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坝精神永放光芒
2024年8月19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阜阳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的19家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世蕴,阜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俊杰,阜阳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侨办主任王显明, 阜阳市侨联副主席郭云峰,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阜阳王家坝精神是一种以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为核心的精神,它体现了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以及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这种精神是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的,特别是在淮河流域的抗洪抢险中,王家坝闸的开闸蓄洪行为成为了这种精神的象征。王家坝精神的内涵不仅包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私奉献和集体利益至上,还包括了在困难面前的不屈不挠和自我奋进的勇气。这种精神在阜阳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和践行,通过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的方式,以及通过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抗洪纪念馆等措施,使得王家坝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此外,阜阳地区还通过加强茨淮新河精神的研究,挖掘和提炼其深刻内涵,使之成为王家坝精神的姊妹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王家坝精神的内涵和外延。王家坝精神的实践不仅在抗洪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家坝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追求体现在王家坝闸的建设和运行中,以及当地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奉献牺牲精神。王家坝闸自建成以来,已经多次开闸蓄洪,为淮河流域的防汛抗洪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做法虽然意味着牺牲蓄洪区内人民的一些利益,但目的是为了减少“大家”的损失,体现了在大局面前,个人和小集体作出牺牲,以保护更大范围人民群众的利益。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践行,也是对忠诚担当、奉献牺牲、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王家坝的精神不仅在防汛抗洪中得到了体现,还在于它所代表的一种价值追求,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始终不变的是对人民的深情关怀和责任担当。这种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的难点痛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王家坝精神体现了忠诚担当的政治觉悟,这一精神的核心在于蒙洼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王家坝精神的新内涵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把握,其中之一就是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这种品格在蒙洼蓄洪区70年来16次开闸蓄洪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20年7月20日,阜阳境内4个蓄洪区相继开闸蓄水,没有一个人问“为什么要撤”,更没有一个人说“我不撤”。这种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归根结底源于蒙洼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他们的行为不仅展示了个人对国家和党的忠诚,也体现了在大局面前的不含糊和不退缩,以及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团结和担当。 此外,王家坝精神的弘扬和践行,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涉及到政府、武警、民兵、志愿者等组成的抢险队伍,以及临时党支部、医疗小分队等组织的建立。这些措施体现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通过组织的力量来保障人民的安全,进一步强化了王家坝精神中忠诚和担当的价值。 总之,王家坝精神中的忠诚担当政治觉悟,是通过蒙洼人民的实际行动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体现出来的,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对整个国家的责任和担当的体现。 王家坝精神体现了奉献牺牲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源于蒙洼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王家坝精神的核心在于牺牲和奉献,这种精神体现在蒙洼人民在面对洪涝灾害时的无私奉献和牺牲。自1953年以来,王家坝闸在13个年份中16次开闸蓄洪,每次淮河抗洪进入最危急的时刻,蒙洼人民都会毫无怨言地舍弃家园,让美丽家园承受洪水肆虐,甘心承受泄洪造成的巨大损失。这种牺牲不仅仅是有形财产的损失,更是王家坝人走上富裕之路梦想的牺牲。然而,蒙洼人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始终践行着“我将无我”的豪迈情怀,把奉献和牺牲作为一种光荣和使命,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在滚滚洪水中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堤坝,守护了千里淮河半个多世纪的安澜。 王家坝精神的弘扬和传承,不仅体现在抗洪救灾中的无私奉献,还包括了在日常生活中对红色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利用。例如,王家坝抗洪纪念馆的建立,通过展示珍贵图片、文献、实物、影像等2000余件,详实记录了蒙洼人民与洪涝灾害英勇抗争的艰辛历程,成为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2。此外,通过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的方式,将王家坝精神融入教育体系,加强茨淮新河精神研究,挖掘提炼其深刻内涵,使之成为王家坝精神的姊妹篇,进一步拓展和践行好新时代王家坝精神。 王家坝精神的实质是一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通过艰苦奋斗和努力创造,实现脱贫致富。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抗洪救灾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提升和发展上。通过这些举措,王家坝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力量。 王家坝精神的核心之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坚韧不拔中。**王家坝精神的自强不息精神,是蒙洼人民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不屈不挠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抗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提升和发展中。 王家坝精神的自强不息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勇气:在面对洪水等自然灾害时,王家坝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不等不靠,顽强拼搏,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寻找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自我提升和发展的决心: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失后,王家坝人民并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积极寻求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机会。他们大力发展柳编、板鸭、黄沙、蔬菜等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展现了他们的自强不息精神。 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在抗洪斗争中,王家坝人民展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与军队、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面对困难,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王家坝人民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不仅依靠勇气和力量,还注重科学治水的方法,他们尊重自然规律,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这种科学治水的精神也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一种体现。 总之,王家坝精神的自强不息精神,是王家坝人民在长期抗洪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宝贵财富,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阜阳王家坝的科学治水成效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提升防洪抗灾能力、完善防洪抗灾体系等。王家坝闸作为千里淮河第一闸,在科学治理和合理决策下,成功实现了淮河平安度汛的目标。自1953年建闸以来,王家坝闸共开闸蓄洪16次,每次蓄洪都是对王家坝精神的淬炼,同时也展现了科学治水的成效。在2020年7月的一次蓄洪行动中,王家坝闸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降低了淮河的水位,保护了淮河中下游的安全。这次行动不仅体现了王家坝精神的核心价值——奉献牺牲的家国情怀,而且展现了科学治水的实际成效。 此外,王家坝地区通过大力发展适宜性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以及发展稻虾共作等模式,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不断提升防洪抗灾能力,完善防洪抗灾体系,确保河道行洪、河堤安全。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展现了科学治水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