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中华黄河故事|璀璨夺目的河东文明

璀璨夺目的河东文明   河东文明璀璨夺目,我虽去过运城几次,著名的旅游景点却没有去过几处。 这次七月走进运城,正是暑热之时,没想到一路伴随着凉风和细雨,一脚踏入了意想不到的“远方”。 首站到的万荣。万荣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由历史上的万泉县和荣河县合并而来。这里几乎每个人都会讲笑话,是全国闻名的笑话之乡,接触过的万荣人都幽默有趣。 走进李家大院,首先感觉到大。这儿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占地近1000亩,在山西的大院中首屈一指。它大而精致,就像一位美女,不仅身材窈窕,而且眼睛、鼻子、嘴巴,包括手、脚,每一处都引人注目。在李家大院重重院落中,到处是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几乎步步是景,处处可画,尽现晋南民俗的精华。李家经商走南闯北,李家大院的建造又汲取了南方徽式建筑风格,在大院里可以看到南方的天井、游廊和假山。这样南北融合的景观,放在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是一道美妙的景观,让处在万荣乡隅的这个叫闫景的村落,有些“飞来峰”的惊艳。更让人称奇的是它其中一处院落中西合璧,既有中式院落的亭台花榭、雕栏玉砌,又有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尖拱和肋架拱顶,至今保存十分完整。在晋南,看到南方的建筑已让人惊叹,看到西方的建筑更是让人想象不到。它是院主李子用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回家后改建的。走在其中,有种时光穿梭的感觉。正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开放精神,使李家在李子用手中发扬光大,走向鼎盛时期,成为民族企业中一支重要力量。李家最鼎盛时期,生意遍及晋、陕、甘、宁、沪、京、津等15个省市区。李家媳妇王和君主管家族生意后,每年到各地商号巡查,从闫景村坐马车出发,每天行程60里,王和君只住自家店,只吃自家店铺的饭,直到银川城。这是多么亮丽而又让人骄傲的一道风景,要是用现代企业思维来考虑,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连锁店形式之一。 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爆发,1938年日军占领万泉县,李家生意开始衰落,但是关于李家善行的故事仍然在老百姓口中流传至今。赈灾、助学、抗疫、修路等各种公益事业中,均可见到李家人的身影。站在李家大院“百善壁”前,不同字体书写的365个“善”字栩栩如生,仿佛还在展示着李家人的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远行善。 李家大院这处民间建筑的瑰宝,让我目睹了晋商的辉煌,也领略了“善”的力量。后土祠这个皇家的祭坛,却让我走向更远的“远方”。 祭祀在古代是无比重要的一件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书之为“国之大事”。在中国最初的祭祀对象是“社”,即土地之神,也叫后土地母。而最早祭祀土地的地方,就在今天的万荣县。传说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在汾阴扫地设坛,祭祀后土地母。汉武帝时修筑后土庙,商议修建地址时,《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父亲太史令司马谈提议建在汾阴县。他的家乡河津与汾阴仅一水之隔。汾阴是黄河与汾河的交汇之处,自然是一处人杰地灵之所,而古时的汾阴,就是现在的万荣。 后土庙建成,汉武帝祭祀礼毕,泛舟汾河,留下流传千古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此后历代帝王多来祭祀,西汉宣帝、成帝、哀帝和东汉光武帝,相继来此祭祀10余次。唐明皇先后三次巡幸,并将后土祠加以扩建。宋真宗命人修葺后土祠,他亲祭后土并撰写了《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即“萧墙碑”,现仍完好地保存于庙内。后黄河改道,又决口,后土祠被黄河的泥沙淹没。到了清同治九年,荣河知县将此祠移迁于现在的后土祠,历经百余年,山门、井台、献殿、香亭、正殿、秋风楼等仍然巍峨屹立,与相继从黄河的泥沙中打捞出的碑刻默默讲述着古往今来的历史。 登上秋风楼,极目远眺,汾河与黄河波光粼粼汇入一处,天上白云翻飞,地上树木葱茏,河边水鸟翻飞。想起汉武帝祭祀时,秋风起、草木黄、燕南归,已显萧瑟,现在却一片繁荣兴盛气象。河流流经之处历来是文明孕育之处,这里两条大河交汇,一条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一条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汾河,诞生华夏文明自然不过。 “津”在汉语中有渡口的意思,河津自然是河的渡口,而且此河是黄河。来河津,直奔禹门口,也叫龙门。这里位于黄河大峡谷中,传说大禹治水,历时四年,带人凿通悬崖峭壁,黄河水患才最终得治。人们为纪念禹的功德,称之为“禹门”,它地处秦晋重要渡口,便称之为“禹门口”。每年春季三月,鲤鱼逆水而上,跃登此门便化而为龙,故此门又为“龙门”。 黄河自北而南,在晋陕大峡谷中千回万转,出了壶口,经孟门、石门,来到龙门,河道猛然收束,最窄之处宽度仅八十余米,然后像一只紧握的拳头突然伸开,冲击出大片平原,现已变成千顷良田。乘船逆行而上,山门扑面而来,水面上泛着一个又一个漩涡,不断变幻,像一种象形的文字,演示着古代的神话和现在的传奇。第一次和母亲河这样亲近,也第一次见到这么窄的黄河和这么宽的黄河。古时候,这个渡口一定舟楫相连,人头攒动,现在铁索桥、公路桥、铁路桥已经连通两岸,天堑变通途,仅仅只是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万荣县、河津市、稷山县、夏县、盐湖区、芮城县、永济市,短短一周时间,让我不断在神话和传说中徜徉。去过许多地方,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但在运城,每一样传说却似乎都有现实在佐证。在轩辕黄帝之妻嫘祖教民养蚕种桑的夏县,发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有人工切割痕迹的半个蚕茧化石,挖掘出数枚距今6000年的仰韶早期石雕蚕蛹。 还有蒲津渡的黄河大铁牛,光铸造之时就用去唐代开元十二年全国年产铁量的80%,现仍屹立在黄河岸边,以庞大的体量、精美的工艺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大量游客。夏县鸣条岗上,由苏东坡撰写碑文、宋哲宗亲笔书写的“司马温国公神道碑”,已经沉浸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与《资治通鉴》一起熠熠生辉。永乐宫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珍贵的元代壁画与敦煌壁画并称中国古代壁画双绝,为研究元代社会阶层与民俗文化提供着第一手的资料。普救寺内的莺莺塔,还在见证着《西厢记》里面的爱情故事。解州关帝庙香火不绝,关公的“忠仁义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运城的宝贝看也看不完,从上古到唐宋元明清,运城保存着一幅完整的文明画卷。 最令人感慨的是位于芮城县古魏城城垣遗址内的广仁王庙。当年梁思成夫妇寻找唐代建筑的故事一直在我心头萦绕,而这里保存着一座唐代建筑——广仁王庙。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椽,没有内柱,周身共用16根檐柱,这是唐代小型殿宇常见的做法。站在它的面前,历史凝重感扑面而来。广仁王庙邀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保护开发。他们在保持广仁王庙大殿主体建筑不变的同时,对周边环境和建筑材料统一设计,没有兴建新的庙宇,而是引入现代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画廊的设计理念,采用特殊的纤维水泥复合材料,设计了一些既有当地黄土原色,又具后现代审美风格的开放空间,既保留和突出了唐代建筑,又延伸了景区范围,使之成为一处学习参观中国古代文化的好地方。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是现代社会现代理念的一个标志,这个理念在运城已经得到很好的实践。强强联手,强者恒强。 (原刊于《长江日报》) (杨遥,本名杨全喜。“70后”作家,生于山西。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高级研修班毕业。北师大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获“赵树理文学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中骏杯”《小说选刊》奖及《十月》《山西文学》《黄河》《上海文学》等刊物优秀作品奖。)

兰州高新区企业匠心雕琢”一枚瓣” 出口日本获认证

“很多人都知道兰州有一碗面,一条河,一本书,这一面一河一书全面涵盖了兰州‘文化符号’;而我今天要向大家讲述,兰州还有‘一枚瓣’,这便是由我们公司生产的国产心脏瓣膜。”兰州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秉恒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表示。 自1985年起,该公司就利用军工优势联合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共同研制、生产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努力与创新,成功研制生产了标准型(CL-I)、单柱型(CL-Ⅱ)短柱型(CL-III)、全炭双叶型(CL-Ⅴ)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目前,标准型、短柱型瓣膜产品已在全国3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60000多只,并出口日本,获得日本厚生省认证。 “如果人的心脏瓣膜不能正常工作,轻则导致日常活动和工作能力丧失,重则造成死亡。”记者采访获悉,人工机械心脏瓣膜是一种采用新型生物材料和科学合理结构制造而成的植入人体的三类医用器件,属高科技人工脏器产品,用于置换人体内发生病变的心脏瓣膜,帮助心脏瓣膜病患者重建血液循环功能,恢复健康。 李秉恒告诉记者,目前,国际上能够生产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的国家只有三个,分别为:美国(3家公司)、意大利(1家公司)、中国(2家公司:兰州兰飞医疗和北京思达)。各国临床使用的瓣膜以美国瓣膜为主,占比在85%以上,其次是意大利瓣膜,中国瓣膜市场占有率微乎其微。 截至目前,兰飞双叶瓣型号临床试验和已有的近4000多例病人置换后的随访数据都非常好,其性能与国外瓣膜相当,并且个别数据还优于进口瓣,但国产瓣膜目前只占据换瓣手术量的2%以下,导致企业在开拓市场和产品研发过程中现金流并不充足,即使愿意多付利息也很难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 “医生和患者的使用习惯一旦形成就很不容易改变。”李秉恒表示,该公司致力于让中国要有属于自己的“心”,而人工机械心脏瓣膜属于参与全球竞争的国产医疗器械稀缺资源,再难也得坚守。 他告诉记者,机械瓣的组成为瓣叶、瓣环和缝合环,瓣叶是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部件,要求在人体正常生理条件下每年启闭四千万次,数十年内不能发生明显的生物、化学、物理和机械性能改变以至影响其性能。而这一切依赖于瓣叶的制作工艺——低温各向同性热解碳的涂层技术。 为此,该公司潜心研究改进相关生产工艺,调研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引进了先进的数控设备,与国内公司合作,共同设计、改良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解碳全稳态涂层设备及控制软件。 其中,热解碳全稳态涂层设备公司已申请相关专利,公司在专利技术的指导加持下逐步转化生产,目前热解碳涂层生产已达到95%以上的合格率,公司已完整拥有一条年产10000只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的生产线,该项目属国内首创。 对于国产“一枚瓣”,公司技术骨干张庆兰有着特殊的情感。她告诉记者,1988年参加工作的她,一直从事瓣叶安装。起初,这个环节是纯手工活,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技巧,她便带领着徒弟们不眠不休,通过千万次“锤炼”,最终实现了左右手大拇指、食指配合精准安装。 记得有一年,张庆兰因为心脏疾病入院接受手术,她告诉医生一定要治好她,因为还有更多人等待着她去救治。眼下,看着公司已成熟掌握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瓣架和瓣片基体加工、热解碳涂层、研磨削、数控电加工、研磨抛光、清洗、缝环、灭菌及性能检测等工艺技术,并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流程,采用涂层、数控加工和滚抛等技术使产品的材料、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均达到并超过国标《心血管植入物人工心脏瓣膜》所确定的所有性能指标,她坚信,未来国产瓣膜一定能够惠及更多患者,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完)    

兰州高新区产业布局集新材料企业40多家产值近百亿

新材料新技术是兰州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以西脉新材料、省科学院、金川科技园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在纳米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技术、记忆合金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成果。 目前,兰州高新区聚集了西脉医疗、金川科技园公司、省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园等新材料企业40多家,实现总产值近100亿元。 在新技术方面,兰州高新区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中电万维、紫光智能等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产值占到兰州市的60%。引进中国电子西部区域总部、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服务综合项目等重点项目,实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兰州西脉国际医疗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记忆合金内固定医疗器械领军企业,其所属兰飞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全碳双叶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改变了目前进口瓣膜垄断市场的局面,作为获准入市的两家国产企业之一,有望将国产瓣膜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同时,其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电万维位于兰州高新区,是中国电信旗下全资子公司,基于多年的云计算、大数据研究积累,公司已发展成为甘肃省软件服务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授权专利4件,受理专利132件,取得软件著作权共计397件,已形成软件开发、互联网运营、技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四大业务板块。被认定为甘肃省省级云计算软件研发应用中心、甘肃省省级云计算工程实验室,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科技部火炬计划优秀高新技术企业。 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是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电池正极材料及电池回收利用、高纯金属、贵金属深加工、银材料、各类检验检测等领域的研究及产业化。公司已形成1.3万吨/年三元正极、200吨/年各类高纯金属、500吨/年硝酸银、100吨/年超细银粉、5000kg/年贵金属产品产能。业务已经覆盖新能源动力汽车,芯片产业,汽车尾气、化工、环保催化剂,晶硅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电子元器件、化工产品等方面。(完)来源:中新社甘肃分社  

兰州高新区鲲鹏产业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甘肃作为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八地之一,拥有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以及丝路沿线资金汇集等优势,该省数智发展的社会资源丰富。 《甘肃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规划》中提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和鲲鹏计算产业项目在兰州高新区落地建设,兰州电子商务孵化园、中科曙光甘肃先进计算中心、三维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甘肃鲲鹏筑牢“东数西算”算力底座 近年来,甘肃省会城市兰州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推进智慧兰州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区块链、5G等新技术赋能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兰州正积极筹备兰州科技创新园,加快推进鲲鹏计算产业等重点项目,全面铺开智能制造、数字政府、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各领域数字信息场景应用,成为首批全国5G试点城市之一。 为抢抓国家推进“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数据信息产业发展,结合甘肃省数据信息产业发展实际,以国家安全技术自主可控需求为契机,经兰州市政府与华为公司、拓维信息前期沟通对接,于2020年底引进落地甘肃鲲鹏产业项目。 在甘肃省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兰州市政府下属平台公司与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成立甘肃九霄鲲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作为鲲鹏产业在西北的重要布局,将联合政府、华为、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构建融合创新数字产业生态圈,推进数字产业支撑体系建设,打造鲲鹏计算应用行业标杆,并孵化鲲鹏计算行业标准。 据甘肃九霄鲲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卫强介绍,该项目主要围绕落地鲲鹏产业中心、构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推动兰州市及甘肃省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领域开展合作,着力打造“硬件+软件”的鲲鹏产业生态基地和数字经济高地,建设服务和支撑西北乃至“一带一路”的算力底座,培育形成全市创新驱动新的增长极,为“东数西算”工程的顺利启动打造了算力基础,推动甘肃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辐射西北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建成后的甘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将是点亮兰州高新区科技创新高地的亮点工程。 上述《规划》提出,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衔接集聚各类资源条件,提供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打造区域产业数字化创新综合体,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将重点打造鲲鹏生态发展平台、创新孵化平台、人才培养平台、产业发展平台和成果展示五大平台,开展应用示范、营造发展环境、培育专业人才、建设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助力当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5年,甘肃鲲鹏产业集群整体规模超过200亿元,产业集群主要企业落地在甘肃,培养超过6000名各层次鲲鹏技术人才,为甘肃鲲鹏生态产业集群输入不少于3000名各层次鲲鹏技术人才,着力打造基于兰州、辐射西北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甘肃鲲鹏产业生态,成为在全国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鲲鹏产业生态基地和鲲鹏应用示范基地。 卫强表示,自鲲鹏产业生态落地甘肃以来,截至目前已与甘肃省内外69家软件企业展开合作,其中甘肃省企业40家,在技术适配、性能调优、解决方案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方面支持鲲鹏生态企业发展。帮助鲲鹏生态企业软件产品完成国产化技术适配与测试认证工作,累计发放鲲鹏适配认证证书259个,孵化基于鲲鹏国产化平台的解决方案117个,覆盖数字政府、金融、交通、运营商、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产业数字化共建数字新生态 据悉,上述项目的后期工作规划中,还推行鲲鹏人才发展计划。具体而言,就是发展高教鲲鹏自主可控技术人才培养,合力共建鲲鹏产业学院,目前已与兰州理工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开展共建高校鲲鹏班、高职鲲鹏产业学院的合作,未来逐步向甘肃省高校铺开。扩宽知识体系,深化理论基础,注重应用实操,培养鲲鹏产业发展所需的各层次人才。 “东数西算”工程是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后的又一大国家级超级工程。甘肃、成渝枢纽承接长三角枢纽。兰州市大数据局、兰州高新区、华为公司和拓维信息在甘肃落地鲲鹏产业生态,打造城市算力底座,这与“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是不谋而合的。 另外,九霄鲲鹏依托鲲鹏产业中心和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大力聚集产业,培养科技人才,为“东数西算”的顺利落地打造了产业和人才基础。以“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数字化”,力争在2025年,鲲鹏产业立足甘肃,辐射西北乃至“一带一路”,打造甘肃鲲鹏生态产业集群,建设全行业全场景数字新生态。 来源:中新社甘肃分社  

兰州高新区发力智能制造产业“补短板” 谋划建设中德高端制造产业园

近年来,兰州高新区“要素聚集洼地、创业首善之区”的区位竞争力凸显,“高”和“新”是兰州高新区发展产业项目的重点,瞄准产业链重点领域,技术链主流方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其中在高端制造细分领域方面着力培育“小巨人”企业。 兰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郝敬新表示,目前,高新区正在加快建设兰州航天电推进系统和真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布局卫星装备制造、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等细分领域,引进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企业,谋划建设中德高端制造产业园。 郝敬新表示,兰州高新区历时三十年发展,始终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整体上实现了质的跨越,但仍存在差距和短板。 今年以来,兰州高新区产业发展不断升级,新增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5万多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0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00多家。 “如今,兰州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已集聚企业近50家,实现年产值70亿元。但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学研相脱节的短板还比较明显。”郝敬新说。 在兰州高新区举办的一次咨询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胡志宇说:“兰州资源丰富,条件优厚,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如中科院、兰州大学等研究所、高校等,技术创新能力雄厚,通过合作,将重大研发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将有力助推经济发展。” 下一步,兰州高新区将探索欠发达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新路径,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要求,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形成梯度培养和分层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同时,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领域遴选成长性好的企业予以支持。 兰州高新区今年目标计划培育50家左右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40家以上,通过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整合,促进新兴产业进一步聚集发展。 来源:中新社甘肃分社  

兰州高新区支持独角兽企业突破:一次性重奖500 万

9月5日,在兰州高新区“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活动上,该区招商服务局局长施玲详细介绍了兰州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状况。 智能制造是兰州高新区着力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据施玲介绍,目前启动的几个大型项目有宝武集团兰州智能化铝制易拉罐生产线、耐驰(兰州)泵业有限公司产能扩大搬迁项目及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项目等。 宝武集团兰州智能化铝制易拉罐生产线由上海宝钢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占地100亩,总投资4.75亿元。建设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和配套的成品仓库及辅助用房,主要从事铝制易拉罐产品的生产、销售。两期规划设计产能12亿罐,可实现年产值3.6亿元,利税1500万元,生产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耐驰(兰州)泵业有限公司产能扩大搬迁项目由耐驰泵业(兰州)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30亩,总投资约3亿元。主要建设热分析仪器生产车间、库房、办公楼、研发楼等。建成后,可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1亿元。 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项目由兰州高新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其中“鲲鹏产线”主要生产甘肃本地品牌的鲲鹏服务器和PC机,年产万台服务器和5万台PC,硬件年产值10亿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重点发展鲲鹏计算区域软件产业生态、国产自主可控产品适配、培养鲲鹏计算人才、做大产业空间等,构建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鲲鹏品牌计算产业生态链。 近年来,兰州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可圈可点,如区内企业航天510所是我国第一批直接从事空间飞行器研制的单位;兰州西脉国际医疗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记忆合金内固定医疗器械领军企业,其所属兰飞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全碳双叶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改变了目前进口瓣膜垄断市场的局面,作为获准入市的两家国产企业之一,有望将国产瓣膜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同时,其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兰州重离子医院作为“国之重器”重离子加速器临床治疗肿瘤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要载体在兰州高新区落地,现已具备试运营条件。 另外,兰州高新区还专门出台投资奖励政策和措施,以支持独角兽企业突破。对新培育的独角兽企业或新迁入的独角兽企业,一次性给予 500 万元奖励。 对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新上工业类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亩均税收、能耗标准、环境标准等指标符合高新区新上工业类项目土地出让条件的前提下,项目建成投产并上规入库后,以项目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额为基数,给予2%-8%的固定资产投资奖励。 对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民营 100 强及对兰州高新区主导产业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招商引资企业,在区内设立区域总部、区域研发中心或销售(结算)中心的,采取先交后奖方式给予自场地交付使用之日起不超过三年的房租补贴。 施玲介绍说,根据兰州高新区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生物医药首位产业集聚度达到30%以上,产值突破500亿元,智能制造、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均突破300亿元,力争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新区前50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来源:中新社甘肃分社  

官宣!9月21日~23日!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将在运城举办

    9月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总体情况和筹备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一年一度的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已成为我省提升举办城市形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全省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根据安排,“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1日—23日在运城市举办。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有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   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   请他们介绍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总体情况和筹备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介绍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总体情况。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王爱琴: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举办全省旅发大会是省委、省政府推动我省旅游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已确定举办时间、地点、主题和活动内容,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一、关于大会的定位和意义   大会将按照“整合政策资金、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拳头’产品,推动地方发展”总体思路,聚焦文旅融合,充分发挥大会的会展推介作用,通过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整体提升运城旅游形象,全面提振全省文旅市场信心、扩大文旅消费、增强市场活力,促进全省文旅产业加快恢复发展。   二、关于大会的时间、地点和主题   大会由省委、省政府主办,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运城市委、市政府承办。会议名称为“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今年除了旅发大会外,我们还增加了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突出、模式更加新颖。举办时间为9月21—23日,地点在运城市。大会主题为“相约关公故里,共襄文旅融合”。   三、关于大会的主要活动安排   大会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举办大会开幕式。即9月21日20:00—21:20,在解州关公文化广场举行“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开幕式将通过“这里最早叫中国”“七彩盐池独为盬”“忠义仁勇数关公”“大河由此向东流”四个篇章,扫描山西文旅产业,讲述“关公故里,晋是好运”,演绎百万年、一万年、五千年文明史,展现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和发展。   二是召开工作会议。9月22日09:00—11:00,在深航大酒店会议中心召开全省文化旅游工作部署会。将聚焦“文旅融合”主题,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推进文化旅游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进行工作安排部署。   三是开展专题及系列配套活动。在大会前后,陆续组织全省文化旅游康养市场主体建设专题展、龙头景区建设暨盘活景区旅游资源试点(关公故里旅游区)推进会、新时期文化保护与传承国际研讨活动暨黄河文化国际交流计划工作会、全国百辆房车沿黄自驾露营推广活动、首届蒲剧艺术周、国际关公文化论坛、社会各界民间团体纪念关公大典等专题活动。此外,运城市还将举办“关公文化旅游月” “‘百姓大舞台’群众文艺展演”等地方性系列配套活动。   四是组织观摩体验。届时,将组织与会代表开展关公文旅景区体验游、夜游平常街活动,并沿着河东历史文化游、黄河农耕文化游、华夏文明寻根游三条线路进行现场体验。   四、关于会议规模及效果   本次大会将邀请文旅部领导、省领导、外国驻华使领馆、港澳台旅行商等重要嘉宾出席。同时,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文旅主管部门、部分省内涉旅企业代表以及相关省市文旅部门、旅行商代表、知名专家及媒体记者参会。   通过举办大会,整体提升运城旅游形象,打造一个片区(关公故里—盐湖旅游区),拉动两条示范带(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带、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叫响一个品牌(关公故里、好运之城),建设一个目的地(关公故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以上就是今年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的简要情况。山西文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在座诸位一如既往的支持,真诚希望各位新闻界朋友能够关心关注本次大会,对活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高频次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我们将加强与大家的沟通,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感谢王厅长的介绍。   下面,请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介绍运城市承办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筹备情况。 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储祥好: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关公故里、“晋”是好运,备受关注的山西省第八次旅发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即将在运城举办,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盛事、喜事。省委、省政府对举办好这次大会高度重视,林书记、蓝省长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实地调研指导;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等相关部门鼎力支持、密切配合。运城市委、市政府把承办好这次大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展示运城发展优势、提升对外知名度的一次绝佳机遇,高站位、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高位推动。我们成立了由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筹备工作领导组,实行双周调度,及时听取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存在问题;领导组下设9个工作小组和1个工作专班,均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实行清单化管理,采取下发工作任务函、提醒函、督办函等方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二是厉行节约,勤俭办会。我们按照“小钱小气、大钱大方”的要求,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将本次旅发大会的整体预算重点放在了旅游基础设施和可持续使用资产投入上,这方面的资金占整个预算的30%以上,会议结束后将永久留用,成为旅发大会为我市留下的重要遗产。   三是聚焦项目,强力推进。围绕重要点位、交通线路进行业态优化和改造提升。目前,开幕式现场解州关帝庙关圣文化广场已经完工,正在搭建舞台;跨湖大道、舜帝街等线路改造已完成通车。此外,为加快文旅产业发展,去年底我们谋划实施了文旅融合“双十工程”,包括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和十大文旅产业工程,今年全力加快推进,河东历史文化展示中心、池盐文化博览园等核心旅游项目将在旅发大会期间向市民开放。   四是精细服务,全力保障。我们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会务组织、食宿接待、道路保畅等各项工作,努力以最优服务迎接各方嘉宾的到来。疫情防控方面,坚持预防为先、精准施策,组织疾控专家提前介入,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优化工作方案,确保防线稳固、安全办会。会务服务方面,上线了“云上运城”专属微信小程序,承担大会期间的信息服务和宣传报道,参会嘉宾通过手机便可掌握往来接送、住宿用餐、会议议程、座次安排等信息,简单快捷、一目了然。酒店接待方面,确定了5家主要接待酒店和1家备选酒店,可提供住房800余间,同时容纳1100人就餐,目前已准备就绪。志愿服务方面,组织招募了300名志愿者和50名专业讲解员,提前进行集中培训,确保志愿服务高质高效。活动用车方面,坚持低碳绿色出行,协调大运集团免费提供了20辆新能源商务车,作为会务和礼宾用车。   五是广泛造势,营造氛围。按照“活动就是推广、推广就是活动”的理念,提前为旅发大会营造声势。一方面是活动造势。除了开幕式、旅发大会工作会议和关公大典3项主要活动外,我们还谋划了文旅消费惠民月、沿黄自驾游、池盐文化旅游周、第三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等系列配套活动,从5月份开始“热身”,一直将持续到10月份。另一方面是宣传造势。从8月份开始,在主城区机场、高铁站、高速路口、公交站台等场所全面宣传,运城日报、运城电视台分别开设专题专栏,并邀请各主流媒体及时跟进报道,举办旅发大会的氛围日益浓厚。   记者朋友们,运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次全省旅发大会放在运城,既是历史使命,更是现实担当。我们将以攻坚的劲头、工匠的精神,持续抓好各项筹备工作,倾力打造一届具有运城特色、精彩纷呈、别具一格的文旅盛会。借此机会,我代表运城市委、市政府和478万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运城人民,诚邀新闻媒体朋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相约旅发大会、相聚河东大地,共享金秋盛景、共品文旅大餐、共商发展大计、共创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 Read more

共赏金秋盛景 山西省第八次旅发大会与您相约关公故里

  “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简称‘旅发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举办时间为9月21—23日,地点在运城市。大会主题为‘相约关公故里,共襄文旅融合’。”今天,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介绍。 举办全省旅发大会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今年的旅发大会将按照“整合政策资金、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拳头’产品,推动地方发展”总体思路,聚焦文旅融合,通过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整体提升运城旅游形象,全面提振全省文旅市场信心、扩大文旅消费、增强市场活力。 9月21日20:00—21:20,在运城解州关公文化广场举行“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开幕式将通过“这里最早叫中国”“七彩盐池独为盬”“忠义仁勇数关公”“大河由此向东流”四个篇章,扫描山西文旅产业,讲述“关公故里,晋是好运”,演绎百万年、一万年、五千年文明史,展现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和发展。 9月22日09:00—11:00,在深航大酒店会议中心召开全省文化旅游工作部署会。将聚焦“文旅融合”主题,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推进文化旅游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进行工作安排部署。   在大会前后,陆续组织全省文化旅游康养市场主体建设专题展、龙头景区建设暨盘活景区旅游资源试点(关公故里旅游区)推进会、新时期文化保护与传承国际研讨活动暨黄河文化国际交流计划工作会、全国百辆房车沿黄自驾露营推广活动、首届蒲剧艺术周、国际关公文化论坛、社会各界民间团体纪念关公大典等专题活动。同时还将举办“关公文化旅游月” “‘百姓大舞台’群众文艺展演”等地方性系列配套活动。 届时,运城还将组织与会代表开展关公文旅景区体验游、夜游平常街活动,并沿着河东历史文化游、黄河农耕文化游、华夏文明寻根游三条线路进行现场体验。 “我们按照‘小钱小气、大钱大方’的要求,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将本次旅发大会的整体预算重点放在了旅游基础设施和可持续使用资产投入上,这方面的资金占整个预算的30%以上,会议结束后将永久留用,成为旅发大会为我市留下的重要遗产。”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说,目前,开幕式现场解州关帝庙关圣文化广场已经完工,正在搭建舞台;跨湖大道、舜帝街等线路改造已完成通车。“我们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会务组织、食宿接待、道路保畅等各项工作,努力以最优服务迎接各方嘉宾的到来。”   来源:人民网(记者  麻潞)

运城市招才引智汇聚起开放发展的强大合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在外的本地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想方设法让他们回乡创业投资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人才活力、增加就业机会等,好处多多。2017年运城市制定实施的在外务工和创业人员关心关爱“凤还巢”计划,成功吸引一批又一批运城籍在外打拼的企业家、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给运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拥有丰富旅游开发经验、在山东青岛创业的杜枝俊是“凤还巢”计划实施之初,河津市引回的有志青年之一。2017年,河津市正在进行全域旅游规划,龙门景区开发被列入议事日程。在此之前,杜枝俊和朋友曾多次回乡考察,有意对黄河梯子崖进行综合开发。梯子崖位于河津市半坡村,在龙门黄河大桥处沿东崖走大约三公里便可到达,正好可以借该市全域旅游规划的东风。河津市“凤还巢”办公室人员得知后,立即与杜枝俊联系,牵线搭桥,积极协助办理相关手续,使其顺利创办了河津市梯子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20年,黄河大梯子崖景区一期工程完工营业,二期工程预计到明年可以完成游览部分,实际投资已经超过2.2亿元。”谈及景区目前运营,杜枝俊直言受到疫情影响并不乐观。“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投资景区回报本身就慢,再者做景区要有明确的定位,最重要的是要沉下心把基础做好。景区目前正在按照既定规划一步步稳打稳扎,主要还是以开发、打基础为主。今年我们投资两千余万元建设游龙天梯,投运后游客便可通过天梯直通桃花谷景区,增强游览的体验感。”杜枝俊谈及景区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怀,他说河津市委、市政府非常关注、关心景区的发展,他相信疫情终将过去,在此之前公司要做的就是潜下心将景区的软硬件建设好。   也是在2017年,拥有多项氧化铝发明专利的郭晓琛计划投资创业。他原本选址在大连投资氧化铝新材料项目,参加了河津籍在重庆人员座谈会后,受河津“凤还巢”计划政策、投资环境感召,几经思量决定回乡创业,创办山西炬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占地近100亩、总投资4.7亿元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高端铝基催化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郭晓琛说,当时他已离家10年有余,曾在山西铝厂、中铝山西分公司、中铝重庆分公司工作多年,计划创业后,去过山东、辽宁等很多地方考察选址。后来之所以选择落户河津,是因为河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具有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配套齐全的能源供应和国内少有的人力资源,“当然,还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郭晓琛笑着说,“河津市委、市政府给了我们公司非常多的政策帮助和支持,虽说现在公司早已步入正轨,但市里一出台优惠政策准会第一时间通知到我。”   杜枝俊、郭晓琛是河津“凤还巢”计划引回来的优秀人才代表。河津“凤还巢”工作是全市实施在外务工和创业人员关心关爱“凤还巢”计划的一个缩影。   “凤还巢”计划把优秀人才引回来,把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派出去,不但激活了地方创新创业的热情,盘活了地方经济,增加了就业,也让众多群众通过外出务工实现了增收致富。“凤还巢”计划的落地实施,给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当前,运城市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攻坚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希望得到智力支撑。为了促进更多人才回乡、项目回归、资源回流,我市按照市县联动、设立专班、搭建平台、精准对接工作思路开展“运才兴运”专项行动,通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将会汇聚起运城开放发展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助推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运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