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链为基 晋品出海 福建晋江逐鹿全球
在全球制鞋业的年度盛会——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简称「鞋博会」)于4月19日在福建晋江盛大开幕,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6家展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晋江鞋服产业以链为基、逐鹿全球的雄心与实力。 「虽然目前国际环境存在不少不确定性,但美国将会是我们下一阶段重点突破的市场,我们正积极筹建当地团队。」卡尔美体育国际部负责人吴东苹在展会上如是说。 作为全球制鞋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晋江鞋博会不仅是行业趋势的展示平台,更是中国制造迈向全球的缩影。本届鞋博会呈现出外商参与踊跃、科技含量提升、企业信心十足三大亮点,彰显晋江鞋服产业在不确定大环境中的强劲韧性。 晋江鞋服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完备的产业链。在晋江的港益集团,循环经济模式成效显著,废弃PET饮料瓶实现了近乎100%的循环利用,瓶身、瓶盖、商标纸等都转化为其他产品的原料。 港益集团便是典范之一,该公司成功构建起废弃PET饮料瓶的高效回收再利用体系,实现瓶身、瓶盖与商标纸的几乎100%循环利用。副总经理陈华山介绍,企业还进一步拓展至植物纤维材料领域,成功量产亚麻、竹纤维中底布,甚至研发出具有卓越导热与保暖性能的石墨烯中底布,为鞋服产品注入绿色与科技的双重价值。 「晋江是一条链,一个网。完善的产业链,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底气。」陈华山如是强调。 鞋底脱胶曾是早年影响晋江鞋质量的一大难题。如今,这个卷标早已被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所取代。福建凯基高分子材料公司的张峻豪回忆道:「早年晋江鞋被称为『7天鞋』,我们很不服气。」 晋江企业便从上到下研究新材料应用,以突破这一瓶颈。如今,张峻豪公司研发的新材料,已经能在传统设备上,让做出来的鞋底达到超临界工艺的水平。张峻豪感慨:「科技发展和应用,是晋江产业发展的一个动力,但根源还是在于晋江人永不服输的性格。」 精准的品牌定位和有效的国际营销,也是晋江鞋服品牌在全球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吴冬苹提到,卡尔美已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企业坚守足球、篮球等强势项目产品,通过赞助亚洲杯、西甲、英超等国际顶级赛事,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凭借这一系列组合拳,向其他市场拓展。 除了鞋服产品,晋江的伞具与食品等特色产业也正在加速「出海」。凭借先进工艺与创新设计,晋江伞具远销欧美;而当地休闲食品则凭独特口味与严格品控,广受东南亚、中东等市场青睐,成为晋江制造「走出去」的新引擎。众多「晋品」藉助跨境电商平台、国际展会等渠道,打破地域限制,让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领略到「晋江制造」的魅力,也进一步打响了晋江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在当前复杂大环境下,晋江产业逆势上扬,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更为晋江鞋服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主办方透露,今届鞋博会有来自菲律宾、越南、泰国、意大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6家海内外展商参与,为晋江鞋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创造了更多商机。 来自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的唐师·热格则德玛,是当地中小企业促进中心的主任。她带领15人团队首次到晋江参加鞋博会。唐师·热格则德玛接受访问时表示:「这次展会我们看到有很多我们的中小企业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这在蒙古国需求很大,合作前景很好。」她还提到,此次团队希望到中国学习新技术、新材料应用,蒙古与中国是友好邻邦,至少在鞋服产业方面,两国有着极其广阔的合作空间。「我们计划明年组织蒙古国的企业,带着用羊绒和羊毛制作的鞋子到晋江参展。」她说。 正如吴东苹所言:「晋江的鞋服产业有了几十年的技术沉淀,也有了一定的硬实力,是时候更好地从制造走向品牌,再走向全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