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走进金星集团,探索清洁能源与氢能装备制造

7 月 4 日,“行走中国·2024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的代表走进了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星集团股份),感受到了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         据介绍,金星集团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氢能装备、清洁能源装备,集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企业。旗下拥有 8 家实体子公司和 1 家分公司,已获得 400 余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 40 项,软件著作权 28 项。自主拥有铸造、容器生产及系统模块撬、智能加工、部件精装及产品组装四大生产基地。 公司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质检总局、全国压缩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压缩积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还成立了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工程技术中心、“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围绕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和氢能装备产业两大产品布局,荣获中国新能源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价值典范奖,入选 2023 年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企业、2023 年四川省新经济企业 100 强企业、2023 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023 年度成都市制造强市企业、2023 年成都市特色工业互联网领航平台、2024 年成都市第一批工业精品等荣誉。今年 4 月 1 日,吸引了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等众多领导到此调研视察。 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形成了两大产品系列:一是清洁能源装备产品,应用于天然气、页岩气开采后的净化、液化等深加工及终端应用技术装备;二是氢能装备产品,应用于制氢、输氢、加氢、用氢环节的综合应用技术装备。 媒体代表们深入到了金星集团的生产车间,他们亲眼见证了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感受到了金星人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 王磊摄 这次参观活动,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成都科幻馆,体验科幻盛宴

7 月 4 日,“行走中国·2024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的代表探访了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科创新城的成都科幻馆。科幻馆所展现的未来感和科技感,不仅是科技的展示窗口,更是文化的交流桥梁,将古蜀文明与现代科幻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探访过程中,代表们仿佛走入了一个神秘的宇宙世界。成都科幻馆占地面积达 138 亩,建筑面积 5.94 万平方米,总建筑高度 31.9 米。其设计出自全球遴选的扎哈建筑事务所,外形的灵感源自“星云”形态,大厅采光顶融入三星堆金箔面具元素,促成了古蜀文明与现代科幻文化跨越千年的精彩“对话”。该馆荣膺“2023 年度科幻旅行目的地”、西班牙《先锋报》“2023 年最受期待的建筑之一”。 场馆分为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包含时空隧道、停车场等。建筑首层围绕 3600 平方米的共享中庭,分布着 3980 平方米的雨果厅、2680 平方米的主题展厅、2510 平方米的星河遐想厅及文创商店区域;二层设有 804 平方米的雨果博物馆区域;三层内平台区域为 1800 平方米。此外,场馆还有 2550 平方米的太阳厅、710 平方米的地球厅、680 平方米的木星厅等各类会议厅 10 个。这些空间可依据实际需求开展精品展演、行业峰会、研学活动等多种业态。 2023 年 10 月 18 日至 22 日,第 81 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幻馆成功举办,吸引了全球 36 个国家和地区的 2 万余名科幻迷齐聚,嘉宾规模、会员人数、涵盖国别、好评度、影响力均创“历届之最”。大会荣誉主宾罗伯特·索耶称赞本届大会是“有史以来最棒的一届世界科幻大会”,郫都区也因此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区。会后,成都科幻馆持续拓展科幻场景、业态及展演功能,不断擦亮“成都科幻中心”这一名片。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东林村,见证乡村发展与致敬袁老

7月4日,“行走中国·2024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的活动代表们探访了一个名为东林的村庄,这里不仅是德源街道东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地。 据介绍,东林村,面积4.32平方公里,拥有73个林盘和3个村民集中居住区,耕地面积达4544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4119名户籍人口,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村庄的活力之源。村党委下设的6个党支部,包括两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共有136名党员,他们是引领村庄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东林村凭借其毗邻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城市功能外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村庄以规划、科创、艺术为三大抓手,不仅激发了集体、农民和社会投资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更为乡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在这里逐步成型,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赞誉。 值得一提的是,东林东村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2022年,村集体资产已达到6.279亿元,人均可支配年收入更是高达4.4万余元。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村庄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坚定信念。      荣誉是对东林村最好的肯定。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省级四好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三美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及“蓉城先锋”示范基层党组织等多项殊荣。这些荣誉不仅彰显了村庄的综合实力,更激励着东林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探访过程中,代表们还参观了位于东林村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这里不仅展示了袁隆平老先生的生平事迹,更承载了他对农业科技和乡村发展的无限期许。代表们在这里深情缅怀袁老,致敬这位为中国农业科技和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东林村的故事,是川渝大地上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而在这条道路上,东林村将继续书写着属于它的辉煌篇章。

郫都蝴蝶村: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7 月 4日,“行走中国·2024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的代表走进了郫都区的蝴蝶村。蝴蝶村作为乡村振兴公司精心打造的郫都文旅名片,园区围绕美丽经济产业这一主题,重点突出花卉苗木元素,巧妙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蝴蝶”这一美好意象,取“花开天府、蝶舞郫都”的美好寓意。 在 1.8 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辐射着 21.5 平方公里的花卉园艺产业示范片,串联起长达 80 公里的锦绣花环,有力带动了全区 12 个景区花园以及上百个优质花卉园艺企业的发展。园区始终遵循“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的原则,保留了原有的大田景观和川西林盘,并巧妙地融入建筑、产业、文化等要素,使得生态、形态、业态、文态完美融合。创新性地展现了“时代特征、国际水平、中国元素、成都特色”的“郫都表达”,成功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让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和谐共生、交相辉映,充分展示了郫都乡村振兴的初步成果,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蝴蝶村分为南北两区,秉持公园、花园、乐园、家园的核心思想,融合了住、展、玩、恋、婚、产、乐 7 大产业集群。园区内有外形恰似展翅飞舞的蝶语馆,有充满荷兰羊角村风格的莳花渡花岛乡居,有花园式的百合亭婚姻登记处,还有川西民居式、能够满足吃住行游购娱需求的春光里商业街,以及能纵享当代婚礼艺术的星月堂婚宴会馆。 蝴蝶村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乡村景区,更是一个集生态、文化、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这里充分展示了郫都区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和成功经验。 此次“行走中国·2024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的探访活动不仅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深入了解了郫都区乡村振兴的初步成果和成功经验,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乡村的魅力和活力。相信在将来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郫都区以及中国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卉盛宴

7 月 4 日,“行走中国·2024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的代表们踏入了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      郫都区,这片古老的土地既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农家乐旅游的起源地,更有着“盆景之乡”的美誉,向来享有“鹃城”的雅称。当下,郫都区锚定“科创高地、锦绣郫都”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致力创造高水平美好生活,坚定地踏上了创新图强、绿色崛起、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世园会分会场选址郫都区,无疑是对其的特殊厚爱与有力鞭策。 为成功迎接这一被誉为世界花卉园艺领域“奥林匹克”的盛事,助力成都向全球展现一届充满蜀地韵味、创意无限、精彩绝伦的盛会,郫都区紧密围绕 2024 年成都世园会“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的主题,秉持“全域景区”的理念,热火朝天地推进分会场的建设工作。郫都区分会场以“现代花卉产业未来发展答卷”作为主题定位,精心策划规划了 1.8 平方公里的核心区、16 平方公里的示范片区,对郫都区 80 公里的锦绣花环慢行体系进行改造提升,对环线上 12 个景区花园以及全区百个优质花户予以提档升级,构建出“一心、一片、一环、十二园、百点”的空间格局,打通了郫都区的物理空间联系与产业空间体系,将花卉产业资源聚合形成的优势,深度渗透到当地花卉企业,全面提升区域花卉产业的发展层级以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到 2024 年,郫都区将向世界呈现花卉产业繁荣昌盛的景象,展示创新创意花卉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成果,同时凸显花卉产业在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的示范作用,达成“花聚鹃城 创智园艺”的目标,铸就永不落幕的世园盛会。      近年来,郫都区的花卉苗木产业蒸蒸日上,2021 年花木销售额高达 60 亿元。区域内拥有春天花乐园花卉苗木专业市场、安龙盆景集市、陌上花开等花卉生态旅游景区。全区从事花卉苗木种植的农户达 3.21 万户,专业大户及企业有 2210 户,从事花卉苗木经济业务的从业人员 0.3 万人。以郫都区花卉协会为核心的协会和合作社共计 39 家,会员超过 4000 户。形成了以精品花木生产加工、花卉生态旅游为基础的特色花卉产业。 此外,郫都区将以此次世园会分会场落地为契机,紧握发展机遇,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领,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计划在 8 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内培育一批垂直农业、智慧农业、工厂农业,打造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强化农业生产现代化、花卉产业精品化发展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以鲜花为纽带,塑造浪漫鲜花城市的魅力名片;以花产为支撑,引领全区花卉产业发展的新潮流;积极探索公园城市的“郫都表达”,突显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公园城市特质, 2024 年向世界展现绿满鹃城、花香郫都、生机盎然的公园城市新风貌。

四川“映美视”元宇宙馆:传媒与科技融合的创新高地

7月3日,“行走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的代表们踏入了位于四川传媒学院西区国家超高清基地成都影视硅谷 A10 大数据中心的“映美视”元宇宙馆。   这座国内首座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数字艺术元宇宙光影视界&科普体验馆,面积约达5000㎡。该馆专注于数字艺术的全新场景营造,通过互动性、沉浸式、超高清的表现形式,成功构建了一个沉浸式与互动性俱佳的文化艺术传播交流空间,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数字艺术交流与科普体验的高地。 在体验馆内,代表们通过全方位动态展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嫦娥奔月”“天宫一号对接”“蛟龙下马里亚纳海沟”等场景,深入了解了影视拍摄及后期制作流程。同时,结合传媒博物馆数以万计的藏品所诉说的传媒人文发展史,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融合,使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真正实现了身临其境,极大地拓宽了视野。 “映美视”元宇宙光影馆是成都影视城“双轮驱动”的一个精彩缩影。它与周边的传媒博物馆、“视界一号”数字化摄影大棚等相互呼应,共同构建起总面积超过26000平方米的元宇宙超大型光影馆群落。这里重点围绕影视科技、科幻科普、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等内容,着力展现“元宇宙+数字影视”创新发展的全新局面。 区别于国内其他主要采取“外景地+影视旅游”发展模式的影视基地,成都影视城聚焦于影视产业链中创作、拍摄、制作等重点环节的科技化与数字化,积极推进“科技+影视”的融合发展。其拥有现代高科技摄影棚群落,并落户了全国首个国家级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代表们的参观,不仅让他们领略到了元宇宙光影馆的独特魅力,也为向世界展示成都在影视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发展潜力提供了契机。相信通过他们的笔触和镜头,会有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到这里,进一步促进成都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

川味飘香全球:”饭扫光“的崛起与未来展望

  7 月 3 日,“行走中国·2024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的代表们走进了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创立于 2000 年的企业,在川味下饭菜领域深耕多年,凭借不懈的努力,已然成为国内下饭菜市场的翘楚。 据介绍,饭扫光自诞生以来,始终坚定地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导向。他们深知,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期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公司专注于下饭菜的研发与创新,力求为广大消费者呈上既健康又美味的川味下饭菜产品。 作为川味下饭菜的开拓者和引领者,饭扫光巧妙地将传统川味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持续推陈出新。他们深入研究年轻消费群体的口味偏好,研发出一系列深受喜爱的经典下饭菜产品。比如,公司注重产品的健康与营养,创新性地将富含更多膳食纤维的绿色食材与益生菌相结合,成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下饭菜。这种独特的组合,让消费者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无需担忧健康问题。 在销售领域,饭扫光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布局能力。其产品不仅全面覆盖了全国各大 KA(重要客户)、BC(小型超市)、流通市场,在电商平台如京东、天猫、抖音等也占据重要地位,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方位覆盖。不仅如此,饭扫光还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远销全球 80 余个国家,累计销售突破 10 亿瓶,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如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饭扫光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升级。他们采用非盐渍及益生菌生产工艺,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只为给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下饭菜产品。一直以来,公司始终将消费者的健康置于首位,通过精心挑选“绿色食材”、采用“绿色工艺”等一系列举措,全力以赴打造更健康的川味下饭菜产品第一品牌。 据悉,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继续坚守“以消费者健康为己任”的企业理念。他们将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饭扫光必将成为全球川味下饭菜市场的领军企业,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美味的下饭菜产品,让川味美食在全球范围内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行走中国·2024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走进四川传媒博物馆,探寻传媒发展足迹

7 月 3 日,“行走中国·2024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的代表们走进了位于成都影视城核心区的四川传媒博物馆,由此开启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探访之旅。 这座独特的博物馆紧邻双创公寓、图书馆和光影街区,占地面积达 3000 平方米,在全国高校传媒类博物馆中规模最大、展品最全。其丰富的藏品涵盖了通讯、广播、电影、电视以及摄影、摄像等众多产业元素,总数超过 5000 余件。 步入博物馆,通讯广播区、电影区、电视区、摄影摄像区四个区域依次呈现。在这里,从历史的纵深到现实的展现,传媒行业的发展脉络被清晰而系统地梳理和介绍。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行业的记忆,无论是新中国第一代通讯和广播器材,还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外传媒藏品,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传媒行业的变迁。 馆内收藏的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电视机、照相机等珍贵藏品,堪称国内顶尖珍品。通过精心布置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再借助先进的数字展示手段,参观者们不仅能了解到传媒各领域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更能清晰地洞察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四川传媒博物馆将收藏功能与公益教育、学术研究、科学普及、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完美融合。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藏品的场所,更是一个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在这里,采取了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等多种创新的参观模式,让参观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够亲身融入其中,深切感受传媒的魅力与伟大,体会行业发展的艰难历程与显著进步。 代表们在参观过程中,不时驻足凝视,仔细聆听讲解,纷纷用镜头记录下这一文化瑰宝。他们认为,四川传媒博物馆不仅是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更是一扇让世界了解中国传媒文化的重要窗口。相信通过他们的传播,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和领略到这座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未来,相信四川传媒博物馆将继续秉持其使命,不断丰富藏品,提升展示水平,为推动传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广汉金鱼镇上岺村——土地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7 月 3 日,参加“行走中国·2024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的代表们走进了广汉金鱼镇上岺村,开启了一场探访之旅。 金鱼镇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初心之地,围绕党建引领下的土地改革这条主线,突出党员教育和中小学生课外研学两个重点,锚定稻香公园发展方向。在1978年,金鱼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包产到组”的改革,比安徽小岗村早了1年时间。为铭记改革历程,落实党史学习教育,让前辈同志们勇于改革、敢于担当的精神始终激励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土地改革陈列馆。 村支书王明军为代表们介绍情况 在土地改革陈列馆中,代表们仿若穿越时空,直面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一幅幅饱含历史沧桑的照片、一件件珍贵无比的文物,无不讲述着上岺村人民于土地改革中的无畏与智谋。他们秉持“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挑战陈规旧制,积极探索全新的土地制度。这种先锋精神,不但在中国土地改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续的新农村建设筑牢了根基。 迈出陈列馆,上岺村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令人赞叹。民居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的道路生机勃勃,处处散发着现代化的魅力。村民们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了收入的稳定攀升,生活品质大幅提高。上岺村的新农村建设,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让村民切实共享发展硕果。 上岺村水果满园,香气四溢,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村民们充分借助当地优良的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水果种植产业,培育出众多品质上乘、口感绝佳的瓜果品种。这些美味的水果,不仅在本地备受青睐,还畅销全国各地,成为了上岺村一张耀眼的名片。农业产业的兴旺,有力地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农产品展示区内,丰富多样的农产品琳琅满目。这些农产品既展现了上岺村丰厚的农业资源,又体现了村民在传承与创新道路上的执着追求。他们在传承传统农业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总之,广汉上岺村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土地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的诗篇。在这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新时代得以传承与弘扬,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画卷生动铺展。上岺村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为中国农村的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

加拿大也要对中国电动车动手了?

智库:阻中国电动车倾销欧盟​需征50%关税| 反补贴调查| 大纪元

七天记者 颜宏 2024年2月8日,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太仓港国际码头等待出口的电动车 / 网络图片 在美国和加拿大国内汽车业界的巨大压力下,联邦财政部7月2日正式启动了一项为期30天的公共咨询,截止到8月1日,目的是为阻止中国产电动车进入加拿大市场拟采取的措施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 东升西降 作为工业品,汽车是产业链最长的工业门类之一,上下游企业众多、就业覆盖面广;作为消费品,汽车又是传统消费四大金刚之一,对社会消费品零售贡献巨大,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面临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紧迫感,全球的新能源转型浪潮又赋予这一传统产业全新的生命周期。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拼搏,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从崭露头角发展到今天的遥遥领先,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和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出口国。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一份报告,全球道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有一半以上在中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含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渗透率从5.4%一路攀升至31.6%,预计2024年将接近40%。在2023年的最后一季度,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比亚迪以52.6409万辆纯电动汽车的销售量打败特斯拉(48.45万辆),首次问鼎全球头把交椅,成为全球最大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中国电动车在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出口也日渐火热,新能源汽车以及蓄电池也取代服装、家具、家电的“老三样”成为了中国出口的“新三样”。2023年中国的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跨越了两个百万级台阶(从300万辆级别跨越到500万辆级别),首次跃居全球第一,达到522.1万辆,同比增加了57.4%。其中,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增长极,2023年出口量达到177.3万辆,同比增加了67.1%,增速大大超过传统燃油车,占汽车出口总量的24.5%。换言之,超过日本丰田、德国大众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的中国每出口4辆汽车中就有近1辆是新能源车。 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历程 压力山大 中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推陈出新给欧美老牌车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正在和中国打贸易战的美国。作为传统汽车制造业强国,美国在几年前就感受到了可能在智能电动车赛道上被中国远远甩下的危机,多年来针对中国电动车产业采取了多轮限制措施,使得实际上并没有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能进入美国市场。目前在美国销售的产地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只有吉利和沃尔沃合作打造的极星汽车,这个籍贯为瑞典的电动车品牌,2023年在美国也只卖出了7000多辆。 即使如此,美国总统拜登还是在2022年8月签署《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RA),宣布将向购买电动汽车的美国消费者提供7500美元补贴的同时,对获得补贴的车辆进行了限制,要求其电池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回收,以及电池组件的组装必须有一定比例是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完成,进一步限制使用中国动力电池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到2023年底,拜登政府修改了IRA法案的某些条款,再一次收紧对来自中国电动车的限制。修改的条款要求从2024年起,符合补贴条件的美国新能源汽车不能包含由“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也就是中国企业)所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2025年后,合规的车辆也不能含有由此类实体提取、加工或回收的关键矿物镍和锂等,否则将不再有资格享受补贴。 这还不够,拜登政府又在今年5月14日在白宫官方网站宣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计算机芯片和医疗产品等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从25%提升至100%(加征后的关税由原来的27.5%升至102.5%),动力电池关税从7.5%提升至25%,电池零部件关税从7.5%提升至25%。这还不够,美国还频繁炒作“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论”,号召盟友全面打压中国。实际上,全球都需要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来减少碳排放,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全面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中国产能过剩”,而是全球产能不足。 在美国带头后,欧盟也于6月12日以“反补贴”为由,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的关税,并拟于7月4日起由各成员国海关执行。美国、欧盟相继出台针对中国电动车的限制措施后,压力来到了忠实盟友加拿大一边。一直对贸易保护持犹豫状态的特鲁多政府在承受外部盟友的巨大压力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内部来自传统汽车业界的呼声。6月20日,加拿大的汽车制造大省——安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发表声明,要求联邦政府追随美国的脚步,将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到至少100%。在他看来,与美国汽车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加拿大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大量的加拿大汽车产业工人将面临失业的风险。加拿大的汽车工业约占总经济的2%,约50万加拿大人直接或间接受雇于汽车工业,而加拿大生产和组装的绝大多数汽车都出口到美国,因此加拿大和美国的汽车供应链是紧密整合的,每天有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在跨境流动。 征税前奏 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加拿大创新、科学和工业部长商鹏飞(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与出口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部长伍凤仪(Mary Ng)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示过,加拿大正在考虑是否需要提高对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关税,也不会成为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的后门。 6月24日,加拿大副总理、财政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加拿大汽车工人和汽车行业正面临中国故意、国家主导的产能过剩政策带来的不公平竞争,这正在损害加拿大电动汽车行业在国内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面临着中国故意为之的产能过剩的不公平竞争,这破坏加拿大电动车行业在国内和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宣布从7月2日到8月1日启动针对业界和工会的公共咨询。 同时发布的潜在应对措施文件主要包括关税、激励措施、投资限制、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在关税方面,加拿大目前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6%的关税,购买来自中国的电动车还有资格获得几千元的电动汽车退税补贴。这次的咨询计划似乎只考虑对成品车征收关税,并列出了详细的进口电动汽车品类,排除了电池或电池组件。 在鼓励购买电动车方面,现行的鼓励政策主要有零排放汽车激励计划(iZEV)和中型及重型零排放汽车激励计划(iMHZEV),其中iZEV计划将于2025年3月31日结束,而iMHZEV计划将于2026年3月31日结束,但这取决于两个计划的资金供应情况。目前,符合项目要求的零排放车辆(包括电池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均有资格获得补贴,以降低加拿大人购买电动汽车时相较于燃油汽车较高的前期成本。这次咨询的一个主题就包括是否应将中国制造的零排放车辆排除在iZEV和/或 iMHZEV项目资格之外,以及加拿大应如何实施这一限制措施。实际上,中国出口到加拿大的电动汽车主要是特斯拉,其他品牌的汽车数量非常有限。加拿大交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在过去一年中,每10个申请联邦退税的加拿大电动汽车买家中,就有3人购买了特斯拉汽车,共有约5.1万辆,这些特斯拉主要是有由上海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特斯拉工厂生产的。 在投资方面,因为担心中国公司可能会寻求在加拿大建立电动汽车生产设施,从而进入北美市场,因此计划对所有的外国投资,包括新项目投资和非控股少数股权投资都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对《加拿大投资法》如何适用于外国国有企业对加拿大实体和关键矿产部门的投资做进一步的政策澄清。 在安全方面,咨询意见稿中也提到了智能电动汽车带来的潜在网络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在此之前,美国和加拿大的有关部门已经多次渲染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带来的安全威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曾表示:不需要太多想象力就能明白,像中国这样的外国对手如果能够大规模获取这些信息,可能会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美国公民的隐私构成严重威胁。甚至说出“假如有300万辆中国汽车行驶在美国道路上,而北京可以让它们同时熄火”这样的冷笑话。加拿大的网络安全公司Beauceron Security总裁David Shipley更指出,这些装有自动驾驶功能或智能功能的汽车配备了麦克风和摄像头,可以被视为“移动的间谍车”。 针对加拿大的行动,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已经注意到将于7月2日起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可能采取的措施征求公众意见。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并敦促加方不要以“公平竞争”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毛宁也表示,中国始终认为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人为设置贸易壁垒,只会破坏中加或者是世界的正常经贸合作,损害国际产供链的稳定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