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中国书法大会》导演手记

《中国书法大会》深入挖掘书法文化,全景展现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史。两名节目导演朱晨、田璟媛,从主创角度介绍了节目策划和制作背后的点点滴滴,《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她们的节目手记。

《中国书法大会》导演手记(朱晨)

书法的美感呈现需要从“人”和“自然”入手

书法的美感呈现一方面从情绪入手,一个是帖本身的内容,再一个就是作者当时的情绪带给我们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冷静的,还是激昂的,它是一种忧伤的,还是一种热情迸发的,通过这种感受进行色调的处理,结合现在的视觉AR元素,来进行氛围的营造。

descript

《中国书法大会》执行总导演朱晨

另一方面结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将整个现场置于AR技术延展的天地之间,中间穿插山水树木、四季花草、飞鸟鱼虫等自然元素,合力传达中国人的审美观、宇宙观、哲学观。这样就更容易带领电视机前的观众走进书法作品的精神世界。

descript

节目现场图片

问答书法爱好者互动参与

越是古老的东西,我们越要用新的方式进行一些演绎,让它走近观众。我们跟现在的游戏结合起来,比如说“篆书连连看”,还有“找不同”,在王羲之的帖里面安插一些别的书法家的字,让现场的书法爱好者挑出来。用游戏跟古老的这些东西,包括一些甲骨文、石鼓文进行结合,让它变得可观可感,又可学。

我们在节目中也设置了互动答题,不仅是现场的观众互动,屏幕前的观众也能跟着我们一起互动。对于书法这样本身看起来特别专业的东西,做一些娱乐性的互动可能会更好一些。

独创名家点赞章

名家点赞章可以说是我们节目自己独创的东西,我们知道写完书法作品都要盖章,那我们书法大会能盖什么章?现代人都是跟帖、点赞,所以就有了“点赞章”的想法,这些点赞章都来源于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比如王羲之、米芾、赵孟頫、苏轼,还有包括毛主席的“风流人物”。

节目娱乐性和专业性的平衡

我们加入了很多文艺的元素,如舞蹈、舞台剧、情景讲述等,用各种文艺形式去演绎书法背后的故事。比如选择用舞蹈的方式来演绎草书,因为草书是流动性、动感最强的,帖就是将一瞬间的动作凝固在了纸上,包括笔的使转顿挫等,在欣赏舞蹈的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法。

书法是中国文化瑰宝,我们经常会谈到“文化自信”,那么我们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书法作品都有哪些?他们的价值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些作品究竟好在哪里?本季《中国书法大会》将通过18件(组)中国经典书法作品,让广大观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提高艺术审美,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书法大会》导演手记(田璟媛)

艺术表达形式符合作品气质,契合节目主题

《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共六集,每集涉及三件(组)书法作品,也就是说,我们共有18个表演,这18个表演的位置非常特殊。在节目的整体结构中,最先出现的是表演,之后才进入专家解读,选手互动,全场书写等环节。也就是说,表演必须符合节目主题,必须符合书法作品本身的气质,必须各具特色,这也是导演组在前期筹备中对自我提出的要求。

在18件(组)作品中,导演组采用了舞蹈、武术、戏曲、单人讲述等不同表现形式,力求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样态,而采用何种样态,是由书法作品本身的气韵决定的。

通过舞台设计和音乐,增强艺术感受

在戏剧表演的部分,我们让所有的视觉、听觉元素来服务于内容和主题。在视觉表达上,除了传统的舞台实现方法,我们还借助了AR等技术手段,来构建故事产生的空间;在音乐上,戏剧部分全部采用了原创音乐,这保证了每一个表演都充满了导演组对此书法作品的独特理解。

descript

《中国书法大会》执行总导演田璟媛

只有当演员的表演、台词、音乐、舞美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形成一个意味隽永的节目,而这正是我们的追求。

培养孩子写书法,从动笔开始

给他一支毛笔,再给他一本字帖。我的孩子今年3岁半,从筹备《中国书法大会》开始,我就会在家里写一些毛笔字。给我带来最大的惊喜是,我家孩子也要跟着写,他认识君子的“君”,是通过《曹全碑》的第一句“君讳全,字景完”来认的,完全是靠看字帖,瞎写着玩儿来学的,但是呈现的风格,可以发现已经受到了《曹全碑》的影响。

C:\Users\86185\Desktop\828a3dbcc1d2a2c2f5cf2d0f1c9dc1e.jpg828a3dbcc1d2a2c2f5cf2d0f1c9dc1e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中国书法大会》更多精彩内容:

节目开拍前做了哪些筹备? https://yspapp.cn/1e3F

【如何解决书法作品中的视觉色彩呈现问题?-央视频】 https://yspapp.cn/1e3H

【手机、电脑普及的时代,如何培养孩子写书法的习惯?-央视频】 https://yspapp.cn/1e3I

《中国书法大会》主页: https://yspapp.cn/n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