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地绿 天蓝 水清的幸福城市

蔚蓝的天空映衬着清澈的湖水,弯弯的小河,金黄的柏树,山峦连绵起伏,多彩的秋装散落其间,其景致反比夏日更加绚丽多彩。金秋的西宁,除了蕴含着秋日气息的金黄,多了些许艳丽细腻的柔美,代表着夏日纷扰的碧绿仍在不断衬托着西宁绿色的底蕴。

“高原绿”让城市越来越美

金秋时节,在新建成开放的碧山公园,粉色、红色、白色的波斯菊构筑起公园入口处大片的花海,在秋日里与山间由低到高渐变的黄绿色共同描绘着一幅秋日图景。

“现在这个时节还能看到这样大片的花海的确令人欣喜。”58岁的晁玉良拿着手机在花海处拍个不停。作为老西宁人,晁玉良看到过曾经秋日西宁的单调,便更能从如今的秋景中体会到多彩的变化。“以前就算是夏季也不见得能看到颜色如此丰富的花朵。你看看现在,就算到了秋季我们也照样能看到百花齐放的场景。现在的西宁市真的是越来越美了。”

见缝插绿,见空置绿,拆墙透绿。近年来,西宁市先后建设规划面积达217平方公里的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将436公顷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园博园,相当于每年放弃170亿元的工业产值;曾经垃圾遍地的火烧沟,如今正在一步步转变为一片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曾经不见绿色、环境脏乱的苦水沟变成了绿化面积达75%以上的特色公园;长青园沿线原本已经卖给开发商的黄金土地如今则成为了贯穿城市中心的首个带状公园……

随着公园的增多,市郊公园不再是西宁呼吸惟一的“绿肺”,城区的道路绿化也已不再是西宁城区惟一的“调色盘”。在城市的街角、道路沿线、河道两岸,一处处色彩丰富、形态各异、功能齐备的“口袋公园”“袖珍公园”“巴掌绿地”丰富着城市的绿地资源,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指数。

“以前街道上除了早年栽植的树木就再也见不到其他植被了。现在沿街除了各色花卉,街角的小公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处散步的好去处。不得不说近些年西宁城越来越美了。”家住五一路的张慧茹说道。

随着公园、绿地的增多,西宁市民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由最初的3.2平方米提高到12.5平方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近年来,西宁市围绕“高原绿”建设行动,突出城市山体、公园游园、三河六岸、景观道路美化彩化等内容,构筑了多姿多彩的生态空间。成为西北地区惟一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双项荣誉的省会城市。

保卫蓝天让空气更洁净

在很多人眼里,远离城市的旷野才能目睹到地球母亲描绘的最纯正的蓝色,但西宁却用久久为功的毅力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用最透彻的蓝天映射着这颗高原明珠散发的光芒。前不久,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大气中国2020》中,对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在2019年大气污染治理的努力程度和治理效果分别进行了打分,“从而得出了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西宁则成为该榜单综合得分排名前20的城市。

西宁作为省会城市,承载着全省近40%的人口居住,处于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但脆弱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地理条件,让西宁必须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头顶的这一片蓝天白云。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西宁市出台《西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继制定《西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问责办法》《西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考核细则》《西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办法》等10余部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工作制度,狠抓“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等措施,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解决扬尘污染、工业企业污染等突出问题。

从2015年至2019年,西宁空气质量优良率和综合指数排名连续5年位居西北五省省会城市前列,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总体良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5年77.5%上升到2019年的86%,PM10、PM2.5年均浓度大幅下降,其他污染物均控制在二级标准以内。”

而煤改气的实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清洁能源的同时,越来越干净、卫生的城市环境也是市民们切身感受到了对于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好处。

“以前一到供暖期,楼道里、院子里到处落的是煤渣子。自从用上了天然气,楼道里也干净了,空气也好多了,最重要的是比烧煤安全多了。”谈起身边的环境变化,家住城西区交通巷的71岁老人钱国富对此感触最深。

为了给冬季的蓝天减负,西宁加速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如今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用上了清洁、方便的天然气。西宁主城区“煤改气”在北方城市率先清零。同时,为了强化煤炭市场规范化管理,西宁建立一级煤炭市场和二级销售网点,有序规范进行煤炭销售活动,并定期开展市场和网点煤质抽样检测,对经营不合格的市场和网点实行退出机制。

为持续巩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成效,全面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西宁市还通过进一步强化“技防+人防”监管力度,建立治理考核奖惩机制等方式护卫“西宁蓝”。

推进“河湖清”让水养着城

告别了往日的脏乱差,北川河畔如今绿树成荫,碧水连天,鱼鸟嬉戏,水榭亭台,如今的北川河湿地公园已经成为西宁市民日常休闲娱乐、消遣散心的好去处。“自北川河湿地公园建成后,每逢周末我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游园赏景,感受西宁美丽的生态变化。”此时虽已入秋,但北川河湿地公园内部依旧碧波荡漾,夏日的翠绿逐渐褪去,金黄的秋装却令这里有了别样的风貌。在市民王彻眼中,这一抹“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绝不亚于任何一处的美景。

95公顷的景区大水面、60公顷的绿化面积……北川河的综合治理将城市绿地、公共空间、生态绿廊有机结合,并与西宁市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相融合,形成了一处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城区水系景观带。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北川河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

不仅北川河,近年来,西宁市河道治理由单一治理逐步向深度治理与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转变,开展岸线综合整治,相继实施湟水河干流水生态综合治理及水系景观建设、北川河综合治理、南川河水生态文明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隐患治理与规范化建设等,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流域水质总体稳定。生态补偿调节作用显现,南川河径流水量明显增加,湟水流域(西宁段)出境断面水质持续向好发展。

同时,西宁市落实河长987名、湖长258名,全市境内的65条主要河流和27座水库现在全部都有河湖长负责,全市87座涝池、18处万亩灌区、4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1处重要湿地及其他人工水体等涉水区域也一并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实现了全市涉水区域全覆盖。

以水养城、以水美城、以水润城、以水活城。西宁市高标准推进“河湖清”建设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三川一水”综合治理,将“河湖相连、林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和谐”要求落实到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把水系做活、做精、做美,切实筑牢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水生态本底,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