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访江西:寻历史、品文化、观生态、看发展

  “江西红与绿相得益彰、古与今交相辉映,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昂首阔步,不断向前。”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高进如此总结对江西的最新印象。 “行走中国·报道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19日收官。为期一周的联合采访中,来自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菲律宾、埃及等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在江西寻历史、品文化、观生态、看发展。 中国长江中下游省份江西,以绿水青山著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千古绝唱都是对江西自然美景的真实写照。 10月17日,雨后放晴的江西庐山出现云海景观,风景壮美如画。(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邂逅云雾庐山,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直呼:“置身庐山的云雾美景中,才更能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她说,庐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景色秀丽,“希望能将美丽的庐山推介给更多海外受众。” 在距离“世界名山”庐山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烟雨朦胧中的湖光山色令柬埔寨《柬华日报》副总编辑杜冰玉流连忘返,“我将持续报道庐山西海,让柬埔寨民众知道中国有个这么美的地方。” 如果绿色生态是江西的宝贵优势,那么璀璨文化则是当地的深厚底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陶渊明、欧阳修、文天祥、八大山人等江西人才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 10月14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记者潘小娴用手机记录下一幅幅八大山人的画作真迹,“八大山人的作品很有自然美态,让我们看了身心愉悦,能感受到其作品的意趣。”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 上述遗址博物馆展出的文物,让巴西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叹为观止。她说,出土的文物涵盖海昏侯的衣食住行,完整展现了汉代文化,很多文物体现出古人精湛的工艺和审美情趣。 10月18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参访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同样给严佳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位于“江南望郡”江西吉安的中国进士文化园。“文化园里的中国进士博物馆,系统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希望能通过融媒体传播手段,向巴西民众传播沉淀千年的庐陵文化。”她说。 13日至19日,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江西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举行,活动旨在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独特视角和生动笔触,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与发现江西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

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收官 记录“红古绿”秀美江西

  “行走中国·报道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19日收官。在为期一周的联合采访中,来自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尼、埃及等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在江西寻历史、品文化、观生态、看发展,记录“红、古、绿”三色交相辉映的秀美江西。   触摸红色历史记忆:向海外华侨华人讲述不可忘却的历史 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的美称,更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这里拥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和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红色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就的江西革命老区底色。 庐山,是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的重要一站。这座让历代文人墨客络绎载道、不绝于世的“人文圣山”,也是一座曾遭受战火洗礼的中国名山,承载着厚重的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历史。 山上600多栋中外建筑见证了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其中,已成为庐山抗战博物馆的原庐山图书馆就是《抗战宣言》的见证地。 参访完庐山抗战博物馆,意大利《新华时报》社长朱玉华颇为感慨。“庐山在中国抗战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说,当时国难当头,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争,“作为媒体人,要发挥所在的平台优势,向海外华侨华人讲述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10月14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刘力鑫 摄   感悟古色厚重文化:融媒体手段传播千年历史文化 江西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秀丽的山水风光,更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如细雨,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江西。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陶渊明、欧阳修、文天祥、八大山人等江西人才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 走进南昌市青云谱区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八大山人纪念馆,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记者潘小娴用手机记录下一幅幅八大山人的画作真迹,“八大山人的作品很有自然美态,让我们看了身心愉悦,能感受到其作品的意趣。” 位于南昌市新建区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各类精美和珍贵文物,让巴西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叹为观止。她说,出土的文物涵盖海昏侯的衣食住行,完整展现了汉代文化,很多文物体现出古人精湛的工艺和审美情趣。 同样给严佳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吉安是古代进士的‘高产地’。”她说,文化园里的中国进士博物馆,系统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希望通过融媒体传播手段,向巴西民众传播沉淀千年的庐陵文化。” 10月18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参访位于江西吉水县的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刘力鑫 摄   记录绿色秀美生态:将绿色生态江西推介给海外受众 江西以绿水青山著称,绿色生态是当地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千古绝唱都是对江西自然美景的真实写照。 邂逅云雾庐山,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直呼:“置身庐山的云雾美景中,更能真切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曾数次登上庐山的朱新娥说,庐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风景秀丽,“希望能将美丽的庐山推介给海外受众。” 走进江西九江西南部的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烟雨朦胧中湖光山色,令柬埔寨《柬华日报》副总编辑杜冰玉流连忘返。 在亲身感受“水天相映成一色,人船穿游翡翠里”的美妙意境后,杜冰玉说,她将持续报道庐山西海,让柬埔寨民众知道中国有个这么美的地方。 10月17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在庐山知名景点含鄱口合影。刘力鑫 摄   见证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红与绿相得益彰 古与今交相辉映 红色是江西最闪亮的标识,绿色是江西最宝贵的优势,古色是江西最厚重的底蕴。近年来,江西充分发挥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和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这次采访活动,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人一行先后走进英雄城南昌、港口城市九江、江南望郡吉安等地参访。大家一致认为,如今的江西,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多次前来江西参访的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高进见证了江西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步伐,采访途中连连感叹“变化很大”。在他看来,江西红与绿相得益彰、古与今交相辉映,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昂首阔步,不断向前。 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江西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承办,活动旨在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独特视角和生动笔触,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与发现江西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把江西的好山好水好文化推向全世界。

海外华文媒体探访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入园一天看千年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有着“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江南望郡”“状元之乡”“才子之乡”的美誉。“一门数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状元多吉水”这些众多科举佳话讲述的都是同一个地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吉水县大力实施“旅游兴县”主战略,通过对庐陵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打造国内首个以进士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园区——中国进士园,打响“中国进士文化第一县”的品牌知名度。在中国进士文化园为核心的南门洲文旅集聚区的带动下,以及赣江沿线、公路沿线、高铁沿线3条辐射城乡精品旅游观光线路的助推下,吉水散落的旅游资源被有效连串起来,“一核三线”的旅游发展格局初步成型。 中国进士文化园位于吉水县城南,占地400多亩,2017年9月开工建设。整个园区采用中国古典造园手法进行设计建设,凸显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科举文化,同时结合庐陵文化地域特色,营造以进士文化为主题的古典园林。该园由“园林之父”孙筱祥弟子郭丽文先生规划设计,项目获得2017年亚洲园林协会“园冶杯”城市设计金奖。 园区秉承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原则,植入博物馆、藏书楼、状元阁、文庙、状元街、戏楼、状元府第等内容,通过情景再现、古街恢复等方式,营造出“一带、二林、九园、十八景”格局。 博物馆作为整个园区的核心,以科举进士文化专题博物馆为定位,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进行建设和陈展,布展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内设进士及第、鱼跃龙门、栋梁之才、人杰地灵、泽被世界、流风余韵六个展厅及文创空间,全面呈现了传承1300年科举进程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占据整个园区最高点的状元阁,耸立在赣江与恩江的交汇处,上圆下方的建筑愈显气势恢弘。而作为古代科举标志性建筑的文庙,庙内供奉孔子及四圣,同时还专门开辟空间展示吉水学宫样本,动态还原传统祭孔仪式。 经过三年的雕琢,项目于2020年9月29日正式开园。凭借精心打造的古建、匠心独运的绿化、厚重的文化积淀,有颜又有料的中国进士园很快就成为了当地新的游览胜地,及第大观、书香万古、鼎元天下等十八景更是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吉安周边的游人慕名前往。 在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景区内,游客们开展手工包粽子限时大挑战。活动中,游客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粽子的制作。这不仅考验了游客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让游客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景区演员还通过实景表演,向游客展示祭扫文化和与端午有关的传统文化,让游客近距离体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当地还结合民俗体验游,推出一些沉浸式“新中式游”,游客可以穿上汉服,体验传统礼仪,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景区也通过推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活动,吸引更多游客的参与,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 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景区运营负责人胡彬表示:为游客推出了像祭祀屈原、点雄黄酒、包粽子等一系列亲身体验类项目,就是为了让游客进园区感受进士文化园的进士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海外华媒邂逅云雾庐山:赏秀美风光 品文人雅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仙李白这首传诵千古的《望庐山瀑布》,是“世界名山”庐山最好的广告词。 “庐山是大自然的杰作,秀美的风光使得李白、苏轼、陶渊明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17日,站在庐山知名景点含鄱口,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极目四眺,尽管云海翻腾看不清远处美景,但她觉得别有一番情趣。 10月16日至17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江西庐山。图为17日,采访团一行在含鄱口合影。刘力鑫 摄 16日至17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江西庐山。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邂逅云雾庐山,在欣赏秀美风光的同时,品味历代文人墨客雅韵。 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世界遗产地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让历代名流学者、文坛巨匠络绎载道、不绝于世。 庐山东偎鄱阳湖、北临长江,水汽丰沛,使得庐山一年中将近两百天被云雾缭绕,“云海”“云瀑”等云雾自然景观一直是庐山文旅经济中的“网红”打卡项目。 10月17日,雨后放晴的江西庐山出现了云海景观,茫茫云海在山间奔涌,时而如飘逸轻纱,时而如滚滚波涛,风景壮美如画。刘力鑫 摄 轻盈的薄雾从涧底婀娜多姿升腾弥漫,犹如仙女飘舞的纱巾,飘过之处景物便渐次迷蒙起来。雾越来越厚,如滚滚波涛填满了深谷幽壑,仿佛仙境一般如梦如幻。 “置身庐山的云雾美景中,才更能体会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新娥是江西人,曾数次登上庐山。她说,庐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风景秀丽,“我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所在的媒体平台,将美丽的庐山推介给海外受众。” 10月16日至17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江西庐山。图为16日,采访团成员在庐山锦绣谷拍摄。刘力鑫 摄 建于1961年的如琴湖,是庐山另一处知名景点。因湖岸曲线玲珑,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加之湖边的石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故名“如琴湖”。 金秋十月,如琴湖畔枫叶初染、云雾缭绕,树木、湖泊、屋舍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秋日美景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站在如琴湖畔,首次上庐山的法国中文电视主编姜亚男连呼“太美啦”,并不停用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我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把庐山美景向海外受众分享。”她说。

海外华文媒体访江西庐山:千年文脉悠长

“白鹿洞书院承载的悠久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值得去传承和创新。”老挝资讯网副总杨芳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说道。 当天,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江西庐山市,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探访了白鹿洞书院、东林净土苑等地,感受千年文脉悠长。 10月16日,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白鹿洞书院参访。刘力鑫 摄 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麓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有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称。 迈入白鹿洞书院,只见建筑重檐翘角,昂首欲飞,庭院花格,虚实相间,五大院落沿着书院前的溪水方向一字排开。溪流中的大石上刻有“枕流”二字,正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手书。 据白鹿洞书院讲解员左静静介绍,因唐朝大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养了一头白鹿随其出入,再加上这里四山环合,俯视如洞,故有白鹿洞之名。白鹿洞书院始于唐、办国学于五代、定名于北宋、振兴于朱熹之手,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白鹿洞书院参访。刘力鑫 摄 “古代书院的主要功能是祭祀、讲学和藏书。”左静静说,历经千年文脉绵延赓续,白鹿洞书院至今仍定期开展祭祀展礼、开蒙教育等活动。 通过此次参访,令杨芳对白鹿洞书院蕴藏的厚重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更为了解,“我将以老挝为中心面向东南亚国家重点宣传白鹿洞书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至海外。” 地处庐山山麓的东林净土苑,又称东林大佛,是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的标志。东林净土苑北依庐山主峰,以48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为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净土文化区、新东林寺、比丘尼院等。 10月16日,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东林净土苑参访。刘力鑫 摄 “据我了解,有不少日本信众会定期到江西东林寺朝谒。”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龙丽华认为,东林寺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次参访东林净土苑,我会更好向日本信众传播好中国佛教文化。” 韩国《新华报》总编辑李茂娥同样表示,她将加大中国佛教文化传播力度,努力助推中韩宗教文化相互交流与沟通。

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吉安感受中华庐陵文化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素有“金庐陵”之美称。来到庐陵,大家首先要问的是:庐陵从何而来,又是谁让“庐陵”名声大振?又有哪些值得游赏的地方?我们不妨来探个究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将这方水土命名为“庐陵”。“庐”本义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陵”本意为大土山,引申为帝王陵墓,“庐”与“陵”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将简陋的房子建在大土山之上。中国文字意蕴丰富,每取一个名字都要深思熟虑。也许在秦始皇看来,那个时候的吉安虽说是蛮荒之地,但也是大秦帝国历经征战、开疆拓土得来的,况且这一方土地丘陵纵横,水土肥美,适宜种植农作物。如此看来,“庐陵”这个名字意蕴深刻。 如果说“庐陵”的得名来自秦始皇和他的大秦帝国。那么让“庐陵”从一个地域性的名称走向全国的,则是来自庐陵的北宋诗文革新领袖欧阳修。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率领宾朋来到了滁州西南的山林中,写下了那句让庐陵如雷贯耳的千古名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争相流传。《醉翁亭记》火了,成为了传颂千古的散文名篇,伴随《醉翁亭记》而火的,还有他的家乡“庐陵”。 庐陵是一块孕育忠节义士、诤臣廉吏的人文厚土。古庐陵“人无贵贱,无不读书”,以致“三尺童子稍知文章”“文风盛于江右”。宋代以来,庐陵各地官学兴盛,私塾林立。据悉,自唐至清代,吉安地区先后创建的书院学馆,有文献记载的共269所,是江西的四分之一。明朝时期,全江西约有书院1000所,吉安就有170多所,占全省的六分之一以上。而欧母画荻教子、陶母教子惜阴的故事更是庐陵人崇文重教的真实写照,成为激励无数中华学子发奋读书的励志教材。这种浓厚的“耕读”氛围,使得庐陵成为崇文重教的“江南望郡”,成就了庐陵文化的辉煌。“三千进士冠华夏”“隔河两宰相”“一门六进士”“五里三状元”传颂至今。 庐陵历史上诞生了一大批立志报国、崇尚气节、百折不挠的忠节义士。如“直言弊政,三起三落”的欧阳修,“宁作赵氏鬼,不作他邦臣”的杨邦乂,“守廉持正、两袖清风”的杨万里,“不惧权贵,诤言直表”的周必大,“乞斩秦桧、脖子最硬”的胡铨,“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文天祥,成为庐陵人引以为傲的“五忠一节”。一代又一代的庐陵人总是以“五忠一节”为标杆,以坚守“义”“气”为底线,抒写了一曲又一曲正气之歌,鼓舞着庐陵后人舍生忘死,保家卫国,成就了庐陵“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者以英勇无畏之身续写着正气之歌,以一腔热血诠释着庐陵人的崇高气节和浩然正气。 庐陵是一方精于创造、勇于创新的神奇山水。当我们来到吉安,就会发现在不少古村落、古书院、古祠堂都会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魁”字。古庐陵人之所以会钟情于这个“魁”,是因为“魁”专指北斗星,引申为第一、第一名。在魁文化的浸染下,庐陵人追求卓越,追求一流,创造了中国文化科技史上的多项第一。第一个钟表———晷漏计时器,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第一部大型百科全书,第一台机械耕地农具———人力耕地机,第一个原木材积表龙泉码……都是由庐陵人发明或完成的。 浓厚的创新创造氛围也使得这方水土孕育了一大批能工巧匠。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发掘,引发关注,成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其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大、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世所罕见。宋代吉州窑享誉全国,木叶贴花瓷被奉为绝品,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凤首瓷被视为世界级珍品,日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几件吉州窑瓷器也被当作国宝。这些庐陵先贤的科技发明和文化创造铸就了我国古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高峰,在中国科技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推动了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进步。 庐陵是一幅诗与远方完美融合的壮丽画卷。这里有被誉为中国革命摇篮、“天下第一山”“天然氧吧”的井冈山,有“江西第一峰”“云中草原”之称的武功山,有“乾坤之胜境,神仙之福地”的中国福山羊狮慕,有被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誉为“山川第一江西景”的青原山,有列为“第十七大秀法乐洞天”“第八郁木福地”的玉笥山,有“一船载入梦,一河越千年”的后河·梦回庐陵景区,有“千里赣江第一岛”泰和蜀口生态岛。古老的庐陵城也被螺子山、瑞华山、真君山、天华山和神冈山环绕拱卫。可以说这里山水交融,纵横交错,宛如一幅千里江山图,值得每一个来这里游学的人细细把玩,用心欣赏。 历来的旅行家和文人墨客都把庐陵描绘得诗意盎然,令人向往。宋代文坛宗师欧阳修用“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的诗句表达了对家乡庐陵的赞美。宋代大文豪苏轼路过庐陵时,赞叹“此地风光半苏州”。理学大师朱熹在《游玉笥飞仙石》诗中以“巨灵劈破三千丈,西竺飞来第二峰”来描绘玉笥山的风景。诗人黄庭坚登临快阁,留下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千古诗句。“钟鱼闲日月,竹树老风烟。一径溪声满,四山天影圆”,青原山在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眼里充满诗意和禅意。宋代诗人杨万里游历羊狮慕留下撼世诗篇:“笔锋插霄汉,云气蘸锋芒”,以此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明代台阁大臣、诗坛领袖李东阳有诗描绘吉安城:“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安城。”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武功山》中以“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来赞叹武功山的壮丽景观。毛泽东同志在《念奴娇·井冈山》中以“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描写井冈山的雄奇。郭沫若在《宿吉安》中以“面对白鹭洲,葱茏林木稠”表达对白鹭洲的印象。而白鹭文澜、青原晴瀑、金井泉香、螺峰霞照、东城桃锦、南塔龙云、神冈帆影、华岭溪声等“八景”,无一不展现出古庐陵的繁花似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庐陵先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使得庐陵大地成为“行走中的课堂”,让更多海外游子和同胞在行走中国,感受、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去学习和感悟。  

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参访江西白鹿洞书院 感知千年古书院文脉

10月16日,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走进“人文圣山”江西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感受千年古书院的文化魅力。白鹿洞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历史上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白鹿洞书院参访。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白鹿洞书院内聆听讲解员介绍《白鹿洞书院揭示》(即《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白鹿洞书院参访。(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白鹿洞书院参访。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白鹿洞书院参访。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白鹿洞书院参访。(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图为航拍白鹿洞书院,只见绿树环绕,古建成群,风景秀美。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感悟湖光山色 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庐山西海旅游发展

中新网九江10月16日电 (吴鹏泉 刘力鑫 吴敏) “烟雨朦胧中的庐山西海,让人流连忘返。”15日,站在高99米的江西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西海之星玻璃观光塔上,俯瞰庐山西海碧波荡漾,柬埔寨《柬华日报》副总编辑杜冰玉忍不住发出感叹。 10月15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图为采访团一行在西海之星玻璃观光塔上,俯瞰庐山西海碧波荡漾。刘占昆 摄 当天,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来自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及骨干记者、编辑零距离体会湖光山色中的浪漫与休闲。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九江西南部,水域面积308平方公里,是一处山岳湖泊型特大景区。湖面碧波万顷,湖中千岛落珠,岛屿间被形态各异的桥梁串成一幅“东方美学图”。 10月15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图为采访团一行在西海之星玻璃观光塔上,俯瞰庐山西海碧波荡漾。刘力鑫 摄 乘船进岛,采访团一行亲身感受“水天相映成一色,人船穿游翡翠里”的美妙意境。站在船头远望,庐山西海周边的山林笼罩在云雾中,犹如一幅水墨画,缥缈淡雅。 在西海之星玻璃观光塔的电梯门口徘徊许久,恐高的杜冰玉还是鼓起勇气踏入观景台。“满眼美景让我克服了恐惧。”她说,其将持续报道庐山西海,让柬埔寨民众知道中国有个这么美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日益重视生活品质和体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假期走出城市放松身心,户外、自然类旅游活动需求不断上升。 江西庐山西海国资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岛屿管理部主管陈国清说,庐山西海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一类水质、一级空气和独特岛屿,交通便利且地处旅游热区,发展旅游业有“好牌”。 立足资源禀赋,除大力发展游湖登岛等传统旅游观光外,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还做靓“旅游+”文章,体旅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新业态“异军突起”,解锁了柑橘采摘、垂钓休闲等一批新产品和新体验。 立足资源禀赋,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解锁了柑橘采摘、垂钓休闲等一批新产品和新体验。图为当地村民采摘柑橘。(资料图)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 供图 金秋十月,来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柘林镇易家河村采摘柑橘的游客纷至沓来。“围绕打造万亩柑橘产业园,我们建设柑橘分拣、冷藏和产业加工中心,不断扩展柑橘深加工产业链,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易家河村党委书记陈全民说。 “庐山西海很浪漫,来到这里,心情愉悦、身心放松。”菲律宾《商报》执行总编蔡友铭说,庐山西海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很适合发展健康养生旅游。相信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宣传,会有更多海外华侨华人了解和爱上庐山西海。 在蔡友铭看来,生态是庐山西海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当地山水秀美的优势,推出形式多样的精品旅游线路。

江西庐山西海:烟雨朦胧中湖光山色宛若水墨画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10月15日,航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西海,只见烟雨朦胧中,湖光山色宛若一幅水墨画,风景秀美。庐山西海水域面积308平方公里,80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生态环境优越,是一处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为一体的山岳湖泊型特大景区。(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航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西海,只见一座小岛上绿意盎然,湖水碧波荡漾,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航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西海,只见烟雨朦胧中,湖光山色宛若一幅水墨画,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航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西海,只见烟雨朦胧中,湖光山色宛若一幅水墨画,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航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西海,只见烟雨朦胧中,湖光山色宛若一幅水墨画,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雨中的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海云雾飘渺,湖光山色宛若一幅水墨画,风景秀美。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雨中的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海云雾飘渺,湖光山色宛若一幅水墨画,风景秀美。

庐山西海:金秋垂钓好时机,“一湖清水”引客来

近年来,垂钓休闲游火热,庐山西海瑶池湾国际垂钓中心作为集“国际垂钓、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精品度假、运动拓展、水上娱乐”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世界一流垂钓中心,迎来了众多游客。 在垂钓平台,许多游客分散到各个钓点,或挂饵抛竿或手握钓竿等鱼上钩,游客悠闲而放松,尽享垂钓魅力。 据垂钓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国庆假期期间的垂钓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所有水上垂钓民宿在国庆节前就已全部预订一空。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垂钓中心在节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确保游客们有足够的垂钓资源,垂钓中心节前就增添了多个垂钓点,并提前投放了2万条鱼苗至水中,后续也会根据游客垂钓情况持续补充鱼苗。同时,垂钓中心还对软硬件设施进行了维修和更新,力求为游客提供更佳的服务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