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诵经典,展现语言能力;韵颂中华,提高文化自信——魁北克中文学校协会再次承办第八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本地区赛事

早春二月,万物苏醒的魁北克大地,绽放出无限的生机。在这春天即将到来的日子里,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第八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如约而至。 在过去的几年中,魁北克中文学校协会认真组织了本地区赛事,由蒙城中华语文学校、蒙特利尔佳华学校、新世纪中文学校、博尔沙中文学校、扬子学院、英才学院、枫叶学院、中加语言文化学院、三佳国际教育、龙文教育、北美文苑、阳光画苑、凤凰艺术团等多家学校组成的协会,在各校校长的卓越指导下,老师们怀着对中文教育的赤诚之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朗诵人才,在全球大赛中频频取得优异成绩。仅2024年,魁北克中文学校协会就有超过600名学生参加了朗诵大赛,近40名选手的作品被送到北京参加决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协会也获得华文教育基金会授予的“优秀组织奖“。更让人感到兴奋的是,参赛的优秀选手中有两位还应邀参加了华文教育基金会在成都举办的”朗诵集结营“,沉浸式体验了华语朗诵的美妙,亲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通过朗诵,学生们收获成长;通过朗诵,老师和家长们也更加互相支持和信任。 2025年,魁北克中文学校协会将再次组织本地区学生参加全球华语朗诵大赛。下面是参赛的具体要求和规则,敬请老师和家长、同学们认真关注: 一、比赛规则: 1.参赛资格:在海外出生或在海外定居的3岁至18岁的在校学生。 如有老师或家长熟悉的、符合要求的3岁孩子,也可以报名参加。 2.组别设置:设4个组别 (只设个人项目,不设集体项目): (1)幼儿组:3-6岁(2018.8.1至2022.7.31期间出生); (2)少儿组:7-10岁(2014.8.1至2018.7.31期间出生); (3)少年组:11-15岁(2009.8.1至2014.7.31期间出生); (4)青少组:16-18岁(2006.8.1至2009.7.31期间出生)。 除幼儿组外,其他3个组别的参赛选手截至比赛启动时,须在海外连续居住满3年以上。 3.作品选择:选手可选诵中外文学艺术作品,或自创作品,避免涉及易引发争议的敏感话题。 4.时长要求:幼儿组选手作品时长不短于60秒,其他组别不短于90秒,不长于3分钟。 5.语言要求:为突出华裔青少年身份特征,选手在朗诵中可少量使用加拿大官方语言(不超过作品总时长10%),并在其后以中文译文诵读;选手也可部分使用在中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方言(不超过作品总时长20%),如粤语、闽南语、潮州话、客家话、福州话、温州话、青田话等南方语系方言,并在其后将方言内容以汉语普通话诵读。 6.背景音乐:选手可选用纯旋律音乐作为朗诵背景音乐。 7.线下进行:除了进京参加总决赛的选手以外,所有选手比赛时一律线下进行,协会不接受任何原因的视频参赛(外地选手另行安排)。 二、比赛程序: 1、 即日起至4月1日前请各校完成学生报名。凡是在协会成员学校就读的学生,请不要错过截止日期,按时向学校或班级老师报名。如没有在协会成员学校就读的同学,可以email协会信箱:csa.qc.ca@gmail.com获得报名表格。 2、各校在4月12日之前择时举办线下初赛。同时,各校根据比例选出的选手准备参加协会举办的线下复赛。 3、协会将邀请朗诵训练专家和语文老师作为本地区复赛评委。 4、协会将在 4月20 日左右进行线下复赛。复赛优胜者将参加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第八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总决赛(复赛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三、奖项设置: 凡参加比赛的学生均可获纪念品。获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的学生和指导老师将获得荣誉证书。 在北京参加总决赛的选手有被受邀参加回国夏令营的机会。 四、特别声明: 1)参赛学校不要在其他承办机构重复报名。 2)参赛选手个人也不能在不同的承办机构重复报名参赛。如重复报名,选手参赛资格将被取消。 3)参赛选手需按照年龄分组报名,不得降级虚报组别。如被发现有虚报情节,选手参赛资格将被取消。 相信在各校校长的指导下,在广大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参加本届朗诵比赛的同学们将一如既往获得好成绩。

中国电视-《中华文明地标》:综述

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绵延生息,用顽强的生命力绘制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文明底色。《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大型文博系列片《中华文明地标》,走进红山文化博物馆、良渚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殷墟博物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五个地标,从文献和考古两个维度,开启一次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 中国文明史有两个大的话语系统:一个来自于文献,人们熟知的三皇五帝、尧舜禹、夏商周,另一个是考古学实践。这两套系统到了殷墟正式合流,因为甲骨文的出现,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狭义的史学开始成为信史。随着各个时期的遗址不断被发现,中国的历史书写也在不断被丰富、被更正。一个个震惊世界的文明遗址即是中华文明闪亮的地标。 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中华文明地标》系统展示了中华大地上破土而出的高光时刻。首季节目共五集:礼出红山、良渚古国、三星闪耀、殷墟王朝、版本千秋,每集50分钟,内容又分为“破土而出”、“见证者说”、“考古实验室”、“镇馆之宝”、“史家经纶”、“时空千年”六个部分,生动彰显了各文明地标的魅力与价值,解读出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的源动力。 节目还通过中外对比的视角,展现了中华文明地标的独特性和世界意义。例如,在介绍良渚古城时,将其与同纬度的其他文明进行对比,体现良渚古城的发现不仅证明了中国长江流域在5000年前进入了国家阶段,也证明5000年前整个东亚地区与西亚和埃及同步进入国家阶段,而良渚是一个文明的曙光。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中华文明地标》更多精彩内容: https://www.yspapp.cn/2hu6  

新美国霸权时代,加拿大如何定位?

七天记者 颜宏 2022年2月24日,被美西方肆无忌惮地扩张逼到墙角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命令俄武装力量进入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维护当地和平,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拉开了持续至今的二战以来欧洲地区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1090天之后,也就是在这场改变世界的地缘政治冲突即将3周年时,美国新上任的商人总统特朗普为了达成自己上任后百天内让俄乌停火的目标,正强势主导和谈进程。2月17日,撇开为了美国利益浴血奋战多年的乌克兰和不惜承受各种损失的欧洲盟友,特朗普直接与普京进行了长达90分钟的“破冰”电话;2月18日,俄美外长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了迄今为止关于结束俄乌冲突的最高级别会谈,乌克兰和欧洲盟友们则被“晾”在一边。这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俄首次就乌克兰问题举行公开双边高层磋商。 此次会谈由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ueï Lavrov)、总统助理乌沙科夫(Yuri Ushakov)与美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Michael Walt)及中东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主导。按照鲁比奥的说法,双方长达近4.5个小时的第一轮谈判成果包括四点:修复美俄外交关系、为结束俄乌冲突找到方案、思考美俄在冲突结束后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以及确保这些过程以富有成效的方式推进。而为推动后续谈判,双方同意恢复大使馆的人员配置。 在美俄达成四点共识之后,特朗普又对乌克兰补了一刀:指责泽连斯基导致了乌克兰战争的发生,“本可以早些达成协议”来结束战争,还直言不讳地批评泽连斯基的领导能力,称其支持率“已下降到4%”,暗指他应该被“选举”换掉。泽连斯基则指责特朗普发布虚假信息,称特朗普“活在虚假信息之中”。他还重申了对乌克兰被排除在俄美会谈之外的不满。他表示,虽然任何国家都有权与沙特阿拉伯讨论双边问题,但美国直接在沙特与俄罗斯举行会谈,等同于“帮助俄罗斯摆脱了孤立”。 可悲的乌克兰 国际上普遍认为进入21世纪后,改变世界的四件大事分别是2001年的“911事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动荡、2020年开始持续至今的新冠病毒疫情以及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而俄乌冲突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以及长期后果远比其他事件更严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大国和新兴国家之间,甚至是欧盟内部国家之间都因这场战争严重撕裂,整个世界地缘政治局势正在重新洗牌,这一变化将对整个世界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影响。 作为交战的双方,俄罗斯和乌克兰自然都蒙受了难以计数的损失,这是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的,但作为目前处于下风的乌克兰来说,损失更严重。延宕近3年的冲突已对乌克兰造成全方位、深层次的破坏,其损失远超单纯的军事范畴,涉及人口、经济、领土、社会结构与地缘政治等多个维度。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崩溃,从“欧洲粮仓”到依赖外来援助输血;领土损失以及基础设施损毁;人口与人才断层;战区地雷遍布,土壤与水源受重金属污染等等。乌克兰在过去三年的冲突中付出了惨重代价,浴血奋战却未能摆脱被动局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不认输,希望能继续扛下去,但美国拜登政府鼓励、推动的战争却不是二进宫的特朗普的菜,他一上任就把结束俄乌冲突视为其“商人式外交”的核心目标,旨在减少资源投入、摆脱战争泥潭,并通过“速战速决”展示其政治能力,还试图借机重塑美俄关系,以集中力量应对亚太战略竞争。因此他毫无心理负担地以出卖乌克兰为筹码,开启与俄罗斯的和平谈判,甚至还要乌克兰为美国买单。乌克兰落到如此境地,既是其自身治理和战略选择错误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大国争霸下小国命运的无奈。 今年2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前往乌克兰的基辅,据说是带了一份 “美乌联合开发乌克兰矿产资源”的协议,让泽连斯基签字。但泽连斯基看了协议之后,表示不签。两天后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又拿去了一份差不多的协议。据说只给了泽连斯基五分钟的时间浏览,让他立刻签字确认,泽连斯基再度表示了拒绝。被美国国务院批评说泽连斯基错过了一个好机会。但实际上,据英媒《每日电讯报》披露的一份泄露文件显示,这份日期标记为2025年2月7日、并有“机密”字样的协议草案中提出,美国和乌克兰应成立一个联合投资基金,美其名曰确保“冲突的敌对各方不会从乌克兰的重建中获益”,实际上却是一个把乌克兰吃干抹净的不平等条约。 这份看起来出自私人律所而非美国国务院或商务部的协议名为《协议条款》(Terms And Conditions Agreement),开宗明义就说美国已经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财政和物质支持,需要用乌克兰的矿产资源来偿还。所以要求拥有对乌克兰未来50%矿产储备的权利、作为债权人享有收益留置权等,也就是说乌克兰要直接把50%的矿产资源开采许可和一般性收益全部转让给美国。另外一半,如果乌克兰向第三方发放许可证的话,那么美国还会得到资源货币化后的财务价值的50%,剩下的所有收入,只要美国人认为有纠纷,可以通过起诉要求优先受偿这部分收入。美国除了拥有购买可出口矿产的优先购买权,还将享有主权豁免权,并几乎完全控制乌克兰的大部分商品和资源经济;美国还拥有制定未来所有许可证和项目的方法、选择标准、条款和条件的专属权利等。 协议草案中还写道,“本协议受纽约法律管辖,不考虑法律冲突原则”。这意味着只要和美国发生纠纷,只要纽约州法院裁定,那么美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执行乌克兰的所有国有资产,用来补偿美国的损失。 另外,草案中虽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偿还的资金总额,但特朗普已经要求5000亿美元的“赔款”。根据美国官方审计机构截至去年9月的数据,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总额约为1830亿美元。而泽连斯基本月初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声称,乌克兰实际只收到了约760亿美元,其他的钱“他不知道去了哪儿”。 这份草案的条件之严苛,连最先披露此事的《每日电讯报》也不无震惊地表示,美方开价价码高到令人难以置信,“堪比德国一战战败后签下的凡尔赛和约”,几乎等同于“对乌克兰进行永久性经济殖民”。 可怜的美国盟友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宣称“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这一承诺成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卖点。随着2025年1月就职后支持率波动(约50%),他亟需通过兑现承诺巩固保守派选民基础,尤其是孤立主义倾向的共和党支持者。而特朗普本人非常崇拜普京,多次公开称赞普京“精明”“强势”,因此他倾向于通过与普京直接谈判达成“强权交易”,而非遵循多边机制。这种个人化外交风格驱使他绕过乌克兰与欧洲,单方面推进停火。更可怕的是,特朗普将停火视为提升个人历史地位的关键,给自己设立了一个deadline,也就是最早上任百天时,即4月20日,最晚到2025年5月9日(俄罗斯胜利日)公布最终和平协议,象征性地将停火包装为“美国主导的胜利”。 在特朗普强力主导的美俄谈判、试图以“交易式和平”结束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作为北约和G7成员国,曾给乌克兰提供各种援助的加拿大和其他欧盟盟友一样陷入尴尬,面临角色定位的复杂挑战。 加拿大长期被视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但特朗普单边推进美俄谈判、将欧洲与乌克兰排除在外的做法,迫使加拿大不得不重新评估自身定位。美国防长赫格塞斯明确表示“欧洲安全非美国优先”,并暗示乌克兰领土让步的“现实性”,这直接冲击加拿大作为“跨大西洋安全参与者”的传统角色。加拿大若继续无条件追随美国,可能成为美俄交易的“附带牺牲品”,甚至面临国际信誉危机。若加拿大同欧洲盟友一样反对美国,又可能遭受睚眦必报的特朗普的报复。 加拿大一贯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特朗普政府推动的谈判实质是“强权政治”的回归。例如,美俄在沙特会谈达成的四点共识中,未提及乌克兰主权问题,但俄罗斯却要求乌克兰“中立化”并承认俄占领土。加拿大需在“维护国际法”与“维系美加关系”间寻求平衡,避免陷入道义与利益的两难。 加拿大是北约“增强前沿存在”(eFP)计划的参与者,在拉脱维亚部署了数百名士兵。还与美国和欧洲同步,对俄罗斯发起大量制裁,包括冻结俄罗斯央行资产、限制能源进口等。因此在对待乌克兰的问题上,加拿大还需要与北约盟友和G7国家协调内部立场,防止制裁体系崩解。 总体来看,美国和俄罗斯在沙特进行的对话无疑是当前国际局势中的一大变数,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俄乌冲突本身,还将对全球安全、全球贸易与金融市场以及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这场对话能够取得积极成果,可能会为长期冲突降温、促进多边谈判、稳定全球经济带来积极信号;反之,如果对话流产或未能落实,局势可能会进入新的僵局或进一步恶化。 加拿大在美俄交易的蝴蝶效应中的角色,需从传统的“跨大西洋纽带维护者”转向更具主动性的“多边协调者”。其核心任务在于:平衡对美关系与价值观承诺、强化与欧洲及中等国家合作、创新对乌支持模式。面对特朗普的“强权交易”,加拿大应避免被动“选边站”,而是通过灵活外交,成为国际秩序“规则捍卫者”与“危机调解者”的复合角色。这一转型不仅关乎乌克兰命运,更将塑造加拿大在新美国霸权时代的世界定位,需要慎而又慎。  

最后的政治遗产?特鲁多宣布建设加拿大中心区域高铁

Justin Trudeau s'adresse aux journalistes.

七天记者 颜宏 2025年2月19日,即将离任的看守总理特鲁多在蒙特利尔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启动名为“Alto”的高速铁路项目,计划在未来6年里投资39亿加元,用于设计与开发位于多伦多至魁北克市走廊内的高速铁路系统。这一高速铁路全长近1000公里,将采用全电动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中间停靠金斯顿、渥太华、蒙特利尔、Laval、三河市等。这些站点里既包括加拿大第一大、第二大城市,也包括了加拿大首都、魁北克省的省会,算是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地带,周边有着1800万人口,占了全加拿大人口的一半,如果能建成的话,蒙特利尔到魁北克城、到渥太华分别只需要1个半小时,到多伦多只需要3个小时,被政府和专家视为一场经济革命。如果能够成功建成,这将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之一,进一步巩固加拿大作为北美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 漫长等待 习惯了中国高铁的快速,很多人不理解连接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Via列车时速只有每小时120公里,甚至还不如高速路上的汽车跑得快。实际作为G7国家中唯一没有高速列车的加拿大也曾经有过高铁梦,甚至在1976年就使用了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列车。但因刹车系统缺陷和维护成本过高,最终于1982年全面退役。此后,加拿大客运铁路速度长期停滞在每小时120-150公里之间。庞巴迪公司曾在2000年提出过燃气涡轮高铁概念,测试时速达到过250公里,但因资金短缺和缺乏政府支持,项目最终废弃。自1984年起,加拿大展开过20余次的高铁可行性研究,均未落地。主要涉及经济、技术、地理和市场等多重因素,也与政治和管理层面的不确定性息息相关。 首先是加拿大地域广阔、人口分布较为稀疏;地理环境复杂,铁路建设需要跨越多种地形和气候区,不仅增加工程难度,也对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加拿大的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只有4人;主要城市间距远,如多伦多到魁北克市约有1000公里,现有的铁路、航空和高速公路网络较为完善,部分民众和企业对高速铁路的迫切需求相对有限。高铁建设的巨额前期投入、漫长的建设周期以及日后运营维护成本,使得经济效益不易迅速显现,从而增加了项目的财政风险,过去的多项高铁规划和提案都曾因预算问题被搁置或取消。 其次是技术路径争议。联邦政府长期在时速200公里的“高频铁路”TFG(Trains à grande fréquence)与时速超过300公里的“真正高铁”TVG( Trains à grande vitesse )之间摇摆。前者着重于班次的“频繁”与“准点率”,在既有或改造后轨道上运行,施工周期和改造难度相对较低,花费的资金较少。后者以“速度”取胜,但需专用轨道和全新建设,成本高昂、建设周期更长。在有关高速铁路的路线之争中,有人认为与其追求更高速度,不如通过“频率”提升和对现有铁路交通走廊的改造,让更多旅客能获得稳定、准点且相对较快的服务;也有人坚持应一次性上马真正的高速铁路,以迎合更长远的经济与社会需求。而每次选举带来的政府更迭也给这一项目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自由党政府执政时,更倾向于“大手笔”的高铁工程,以示政绩或满足长远战略目标;而保守党政府执政时则更倾向于务实、成本可控的高频列车方案,以免在巨额投入上冒过高的政治与经济风险。除了联邦政府之外,不同省市对铁路建设的需求与态度也不尽相同。有人担心高铁“只惠及主要大城市”,中小城市反而被绕过;高频铁路则可以在更多沿线城市停靠,更符合分散人口需求。 第三则是利益集团博弈。加拿大的航空业(如加拿大航空)与铁路货运公司(如加拿大国家铁路)都对高铁持抵触态度。航空业担忧客流分流,货运公司则不愿让出轨道优先权。 最后一搏 去年10月份的时候,联邦交通部长阿南德(Anita Anand)曾在多伦多举行的一个经济会议上表示,联邦政府正着手审查三个财团提交的高速铁路建设标书,分别为: Cadence,由CDPQ Infra、前身为SNC-Lavalin的AtkinsRéalis、Systra Canada、Keolis Canada、加拿大航空、法国国家铁路公司等组成。 城际铁路开发商(Développeurs Ferroviaires Interurbains),由Intercity Development Partners、Kilmer Transportation、First Rail Holdings、Jacobs、Hatch、CIMA+、RATP Dev Canada、First Group、西班牙国家铁路公司Renfe Operadora、Meridiam、DF Canada Infrastructures Group Inc.等组成。 QCONNEXION 铁路合作伙伴(Partenaires Ferroviaires QCONNEXION),由Fengate、John Laing、Bechtel、WSP、德国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等组成。 最终在特鲁多执政的最后时刻,Cadence财团被选中负责高铁项目的联合设计与建设,同时还将承担融资、运营和维护工作。虽然未来的列车路线和车站位置尚未确定,但特鲁多已经信心满满地表示:“加拿大即将迎来高速铁路。今天宣布的Alto高速铁路系统,将连接多伦多和魁北克市,彻底改变我们的经济,大幅缩短数百万加拿大人的通勤时间,加速经济增长,创造数千个高薪工作岗位,提高生产力,并减少碳排放。”而交通部长阿南德也说负责监督该项目的Alto 和 Cadence 将在“未来几周内”签署一份合同,概述第一阶段的设计工作,例如轨道铺设位置和车站建造位置。Alt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tin Imbleau表示,为了确保项目在施工开始时不会遇到问题,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适当地开发这个项目,研究不同的阶段,四五年后,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正在建造什么。” 不过Alto项目仍处于设计和前期规划阶段,预计需要4到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漫长周期使得项目很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存在政治、资金与技术三重风险。首先在政治上,自由党能否继续执政还是未知数。自由党的新党领选举还在进行中,而选出的新党领是否能获得选民的支持还很难说。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保守党一直在民调中领先,其历来反对高额公共支出。保守党交通评论员曾批评“Alto”是“竞选工具”,暗示可能重新评估或取消项目。另外这一项目还需协调安大略、魁北克两省政府,而两省对分担成本和线路细节存在分歧。 其次是资金链与建设周期隐患。这次的39亿加元只是第一阶段,仅覆盖设计阶段的4-5年时间,后续建设资金需新政府批准。若保守党上台,可能以“财政审慎”为由冻结拨款。另外,加拿大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普遍存在无法按期完成,并严重超支的问题。如蒙特利尔轻轨(REM)超支40%多,从最初的计划投资60亿,4年时间,也就是2022年建完,延长到了2027年,造价也提高到90亿。这次的Alto项目的实际成本或突破1000亿加元。 第三是技术与运营难题。现有Via Rail列车使用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N Rail)的轨道,货运优先经常导致客运延误。“Alto”高速列车需新建独立轨道,但征地成本高昂,且涉及多处原住民社区。另外,目前多伦多-蒙特利尔路线的年客运量只有约500万人次,而高铁需吸引1700万人次/年才能盈利。 … Read more

流淌在乡音里的大爱—观“欢乐春节-2025蒙特利尔中国新年慈善音乐会”有感

【作者】鱼燕 瑞蛇起舞传佳音,运河腾浪聚爱心。作为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2025乙巳蛇年的新春格外热闹,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农历大年初五,美东时间2月2日晚上7:30,银装素裹的蒙特利尔被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之旅温暖着。由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支持,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MCCAF与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RCOM联合举办的“欢乐春节—2025蒙特利尔中国新年慈善音乐会”线上直播隆重开场!本场慈善音乐会是为加拿大魁北克残疾人慈善组织AlterGo “我的梦创作奖”基金筹款。海外观众扫描 Youtube 平台二维码,中国观众扫描快手平台二维码,均可登陆直播间,共同欣赏由中国著名指挥家彭家鹏先生执棒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大运河》。整场演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构思新颖,以一条大运河贯穿南北民族音乐艺术,把耳熟能详的曲目,丰富多彩的曲种,与精湛的演奏和演唱技艺巧妙地融汇在一起,创造出美好的艺术享受。这份流淌在乡音里的大爱,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爱的传递。 扶危救困 大爱无疆 伴随着欢快吉祥的音乐声,以喜迎蛇年新春为背景的直播间里出现了主持人郭秋荻的美丽身影,她手持中国文旅部蛇年欢乐春节吉祥物,以中英法三语宣布“欢乐春节”-2025蒙特利尔中国新年慈善音乐会正式开始! 中英法主持人  郭秋荻 她说今晚的音乐会犹如寒冬里的火焰,将温暖着许许多多魁北克有功能性障碍的群体,因为本场音乐会的受益方就是魁北克残疾人慈善组织AlterGo “我的梦创作奖”基金。她告诉我们2012年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不仅在蒙特利尔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我的梦”音乐舞蹈晚会,而且把演出所得都捐赠给了魁北克残疾人慈善组织AlterGo 。在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的协调下,AlterGo 设立了“我的梦创作奖”基金,每年颁发给为有功能障碍的人士提供参与业余艺术实践活动提供便利的机构。今年,为了延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善举,在中国蒙特利尔总领馆的倡议下,MCCAF与RCOM毅然承接了为AlterGo “我的梦创作奖”基金筹款的重任…… 身残志坚,艺术生命长青 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MCCAF成立于2015年,是加拿大联邦政府注册的非盈利组织。基金会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加文化交流,秉持慈善理念,传播无疆大爱。10年来,基金会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加拿大多元文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不仅无私赞助华人社区举办的许多文化艺术活动,还联合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举办多场慈善音乐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组织筹集善款,奉献爱心。   国际扶轮社是世界知名的慈善组织,在全球215个国家拥有120万会员和45,000个扶轮社,至今已有115年的历史。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就是其中的一个,成立于1992 年,由知名银行家张振华先生创立,至今已有33年的历史。扶轮社的7大服务领域包括促进和平、抗击疾病、提供清洁用水和改善卫生条件、帮助母亲和孩子、支持教育事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33年来,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筹集善款数百万加币捐赠给了国内外需要帮助的组织。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四年里,MCCAF和RCOM成功地联合举办了三届“蒙特利尔中国新年慈善音乐会”,先后为蒙特利尔儿童医院-心理健康基金,北京憨福儿公益基金会和青年盲人钢琴家刘浩筹集善款。今年,适逢MCCAF成立10周年之际,再次联合RCOM于2025年2月2日–12日在线上举办“欢乐春节”-2025蒙特利尔中国新年慈善音乐会,积极为魁北克有功能性障碍的人群筹款,传播大爱。这是华人社区第一次大规模为魁北克慈善组织筹款,也是中魁友好,民心相通的象征。华人社区在音乐会没有直播前就已经开始踊跃捐款,奉献爱心。截止到2025年2月13日,捐款个人和组织已达到41人,捐款金额已达$14,187,48 (已扣除CanadaHelps 收取的$110.52的手续费)。这份跨越种族和国界的爱心,令人动容。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音乐会名誉主席戴玉明先生、加拿大联邦国会议员Alexandra Mendes女士、主办方代表-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筹款委员会负责人黄显淑女士和本场音乐会受益方—AlterGo残疾人慈善组织总裁兼CEO Maxime Gagnon出席了直播并先后发表了精彩的致辞,他们纷纷为音乐会送上了美好的新春祝福,同心祝愿音乐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戴玉明-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音乐会名誉主席 加拿大联邦国会议员 Alexandra Mendes 黄显淑-主办方代表 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会主席/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筹款委员会负责人 Mr. Maxime Gagnon-受益方AlterGo 魁北克残疾人协会总裁兼CEO 运河悠悠,乡音袅袅 本场音乐会以中国“大运河”为主题,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倾情奉献,在著名国家一级指挥家,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彭家鹏先生的带领下,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将中国大运河2500多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从“古老的运河”到“多彩的运河”,再到“永远的运河”,九首曲目,三个乐章,仿佛让我们置身于运河两岸,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多元,以及生命的律动,我们在袅袅乡音中聆听中华文明的千年回响。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上演的“大运河” 其实蒙特利尔的观众对彭家鹏先生并不陌生,由蒙特利尔中华文化基金会MCCAF和中加文化发展协会CCCDA主办的2018第二届蒙特利尔中国新年音乐会 – 世界经典电影视听交响音乐会就是由他执棒指挥的,那场音乐会在蒙城反响十分热烈,广受欢迎!今天,彭家鹏先生又一次凭借着儒雅自信的外形,独特的艺术家气质,激情与细腻兼备的指挥风格,征服了直播间观众的心。 国家一级指挥家,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彭家鹏先生 第一首民族管弦乐《花木兰·凯旋》以激昂的旋律和丰富的管弦乐编配,不仅让听众感受到花木兰凯旋归来的壮丽场景,还能领略到河南戏曲的独特魅力。 《花木兰·凯旋》 第二首黄梅戏与乐队《牛郎织女·到底人间欢乐多》通过欢乐的旋律和柔美的唱腔,表达了对人间美好生活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黄梅戏的独特艺术风格。 黄梅戏与乐队《牛郎织女·到底人间欢乐多》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何云 第三首京胡与乐队《夜深沉》以京胡的独特音色与乐队的协奏,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在独特的京剧音乐特色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 京胡与乐队《夜深沉》 著名胡琴演奏家 姜克美 第四首河北鼓吹与乐队《打枣》以河北鼓吹乐为基调,欢快活泼的乐曲生动描绘了农民打枣的欢乐场景。鼓吹乐的嘹亮音色与乐队的协奏,令人感受到河北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河北鼓吹与乐队《打枣》 … Read more

中国电视-《丹青中华》:解谜九百年前的“青绿山水”

探访乡村特色物产,聚焦乡土风物。《中国电视》邀您关注乡村纪实探访类季播节目《漂洋过海来看你》,探访重庆丰都肉牛、湖北恩施硒茶、山东东营大闸蟹、安徽界首淮山羊等中国县域特色富民产业,在这4集纪录片中感受乡村风土人情和产业振兴成果。 (安娜、王晨雨在丰都与村民一起跳舞) 在重庆丰都,主持人王晨雨与俄罗斯主持人安娜(Anna Allabert)探寻了丰都牛肉的秘密。从山林中散养的牛群,到可以精准定位每头牛位置的定位器,还有可烤可涮的鲜嫩牛肉。在这里,安娜看到了中国肉牛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丰都人民对牛肉品质的执着追求。 (米莱在恩施学习炒茶) 在湖北恩施,津巴布韦籍在华留学生米莱(Tungamirai Eric Mupona)和主持人张杨,采摘鲜嫩茶尖、体验恩施玉露蒸青技艺,回溯宋代点茶,见证了神奇的生物堆肥、高效的机械采茶,以及精准的无人机喷洒。这趟旅程,让米莱充分了解了中国茶文化及其独特的魅力。 (拉琵潘在东营直播卖大闸蟹) 泰国籍主持人拉琵潘·旺功沃拉未(Rapeepun Vongkornvoravej),在山东东营市开启了黄河口大闸蟹的溯源之旅。她跟着螃蟹养殖户在水塘里捞螃蟹、捆扎打包送货,和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一起直播卖蟹。在与新农人一起劳作、聊天的过程中,她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大闸蟹产业的蓬勃生机。 (维维安在界首体验喂山羊) 在安徽界首,法国厨师维维安(Vivien Bataille)完成了一次食材与文化的深度对话。他通过田野调查的形式,与牧羊人交流淮山羊的饲养方式,与新农人复活传统的红薯粉制作技艺,与当地厨师共制羊肉板面,用界首彩陶研发中西合璧的新美食,最后将一路的收获转化为一道道融合菜。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漂洋过海来看你》更多精彩内容: https://www.facebook.com/61563565732908/videos/2426812437678862/

中国电视-《漂洋过海来看你》:综述

探访乡村特色物产,聚焦乡土风物。《中国电视》邀您关注乡村纪实探访类季播节目《漂洋过海来看你》,探访重庆丰都肉牛、湖北恩施硒茶、山东东营大闸蟹、安徽界首淮山羊等中国县域特色富民产业,在这4集纪录片中感受乡村风土人情和产业振兴成果。 (安娜、王晨雨在丰都与村民一起跳舞) 在重庆丰都,主持人王晨雨与俄罗斯主持人安娜(Anna Allabert)探寻了丰都牛肉的秘密。从山林中散养的牛群,到可以精准定位每头牛位置的定位器,还有可烤可涮的鲜嫩牛肉。在这里,安娜看到了中国肉牛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丰都人民对牛肉品质的执着追求。 (米莱在恩施学习炒茶) 在湖北恩施,津巴布韦籍在华留学生米莱(Tungamirai Eric Mupona)和主持人张杨,采摘鲜嫩茶尖、体验恩施玉露蒸青技艺,回溯宋代点茶,见证了神奇的生物堆肥、高效的机械采茶,以及精准的无人机喷洒。这趟旅程,让米莱充分了解了中国茶文化及其独特的魅力。 (拉琵潘在东营直播卖大闸蟹) 泰国籍主持人拉琵潘·旺功沃拉未(Rapeepun Vongkornvoravej),在山东东营市开启了黄河口大闸蟹的溯源之旅。她跟着螃蟹养殖户在水塘里捞螃蟹、捆扎打包送货,和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一起直播卖蟹。在与新农人一起劳作、聊天的过程中,她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大闸蟹产业的蓬勃生机。 (维维安在界首体验喂山羊) 在安徽界首,法国厨师维维安(Vivien Bataille)完成了一次食材与文化的深度对话。他通过田野调查的形式,与牧羊人交流淮山羊的饲养方式,与新农人复活传统的红薯粉制作技艺,与当地厨师共制羊肉板面,用界首彩陶研发中西合璧的新美食,最后将一路的收获转化为一道道融合菜。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漂洋过海来看你》更多精彩内容: https://www.facebook.com/61563565732908/videos/2426812437678862/  

魔童闹海 震荡影坛——《哪吒2》登陆蒙特利尔

Base FX Powers Triumphant Return of NeZha in 'NeZha 2' | Animation World Network

七天记者 梓丰 2025年的蛇年春节仿佛开启了一场全民狂欢的庆典,不仅让中国人过得热闹非凡,更在科技的加持下过得“赛博”十足,扬眉吐气。科技正以其无处不在的创新力量,悄然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AI大模型DeepSeek的横空出世,到小红书平台上热议的“中美民众对账”话题,再到春晚舞台上机器人扭秧歌,以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的火爆场面,都让这个春节充满了科技感与创意笑点。 鉴于前面的几个热点都已经做过报道,今天来聊聊从2月12日提前点映、2月14日正式在蒙特利尔上映的现象级电影作品——非科班出身的导演饺子(杨宇)执导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 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春节档非常卷,不仅工业大片扎堆,而且无论是主创阵容、IP知名度和路人盘等都有超高国民度。《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哪吒2》《唐探1900》《封神2:战火西岐》《蛟龙行动》《熊出没:重启未来》,六部大片一字排开,涵盖武侠、动画、悬疑、喜剧、奇幻、军事等多个类型,堪称竞争最惨烈春节档。但谁也没想动,作为动画片的《哪吒2》老中青幼通吃,仅用9天时间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随后又以83亿、90亿的惊人成绩打破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纪录,成为全球单一市场首部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电影。这部续作不仅延续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更以更炸裂的视觉、更深层的隐喻、更广泛的共鸣,成为全民热议的“文化现象”。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魔童”到底施了什么魔法? 一、票房炸裂的秘密:从“合家欢Pro”到“全民共情” 1. 技术狂魔+细节控:每一帧都是人民币在燃烧 如果说前作《哪吒1》是国漫崛起的号角,那么《哪吒2》则是技术狂魔的炫技现场。影片特效镜头近2000个,角色数量翻三倍,建模精度堪比真人皮肤质感。比如哪吒重塑肉身的粒子特效,血肉骨骼交织的动态效果,被影迷戏称“每一帧都在烧钱”。更绝的是,导演饺子在影片制作中近乎偏执:一场1分钟的陈塘关大战分镜画了半年,连海妖身上的锁链都坚持保留,只因“锁链象征压迫,和主题息息相关”。这种“宁缺毋滥”的态度,让观众直呼:“诚意满到溢出屏幕!” 2. 合家欢Pro+Max:从熊孩子到社会人,谁都能找到自己的哪吒 《哪吒2》堪称“合家欢天花板”——小孩看打斗笑到拍手,年轻人看隐喻热血沸腾,中年人看亲情泪流满面。影片巧妙分层: 表层:太乙真人化身“梗王”,海底龙宫冰火大战、六臂哪吒的视觉奇观,妥妥的爆米花盛宴。 中层:哪吒从叛逆少年到扛起责任的成长,敖丙的友情抉择,家庭关系的和解,精准戳中当代年轻人的身份焦虑与代际沟通痛点。 深层:申公豹的“小镇做题家”困境、龙族被仙门压榨的阶级隐喻,甚至修仙界的“资源掠夺”,让观众惊呼:“这哪是神话?分明是职场纪录片。” 3. 文化混搭+现代性改造:传统神话的“赛博重生” 影片从三星堆青铜器夸张的大粗眉和蒜头鼻提取结界兽设计,用《庄子》寓言重构混元珠设定,甚至把元杂剧的世俗浪漫融入叙事。但最绝的是,它让古代神话“赛博重生”: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群体觉醒;玉虚宫的官僚做派、无量仙翁的伪善,直接映射现实中的权力结构。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操作,既让老一辈怀念《哪吒闹海》的情怀,又让年轻人看到“反内卷”的呐喊,堪称“一鱼三吃”。 二、现象级的文化密码:为什么人人都爱“魔童”? 1. 申公豹的弟弟申小豹:普通人的困境才是最大泪点 如果说哪吒是“天选之子”,那么申小豹和他的动物同学就是“努力却总被忽视的大多数”。他们跟着乡村教师修炼,渴望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却因出身被边缘化。正如影评人说的:“哪吒的成功靠天命和资源,而申小豹们只能期待世界变得更公平”。这种对“普通人挣扎”的共情,让观众在热血之余多了几分现实的唏嘘。观影的过程中年轻观众把太乙真人看作拼命的程序员,把哪吒身上的硬刺看作曾经的伤痛,把殷夫人的拥抱看作大爱带来的救赎,把众生齐心打破巨鼎洪炉的战斗看作创造未来的拼搏……于是产生了深深的共情和共鸣。可见,看似天马行空的神话与幻想,如果要使观众信服和喜爱,终究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同身受的现实情怀。 2. 解构权威+重构规则:年轻人的“反叛说明书” 影片中,哪吒怒吼“小爷是魔,那又如何”,敖丙质问“修仙为何成了剥削”,龙族团结打破天元鼎……这些情节被解读为对僵化规则的反抗。但导演饺子更聪明的是,他并未让角色停留在“暴力推翻旧秩序”,而是转向“重构新规则”——比如哪吒与父母的亲情和解,暗示反抗需要智慧与包容。这恰恰契合了当代年轻人“反内卷但不躺平”的心态:我们可以愤怒,但更要学会与系统共处。 3. 文化自信的“软输出”:从中国神话到世界语言 《哪吒2》在海外未映先火,IMDB给到了8.2的高分,提前看点映的老外和华人一起哭,一起笑。这是因为影片没有刻意堆砌中国元素,而是用全球通行的叙事语言(如英雄之旅、阶级矛盾)包裹东方内核。比如龙宫的三层空间设计,既有《山海经》的奇诡,又有《阿凡达》的异星美学,让外国观众也能“无缝代入”。 三、影响深远:一部电影如何改写行业规则? 1. 给资本上课:慢工出细活才是财富密码 《哪吒2》耗时5年制作,导演饺子拒绝“赶工凑合”,甚至让特效团队“停更自家项目”保质量。这种“长期主义”打脸了“短平快”的投机资本,证明只有诚意作品才能撬动票房天花板。影片的出品方光线传媒股价涨停、更多资本涌入动画产业,正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 2. 给同行指路:国产特效团队获肯定 过去,国产电影迷信国外特效团队,但《哪吒2》证明本土团队更懂中国文化。比如水墨粒子技术渲染的土拨鼠大战,既有东方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导演饺子直言:“国外团队可能派三流人员敷衍,而我们自己的团队更拼!”这种自信,推动了中国特效工业从“代工”走向“原创”。 3. 给观众发糖:动画不止是小孩的专利 《哪吒2》打破了“动画=低幼”的偏见,30-39岁中低频观众占比突出,甚至有人带父母三刷、四刷。它证明:动画可以承载严肃议题,也能成为全民情感宣泄的出口。正如网友调侃:“以前觉得看动画羞耻,现在不看《哪吒2》才是跟不上潮流!” 自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了暑期档的记录以来,哪吒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神话的形象便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饺子及其创作团队巧妙地将哪吒、敖丙、申公豹等角色的命运交织,通过多层次叙事构建起一个既具娱乐性又富有深刻文化隐喻的故事世界。影片中,太乙真人、申公豹等角色的复杂命运和内心挣扎,正是对传统善恶二元论的挑战,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多元、开放和包容的世界。 《哪吒2》的成功发生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极大提振了业界信心,彰显出电影艺术迭代的生命力。而从去年大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以及《哪吒2》等作品都已展现出中国动画与好莱坞之间的差距并不悬殊,也标志着中国动漫产业在规模化和工业化方面迎来重要转折。《哪吒2》片尾出现的一百多家制作公司可以看出,原画、特效、音效等各环节团队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背后的核心支撑力量。这些在美术、特效、营销等不同领域专业化发展的团队日趋成熟,逐步形成集团化、产业协作的上下游链条。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为止,《哪吒2》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95亿元,位居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4位,全球影史票房榜第22名。而由于口碑的发酵,《哪吒2》在北美地区排片总数突破700间,仅预售票房就超越了近20年华语片首周末票房。在蒙特利尔上映《哪吒2》的电影院只有位于市中心Atwater地铁站附近的Cinéma Cineplex Forum & VIP(曾被万达买下的AMC连锁影院),上映时间是2月12日到2月20日,但只有2月12日的首映日安排了两场的IMAX屏幕放映,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AVX,甚至有普通屏幕。从2月14日开始,每天的放映时间增加两场,分别是中午的12点45和下午的3点45, 以及晚上的6点55和10点30共四场。直到本周末,最热门的7点左右那场的电影票基本上售罄,只剩下前面的几排和边边角角座位,想去看的读者应该抓紧时间订票了。 《哪吒2》的结尾,哪吒笑着说:“因为我们都还年轻,都不知天高地厚。”这句话或许正是中国动画的写照——曾经被好莱坞压制,如今凭一股“莽劲”闯出新天地。《哪吒2》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和中国美学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特朗普风暴”中的加拿大:危机并存

七天记者 颜宏 上任三周来,每天都有出人意料的大政策发布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2月10日签署新的行政命令:从3月12日开始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此次征税范围虽说是针对全世界进口到美国的钢铝产品,但美国的钢铝产品主要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所以打击的依然是加拿大和墨西哥。这还不算推移一个月执行,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将于3月4日生效的对所有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产品征收的25%关税,也就是说如果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真的付诸于行动的话,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将被征收高达50%的关税。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特朗普还借口“国家安全”“不公平贸易”等借口取消了对来自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铁和铝临时关税豁免待遇,从2018年的6月1日起,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产品征收10%的关税,加拿大与墨西哥随即宣布对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这次是什么借口都不找了,直接硬抢。上次特朗普对钢铝产品发起首当其冲的关税战时,当时的联邦总理特鲁多就表示美国的做法“不可接受”,“很荒谬”,随即向价值166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作为报复。这次也一样,已经成为看守总理的特鲁多再次猛烈批评了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称是“完全不合理”及“不可接受的”,而若美方坚持征税,加方将作出“坚定而明确”的回应。 为什么又是钢铝? 自1976年以来,美国就再也没能摆脱贸易逆差的阴影。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那年,美国的贸易逆差额达历史性高点7287亿美元,如果只算商品贸易逆差的话,则为8820亿美元。这成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的心病,也是他能出人意料的赢得2016年美国大选的王牌之一,因为他承诺要多购买美国产品、多雇佣美国工人,从而获得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被时代淘汰的底层白人的支持。创造历史地赢得第二个任期后,特朗普的关税战再次从钢铝入手,这主要是因为首先美国在钢铝贸易方面长期存在贸易逆差,钢铝产品作为大宗商品,其进口量巨大,加征关税被视为一种矫正贸易不平衡的工具,通过提高进口成本,迫使贸易伙伴重新审视双方的贸易结构,从而缩小逆差。而且钢铁等相关制造业也是美国印第安纳州、宾夕法尼亚州等铁锈带地区的传统支柱产业,这些州的选民是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其次是特朗普认为,美国钢铝产品的对外依赖度太高,国外廉价钢铁和铝产品冲击了本土产业,削弱了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而通过对这些产品加征关税,既能获得一笔额外的政府收入,还能促使部分生产环节回流到美国,保障其国防和其他关键领域的原材料供应,强化供应链安全。第三则是因为两个邻国都是美国钢铝进口主要来源地,精于极限施压策略的特朗普虽然刚刚宣布延期一个月对两个邻国加征关税,却又抛出钢铝关税这个议题,以此作为谈判筹码来进一步施压。 根据美国政府和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美国钢铁进口的最大来源国依次是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韩国和越南。加拿大目前占美国企业进口钢铁重量的近四分之一,墨西哥约占12%。安省是加拿大主要钢铁生产省份,全国13家钢厂中有6家位于安省。加拿大还是美国最大的原铝金属供应国,占2024年前11个月总进口量的79%。去年,加拿大向美国出口了320万吨铝,是排名其后的九个国家的总和的两倍,而魁省则是原铝金属的主要生产地。 钢铝产品去年向美国出口排名前三的国家 由此可以看出,首当其冲的“最大输家”就是加拿大。不要说50%的关税,就是25%的关税都会导致加拿大的钢铝产品出口断崖式下跌,预计钢铁行业年损失超70亿加元,铝产业损失或达50亿加元。 加拿大的粗钢年产量约为1200万至1400万吨,在全球范围内看虽不算巨大,但足以满足本国需求,并出口至美国和其他国家。根据加拿大钢铁协会(Canadian Steel Producers Association)的数据,加拿大80%的钢铁出口至美国,其余部分出口至墨西哥、欧盟及其他市场。加拿大的铝年产量超过3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国之一,仅次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而且加拿大铝业生产主要集中在魁省,使用魁省清洁的水力发电,这使其铝冶炼行业比其他国家更具环境优势——加拿大生产的铝具有较低的碳足迹,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更具吸引力。加拿大的铝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和包装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实际上,加拿大的钢铝产业虽然不弱,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若出口受阻,可能导致工厂关闭、工人失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为应对美国的“霸凌”行为,加拿大政府和业界人士已表示将采取包括报复性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其他对等措施在内的反制手段,以维护本国利益和主权。 国难当头了吗? 这次特朗普再次当选后,加拿大似乎成了其“北美战略”的核心靶标:从扬言将加拿大变为“第51个州”,挑战加拿大的主权,到计划对全部产品征收25%,对钢铝产品叠加征收高达50%的关税,再到利用经济杠杆施压政治让步,加拿大的经济与主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对美出口,因此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对加拿大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使得加拿大在贸易战中缺少回旋余地。在2023 年,美国占加拿大出口额的 77%,占其进口额的 63%。相比之下的同一年,加拿大占美国出口额的 17%,仅占其进口额的13.5%。这种依赖正让加拿大自1867年独立以来,首次面临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那加拿大有破解之道吗?分析人士认为加拿大是否能度过难关既取决于加拿大本身的应对,更取决于美国政治的发展。也就是说,一方面加拿大要积极行动,争取短期止损和长期破局;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特朗普借助马斯克进行的重大改革是否能成功,是否如“百日维新”那样昙花一下。 在加拿大可以采取的对抗措施包括短期反制、中期调整和长期战略。具体来说在短期内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行精准反制,并与盟友联动。如同上次反击钢铝关税那样,精准瞄准特朗普的铁锈带”票仓,如对威斯康星州的乳制品、对密歇根州的汽车零部件、肯塔基州的威士忌征收报复性关税,迫使特朗普妥协。再比如,使用能源武器的“威慑性使用”:限制对美国电力出口或提高原油价格,直接冲击美国居民生活和工业成本。另外,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政策扰乱了全球的供应链,遭到很多国家的反对,加拿大应联合欧盟、墨西哥等受特朗普关税影响的伙伴,构建“抗美联盟”,在世贸组织(WTO)发起联合诉讼,并推动《全面经济贸易协定》(CETA)扩大覆盖范围。 中期来看,加拿大的产业界应开始“去美国化”进程,鼓励企业在东南亚、欧盟设厂,利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降低对美依赖。同时注重新兴市场的开拓,如加速与印度、东盟的贸易谈判,扩大农产品和清洁技术出口。 长期来看,加拿大应尽快进行产业升级,投资绿色钢铁、再生铝技术,打造低碳产业链等,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例如,魁省可以充分利用水电优势发展电解铝,可将单位碳排放降低至传统工艺的10%。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加拿大还应注重数字主权的构建,如限制美国科技巨头的数据垄断,扶持本土企业(如Shopify)成为数字经济支柱,减少对美国平台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加拿大需要强化文化认同,通过媒体、教育强调加拿大价值观(如多元文化、社会福利),对冲特朗普的“合并”叙事,巩固主权意识。 在特朗普方面,他上任的时间虽然才短短3周,但“特朗普2.0冲击波”已经体现在方方面面。对外,特朗普开始实施更加赤裸裸的扩张主义、强权政治和帝国主义策略:宣扬将加拿大变为美国的第51个州,强行购买格陵兰岛,接管加沙,将墨西哥的毒品集团列为恐怖主义组织以实施越境打击,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对内,设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构——“政府效率部”(DOGE)来整顿政府机构。几天时间内就关闭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预计该部门14000名员工中仅有294名会被保留;还整顿了CIA和FBI等特务部门,下一步则计划划整顿教育部、农业部和国防部等。更重要的是,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效率确实颇高,其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了许多不合理的支出。以往要核查这类账目,难度极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特朗普“用行政命令治国”,叠加马斯克的大刀阔斧,让美国联邦政府机构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和混乱,不仅严重削弱了美国联邦政府履职和治理的能力,还引发了大量的抗议。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让人不得不想起清末的“百日维新”。当年意气风发的光绪皇帝为让病体缠身的大清帝国焕发青春,在103天内先后发布的诏令和谕旨多达184条,平均每天颁发1.7条,涉及裁撤冗员、废除科举、改革财政、军事国防、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但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目前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改革同样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力手段快速重塑体制,却可能因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制度惯性与社会阻力而失败。首先,改革必定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系统性抵抗。由长期盘踞于官僚体系、军工复合体、金融财阀等领域的利益集团构成的美国“深层政府”(Deep State)将成为改革的最大障碍,甚至让人担忧特朗普以及马斯克的人身安全。其次,DOGE本身就是特朗普设立的“编外机构”,缺乏明确的法律授权,其行动常被质疑合法性,已经有19个州的总检察长联合起诉DOGE访问政府数据的行为违反联邦法律。第三,马斯克以企业家的“效率优先”逻辑推动改革,在政府管理层面也行不通。目前DOGE核心团队仅由6名年轻人组成,包括19岁的实习生,缺乏政治经验。而他们的工作办法主要是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识别浪费,却忽略了政府运作的复杂性。第四,特朗普的改革正引发两党及民众的激烈对立,美国各地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甚至不排除发生流血冲突。第五,美国的宪政体制决定了,“特朗普新政”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特朗普虽掌握行政权,但国会与司法系统的制衡仍在。不到两年,美国就将举行2026年中期选举。一旦共和党失去参众两院中一院或者两院的多数,民主党将会立即动用立法权对特朗普进行遏制。 可以说特朗普和马斯克目前正在进行的激进改革本质是一场“体制外科手术”,试图用企业逻辑解决政治问题。然而,美国的制度设计(如三权分立、游说政治)和利益集团网络,构成了一个“自我修复”的系统:任何激进变革都可能触发制衡机制,最终回归原有平衡。 或许,这次美国给加拿大带来的痛苦能唤醒一向温和的加拿大人,将特朗普的“威胁”转化为转型的“推力”,在风暴中锻造出真正的经济主权。因此加拿大需在维护主权与深化合作之间找到平衡——既要以“硬反制”捍卫利益,也要以“软实力”重塑国际角色。正如特鲁多说的:“我们不会成为第51个州,但我们可以成为世界第51种可能性。”  

感恩有你相伴,共度元宵佳节

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团圆、美满和希望的深厚文化内涵。2025年2月9日,蒙特利尔上海同乡会在温馨会所举办了“感恩有你相伴,共度元宵佳节”为主题的活动。由于场地等原因,活动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各举办一场。 元宵喜乐招待会 上午的元宵喜乐招待会实际是一场答谢宴。义工们提前布置了长桌宴席。 菜肴除了向赞助十周年庆典的本地餐馆采购外,还配置了由同乡会购买食材,义工烧制的上海特色美食。上海同乡会以这种别具一格的吃“团圆饭”的形式,邀请社区侨领,历年的同乡会活动赞助商,义工、合作媒体,百余名人士欢聚一堂,借元宵佳节的契机,感谢感恩他们多年来对上海同乡会的大力支持与付出。来宾们品尝佳肴,传递彼此的祝福的同时,也对上海同乡会送出了美好的祝愿。 沈会长在致辞中展望了未来。2025年对于上海同乡会来说意义非凡,既是创会十周年的里程碑,又恰逢蒙特利尔与上海缔结姐妹城市40周年。为了更好地举办双庆活动,上海同乡会理事会已经制订了庆典的计划及启动了赞助招募方案,沈会长呼吁各界人士赞助支持,携手推进双庆活动的开展和举办。活动的最后,播放了上海同乡会五周年庆典时的珍贵影像,令在场来宾记忆犹新,感慨万千。在大家品尝元宵后,上半场在热烈而祥和的气氛中结束。 元宵欢乐联欢会 下午1点过后,一碗碗热气腾腾,摆放整齐的酒酿芝麻汤圆迎接着上海同乡会的会员朋友们,也开始了下半场的元宵欢乐联欢会。 大合影之后,活动进入为水瓶座和双鱼座会员朋友集体庆生的环节。尽管每次集体庆生内容可能雷同,但每次的寿星都不同呀,谁不想过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所以我们就看到老老少少的寿星都欢天喜地的给自己戴上生日花环和生日帽,在生日歌声中点燃生日蜡烛又一起许愿。一位会员的祝福太暖心了,祝寿星长命百岁不够,还要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大伙儿的欢声笑语声中我们进入了游戏环节。 理事会为大小朋友共准备了5个游戏。有易到难,考验的是小朋友的记忆力和大朋友的默契度。游戏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他们最后都高高兴兴地拿到了小奖品。大朋友在互动游戏中重温童年乐趣,与其说体现了默契,还不如说贡献了很多笑点。 元宵节猜灯谜是传统的保留节目,而现在把灯是换成了Led电视大屏幕,同乡会秘书长吴楠费了不少脑筋准备了游戏也准备了灯谜,三十多个灯谜涵盖文化常识与生活趣味,猜中者可兑换小礼品。活动现场充满智慧碰撞的喜悦。 为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活动特别设置卡拉OK和棋牌区。会员们轮番登台献唱,经典老歌与流行曲目交织;喜欢打牌的朋友也不少,这次又逮着好机会切磋牌技了。 伴随着大伙儿朗朗的笑声,厨房飘来了的菜肴的香味。后勤的义工们已经把会员们带来的以及同乡会从本地餐馆购买的各种菜和点心整齐地摆放在料理台上,看上去特别丰盛,每个菜我都想尝一尝。新朋老友边吃边聊,吴侬软语,家乡美食,不亦乐乎。会员维维说,上海同乡会这么多活动,每次参加完活动我都能开心2个星期。 笑一笑十年少,蒙特利尔上海同乡会提供给蒙城上海人一个玩乐和互帮互助的平台,这也是上海同乡会成立的初衷。时光飞逝,一晃同乡会已经成立10周年。在上半场元宵招待会上,侨领对上海同乡会褒奖有嘉。作为老会员,我见证了上海同乡会十年的成长,作为理事会的一员,我知道这褒奖的背后是上海人做事认真的态度,是务实的精神,是持续付出的执着,是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是一个有爱的团体,爱在流转也在传递。至上而下的关怀和至下而上的支持形成一股力量。而强大的义工队伍是执行力的保障。 这次元宵节活动的上半场和下半场都有100多个人参加,热闹非凡但也井然有序,相信每个人都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一天。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助力下,在上海同乡会理事会和义工团体的努力下,2025年的上海同乡会双庆活动一定也会圆满成功。 文:董红靖 图:丁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