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文苑】
少年威廉的遭遇(上)
洪田
青年威廉何以患上了精神疾患?这和他的家庭遭遇有关。坊间传说不少,大都把他的父母描绘成恶魔一样的人物,其实这有失公道。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或者为了渲染威廉的不易,捕风捉影,不足为信。少年威廉的遭遇原本不在我的写作计划中,但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还是有必要把他的遭遇说一下。
可以说,少年威廉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的家族是一个富裕的家族,在梦城的富人区有一套豪宅。他在豪宅里出生,和父母一起在这里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当威廉6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原本平静的家庭生活开始出现争吵。后来,争吵逐渐升级,威廉的父母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希望能够解决问题。按照心理医生的判断,威廉的母亲患上了双重性心理疾病:有时抑郁得要自杀,有时又处于极度的亢奋中,手舞足蹈难以自已。因为没有特效药快速根治,这种心理疾患需要在药物缓解的同时,辅之以其它手段的治疗,其中家人的陪伴很重要。
威廉的母亲何以患上这种心理疾病?这来自于她的遗传,也和她的生活环境有关。她的父亲是个军人,患有轻度的精神分裂症,这为她的精神疾患埋下了伏笔。但如果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她的精神疾患或许不会很严重,甚至不会表现出来。但她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让心理上的有毒种子慢慢萌发并滋长出来。
常言说,贫贱夫妻百日哀。贫穷,让很多原本幸福和谐的家庭最终走向了解体。威廉的家庭是个富裕的家庭,不会因为物质贫乏而让年轻的家庭主妇面临些许压力的,她怎么可能因为生活压力而患上精神疾患呢?其实,物质上的贫穷并不会破坏一个家庭,对待贫穷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祸首。单纯的物质条件并不能决定一个家庭的未来,对待生活的态度才会决定一个家庭的未来。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人们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同样会产生问题。威廉的母亲正是缺乏这样的理智,才导致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威廉的母亲有着很体面悠闲的工作,但内心却很空虚。她需要有人关怀,有人呵护。可惜,威廉的父亲是个工作狂,作为一个大型公司的CEO,他的全部时间几乎都在工作上,在办公室里。威廉小的时候,在他母亲看来,是一个可爱的玩具。当威廉逐渐长大的时候,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逐渐减少,母亲的寂寞和孤独也逐渐增强,而这种感觉如果不能以适当的方式消耗掉,便会化作心理疾病。威廉的母亲正是在这样悠闲的状态下产生了心理问题。如果她的生活需要面对一些压力,或许不会如此。人生不如意,往往十之八九,从此可见一斑。
最终,在威廉11岁那年,他的父母离异了。对于威廉来说,这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冲击,因为他的20名同班同学中,完整家庭只有三家,其他的家庭都是单亲家庭。在他刚入小学的时候,他的20名同学中,只有一个同学是单亲家庭,其他的同学都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现在,威廉的父母离异后,完整家庭只有两家,威廉成为了多数同学中的一员,他幼小的心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鹏翔万里】
卖牛
贺鹏
拴小掏出钥匙,打开旱井的那把锁,拖开沉重的井盖,从衣兜里摸出一个小手电筒,爬在地上,把头探进井口里用小手电照了又照,最后叹了口气,便站起身来,使劲拖过井盖盖上,又用那把锁“卡吧”一声锁住了这眼旱井。随即弯腰拍了拍膝盖上的土,就直奔院里的牛圈,牵出了那头他心爱的黄牛。
那头黄牛是政府用扶贫款给他买的,个头大,毛色好,又肯拉犁,拴小把它当儿女一般的侍弄,天长日久和那黄牛有了不少的感情,黄牛一见他就“哞哞”地叫。
拴小牵出牛来,岔开手指,顺着牛毛长的方向把牛的全身梳理了一番,给它从家里端来了饲料笸箩,蹲在地上,两手端着让黄牛慢慢吃,黄牛只吃了几口,便伸出舌尖在唇外舔了舔,又把舌头伸在了自己的鼻孔里,舔了几下,盯着拴小“哞哞”叫个不停,拴小知道牛是渴的,放下饲料笸箩,从屋里用舀水瓢舀了半瓢水,小心翼翼地端着给牛喝,黄牛把嘴对着舀水瓢只吸了一口,舀水瓢便光溜溜的,没有了一滴水,牛还是盯着拴小看,眼睛一眨都不眨一下,拴小拍了拍牛脖子,轻轻说了声:“对不起你了!”
拴小又给牛喂了一些饲料,就拿出一幅新笼头戴在牛头上,还加了一个红色的小饰物,解开缰绳,冲着屋里喊了一声:“我进城卖去了。”
拴小媳妇闻声跑出来,说:“你真的要卖掉它?”
拴小说:“卖了吧,不卖实在是不行了。”
“卖了以后耕地咋办呢?”
拴小不耐烦了:“你这个人咋这么麻烦呢,耕地不是还有那头驴吗?”
媳妇解下围裙放在窗台上,走到牛的跟前,摸着牛脖子说:“这可是政府扶贫给咱买的牛,以后没有了牛,那头驴到底能不能拉动个犁?”
拴小火了,大声说:“你以为我想卖,老婆当家驴耕地,光景越过越不景气;我又不是不知道这个理,可眼下不卖它卖你?”
拴小媳妇没吱声,眼睛湿了,她知道,天旱不下雨,旱井的水眼看着就要用完了,连人吃的水都快没有了,哪还有两个牲口喝的水。他们两口子其实都不止一次商量过,那么多土地等着耕,都卖了吧,春天种不进去一年就没吃的,还得留个拉犁的,驴虽然不如牛好使,可它喝水少,牛却喝水多呀,只好狠狠心卖牛。她抱着牛脖子用脸蹭了蹭,突然站起来“蹭蹭蹭”几步就跑回窑洞里,端出一瓢水来,边走边说:“卖到城里,肯定是被人家杀了吃肉,再给它喝一点水吧,咋也不能让它做个渴死鬼啊。”
拴小脸一沉,横在了媳妇面前:“刚给它喝了半瓢,还喝?你是不是不想过这个日子了?”
媳妇一脸委屈,噘着嘴低声说:“它可怜嘛,自从来了咱家就没饱饱地喝过一次水。”
“我还想天天饱饱地喝呢!”栓小还是一脸难看,用绳头在牛屁股上抽了一下,就上路了。
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扭回头来喊:“你放心吧,一进城我先让它喝饱了再卖。”
女人和牛的眼角同时滚出了几滴泪水……
【种玉蓝田】
静夜思
蓝狐
今夜,似乎无话可说。语意居然如此懒散地游走在疲惫的意绪的边沿,那么稠粘。
便有意将茶沏得好淡,我不想失眠。失却了表达的欲望,直想让腰身都拖沓下去,并混迹于某一场梦中,只管去看,但绝不插言。淡茶虽然也可能活跃,可是我已心懒了。
周遭的百家灯火,渐次熄了。眼光里只剩下成行的街灯。街上没了行人。偶尔闪过的车影速度奇快。风在高楼的拐角处兜着窝旋。
我一直在看,不想,给猛劲吐出的一缕烟雾辣出了眼泪。我眼前的景象,哭了……
邻家的房门被用力关上时,声音很响。男主人在嚷。酒话透过墙壁撞在我困倦的耳鼓上。却没有女声。想必那个酒鬼也如我一样在自言自语。不过是一些废话,一经出口,立刻开始了流浪。
忽然去想,这样的夜下,与我同样涵淡着心音的人们,说出的话是否也在夜风的裹挟下四处乱撞?甚或,倘若果真就有两股夜游的闲话撞在了一处,又该怎样?
我担心,闲话也会彼此碰伤啊!
如是在以往,我其实是会写诗的,可是今夜,诗意迷茫。唉,灵感原来是多么的缭乱,迷离,难当。
原本一样的夜下,谁睡得香甜?谁梦得慌张?谁大睁着惺忪静夜无眠?谁放浪着酩酊对月痴狂?
谁呢?
有人睡了,却还醒着。
有人醒着,却已睡了。
我真的已经困得不行,可是我真的已经失眠了……
【杨柳依依】
陪着奶奶去旅行
杨邹雨薇
奶奶这辈子吃过太多的苦,为了把父亲和两个叔叔抚养大,她年轻时总是和爷爷起早贪黑地干活,而且这个“坏习惯”养成之后,到现在年逾古稀了还改不了,对于亲人和家务有太多的牵挂。奶奶在五十岁以前,几乎很少看电视,主要是没有时间。
后来,爸爸和两个叔叔都相继成家立业,家里环境好了,奶奶才轻松了一点,也渐渐地爱上了电视剧,特别是古装戏,诸如《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西游记》之类的,常常沉浸其中,跟着镜头开怀大笑。父亲提议陪她和爷爷出去旅游,她也爽快地答应。
几年下来,奶奶到了国内一些城市,但一直没有去过苏杭。
去年八月,由于爷爷坚持不肯出来,父亲便陪着奶奶去游览苏杭和沪宁。我跟父亲约好,先从省城坐高铁到杭州订好酒店等他们。父亲和奶奶是下午五点多抵达的,见面之后,我们首先是吃饭。饭后,我拉着奶奶的手,徜徉在著名的古都,欣赏美丽的夜景,帮奶奶实现这个心愿。
这次,我们在杭州的旅行目的地主要是西湖及周边景点,为此,我特意订了离湖比较近的酒店,步行十余分钟即到。夜幕下的西湖,别有一番情趣,我们陪奶奶漫步在西湖边,父亲想给奶奶讲起白居易和苏轼的故事,不料奶奶却先讲起白蛇传的故事来。
接下来两天,我们陪奶奶游览“西湖十景”及其周边的岳庙、六和塔、灵隐寺和宋城,奶奶十分开心。在雷峰塔前,奶奶还站到白素贞的卡通像后面,把头贴在她头部的空缺处照相。在灵隐寺,奶奶邀请两个满脸乌黑的非洲女子合影,那两个女子还为她点赞。在宋城,奶奶对那些老街留恋不已……
杭州是迷人的,奶奶是开心的。我牵着奶奶的手,走过一座座古桥,想起她当年牵着幼小的自己,横过一个个路口。站在景区那些古朴而典雅的桥上照相,奶奶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时光,有着一丝恬静和温婉,端庄和素雅。
我们的第二站是上海,只待了一天半。白天我们游览了静安寺、豫园和城隍庙,晚上游览南京路步行街和外滩。在外滩,奶奶感慨地说:“上海太奢华了,难怪当年许文强他们在这里打打杀杀占码头哟!现在好了,国家富强了,我们也能来上海玩了。”
奶奶对上海是赞赏的,但对上海的饮食不太习惯,说上海的菜太甜,她要我去买了一瓶辣椒酱,才吃得开心。
苏州是我们的第三站,我们在苏州呆了两天,游览了拙政园、狮子林、留园、北寺塔、虎丘、寒山寺等景点,还到苏州的平江路、山塘街等几条老街去走了走,在那里买了一些纪念品。
奶奶对苏州的印象不错,她说:“苏州很适合居家,在街巷里走来走去,很有味道。”
父亲把我们带到桃花坞附近的唐伯虎故居,进去之后,奶奶就问:“唐伯虎点秋香是在哪里?”父亲便指着景区简介为她做介绍。奶奶说:“古代当丫鬟的命一般很苦,秋香算走运的,碰到了唐伯虎。”父亲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只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就可能富起来。”奶奶说:“是的,我没有文化,但我还是把你们三个儿子养大了,就是愿意吃苦。”
南京是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游览了玄武湖、明孝陵、中山陵、总统府、美龄宫、秦淮河、夫子庙、江南贡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景点。每到一处,奶奶依然兴高采烈。即便是炎炎烈日,也毫不在乎。
南京是带给奶奶感慨最多的城市。在明孝陵,奶奶问:“这个明代的皇帝怎么样?对老百姓好不好?”在中山陵,奶奶说:“我在电视上看了孙中山,觉得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在美龄宫,奶奶问:“宋美龄画的画这么好,能卖多少钱啊?”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奶奶看见那些遇难者的照片,居然流泪了,她对我说:“这些人都比我和你爷爷大,而且他们中间的好多人全家都被日本鬼子杀光了!日本鬼子还到过我们那里,也杀了不少人,所以,我最恨那些侵略我们的日本鬼子!”
在返回的高铁上,奶奶忽然问我:“薇薇,你还记得小时候讲过的那句话吗?”我说:“记得啊!我五岁的时候说过,等我到了八十岁,也要赚钱养爷爷奶奶的。”奶奶说:“我现在还没有到八十岁呢,等你满八十岁时,我和爷爷都变成土渣渣了!”我说:“不会的,我的爷爷奶奶一定会健康长寿,我还要赚钱养你们的!”奶奶拉着我的手说:“有你这样的孙女真好,我也感觉不到自己的老。”
【风雅月梅居】
香椿
侯兴锋
当和煦的春风吹开了百花,香椿也开始发芽了。香椿是一种树木,其嫩叶芳香可食。香椿又名椿芽、香椿头等。它香味浓郁,鲜嫩清脆,是深受人们青睐的初春佳蔬。
小的时候,门前栽了几棵香椿树,春天来了,香椿树一个劲地疯长,今天还又嫩又短的让人舍不得掰下来,隔了一夜那椿芽仿佛懂人性似的蹿出来一大截。采香椿啦!父亲用长竿去钩,一枝枝幼芽像雨点似的落下来。我提着竹篮去捡,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篮子。等到母亲把香椿择洗干净后,还会匀出一些给左右邻居们尝尝鲜。那时,能吃上一顿肉可不容易,由于缺少荤腥,所以一天下来,东奔西跑的很容易饥饿。在记忆里,我好像从来都没怎么吃饱似的,肚子里总是空落落的,见到什么吃的都馋得慌。当母亲端上用香椿做的油馍时,哥哥、我和弟弟一拥而上,狼吞虎咽地,不大一会儿就把油馍一扫而光,而父母只能吃不含香椿的面饼了。好在香椿树争气,这边刚刚把枝头幼芽摘光,不几天又钻出来了,红红的,嫩嫩的,那么鲜亮可爱。
其实,香椿还是一味良药,在《唐本草》中就有“叶煮水,可以洗疮、疥、疽”的记载。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讲:“椿樗,香者为春,即香椿;臭着叫樗,名山樗。”而香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吃法很多。生食、炒食、腌食、油炸和蒸食均可,清香可口。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食香椿,在安徽、山东、河南都比较盛产。每年春季,香椿萌芽抽叶时,也正是吃椿之时。此时,人们把嫩紫或淡绿色的椿芽掰下来,吃不完的,便拿到市场上叫卖,喜欢吃椿的人争相购回家中,品尝春天的香甜。在做法上,以“香椿芽拌豆腐”最为著名:将香椿芽或嫩叶洗净后用盐稍腌,揉过,约腌一夜即可取用。用时将腌过的香椿芽切成末,再将蒸透后切小丁的豆腐与香椿芽末放入盘中,撒上精盐,滴上小磨芝麻香油拌匀即可食用。再一种特色做法是“炸香椿”:将嫩香椿洗净,沥净水分,加盐后揉搓均匀,再在调好的面糊中沾匀,放入热油中炸黄,取出食之,又酥又香。因整支香椿炸成后形似鱼,所以民间又叫“炸香椿鱼”。
如今,香椿早已由乡野走向城市,成了各大饭店的必备菜肴。甚至于,这种“树上蔬菜”被人工栽培于恒温大棚里,进行科学种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香椿叶。
在古代,称春天采摘、食用香椿的嫩叶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然后,逐渐演变为民间立春的一个节令食俗——吃春。吃春又叫咬春或者啃春,即是指要在春天吃适宜养生的食物,也是指要多吃时令季节的果蔬。因为春天可食用的春芽很多,尤以香椿最具代表性,所以,每到香椿萌芽抽叶时,就意味着“吃春”之季的开始。
【诸子一家】
村口的老槐树
高洋斌
晨曦之光初现,红日像一个粉红色的玉盘照耀着与世无争的村庄。待群鸟振翅,吓退稍许的寒意之后,宁静祥和的村庄又迎来朝气蓬勃的一天。几十年来,这样的安逸周而复始,丝毫未受到城镇化建设的侵袭,犹如一处世外桃源。尤其以村口一颗老槐树再次焕发的青春,给这个世人少知的村庄增添了几分铮铮向荣之意。
老槐树年复一年的生芽、长枝、开花、结果、枯萎,记录了生命的轮回可贵;体现了坚强不屈的意志;承载着厚德载物的品德。多少个春秋跨过,老槐树时而青涩、时而衰老、时而腐朽、时而妖艳,印证了穷则思其变、变则思其通、通则思其久的真意,这是一种与时进步的标志,是一种融入大千世界的领悟,大道无形,上善若水。佛曰:坐北朝南观天下,拈花一笑向东西之言,莫不如是。老槐树青山依旧在,世人几度夕阳红。
每一次回老家,我都会在老槐树下坐半个时辰后,在这天地灵气汇聚的地方,吸收日月的精华,褪去自己身上从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带来的喧嚣和聒噪。这一刻,我才感受到心静如水的轻松,身心舒畅,融入这一方养育了我的村庄。那种天人合一、融入忘我之境的虚空世界让我流连忘返。此时,没有喜怒哀乐、没有酸甜苦辣、没有勾心斗角,一切是如此的美好,难以名状。
记得又一次,我绕着老槐树游走,抚摸老槐树的身上的槽痕印记,感受到里面流淌的历史记忆。只是很不经意间发现,老槐树的背阴处竟然另辟蹊径。重新长出了可以参天的新枝。细心看去,竟发现一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气息迎面而来,沁人心脾。虽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但防微杜渐的老槐树以惊人魄力和勇气在腐朽之区重新铸就了辉煌。可以说,老槐树是一个勇士,恰如鲁迅先生所言: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老槐树这种断臂求生的壮举,当之无愧英雄的称号。
老槐树的根部有一群小生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汲取老槐树的养分,老槐树很慷慨,孜孜不倦的滋养着这群小生命。小生命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满意,清晨在露水中洗澡,中午在阳光下饱食,晚上听着田间蟋蟀优美的歌曲入睡,虽王侯将相犹不及也。虽然老槐树没有世故,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的智慧,却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纠结之美照亮了身边的一草一木,真正做到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境界。这是一种即入世、又出世的超脱,非陶渊明、王维莫能与之比肩。每每想到此处,我的内心深处总会蹦出一个想法:老槐树,愿你几世安好。
皓月当空,始有圆时始有缺;昙花难现,终有悲欢终离合。当世人川流不息,游走于天涯海角,为功名利禄所困扰时,可曾记起,老槐树有言在先:千里游历千里送,沧海一粟谈笑中,古今风流多少事,万里长城万里空。
【飞鸿传书】
不把“罪过”都推给别人的孩子
戴俊马
儿子升入中学,离家远了,本来应该每天接送他上下学的,可由于我和妻子都很忙,没有时间接送他,就准备给他找个同伴,一同上下学。说来也巧,我们同栋楼上也有个孩子升入了儿子同一所中学,父母也忙,没时间接送,经两家大人合计,决定让两个孩子每天结伴上下学,彼此好有个照应。
一开始两个孩子早晨六点十分准时从家里出发去学校,晚上五点四十分左右准时回到家里,很有规律。两家大人都觉得这样很好,孩子上学路上不仅有同伴随行,还省去了一笔原本想用作承包出租车的费用。可是,好景不长,两个月后,情况渐渐有所改变,每天晚上,两个孩子回来的时间基本上会推迟,有时推迟一个小时,有时会推迟两个小时。一问原因,总有话说,要么上书店了,要么去公园了,要么老师讲评作业压堂了,要么班车误点了。妻子有些不信,就有意跟踪侦察了一番,结果发现,两个孩子之所以回来晚了,是因为晚上放学后他俩一起去网吧打游戏了。于是,妻子就跟我说:“不能再让儿子跟那个孩子一同上下学了,那孩子一看就不怎么样,长此以往容易把俺家的孩子带坏喽!”我一听就对她说:“你这种观点我不赞成,为啥孩子就是自己的好呢?为什么你儿子进网吧就一定是那个孩子带的呢,为什么就不是你的孩子带了那个孩子呢?把‘罪过’推给别人的孩子不怎么地道,是一种护犊子的行为,对管教自己的孩子不利。”我借此和妻子交流了一番如何教育孩子的意见。
一天,儿子和他的同伴晚上放学又回来晚了,于是我把儿子叫过来,询问他放学后晚归的原因,儿子想向我撒谎,我严肃地制止了他,并对他说:“你做错事已经够不对的了,还向大人撒谎,就是错上加错,我希望你能做个诚实的孩子。”听了我的话,儿子先是迟疑了一下,然后便向我道出了放学晚归的实情。我没有问他到底是谁先带头去的网吧,反正他俩都去了,没必要追究谁先谁后或谁主动谁被动的问题,问了,有些难为儿子,说是自己吧,害怕被我训斥,说是同伴吧,又怕不仗义,所以我不逼他在两难之中做出选择。我先跟儿子讲解长期沉迷于网吧的坏处,指出他是个中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是他现在的主要任务,不能心有旁骛,否则就会影响学习,一旦成绩下降再想赶上去就难了。同时,你这样去网吧,很容易形成网瘾,一旦陷入其中就很难摆脱掉了,容易虚度自己的少年时光。经常去网吧,也容易把伙伴带坏喽,本来人家是个好学生,经你这么一影响,人家就可能变成不好的学生,如果那样的话,你是不是有些对不起人家,是不是成了引导人家走向‘邪路’的罪魁祸首?如果是伙伴让你去网吧的,你应该好好劝劝他,不要让他误入歧途,如果你劝不了,回来可以告诉大人,大人帮你一同劝他。总之,你们不能去网吧。太晚了回来,也不怎么安全,家长也担心……”谈话中,我一直没有责怪同楼的那个孩子,没有让儿子觉得在我的心目中他是好的他的同伴是不好的,上网吧他没责任,责任都在他同伴那儿。
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引导儿子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俗话说,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一个人的变好与变坏,外因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内因,因此,在儿子上网吧这件事上,我还是多从内因上着手,让他能充分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培养他遇事自责和反思的习惯,摒弃遇事辩解和推卸的弊端。
我这样做也是诱导妻子,不要事事自我感觉良好,在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一同做错事上,把“罪过”都推给别人的孩子是不公平的,也是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不利的。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也是人生的一大美德!
教育孩子看似简单的事,其实并非简单,方法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对头,施得其反。并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也是有示范作用的,家长做得好,孩子就能效仿得好,家长做得差,孩子往往也能效仿得差。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也就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子女的道理。
后来,我和妻子又同楼里的那名学生的父母进行了沟通,达成了共同教育和管理孩子的共识。我们大人没有就此减轻自己的责任,相反,我们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强化了自己的责任——四位大人由以前的不接不送,改为只接不送。每天早上,两个孩子还是自己乘车去学校,每天晚上,四位大人轮流到校接两个孩子放学,和孩子一起乘车回家。如果路上孩子有要求,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如果孩子有什么活动,只要是有益的,大人也要参与其中,保证孩子的身心快乐,健康成长。
两个孩子放学回家时会路过一家书店,他们好拐进去找一些自己喜爱的书读,这时大人也可以陪着他们进去,孩子们在读书时,大人也可以找一些适合自己的书读,这样不仅孩子找到了乐趣,大人也找到了乐趣。大人平时工作和事务都很繁忙,没有时间读书,此时便可利用陪孩子的机会,自己也能充充电,补补脑。
两个孩子有时放学后也好去离家较近的公园玩一些游乐设施,这时大人虽然不能参与其中,但能够在旁边担任保护,充当安全使者。
由于两家大人同时发力,共同教育,携手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久两个孩子都改掉了晚上放学晚归的习惯,心思全部转移到了学习上,和父母的关系也理顺得相当融洽和谐。
(责任编辑: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