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之约(2)

文图 / 明居

新疆的城

城是文明的聚居地。

首访新疆,我到了喀什、伊宁和乌鲁木齐等城市,这些城市的市容市貌、建筑风格、基础设施及建设规划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喀什古城、锡伯古城、伊宁市的喀赞其及六星街民俗街区则尤其令我难以忘怀。

喀什古城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其开城仪式首先就把我震撼到了。上午十点半的开城仪式似乎把全喀什的游客都吸引过来了,这种人山人海的场面我多年未遇。9月5日上午我们乘车赶到喀什古城入口处,看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距开城仪式还有半个小时,游客已经把古城入口前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开城仪式开始了,城墙上身披古代战袍的武士吹号,城门下身着维吾尔民族服装的少男少女载歌载舞。但见游客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纷纷占据有利位置,伸长脖子观看入城式演出,现场自拍杆林立,手机、照相机乃至无人机把欢乐和微笑记录下来,喀什古城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喀什古城门

大约15分钟的演出结束后,城门大开,游客如潮水般涌入古城。我们乘游览车游览了喀什古城东区。古城内,店铺鳞次栉比,五颜六色的民族花帽服装店、造型各异的民族乐器店、晶莹温润的和田玉器店、五彩斑斓的英吉沙手工小刀店、巧夺天工的银器、铜器、铁器、陶器、木器工艺品店、沁人心脾的百年老字号维吾尔养生药茶店,当然还少不了香气四溢的新疆特产瓜果干果店、满屋飘香的清真餐馆饭店,应有尽有。

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店主人

这种店铺集中的贸易市场有个响亮的维吾尔语名字—“巴扎”。巴扎文化是繁荣的古丝绸之路留给喀什古城的永恒印迹,现在的喀什古城更是拥有许多特色巴扎,包括花盆巴扎、铁匠巴扎、木器巴扎、手工艺品巴扎、药茶巴扎、帽子巴扎、汗巴扎(美食一条街)等不一而足。下车停靠处,同伴们购物热情高涨,各有斩获。有同伴急不可耐,头天晚上就逛了喀什古城,说起夜游古城的经历,古城夜景的美丽,令我艳羡不已。游古城,逛巴扎,巴扎文化让喀什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活力。

汗巴扎

“买买提的老房子”是聆听喀什历史的一个拍照打卡地。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优秀民居,堪称维吾尔建筑精粹,其注重庭院布局、房间功能、错落有致、生活空间功能区分的设计匠心独运,沧桑怀旧,喀什仅有。

买买提的老房子入口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我们参访喀什古城的最后一站。

这座清真寺始建于明代1442年,后经明清两代在1537年、1787年和1873年三次扩建,寺院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120米,总占地1.68公顷。建国后,1983年、1994年和2011年国家又三次拨专款进行大规模维修,形成现在的规模。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和“大门”等七部分,门楼高12米,多角穹顶,大门两侧为20米高的砖砌圆形柱体塔楼,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中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艾提尕尔清真寺,院内树影婆娑,清幽静肃,正殿内饰简洁,空间巨大,墙壁上一巨幅挂毯特别引人注目。据导游介绍,石榴是喀什的特产之一,石榴也代表了各民族大团结,挂毯画面有许多石榴花与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心形图案,画意是祝愿祖国各族人民同心永结,永不分离。

艾提尕尔清真寺

告别喀什古城,飞越高山戈壁,到达“塞外江南”伊犁的第三天,我和同伴一天内连续走访了各具特色的三座城(区),与新疆的城市之约达到了高潮。

9月7日上午参访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锡伯古城。锡伯古城是清代乾隆年间一只锡伯族兵士携家眷响应朝廷号令,从东北西迁新疆伊犁屯垦戍边、充实当地而留下的历史遗存,它是一座城,更是一首立体的悲壮史诗。城门上,用汉、锡伯双语书写的“锡伯古城”匾额高悬,熠熠生辉,迎接宾客。古城内有锡伯族西迁历史纪念馆、锡伯民俗馆、锡伯民族博物院、弓箭博物馆、威震楼等设施。

锡伯古城门

在锡伯族西迁历史纪念馆,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公元1764年锡伯族官兵从东北沈阳等地西迁伊犁保卫祖国边陲的悲壮伟大历史,由此形成了锡伯族的“西迁节”,西迁的锡伯族保留了完整的语言文字和民俗风情。时至今日,国内外的锡伯族同胞每年都庆祝“西迁节,以纪念其先祖可歌可泣的西迁壮举,今年正好是260周年。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我有一位交往多年的老朋友是锡伯族,所以参观锡伯古城时特别留心一些细节。锡伯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与中国民族大融合前的重要一支拓跋鲜卑渊源深厚。2007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DNA实验室和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对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48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锡伯族与拓跋鲜卑之间的线粒体DNA的遗传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锡伯人在遗传距离、系统发育树和多维度分析等方面均表现出与拓跋鲜卑的亲缘关系最近。分析结果支持锡伯族是拓跋鲜卑的直系后裔。

锡伯族有尚武善射箭的传统,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为全国培养了许多射箭运动员、教练员,是著名的“射箭之乡”。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就有锡伯族射箭运动员代表中国鏖战国际赛场。在古城的射箭场,伙伴们纷纷拉弓射箭,一试身手。

阎维文演唱的军歌《小白杨》家喻户晓,歌词“一颗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耳熟能详。参访中了解到,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一位在伊犁戍边的锡伯族解放军战士根据自己的经历有感创作的,那么这里就是《小白杨》的诞生地了。锡伯古城一角,上书“永镇边疆”的威震楼巍然屹立,仿佛诉说着锡伯族人代代相传的不怕牺牲为国戍边的民族精神。

离开锡伯古城,9月7日下午我们回到伊宁市。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有人把伊宁与伊犁比喻为双子般的西域明珠,它坐落在伊犁河谷中部,伊犁河如一条碧绿的丝带穿城而过。伊宁市的城市建设充满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街道两旁,蓝色的维吾尔族民居和俄罗斯风情的建筑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伊犁老城喀赞其文化旅游区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位于伊宁市南市区,是了解维吾尔族文化的绝佳去处。“喀赞其”的维吾尔语意思是“铸锅为业的人”,其中“喀赞”指的是“锅”,“其”即“工匠”。这个名称反映了喀赞其民俗区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喀什古城的色彩是古朴的金黄色,喀赞其民俗区的色彩就是亮丽的蓝色—-当地人称为“伊犁蓝”。蓝色的墙壁、精美的雕花门窗、宽敞庭院,每一处都透露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架葡萄,架上挂满吉祥如意的葫芦,院内花木葱茏。这里的人们尤其喜欢种花,萱草、凤仙、石辣、丁香,四季有异香。白杨树洒下浓荫护卫着小院,小院是城中的世外桃源,城中人成了桃花源人。乘坐电瓶车或马车穿梭在古老的街巷,仿佛穿越了时空,在蓝天上的街市中漫游,无比惬意。

六星街则以其独特的俄罗斯风情吸引着游客的脚步。从空中俯瞰六星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树成荫、红瓦蓝墙的正六边形街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放射状的独特城市结构使六星街名闻遐迩。六星街街巷内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13个民族的群众,是新疆多民族和谐共处、多元文化交融的一个缩影。

六星街

来六星街游玩,各式各样“多巴胺”配色的建筑尤为引人注目。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色彩艳丽的墙面、造型各异的小楼、拱门、门廊令人目不暇接。漫步六星街,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邂逅一场“音乐会”、“舞蹈节”。我们在六星街上的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就欣赏到一场老中青三代艺人演奏的手风琴专场音乐会,年仅七岁的小手风琴手穆妮沙特别受到了大家喜爱。

手风琴珍藏馆的主人亚历山大·谢尔盖维奇·扎祖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俄罗斯族“巴扬(键钮式手风琴)艺术”非遗传承人。800多架来自俄罗斯、意大利、德国、捷克等国的精品手风琴在此陈列,其中不乏手风琴中的“古董”珍品。在俄罗斯风情园,我们与亚历山大相谈甚欢。那里优美的舞蹈、美味的列巴、甘冽的古兰丹姆冰激凌和阿谷朵格瓦奇饮品让人流连忘返。

俄罗斯舞蹈

色彩斑斓的建筑、悠闲的咖啡馆、别致的酒吧,美丽的风景、美妙的音乐、美味的食物,共同构成了六星街的独特魅力。

告别喀什古城,又赴锡伯古城,移步喀赞其,漫游六星街。再见了伊犁,再见了伊宁!乌鲁木齐在向我招手!新疆的城,一座座,承载着丝路名城的文化厚重,又有烟火气、市井味,闪烁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光芒。新疆的城,正以她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四海宾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