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编辑部发文《华人家庭武汉归来遭声讨,当事人首度发声》,不料遭到了当事人和其他读者的双重炮轰。前者认为是《七天》把她们推入了深渊,后者又觉得七天分明是在为前者洗白,有包庇的嫌疑。而整个编辑部也就此事讨论到了深夜。
为了更好地讨论问题,我们先梳理一下几个事实:
一、当事人在未知情况下回到蒙特利尔,在未知情况下参加了活动。
二、在得知武汉疫情严重之后,打电话给811,因没有症状,当局建议自主生活,正常上学。
三、网友依旧不依不饶,指责甚至谩骂当事人及家人没有在家自我隔离14天。
问题来了,无论有没有症状,从疫区归来进行自我隔离14天,到底是民众自我选择的权利还是应尽的义务?
围绕这个问题,记者联系了前几天在change.org上发起倡议“从疫区回来自我隔离14天”的彭先生。同样是在意孩子健康、希望能行使 “14天自我隔离办法”的他,则采用了更理智的办法。几天前他发起了此项倡议,目前已经收获逾百签名。
今天早些时候,他向记者出具了他刚收到的孩子学校转发自卫生部的邮件,里面建议从疫区回来的孩子,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拨打魁省健康热线811咨询下一步。记者仔细看了邮件,里面并没有建议从疫区回来就必须自我隔离14天的内容。
彭先生表示,他现在宽心不少。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他不再太过焦虑。
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安省。在约克区,华人家长们同样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教育局发出请愿,呼吁教育局要求近期从中国返回的学生和家长向学校报告,并在家自我隔离至少17天。这份请愿书截止1月27日就已经超过8千人签名,而约克区教育局董事会主席及教育总监当日向所有学生家长发送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出乎大多数的意料。
信中提醒家长和学生要做好防疫工作以外, 教委希望大家能面对另一种病毒:反华仇外心理。信中写道,“我们意识到华裔家庭的关注和焦虑加剧,但即使是以安全或善意为前提,要求隔离那些假设有风险的人,仍然会被认为是偏见和种族主义的表现”。
而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在世界各地,从疫病歧视链过渡到种族歧视的案例越来越多,脸书上出现了连讽带刺的图片,说病毒很快会完蛋,因为是中国制造的。在华人集体形象遭遇挑战时,华人如何应对集体危机?
回过头来总结这户武汉华人家庭回蒙以后的遭遇,暴露了我们在面对危机时展现出来的深层问题:
每一个人的权利都值得尊重
危机下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滋生了平时不敢爆发的心理活动。一心只想自己,却忘了思考别人也需要被尊重。多数人的权利应该被尊重,少数人的权利就可以被忽视吗?显然,多数人和少数人的权利都值得被尊重;而加拿大一贯的做法是,多数人的权利值得被尊重,少数人的权利更值得被尊重。
公众对魁省政府公信力的怀疑
对政府打包票的系统不信任。如果打过811热线的人都知道,这个电话和你申请其他政府福利部门的热线一样极其难打,为了打通一个电话,等待时间平均需要花30-50分钟。而加上加拿大医疗体系长期饱受诟病,在这样的情形下,华人潜在的担忧不无道理。这个机构我能不能相信它?如果不相信,我该相信谁?或许只能抱团取暖,靠我们自己了。
知识结构和信息整合能力的缺失
信息时代,很多人不具备过滤信息、更新并优化个人系统的能力。面对国内外疫情信息大爆炸,群里各种信息满天飞, common sense彻底失灵,一看到夺眼球的题目和内容就急急分享、转发,殊不知这个世界有多少人专门研究如何用标题夺人眼球获取流量。信息大爆炸时代,特别考验判断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与其转发那些出处不明、没有公信力的内容,不如关起门来多看《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