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通讯社的坚守与蝶变——写在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之际

北京东城区北新桥三条,胡同东头一座曾以种植海棠树而闻名的小院,被人们称为“海棠院”。 1952年9月14日,海棠树挂果的金秋时节,从五湖四海而来的一批媒体人在这里集结。战火硝烟中曾担任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宣布,新中国的另一家通讯社“从47个开始”。 17天后,10月1日,数十家海外华文报纸通过广播收到中国新闻社的第一篇新闻稿《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国庆节典礼,本日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式极为隆重。 ……” 中国新闻社就此诞生了。 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logo 寄往海外的“家书” 沿着70年的时间坐标回望,中新社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赋予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桥梁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12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情系故土,时刻关注着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的历史巨变。然而,新生的共和国遭受西方的孤立和封锁,海外侨胞难以获得来自祖国的准确信息。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处境更为艰难,大量歪曲事实的报道和恶意捏造的谣言在海外华文报纸上流传,离间侨胞与祖国的感情。 在复杂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下,中新社应运而生。 1952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中新社第一届理事会名单,并预告中新社从10月1日起播发广播纪录新闻。 1952年5月,中央有关部门开始筹建一个专门面向海外华侨的新闻机构。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的意见,这个破茧而出的通讯社被定名为:中国新闻社。不久后,关于成立中国新闻社相关问题的报告经中宣部部长习仲勋呈送到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案头,周恩来审定后报毛泽东主席同意。 “中国新闻社的任务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社呢?”1952年9月14日,在中国新闻社机构成立大会上,时任中侨委副主任委员廖承志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要建设新中国,争取国际友人的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华侨工作应该是争取国际友人的一个环节,这是不能违反的原则。这项工作,首先是组成华侨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华侨大多数。因此,中国新闻社的任务是重大的。 当时,参加中新社筹备工作的,共有47人。因此,这篇讲话就被命名为《从47个开始》。 从47个开始,中新社栉风沐雨70载,到今天拥有包括境内外52个分社2000余人的采集网络,拥有24小时不间断发稿的全球三地信息发布系统,拥有文字通稿、图片、特稿、视频、网络、报刊、供版、新媒体、电影、智库论坛等产品和平台,已成为中国对外传播领域的一支主力军。 1959年,中新社全体人员在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办公楼前合影。 从一株小苗长成一棵大树,中新社在70年光阴中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为侨服务、以侨为桥,用电台、用航邮、用传真、用卫星专线、用互联网,向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发出一封封“家书”。 中新社成立伊始,就带有浓厚的“侨”字色彩。除了曾在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在国统区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外,这里还聚集了一批具有独特背景的新闻专业人士——有的是海外华文报刊的主笔,有的是社论撰稿人,有的曾是港报资深编辑,有的还在始创于1938年、与中新社有着极深渊源的国际新闻社(国新社)工作过。 他们既熟悉海外华侨的心态,又具丰富的华文报刊从业经验,对外发表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品。一家传媒机构调集如此众多的海外报人,这在中国传媒发展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 中新社第一届理事会群星璀璨,包括胡愈之、王芸生、徐铸成、彭子冈、陈翰笙等名家。第一任社长金仲华,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曾主编过国新社的英文稿刊《远东通讯》,被宋庆龄视为“最信任的人”,被巴金誉为极具人格魅力的“吸铁石”,被爱泼斯坦称为“知识渊博的国际主义者”。 一经问世就尽显风华。中新社的报道,宽阔的国际视野是亮色,绵柔的亲和力是特色,深厚的中华文化是底色。 1957年,中新社关于戏曲演员范瑞娟的专稿《我的丈夫,我的蜜月》,内容生动,被海外报刊广泛刊用。在国内报纸上转载引起讨论后,毛泽东主席为该文的题材定调。此后,中新社专稿体现的对外报道特色更为鲜明,为海外读者喜闻乐见。 1974年,蔺安稳回老家陕西临潼探亲期间,得知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陶俑。他采写了署名“中国新闻社记者”的《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这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第一次见诸于文字报道,“世界第八大奇迹”由此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2014年11月14日,纪念秦俑发现40年的“秦俑梦——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展览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 凭借特色鲜明的报道,中新社很快赢得广大侨胞和海外媒体客户的欢迎和信赖。上世纪60年代,陈毅元帅作为外长出访东南亚时,看到当地华文报纸登载中新社播发的很多消息,高兴地说:不到海外就不知道中新社的影响。 新闻战线的“奇兵” 历史之路蜿蜒行进至1978年,饱经风霜的神州大地又一次迎来变革时刻。经历了岁月曲折的中新社,也迎来了再出发的历史机遇。中国新闻社恢复建制,开始二次创业。 老一代创业者重新归队,各方优秀人才慕名而至,充满朝气的新人陆续加入,重新起航的中新社逐步发展成为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之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综合性通讯社,被誉为“新闻战线的奇兵”。      1982年9月,廖承志为中新社题词“中新社是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 这一时期,中新社提出“恢复传统、办出特色”的报道方针,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一直影响到现在。 中新社复建当年,派出记者报道在曼谷举行的亚运会,以“亚运短波”为栏目发出200余篇电讯通稿,深受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文媒体欢迎。香港《文汇报》在刊出“亚运短波”时发表“编者按”称,“中新社日前从曼谷发回亚运会的花絮,笔调轻松,内容丰富,冲破过去不敢闯的界限。”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中新社逐渐探索出一套有鲜明特色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形成了在新闻界独树一帜的“中新体”。 从获得全国好新闻奖的《陈香梅来到廖公家》《盛年早逝风范存》等传诵一时的名篇佳作,到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十九大十九问”等反响强烈的系列报道,几代中新社人不断为“中新体”注入新的活力。 在中新社的采编手册上,“中新体”写作风格被概括为五个字:实、宽、短、快、活。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新体”对新闻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创办者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回忆,节目筹备时,时任央视台长杨伟光明确要求,节目语言要变为“中新体”。 中新社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服务侨胞、沟通世界为使命,努力促进民心相通,70年来在不断探索中深刻认识到,要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首先要突破刻板语态,尊重传播规律,革新话语方式。 如今,中新社的业务范围、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等,都远超当年创业前辈们的设想,但中新社的精神品质是一以贯之的。几代中新社人薪火相传形塑出的“中新风格”,经过岁月打磨被归纳为16字形象表述:“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 书写历史的“底稿”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70年来,中新社在时代浪潮中从不缺位,在家国大事上从不失声。一代又一代中新社人笔耕不辍,见证历史,记录历史,也创造历史。 海峡两岸的潮起潮落,一直是中新社关注的重要议题。在两岸新闻交流中,中新社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987年,岛内“戒严令”尚未解除,台湾《自立晚报》破天荒派出两名记者李永得、徐璐绕道到祖国大陆采访,打破1949年以来两岸新闻交流的“禁区”。负责接待这次采访的是中国新闻社。 在北京首都机场,机舱门一打开,迎接两名记者的时任中新社港澳台部主任陈佐洱,握着他们的手脱口而出:“欢迎,欢迎。等你们38年了!”这句话迅速登上港澳台多家报纸的头版。 4年后,新华社和中新社各派一名记者同赴台湾采访,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记者第一次踏上宝岛土地。 上世纪80年代末,中新社与台湾艺人凌峰合作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两岸重启文化交流的开山之作,至今仍被两岸观众津津乐道。 中新社记者笔下的港澳报道浓墨重彩,记录下 “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许多历史印记。 1982年,中新社的一篇报道提到“港人治港”,是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1984年,中新社记者采写的稿件中,第一次使用了“马照跑,舞照跳,股票照炒”的形象表述,这一说法从此流传开来。 上世纪80年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CEPA签署、完善选举制度等,中新社在这些历史时刻都是重要的记录者。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而华侨华人素有办报的传统。从1815年于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海外华文媒体已走过200多年历史,延绵不断。 中新社始终把遍布世界的华文媒体作为好朋友、好伙伴,并致力于建设全球华文媒体的“精神家园”。 2001年9月,中新社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南京开幕。论坛开幕前夕,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许多航班停飞或缓飞,一些华文媒体的代表历经艰难险阻前来参会。为了与论坛“见上一面”,美国《世界日报》(旧金山版)时任总编辑陈裕如转机多次、用时两天赶到南京,而此时论坛已进行到闭幕式环节。当他拖着行李箱、满头大汗出现在会场,全体代表起立鼓掌。 如今,这个论坛已经持续了十届。 2001年9月16日,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江苏南京开幕。 … Read more

隋军出席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活动

9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侨联参与指导,山西省委、省政府主办,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运城市委、市政府承办,山西省侨联支持举办的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在运城市开幕。中国侨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隋军应邀出席开幕式和祭拜关公大典。 9月21日晚,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在山西省运城市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侨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隋军,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孟加拉国驻华大使馆代办纳祖明以及来自突尼斯、马来西亚、摩尔多瓦、亚美尼亚等国家的嘉宾出席。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蓝佛安致辞并宣布开幕。开幕式分为“这里最早叫中国”“七彩盐池独为盬”“忠义仁勇数关公”“大河由此向东流”四个篇章,以华夏文明发展为脉络,通过传统文化演出,再现发生在河东大地上的美丽传说,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弘扬和发展。 9月23日,祭拜关公大典在运城解州关帝庙广场隆重举行。隋军出席祭拜关公大典并代表中国侨联和海内外侨胞向关帝祖庙敬献花篮。随后,民革系统代表、中华文促会系统代表、省直各有关部门代表、台胞代表及运城市、盐湖区各界人士等先后敬献花篮。中华文促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王石恭读祭文。现场各界人士全体起立,共同行三鞠躬礼。随着庄重壮美的乐舞告祭结束,祭拜关公大典礼成。 解州关帝庙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关公忠义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薪火相传永持久,已经成为增强全球华人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活动期间,隋军前往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永乐宫、稷山后稷文化园、晋国博物馆等考察调研。 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邢砚庄,山西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维卿,运城市政协一级巡视员范安龙,运城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红光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参加有关活动。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习近平为何钟爱这款“辩证法”?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电 题:“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习近平为何钟爱这款“辩证法”? 作者 钟三屏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西班牙语专家安永眼里,这是习近平引用古文经典讲道理的一个代表性例子。他对中国领导人善于用典印象深刻,因为在当今西班牙政坛这并不常见。 但这句“表述古雅、颇具美感”的中式古语,着实难住了这位自称为“语言工匠”、有近20年政治文献翻译经验的西班牙人。他在字典和同事的助力下“花了一个星期来理解”。 这句古语的出处和释义,对诸多中国读者来说也未必熟悉,更别说文化背景迥异的外国朋友了。 这句话是宋代大家欧阳修研究《易经》的心得。《易经》构建了一个玄妙复杂的东方式辩证法世界,被视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欧阳修认为,学习《易经》要先懂得其基本的道理和原理(即“大”),才能对具体卦象(即“小”)予以分析,否则就会陷入庞杂巨细之中。后人一般以此比喻做事要看“大势”、从大处着眼。 这句“高冷”的古语在今日中国社会“出圈”,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引用不无关系。 2015年9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引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强调中美关系要看大局、谋合作,而不能只盯着分歧。 “政治家引用这句话,是希望用辩证法来指导人们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安永分享他的观察,并认为这句古语适用所有国与国关系。 习近平曾指出,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如何搞好?从习近平呼吁中美两国“向前看、往前走”“关键是管控好分歧”,外界从中领略到得“大”兼“小”、寻求最大公约数的东方智慧。 如何把这一东方智慧传递给西语读者?安永发现,这句中式古语在西语语境下也有对应的俗语:一种是否定式,no hay que andarse por las ramas(不要舍本逐末),另一种是肯定式,hay que ir directo al grano(抓住主干)。 结合上下文等因素,安永最后采用了hay que ir a los más importantes(要从最重要的方面入手)的译法。 他由此还发现了中文和西语之间一个“有趣的不同点”:中文很多概念以对偶对仗的形式出现,很多词语由两个反义字组成,例如是非、曲直、对错、远近,或一件事“正”“反”对照着说。而对应的西语翻译会使用省译或合译的方法只突出表达“正”或“反”的一面。明代大儒方孝孺所著《家人箴》中的“适己而忘人者,人之所弃;克己而立人者,众之所戴”,西语可译为La gente se aleja de los que piensan solo en sí mismos y apoya a quienes se desviven por los demás,也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不少古文经典涉及哲学层面的思考,具有广泛适用性,可以运用于不同的场景。 2013年5月,习近平在给北京大学的同学们回信时也引用过“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以此告诉中国的年轻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 Read more

【十年·中国观察】中共铁腕治吏 六百字规定端正官风引领世风

编者按: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时代的中国编年史中,有着无数细节丰富的生动故事。即日起,中新社推出《十年·中国观察》系列报道,从几个侧面去探寻近十年中国人观念之转,社会之变,以掬起时代的浪花,为中国浪潮作注脚。敬请垂注。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题:中共铁腕治吏 六百字规定端正官风引领世风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2014年初,杭州高档会所“西湖会”重开成为平民“开心茶馆”,从几千元(人民币,下同)一道菜,到十几元一杯茶,成为中国餐饮业近十年转型的一个典型缩影。 资料图:2014年1月,本是浙江西湖景区高档经营场所的西湖会转型为“开心茶馆”。 中新社发 谢盼盼 摄 曾经,中国餐饮业有着一类特殊的餐厅存在。它们自称“高档会所”,有着天价菜单、隐秘环境、高额服务费,服务对象也多是达官显要、富商巨贾。然而,2012年年底,随着一个政治名词在中国的“升温”,这样的餐厅开始“遇冷”。 这就是八项规定。 2012年12月4日,履新不足20天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八项规定。这份篇幅仅有600余字的规定,本是针对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所提要求,却成了中共以上率下,推动全党正风肃纪的切入口和动员令。 十年来,八项规定成为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政治热词,由此带来的是中国党风政风乃至社会风气的转变。 八项规定实施后,普通民众最直观的感受是,从“舌尖上的浪费”到“会所中的歪风”,曾经深恶痛绝的官场不良习气少了。 资料图:2017年11月3日,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中石油希望小学操场,师生等在80米长卷上书写“廉”字。 中新社发 廖小兵 摄 曾几何时,每到中秋节等节假日,不少地方都堵车,让出租车司机抱怨“一到过节拉的净是送礼的”。还有那些借酒桌进行权力交易的公款吃喝享乐,例如黑龙江原副省级官员付晓光,曾因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成为第一个因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被点名的省部级官员…… “过去上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没想到一个八项规定就管住了”,有人如此感慨八项规定的威力。一如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在报道中所说,当时很少人预见到,公款吃喝等中国官场的“老大难”问题,竟然出现如此明显的改善。 截至2022年4月,中国共有64.4万人因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八项规定也因为执行之严,影响之广,被民众称为“铁八条”。 “‘铁八条’这个称呼显示出人民对于新时代治吏的肯定。”长期关注中共自我建设的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指出。 以八项规定破题,中共亦在这十年里掀起了一场中国近代历史上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反腐行动。 资料图: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群众游行中的“从严治党”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无禁区”“不封顶”“老虎苍蝇一起打”。周永康、薄熙来、孙政才、令计划等一批“大老虎”被查,曾经被外界认为“刑不上常委”的传言被破除。据统计,十八大后到2022年4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38.8万件、470.9万人。 虽然,其间也不乏有这样或那样的声音认为反腐不过是“一阵风”“政治秀”,或者是像西方“纸牌屋”那样的政治斗争,但十年后中共依然不间断地“打虎拍蝇”,让这样的质疑不攻自破。 2022年7月28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被查,成为又一位在职位上“落马”的高官。此前几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一场普遍认为是为即将召开的二十大定调的会议上强调,“实践一再告诫我们,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 “这显示出,中共的反腐依然会持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杨金海指出,中共从严治吏的脚步不会停下。 资料图:2015年1月,山西太原,人们前往参观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如何防止党内的一部分干部滑向初心的反面,中共在制度建设上的思考和行动,不亚于反腐的雷霆之势。建章立制,是十年里中共治吏的又一个显著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的一个展台,展示了20余部十八大以来制定或修订的部分党内法规。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到禁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从干部选拔到监督执纪,从巡视到问责……一部部党内法规成为中共从严治党的现实注脚。同时,十年里,一系列国家立法也相继出台,如监察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的颁布实施,让执政党的“自身约束”更好成为全社会风气转变的引领。 评论指出,执政党的持续发力,让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在中国越扎越紧,整个国家政治生态、官场风气持续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一份民情民意电话调查显示,97.3%的受访中国人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好转表示满意。 而追溯这十年改变的源起,或许还要回到那份篇幅简短的八项规定。十年后,它仍在持续发挥作用,中国人现在依然经常看到有关八项规定的消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月度通报,7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434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626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依然是重点查改对象。 十年,“铁八条”力度不减。十年,从严治党治吏,抓铁有痕。

「十年·中国观察」寻找伙伴而非对手,中国以“共”字兼济天下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电 题:寻找伙伴而非对手,中国以“共”字兼济天下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2012年,“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共党代会报告中,其后相继写入中共党章与中国宪法。 2022年,“天下一家”的焰火升腾而起,各国名字共同组成的火炬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受到全球瞩目。 资料图: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跨越十年,一个抽象概念与一次具象表达都围绕一个“共”字展开。十年来,世界变局中,“命运与共”成为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关键词。 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待解的时代之问。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中国围绕一个“共”字给出的答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眼里,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运与共理念或许集中体现在一件“生日礼物”上。为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中国在2015年赠送联合国一件以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的精美艺术品,取名“和平尊”。 尊体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辅以丝绸之路等元素,传递出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和信念。在人来人往的联合国总部代表大厅,“和平尊”被永久陈列在显要位置。潘基文对“和平尊”的揭幕仪式记忆犹新:“我们人类是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我对此完全支持。” “命运与共的理念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合共生、主张和而不同,构成中国外交的价值观。”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国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是大同世界的现代版本。” 而回顾中外互动的轨迹不难发现,中国强调的“共”字,并不抽象。从“一带一路”倡议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到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应对现实问题,一个“共”字里既有宏观的方案,也不乏微观的故事。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从蒙内铁路到雅万高铁,从中巴经济走廊到比雷埃夫斯港,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展开的合作不断扩大,搭建起互联互通的全球合作网。 资料图:2021年8月11日, 中欧班列(西安)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穿越千年,如今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个城市的中欧班列,在世界地图上铺画出82条运输线路,成为贯穿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大动脉”,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世界是通的”。 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世界或许更能读懂中国“共”字的意涵。2020年初,湖北武汉正遭受疫情冲击,蒙古国为支持中国抗疫送来3万只羊,“千里送羊,情深意长”的消息刷屏社交网络。而湖北在成功控制疫情后,第一时间以2万份蒙古国民众最爱的奶茶原料——青砖茶“回礼”。这一段“羊来茶往”的佳话,勾勒出世界同舟共济的图景。 资料图:2020年12月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北院区,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队员代表等迎接蒙古国捐赠羊。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当疫情来袭,人们更清晰认识到国际社会早已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表示,世界各国不再是190多条小船,而是同在一条大船上,彼此前途命运紧紧相连。 作为一个影响力正在上升的大国,中国的一举一动都被聚焦放大。“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的点睛之语为中国的影响力写下注脚。 但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从“低调”变得更加主动时,也不时遭遇外界的误读与误解。 有人担心中国在向外输出自身模式,也有评论说中国正变得“咄咄逼人”。亦有各种版本“中国威胁论”甚至“阴谋论”甚嚣尘上。在西方媒体的漫画中,“中国龙”与“功夫熊猫”的模样越来越凶。即便是“韬光养晦”的原则,也被《经济学人》解读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范本,似乎在将中国刻画为一个“复仇者”。 “其实,无论是对内发展还是对外交往,‘复兴者’才是中国对自身定位的准确描述。”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钟飞腾指出,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从不输出中国模式,中国以“共”字兼济天下,这个“共”是命运与共。 资料图:2022年9月7日,施工中的印尼雅万高铁,这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标志性项目。(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王增堃 摄 历史映照现实,从6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寻找伙伴而非对手,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还会发展外籍党员吗?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出现过美国、奥地利、印度等国的外籍党员,如马海德、罗生特等。那么现在,中国共产党还会发展外籍党员吗?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中共党员入党为何有宣誓仪式?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要经过入党宣誓,仪式感满满的几分钟,往往会成为党员人生中的难忘记忆。中共党员入党为何需要进行入党宣誓?宣誓的誓词和形式在历史上有什么变化?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中共党员入党为什么需要两名介绍人?

如果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需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还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这是中共党章规定的。为什么需要两名介绍人呢?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为什么民主党派是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过不断演进发展,目前中国有八个民主党派。他们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这么重视“统一战线”工作?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多次提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这么重视“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又有什么作用?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