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选造势 特鲁多宣布“禁塑”
七天记者 颜宏 最新的民调显示联邦自由党获得的民众支持率落后于保守党,为了给大选造势,挽回自由党在选民中的形象,总理特鲁多本周一在魁省Montérégie地区的Mont-Saint-Hilaire自然保护区宣布加拿大将从2021年开始禁止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在新闻发布会上,特鲁多指出塑料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的挑战”,这些“有害的”塑料制品不仅很容易生产,也很容易被丢弃。目前在加拿大只有不到10%的塑料制品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到2030年加拿大人将丢掉110亿个塑料制品。 特鲁多表示加拿大拥有世界上25%的淡水资源,是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而塑料制品对水资源和海洋环境具有破坏性的影响,所以必需要减少塑料污染。他说“作为父母,当我们带孩子到海滩玩耍时,我们必须寻找一片没有被丢弃的吸管、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塑料瓶的沙滩。说实话当我需要和我的孩子们解释一些现象时感到非常为难,我要如何跟他们说在全球范围内那些死去的鲸鱼,它们被海水冲到沙滩上,然而人们发现它们的胃里充满了塑料?我该如何向孩子们坦白:哪怕是在太平洋的最深处,人们都依旧能找到塑料的踪迹。” 新闻发布会上说得如此动情,但特鲁多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禁止办法或者对违反者的处罚规定,甚至没有明确哪些塑料制品将被纳入被禁之列。只表示在2021年以前要咨询环保和科学专家,根据现有科学依据进行研究,创造出一个系统以便让人们思考使用何种材料以及使用塑料的后果,并向加拿大的企业喊话,让他们思考是否有责任回收他们生产的塑料,建议他们应该多考虑循环经济,多考虑自己做出选择造成的后果。 特鲁多的提议受到环保人士的欢迎,很多机构表示联邦政府早就应该公布类似的政策,但为什么要等两年后而不立刻开始施行?联邦保守党同意“禁塑”主张,认为控制塑料污染确实是政府需要应对的问题。但也对这项计划提出了不少疑问,包括“禁塑”将给加拿大人的日常生活带来多少额外成本?为何自由党政府在过去3年没行动?海洋环境学家Lyne Morissette也表示用两年的时间建立这样一个清单,实在是有些长了。 打环保牌 分析人士认为,特鲁多宣布这项没有什么具体内容的政策更多的是为了几个月后大选造势。根据最新的民调,保守党的支持率虽比上次有所下降,却仍然领先于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不过无论是保守党还是自由党都不太可能获得多数政府的选票,加拿大选民很有可能在秋天的大选中选出一个少数政府。与此同时,有近14%的加拿大人准备投票支持那些从未组成过政府或从未担当官方反对党的候选人,比如注重环保的绿党。 特鲁多在这个时候打“环保牌“更多是本着争取选票的考量,并不是真的要把“禁塑”当成政策推行下去,否则他何以不在一上任之初就发布类似的政策,而不是在任期即将结束时发布,明知道这个政策可能会随着大选导致的政府更迭而根本来不及实施。 总体而言,加拿大的“禁塑”舆论早就形成,一些地方政府已经等不及联邦政府的不作为,早就实行各自的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措施。比如蒙特利尔早在2017年就开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温哥华也在去年5月通过了提议,原定于今年6月1日开始全面禁止商家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泡沫塑料容器和其他一次性塑料制品,但因故推迟;卑诗省的维多利亚市、爱德华王子岛等地也都出台了塑料制品使用的限制措施。而目前,除了美国,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减少塑料污染上达成了共识。所以特鲁多的提议不过是顺势而为,并不用承担受到抵制的风险,还可标榜自己政治正确之一的环保理念。 其实,早去年6月在魁省 Charlevoix 举行的 G7 峰会上,除了美国和日本,加拿大已经和其他的四个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签约同意采取措施来遏制塑料污染,约定到2030年把塑料制品的回收和重复使用率提高到55%;到2040年,力求能够回收所有塑料。但特鲁多的自由党政府在签订合约后几乎什么都没有做。 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在人类近代史中,恐怕没有一种东西如塑料一般,能如此深入、彻底地融入大众生活的每个环节中,大到飞机、汽车、轮船,小到吸管、水瓶、包装盒无所不在。这种体轻、防水、价廉的材料自1905年首次问世以来,在大规模使用的短短三四十年间已经给地球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欧洲环保组织在最近开展的一项环保产品评选活动中,塑料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呼吁全世界都不要使用塑料制品。 众所周知,普通的塑料制品主要由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稳定物质构成,这些材质不会生物降解,只会慢慢分解成小碎片,可能需要上千年才能消失。塑料消失了,并不是说它被降解了,而是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肉眼看不见的塑料颗粒——微塑料。目前学术界对微塑料还没形成准确的定义,通常认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即为微塑料,实际上很多微塑料大小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因此也被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还有些微塑料不是通过分身术变微的,而是本来就微,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洗护产品里面就包含众多微塑料,仅一支磨砂洗面奶中所含的微颗粒就达30万颗以上,洗衣机洗衣时也能产生大量的微塑料纤维,据估计每洗一件合成织物,可能产生1900个微塑料纤维。 目前全球每年仅一次性塑料制品就达1.2亿吨,其中只有10%被回收利用,另外约12%被焚烧,超过70%被丢弃到土壤、空气和海洋中,而其中,塑料垃圾对于海洋的污染最为明显。根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数据,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相当于每分钟向大海倾倒满满一辆垃圾车的塑料,更可怕的是它们所产生大量塑料微粒,通过海产品、海盐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巨大的健康危害。 被人们称为“第八大陆”的太平洋塑料垃圾带,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法国,中心区域厚度可达30米。受到洋流运动的影响,还形成了南北大西洋、南印度洋等多个类似的塑料垃圾带。即使是在深度1600米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人们也发现了大量的塑料瓶、塑料袋等塑料制品。 微塑料的危害 海洋中大约有五万亿这种直径小于 5毫米的塑料微粒,收集起来重量大概可达到 27 万吨。这些微塑料通常存在于表层海水、海床、沉积物和海滩,甚至出现在最偏远的极地冰川和深海沉积物中。 微塑料部分来源于塑料制品,本身可能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直接危害;微塑料表面也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农药、阻燃剂、多氯联苯等,随洋流运动对生态环境产生化学危害;微塑料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噬,在海洋生物体内蓄积,危害海洋生物安全。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躲避天敌和繁殖的能力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高密度且广泛分布的塑料微粒已使无数海鸟、鱼和其他海洋生物受到灭顶之灾,然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随着食物链层层传递,最终进入人类食物链。在全球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鱼类采样中,90%的鱼类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 不仅仅是海洋,陆地上也发现微塑料进入食物链的证据。2017年4月,墨西哥科学家在土壤里、蚯蚓体内、母鸡粪便和胃里发现微塑料,可能源自焚烧废弃塑料掩埋后的分解,首次证实微塑料已进入陆地食物链。美国一家机构对全球多个城市进行了150多次自来水检测,结果显示83%的自来水含有微塑料成分,表明陆地水源中也受到了微塑料的侵袭。世界各地都报道过食盐、海盐、啤酒、蜂蜜等产品中检出了微塑料,就连空气中都漂浮着塑料微粒,成为我们每天呼吸的一部分。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委托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全球人均每周摄入约2000颗塑料微粒,总重量为5克,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的重量。这些塑料微粒主要来自人造衣服纤维、牙膏中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在日常食品和饮料中都会出现,比如水、啤酒、贝类海鲜和盐,其中最大的塑料摄取来源是饮用水,人类造成的塑料污染终于开始让人类自食恶果。 从源头抓起 塑料难回收、难降解,所以,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只有:切断源头。从每一个人做起,增强环保意识,尽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的使用。由于塑料的应用太广泛,可先从一个点开始,给自己制定个小的、容易达到的目标,比如不再购买瓶装水,或者买菜时不再使用塑料袋而是用重复使用的布袋。一个目标达到了再转向下一个。一旦形成习惯,减少或避免使用塑料制品就成了很自然的一件事。但是个人消费毕竟只是塑料制品应用的一小部分,要想真正“禁塑”,还需要国家意志力来约束制造业、包装业、运输业以及零售环节的方方面面。 特鲁多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加拿大将效仿欧盟在今年年初发布的政策,制定一个加拿大的禁用塑料制品清单。根据欧盟的清单,以下这些塑料制品将被禁用: 一次性塑料刀、叉、勺、筷; 一次性塑料容器; 塑料吸管; 由塑料制成的棉签杆; 塑料气球棒; 可降解塑料、食品容器以及聚苯乙烯杯 该禁令还要求各成员国采取行动,尽量减少未列入禁令清单,但同样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还有湿纸巾、卫生巾等含有一次性塑料的产品,也将受到严格的管控。 其实从禁止塑料袋开始,全球的“禁塑”努力已走过十多年历程,但效果并不明显。根据科技杂志周刊《新科学家》的网站资料显示,孟加拉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完全禁止塑料袋的国家,早在2002年就颁布了相关的法律。 之后,中国、以色列、南非、荷兰、摩洛哥、肯尼亚、卢旺达、毛里塔尼亚、斯里兰卡、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阿尔巴尼亚和格鲁吉亚等国家都先后颁布了类似法律。 印度一半的邦和地区也已经对塑料袋实施了禁令。2017年,该国首都德里宣布禁止一切形式的一次性塑料,包括袋子、餐具、杯子、盘子等。 在污染严重的南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大陆,“禁塑”措施更为严苛。比如岛国瓦努阿图规定每使用一个塑料制品将会受到175~900美元的罚款。 但在实际生活中,“禁塑”实在太难实现了。就拿最常用的塑料袋来说,它不仅防水性、透明性和韧性都很好,而且成本低廉,携带方便,使用便捷,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消费习惯,目前还没有哪种包装材料能完全取代塑料袋。 这并不是说在材料上无法取代,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制造出可降解的塑料袋,但它们的成本要比普通塑料袋高出30-50%,所以说“禁塑”难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技术上,而是在成本上,在于消费者愿不愿意为降低塑料造成的污染多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