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10日起,欧盟规定允许在面包、奶酪、果酱或意大利面等食品中添加最多 4% 的紫外线处理过的昆虫粉末。在此之前,欧盟已经批准可以在饼干、面条、面包、早餐麦片和其它含有蛋白质成分的食品中最多可以添加10%的被磨成粉末的黄粉虫和蝗虫。
虽然西方人一直对吃昆虫颇有微词,但人类吃昆虫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比如中国人常吃的蚕蛹、蜂涌、蝎子等,在中国各地能作为食品的昆虫约有上百种,而在世界许多地方大约有2000种昆虫被食用,全球至少有20亿人将昆虫作为饮食的一部分,人们吃得最多的昆虫包括甲虫(31%)、毛虫(18%)以及蚱蜢、蝗虫和蟋蟀(13%)。这是因为昆虫富含蛋白质、脂肪酸和其他营养素,如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食用昆虫富含优质的营养,是很好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食用昆虫有助于抗击饥饿(尤其在畜牧业不发达的地区),还很环保(与畜禽类相比,昆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对土壤利用度高,水污染少,而且饲料的转化率很高)。举个例子,100克牛肉大概有21%蛋白质,而食用蟋蟀则含有55%至70%蛋白质。此外,它们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除了富含蛋白质,食用昆虫基本不含糖,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很低,每一百克不超过10%。
更重要的是饲养昆虫的过程十分环保,而且它们拥有惊人的饲料转化效率。简单来说,昆虫可将2公斤的饲料转换成1公斤的自身体重,而肉牛则需要消耗8公斤饲料才能增重1公斤。这一过程中,养昆虫需要的土地和水资源远远小于禽畜,产生的温室气体也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