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蒙特老港

A view of a city street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图片来源:Loïc Romer 蒙特利尔老城,在繁华的历史背景下孕育出了精致的现代生活。熙熙攘攘的中心街道和安安静静的古朴老街相得益彰,前卫的现代精品商店镶嵌在几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中也毫不违和,蒙特利尔老城就是这样处处彰显着“新”与“旧”的融合。来这里,穿梭几个世纪前新法兰西时期的教堂、城堡和石子路,或者登高俯瞰圣劳伦斯河的壮丽景观,又或者徜徉时髦的商店街疯狂购物,蒙特利尔老城,无论你来多少次,总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图片来源:Dribble 经典建筑震撼洗礼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        图片来源:Eva Blue 从17世纪的小小石制教堂,成长为北美最大的天主教堂,这座魁北克最重要的宗教艺术瑰宝堪称哥特复兴式建筑的杰作。教堂建成于1829年,作为蒙城最具标志性的历史建筑之一,宏伟的外观建筑可以瞬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教堂内部的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也更是叫人惊叹。深蓝色的穹顶、镶嵌着纯金星星的天花板,还有蓝色,紫色,红色,银色和金黄色的色调搭配,让这里的每一处都好似“完美的艺术品”。教堂里超震撼的灯光音乐秀“灵韵AURA”,将声光艺术与圣母大教堂的建筑艺术融合,用21世纪的科技重现19世纪的珍宝,让这座历史的“美人”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精彩广场重焕活力雅克 · 卡迪亚广场        图片来源:Eva Blue 沿着Nelson纪念碑的斜坡缓缓向下,你就来到了雅克 · 卡迪亚广场,这里提供了老港绝佳的视野。广场建于1804年,过去许多年里这里曾是公共市场,而穿梭如今的雅克 · 卡迪亚广场就仿佛回到了19世纪,这里是蒙特利尔老港的入口,也是蒙特利尔老城颇受欢迎的室外公共空间,每到夏日里,这里就被各种欢乐的节日和活动包围。在广场上找一处景致绝佳的露台,在夜幕降临时,体验着广场欢乐的氛围,眼望着雅克 · 卡迪大桥、蒙特利尔市政厅、De La Dauversière广场等蒙城标志性建筑,这就是你解锁雅克 · 卡迪亚广场的最佳方式。 城市全景尽收眼底圣劳伦斯河        图片来源:Étienne Lechasseur 乘坐游船从圣劳伦斯河上遥望蒙特利尔老城美轮美奂的城市天际线,是来蒙城旅游必须打卡的观景活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刺激的蒙特利尔高空滑索(MTL Zipline),像超级英雄一样从老港上空飞驰而过,近距离感受老城的魅力。如果你更喜欢温和的观景方式,可以乘坐蒙特利尔摩天轮360º 欣赏蒙城全景,将蒙特利尔最好的风光尽收眼底。 百年街道寻味徜徉圣保罗大街        图片来源:Tourisme Montréal – Madore, Daphné Caron 要说蒙城最值得逛的街道排行,老城的圣保罗大街必须位居榜首。这里林立着的各色19世纪建筑,遍布着城里最时髦精品商店、设计师商店、艺廊和艺术工作室,还有超受欢迎的Bonsecours市场,是让你钱包哭泣的疯狂扫货胜地。除了买买买,吃也是圣保罗大街的主题,鹅卵石街道的两旁,人气餐厅、魅力酒吧和爵士club数不胜数,快来这里沦陷在美食美酒的怀抱里吧。 蒙城历史深入探秘蒙特利尔考古历史博物馆   … Read more

半小时时差 绝世美景 加拿大世外桃源探秘

一个雾蒙蒙的夏季的清晨,我们的船抵达了这里。   这是个不通公路,不通铁路,夏季靠船和直升机,冬季靠雪地摩托才能到达的所在。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南部,一个狭湾的尽头。这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时间,而是和别的地方差距半小时。比如我们上午9点抵达,当地时间是9点半,想想就不可思议,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   我们的船在距离村子码头不远处停下,几十号人依次乘坐橡皮艇登岸。   村子名叫Francois,读作弗朗索维,而不是传统的弗朗索瓦,据我的估计,这里的人们顽固地坚守18世纪开创这个村子的祖先对这个地方的称呼,可谓初心不改。政府在上世纪中和2013年曾经两次想把整个村子搬出去,都遭到居民的反对,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2016年人口普查时村子里一共有89人,时隔一年,我们去的时候只剩下了70人,一年前还有13个学生,从幼儿园到12年级,一个班一个人,第二年就剩俩小孩了,就是本文开头片子里提到的那两个在地上玩的。这里的居民深深地喜爱这个世外桃源,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村子里有邮局、商店,还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和教堂,生活闲适安逸。我们的到来给村子里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雾渐渐散去,我们三三两两地往村子后的山上爬去,200多米高的山,有两条小路上去,站在山头上可以看到我们的船和村子全貌。值得一提的是,山上都是低矮的植被,许多茂密的植被下面是空的,有多深不知道,我一个人在拍照时,就掉进了这样一个茂密的植物丛中,感觉下面深不见底,好在植物茂密,我的体重较轻,才自己挣扎着爬出来,出来以后下了一身冷汗。   下山以后在村子里转悠了一圈,参观了所有能参观的地方,有居民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去坐坐,推开窗户,看海望山,美极了,我想这大概就是他们不愿搬迁的根本原因吧。这种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是用来修身养性的。这种恬静,是那些喜欢热闹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我们带了很多食物,就在村子的社区中心阳台上加工,邀请所有的村民和我们一起晚餐。晚餐后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我也很兴奋地加入到热闹的人群中。直到夜深了,大伙儿才依依不舍地互相告别。 夜风吹起,尽管有点儿凉,我还是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微弱的村子里的光,想象着这里的人们简单快乐质朴的生活。 不管是半小时还是一小时时差,时间对这里的村民来说只是一种表达,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面朝大海背靠山,亲近大自然,才是一切生活的真谛。 船顺着峡湾渐行渐远,弗朗索维就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加拿大:河的民族,民族的河

文 | 尹灵 《周游》电子杂志特稿 ​说起来,加拿大应该算是一个水的民族。全国境内有563座大湖,600公里以上的河流47条,单是美加共享的五大湖就占世界上淡水总面积的18%。如果分配到每一个公民头上,加拿大每个国民每年平均拥有10万立方米淡水。所以加拿大人也以水、水流到海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今天就和大家聊一首歌曲《River of Nations》。 这首歌曲由三位音乐人在2017年纪念加拿大建立联邦制国家150周年的一次旅行中偶然灵感迸发撰写并演唱制作完成的。 演唱的时候包含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加拿大第一民族莫霍克语。 歌词用英语和法语写成,大概如下: River of Nations The sun and moon, wind and water Carry us , we are a canoe Sailing with no distance between us Is long overdue Entends la mer, l’air et la terre Canot voguant au gré du vent Conjuguant nos corps au présent Nous prenons le large … Read more

加拿大白人与原住民的“真相与和解”

尹灵 连日来,BC原住民维特族(Wet’suwet’en)阻断加拿大铁路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加拿大联邦政府在处理原住民问题上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小特鲁多总理不断遭到民众和反对党的怒怼,这一切的后面其实都有深刻的背景,所有故事的发生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我不是研究原住民问题的专家,没有资格在原住民问题上说三道四。3年前,我曾有机会和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三名成员中的一人一起旅行,听她讲述加拿大白人与原住民之间的恩恩怨怨,惊讶于发生在加拿大这块平和土地上的悲惨故事。同时我也有机会接触几个原住民部落,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节庆,并采访了其中的大酋长,跟他们一起参加祭天和其他宗教仪式,对他们的内心管窥一斑。下面的文字是我2017年写的日记的一部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所见过的原住民。   2017年我有机会采访米克马族大酋长Morley Googoo,听他讲述本族的故事。我送了条庆祝春节的红围巾和中国结给他。 原住民节庆时的打扮 原住民节庆时的打扮 原住民首领 Marie Wilson,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记者和节目制作人,加拿大西北地区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奠基人,麦吉尔大学教授,圣托马斯大学和曼尼托巴大学名誉博士……如果要罗列她的头衔和获得过的奖项,会是很长很长的一大串,但此时我要说的是,她是加拿大“和解与真相”委员会三名成员之一,她曾经花了6年半的时间,在这个委员会工作,帮助广大的原住民进行了心灵释放和情感和解,可以说为加拿大这块土地的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Marie Wilson博士在加拿大的天涯海角Canso 我在加拿大生活了将近20年,曾经隐隐约约知道一点“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工作,但从来没有想过仔细了解。今天,当我听完Wilson博士的演讲,觉得有必要把这件事写出来让大家了解加拿大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对于原住民的黑暗政策,希望在加拿大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以史为鉴,和谐共处。 做为华人移民,了解加拿大的历史,了解这个国家历史上曾发生的对待原住民的真相,争取自己的民族权益,保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权,积极融入加拿大社会,为这片土地作出华人移民应有的贡献,在种族主义抬头的今天,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Wilson博士在演讲开头,先播放了一个几分钟的短片,介绍总部位于曼尼托巴省温尼伯市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工作。当看到片子上被采访的人泣不成声地讲述他们被迫害的过程时,大家的眼睛湿润了,有些团队成员开始啜泣。 150年前,加拿大联邦成立之初,为了彻底瓦解、削弱原住民的力量和威胁,加拿大政府开始了长达130年的原住民儿童住校政策,15万儿童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庭,到由天主教会开办的住宿学校集中接受教育。这种把孩子和家庭隔离的政策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灭绝,在Wilson博士放的片子里,时任加拿大联邦第一任总理麦克唐纳曾赤裸裸地说:把孩子从他们身边带走,他们就不会挑起战争,他们就必须服从。   Wilson博士在演讲中指出,由于孩子脱离父母兄弟姐妹,没有家庭的温暖和爱护,心灵受到极大创伤,再加上较差的饭菜、卫生和住宿条件,不合格的教师和管理队伍,过度处罚等,同时由于没有完整的记录,据“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最终公布的报告,24%-42%的儿童在住校期间因种种原因死亡。孩子们在学校遭受了孤独、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性骚扰等,犯罪、怀孕、奴役、仇恨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孩子们离开学校后,找不到工作,不愿意融入白人社会,也和原住民家庭生活脱节,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住宿学校幸存者开始鼓起勇气在不同场合讲述他们所遭受的心灵以及身体创伤,随揭开了这段令加拿大社会和国际社会震惊的黑暗历史的盖子,各地原住民受害者纷纷出来控诉,逐渐形成一起原住民对加拿大政府的公开诉讼。加拿大政府于是成立了一个“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用了6年的时间,委员会的成员接触了6000名住宿学校的幸存者,形成了一份长达500多页的报告。   与Marie Wilson博士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首府哈里法克斯港 15世纪,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以后,逐渐开始了向美洲大陆移民。17世纪,欧洲殖民者大量进入加拿大以后,采取掠夺、签订条约等形式,从原住民手里获取土地,逐步把原住民圈进保留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原住民被剥夺了精神、文化崇拜;教育、搬迁、语言等方面受到多重禁锢,被迫集中在森林、河流、岛屿的边缘地区,加拿大政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原住民逐渐失去民族特征,以达到消灭原住民的目的。当听到加拿大这个目前世界上和平美好的国家历史上是这样对待原住民时,我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缓过劲来。 这时我才理解这次C3 远征的目的之一就是和解,通过C3 活动,宣传加拿大多民族和平共处建国方略,通过对加拿大广袤土地和海岸线的访问,增强加拿大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团结,从而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     Marie Wilson博士、Steven与原住民大酋长  

冰岛北极光寻猎记

Hunting一词,汉语翻译为“狩猎”,意味到荒郊野外去打猎,去寻找猎物的踪迹,去守候。在冰岛看北极光,当地的导游就用了 aurorahunting这种说法,真是贴切极了。这次看北极光的经历,真可谓” 去寻、去追,去等”, 过程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充满了焦急的等待,充满了热烈的渴望,充满了对星空的搜寻和仰望,当然更充满了神秘,就像一场战争,一场北极光狩猎之战。 在网上看到一个冰岛北极光的行程,包含往返机票、酒店、早餐和一个北极光的Hunting,如果Hunting不到,第二天可以免费再去Hunting。一来一回5天时间,因为是淡季,只有几百块加币,微信群里喊一下,十几个朋友响应,大家浩浩荡荡往冰岛奔,充满了喜悦和欢乐。深秋,冰岛已经进入了极夜模式,每天早上10点了,天还没亮,下午4、5点,夜幕就想把大地罩起来。现在出门去,都没有时间提前做功课。第一次到冰岛,想象一定是到了一个天寒地冻之所在,出发前可着劲往箱子里塞了两条雪裤。下了飞机,有点儿傻眼,天气比蒙特利尔还暖和,让人有点儿跌眼镜。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出租车司机淡淡地说:格陵兰岛才应该叫冰岛,冰岛反过来,应该叫格陵兰。格陵兰岛,面积216万多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岛,虽然叫做Greenland,绿色却没有多少,因为全境大部分处在北极圈内,81%的土地都被白色的冰雪所覆盖,名副其实的“冰岛”。而冰岛,虽然处在北极圈内,却有墨西哥暖流拥着,气温反而很适中。再说了,冰岛还有那么多火山呢,当然,这是一句玩笑,火山和气温并没有直接关系,不过大家应该对冰岛火山爆发时居民撤离、领空关闭的壮观景象记忆犹新,这其实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冰岛地热和温泉丛生的原因。这些貌似和Hunting北极光无关,却不知这却是看北极光必须的铺垫,我们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和周围逛了两天,看了城市、教堂、间歇泉、瀑布、冰川等等之后,终于等来了计划中的北极光Hunting之旅。 傍晚时分,按照预先约定好的时间,大巴车准时到酒店接我们,司机在门口简单核对了名字,就出发了 。刚一上车,大家都很兴奋,车里各种语言的交谈、聊天,车子很快驶出雷克雅未克市区,城市的灯光渐行渐远。据说,远离光源是看到北极光的必要条件,所以北极光之旅都是在城市外围。到了地方,大家兴奋极了,跳下车来,但见黑黢黢的夜里,人流像赶集一样,看一下大巴车停的地方,居然有十几辆,按照一辆车上50人计算,当天晚上就有5、6百人聚在一起,原来还以为就我们这一拨人呢。大家三五成群,有说有笑,不时仰望一下天空,观景点还有一个咖啡屋,供大家等待时解决口喝和放水的问题。约莫等了20多分钟,忽然看见大家都超大巴车走去,一打听,才知道导游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今晚这个观景点看不到极光了, 需要到第二个地方去。 大家依然兴奋,有说有笑。坐在窗户边上的人,隔着车窗,眼睛不停地向天空搜索,导游也在指挥大家往左看,往右转。但见月明星稀的夜空,一抹薄薄的云彩后面,私有汹涌的波动,却并不是呼之欲出的感觉,而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那种,就在这种左一指右一瞥的惊呼声中,我们到了第二个观景点,大家又陆陆续续下车。这次的观景点是在一个山坡下,脚下的土地貌似干松,有些人站累了干脆坐在地上,大家一起望向山坡边的天空,实实在在地看到云层后面某种物质诡秘的波动,可那一抹绿就是出不来,悻悻然又是一阵等待,又接到指挥中心通知,这个地方也瞎了,还得往第三个地方去。 这一次大家都沉默了。眼睛不再望向天空,而是拿出各种食物,打开手机,开始了与北极光Hunting无关的各种活动。漆黑的夜里,只有这十几辆大巴车在荒无人迹的乡村小路上行驶,像极了夜间行军打仗的部队,指挥部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只有汽车的尾灯发出无力的红光,汽车一过,倏忽又陷入黑暗,恢复了寂静,就像从来没有人来过一样。 到了第三个观景点,其实这已经很难算是观景点了,车就停在路上,不甘心的人们和想抽烟的人们又下车去了,我们几个连下车的兴致都没有了,看北极光不再变得迫切和必须,管他呢,看到看不到,又有什么呢? 反正过程已经经历了,心甘情愿了。 就在我们百无聊懒地坐在车上,继续着各种小吃点心的时候,同伴中有人跑上车来,招呼我们下去,说北极光来啦。信吗? 还真有点儿不信,不就是哄我们下车活动活动嘛,就在犹豫之间,忽然听到车下的人群一阵骚动,貌似看到了什么,于是抓起相机,走下车来,仰起头,望向天空,导游指着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说,极光就在那里面活动,拿肉眼一瞪再瞪,等着绿光乍现,还是只看到一条白色云带,举起相机,对着天空按了一下快门,奇迹出现了,一条绿色的极光带出现在相机的显示屏上,我激动地说:我拍到啦!大家都凑过来看,比我还激动。于是我又端起相机对着天空不同角度拍了几张,真有奇迹呀,除了绿色,还拍到了难得一见的一抹紫罗兰,虽然和想象中的极光跳舞相去甚远,但这个时候的满足感却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真的是心满意足极了。 上车来,发现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导游说,谁如果不满意,明天可以免费再参加一次,同伴们有的举手报名,而我,心里已经开始想着第二天可以去到冰岛的黑沙滩和冰山、冰湖、冰洞了。 不管Hunting到的激光是沉默、静止还是跳舞,它如约来了,这已经够了。   文/尹灵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