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问答之间,见中外互动的开放姿态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外交是一门沟通的艺术,而面对面对话无疑是最直接的方式。 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用一场超90分钟的记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21个问题,对外阐述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问答之间,两个具体的场景,外界可直观感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第一个场景是一次“剧透”。 在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王毅向大家“剧透”:从3月14日起,中方将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 这一最新安排是中方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政策的延续。过去一年,中方对多国实行单方面免签,简化来华签证手续,增加国际航班数量,为外国游客提供便利。 王毅说,要打造人员往来的快捷网络,推动国际客运航班加快恢复,持续扩容中国免签“朋友圈”,与更多国家达成形式多样的多年多次签证安排。 让中国公民说走就走,让外国朋友宾至如归。在全国两会的舆论场,如何让外国游客便利使用中国移动支付等话题,屡登社交媒体热搜榜单。见微知著,“把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是中方的政策宣示,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3月7日,跳过网红舞蹈“科目三”,被外交部长王毅认出的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在记者会后引发媒体关注。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另一个场景是王毅向记者的一次提问。 “我在短视频看到过你跳‘科目三’,还继续跳吗?”王毅对中阿卫视记者的提问,令现场中外记者会心一笑。从爆红社交媒体,到走进外长记者会现场,网红舞蹈“科目三”让外界看到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可爱一面。 记者会结束后,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中阿卫视记者说,每每遇到“火出圈”的事物,自己都要了解、学习。只有融入中国社会,才能了解当地百姓如何生活,才能让大家看到真正的中国。 相互了解,是打开中外互动的逻辑起点。近年来,从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到“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从荒漠化治理到低碳生活,从杭州亚运会到“贵州村BA”,外国记者讲述的中国故事层出不穷。 更重要的是,中国故事并不是孤立的,也是中国和世界相互成就的故事,是一个由“我”到“我们”的故事。在记者会上,王毅面向中外记者发出邀请:“欢迎更多外国朋友一起来讲述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故事。” 如今,中国受到的关注前所未有。面对赞美与掌声,面对误解与误读,外界关注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而外长记者会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回答。 凌晨时分,中外媒体记者为了更好的位置,早早开始排队等待。“长枪短炮”的队伍,是外界对中国关注的缩影。而在问答对话之间,中国正持续呈现友善诚意和开放姿态。

特写:“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当全球都在忧心人工智能或许会越来越替代人的技能时,一场关于“工匠”的讨论在中国最高领导人和全国人大代表之间进行。 “光图纸设计得好还不行,最后要落实到焊工手里,‘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 彼时,与他对面而坐的,是来自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孙景南代表。作为一名巾帼电焊工,她讲述了自己完成多项焊接工艺创新和技术攻关的经历。 习近平听了很有感触:“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改变和塑造着中国。从鲁班到蔡伦,一代代能工巧匠铸就“工匠中国”。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人们感慨大国重器的背后,是大国工匠的执着汗水和奔波身影。 新能源汽车、高速公路里程、高铁、大飞机……在审议现场,习近平以交通行业为例,生动地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发展自力更生的过程。他感慨地说:“交通行业一步一步往前,走在国际的前头,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工匠。” 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保障好。要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他们是顶梁柱。”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对大国工匠的培养,习近平始终关注。 2019年在甘肃考察期间,他特意来到一所职业学校观看职业技能实训。“通过3年实训可以达到什么技术水平?”“有没有机会到工厂实习?”“毕业后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学习?”习近平问得很细。 他勉励大家,中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支持你们!”习近平当时对学生们说。 如今,新质生产力成为社会热词,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正是人才。在审议中,习近平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冀经济大省辐射带动力 习近平再释新质生产力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当下的政经热词。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阐释了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为”与“不为”。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再聚焦,再到这次全国两会上深入阐释,不到一年时间,习近平从概念认识到实践方法论,渐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论述。 对于何为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曾凝练概括,“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外媒评论认为,这一概念将为中国加快经济转型带来新的动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次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划出的这些要点无疑都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密切相关。 这些要求也见诸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任务的第一项,正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涵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具体领域。 有外媒解读称,通过这一份事关未来的施政安排,可见中国希望利用高科技和技术革命突破来催生生产力。 今年全国两会之前,众多省市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提及“新质生产力”,各地召开“新春第一会”进一步予以部署,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各有侧重。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为”?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立足一域,放眼全国,强调“因地制宜”这四个字。 同时,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否意味着放弃传统产业、是否要搞一种模式,外界仍有一些疑问。习近平在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后,话锋一转,强调了“不为”。 习近平说,“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通过讲清新质生产力和传统产业间的关系,明确“有所不为”,有利于各地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他还强调,江苏要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去年,习近平在江苏代表团点题高质量发展。如今,习近平在江苏代表团阐释新质生产力,也让外界更好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评论指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为”与“不为”,也正是中国对未来发展谋划的审慎思考。

(两会观察)中国精准发力再挺民营经济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刘亮 张杨彬)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直面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挑战,作出多项部署。观察认为,中国持续力挺民营经济,“精准”二字是一大亮点。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连续出台多项重磅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护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这些措施可谓“对症下药”,体现了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扶持。解决上述问题将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和保障,有利于增强民营企业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富通集团董事长王建沂今年带来的建议,聚焦加快立法为民营经济护航。他表示,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有助于稳定民营企业家发展预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民营企业发展遭遇的困难之一是生产要素保障不足,特别是资金压力大。“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分类帮扶支持”,被写入此次政府工作报告。 有关举措已在持续出台。去年11月底,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推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今年初,中国多部门又联合发文,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的“精准滴灌”政策帮扶。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为北京一户外大屏播放开幕会。 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观察到,部分民营企业在创新投入等方面出现一些困难,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有助于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和扩大就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任端平表示,实施分型分类,有助于个体工商户感受到政策红利,不同成长阶段的个体工商户可享受到更贴近需求的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这尤其受广大中小企业关注。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丁金学介绍,在一般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中,物流成本占比约三成。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企业利润空间,降低民营企业负担,为民营企业发展纾困。同时,此举还能够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进入能力和公平竞争能力。 李锦称,拖欠企业账款,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非法现象,给民营企业带来很大负担,影响民营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执法,防止权力滥用和随意执法。同时,需制定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相关行为进行明确禁止和处罚。

(两会访谈)张云泉:“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深化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AI)相关表述引起关注。这几年,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大模型层出不穷,掀起人工智能热潮,有业内人士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人工智能+”?中国如何抓住新一轮AI热潮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讲述了他对人工智能“热”的“冷”思考。 当前,人工智能被视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张云泉指出,与上一轮得益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热潮相比,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工具,技能更全面,应用范围更广,它能取代部分脑力劳动,落地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劳动力短缺的行业,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2023年7月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开幕。 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解放让部分人担心自己的工作被取代。对此,张云泉表示,从历史来看,生产力革新可以极大促进社会发展,短期内会带来一定冲击,但我们可以提前准备,缓解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让人们学会与人工智能“打交道”。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人工智能+”一词,张云泉表示,新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人工智能普及推广和应用的重视,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他认为,“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从而提升产业自动化水平,降本增效,促使数字经济再上新台阶。 面对人工智能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如何更好地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对中国而言,我们需要在这一轮浪潮中突破算力瓶颈、寻找创新机会。”张云泉说,当前的大模型技术与中国过去钻研的路径并不相同,这条新赛道对算力的要求更高。 张云泉建议,一方面继续研发国产GPU,另一方面,可借助中国在超算领域的优势,将超算技术应用于AI领域,虽然运行成本较高,但可以更快地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023年8月26日,中国首部人工智能题材舞剧《深AI你》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谈及对未来人工智能世界的畅想,张云泉表示,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产业经历了多次起落,有欢呼也有质疑。这两年涌现的大模型大大提升了智能水平,“可以说是我们距离通用人工智能最近的一次。” 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将是什么模样?张云泉说,相较于只具有下棋、画画等特定功能的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将具备人类同等智能,甚至超越人类智能,可以像人一样思考,通过各种测试。 一直以来,会像人一样思考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出现的话题备受关注。张云泉认为,目前涌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靠大数据训练,模拟人类行为。要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还需搞清人的意识和情感是如何产生的等根本问题,Sora、Gemma等将人工智能推到较高水平,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过人类,目前难下定论,还需进一步研发。 虽然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何时到来还难以预测,但是下一轮通用人工智能浪潮的研究方向已形成科学界共识,即具象人工智能。“现在解决的是大脑的问题,未来要解决手和脚的问题,洗碗、扫地、照料……这些事情在未来机器人都可以做。”张云泉说。

(两会访谈)罗布央宗:我从“莲花秘境”墨脱来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在宾馆见到罗布央宗时,她正和其他全国人大代表商量修改自己的参会资料。“我从有‘莲花秘境’之称的西藏林芝墨脱县而来,从小在雅江边(雅鲁藏布江)、田野里长大,参会搞文案确实压力不小。”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墨脱村委会副主任罗布央宗对中新社记者说。 3月4日晚,入驻北京京西宾馆的门巴族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林芝墨脱县墨脱村委会副主任罗布央宗。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是中国最偏远的地区之一。2013年10月,历经数十年屡毁屡建的扎墨公路(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实现通车,墨脱终于摆脱了不通公路的历史。 罗布央宗是门巴族,“我们家有六兄妹,我排行老五,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罗布央宗说,扎墨公路通车前,墨脱被称为“高原孤岛”。 2023年12月19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全貌,画面下方区域即为墨脱村。(无人机画面)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那时墨脱人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憧憬。她回忆,大约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自己和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徒步6天,去往米林派镇方向背课本进入墨脱,“那时很期待看到墨脱外面是怎么样的,很兴奋,我兜里还揣着家里给的100块钱(人民币,下同),准备在派镇买些东西”。 罗布央宗说,去的时候还好,只是带着一些干粮,回来时要背40斤课本,加上自己买的一身衣服、一双鞋子和家里需要的日用品,总共50多斤,老师带着一群孩子翻山、走雨林,穿越蚂蟥区和泥石流区。 “从派镇到墨脱的后半程我的脚磨出了泡、破了,很痛,边哭边走。”她说,返程也走了整整6天,一群人才终于到达墨脱。 2023年12月22日晚,一位儿童在墨脱县莲花书屋翻阅画册,据悉该书屋有图书上万册,是西藏最大的县级书屋。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罗布央宗六兄妹中,只有她的四哥和六弟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三哥和自己都是中专辍学,“家里孩子多,担子都压在父亲肩上,那几年我们家比较困难”。她说,作为墨脱人,内心无比感谢扎墨公路通车带来的改变:孩子们不用当背夫了、也不会再辍学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开始,墨脱相继在福建、广东的援助下推广茶叶种植;2014年罗布央宗去往两地学习采茶、制茶技术;2015年,墨脱村产出的茶青开始带动村民们现金收入增加…… “我家有七亩茶田,我们村茶田多的家庭在行情好的年份,茶青收入可以高达七八万元。”罗布央宗说。 墨脱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存的典型立体气候带,雅鲁藏布江云海翻腾、果果塘大拐弯气势雄浑、高山瀑布随处可见。 如今,随着墨脱公路日益通畅,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罗布央宗希望墨脱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自己也将努力带动村民们积极投身旅游经营,拓展现金收入来源。 墨脱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今年罗布央宗联合其他人大代表共同提交了一份关于规范游客进入墨脱的建议,“我们希望更多的墨脱人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也希望旅游发展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两会现场)王永澄代表:用指尖“阅读”政府工作报告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王永澄代表:用指尖“阅读”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谢雁冰 梁晓辉 指尖划过起伏的盲文点字,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王永澄,一字一句地“阅读”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履行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参会。他们当中,王永澄是唯一一位盲人代表。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用手指阅读盲文版大会文件。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今年,是王永澄履职的第二年。在去年为他提供无障碍服务的基础上,今年大会首次为他制作了盲文版会议材料。 “说心里话,这样周到细致的安排给履职提供了很大便利,我感受到了温暖与尊重。”王永澄有感而发。 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他常常下意识地将“说心里话”挂在嘴边。 “说心里话,盲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不少困难。” “说心里话,我要让更多盲人兄弟姐妹的需求被‘看见’。” 作为一名特殊的代表,王永澄深知盲人的不易。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用手指阅读盲文版大会文件。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1985年,18岁的王永澄意外双目失明,从多彩的世界突然置身黑暗。但苦难并没有磨灭王永澄的意志,他克服重重困难学习盲文、针灸、推拿,一步步成为盲人医疗按摩主任医师。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此后的王永澄立志带动盲人自立自强。他先后创立盲人中医推拿保健所、福建省海峡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免费培养了数千名盲人按摩师。 这一条不容易的路,王永澄走了近40年。 今天,除了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外,王永澄还是中国残联副主席、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按摩委员会主席。但王永澄说,他的初衷依然是想为残疾人说出“心里话”。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履职第一年的王永澄围绕盲人就业、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议题提交了4份建议,其中就包括建议为随班就读低视力学生出版大字版教材。 2023年5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到福建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调研,面对面听取王永澄的意见。6月,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表决通过,王永澄所提建议被吸纳进法律当中。 “得知建议被采纳,我激动了好几天。作为一个从基层走来的盲人,能够参与到国家立法,非常感动。”王永澄说。 随着法律施行,2023年秋季学期,13种大字版教材陆续出版,王永澄接到了全国各地多位低视力学生家长打来的感谢电话,让他的履职备受鼓舞。 去年11月,他还收到了立法机关制作的4份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这段“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经历,让王永澄对履职更有信心。 过去一年,王永澄只要有空就调研、学习,收集残疾人群体反馈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也通过写信、座谈等把“心里话”分享给他。 今年全国两会,他带着两份新的建议,来到北京。 在第一份建议中,他呼吁市级以上建立残疾人的养老示范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设专门针对失能和残疾人群的专业养老院,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尽量延续残疾老年人原本的能力。 “残疾人入住后能打牌、下象棋、做理疗、听音乐,肢残人和盲人也可以成为‘黄金搭档’互相照料,更有尊严、更加体面地度过老年生活。”王永澄说。 第二份建议,来自于他长期在福建生活的观察。“在台湾地区,残疾人被称为‘身心障碍者’。相对于其他人群,残障台胞赴福建的比例相对较低。” 他建议,由中国残联牵头出台支持海峡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政策文件措施,逐步实现在闽残障台胞与本地居民同等享有各项普惠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在王永澄心中,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是一条“很长的路”。他会尽己所能让残疾人的“心里话”,被更多人听到。

(两会速递)林毅夫:民营经济仍有无限机会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夏宾)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4日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不存在“打压民营企业”,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仍有无限机会。 “如果说我们对民营企业有打压的话,怎么会中国现在发展最快、出口表现最有活力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呢?”林毅夫指出,在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上都很有竞争力。 对于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他表示,其本质原因在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慢、需求增加慢,带动国际贸易增长下降。这种国际贸易趋势变化造成部分民营企业所在产业产能过剩,影响了对未来的增长预期。 “政府有稳定增长的责任,在这种状况下就要采取一些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林毅夫表示,由此中国推动了大量基础设施大项目,这些项目具有很强外部性,需要大量配套设备,给民营企业创造了很多市场需求。   林毅夫总结称,当前民营企业信心有待提升是事实,但不是政策所致,而是整个市场环境造成的,且主要是外部市场环境问题。面对这种环境,民营企业要“练内功”,提高生产力水平,利用新技术进行转型,也要探讨新经济带来的新投资机会。同时,在一些传统产业中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可继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较先进技术,把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变成在国内生产的产品,不仅卖到国内市场,还能卖到国际市场。 林毅夫相信,中国仍可维持5%以上经济增长,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还会贡献30%左右。中国也还是全世界市场扩张最快、机遇最多的国家,仍会给民营经济带来无限机会。

(两会访谈)林毅夫回击“中国经济见顶论”:不会步日本后尘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夏宾)“有些人认为,中国可能会步日本的后尘,对这个看法我不太同意。”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全国两会期间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对一些美国学者宣扬“中国经济见顶论”,把中国看作“下一个会与美国经济越拉越远的日本”予以回击。 林毅夫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谈论日本经济会超越美国,结果不仅没超越,还与美国差距一路加大。他强调,日本的情况不会在中国发生。 20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放缓。尽管中国目前也面临老龄化挑战,但林毅夫指出,对经济增长而言劳动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效劳动,即劳动力数量乘以劳动力质量。从中国人口看,过去是“数量红利”,现在是“质量红利”。据他观察,包括中国在内,处在追赶阶段的“未富先老”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前10年和后10年经济增速不仅未降,反而提高。 为何步入老龄化还能实现经济更高增长?林毅夫认为,除上述“人才红利”外,处在追赶阶段的“未富先老”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空间较大。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教育水平提高,也使得其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更强,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更快。 林毅夫还提到,日本20世纪90年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越美国,其代表的产业技术同样属于世界最前沿,但因美国技术打压,日本放弃了半导体芯片这一先进产业。中国在新经济绝大多数领域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且具备人才、市场等方面优势,哪怕有些技术稍有落后,中国也可利用新型举国体制来搞技术研发和突破。 产业政策支持方面,林毅夫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认为政府不该制定产业政策,由此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停滞,生产力水平也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能够追赶上发达国家,也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能够继续维持技术领先。”林毅夫说,中国这些年能在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政策。 他相信,中国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也相信新质生产力会不断涌现,中国经济可以维持在相对较高的增长率,不会出现像日本一样的情形。

王毅就中国外交关系和对外政策答记者问

3月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从3月14日起,中方将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也希望更多国家也给予中国公民签证便利,共同打造跨境人员往来的快捷网络,推动国际客运航班加快恢复,让中国公民说走就走,让外国朋友宾至如归。中国还将组织更多的“驻华使节地方行”,为地方、企业开放合作搭建更多的桥梁。中国愿配合主管部门,推动商签更多的高标准自贸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稳定畅通。还将合力办好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链博会等国际合作平台,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各国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带来更稳定预期、更长远利好。 针对最受关注的中美关系,王毅表示中美关系关乎两国人民福祉,关乎人类和世界前途。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保持对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始终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美方的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所做的承诺并没有真正兑现。打压中国的手段不断花样翻新,单边制裁的清单不断延长,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美国如果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大国的信誉何在?美国如果一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就紧张焦虑,大国的自信何在?美国如果只让自己保持繁荣,不允许别国正当发展,国际公理何在?美国如果执意垄断价值链高端,只让中国停留在低端,公平竞争何在?美国面对的挑战在自身,而不在中国。如果一门心思打压中国,最终必将害了自己。 在谈到当今的热点巴以冲突时,王毅表示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10万平民伤亡,还有不知多少无辜民众被掩埋在瓦砾之下。生命没有贵贱之别,不能以种族、宗教划分。21世纪的今天,这场人道灾难竟然无法被制止,这是人类的悲剧,更是文明的耻辱。任何理由都不能再为冲突延续辩解,任何借口都不能再为平民被杀戮开脱。国际社会必须紧急行动起来,将立即停火止战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将确保人道救援作为刻不容缓的道义责任。中国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呼吁个别安理会成员不要再为此设置障碍。倡议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时间表和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