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长临河古镇永恒的主题曲

【七天传媒记者 陈汝燕 安徽报道】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合肥长临河镇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 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长临河镇位于肥东县最南端,濒临巢湖,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它源于三国赤乌年间,因青阳山北麓之水经长宁寺源源不断流入巢湖,久之形成河流,后更名为长临河。长临河镇不仅是安徽“第一侨乡”,而且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被誉为“江北小上海”。 长临河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因其濒临巢湖的优越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商品分销的集散地,尤其在清朝末年,由于漕运的兴盛,长临河成为了巢湖北岸的商品分销集散地,享有“小上海”之称。镇内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古迹,如百年邮政博物馆、吴氏旧居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古镇的历史风貌,也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长临河镇的文化特色与其侨乡身份紧密相关。作为安徽第一侨乡,长临河镇拥有众多的海外侨胞,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侨胞对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镇内的古民居和古镇各处文化设施的保护被列为重点工程,进行抢救性修复,还原其历史原貌,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此外,长临河镇还依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已建成巢湖·黑石嘴风景区、中国收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印象巢湖——长临河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长临河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古镇,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旅游胜地,其独特的侨乡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的重要文化遗产地之一‌。          合肥第一侨乡长临河镇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传统建筑上。 长临河镇,作为安徽省第一侨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该镇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民居群:长临河镇六家畈村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民居,这些房屋均属徽派建筑,砖木结构,砖雕木雕精细,青砖灰瓦,齐山飞檐,每栋房屋两边设有风火墙,精致考究。其中,吴家花园是典型的代表,位于长临河镇六家畈马槽巷,为原淮军将领吴毓兰、吴毓芬的宅第,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古街文化:长临古街是长临河镇的文化象征,这里保存着百年的老邮局、70多年的老照相馆、50多年历史的理发店以及40多年的老油坊等传统建筑和服务业,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物保护单位:长临河镇拥有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如吴氏旧居、百年邮政、民俗文化馆等,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非遗传承:长临河镇不仅在建筑上保留了传统文化,还在民间艺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传承,如武狮、洪拳、根雕、剪纸等,这些非遗项目丰富了长临河镇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长临河镇以其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街、以及丰富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项目,展现了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文化魅力。          长临河镇传承侨乡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 首先,传承侨乡文化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长临河镇通过挖掘和保护侨乡文化,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和视频监控系统,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还增强了乡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此外,通过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和发展乡村旅游,长临河镇实现了文旅融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传承侨乡文化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临河镇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牛家海剪纸等5个“非遗”项目,以及将省级“非遗”牛门洪拳纳入小学体育课,有效地保护了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此外,通过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和开展“全民文化月”、“红色戏曲进社区”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 最后,传承侨乡文化提升了地区文化软实力。长临河镇通过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建设侨乡名人馆和侨乡历史文化长廊,以及修复大观份古民居群,有效地传承了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提升了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3。这些举措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也为长临河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长临河镇通过传承侨乡文化,不仅促进了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还保护了传统文化,提升了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了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一条街的文创活动可以有效地拉动当地经济,其影响力和潜力是深远的。 文创街区通过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例如,郑州的特色街区通过推出歌舞表演、露营、后备厢市集等青年潮流文化活动,以及突出餐饮美食文化,吸引了众多市民及游客前来打卡,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活动‌。此外,文创街区还能通过发展夜间经济,延长消费链条,激发消费活力。例如,湖州的小西街创意生活市集等特色街区市集品牌的打造,让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江南生活,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育自带流量的概念店、主题店、城市定制店,创新特色美食业态,举办汉服文化节、开放式剧本杀等街区漫游活动,使街区成为年轻人来湖州旅游休闲的首站,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文创产业的发展还能推动城市转型和更新。例如,沈阳通过对老城区的修缮和复兴,以及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和再开发,如创建工业园和博物馆、文化广场,以及利用废弃的铁路建成有轨电车观光线路等,不仅延续了城市的工业文脉,还对传承工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总之,一条街的文创活动不仅能够直接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和零售业的发展,还能通过推动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长期地拉动当地经济。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合肥第一侨乡长临河镇的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以及古今文化交织的特色上。 长临河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作为安徽省千年古镇候选名单中的一员,长临河镇以其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和自然环境优美而著称。镇内分布有古民居建筑群、古塔、蔡永祥纪念馆和吴忠性故居等,极具历史与美学价值。特别是吴忠性先生的故居——吴氏旧居,展现了东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奠基人吴忠性将军的生平和贡献,增添了地方的文化色彩。 长临河镇依托侨乡文化,致力于打造历史文化生态风情小镇。通过维修和改造古民居、建设侨乡名人馆、侨乡历史文化长廊等措施,努力传承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未来,长临河镇计划设立侨乡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关爱困难侨胞和扶持归侨回乡创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侨乡文化。 此外,长临河镇的古街是古镇的核心区,曾是合肥的水运码头,拥有200多年的历史。古街上的建筑保留了典型的江淮特色,展现了古今文化交织的特色。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契机,长临河镇对古街展开了全面整治,不仅旧貌换新颜,而且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让人们在享受现代便利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古镇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 所以。长临河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以及古今文化交织的特色,展现了合肥第一侨乡独特的文化韵味‌。

“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 媒体安徽采访行在合肥启动

8月16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在合肥启动。来自马来西亚、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阿联酋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和2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世蕴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主持。 左志强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完善港澳台和侨务工作机制”为我们做好新征程上侨联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华文媒体根植海外、遍布世界各地,善于用住在国民众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本土化传播,希望大家积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左志强指出,侨联信息传播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推进“追梦中华”宣传品牌建设,着力提升侨联国际传播能力。今年以来,举办了9期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部署和安排,共发布各类稿件约2000篇,全网浏览量约1.3亿次,效果日益彰显、影响日益广泛。 左志强向参加本次采访行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积极推动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向全世界宣介新时代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示中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二是要认真看、认真听、认真写,以安徽的生动实践讲好新质生产力的中国故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三是要立足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把赓续中华文脉又彰显时代精神、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李世蕴代表安徽省侨联对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来皖采访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安徽省侨联近两年多来在助推美好安徽建设、创新推动联络联谊、深入开展文化宣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希望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常来安徽采访考察,给予安徽侨联涉侨外宣方面更多支持。期待在中国侨联的支持和指导下,与各位媒体朋友加强交流合作,为做好新时代侨联信息传播工作作出安徽侨界应有贡献。 启动仪式上,安徽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文旅厅有关负责同志就安徽省开展有关工作情况作了详细介绍。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澳门中葡经贸导报总编王谷元、意大利欧华时报社长吴敏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发言。 启动仪式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赴安徽侨史馆进行采访考察。 8月15日,安徽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张西明会见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他表示,海外华文媒体作为中国大陆以外,以汉字为传播方式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海外华侨华人共享、互动、交流的信息平台,也成为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力量。希望海外华文媒体朋友们用鲜活的笔触、镜头、声音,聚焦安徽、宣传安徽、点赞安徽,让五湖四海的朋友更多地了解安徽,来安徽考察交流、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本次活动是“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第四次走进安徽,在为期6天的行程中,采访团一行将走进合肥、淮南、阜阳进行采访考察,向世界展示安徽的魅力与风采,讲述安徽的故事与成就。 安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张启明,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郑明武,合肥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二级巡视员徐为民等参加有关活动。

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遇见多元和谐之美

20240801-LJX_5580-opq3139721821

由云南省侨办主办、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承办的“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近日走进昆明、楚雄、大理多地。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17个国家的20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行走中追忆历史、触摸经济、感知文化,遇见多元和谐之美。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大理。 在行走中追忆历史 云南虽地处中国西南一隅,但历史文化悠久。迄今为止发现的亚洲最早人类元谋人、世界著名航海家郑和、南方丝绸之路、抗战大动脉滇缅公路、南侨机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聂耳……都与云南有关。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用脚步丈量历史。他们先到滇池东岸的郑和故里、滇文化发祥地晋宁,追寻郑和足迹、了解古滇文化;又前往昆明西山,向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聂耳墓敬献鲜花;随后,走进“东方人类故乡”元谋县、茶马古道上的著名侨村东莲花,触摸史前文明及马帮历史。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郑和公园。   在晋宁,人们以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郑和研究会、郑和文化旅游节等多种方式,传承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郑和精神。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坚持“共享太平之福”“敦睦邦交”“强不凌弱”的原则,奉行“厚往薄来”的政策。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技术,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也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受到拥戴。 这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联想到:郑和到访过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至今仍保有“三宝山”“三宝庙”“三宝井”等众多纪念郑和的文化遗迹。他们将这段古老历史的现代延续,写进报道里。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古道侨村东莲花。   在东莲花村,马帮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八方游客。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和游客一道,走进古道古村,追寻马帮记忆,打卡古民居建筑群…… 村内最具代表性的马如骥大院里的“诚一不二”四个大字和《上海街景》彩绘,引起秘鲁《秘华商报》总编辑谢允亭的注意,他说“这彰显了马帮商人的诚信理念和开阔眼界。” 在行走中触摸经济 云南有着“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等美誉,物产丰富。茶叶、鲜切花、野生食用菌、中药材、核桃、咖啡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连日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走进有着“亚洲花都”之称的斗南花卉市场、“中国野生菌之乡”南华县、“冬早蔬菜之乡”元谋县等前沿市场,感受云南经济脉动。 图为斗南花市。   置身花的海洋——斗南花市,爱尔兰《华人报》副社长周瑞琮难掩激动之情。这里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鲜切花交易市场,聚集超8万花商,每天有数千万枝鲜花连夜发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鲜花拍卖、零售交易外,还有鲜花直播、鲜花快递业务等多种经济形态。 “花海人潮涌动活力。”周瑞琮注意到,这活力的背后,有着众多支撑。先进的智慧农业,让鲜花花期精准可控;完善的冷链物流,让千里之外的消费者48小时内就能收到花束;不断提升的自主研发能力,让越来越多花卉新品种出现在斗南……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元谋种业。   在楚雄州南华、元谋等县,农业物联网技术、大数据、5G等信息化技术,也被运用到野生菌、蔬果等产业中。集农业大数据采集、数据交换、预处理、数据分析与应用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数据平台,给产业发展带来助力,让菲律宾《商报》编辑陈埏卫忍不住点赞。 陈埏卫表示,东南亚国家读者特别关注中国产业发展新动态。他将用自己的笔和镜头,将云南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故事,展现给读者。 在行走中感知文化 云南,是中国世居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生活着26个世居民族。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体验火把狂欢,近距离感受彝族服饰、彝族歌舞、彝医彝药的魅力;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打卡大理古城、巍山古城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体验白族扎染,品尝“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和面片、牛干巴等众多民族美食;主打丰富多元。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彝族火把节。   在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龙丽华看来,踏足云南,就像踏入一个多元文化宝库。其虽已多次到访云南,但“每次都有新发现”。 2023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时,龙丽华走进中缅边境腾冲、瑞丽等地,感受景颇族、傣族、佤族风情。这一次,她又近距离了解彝族、白族、回族等民族文化。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大理白族扎染。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它们又在云南和谐共处。”龙丽华称,“云南的美,是多元的美,更是和谐的美。”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已刊发多角度报道云南的文、图、视频、新媒体稿件百余篇。众多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还许下“N刷云南”的愿望。正如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所说,“云南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一次怎够?!”  

探访古道侨村东莲花: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

20240801-LJX_5367-opq3139682925

走进古道古村,追寻马帮记忆,品尝清真美食,打卡古民居建筑群……正值暑假,位于云南省巍山县茶马古道上的古侨村东莲花迎来游客高峰。文旅深度融合,让这一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图为游客参观东莲花村。 中新网记者 李嘉娴 摄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东莲花村,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著名侨村。早在清朝时期,东莲花村的先民就敢为人先,赶着马帮沿着茶马古道,远赴异国他乡驮运经商,往来于中、缅、泰等国之间。 据史料记载,至民国时期,东莲花马帮已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大马帮。全村共有7支大马帮、赶马人100余人、骡马350余匹。 村内现存的马如骥大院、马如清大院、马如骐大院等为代表的众多古建筑,便是东莲花马帮兴盛的历史见证。其中,最具规模的马如骥大院,建于1941年,有着“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的建筑格局。打开厚重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刻在大理石照壁上的四个大字“诚一不二”,彰显主人诚实做人、诚信经商的理念。大院二楼精美的《上海街景》等彩绘,体现马帮商人的开阔眼界。10间连成一排的大马厩、三层碉楼的赶马人住所及专设的马帮物资库房等,则显示主人曾经的辉煌。 图为游客拍摄马帮用具。 中新网记者 李嘉娴 摄   依托丰富的马帮资源,近年来,东莲花村致力于打造云南茶马古道的活宝库、巍山回族建筑的珍宝馆,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村内古民居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改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并修建马帮文化博物馆、美食文化旅游创业园等配套设施。”东莲花村讲解员马加芹介绍道。 如今,东莲花村已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并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名号。 与此同时,东莲花村还被国务院侨办授予“侨之家”,被中国侨联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数据显示,全村现有华侨华人272人,分布在缅甸、泰国、美国等地。 侨文化+旅游,也让古道侨村迸发新活力。2023年,东莲花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93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500元,呈现村美民富、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完)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大理 感受侨乡多元魅力

20240801-LJX_5254-opq3138650675

近日,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走进旅游胜地、云南省重点侨乡大理白族自治州。来自17个国家的20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当地参访洱海生态廊道,体验民族文化,探寻侨乡丝路足迹,感受侨乡大理的多元魅力。 参访洱海感受治理成效 夏日,被称为“水质风向标”的海菜花在洱海连片绽放,吸引大批游客观光。市民、游客在湖边或拍照或骑行,或端上一杯咖啡欣赏苍洱风景,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生态画卷。 图为游客在洱海边拍照打卡。 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洱海,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大理的“母亲湖”。曾因污染,对生长水质要求极高的海菜花一度在洱海中消失。 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母亲胡”,近年来大理坚持全民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依法治湖。对沿湖15米范围内的1806户实施生态搬迁,腾退土地用于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出台《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科学划定洱海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 通过不懈努力,洱海水质连续多年稳定保持优良水平,海菜花再次在洱海绽放。 图为游客观赏洱海风景。 看到洱海治理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爱尔兰《华人报》副社长周瑞琮发出由衷赞叹,“大理苍山洱海被保护得如此之好,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体验扎染品味民族文化 正值暑期,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中人头攒动,该馆推出的活态体验项目广受欢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与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一同在此了解白族扎染历史文化,体验扎染技艺。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了解白族扎染历史文化。 白族扎染技艺是大理地区传统手工印染工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当地通过“非遗+旅游”的创新模式,打造集扎染生产性保护、扎染文化展示教育、扎染技艺体验制作、扎染旅游商品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走出了扎染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白族扎染技艺。 在亲手完成一条扎染手帕的制作后,加拿大天时传媒副总编周天浩萌生了通过研学推广白族扎染的想法,“我们可以组织各国的青少年到大理体验扎染,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探访侨乡追寻丝路足迹 大理州区位优势突出,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今则成为中国西南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大理同时也是云南省重点侨乡之一,共有归侨侨眷45000余人。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东莲花村古建筑。 位于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的东莲花村,明初建村之时便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驿站。数百年中,村中不少人通过马帮外出经商后侨居海外,东莲花村也因此成为一座古韵悠悠的侨村。2018年,该村被中国侨联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走进村中,石板路铺到各家门前,角楼庭院古朴秀美。其独具魅力的古建筑和传统民居、芳香四溢的特色美食、厚重的马帮文化都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了解马帮文化。 “过去,马帮通过经贸联通海内外,如今的海外华文媒体同样发挥着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秘鲁《秘华商报》总编辑谢允亭说。 在大理之行接近尾声时,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说,“从小就听说大理的美名,如今终于能够亲身来到大理欣赏美景、深度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表示,回到所在国后,会将此次云南行的亲身经历用多语言、多形式、多平台传播到世界各地。 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承办。在5天时间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走进云南省的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三地,探寻华侨历史、马帮印迹,触摸鲜切花、野生菌等特色经济脉络,体验彝族火把节、白族扎染、白族三道茶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完)

大理洱海:海菜花绽放引游客 绘就优美生态画卷

20240801-LJX_5248-opq3138668284

近日,被称为“水质风向标”的海菜花在云南大理洱海连片绽放,吸引大批游客观光。市民、游客在湖边或拍照或骑行,或端上一杯咖啡欣赏苍洱风景,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生态画卷。 图为游客在洱海边拍照打卡。 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洱海,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作为大理的“母亲湖”,它抚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大理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也曾因受到污染,令对生长环境水质要求极高的海菜花一度在洱海中销声匿迹。 痛定思痛,大理全面打响洱海保护精准治理攻坚战。近年来,大理坚持全民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依法治湖。 为科学指导洱海保护精准治理工作,大理建成覆盖洱海流域“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的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汇聚26家单位、约36亿条信息,实现监测数据、专家意见与行政决策、工作措施的互联互通、深度融合。 同时,大理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对沿湖15米范围内的1806户、7270人实施生态搬迁,腾退土地用于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为洱海构筑起一道物理隔离的绿色生态屏障。 图为游客在洱海生态廊道漫步。 结合洱海保护工作实际,大理出台《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科学划定洱海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把洱海流域划分为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和绿色发展区,分区明确洱海保护管理的边界、原则和要求。 通过不懈努力,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入湖污染负荷持续削减,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为100%,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优良水平,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水环境、水生态逐步改善。 如今,洱海中再次连片绽放海菜花。随着这一美景在社交网络上走红,许多游客慕名前来,不仅要在洱海边拍照打卡,还要在用餐时点上一碗美味的海菜芋头汤。 据了解,洱海保护治理成效连续两次入选中国“督察整改看成效”优秀案例,洱海流域纳入全国第一、第二批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此外,大理连续举办三届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洱海保护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力显著提升。  

云南大理:游客深度体验白族扎染

20240731-LJX_4808-opq3138201878

“非遗+旅游”成文旅热点 正值暑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迎来大批海内外游客。在一栋栋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中,游客们饶有兴致地聆听白族扎染历史文化,亲身体验扎染技艺。“非遗+旅游”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热点。 图为游客参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 白族扎染技艺是大理地区传统手工印染工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6年,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周城村,目前有300多名扎染艺人,从事扎染加工的有16户,扎染销售的有286户,是远近闻名的“白族扎染之乡”。 “鼎盛时期,周城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白族扎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树坤称,随着产业快速发展,白族扎染也面临着诸多困局,如扎花工人老龄化加剧,传统图案渐渐消失等。 “要先确保核心技艺能够得到传承,再谋市场和产品的发展和创新。”近年来,段树坤和妻子段银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常性地举办扎染技艺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来自省内外从业人员超6000人次。 2015年,夫妻二人将家庭式扎染作坊升级为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并率先推出白族扎染活态体验项目。 图为游客体验白族扎染技艺。 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通过“非遗+旅游”的创新模式,打造了一个集扎染生产性保护、扎染文化展示教育、扎染技艺体验制作、扎染旅游商品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走出了扎染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走进该博物馆,白族四合院在扎染的装饰点缀下,充满浓郁的扎染文化氛围,琳琅满目的展品散发着白族扎染的独特魅力。游客参观完博物馆后,可以在传承人或民间艺人的教学指导下,在制作体验区学习扎花染色,体验白族扎染的全流程。 图为游客展示自己体验制作的白族扎染作品。 段树坤介绍,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目前每天接待旅游团队30个左右,最多可达60个,年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初步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文化是旅游的载体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展示方式和传播交流渠道。”段树坤认为,只有正确处理好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始终保持白族扎染的文化特质,才能让白族扎染一直具有生命力。(完)  

海外华文媒体云南楚雄寻访彝乡“红火密码”

/Users/lijiaxian/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40730224031/output_1.jpgoutput_1

  恰逢火把节,有着“中国彝乡 滇中翡翠”美誉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一片火红景象。来自17个国家的20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汇入人海,体验火把狂欢;并近距离了解彝绣、野生菌等特色产业,寻访彝乡“红火密码”。 楚雄是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拥有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4张世界级名片。同时也是热情开放的“中国火城”、传承创新的“彝绣之都”、美美与共的“赛装圣地”,火把节、赛装节、野生菌美食节等节庆活动精彩纷呈。 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刚刚举行的中国·楚雄2024年彝族火把节,设置祭火大典、万人左脚舞撒火把狂欢、非遗展示、彝绣动态展、拳王争霸赛、彝族摔跤表演、爬油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邀游客在“清凉一夏”中感受“火热”。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超34万人次。 置身活动现场,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被火与舞的海洋所震撼。“熊熊燃烧的火把,打跳不断的人群,展现彝族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陈林称。 在楚雄,和火把一样夺目的还有当地的彝绣。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历史,具有文化深厚、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浓郁的独特风格。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楚雄彝绣实现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再到“指尖产业”的转变,成长为亿元级产业,登上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等国内、国际舞台。 参观完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下称“中心”),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龙丽华,忍不住入手一只彝绣包。和中心的大多数产品一样,这个包由专业人员设计,再由脱贫帮扶车间的绣娘绣制完成。 楚雄州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俣介绍,为助推彝绣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楚雄州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政策体系,构建品牌化、产品化、标准化、数字化、普惠化、人才化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2023年,当地彝绣产业产值达10亿元;培育绣娘5.7万名,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绣娘就近就业。 “了解到楚雄彝绣的发展源自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个人多个层面的努力,我觉得很感动。”龙丽华说。 菲律宾《商报》编辑陈埏卫注意到,和彝绣产业一样,楚雄野生菌产业、果蔬产业也实现产品线上交易、可视化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在有着“中国野生菌之乡”美誉的楚雄州南华县,野生菌产业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呈现主要菌类价格区间、成交量、交易额等数据,还实现重点产区环境监测等功能。2023年,该县菌产业综合产值已达61.7亿元,带动12万民众人均增收2800元。 在“冬早蔬菜之乡”“南繁育种天堂”楚雄州元谋县,建有集农业大数据采集、数据交换、预处理、数据分析与应用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引领当地智慧农业发展。 “大数据的运用,有效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运营效果。”陈埏卫表示,乐见当地特色农业取得更好发展。   图为中国·楚雄2024年彝族火把节现场。 图为彝族民众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图为模特展示彝族服饰。 图为游客参观彝绣产品。 图为工作人员介绍南华野生菌产业大数据平台。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元谋县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  

云南楚雄:从田地到“云端” 大数据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1

菌出南华,香飘四海。近期,伴随着雨季到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的各类野生菌钻出土壤。松茸、鸡枞、干巴菌、牛肝菌……从山野来到餐桌后,野生菌成为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 图为工作人员介绍南华野生菌产业大数据平台。 南华县地处楚雄州西部,境内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77%。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了290多种可食用野生菌,占全国野生食用菌种类的31.2%,南华因此被誉为“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美食县”。 在楚雄州野生菌产业技术研究所的南华野生菌产业大数据平台中,南华县的人工菌种植分布面积、野生菌主要菌类价格区间、月交易量、月交易额等数据一览无遗,野生菌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实现信息化管理。 图为游客拍摄野生菌标本。 “通过大数据平台,我们还能够获取菌类生长情况,包括气象、土壤、生长数据等,为野生菌产业增产提质与农业科研提供重要依据。”楚雄州野生菌产业技术研究所工作人员王德艳介绍,该平台能够实现产业发展“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逐步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大数据正在助力南华野生菌交易迈向新赛道,降低销售成本,增加相关就业人员数量,拓宽菌产业销路,让山野之间的珍奇美味走进更广阔的市场。2023年,南华野生菌交易量达1.2万吨,交易额15.5亿元(人民币,下同),种植人工食用菌 7200亩,实现产值4.87亿元,菌产业综合产值达61.7亿元。 与南华县野生菌产业类似,近年来,楚雄州元谋县积极探索“大数据+农业深度融合”新路径,助推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图为游客参观南华县农产品。 元谋县地处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21℃,特别适合麦类、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生长,享有“冬早蔬菜之乡、南繁育种天堂”的美誉。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国华介绍,元谋现代农业大数据平台在2020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数据基础平台、农业资源与产业一张图、一网云平台、大数据应用云平台四个板块。 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系统应用在农用地信息化管理、种养殖过程监控、农产品销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使农业数据的应用场景互为支持,形成产地、市场、企业、金融、政府等主体的良性互动,提升全县农业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 图为游客参观蔬菜基地。 “整个平台的开发应用都是围绕服务客商、农户、企业基地、消费者、管理者的角度来设计。”周国华介绍,客商可通过平台了解元谋农业整体情况,便于投资决策;农户通过平台可决定种植品种、在线咨询病虫害管理、掌握市场信息;企业可节约成本、规范管理,提升品牌价值;消费者可全程监控,吃得放心;政府管理部门则能通过平台提高农业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据统计,2023年,元谋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96亿元,同比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领跑全州。 “元谋县将继续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大数据、5G等信息化技术有效整合全县各级涉农资源,加快元谋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步伐,助推乡村振兴。”周国华说。(完)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晋宁: 追寻郑和足迹 共话丝路传承

/Users/lijiaxian/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40729182654/output_5.jpgoutput_5

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造访了当时亚洲和非洲东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来海上丝绸之路最为繁盛的时代。600多年后的今天,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来自17个国家20家媒体的代表们,走进郑和故里云南晋宁,追寻郑和精神,共话丝路传承。 郑和,原名马和,回族,1371年生于今昆明市晋宁区。后被明军虏至北京,受到朱棣赏识赐姓为“郑”,率队完成了当时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海上航行。不仅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也为增进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友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昆明南去约60公里就到了位于滇池南岸的郑和故里晋宁。这里辟有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成立郑和研究会,每年举办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以多种方式传承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郑和精神。同时,这里也是滇文化的发祥地,出土”滇王之印”等重要文物。 郑和公园内矗立着高8.5米的郑和全身像,对望烟波浩渺的滇池;且设有三宝楼、郑和碑林、马哈只墓等纪念设施。其中,郑和父亲马哈只墓的墓志铭,明确郑和家世出身等重要信息,是研究郑和生平的珍贵文物。 占地7.19亩的郑和纪念馆也位于园内,通过大量实物、史料和声光场景,充分展示晋宁从远古恐龙时代到滇国灿烂的青铜文化,再现郑和波澜壮阔的远航壮举。 纪念馆展示的郑和率队七下西洋的历程尤为引人注目。从1405年的初次开洋,到1433年最后返国,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在长达28年的时间里远涉印度洋,跨过波斯湾,穿越红海,最远曾抵达赤道以南的东非沿岸各国。海域之辽远,航程之漫长,船队之壮观,在那个时代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壮举。 更引人注目的是,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坚持“共享太平之福”“敦睦邦交”“强不凌弱”的原则,奉行“厚往薄来”的政策。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技术,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也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受到了拥戴。 参访现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热议:郑和到访过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仍保有“三宝山”“三宝庙”“三宝井”等众多纪念郑和的文化遗迹。当地人至今仍亲切地唤郑和为“三宝公”。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郑和公园。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郑和雕像前驻足。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在郑和下西洋浮雕前驻足。 图为郑和纪念馆内展出的牵星板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郑和纪念馆内查看航海图。 图为郑和下西洋简表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