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文化视野(6月20日)

【文化杂谈】

五千年文明探源关键词:何时、如何、有何、为何

——“河洛古国”的发现及其蕴含的多重意义(下)

步虚

 

https://pics6.baidu.com/feed/0ff41bd5ad6eddc47f34164e56d715fb53663342.jpeg?token=3d4b2d89da904c33e845aad3f8dcd04b

“河洛古国”—— 荥阳青台北斗九星遗迹

 

从一开始,贯穿整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几个关键词是:何时、如何、有何、为何。用探源工程主持人王巍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并不仅仅是要解决中华文明何时形成、是否确有5000年历史这样的问题,还要追问中华文明如何发展、又为什么这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河洛古国的重要考古发现,除了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绝非虚言,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同时还系统展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续不断的特点,为人们理解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大框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提供了重要和基础性的学术支撑。

 

我们在前面已经知道,河洛古国出土文物中有一件被誉为国宝级的文物——中国最早的骨质家蚕。它与青台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从事养蚕缫丝。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强调,“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各地代表性文化的农业都较为发达,但在距今5300年前后,除了双槐树为首的聚落,全国其他地方却没有与桑蚕纺织业有关的确切发现。”河洛古国的骨质家蚕,作为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目前发现的最早代表,其内在的文明史叙说价值是不容低估的。

河洛古国中最有趣的发现,是前面已经提过的由九个陶罐组成、埋在地下的北斗九星图案及其上端的完整麋鹿骨架。北斗九星遗迹位于中心居址内代号为F12房址前。早在2019年6月,与双槐树同时期的青台遗址也曾发现有北斗九星的遗址。据专家介绍,北斗九星斗柄的指向正好与冬至的方向吻合,冬至是古人祭天的日子。早在5300年前,中原先民对北斗天象和“斗柄授时”的观测利用就已非常精确。这些高等级的人文与天文遗迹融合的现象,应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典型代表。结合此前青台遗址发现的“北斗九星”遗迹,表明古代中原先民对“北斗天象”的观测利用已非常精确,在聚落布局中高度重视礼仪化设计思维,可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天地之中”宇宙观。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有政治礼仪功能,主人借此神化自己,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

 

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北极附近——古人认为北极是天的中心,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麋鹿在古人眼里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古代有天子冬至祭天的传统,大部分鹿类在夏天脱角,只有麋鹿在冬至脱角,所以统治者把麋鹿脱角视为吉祥的象征,并把麋鹿与一年最重要的节气冬至关联。

 

北斗九星和象征北极的麋鹿所在的位置表明双槐树人在聚落布局中高度重视礼仪化设计思维,可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天地之中”宇宙观。这些高等级的人文与天文遗迹融合的现象,应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典型代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双槐树遗址的墓葬里随葬品很少,即使墓葬规模很大、等级很高,里面也没多少东西,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特例。根据专家们的意见,“这可能跟中原地区的丧葬思想有关,首领掌握军事权和祭祀权,但宗教色彩不浓郁,不主张把生前的东西带到死后世界,不过分地把创造的社会财富贡献给神灵,而是更多地投入社会再生产,这也是其延续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一特征所显露的内涵在于引导人们去思考和回答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中原文明何以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主流发展模式。

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的考古发现的首要意义,在于它给予了中华5000文明历史一个关键的锚点。天地之中的宇宙观,承天之命、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性思维,具有代表性的农桑文明样式,规模宏大的高等级建筑,严谨有序的聚落布局,中国地理中心最早城市群中的核心位置等,双槐树遗址考古发现所表现的这些内涵,尤其是其社会发展模式和承载的思想观念,被后世夏商周等王朝文明所承袭和发扬,成为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性和引领性的主流发展模式和思想,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主根脉有望追溯至此。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当然,我们知道且相信,在中华文明的探源过程中,“河洛古国”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古国文明遗址。也许,更多、更为古远的文明遗存正在等待着中华儿女去发现,去拥抱,去发扬光大。(全文完)(2020-06-14)

 

【星光如许】

永不凋谢的花朵

——“5.12”记忆之一

许星

历史永远铭记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那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孩子们如花朵般鲜嫩的生命刚刚绽放,就遭受了摧残。作为绵阳市中医院的一名脑外科主治医师,面对灾区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强,我既伤心又感动……

(那天,何桥的头部依然肿胀得厉害,志愿者在给孩子们发书。他望着我说,叔叔,我想要本科普书,以后我要当科学家,能够准确预报地震的科学家。)

5月13日早晨,绵阳城市上空漂浮着沉痛的空气。所有人都还笼罩在头一天发生的那场特大地震的阴影中,还笼罩在失去亲人和同胞的无限悲痛中。在我们医院,所有医护人员都在紧张忙碌地抢救着伤员,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伤员被紧急送进来,伴随着护士和亲人焦灼的呼唤,被送进病房。

13岁小男孩何桥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头部肿胀,面目全非,意识不太清醒,身边也没有一个亲人。我从护士手里接过他,他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面带感激地看着我,那一瞬间,身为父亲的我,突然就有了想掉眼泪的冲动。这场灾难给何桥带来的,是颅缝分裂,头部疼痛难忍,面部青瘀肿胀严重,背部重度擦伤。我马上给他进行了止血、清瘀和对症处理,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下午,护士给身体虚弱的何桥盛了稀饭,他无力地摇摇头,表示自己不想吃。看着孩子痛苦的表情,我走过去鼓励他说,你必须要吃点东西,身体才能很快恢复,他才在护士的帮助下坐起来,将一根塑料吸管送进肿胀的嘴里,艰难地吃起了流食。

当时,我们的病房设在3楼,由于中途余震不断,不得不将病人反复转移,转移过程中,这个自己还惊魂未定的孩子却一直不停地在安慰别人:“别怕,别怕。”他微弱的声音,却在无形中感染了很多人。

何桥是个沉默的孩子,在医院里,他一直不愿意提起那场地震,直到几天以后他的同学来看他,我才知道在这个看似弱小的孩子身上,还发生过这样的故事:地震发生时,他所在的北川擂鼓小学教学楼在一阵剧烈的摇晃中,逐渐坍塌,当时身在3楼的他和另外3个男生本来可以安全地逃生,却为了保护另外几个柔弱的女同学,勇敢地支撑起了教室的门框。“快跑,快跑!”那一刻,几个孩子忘记了危险,当教室里的同学全部撤离,几个支撑门框的孩子才逐个跑下楼梯。奔跑过程中,钢筋水泥砸中了何桥的头部,将他埋在了一堆废墟之中,只剩下两只手在外面不停地挥动。三个男生拉着何桥的手使劲往外拖,拖了一个多小时,才将他拖了出来,躺在学校的操场上,何桥头痛欲裂,背部皮肤血肉模糊。

何桥的父母都在江苏打工,他在亲戚家寄宿,不过地震后全部失去了联系,最后他和同学们一起被送到九洲体育馆,又被设立在那里的中医院救护组的救护车送了过来。3天以后,何桥的父母从江苏赶了回来,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坚强的孩子终于流泪了,一家人抱头痛哭。

5月17日,何桥的身体开始慢慢恢复,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不过头部还是肿胀得厉害。那天,志愿者在给孩子们发书,他望着我说,叔叔,我想要本科普书,以后我要当科学家,能够准确预报地震的那种。我精心挑选了几本科普书送给他,孩子开心地笑了。

(我一直担心李诗月忍受不了手术中局部麻醉带来的痛苦,但是整个过程中,她没有哭,甚至也没有叫一声。手术成功后,她笑着问我,叔叔,你承诺要送我的小礼物呢?我很坚强吧,我没有哭。)

5月15日晚上21时,我站在手术室里,从医11年,握手术刀的手第一次开始颤栗。

躺在病床上的,是一位叫李诗月的10岁小女孩,她有一双如山泉般明亮的眼睛,柔顺的发丝听话地贴在俊秀的额头上。地震中,月月被垮塌的教学楼砸伤,造成左顶骨凹陷开放性骨折,顶骨对脑组织重度压迫,必须马上进行手术!然而由于余震不断,我们位于3楼的临时手术室条件有限,手术中,只能对她进行局部麻醉。

“你一定要坚持,要坚强,只有做手术,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安慰月月的时候,我的心疼痛得抽搐了,我又说:“等你手术成功了,叔叔送你一个小礼物!”她轻轻点了头。

手术进行了几个小时,我不断观察着月月的表情,她的小脸因为痛苦被扭曲,豆大的汗珠浸湿了床单,但是她没有哭,甚至也没有叫一声。被推出手术事,她很快恢复了清醒,她拉着我的手说,叔叔,你承诺要送我的小礼物呢,我很坚强吧,我没有哭!

听了孩子的话,我知道,那一刻,想哭的是我自己。我将一支钢笔放到她的手心里,孩子紧紧地握住了。

后来孩子告诉我,地震发生时,在曲山镇茅坝小学读书的她和同学们一起,正在看红领巾电视台的节目,教室突然越晃越厉害。老师甩掉手中的笔,大声叫道:“同学们快跑!”在跑出去的十多个孩子中,月月跑在最后面,被强烈的震荡晃倒在地下,瞬间失去了知觉。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被震到离教学楼几十米远的地方,被埋在一片浅废墟之中,双手还紧紧抓着一根水管。她用尽全身力气爬了起来,看到了已被滑坡的山石完全掩埋的学校,学校附近,到处都是受伤的或已经死亡的老师和同学,鲜血如注,浸润着脚下那片熟悉的土地。

搭上北川中学的校车,月月来到了九洲体育馆。而地震发生后,她在陈家坝做工的爸爸翻山越岭,历经了七、八个小时来到北川县城,在凌晨两三点苍茫的夜色下,焦灼地寻找着她和在北川中学上学的儿子。第二天,爸爸来到绵阳,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两兄妹,一家得以团聚。

手术很成功,孩子慢慢地恢复了,尽管身体依然疼痛,但是乐观的她又恢复了爱说爱笑的性格,跟病友、跟护士聊天,成了她最快乐的事。孩子有一副百灵鸟般清脆的好嗓子,最爱唱的是《咂酒歌》:“清悠悠的咂酒唉,依呀勒嗦勒,请喝请喝请呀喝,一也喝不完……”她悠扬的歌声飘出窗外,似乎要覆盖地震带来的阴霾。

 

【诗文春天】

民歌弹唱“冬不拉”

谭文春

从那拉提草原出来,当晚我们在哈萨克朋友的毡房做客。哈萨克人热情豪爽,能歌善舞,烹羊喝酒且为乐,弹琴高歌醉未休。

导游小姐给我们弹唱了一首原滋原味的哈萨克民歌,歌喉婉转,琴声悠扬,曲调简单,歌词浅白,质朴动人。唱完后用汉语解释,这是一首关于草原的歌,朴实无华,充满温暖:青草幽幽的草原上/你是不是来采一些花/是不是来看看草原/你看到我美丽的母亲了吗/她比鲜花还要美丽/在这里等待着你们的到来/草原我的母亲/草原我的家

哈萨克民族是草原民族,一年四季都在山上生活,每一户人家相距很远,想串门儿不易。但是他们的娱乐活动还是挺多,除了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盛会,平时生活中也有不少聚会,比如生日聚会、亲友来访等等,其中最热闹的当属婚庆。一对青年男女结婚了,大家都送来祝福,在婚礼现场表演草原上特有的竞技活动,赛马、叼羊、姑娘追等等。“姑娘追”在哈萨克语中叫“克孜库瓦尔”,特别令我们这些汉族人神思悠悠、无尽向往。马背上的姑娘手舞皮鞭,追赶心爱的男子,挥鞭轻打,鞭到情定,许下终身。这场景让我想起“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歌曲: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甜蜜又旖旎。

这一对对产生心灵火花的男女,在问清楚对方的所属部落之后,就会开始交往,过程自由又浪漫,来到对方的家门口附近,一声响亮的口哨吹过去,爱人的身影就会出现。两人或者手挽手去草原踏青赏花,或者肩并肩去放牧羊群,或者并驾齐驱去大草原纵马奔驰,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再过一段时间,男方就会遣来媒人,最后两个人就会变成夫妻。而在他们结婚的那天,同样会举行热热闹闹的活动,给后面的年轻人创造机会,再让新的恋人诞生。

哈萨克民族的乐器叫“冬不拉”,两根弦,几乎人人都爱弹,人人都会弹,是哈萨克人心灵的伙伴,这源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在美丽富饶的大草原上,有一对相爱的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女的喜欢唱歌,男的制作了冬不拉为心爱的姑娘弹奏,他们常在一起边唱边弹,歌声婉转,琴声悠扬,花儿听了点头笑,鸟儿听了忘飞翔。有一天,一个头人路过,被悦耳的歌声吸引,也被姑娘的容貌吸引,于是派人把姑娘强行掠走。姑娘的情人英勇奋战,跟坏人搏斗。正寡不敌众的时候,从天上飞来一匹骏马,情人拉着姑娘一起跃上马背,腾空而去。临走把手中的冬不拉从空中抛下来,这一把冬不拉变成了成千上万把冬不拉,落在哈萨克人的手中。于是,大家都弹起了冬不拉,整个草原都在放声歌唱,祝福这对相爱的情人自由幸福直到永远。

冬不拉弹唱最好的人被称为“阿肯”,类似于行吟诗人。每年夏季,哈萨克人要举行“阿肯弹唱会”,大家聚集在草原上,各地的“阿肯”们纷纷弹起冬不拉竞展歌喉。“阿肯”都是自弹自唱,而且是即兴演唱,原创歌词,应时应景,合辙押韵,优美如诗,听得大家如痴如醉。

技艺优秀的“阿肯”都是从小培养,或者他的父母是文人诗人,或者老师是一名弹唱精湛的“阿肯”,从会说话就开始受到熏陶,继而专门培养,脑子里储备有大量的经文和诗句,才能够练成出口成章的能力,年龄最小的“阿肯”只有五岁。不少高水平的“阿肯”还代表新疆去哈萨克斯坦参加弹唱比赛,获得荣誉。

酩酊大醉的我,迷迷糊糊听见哈萨克小伙儿弹唱起一首伤感的情歌,也是我对大草原的情歌:姑娘呀姑娘/你是清泉里最美的那块石头/姑娘呀姑娘/你是山上最美的那朵鲜花/为什么你没有坚守你的承诺/为什么你没有等我/你在哪里呀我亲爱的姑娘/姑娘呀姑娘/我是那么的想念你啊/希望你能够感受得到/我对你的这份思念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系列(其九)

十年永州庄周梦

洋中鱼

 

《庄子·齐物论》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一只自由的蝴蝶,在草地上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真是蝴蝶了。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他甩了甩自己的双臂,如同蝴蝶舞动翅膀。他十分留恋梦里的感觉,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后人用此典故喻指两种含义:一是忘我的精神,二是梦幻般的事物或经历。

从永贞元年十二月到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在永州滞留的时间跨越了十一个年头,实际度过了九年零两个月的光阴。后来人们把这一特定时期,概略地称之为柳宗元永州十年。接到回京诏令那天,他立即写了一首诗《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赐环留逸响,五马助征騑.不羡衡阳雁,春来前后飞。”自比苏武,欣喜之情流溢于表,仿佛在永州的十年是一个不真实的庄周梦。

是啊,这十年对柳宗元来说,真的像做了一个梦:来永不到半年,母亲病故;地方官吏对自己冷眼相待;自己长期患病肠胃不适脾脏肿大;所住龙兴寺接连遭遇火灾;元和五年又中年丧女(女儿和娘病逝于永州佛寺);岳父杨凭被贬临贺尉;姐夫崔简未曾到任永州就被流放;一群好友相继离开……

然而,永州十年同时成就了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峰巅。他在这里写下了《钴姆潭记》、《西小丘记》、《小石潭记》等著名的《永州八记》,完成了《贞符》、《天说》、《天对》、《非国语》等理论著作,以及《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三戒》和《捕蛇者说》、《江雪》、《渔翁》、《段太尉逸事状》等传世佳作。他在永州期间共写有作品324篇(首),占其作品总量的近五分之三,而真正奠定其文宗地位的也是他在永州的作品。在永州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政论说理、答对酬赠、山水游记、传记寓言、辞赋诗歌等,尤其是山水游记作品奠定了他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代文宗、名垂千古的文学地位,

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的永州梦醒了,他乐滋滋地赶回去做官,从此,就俗不可奈,再也没有写出更好的文章来。所以说,柳宗元的永州十年是中国文坛上的大幸,不然,中国官场上多了一个俗吏,而文坛上少了一颗巨星。

 

【华峰凌云】

皇帝称臣叫“大哥”

许华凌

“大哥”这一称谓自古至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甚至在同一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含义。中国古代称长兄为大哥。长兄,指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男子,排行最大的哥哥。人们也尊称年纪跟自己相仿的男子 ,甚至有时也被用于称呼比自己大一辈的老人。“大哥”是一个民间常用词,多见于口语,如”大哥好”或”有事找大哥”。统而言之,一般情况下,是小对大,下对上,晚辈对长辈的尊称。“大哥”的称谓代表着尊重、信任、崇拜和敬畏。但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家天下”的封建社会,皇帝尊称一个臣子为“大哥”的,还真的是绝无仅有。这位皇帝就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被其称为“大哥”的大臣名叫董文炳。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正式称帝,改“大蒙古”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元朝正式建立。127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元朝实行民族等级制度,即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分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待遇,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严格的区别。但有人也成为了这个政治制度的“特例”,甚至成为了当朝皇帝的“大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赫赫威名的朝廷重臣,他就是元朝汉族大臣董文炳。

作为一介汉将,而且年龄比忽必烈还要小两岁,但堂堂的大元皇帝竟然管他叫“大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忽必烈口中的“大哥”董文炳,字彦明,真定藁城人。1235年,十七岁的董文炳以父荫任藁城令,人小鬼大,明于事理,精于谋略,以恩济威,将藁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属下敬畏折服、百姓拥护爱戴。1253年秋,董文炳率部跟随忽必烈征讨大理,因路途艰辛,备尝困苦,坚韧不拔而受到忽必烈的嘉许和亲宠。从此董文炳兄弟几人追随忽必烈东征西讨,逐渐得到他的信任,成为其心腹。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后,开始组建侍卫亲军,“亲军非文炳难任”,将护卫御驾的重任交给了董文炳,授权董文炳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1262年,董文炳奉命率诸军征讨李璮叛乱,最终平定叛乱,立下戡乱奇功。此后董文炳在伐宋作战中身负重伤,依然指挥督战。1276年,董文炳率领的元朝大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实现了全国统一,功勋卓著。忽必烈对其尊敬有加,私下见到董文炳都会尊称他一声“董大哥”,对董文炳以兄弟身份平等相待。1277年,忽必烈委以董文炳重任,“中书省、枢密院事无大小,咨即而行”。也就是说大都的枢密院、中书省不论大小政务,均需由董文炳过目。“文炳吾功臣,忠勤朕所知”是忽必烈给予汉族大臣董文炳的最高褒奖,而“大哥”的称呼,则成为中国历史上皇帝对臣子绝无仅有的至高尊重。1278年,“董大哥”病逝家中,享年六十一岁。

一声“大哥”龙恩降,宠爱如此世间稀。阅遍浩繁廿四史,绝无仅有是传奇。

(本栏目由加拿大“博大集团”冠名赞助。)

(责任编辑:洪田)

 

——————汇聚八方英才,打造一流华文创作平台,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