道,经常骑自行车出行,还娶了一位中国太太,并常年和岳母住在一起。 Jack Layton和妻子邹至慧 精明的林顿充分利用少数政府需要和第三方合作的优势,大力推动新民主党在政坛的影响力,不管是自由党执政还是保守党执政都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比如在2005年,新民主党凭借在2004年大选赢得的仅5个席位,利用Paul … Read more

驻加拿大使馆举办国庆70周年招待会

【七天讯】(记者小七)9月25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中国新任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发表了主题演讲。 丛培武大使9月22日抵达加拿大,是第16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之前担任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曾在2000到2003年担任过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二秘、一秘。 中加建交后历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依次为:黄华、姚广、章文晋、王栋、余湛、张文朴、温业湛、张毅君、查培新、梅平、卢树民、兰立俊、章均赛、罗照辉、卢沙野。

联邦自由党大起底:天然执政 丑闻不断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19日第664期《七天》周报 【编者按】8月29日出版的第661期《七天》报对新成立的政党——加拿大人民党做了详细介绍,使读者对这一新出现的政党、创始人以及该党的主要政纲获得了一定的了解。文章受到读者的极大欢迎,大家表示尽管其他的联邦主要政党经常听说,但对这些政党的来龙去脉、政治主张等并不充分了解。《七天》编辑部决定从本期开始,进行联邦政坛主要力量的知识普及,以便让选民在10月21日的投票中做出更恰当的选择。 七天记者 颜宏 联邦自由党(Parti libéral du Canada)在1867年加拿大联邦建立时就成立了,当时的主要力量是1791~1840年各省实行代议制时期上、下加拿大省的改革分子,成员曾包括上加拿大(今天的安省)George Brown, Robert Baldwin et William Lyon Mackenzie,下加拿大(今天的魁省)的红党(Parti rouge)成员以及新斯科舍省的Joseph Howe等历史著名政治人物。 刚开始的自由党人在组建联邦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重视,特别是一些激进的自由党人成为当时政坛的边缘人。直到1873年,Alexander Mackenzie带领自由党击败John A. Macdonald领导的前保守党赢得选举,获得组阁的权利,建立自由党政府。自由党从此开挂,成为联邦政坛的主要执政党,在20世纪之前的100多年时间里,自由党执政时期接近69年,加上进入21世纪的执政时间,执政期超过76年,因此经常被称为“加拿大的天然执政党”。该党还是目前为止在联邦政府获得执政的仅有的两个政党之一,另一个就是它的老对手联邦保守党(下期介绍)。   政体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蒙特利尔与多伦多两个主要城市之间修起了铁路。这条铁路后来又东联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港,南接美国的芝加哥市。便利的交通打破了原来各个地区互相隔绝的状态,也改变了加拿大社会的面貌,再加上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美、加关系变得紧张,一些有识之士深切地意识到必须联合起来才能生存。到1864年情势已十分明显:除非进行改革,否则不管是哪个党执政,都无法维持下去。于是保守党和改革党在当年的六月结成同盟,确定了要组成英属北美洲联邦的目标,这一提议也获得加拿大宗主国——英国的同意,经过几年的博弈,英国议会通过《1867年英属北美法》,将北美的三个移民殖民地省,当时称为上、下加拿大,后来分为安大略和魁北克两个省、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合并组成加拿大自治领(dominion du Canada),这个自治领就是加拿大联邦的雏形。这部标志着加拿大建国的法律还规定加拿大自治领选举产生自己的议会,在自己的内部管理事物上行使立法权,英国议会和政府保留宪法性事务、外交和军事方面的权力;同时规定,加拿大模仿英国的政治制度成立自己的政府,政府不再由总督任命,而是依靠加拿大议会的支持而存在,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加拿大总理,管理加拿大的内政,总督则代表英国政府管理加拿大的外交和防务,这成为加拿大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延续至今。 John Alexander Macdonald 加拿大自治领成立后,第一次选举由保守党赢得大选,党领John Alexander Macdonald(旧版10元纸币上的那个人)成为加拿大第一任总理。6年后,因太平洋丑闻(scandale du Pacifique,一件与太平洋铁路贪污有关的丑闻)而下台,Alexander Mackenzie率领的自由党历史上首次赢得选举,但这时候的自由党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政治力量,直到1887年Wilfrid Laurier(5元纸币上的那个人)出任领导人后,经过整顿,才成为具有全国规模的、强有力的政党,他也是首位法裔的加拿大总理,在任时间长达15年。 Wilfrid Laurier 自由党主要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奉行亲美方针,主张与美国实行无限制互惠政策,使加拿大的经济越来越依赖美国。1911年,连续四次赢得选举的Wilfrid Laurier自由党政府由于与美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和建立加拿大海军的决定被选民抛弃。   演变 后来的自由党在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Louis St-Laurent、Lester B Pearson等人的带领下构建了今天加拿大的主要政策。包括争取加拿大彻底摆脱英国的束缚,英国最终在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条例》(Statut de Westminster),规定加拿大获得与英国平等的自治地位,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修建圣劳伦斯河深水航道;修建阿尔伯塔到蒙特利尔的输油管道;建立施行至今的公共医疗体系;设立加拿大人退休保险、学生助学贷款等社会福利以及联邦的省补贴(péréquation fédérale)等。 William Lyon Mackenzie … Read more

地区报纸陷困境 传统媒体路在何方

【七天讯】(记者颜宏)魁省的一个连锁报业集团Le Groupe Capitales Médias于 8月19日寻求破产保护,CAQ政府当即表示将出资5百万加元予以救助,并强调这一报业集团下的媒体在魁北克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这个连锁报业集团旗下的媒体主要是魁省一些地区的地区性报纸,包括魁北克城的 《Le Soleil》,Gatineau-Ottawa 地区的 《Le Droit》,Granby地区的《La Voix de l’Est》,Sherbrooke地区的《La Tribune》,Trois-Rivières地区的《Le Nouvelliste》以及Saguenay地区的《Le Quotidien 》和《Le Progrès》。其实传统媒体面对网络媒体冲击带来的财政危机由来已久,让许多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陷入困境。尽管去年联邦政府就曾宣布在未来5年内为印刷媒体提供近6亿元的财政援助,并给媒体提供一些税务减免,但面对传统媒体的全方面财政危机无异于杯水车薪。 面对传统媒体的生死存亡,魁省正在举办一场为期5天、截止到本周五的主题为“传统媒体未来”的听证会,媒体从业者、媒体投资方等36个团体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省议会商讨如何解决传统媒体遇到的危机。除了这些遇到困境的媒体外,与会的Radio-Canada、Le Devoir、La Presse 、Québecor Média等大媒体以及传媒方面的专家、学者等都希望能通过讨论找到一条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 根据参会人员的发言,虽然各个报纸遇到的困难情况各有不同,但相同都是媒体运营成本不断增加而媒体收入在不断减少,而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则是这些传统媒体的广告客户都转向了电子媒体。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7年,报纸媒体的广告客户减少了42%,减少的部分几乎都流向了如Google、Facebook之类的互联网巨头。 En    媒体不能听任市场 截止到发稿时间为止,参与听证会的人士都认为政府或者公共资本应该介入到这场媒体遇到的危机,而不能听任传统媒体全面走向市场。 传统媒体的报纸有近400年的历史,广播和电视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传统媒体在各自所依赖的媒介上,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磨合,形成了各自的制作流程、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影响了时代,推动了进步。虽然产品的内容和形态随着技术和时代的变迁在发生变化,但在其严肃性和规范性基础上形成的媒体公信力仍是其最核心的资产,也塑造着传播业的价值取向。 借助于互联网遍地开花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各的优势: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写作文风活泼,观点锐利,很容易吸引大量读者;传统媒体稳健严谨,有原则有底线,而且有专业的新闻素质,能够保证长久的内容输出,是新闻的第一手来源。 如果完全让市场去选择,那么相对于保守的传统媒体,新媒体无疑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是作为新媒体中主流的自媒体、社交媒体,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基因上的缺陷:阅读碎片化,夸大其词,盗版(引用)成风,为了吸引眼球不择手段,很多题材低俗化庸俗化,很难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关注热点而缺乏深度…… 在任何一个地方,如果媒体全面走向市场化,要么被利益操控,要么就会形成话语权的缺失和公信力的下降。希望这次魁省的传统媒体未来听证会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帮助传统媒体的继续存活下去。   文/编辑 颜宏  

蒙特利尔侨学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暨“致敬70-华裔之光”颁奖典礼 9月15日举行

【七天讯】(记者 独山玉)蒙特利尔侨学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暨“致敬70-华裔之光”颁奖典礼将于9月15日周日在唐人街举行。主要活动如下:   9月15日周日中午11点,蒙特利尔侨学界将在华埠中山公园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届时还将有舞狮、文艺表演等活动,请观礼的读者准时抵达,共同参与,一起度过一个快乐的中秋和热烈的国庆庆祝活动。   15日晚6时,蒙特利尔侨学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暨“致敬70-华裔之光”颁奖典礼将于华埠颐香居酒楼举行。  华裔之光颁奖典礼 1788年5月13日是有记录的华人在加拿大历史的开端。19世纪中叶淘金潮时期,华人成规模地进入加拿大。1881-1885年大批华工在太平洋铁路修建工地上的艰苦劳动、流血流汗和牺牲为华人在加拿大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不可磨灭的印记。 随着淘金热的退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一些从美国加州、旧金山进入加拿大的华工和在温哥华弗雷泽河流域一带淘金的华人沿着铁路来到了魁北克,他们在距蒙特利尔港口不远的地方定居下来,主要从事餐馆和洗衣服务。 据史料记载,1891年,蒙特利尔有华人28名,1901年888人,1911年1331人。1902年,蒙特利尔本地的法文报纸首先使用了“唐人街”这一说法。目前生活在魁省的华人华侨包括留学生在内大约有15万人。 1886-1922年间实行的“人头税”,1923-1947年实施的“排华法案”都给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以及他们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家人来带了深重的苦难。除了不能团聚的个人之苦,华人还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遭受着种族隔离政策、限制公民权利等不能与其他族裔享有平等待遇的族裔之苦。然而华裔前辈没有屈服,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努力,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牺牲和卓越贡献赢得了尊严和其他族裔的尊重,也为后来者争取到了平等的权利和生存发展的空间。 1957年退伍军人郑天华当选加拿大联邦国会议员,成为华裔在加拿大的里程碑。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华人开始在多个领域放射光芒,华裔科学家、建筑师、政治家、艺术家等各领风骚,有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有在加拿大留下地标性建筑的,有成为众议员、参议员、总督的,单是获得加拿大勋章的名字就很长很长……华裔,成为加拿大多元文化图谱上一道亮丽的光。 历史不会忘记华裔前辈对加拿大社会、对华裔族群的贡献。华裔之光颁奖典礼就是对前辈的致敬,对历史的纪念。 特鲁多总理为本次颁奖活动发来了贺信,他在向30位获奖人员表示祝贺的同时再次强调华裔对族群、对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的贡献。   为配合此次颁奖活动,七天传媒编辑部采编了一批70岁以上,生活在魁北克的华裔前辈事迹,通过记述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奋斗和贡献,以点带面地讲述华人在魁北克这块土地上艰苦奋斗所留下的传奇。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够启迪、激发华裔更强的自信、更多的努力、更大的成功。书名为《鸢尾花下—奋斗在魁北克的华人》,由七天传媒出版社出版,将在颁奖典礼上首次与读者见面。   国庆70周年文艺晚会 今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一个伟大的祖籍国让生活在海外的6千万华裔深感自豪和骄傲。举办一个隆重而热烈的国庆活动是蒙特利尔侨学界的期盼。9月15日晚的国庆文艺晚会除了华裔之光颁奖外还有舞狮、文艺演出和其他精彩活动,一定能让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沐浴中国文化之光,感受祖国强大所带来的震撼与自豪。   蒙特利尔侨学界庆祝国庆晚会由满地可洪门民治党牵头,华社特别成立了组委会,选出了8位共同主席和组委会成员,详细事宜请与洪门民治党联系。 ​ 文/独玉 编辑/颜宏

快讯:中国任命新驻加拿大大使

【七天讯】就在加拿大宣布新驻华大使任命后的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于9月5日表示,丛培武将出任新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并适时赴任。至于丛大使的工作,当然是要推动中加关系向前发展。耿爽还指出,当前中加关系遭遇困难,责任在加方。加方对此非常清楚。希望加方及早采取措施,纠正自身错误,推动中加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前任驻加拿大大使卢沙野已于今年8月8日被正式任命为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兼驻摩纳哥公国特命全权大使。 2014年4月23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为即将离任的丛培武公使举办欢送活动   丛培武曾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代办、公使衔参赞等职,2014年接替现任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谢锋出任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任期内赶上美国大选。曾见证习奥会后中美关系向健康轨道平稳发展,也经历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中美矛盾的持续升级。今年7月,外交部网站信息显示,新闻司原司长陆慷已任美大司司长,就有媒体爆料说卸任的丛培武将担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 美大司司长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的外交方针政策;调研规划中国与主管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办理相关外交事务和对外交涉,指导协调涉及主管地区、国家的具体政策和交往合作;指导驻外外交机构有关业务等。 文/编辑 颜宏

鲍达民:新加拿大驻华大使

【七天讯】(记者颜宏) 自今年一月,因前任驻华大使麦家廉(John McCallum)忧虑因孟晚舟事件导致的中加关系恶化说了点大实话而被特鲁多炒了鱿鱼后,加拿大驻中国大使的职位就一直空缺。空缺了8个月多月后,特鲁多终于任命了曾在上海呆过5年的鲍达民(Dominic Barton)为新驻华大使,并已经被中国政府批准。 特鲁多在随后的声明中表示,鲍达民有广泛的亚洲经验,在全球经济事务上见多识广,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经历,是代表加拿大的最佳人选,他将会在中国维护加拿大的利益。外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也表示,鲍达民是亚洲通,在此关键时刻,他能代表加拿大利益,最适合代表加拿大。 鲍达民在任命后发布的声明中指出,加中关系很重要,自己将不遗余力地代表我们伟大的国家,解决当前的问题。 2013年10月22日,鲍达民与来自清华经管学院的四十余位学生见面交流 据悉,鲍达民现在担任联邦财政部长的经济发展顾问委员会主席,负责为特鲁多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战略。在咨询领域也富有盛名,是世界级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的全球管理合伙人。 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鲍达民于1962年出生于乌干达,7岁时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在卑诗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并获得过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s)。后前往牛津大学深造,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年起受雇于麦肯锡多伦多办事处,11年后获晋升为合伙人。1997年,鲍达民被派驻麦肯锡驻汉城办事处,2000年至2004年负责麦肯锡在韩国的业务。2004年至2009年担任麦肯锡亚洲区主席,常驻上海。他还曾获得上海市政府所颁发的“白玉兰纪念奖”,以表彰他为当地社会做出的杰出贡献。得益于亚洲的经历,鲍达民于2009年7月当选为麦肯锡管理总监,并连任三届。2018年6月,鲍达民出任滑铁卢大学第11任校监。 2007年在上海工作期间,鲍达民曾出版访谈录《China Vignettes – An Inside Look At China》,通过与30名来自不同行业与地区的中国人对话,为西方读者描绘了当下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艰辛和所取得的成就。 据消息来源称,对鲍达民的任命是外长方慧兰上月初在曼谷出席东盟峰会期间向中国外长王毅透露的。不过,自由党政府对于新大使的任命程序一直高度保密,主要是因为担心由于加中关系紧张,中方有可能拒绝加拿大提出的人选。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自由党在离联邦大选一个多月的时间点上任命这样一个外交事务的关键角色并没有与反对党沟通,更没有得到反对党的赞同。如果自由党在10月份的大选中失败,新上台的政府是否同意鲍达民继续担任驻华大使就很难说了。 曾在2012年至2016年担任加拿大驻华大使的赵朴(Guy Saint-Jacques)则表示,任命鲍达民担任驻华大使是一个“有趣的选择”,表示在2016年的时候,特鲁多政府本来想让鲍达民取代自己,但他拒绝了。还表示尽管鲍达民不会说普通话,但他与中国高层关系良好,在目前中加两国关系紧张的形势下,这应该是一个优势。 原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沙野在7月转任中国驻法国大使后,中国还没有任命新的驻加拿大大使。

​蒙城新打卡点——植物园水上花园

​ 【七天讯】2018年8月22日,由Espace pour la vie以及其基金会共同打造的植物生态之路(Parcours des phytotechnologies)第一站“沼泽净化器”正式在植物园亮相,主要来展示沼泽对水源的净化作用。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不同梯次的植物如何在沼泽的环境下生存,这些植物又是如何净化污水,被净化后的水又是如何灌溉其他的植物而形成的良性循环,这一方法被认为是解决人类活动造成水源污染的有效并可持续的方法之一。 “沼泽净化器”建在原来的水上花园(Jardin aquatique )上。水上花园最早是在1938年,由植物学家Henry Teuscher 倡导下建设的,虽然一直有维护修缮,但到了2017年,这里必须要进行大修和改造。考虑到文化遗产计划和Espace pour la vie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翻修工程的核心是建设一个可加热的中心水池,让处于北方的魁北克民众可以观赏到热带的美丽植物——王莲,而水质净化则由两个过滤沼泽组成,一个让水水平流过,另一个让水垂直流下,二者互补,净化过的水则返回收集盆地并浇灌观赏植物的花坛。 植物生态之路是Espace pour la vie自2017年春天开始打造的实验性项目,计划建设7站,旨在通过人工模拟自然环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如净化水源,降低热岛效应,防止堤岸侵蚀,降低城市噪音以及去除土壤的污染等。 Espace pour la vie包括生态馆(Biodôme), 昆虫馆(l’Insectarium),植物园(le Jardin botanique)和天文馆(Planétarium Rio Tinto Alcan),是加拿大最大的自然科学综合机构,主旨是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倡导新的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