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榜样力量!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赴河西五市巡讲

2024年6月24日-29日,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赴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市进行巡讲,由甘肃省林草系统先进代表“国家卓越工程师”徐先英,“时代楷模”“林业英雄”“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群体”代表郭万刚,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姜莉玲,“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刚强兄弟”,讲述各自工作成长经历和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激励全省林草工作者全力打赢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甘肃境内自西至东分布的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该省由此也成为遏制风沙危害的战略前沿阵地。 “小小一粒沙并不起眼,但对我而言,治沙就是我的事业。”在风沙一线已坚守近40年的徐先英向大家分享了3个他与治沙的故事:为治沙研发设备,使甘肃治沙装备走在全国前列;与沙漠抢良田,有效解决了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等绿洲边缘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为黄河生态助力,解决黄河首曲地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关键问题。 “如今的民勤,绿树成林、郁郁葱葱;曾经干涸的青土湖,碧波荡漾、水鸟啾啾……我的家乡,一棵棵梭梭傲然挺立,宛如守护绿色的‘卫士’。”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姜莉玲分享了自己坚持治沙防沙的故事。 来自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的“刚强兄弟”,从20岁开始义务植树,他们用半个世纪为家乡添绿。他们说:“我们只要活一天,就干一天,一直种下去。只有满目的绿色,才让我们心里踏实、高兴。” 72岁的郭万刚讲述了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故事。他说:“我坚信,只要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治,就一定会有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的那一天。” 包含“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三北精神”“八步沙精神”的5名林草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人心。报告会现场很多人潸然泪下,“尤其,刚强爷爷的故事令我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是普通的农民,居然用了50多年义务植树造林,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那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呢?我们这些年轻人呢?我们该怎么做?这场报告会给我很多思考和震撼”,一位在嘉峪关现场聆听宣讲的林草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此次甘肃省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将历时约1个月,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甘肃省“三北”工程区各市(州)承办。  

榜样的力量!民勤姜莉玲:甘做沙海“梭梭苗”引得春风度绿洲

“一年一场风,由春刮到冬”“大风一起不见家,一茬庄稼种三遍”……30多年前,逐年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甘肃武威市民勤县人家门口的好日子,被一场场风沙越刮越穷。面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绝望,当地很多民众被迫远走他乡,十几岁的姜莉玲同样在心中嘀咕“想搬走”。 2024年6月,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三北精神”“八步沙精神”,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全省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姜莉玲受邀讲述自己用青春和生命在民勤沙海守护家园的故事。 时光荏苒,彼时想要逃离的姜莉玲不仅没有走,而是自称“梭梭苗”扎根沙海25载。多年来,她同千千万万治沙人一道,在沙海里栽下一棵棵梭梭苗(一棵苗木可固沙10平方米),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相比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家乡的环境越来越绿、越来越美,在一年又一年风沙中摸爬滚打,姜莉玲的脸和手变得黝黑、粗糙。 “一部民勤志,半部治沙史。”民勤县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但生态区位极其重要,这片小小的绿洲,以一己之力阻挡着两大沙漠的合拢。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民勤,湖水清澈、水草丰美,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富庶之地。但随着人口增长,开荒打井,石羊河上游来水减少,民勤生态环境曾经逐年恶化,最严重时荒漠化面积超过90%。 “我清晰记得,14岁那年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道黑色的风墙,打破原本晴朗的天空,从远处呼啸而来。我们拼命往家跑,但风沙速度比我们更快,转眼黑色风暴淹没了我们。”现为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的姜莉玲回忆说,后来才知道,1993年5月5日那场特大强沙尘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当地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 “那时我也问过父亲,我们家啥时也搬走?抽着旱烟的父亲过了许久低声说,‘还能搬到哪里去,这就是我们的家呀!’”父亲的话就像一根沙枣刺,扎在姜莉玲心上生疼。中考时经过深思熟虑,姜莉玲报考了甘肃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主动申请到乡镇上的林业站工作,成为一名治沙人。 翻地、施肥、育苗、浇水……治沙看似和农活没什么两样,但要求更精细,费心又费力,过敏体质的姜莉玲不得不经常接触化肥农药、林木花粉,三天两头就出现浮肿、布满红斑、奇痒无比,严重时还曾住院治疗。 姜莉玲说,每年压沙造林时节,吃住在沙窝,一住就是30多天,每天要徒步行走20多公里巡回作业,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吃口热乎饭,遇上风沙天,只能凉水泡馒头,半夜经常被冻醒,满头满脸都是沙子,还得提防帐篷被大风吹翻。时不时还有小猫一样大的沙鼠,钻进帐篷“串门”,湿漉漉的令人毛骨悚然。 退耕还林是林草工作的“重头戏”,也是难啃的“硬骨头”。姜莉玲说,在推进过程中,时有个别村民不理解不支持,需要反复进村入社、走门串户,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有的村子没被列入退耕还林范围,村民又焦急万分,需要通过一次次调研不断向上反映民众呼声,争取项目补助。 退耕还林和防沙治沙,需要不断探索新技术,姜莉玲和同事们建起了500亩试验示范基地。依靠科技进步,他们把防沙治沙变为治沙用沙。通过观摩学习和反复请教专家,他们指导村民学习接种技术,建成沙产业基地4600多亩。 姜莉玲说,这项技术给沙漠前沿的村子每户年均增收6000多元,沙产业基地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带动民勤县发展肉苁蓉产业6万多亩。 “孩子年幼时,我常常一头扎在沙漠里,三四十天回不了家。但看到栽下的梭梭苗茁壮成长,觉得那也是我的孩子,能让包括我的孩子在内的下一代生活得更好,让家乡变得更美!”姜莉玲说。 如今的民勤,昔日沙海的“老虎口”绿树成林、郁郁葱葱;曾经干涸的青土湖碧波荡漾、水鸟啾啾……正如姜莉玲一样,一代代治沙人,像成片的梭梭林傲然挺立,守护着家园。(完)

甘肃林草故事:“刚强兄弟”50余载“拼”出绿水青山

五六十年前,在甘肃定西市通渭县一个几乎看不见树木的贫困山村,一场露天电影荧幕中“南方山绿水清、草木浓密”的画面,深深刺激了20岁的许志刚和许志强这对双胞胎兄弟。面对困扰村子几代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兄弟俩开启长达56年的“栽树人生”。 2024年6月,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三北精神”“八步沙精神”,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全省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刚强兄弟”受邀讲述他们用半个世纪誓把荒山变绿洲的故事,无数人深受所动,感受榜样的力量。 56年来,“刚强兄弟”义务种树8万余株,400亩荒山变成了绿地,家乡的房前屋后和山坡上都绿树成荫,他们实现了少年时梦想中的“绿水青山”,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对村里水土流失治理也起了很好的作用,他们所在的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如今已是通渭县最美乡村之一。 “经常有人问我们,当初为啥想着种树,那个年代生活那么困难,肚子都吃不饱,还想着种树?也有很多人问我们,种一辈子树,是咋坚持过来的?”今年76岁的许志刚回忆道,那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种树不仅能固土,还能有柴火烧,能建房子,一根椽也能卖两三元钱,“要想发展,只能栽树、必须栽树”。 “我小时候的许堡社很少见到一棵树,都是荒山、黄土,风一吹,刮起的黄沙里看不到人影。遇上下雨天,黄土坡上淌起了黄泥汤,冲毁房屋,常常留下没过膝盖的烂泥。”今年76岁的许志刚回忆道,那时候是真的很穷,没有柴火烧,修房子也没有木头。 许志刚说,到了冬天,风沙特别大,穿的单棉裤,锥心刺骨的冷,再遇上个极端天气,既怕村口的甜河涨水,院落塌陷,又怕村后的黄土坡失陷,淤泥冲下来淹了村子。每次雨水冲刷过的地面,是一个个被称为“窟圈”的暗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他们曾目睹家人跌进“窟圈”差点丧命的场景,更加胆战心惊。 20世纪60年代,在一次张川村放映集体电影时,20岁的“刚强兄弟”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南方的山绿、水清,树长得那么茂密,就开始想“下多大的苦,才能赶上人家的生活”。他们意识到要想改变环境、改变生活,只有种树。 “我们想过种一些南方的树种,让村里一年四季都有绿意,当时村里的老人跟我们说,南方的树种在北方活不了,但我们觉得事在人为,总要干一干,试一试。”许志刚说。     从牙缝里一分一厘“抠”钱买苗,在黄土塬为树活找水 种树,没有树苗怎么办?当时通渭县最常见的树种是白杨和榆树,价格便宜,也容易生长,但“刚强兄弟”想种的松柏、云杉、棕榈这些树都需要从外地买,一棵树苗要3元钱,在那个年代能买10斤白面。 “我们种地靠天吃饭,没啥收入,家里也没啥值钱的东西,就养猪养鸡,拿去卖点钱,鸡蛋也能换点钱。”许志刚说,那时别人家一年到头能吃上口肉,他们兄弟俩家里一年四季养猪,却没吃上过一口肉,都卖了换钱买树苗。一家4口人分到的12斤油也卖了钱去买树苗。卖了马驹的700元钱原本打算用来盖房,也买了树苗…… 就这样一分一厘,“刚强兄弟”从牙缝里“抠”出来买树苗的钱。村里没有树,他们挑着担子,走遍陇西、岷县等周边县区,却从未舍得在买树的集市上吃一顿饭。 “记得那时候,夜晚的月亮格外亮堂,我们兄弟俩担着树苗子,走过一个又一个山岗,走回家,天就亮了。”“刚强兄弟”节衣缩食购买树苗,坚持义务植树,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喝上几口罐罐茶,扛着铲子、锄头上山,给树松土、除草、修剪枝叶。 树种上之后,浇水又成了大问题。在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水是个稀罕物。那时候许堡社吃水都靠村里的一个泉眼,水量不大,取水的时候要等在泉眼边,一般两三个小时才能装满一桶水。在那个人吃水都很困难的年代,极少有人把水拿去种树。 为了不影响别人用水,“刚强兄弟”就在夜里担水,再把水一桶桶运上山,一个来回要20多分钟。除了担水,雨水是另一个水源。黄土高原的雨大多数时候下在晚上,兄弟俩经常在凌晨一两点冒着暴雨出门,用土在树边围上一圈,这样能给树存点水,让它们活下来。   “云杉、侧柏、油牡丹……只要是在黄土地上能成活的树种,我们都要试一试。头几年种的树,活下来的很少,树苗不是旱死、被水冲走,就是因为水土不服难以成活。”许志刚说,一个树种不行,就换另一种,来来回回尝试了五十多种树;树苗的成活率不高,就自己育苗,保持树木活力。 “好不容易长的干壮叶密,一场大暴雨过后,湿陷性黄土裹挟着树苗冲走了。好不容易把淤泥清理掉后,树从泥潭里露出小树梢,又一场暴雨彻底冲没了。”时至今日,每当听到打雷下暴雨,“刚强兄弟”还是很害怕,他们说这是种树落下的心病。 在一次次尝试中,“刚强兄弟”慢慢种出了经验。后来,他们狠了狠心把家里的10亩良田换成30亩荒坡。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松柏、云杉、棕榈逐渐爬满了家乡的山头,各种野生动物也开始变多了。 “我们村对面的山坡上,儿时没有一棵树。我和弟弟一人一块地,从荒坡两边开始种树,用了整整五十年,两片地连成了一块树林。”许志刚表示,通渭县山大沟深,陡坡地多,能种树的地方还有很多,只要活一天就一直种下去,“只有满目的绿色,才让我们心里踏实、心里高兴”。(完)

“行走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在成都启动

7月1日,“行走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启动。在接下来两周时间里,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等19个国家的24家主流华文媒体将赴川渝参访,探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机遇与潜力,向世界展现巴蜀现代化建设发展新面貌。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侨办、省新闻办、省侨联,重庆市侨办、重庆市新闻办与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 活动期间,华文媒体一行将深入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内江市,以及重庆市潼南区、永川区、两江新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实地探访采风写生,围绕川渝一体化发展、现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对外开放合作、文物遗迹和古蜀文明、红色文化、乡村振兴和城市建设新貌等主题,客观、真实地向世界讲述巴蜀新故事、展现现代化川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高速发展的川渝走向世界搭建一座文化桥梁。 四川省侨办主任文甦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海外华文媒体作为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力量,是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期待大家用真实客观的视角、生动鲜活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形式,向海内外讲好川渝故事,展示川渝风采,传播川渝声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希望大家发挥人才荟萃、人脉广泛的优势,在广泛宣介川渝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基础上,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朋友走进这片投资热土;同时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公信力,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华文媒体国际传播效能作出积极贡献。 四川省新闻办主任方小虎表示,海外华文媒体近年行走四川各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四川声音,记录和见证了巴蜀大地上蕴藏的无限可能。近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变为精耕细作的“工笔画”,进入了相互赋能、深度融合、量质齐升的崭新阶段。期待大家此行继续通过笔触和镜头,以四川为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何振华表示,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以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发展的高峰,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海外华文媒体此行将实地探访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通过感受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将四川的考古故事、古蜀文明的魅力传遍全球。 据了解,从2008年起,“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行”已先后赴西藏、新疆、重庆、上海、江西、河南、海南、四川、云南、山东等地参访考察。去年4月,“行走中国·2023 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首次由川渝两地携手跨省市合办,取得圆满成功。 南非《非洲时报》副总编辑孙想录代表参访媒体发言时说,巴蜀大地报道题材丰富,川渝两地的发展变化一直受到海外高度关注。参访的海外华文媒体将通过笔和镜头详细报道此次川渝之行、讲好川渝故事,还将整合资源,邀请所在国投资商、侨领来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川渝加快乘势跃升的良好势头和独特魅力,让他们爱上川渝,从而投资川渝。 启动仪式上,中国新闻社副社长陈建辉向华文媒体代表授旗。 据悉,海外华文媒体及四川省侨办、省新闻办、省侨联相关处室负责人,四川省文物局、省文物信息中心、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

“侨聚之江·共创未来”全球侨青(杭州)之夜节目火热征集!

“全球侨青杭州之夜”将于今年盛夏隆重拉开大幕,由杭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和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指导,浙江省侨界青年联合会、杭州市留学人员和家属联谊会、杭州市侨联青年委员会、知名高校校友联盟等单位主办,共同呈献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会。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时代,每一个年轻的灵魂都蕴藏着改变世界的花种,我们始终相信,用创新与激情的冲撞讲述中华传统故事,与世界同频,是走向未来的璀璨之路。 为此,我们诚挚邀请所有怀揣梦想、勇于探索、拥有才艺的青年才俊加入我们的行列。 “世界走进了杭州,杭州也走向了世界”,各个世界名校的青年才俊相聚于此,分享创业梦想,探讨科技前沿,建立跨国界的友谊与合作。 在这里,你可以登上梦想舞台,表演节目,展示你的风采。 LET’S DO IT  活动详情 1 报名时间 2024年7月1日——2024年7月20日 ※如错过了截止时间,依然欢迎继续报名,此征集者将自动进入第二届征集活动。 2 活动时间 2024年7月30日 3 活动地点 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 报名须知 报名成功后,您将收到来自我们的邮件,请注意查收。 为避免错过,建议优先线上报名。 如有疑问,欢迎电邮咨询。 邮箱:[email protected] 最终入选通知将于报名结束后由专人发出,让我们相见相识于这个梦的舞台! 应征者要求 情怀 参演人员情系中华,能够在节目中真诚地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形象 参演人员应展现积极向上的个人形象,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榜样。 素养 参演人员需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确保节目高质量。 协作 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参演人与协作员及其他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 尊重 参演人员应尊重并理解国风文化,能够在节目中准确传达传统文化的精髓。 邀请对象 我们诚挚地邀请你!如果你符合以下条件: 年龄在16至40岁之间(即1984年至2008年出生) 即将出国留学、在外留学或已经学业有成的海内外青年 只要你有才艺,勇于展现自我 热爱音乐,不论是唱歌、跳舞,不论是个人、组合还是乐队 录制内容 5-15分钟才艺表演 约1分钟的自我介绍“表演者姓名丨联系方式丨所属组织(如有)” 请清晰的说出“表演名称丨表演节目丨演出简介丨类型及如有国风元素,请另外单独介绍” 报名信息 如有意愿请将报名信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请注明“全球侨青杭州之夜”节目报名,并在邮件中需清晰的写出表演者名单及联系方式,并注明节目类别。 ※ 此征集形式以视频录制形式。 入围梦想舞台 演出内容要求 表演者演出内容应积极健康,深入挖掘和展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内容举例: 爱国主题:节目内容应积极展现爱国主义精神,包含但不限于诗词、歌曲、舞蹈等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敬仰。 积极向上:节目必须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展现侨青群体的阳光、健康和进取心。 文化传承:鼓励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节目展现国风文化的深厚底蕴。 … Read more

海外华媒甘肃行——西脉新材料产业园

兰州西脉国际医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脉医疗)定位于大健康产业,以新材料和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秉承打造民族品牌,使每个人健康生活的理念,围绕健康管理、健康医疗、健康药食品、健康康复和健康养老进行规划发展。西脉医疗旗下设立了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兰州红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兰州慈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兰州医健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兰州西脉科立新材料有限公司六家研发、生产型全资子公司。兰州西脉医疗公司已成为在记忆合金医疗领域中生产产品最全,研发适用范围最广的产业化高科技企业,甘肃省医疗器械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记忆合金内固定医疗器械领军企业。 产业园位于兰州高新区定连园区,整体规划1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2亿元,项目占地39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由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分为二期,计划建设年产3吨的记忆合金医疗器械生产线、三条年产5吨的高温记忆合金生产线及生物可吸收材料的加工生产线、年产6000片心脏瓣膜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6000万元,解决本市500人以上的就业。项目于2018年4月开始施工,一期工程主体于2019年底完成建设。目前一期已试运营,二期正在谋划建设中。

海外华媒甘肃行——甘肃皓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皓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皓天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功能分子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面向全球医药企业,提供覆盖小分子药物新药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及商业化阶段全周期的中间体、原料药及制剂全产业链的药物化学服务。下属甘肃皓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5个全资子公司及重庆皓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个控股子公司。公司及子公司(下同)搭建有甘肃省仿制药工程技术中心、甘肃省新型研发机构、甘肃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技术平台;先后荣获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25周年突出贡献企业、甘肃省先进企业、甘肃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甘肃省“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经过10余年发展,公司已经成长为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CDMO企业。公司已于2023年6月提交上海科创板上市申报并获得受理,是甘肃首家科创板申报企业。 皓天科技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研发作为公司发展的根基。公司核心创始人来自兰州大学,研发团队中有多人毕业于兰州大学。公司创始人薛吉军博士在兰州大学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多年,曾获甘肃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联合创始人李瀛教授系兰州大学二级教授,曾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20%,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9%。公司围绕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共申请发明专利超过30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8项。 SNAC系列、骨化醇系列、托法替尼系列、培哚普利系列产品是皓天科技的主打产品,其用途覆盖抗肿瘤、骨质疏松、糖尿病、免疫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公司已完成4项化学原料药的注册备案登记,另有15项原料药正在研发中;累计开发各类药物项目近200个,涉及100多个原料药产品、300多个中间体产品及800多项杂质对照品。公司业务布局已覆盖全球700多家医药企业,其中全球50强药企中就有12家。广泛的客户认可给公司带来了稳定的市场渠道,是公司未来业绩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公司具备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现有员工700余人,其中200余名研发人员,10名博士,50余名硕士,120余名质量体系人员和20余名EHS人员,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有在知名制药公司或CDMO企业工作的经验。拥有近18000平米的科研实验场地;在白银银西产业园和兰州新区建设有两个生产基地,并在山东省、重庆市、宁夏市等地有多家合作工厂。 下一步,皓天科技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以自身的创新基因为根本持续致力于在高活性原料药、药物及疫苗佐剂、大品种绿色技术应用及核药、多肽药物、糖苷药物等新药发现的服务,并将研发成果通过生产转化,服务中国和全球领先医药企业。

海外华媒甘肃行——兰州积石药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由深圳深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和兰州高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一家以最新一代长效糖尿病治疗药物——司美格鲁肽产业化为主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是甘肃省、兰州市从粤港澳大湾区招商落户兰州高新区的重点生物医药项目,是兰州高新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共建、东西产业协同创新的高科技示范项目。 目前已成功完成了实验室工艺技术转移,正在进行工艺放大,产品产业化成功后具有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替代昂贵进口药,大大节约医保资金),原研采用的是生物发酵和化学半合成生产工艺,我们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改进,开发出了全化学合成工艺,通过工艺路线优化、质量研究等工作使其生产工艺实现规模化生产;经申报上市后将实现该产品的进口替代,有望使糖尿病人的年费用降低百分之七八十,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兰州积石药业资料: 1: 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高端多肽药物原料药已实现公斤级量产,产值数千万元。目前已经开始给美国、澳洲、香港和国内科研院所等客户供应产品; 2:GMP车间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能数百公斤高价值原料药,高端注射剂2000万支,实现20亿元以上年产值; 3:承担甘肃省科技厅重大项目一项、科技创新项目一项; 4: 公司研发团队以博士、硕士为主,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60%以上; 5: 已和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本科生就业实习基地等,目前已经联合培养研究生、就业实习学生若干名。

海外华媒甘肃行——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项目

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位于兰州高新区,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项目位于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项目总用地约657亩,总投资3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由兰州高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核心区以生物技术研发、孵化和产业化为中心,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藏)药、生物医学工程等产业,建成集科研研发、中试实验、孵化培育、产业化生产和技术会展为一体的综合性生物产业孵化集聚区。园区内配有医学检验、科研研发、中试实验、专家公寓、公共食堂、会议中心、企业展厅、停车库九大功能设施。园区采暖系统采用无干扰地岩热新型绿色能源。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二期、三期部分主体已封顶,正在开展后续工作。

海外华媒甘肃行——走进安多牧场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关于公布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农产发〔2024〕1号),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获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这标志着甘南州夏河县首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诞生,将是青藏高原牦牛有机产品走出甘肃、进军全国消费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国营夏河县食品厂,现为安多集团全资子公司,企业注册商标“安多牧场”。2012年-2015年先后建设食品公司搬迁扩建项目、熟食品生产线,具有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牦牛藏羊屠宰、加工及熟食产品生产线,现有牦牛、藏羊肉冷链产品产能1万吨,冷链仓储静态库容3万立方米,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具有年生产2000吨熟肉制品产能。 安多牧场先后被认定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品定点生产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产品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国家生态原产地认证”“中国有机产品认证”“HACCP认证”“Halal认证”“欧盟及英国有机加工认证”“美国有机加工认证”“ISO国际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甘南州政府质量奖”等,产品深受省内外消费者喜爱。 其主营产品市场销售半径覆盖东部沿海主要一二线城市,在省内外设立产品展示和直销窗口,在北京、天津、西安、深圳、昆山、苏州、长沙、成都、拉萨、兰州、临夏、合作、夏河等开设16家门店,在合作、夏河、临潭、 兰州、天津等开设5家安多牧场牦牛火锅店。此外,通过直播带货、宅配送、线上销售等多种方式实现直营直供,同时通过线上直播实现牦牛、藏羊全网预售,打通了草原到餐桌的通道。现已成为央企采购单位、政府集采平台、大型餐饮连锁企业、高校食堂重要渠道供应商,把甘南草原最优质的牛羊肉送到了城市千家万户的餐桌。【华媒甘肃行——安多牧场助力乡村振兴】牦牛产业是青藏高原支柱产业之一,青藏高原牦牛藏羊资源是宝贵的资源,牦牛产业关系着涉藏地区广大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安多牧场近年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牦牛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在中海油的有效支持下,积极投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行动中来,多年持续扶持贫困村户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巩固和拓宽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甘南30多万牧民牦牛藏羊的出栏提供了保障和农牧民增收脱贫做出了重要支持。 该企业地处甘、青、川交界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养殖基地分布在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阿坝州、青海省黄南州、果洛等周边4个地州18个牧业县。通过实施“公司+合作社+牧户”的模式,面向全县各牧业乡镇,推广开展牦牛、藏羊订单式生产,与专业合作社、牧户签订《牦牛、藏羊订单合同》,间接带动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300 多个,与牧户形成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公司通过发展订单牧业,有效促进牲畜出栏,不断巩固产业帮扶成果,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