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博大文化视野(3月26日)

【文化杂谈】

“规范治理”与“微控治理”

——西方现代型个体生产的双重奥秘(中)

步虚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相对于规训阶段的“规训治理”,个体感受到了一种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个体再也不会被强制性地按照某种既定方式来行为和思考,也不会因为自己行为的异端而遭到隔离和整肃。这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技术,一种“放任式治理”。

当然,作为治理机制和技术的“放任”绝不是意味着对放任对象“不施加任何约束”、“什么都不管”、“完全任凭其自然发展”,也决不会让社会陷入一般意义上的无政府状态。在规训阶段,个体是规范性的,也是标准化的,个体的行为和思想之所以可以预期,正是因为被规训的个体是一个规范模板的产品。在“安全机制”或者说“放任”技术下,个体不再要求具有同一性的标准,或者对个体行为的预期不再简单地建立在规范基础上。

与福柯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学者德勒兹在福柯的“安全机制”中发现了其中所包含的治理技术问题上的细微变化。他指出:“我们正在进入控制社会,控制社会的界定完全不同于规训社会”,也就是说“不再需要拘禁场所”之类的规训手段。那么,安全机制,或者说放任机制如何去实现控制呢?对此,福柯已经给出的回答是:“依靠细节”。根据德勒兹的分析,以往的人口普查所获得的信息只能精确到具体的人数及性别、职业、族裔或出生地等大致信息。在这样的信息条件下,人口普查的功能就是将不同的人归约为一定规范之中的个体,而自上个世纪后期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可以收集和分析更多元多类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充分详尽的细节性信息,甚至许多直接涉及个体私人性的细节信息。

中国学者蓝江在“智能时代的数字—生命政治”一文中很好的叙说了福柯安全机制与细节性信息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福柯所处的时代,不可能让他充分展开对安全机制的论述,因为安全机制所需要的大量的细节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只有在进入到高度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才成为可能。换句话说,尽管福柯提出了基于复杂信息的差异化分析,针对精准个体进行治理的安全机制或微控机制,然而,只有在今天,这种依据细节信息展开的“微控机制”才真正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正如真正实现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的并不是边沁的圆形监狱的设计,而是无所不在的监控探头一样,实现安全机制的治理技术的,也不是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结构,而是今天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呈现的新的社会形态——根据更多细节信息来实施社会管理和个人掌控的社会。

德国知名社会学家克里斯多夫·库克里克在《微粒社会——数字化时代的社会模式》一书中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的社会,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我们的生活被记录、跟跟踪和被解析。在微粒社会里,每一个人的信息、习惯、喜好、欲望诉求,全部暴露出来,暴露在大数据、算法、或是人工智能面前。个体就宛如微粒一样,在数字化的社会大地图上,一个个的凸显出来。我们曾一直认为,个体是不可预测的,现在我们断定:正是我们的独特性使得我们可以被识别。而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可以被识别也就意味着可以被控制。因此,库克里克所说的“微粒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微控社会或智能微控社会。(2021-03-21)

 

【诗文春天】

日本谈吃

谭文春

重庆飞东京,六个多小时,又疲又饿。出了成田机场,接机的朋友领我们去一家比较地道的中国餐馆。

中国菜在日本叫做“中华料理”。听上去好诱惑好有吸引力,吃进嘴却大呼上当,明白“中华料理”跟我们的中国菜是不一样的。“中华料理”是已经改良成日本人喜欢吃的口味,每道菜都会加很多芡粉和糖,特别是对我们这种喜麻欢辣的正宗的四川人,一道麻婆豆腐你整得甜腻腻的,我不说太难吃,简直是没法吃!但是日本人固执地认为:正宗的中国菜,就是这个味儿!

其中一个朋友十数年前来过日本,这次故地重游,就是想重温留学时候的青葱岁月。他说曾经在大阪一家有八十年历史的中华餐厅打工,厨师长做的每一道中国菜都似是而非。有一次从后厨端出来一道“海鲜锅巴”,要他送到客人那儿,然后浇上一碗热汤,发出滋啦啦的声音。说句实话从品相真没认出这道菜来,搞得厨师长很生气地责怪说:“你是中国人,连这个都不知道吗?”

事实上这家“中华料理店”面对的客人主要也是日本人,菜的做法都是符合日本人的口味,算是比较高级的一家店,菜品价格也贵得要死,一个套餐就要一万日元,就是六百块人民币。很多日本人就是好这一口。

除了著名的中国菜肴在日本受欢迎以外,一些闻名的地方小吃也在日本有相当的市场,比如看见一家“东京担担面本店”。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普遍且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色泽红亮,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勾起我们的馋虫。只是“本店”一词不知道是啥意思,希望是“正宗”的意思,有机会肯定要去尝一下。另外还有“重庆小面”、“麻辣烫”等等招牌闪亮悦目,先记下,有空也要进去吃吃看。旅游结束回国之后,说起在东京吃过“酸辣粉儿”,被人笑死:真是低档!

也有只有中国人去光顾的店,一般人猜不到里面都会卖些啥子?我指给你看:鸭脖、鸭爪爪、鸭翅膀、鸡翅膀、鸡爪爪,还有猪脚、猪耳朵、猪香嘴儿等等。这些东西对日本人没有吸引力,会吓跑他们。日本人不吃这些,很多日本人看见中国人吃鸡爪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好像鸡爪要挠他心肝一样难受。如同我们看非洲人吃虫子,也觉得很不可思议浑身麻痒。世界之大,人口众多,环境各异,饮食不同,口味有别,各具癖好,无法勉强。相互包容理解就好。在欧洲某地旅游,同行的女伴突然想吃鸡翅,进去一家肉店,看到的都是鸡胸肉,没有鸡翅膀。问店家哪里有卖?回答:“我们不吃这个,鸡翅膀都飞走了,飞到中国去了。”哈哈!

说到吃,我发现中国人和日本人最大的区别还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体现在等待食物上桌的态度里。无论是在人口爆炸的东京,还是僻静的海边小镇,每到吃饭的时候,各种大小餐馆食客众多,塞满一屋。每家店外都安放有凳子,供后来的人静坐等待,一个人吃完出来后依次进去一个人。

我仔细观察过,能够安坐等待的都是日本人,中国人是没有这个耐心的,也没有这个自觉等待的习惯。我们几个人到了店门就径直进去,店里人满为患,服务生请我们去店外坐等,大家不满意的出门而去,寻找下一家。几次碰壁之后,实在走不动了,才选一家店外呆坐,面容不高兴地嘟嘟囔囔议论:“吃个饭还排队,日本人真是慢!还让我们坐店外喝冷风,太不热情了!”

半小时后终于有了空桌,但点餐之后又是需要耐心的等待,日本人做事精细,一碗饮食花的时间长。在国内大小餐馆,随便点几个菜,十几分钟就能上桌,这种快捷服务在日本是享受不到的,即使在只有一两张桌子的小饭馆,即使只是点一份“和风玉子烧”,不等得你打瞌睡店家不会端出来。不过,说句实话,食物真的做得很精致,看上去漂亮又有食欲。

回国的时候,在成田机场餐厅点了一份日式拉面,坐得屁股痛还没有给我上桌。好在我旁边两位日本美女也点了一份拉面,两人轮换着你吃一筷后我吃一筷,一面细嚼慢咽进食,一面轻言细语地闲聊。虽然听不懂说些啥子,但她们动作优雅,声音轻悄,神态怡人,赏心悦目,也算是偿还了我等面的痛苦。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二十五)

也曾动摇

洋中鱼

 柳宗元初到永州,人生地不熟,语言又有障碍,加上母亲病故,自己染病,对他的打击很大。尽管他在一些书信中自称“年少好事,进而不能止”“确固自守,蓄力秉志”“性又倨野,不能摧折”,现在的柳学研究者称赞他是永不低头的斗士,有着独钓寒江的品格,其实,只要我们仔细研读一下他在永州时期的书信,就不难发现他也曾动摇过。

最让我感到失望的是,柳宗元到我们永州的第二年,就给广州的刺史赵宗儒写了一封信,刘禹锡把它编在《柳宗元集》卷三十五的第一篇。我甚至怀疑刘禹锡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后人发现他的铁哥们柳宗元的人格瑕疵。

柳宗元在这封只有334个字的信里向我们展现了他鲜为人知的另一副面孔。这时的柳宗元已经丧失了“永贞革新”时的豪情壮志,变得颓废低下,甚至向他人乞怜。他说“某天罚深重,馀息苟存,沉窜俟罪,朝不图夕,伏谒无路,不任慌恋之城”,甚至还说自己“偷视累息,已逾岁月”,很明显,他后悔自己参加革新的举动和哀叹今日的下场了,这与他留给后人刚正不阿的形象格格不入。

自己否定自己也罢,没想到为了求赵宗儒为自己说情,接下来柳宗元又开始拍对方的马屁,说赵“德量弘纳,义风远扬,收抚之恩,始于枯朽,敢以余喘,上累深仁。”拍了马屁之后,又乞求对方“伏惟恻然见哀,使得存济,娄娄(竖心旁加娄)荒恳,叩颡南望。”甚至还说自己写信时“伏纸惶恐,不胜战越。”

我读完这篇文章,在周围作了许多圈评,大有恨不成钢之遗憾。

宰相武元衡是革新派的死对头,大约是没有对手就感到寂寞的缘故,他在贬谪革新派“二王八司马”六年之后,故意派人给在外的幸存者送去一封慰问信。一向孤傲的柳宗元接到武元衡的信后“奉读流涕,以惧以悲,屏营舞跃,不敢宁处”,还向武元衡表决心,说“以期效命于鞭策之下,此诚大君子并容广览,弃瑕录用之道也。”也许,柳宗元以为武元衡会心生恻隐同情并起用自己,哪晓得被当猴耍了一回。别说贬谪永州时期武元衡没有关照他,甚至在他们返京之后,也是武元衡在宪宗面前说他们不能留在京城任职的种种坏话,最后宪宗御笔一挥,柳宗元等人被贬到了更遥远更荒僻的边城。

 

【华峰凌云】

让人泪目的“两地书”

许华凌

“每逢佳节倍思新”。春节,作为一个举家团圆的日子,作为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千百年来,“回家过年”已经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然而,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就地过年”就成为我国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举措。而感人肺腑的“两地书”必将“应运而生”,成为2021年新春佳节的“新段子”“新文学”。

“两地书”,父子情。“爹妈,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对不起”。《中国新闻网》报道了两位环卫工人坚守岗位20载,从未回过老家过年,就算是寒冷的除夕夜晚他们也坚持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感人故事;《福建日报》报道漳州公交集团的一对夫妻,为了护送一批批乘客回家团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已经20多年没有回老家陪父母过年了;令人感动的还有,在陇海铁路上,有一座以登高英雄“杨连第”命名的大桥,在这座陇海线最高的桥梁上,有一群被称为“秋千哥”的人为了检修桥梁铁路的安全,他们悬挂在40米的高空中检修作业。不论寒暑,冒着生命危险始终坚持桥梁安检。无数的“他们”勇于担当,负重前行,无私奉献,而自己却没有回家陪护父母过年。他们用电话或微信发出对老人的惦念和新年祝福,老人们将这些话语和文字作为最好的礼物,时时念叨这些“原创”“原味”的诗章。

“两地书”,夫妻爱。“老婆,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对不起”。《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对不起,这个春节我不能回家》,致敬不回家过年的中国军人。对中国军人而言,他们是“希望”、“无私”、“勇敢”、“舍得”的代名词,而发送两地相思时,他们何尝不是“多情”的代名词啊。他们值守在祖国最需要的岗位,而不能同心爱的妻子一起过年,只能通过电话、微信表达对自己的思念之情。“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心亦安。”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共产党员杨林华坚守工作岗位,战斗在抗疫一线。他在微信中对妻子说“这个时候党员就要冲在前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永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蒋国英发给丈夫的短信“只有大家稳了,小家才能安。虽然每天加班,但这是我们的天职。”字字柔情,句句感人。无数舍小家顾大家的夫妻们,演绎着一个双一个的动人故事……

“两地书”,儿女意。“孩子 ,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对不起”。《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视频,边防战士的家人们通过视频发来新春祝福。视频中,军医郑宗钊的双胞胎女儿唱着《听我说谢谢你》,可爱的手语“萌倒”网友,却也让众多的人们为之泪奔。“好可爱的一对儿小天使,你们的爸爸,为了让14亿人过个平安快乐年,依然坚守在苦寒之地,他们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那颗星!”过年不回家,不是不想家。“孩子,我没有回来,你不要不开心。我在外面务工,为你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我今天不回家,是为了你以后能每年都回家。我们以后会年年都团聚过年!”一个在外打工的人如是说。话语平凡,感情真挚,催人泪下。众多选择“就地过年”的父母以电话、微信的方式向孩子们表达父爱、母爱……

行文至此,耳畔突然响起那首“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歌曲,顿时泪目,模糊了我的双眼……

 

【细语微光】

樱花爱意浓

紫月天

一场樱花盛宴,春暖间,绽开了武大的热情,绚烂了武汉的夜空,粉嫩嫩的,开在人们的心头,爱意浓浓!

樱花盛名于一衣带水的日本,富士山伴着樱花定格了漫天飞舞的樱花雨,炫丽了永恒的樱花。然则日本权威著作《樱大鉴》记载,樱花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便已广泛种植。千年后,万国来朝,日本自唐朝带回樱花种植,受到日本人民喜爱,尊为国花。武汉大学的樱花是中日交流友谊的见证,在炮火中锤炼,经过历史的洗礼,如今层林浸染的樱花已是武大最美的代表。

又是一年樱花季,饱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武汉,以其最美的花送迎最美的客人、朋友——援鄂医疗队!云英缤纷,如钻般的粉白,在暖阳下,映在医护人员的脸上,微扬的嘴角,浅浅的微笑,印刻住纯净的美好……然而人们的内心是潮湿的!怎堪回首?武汉封城,疫情的震中,全国各地如一家人,纷纷义无反顾的奔赴死亡的边缘。用生命的呐喊,护卫一城的安全!

彼时的樱花啊,静静的,见证着历史的“救援”……

日本有一首悠扬的樱花之歌,歌词唱到:“樱花啊,樱花啊/阳春三月晴空下/一望无际是樱花/如霞似云花烂漫/芳香飘荡美如画/快来啊,快来啊/一起赏花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樱花之美,三月间,美冠众花。赠武大樱花的周恩来总理曾经如此称赞:“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樱花染红了小路,春柳映绿了小池边。在如此勃勃生机的美景里,人生便是一种青春萌动的希冀。

赏樱花呀,看着朋友圈里,刷屏的樱花,我也沉醉在花花世界之中不能自拔。好想如朋友们一样穿着一身古朴的汉服在樱花树下拍照留影。无需美颜,春光里,樱花树下,留下时光的印记。看着武汉的天气预报,下周末,雨。心下一沉,又要错过花期了。只得散步汉口江滩,踱去一身郁闷。

夕阳余晖,柔美了城市高楼的玻璃窗,船只游走在滚滚长江里,携来了入夜的微凉。华灯初上,顿时,眼前的一切变得繁华温情!樱花飘、点点花瓣在高楼的幕布上生动了整个城市!光电中的樱花,巨大!从耸立的高楼穿越过横亘长江的二桥,美轮美奂,我不自觉看呆了。停下脚步,凝视一场灯光的樱花盛宴,泪珠溢满眼眶!我的城市呀,你今日的重启与繁华,是多少人交付了生命换来的?你今日的安逸与欢乐,是多少人流过汗与血泪换来的?怎可忘记?

时光匆匆,曾记否?疫情时期,我们都坚信的一句话:“没有一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2021年的春天,樱花盛开,邀天下朋友开怀赏春。生命中坚守过的爱,一定会用爱的姿态相拥。不惧一切的勇气,一定会披荆斩棘,寻到前进的方向!

我的城呀,樱花飞舞,好想去一睹樱花芳容,这是属于2021年的记忆……

 

【飞鸿传书】

儿时火盆暖心窝

乔加林

小时候的乡村,天气似乎特别的寒冷,刚进腊月里,就会呵气成霜。冬天,总会有几场大雪铺天盖地。屋檐下的冻溜溜都有一两米长,河水结冰可以达一尺多厚,积雪几十天也不会融化的,整个冬季,我们是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生活的。河水结冰时,大人小孩都可以从河这边走到河那边;村里村外,到处都是白雪茫茫,足足有成年人膝盖深。那个时侯,大家都非常贫穷,整个村庄几乎没有人家能生起炭火。家家户户大多靠火盆取暖。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出生在苏北泗洪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过着大集体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在农村家家户户都过着清贫如洗的生活。那时候的冬天奇冷无比,凛冽的寒风几乎能把人的耳朵刮掉,孩子们的手脚冻得像猫咬似的。一到冬天,乡村孩子们除了上学大都窝在家里,土墙草屋子里就像雪窖般清冷。上学的娃们没有几个手脚、耳朵不被冻出冻疮的。

记得小时候,还没有进入冬天,母亲就早早地从草垛里掏一些麦草或稻草铺在床上,稻草上放一张已经修补几次的芦席,然后再在芦席上铺一条破旧的毯子,就这样度过一年又一年的冬天。那时的农家,家家都有个泥火盆,黑不溜秋,敦敦实实,土里土气。在严冬里,火盆给贫穷的农家生活增添了温暖,给穷苦的孩子们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严冬时节,家长们为了取暖,都会早早把家中的窗户用塑料布和钉子牢牢钉死,再用草帘挂在门上;茅屋里再放上一个泥火盆,烧得红旺旺的,任凭屋外东西南北风怎么刮,屋子里还是很温暖的。乡村邻居串门是常事,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会把泥火盆推过去,热情地拉过客人,“快,快来烤烤火,取取暖吧!”乡村人的热情和泥火盆一样热。

在火盆里生火,我们地方俗语叫“烤火盆”。想把火盆生起火来,还是有几分讲究,不懂技巧是不行的。儿时的老家那里没有木炭,大多都是用玉米瓤或木柴生火。儿时的我,笨拙的很,总是把玉米瓤压满火盆,倒一点点煤油,划根火柴扔进去点着,结果呢,火焰在上面燃烧完了,玉米瓤还是没有点着。父亲看到后就会教我如何生火:“刚开始生火,要少放一点玉米瓤,待着火后慢慢增加玉米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要善心,火要空心’。其意就是:‘人要有善心才能立身处世,柴火要架空才能烧得旺盛。’父亲用木条不经意地拨弄几下,火盆里的玉米瓤火焰烧得老高。

对农家孩子来说,火盆就是“聚宝盆”。冬日里,几个小朋友围坐在“火盆”周围写作业,有时候一边烤火,一边听大人讲故事。那时听的故事最多的就是《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杨家将》等。晚上,有时候不做饭,母亲就会从地窖里拿几个山芋或是土豆埋在火盆里烧。有一次,隔壁邻居家的胖三嘴急,没等山芋烧熟,就把半生不熟的山芋从火盆里取出来,一边用手捏一边说:“山芋,山芋,快到我的嘴里来。”胖三火急火燎地拨了外面的烤糊的皮,热气腾腾,咬上一口,真是无比的香甜。吃完后,忘记手上的黑灰,把脸摸成大花脸,惹得大家眼泪都笑出来了。

夜晚,父亲为了火盆能够整夜取暖,通常在睡觉前,用麦糠把火盆压的紧紧的,使它变得结实,以便延长燃烧的时间。这时火盆里的火是暗火,藏在盆内燃烧。

冬日的早晨,孩子们在被窝里总是不愿起来,这时,妈妈总是把衣裤放在火盆上烤一烤,再给孩子们穿。在农村,火盆有好多用处,谁家有刚生的小孩,火盆经常烤尿布;顽皮的孩子玩雪把衣服弄湿了,在没有太阳时,火盆可以代替太阳••••••

火盆犹如一个发热的小太阳,源源不断地散射着幽微的能量,驱赶着乡村的孤寂、人体内的寒凉。冬日里,庄稼人也不再忙碌,火盆成了庄稼人围拢的场所,大老爷们儿下棋,抽烟,吹牛聊天;大姑娘、小媳妇们有的纳鞋底,有的织毛衣。乡村朴素的习俗就是在火盆的烘烤中开心地笑,开心地聊。乡亲们有时冻得咝咝哈哈的,或是有一肚子的怨气与苦闷,只要大伙儿往火盆前一坐,一边搓手一边拉起家常,心情就敞亮了很多。漫长而又难熬的冬季,倘若没有火盆周围弥散的温馨与乡情,寒夜就会透心凉。

火盆驱寒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屋内有了火盆,别说是走近,就是远远地瞄着,心里也会有种暖意升起。上小学时,大冬天,教室门窗上贴的塑料薄膜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寒风直往屋子里灌,吹得我们瑟瑟发抖。放学回到家后,母亲第一时间叫我到厨房土灶前把手伸进灶膛里取暖,要么把我拉到火盆烤手,待手回温了,看着我用小手焐焐脸颊,母亲就会开心地笑了。在这样习惯的动作里,母爱早已把我的身心给温暖了起来,好像一脉温泉涓涓融入了血液,原本蜷缩的身子也挺直舒展起来。

儿时的冬天,总感觉日子过得太慢,冬天太漫长。火盆不仅让冬天变得温暖,也让寂寞的冬夜变得热闹。一家人围坐在火盆旁,自然有了冬夜围炉的温情,身上一点都不冷了。夜晚坐在火盆旁,我和姐姐们一边做作业一边取暖;母亲做着针线活,父亲抽着旱烟袋……母亲看见我们渐渐有了困意时,就会从灶膛里取出煨罐,把热水倒在瓷盆里,在大人的多次催促下,我们才很不情愿地起身,抹把脸,洗个脚,上床睡觉去了。

如今,火盆早已被空调、暖气所替代,当今的年轻人更不知火盆为何物。火盆虽然早已绝迹了,但它曾经是我们的好伙伴,陪伴着我们这一代人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严寒的冬天。几十年过去了,但留在记忆深处的火盆模样依然是那么清晰。

 

(责任编辑: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