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剧观“光” 海外华媒踏访开漳圣王文化祖地

中新网福建云霄11月6日电 (廖珍妹)在福建省漳州市参与“行走中国·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活动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4日至5日走进开漳圣王文化祖地云霄县参访,感受当地深厚人文底蕴和经济发展成果。 4日至5日,海外华文媒体一行走进开漳圣王文化祖地云霄县参访,图为参观点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航拍图。中新网记者吕明 摄 此次活动从2日持续至7日,海外华媒一行已在芗城区、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诏安县实地参访,并出席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海外媒体推介会和闽南文化海外传播(漳州)交流会。 在云霄,他们欣赏潮剧,感受非遗魅力;观摩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感受当地的发展新风貌;参观向东渠事迹展示馆,感受云霄、东山两县民众艰苦奋斗的建渠历程。 图为参访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中新网记者吕明 摄 在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现场,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陈岱镇党委书记周金汉介绍,该项目是福建2022年集中式光伏电站首批试点项目之一,是云霄县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全部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到7590万度电。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进行鱼虾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 “在我看来,这是当地政府在提前筹谋,好比要‘致富先修路’。”此行参访,巴西华人网总编辑邵园园每到一处,便积极向企业主、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深入了解,点赞渔光互补项目等相关发展新模式。“绿色电能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高新技术企业所青睐的,在该领域的提前布局,将有助于在招商引资中获得更多优势,为当地经济发展加持。” 图为欣赏潮剧,感受非遗魅力。中新网记者吕明 摄 在她看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漳州优势众多,尤其在东南亚国家,闽南文化是漳州扩大国际“朋友圈”的法宝。她建议,作为著名侨乡的漳州充分发挥侨心侨力作用,多“请进来”,让海外华侨华人回来亲眼看、亲耳听家乡发展。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执行社长张春梅观看完潮剧,还上台体验了一把。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闽南语系剧种之一,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地方戏曲剧种,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流传于闽南、粤东及东南亚国家华人聚集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参访向东渠事迹展示馆,感受,云霄、东山两县民众艰苦奋斗的建渠历程。中新网记者吕明 摄 张春梅认为,不仅要把人请进来,也要多走出去,加大文化“出海”,尤其发挥海外华文媒体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国企业、中国产品更好走向世界。 南非《非洲时报》记者孙想录,与在南非打拼的闽南人交往密切。他说,不少闽南人在南非闯一片天地,为中南、中非的经贸往来做出贡献。“此次漳州行,我更深刻感受到闽南人身上‘爱拼才会赢’精神文化内涵,未来希望为推动闽南文化走向世界尽一份力。”

探访福建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

图为华文媒体代表参访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中新网记者吕明摄   11月5日,参与“行走中国·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位于福建漳州云霄县的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该项目是福建2022年集中式光伏电站首批试点项目之一,“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 图为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中新网记者吕明摄 图为华文媒体代表参访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中新网记者吕明摄 图为航拍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中新网记者吕明摄 图为航拍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中新网记者吕明摄 图为航拍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中新网记者吕明摄 图为航拍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中新网记者吕明摄 图为航拍中核云霄陈岱5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中新网记者吕明摄

海外华媒走进中菲“两国双园”园区:合作会带来双赢

中新网漳州11月6日电 (吴冠标)“经过这些天的实地参访,我认为中菲‘两国双园’园区非常有发展前景。”5日下午参观福建漳州东山县旗滨码头后,菲律宾《商报》编辑陈淳淳表示,中菲两国的合作带来的会是双赢。 11月5日,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福建漳州东山县旗滨码头。 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今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漳州市设立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目前,该园区诏安片区、东山片区等片区的建设正不断提速,菲律宾已有两个园区与漳州园区开展合作,为中菲经贸合作搭建新平台、开辟新赛道、增添新动能。 5日当天,参与“行走中国·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活动的17个国家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漳州市东山县,通过实地参访重点项目,感受园区建设速度。 “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我此行最关注的内容。”陈淳淳每走过一个片区,就会向当地负责人了解片区特色。“以东山片区为例,该片区以水果、水产闻名,这些都可以和菲律宾的食品加工、渔业等产业进行合作。” 旗滨码头是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东山片区的重点项目,目前拥有3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一个,年吞吐量可达230万吨。该码头与东山县的港兴码头、对台码头正共同申请水果、肉类、冰鲜指定监管场地,为将来中菲经贸合作提供更通畅便捷的交通、通关服务。 旗滨码头是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东山片区的重点项目。 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在菲律宾《世界日报》主编吴朝晖眼中,当下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建设非常迅速,但还处于初期阶段。具体要如何落实该合作,需要两国政府、商人的进一步沟通、了解。 吴朝晖表示,该合作的落实,将带动两地经济发展、促进两地民间交流进一步深入。“作为华文媒体,我们也会结合实地探访感受与漳州当地的政策,向菲律宾华侨华人做第一手的宣传和解读,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共享发展红利。” “在参访中,我发现漳州有许多先进产业,在印尼市场极具发展空间。”印尼《国际日报》执行社长张春梅则认为,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模式是可复制的,漳州和印尼经贸联系紧密,希望未来两地也能以这种形式实现互惠互利,交流互鉴。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漳州 触摸侨乡发展脉搏

中新网漳州11月4日电 (记者 孙虹)参与“行走中国·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4日走进福建漳州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聚焦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常山片区)建设情况,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侨乡发展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今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漳州市设立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据悉,该示范园区建设以诏安工业园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山经济开发区和古雷港经济开发区5个园区为依托,构建“一园、五片区、多基地(中心)”的空间布局,总规划面积266.73平方公里。 11月4日,参与“行走中国·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图为参访漳州市福之源食品有限公司。中新网记者 孙虹 摄 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建设和持续发展,是菲律宾《商报》编辑陈淳淳此行最关注的内容。在漳州市福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她与该公司总经理陈爱明相谈甚欢,详细了解企业生产和出口情况。 作为一家以出口为主的水产行业企业,福之源从事南美白对虾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产品目前主要销往日本。“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建设为企业带来诸多利好,将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带来更多便利与机遇。”陈爱明如是说。 “常山因侨而生,为侨而建,以侨发展。”在漳州市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阮授智看来,在推动项目落地、建设中菲“两国双园”的道路上,常山开发区更应该寸步不离侨特色,挖掘侨资源,发挥效益,互惠共赢。 常山有着近70年的创业和发展史,是一个归国华侨的大家庭。在这里,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归侨聚居繁衍,带回了侨居国的舞蹈、美食、服饰等特色文化,与闽南文化交汇融合,形成具有浓郁东南亚风情的多元文化。 常山因侨而生,为侨而建,以侨发展。图为东南亚风情舞蹈演出。中新网记者 孙虹 摄 而今,常山开发区正紧跟漳州市委、市政府创建中菲“两国双园”的建设步伐,以“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的激情,奋力突破食品精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跨境电商平台等产业,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漳州南部新的增长极。 走进漳州美肯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多种工艺流程配合而成的一站式智能化生产车间,让海外华媒代表们印象深刻。漳州肯美科技厂区主要负责人陈宗南介绍,公司主要生产电子收银钱箱、数字商显设备、POS和平板支架等,产品远销海内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漳州美肯科技有限公司一站式智能化生产车间。中新网记者 孙虹 摄 第一次到访漳州,加拿大视传媒主编李艳彬直呼“想不到”。一路走来,感受着这里的文化底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她不仅对漳州有了更多认识,也在走访中收集了不少资料和素材,好向海外朋友介绍漳州。 菲律宾《世界日报》中国新闻主编吴朝晖也表示,希望通过实地走访,把漳州最新的相关政策向菲律宾华侨华人传达并详细解读,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共享发展红利。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福建漳州古城 助力“出圈”海外

中新网漳州11月3日电(廖珍妹)“每次来漳州都有惊喜、新意,这是一个值得多次品味的古城。”《阿根廷华人网》总编辑崔明才3日又来到福建漳州这座他熟悉的城市,参加“滨海漳州 牵手世界”——行走中国·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 3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漳州古城,图为参观漳州古城记忆馆。 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此次活动为期6天。 来自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埃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17个国家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加当天的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一行人前往漳州古城参访,走进漳州古城记忆馆、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和许通海微雕艺术馆等参观,零距离感受漳州闽南文化底蕴和滨海城市魅力。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很期待再次和漳州古城亲密接触,未来将了解、挖掘、传播更多漳州古城文化和故事。”出生于宁夏的崔明才,对于漳州宜居宜业的环境和美食印象颇佳。“漳州美食口味清淡、样式典雅、用料纯真、口感绝佳,很多来过漳州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时常和我一起回味漳州佳肴。”崔明才说。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许通海微雕艺术馆。 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位于芗城区的漳州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是漳州古城特色最佳概括。 法国《侨报》首席记者王萍,抵达漳州后马上前去夜游漳州古城。“在古城,有一种能让人沉浸到历史底蕴中的独特魅力,这种感觉非常特别。”王萍还对漳州古城保存良好的街容街貌和璀璨的夜景印象深刻,她提议漳州市加大古城周边的夜景工程建设,可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在王萍看来,此次活动当地政府精心安排采访线路和参访点,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王萍表示将借此次主题采访机会,把漳州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传播到法国等海外地区,让世界知道并了解美丽漳州。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执行社长张春梅认为漳州古城是福建一张靓丽文化名片,“城区在规划建设的同时,又保留古城古韵,可谓新旧完美交融,很值得一看。”当天每到一处参观,张春梅都收到工作人员赠送的文创产品,她点赞当地主动宣传的意识。

海外华媒聚焦中菲“两国双园” 解码合作新路径

中新网漳州11月3日电 (记者 孙虹 张金川)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福建漳州正推动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3日,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海外媒体推介会在漳州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埃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17个国家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聚焦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最新建设情况。 11月3日,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海外媒体推介会在福建漳州举行。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菲律宾华侨华人对中菲‘两国双园’项目非常关切,也满怀期待。”菲律宾《世界日报》主编吴朝晖此行带着任务而来,“来之前走访商会、社团,收集了不少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为中菲合作发展牵线搭桥。” 早在数百年前,漳州月港就与菲律宾吕宋岛形成从中国经菲律宾至欧美各国的海上贸易通道。而今,漳州与菲律宾的经贸联系依然紧密,过去5年,漳州与菲律宾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菲律宾对福建投资的55%流向漳州。 今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漳州市设立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目前,园区建设不断提速,菲律宾已有两个园区与漳州园区开展合作,分别是位于邦板牙省墨西哥市的亚泰产业园和位于巴丹省巴丹自由港区菲中经济合作产业园,为中菲经贸合作搭建新平台、开辟新赛道、增添新动能。 漳州市商务局向海外华媒代表介绍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情况。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漳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设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化与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打造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新高地。 “中菲两国各自的规划、发布的政策需要畅通的沟通机制和平台,了解各自的需求、优势以及痛点,积极地探讨、交流,才能有针对性地招商、合作。”吴朝晖表示,希望通过实地走访,把漳州最新的相关政策向菲律宾华侨华人传达并详细解读,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共享发展红利。 据悉,海外华媒代表将走进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漳州园区的诏安片区、东山片区、招银港片区、常山片区、古雷片区,参访中菲“两国双园”项目点,实地感受园区建设速度。

遇见福建:夜色下的漳州古城

图为游客在漳州古城游览。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11月2日晚,游客在福建漳州古城游览。漳州古城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是漳州古城特色最佳概括,值得一游赏玩。近几年,在充分保留古城神韵的基础上,漳州持续抓好古城保护修缮和改造提升,依据古城得天独厚的文史自然资源及空间肌理结构,以“闽南腔、民国风、古早味、高格调”为基调,形成“一轴四板块七大街区”的业态布局,推动业态培育和人气集聚,获得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一个个金字招牌让漳州古城熠熠生辉。 图为游客在漳州古城游览。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图为市民从漳州古城魁星阁广场前经过。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图为市民、游客在漳州古城游览。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图为游客在漳州古城小吃街游览。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图为市民、游客在漳州古城游览。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图为游客在漳州古城拍照打卡。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图为市民、游客在漳州古城游览。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图为漳州古城人力车师傅在等待顾客。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启动

中新网漳州11月3日电 (记者 张金川)11月3日,“滨海漳州 牵手世界”——行走中国·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主题采访活动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古城北广场启动。来自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埃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17个国家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著名侨乡漳州参加“行走中国”系列活动。 11月3日,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在漳州古城启动。中新网记者吕明摄 本次活动为期6天,主办方邀请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漳州,零距离感受漳州闽南文化底蕴和滨海城市魅力。启动仪式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漳州古城、参加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海外媒体推介会和闽南文化海外传播(漳州)交流会;接下去还将前往东山、诏安、云霄、常山开发区、古雷开发区、漳州开发区等地参与“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主题采访活动。 一直以来,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始终在发展中创新求变。华文媒体借助多元中华文化符号,找到更多中外情感共融点和理念共通点,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民心相通。 中新社始终以“服务华媒”为己任,持续深化同华文媒体的合作,建设“全球华文传媒资讯中心”,共同构筑华文媒体繁荣发展新格局。近年来,为加强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联系,中新社定期组织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到中国进行实地采访报道,“行走中国”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 漳州是千年古城、台胞主要祖籍地、闽南文化重要发祥地,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文化遗产丰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对台、对外文化资源优势。近年来,漳州与海外华文媒体一直保持紧密联系,积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11月3日,17个国家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漳州古城参访。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由漳州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与中新社福建分社共同主办、中新社漳州支社承办的“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活动已成功举办五届,取得了良好的对外宣传效果,有力提升了漳州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据统计,至今已累计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170多家次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漳州。 当前,漳州市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精神,加快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漳州市副市长余向红表示,作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创新打造了一批特色凸显、富有成效的对外交流合作项目,特别是建设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成为漳州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探索。 “福建是我的祖籍地,虽然是第一次来到漳州,但对闽南文化有着无法割舍的渊源。”刚参加完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阿根廷《华人在线》社长吴晓榕称,漳州的古建筑风格独特,青石板路和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零距离体验闽南风建筑,感受闽南人文与历史的完美呈现。 他表示,作为祖籍福建的海外华文媒体人,为闽南文化出海传播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要讲好漳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丝路新故事。 “漳州古城是芗城承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芗城区委书记石振棋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各位海内外媒体朋友能够沉浸式体验到漳州古城“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的鲜明特色,在芗城近距离感受闽南文化、闽南韵味、闽南风情。(完)

将自己活成一团火为爱而燃烧——记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黄显淑二三事

文: 吕孟申 生命的旅程,能与你一起燃烧的人不多,不如你索性就点燃一堆篝火,与篝火,与星光,与月光,一起将漆黑的夜燃尽。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何尝不是一把火,让它燃烧,照亮黑夜中行走的人,这大概就是人生的价值吧。 2023年9月1号蒙特利尔植物园中国园举办的彩灯展的入口处,有一对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麒麟特别耀眼夺目,成为植物园灯展最受关注和喜爱的灯组。麒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神兽之一,它能够带来好运、幸福和祝福。 代表了文化、善良、繁荣、健康、信仰、团结以及造福人类的寓意。此麒麟运用中国国家级非遗-自贡彩灯的最经典捆扎技艺结合各类有色液体注入透明玻璃器皿构成,以艺术装置形式呈现,力求表现最经典、最明亮、最绚丽、最精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形式呈现。在麒麟旁边有一块牌子介绍说该对麒麟是由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MCCAF捐赠的。除此之外,MCCAF还捐赠了一条蓝色的龙,4个熊猫,一只孔雀和4只鸟等13个彩灯,价值20多万加币。看到MCCAF善举,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MCCAF创始人黄显淑女士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捐赠的麒麟之一 黄显淑,出生于四川富顺,这个隶属自贡的千年古县,沱江从此静静流淌,流淌千万年的沱江母亲河哺育一代又一代巴蜀儿女在此生息繁衍,沱江像阅尽沧桑的老人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风云变幻,世事兴衰哀荣,花开花落;远的姑且不说,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刘光第、革命烈士江竹筠就是出生于此。这片人杰地灵的沃土总是上演着至真至善至美荡气回肠的人生颂歌。 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名字——黄清海,是黄显淑的父亲。他生命的八十多年的岁月,就是在富顺这方水土上度过的。他虽然是一位普通工薪阶层,但他的大爱和担当,他对川剧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他的奉献精神和情操却深深地影响了黄显淑。 眼里有爱,心中有光的人是幸福的。 黄清海从心里喜爱川剧,川剧是他除工作之外的最爱。可以说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川剧票友。 富顺川剧团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的当头,演员开不下工资,服装道具没钱添置,人心涣散的川剧团只剩下散伙的窘境,与川剧团根本不搭界的黄清海慨然铁肩担道义,出钱出力真心扶持川剧团,救团于水火,不惜倾尽全部家财硬是扶持富顺县川剧团坚持了下来;与他风雨与共的老伴周云均对川剧也是情有独钟,为了支持丈夫的义举,依然也加入振兴富顺川剧团的队伍,并和丈夫一起动员自己的子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襄川剧团走向新生。这是什么精神?这不就是刘光弟、江竹筠精神的写照吗?我以我血荐轩辕,富顺这方沃土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绝不是浪得虚名! 黄清海、周元均夫妇与幺女黄显淑 黄清海、周元均夫妇与同台演员合影 为富顺川剧团振兴出力最大的则是黄清海的幺女黄显淑了。 “来人间一趟,总要灿烂一回”,这是沱江女儿黄显淑的心声。 黄显淑的爱心奉献开始于1992年,当时的她刚移民加拿大。黄显淑的父母退休后接手了被解散且处于亏损状态的富顺县川剧团。为了添置新的道具和服装,父亲黄清海向远在加拿大的小女儿黄显淑寻求帮助。 从那时起,黄显淑就开始了对富顺县川剧团的爱心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善款达几十万人民币,与其说是支持父母对川剧的热爱和无私奉献,还不如说是为富顺的父老乡亲献爱心,送温暖,让他们老有所乐,度过一个愉快的晚年。黄显淑的爱心奉献支撑着富顺川剧团走过了风风雨雨的20年,赢得了广大富顺川剧爱好者们的尊重和称赞。 黄显淑还在家乡富顺通过侨联建立了多个“显淑侨心书屋”,还资助了多个贫困学生读书上大学。她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奉献了爱心,点亮了穷孩子的路。 黄显淑身上流动着父亲黄清海忠贞滚烫的热血,她秉承父亲独乐不如众乐,一花开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家训。 移民加拿大蒙特利尔之后,黄显淑创建了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MCCAF,积极推广传播中华文化。MCCAF自2015年创建以来,一直把慈善事业作为其重要的工作目标。其宗旨除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加文化交流外,慈善事业就是其核心。八年来,基金会赞助蒙城非盈利组织,如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UniAction和蒙特利尔华人社区几十家非盈利组织等达十万加币之多。这是基金会爱的奉献,也是黄显淑的仁心大爱。此外,基金会通过举办蒙城龙舟文化节,蒙特利尔中国新年慈善音乐会和玉龙中国文化节,“中国之光”蒙特利尔彩灯嘉年华等大型公益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蒙特利尔华人社区的文化生活,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蒙城多元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加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蒙特利尔国际龙舟赛暨龙舟文化节 第二届蒙特利尔中国新年音乐会 第三届玉龙中国文化节 五颜六色美轮美奂的中国彩灯嘉年华展,占地27000平米,27组不同主题的灯组,最高达10米,最长的达60米的巨灯,来自自贡几十名设计师、安装技术人员三个月的吃住行,几十个大型集装箱的运输搬运安装,来自四川曲艺研究院的20几名专业演员和非遗传承人员一个月的吃住行,这对于黄显淑来说需要多大的精神压力和付出是不难想象的,在这成功的背后,有谁知道她自己竟付出了200多万加币的代价……她的心愿,是把家乡最美最好的东西,呈现给第二故乡——蒙特利尔。 中国之光–蒙特利尔彩灯嘉年华 通过举办蒙特利尔中国新年慈善音乐会,黄显淑同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一道为北京憨福儿公益基金会,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青年盲人钢琴家刘浩,蒙特利尔儿童医院等筹集善款,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组织。她先后在2020和2022年担任国际知名慈善组织“国际扶轮社(Rotary International)旗下的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轮值总裁。在她的带领下,蒙特利尔老港扶轮社为蒙特利尔儿童医院心里疾病基金,蒙特利尔青年救济所,蒙特利尔道格拉斯心理健康医院,蒙特利尔中华医院,西岛青年收留所等几十家非盈利机构筹集善款,用爱心温暖了那些渴望帮助的人们。 2019年向北京憨福儿公益基金会捐款$10,000加币 2020年向蒙特利尔儿童医院心理疾病基金捐款$5972加币 2023年向蒙特利尔道格拉斯 Douglas Mental Health University Institute 心理健康医院捐款$20,000 加币 2023年为青年盲人钢琴家刘浩筹款$15,281.45加币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蒙城龙舟节组委会和清华经管学院北美校友会加东分会等积极行动,发扬同舟共济,团结一直的龙舟精神,先后向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蒙特利尔中华医院,蒙特利尔心脑血管医院,蒙特利尔大学健康中心和四川富顺疫病防疫中心等捐款医用口罩3万多个,防护服500多套,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用爱心点燃了希望,传播了大爱。 疫情期间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和蒙城龙舟节组委会向蒙特利尔 McGill健康中心,中华医院等捐赠口罩 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最大的成功,勤奋、坚持、谦逊、一心向善,这就是沱江儿女黄显淑的故事,但愿她的故事能够感动所有善良的人们! 将自己活成一团火为爱而燃烧;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黄显淑30年来播种的爱已开出芳香四溢的花朵,带给世界美好与温暖。相信,这份爱的奉献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幸福之花处处开放……

“柚见广东”!客家籍国会议员力荐家乡柚|“中国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品鉴交流活动”加拿大专场成功举办

加拿大当地时间2023年9月29日 ,“广东名特优新农品品鉴交流活动”在加拿大万锦举行。联邦国会议员陈圣源、万锦市议员李思韵、加拿大万锦市区域议员、列治文山区议员Simon Cui等政府部门代表道贺并讲话。广东省驻加拿大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叶军、加拿大各大商超负责人、粤菜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及各地商会及同乡会代表等50多位嘉宾出席活动,并现场品尝了来自广东的特色农产品及预制菜。 与会嘉宾合影 活动主题是“柚见广东 甜蜜共享”。恰逢中秋佳节,联邦国会议员叶嘉丽、万锦市长Frank Scarpitti(薛家坪)、万锦市议员Alan Ho,多伦多市议员Nick Mantas等三级政要也给活动发来贺信。万锦市长在贺信中说,期盼更多广东名特优农产品、预制菜及厂商进驻加拿大市场,能让更多加拿大消费者在家中就能享用美味可口的中国美食。 主办方代表广东预制菜产业北美发展中心主任Doris Jianping Li致欢迎词。她回忆了小时候和家人过中秋节时吃柚子的场景,以及父亲如何用蜡液将柚子封存起来,从中秋一直保留到春节的趣事。她说,美好的食物是无声的语言,跨越族裔和地域的差别,让人们聚在一起。“无论我们去到哪里,对食物的回忆就是我们对亲人、对享受食物的那个时刻的回忆。” 活动现场, 与会代表深入交流了对广东农产品的印象和展望。广东省驻加拿大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叶军向现场来宾重点介绍了梅州柚子的品质和优点,以及作为中国预制菜产业策源地广东预制菜亮眼的发展速度和出口佳绩,希望借此活动本地商家和消费者可以了解更多来自广东的名优特产,增进双方经贸合作,恢复振兴经济发展。 与会嘉宾记录活动 联邦国会议员陈圣源先生,是祖籍广东梅州的客家人,他特意来到活动现场支持,他表示:“我非常高兴看到越来越多来自家乡的美味出口到加拿大,这不仅为加拿大市场引入了新鲜的农产品,也为加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们期待未来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与广东省有更多合作机会。”同样是客家人的约克郡议员、加拿大客家联谊会主席李国贤先生则表示,早上出门时太太特意交代他找一个梅州柚带回家过节,他还在发愁去哪里找,没想到在活动现场“巧遇”家乡柚。他们都热情地用客家话,积极推荐家乡好味道。 联邦国会议员陈圣源向主办方颁发贺信,力荐家乡柚! 与会嘉宾还积极探讨了预制菜行业在加拿大市场的发展机会。粤菜行尊仔哥说,很多人对预制菜的误解来自对行业的不了解,“以为是阿妈煮好的菜放进冰箱,隔天卖出去”,他从专业角度,高度肯定了广东省预制菜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新鲜食材,“加拿大是对食物安全要求最高的国家,能进口来的预制菜,安全是有把关的。”仔哥说,预制菜将带来整个餐饮行业的变革,既能节省餐厅的人力,提高出餐效率,也能保证餐厅出品的稳定性,“Consistence is win.” 列治文山市议员Simon Cui从家庭成员的角度分析表示,下班回到家希望能减少厨房的工作,预制菜的到来既满足了食欲,又能让大家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是家庭厨房的优选。“在这次名特优新农品品鉴交流活动中,广东省的农产品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在味觉上令人陶醉,更在健康、安全、新鲜等方面赢得了加拿大本地多族裔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在加拿大,无论是柚子,还是创新的广东菠萝月饼、新兴的粤式预制菜,都成为华人庆祝中秋的精彩组成部分。与会嘉宾现场品尝了广东柚子,由广东柚子制作的经典甜品杨枝甘露也颇受欢迎。多家超市和进出口商负责人也现场品尝了来自广东的预制菜,小龙虾、红烧金鲳鱼、剁椒鱼头、免浆黑鱼片等产品,得到了专业认可。大世界超市老板辉哥说,他有6间华人商超,广东预制菜在这里卖得很好,他也希望能引进更多品类,丰富消费者的选择。 活动现场除了粤式柚子甜品、现场烹制的预制菜品鉴环节外,还有余音绕梁的粤剧表演和中秋灯谜互动。丰富多样的互动交流,加深了加拿大本地商家对广东农产品及预制菜的了解。与会嘉宾探讨了未来多样的合作机会,希望将更多正宗的广东美食带给加拿大的餐桌,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多样化、美味的饮食选择。 本次活动得到了新动力传媒及加拿大多元族裔媒体协会大力支持。与会嘉宾评价,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食品交流,更是中加两国在饮食文化、食品安全和风味品质等多方面的深度交流及互动,为中加两国的农产品及及其深加工领域的商贸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东预制菜产业北美发展中心致力于中国及北美尤其是加拿大,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与交流。今年以来,加拿大已举办多场广东特色农产品品鉴交流活动,不尽让更多加拿大人品尝到地道的广东风味,而且能够加深对广东名优特产的了解,促进了本地市场的销售。未来,广东预制菜产业北美发展中心将继续推动中加两国在农产品领域的合作,推动广东省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为更多加拿大本地多族裔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美味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