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文汇园(7月2日)

真相

索菲

浮在水面上的

不过是冰山的十分之一

即使夏天,也不一定会融化

即使融化,你也分辨不出

海水与曾经的冰

只有死守一片冰心的人

才以为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物质

才惊讶于它们一夜之间

早已波涛暗涌

或水乳交融

 

门堂稀落 

苏凤

没有车马与往来
风吹拂过门廊
人气稀少的日子
无歌无酒,云裳宅家
细语轻声慢慢度日
花草相伴,难得
清静自然香

 

生命是漂泊的云

   吕孟申

辗转红尘长河,不停地在时空中打捞

可捞起的镜花水月苍凉了谁的等待,谁的梦

一坛雕花老酒,撂倒了谁的忧伤,醉了谁的痴念

几度轮回,红尘里许多人成了故事,许多事成了风景

一切放逐终将万千心事酿成一杯沉香

一个回眸已将山山水水凝成流年的永恒

穿行于风尘俗世,轻吟着平仄流年

习惯了在淡淡疼痛中寻找真实自我的放纵

风清月明的子夜,倾听灵魂的呼唤

任指尖轻触的时光,荡漾成温软的风

想你,我宁愿在黑暗中寻求一种孤寂

任暗夜的精灵飞舞,任周遭的漆黑把我淹没无声

想你,你走进我的梦里,在朦胧的幻觉里让思念作帆

生命是漂泊的云,心是执着的风

在漆黑的夜里,寻找失落角落里的回忆

你走远的身后,是一串串渐行渐远的脚印踏歌而行

 

山一程水一程戴月披星

每每怀想这撩人心魄的炊烟

也会把一颗流浪的心焐热

经不住老泪横流,顿生思乡的情

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经历,磨难才是历练

凤凰涅磐才能浴火重生,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

那些叠印血痂处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用微笑的韵律伴随每一个春夏秋冬

我呐喊,我不眠,我奔跑,奔跑在荒原野岭

今晚的月亮好大好圆,挂在宁静硕大的上空

无数个夜晚,月是倾诉的对象,盼月望月两相知

我想把自己刻进你的年轮,你活在我的眸里深邃空灵

那些无法挽留的叹惋让心蒙上了忧郁的色彩

于是便将那些欢愉的片段收藏于心,纯真无瑕玉润冰清

也许灿烂笑容背后隐藏着无言的艰辛

不是我愿意舍弃那一份真感情,有些东西真的带不走

微笑不需要理由,落泪不需要原因,可以呐喊,只是别惊了春梦

空落的心就如一个人待在一座空城

天冷了,就像心底那一点涟漪也被冻结一般,只有彻骨的寒冷

我用自己的多情挽留着这一季的凋谢

淡淡而去的故事定格成难以忘怀的风景

将心敞向落叶缤纷的秋,在一种无声的守望里

默默守护着那些心的相随,情的相惜

轮回中始终相信那些感动眼眸的瞬间

看落叶滑过眼帘,拾起吹去上面的尘埃,那是你在我心永不凋落的倩影

 

风光好 (欧良体)

朱九如

月轮悬。小虫喧。风送花香漫锦园。不悠然。

痴情不改常萦梦。艰难重。无问前程砥砺前。现晴天。

(写于7月1号 “Free 孟晚舟” 宣传活动前。2021年7月1日上午10-16点

地点:白求恩雕像小广场)

 

奥兰多的白天和夜晚(11)

陆蔚青

奥兰多的白天和夜晚,越来越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质地。奥兰多的白天是明亮的,阳光灿烂。李杜几乎没有看见过奥兰多的清晨,他醒来,阳光已经铺满了房间。那阳光热情奔放,充满热带的明媚。窗外传来草木的清香和花香,植物混合在一起的浓郁味道。这种味道,对李杜有些陌生。在蒙特利尔,有半年时间,他是在凛冽的寒风中,而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大兴安岭的森林里,那种风的锐利,比蒙特利尔更胜一筹。在热带,李杜放松了自己的身体,感到汗水从皮肤中渗出来,皮肤变得有了弹性和水分,但同时他感到闷热,他有些头晕。

也许是因为温差的原因,他想。

一个在亚寒带出生和长大的人,与热带有着不同的气质。相对于陈卡,李杜显得少言寡语而且冷静刻板。但想到王伟,他就忍不住笑起来。

昨晚喝多了,李杜和王伟尾随着上了楼。王伟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跟着李杜进了房间,然后手脚麻利地爬上床躺下,很满足地叹一口气,两只手举起来,抓住枕头的一个角,那是一种满足的安详,他的姿态让李杜像起上大学时王伟睡觉的样子。

就睡在这吧。李杜说。

他们并排躺下,想起在大学时,他们也这样躺过。403寝室。李杜闭上眼睛,他觉得只有几分钟的时间,王伟突然爬起来撒腿就跑,李杜伸手一摸,床单上有一点湿,李杜有些吃惊。

这么快就老了?

王伟再没有回李杜的房间,直到第二天他们在楼梯上相逢。两个人好像没事一样。

然后他们就睡了,凌晨被警车的鸣笛声惊醒。三个人很快聚在客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陈卡看见有警察从安妮的房子里进出,还揪着一个年轻人,原来抓到了一个小贼。安妮老太在夜半被楼下的响声惊醒,她提着枪下楼,看到一个小贼正在偷东西,那小贼也有枪,一见安妮老太,立刻也将枪对准,两个人以枪对峙。安妮老太很沉着,她说年轻人,你想死吗?我反正已经87岁了。小贼犹豫一下,就放下枪。抢劫罪总比杀人罪好。八旬安妮先制服小贼,然后从容报警。警察来的时候,安妮正在自斟自饮,喝庆功酒。

 

瑜伽师自传

第13章 不睡觉的圣人(3)

梅梓(翻译)

“年轻的瑜伽士,我看到你从你的老师那儿跑走了。他有你所需要的一切;你应该回到他身边。”他说道,“群山不能是你的大师。” — 两天之前,Sri Yukteswar表达过一样的想法。

“没有宇宙规则强迫大师们只住在山里。”我的同伴古怪地扫我一眼,“印度和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并没有垄断圣人。懒得从内在去找的东西,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身体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就会被发现。当一个信奉者为了悟道,愿意走遍天涯海角,他的导师就会在附近出现。”

我默默同意,回想我在班纳拉斯静修院祈祷后,接着就在一条拥挤的小巷遇见Sri Yukteswar.

“有没有一个小房间,你可以关上门独自呆在里头吗?”

“有。”我注意到这位圣人从笼统转到特定话题是如此神速。

“那就是你的洞穴。”瑜伽士那光明的凝视照耀着我,我永生难忘。“那就是你的圣山。在那里,你将找到神的国度。”

他简朴的话语立刻扫除了我有生以来对喜马拉雅山的执念。在燃烧的稻田地里,我从山峦和永恒的雪之梦中惊醒。

“年轻人,你对神的饥渴是值得赞许的。我很爱你。”Ram Gopal拉着我的手,把我领到一个古雅的小庄子。庄子位于森林里的一块平地上。一些土坯房子以椰子叶盖着,入口用新鲜的热带花儿装饰。

圣人让我在他小屋的简易竹子平台上坐下。他给了我加糖的青檬水和一块冰糖。之后,我们进到了他的露台,莲花姿势坐下。四小时的冥想过去了。我睁开眼,看到月光下的瑜伽士还是一动不动。正当我严厉地提醒我的胃,人不仅仅靠面包活着时,Ram Gopal从座而起。

“你饿了。”他说,“饭很快就好。”

他点燃了在露台的泥灶。很快,我们就吃用大香蕉叶盛的米饭和扁豆。我的主人礼貌地拒绝我的帮忙。“客人是上帝,”这个印度俗语,从古就被遵守。在我后来的世界旅行中,我在很多国家的乡村看的类似的对客人的尊重。习惯城市生活的人则不太习惯热情的款待里所出现的众多陌生的脸庞。

当我在与世隔绝的森林小村里,蹲在瑜伽士身边时,人间喧嚣几乎遥远得不可想象。柔和的光神秘地照亮着小屋。Ram Gopal把一些破毯子铺在地板上,作我的床。他自己则坐在一个稻草垫上。他强大的灵力全然吸引着我,我斗胆提出一个请求。

“先生,为什么您不赐予我三摩地呢?”

“亲爱的孩子,我会很开心传递给你神圣的接触, 但我不能这么做。”圣人半睁半闭着眼睛看着我,“您的老师会很快赐予你这个体验。你的身体尚未调整好。就象小灯泡会被过度的电压烧掉一样,你的神经尚未准备好宇宙的电流。如果我现在就给你无限狂喜,你的每个细胞都会象着了火一样,你会被烧毁。”

“你向我要光明(译者注:悟道),”瑜伽士继续沉思道,“然而我在想,— 我这么微不足道,只是做了一点点冥想 - 如果我已经成功地取悦神,那么最终我在他的眼里该有什么样的价值。”

“先生,难道您不是全心全意寻找上帝很长时间了吗?”

“我没有做太多。Behari一定告诉你我的一些事情。大约有20年,我在一个秘密的洞穴里,每天冥想18个小时。然后我搬到一个更加偏僻的洞穴,我在那儿呆了25年,每天在瑜伽里20个小时。我不需要睡觉,因为神总是与我同在。在超意识里,我完全宁静;比起寻常的潜意识状态,我的身体得到更多的休息,因为睡觉不是完美的平静。

 

我心中的纪念馆

龙晓初

多少次梦中走进延安,多少次梦中走进杨家岭的窑洞,从小学起,一幅幅的画面总是在脑子里浮现:宝塔山、延水河、杨家岭、王家坪,那些土黄的山山茆茆、沟沟壑壑在最艰难的日子举起了抗战的大旗,成为了革命的圣地,这样的一个地方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的时候,我心中有了答案。延安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是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被视为“革命圣地”。

也许之前你对从党史教材中了解的延安已过于熟悉。但当你走进这个革命圣地,你仍然会对宝塔山作最崇敬的凝视,仍然愿意在许多著名故居中聆听战火中的故事。延安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始建于1950年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是旅游延安参观、考察必到之处。

在纪念馆里,我从一楼到二楼仔仔细细地把所有馆藏看了个遍,墙上的照片很多都是我第一次看到。陕西,从大革命时期就有一批有志青年投身革命,有些名字我居然从没听说过,但却看到了上世纪初的英文译著。在这里,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东方红》的词作者,50年前就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天天爱唱的歌,创作的人居然是陕北农民李有源。我看着李有源的照片,不禁肃然起敬,要不是发自内心对毛主席的热爱,发自内心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是不会产生如此的经典之作的。展厅的内容太多,印象最深的还是“八载干戈仗延安”,从根据地的创建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到自力更生窑洞大学的开班,围绕抗战一一展开,这些也成了我重点参观的内容。照片虽赶不上今天的清晰,但岁月的痕迹却更让我感受到革命的艰难困苦,对比之下,和平年代的幸福美好真应该好好珍惜。

自1990年欣起“延安热”以来,每年都有10多万观众来延安参观学习。特别是中宣部、团中央、国家教委倡导在延安开办“窑洞大学”及张家口利民小学开展“追寻毛泽东足迹”活动以来,大批青少年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对延安精神的执着追求,来延寻根探宝。最近由北京、延安、张家口等地少年儿童发起的红领巾东方红行动、张思德行动、长征行动及红领巾延安精神学会的成立,使这支队伍中又增加了新的成员。

延安是学习延安精神的极好课堂,是青少年理想的精神家园。担负着宣传重任的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了适应广大青少年来延安学习的需要,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利用枣园、杨家岭革命遗址未开放的窑洞办起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同学们不仅可以体验到延安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吃到陕北风味的小米饭、豆钱钱、南瓜饭,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体味到老一辈创业的艰难和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基地所安排的学习内容既丰富多彩又新鲜活泼。主要参观纪念馆展览、瞻仰老一辈革命家生活过的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旧址,领略陕北好江南南泥湾的风光。还举办专题报告《延安岁月》、《延精神的内涵》、《今日延安》等,到烈士陵园的张思德墓前,四八烈士墓前开展“人应该怎样生活”的主题班会或笔会。除收看《延安生活散记》、《南泥湾》等反映延安时代火热生活的历史纪录片外,还可举办歌舞晚会,使同学们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

走出纪念馆的时候,我再次看到广场上毛主席的铜像后面,纪念馆的七孔高大的窑洞门厅巍然矗立,宝塔山下,延水河边,那些依旧印刻着时代风采的窑洞告诉我们,这里永远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永远闪耀着革命的灯火。

(责任编辑: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