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可穿戴rTMS设备研制成功

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新型、无创、安全的物理治疗方法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方面(如脑卒中、成瘾等)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临床效果。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磁脉冲,透过颅骨进入大脑皮层,对大脑与情绪和认知调节有关的区域(比如前额叶)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和认知。之前的这种治疗主要在医院进行,而中国的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一款革命性的电池供电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重量小于3公斤,其性能与商用大型设备相当,为rTMS技术在家庭、社区及自由行动中的全场景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在人体试验中,该设备成功诱发了手部和腿部的运动诱发电位(MEP),首次在自由行走过程中实现了rTMS神经调控,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和不同肢体肌肉活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可穿戴rTMS设备在临床和科研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一方面,它为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场景的解决方案,实现患者随时、随地、随身的使用,显著扩大受众群体,降低就医成本并提高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该设备为研究自然场景下脑功能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全新工具,有助于因果地验证自由运动过程中不同脑区的功能。此外,可穿戴的rTMS设备未来可与脑电、近红外等非侵入式脑信号检测技术结合,让闭环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美高官嘴硬 大西洋月刊抛出全文打脸

美国防部长在Signal群聊中透露机密战争计划- 纽约时报中文网

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主编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被错误地拉进一个由包括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等18名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在内的,利用非机密的商业聊天软件Signa讨论机密军事计划曝光引发舆论哗然之后,这些人不但不检讨自己的过失,反而先是拒绝承认这是一起泄密事件,之后又责骂曝光此事的戈德堡。特朗普在25日试图将这个严重的安全漏洞定性为“轻微的违规行为”,他坚称高级官员没有在群聊中讨论任何机密信息。他还暗示Signal应该为此事负责,称问题出在“设备和技术不完美”上,而不是华尔兹的失误。特朗普还指责说“戈德堡是个失败者,他所属杂志是很大的失败者”。始作俑者华尔兹则采取了转移焦点的策略,他一边赞扬美军空袭也门胡塞武装的行动,一边攻击被意外拉入群的戈德堡。华尔兹称,“我从未见过他,不认识,也从未与之交流过”,“我们正在调查并审查他到底是如何进入这个群聊的”。华尔兹还批评戈德堡是“记者中的败类”。 于是,《大西洋月刊》决定发布完整的聊天记录,并特别标注文本未经删节,只隐去了一名中央情报局官员的名字。所披露的信息极其详细,令人瞠目结舌,其中包括为保护军事打击行动安全而保密的信息类型。 美国东部时间3月15日,即美军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当天,群组中讨论的话题转向空袭计划。当天11时44分,赫格塞思在群组中发送了一条信息:“现在情况:天气是有利的。刚刚与中央司令部确认,我们可以发起行动。” 赫格塞思在这条信息中详细描述了作战计划:“东部时间12时15分,F-18战斗机起飞(第一次打击)。东部时间13时45分,‘触发式’F-18第一次打击窗口开始(目标恐怖分子位于他的已知位置,所以应该准时)——还有,空袭无人机(MQ-9)起飞。” 他接着写道:“14时10分,更多F-18起飞(第二次打击)。14时15分,空袭无人机瞄准目标(这是第一枚炸弹肯定会落下的时候,取决于早些时候‘触发式打击’的目标)。15时36分,F-18第二次打击开始——同时,第一枚海基战斧导弹发射。” 《大西洋》月刊发布的群聊记录 赫格塞思最后表示:“更多信息等待跟进(根据时间线)。目前我们的行动安全性没有问题。愿上帝保佑我们的战士。”不久后,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发送消息称:“我将为胜利祈祷。” 美国东部时间15日13时48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发送一段文字:“副总统,建筑倒塌,已确认多个目标。皮特、库里拉、情报部门,干得好。”《大西洋》月刊称,“皮特”指的是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库里拉”指的是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迈克尔·库里拉。 六分钟后,万斯写道:“什么?”戈德堡认为,他显然没有理解上一条信息的意思。对此,华尔兹回复说:“打字打太快了。第一个目标——他们导弹部队的头目——我们确认他走进了他女朋友所在的建筑,现在建筑已经倒塌了。” 万斯在一分钟后表示:“太好了。”大约35分钟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也表示:“一个好的开始。”接着,华尔兹发布了一条由拳头、美国国旗和火焰三个表情符号组成的信息。 美国东部时间15日下午晚些时候,赫格塞思又发送信息称,美军将继续发动袭击,“干得好。今晚还将进行数小时的空袭,并将在明天提供完整的初步报告。但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按时、按目标进行,而且结果良好。” 《大西洋》月刊发布的群聊记录 文章强调,在赫格塞思开始发布作战计划的时候,戈德堡已经被拉进了群聊,赫格塞思可以看到群组中出现了一个他根本不认识的手机号码。“如果这条信息被敌视美国的人,或者只是一个轻率且拥有社交媒体账号的人收到,胡塞武装将有时间应对空袭。对美国飞行员来说,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文章还援引专家的指出,使用非机密的商业聊天软件讨论此类敏感问题,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戈德堡在开始轰炸前两个小时收到了有关空袭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尤其是美军飞机飞往也门的确切时间,在那两个小时里落入敌对势力之手,美国飞行员和其他美国人员可能面临更大的危险。” 《大西洋》月刊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回应说,“试图贬低和抹黑《大西洋》月刊、我们的编辑和报道,显然是民选官员和其他当权者的伎俩,他们强烈反对记者以及所有美国人根据第一修正案享有的权利。我们的记者继续为公众利益勇敢、独立地报道真相”。

真草台班子 美军绝密作战计划被泄露 无人察觉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Mike Waltz)最近在普通商业聊天软件Signal上,就美国袭击也门的军事行动事件建了18人组成的群进行讨论,这些人中有副总统万斯(J.D. Vance)、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中情局长John Ratcliffe、国家情报总监Tulsi Gabbard、白宫幕僚长Susie Wiles等最高层领导,但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沃尔兹在拉人时居然将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主编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也加了进去。于是这位媒体人旁听了几天这些高官们针对袭击也门胡塞武装的讨论后,回头就写了一篇名为《特朗普政府意外地给我发了它的战争计划》的文章,把这个超级大乌龙事件发布了出来。 根据戈德伯格描述,他在这个聊天群见证了这些人对“军事打击胡塞武装”的争辩。简略来说,“与副总统万斯同名”的用户起初不同意马上对胡塞武装展开打击,因为他认为“相比欧洲,美国通过红海的航运量很少,美国民众无法理解为何要打击胡塞武装”。但他随后被其他用户说服。而疑似为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用户在争辩中承认“美国人根本不知道胡塞武装是谁”。疑似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的用户则表示要拿这场军事打击行动“向欧洲人收钱”。在美军发起空袭前,空袭行动的所有计划都在群里发布。他起初一直不相信这个聊天群是真的,但空袭事实和群里发布的内容完全对上了。意识到这个 Signal 聊天群几乎肯定是真的后,戈德堡马上退群。之后,他还给华尔兹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并在他的 Signal 账户上给他发了一条消息,但没有得到回复。 对这一泄密事件,白宫方面予以承认,并称调查正在进行中。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特朗普认为美国对胡塞武装的袭击非常成功,并将继续对华尔兹和国家安全团队保持“极度信任”。

4月2日的“对等关税”有变?美股全线上扬

Donald Trump tient une copie d'un décret honorant Jocelyn Nungaray, une jeune fille de 12 ans tuée par des immigrés clandestins.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将从4月2日起开始征收“对等关税”,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还将对汽车、制药和半导体等特定行业征收关税。特朗普对这个“对等关税”可谓非常看重,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将这一天称为“美国的自由日”,认为美国在过去数十年来,一直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无论朋友还是敌人)欺负和虐待,现在美国终于通过这个税拿回一些金钱,并获得尊重。 但自特朗普在1月20日以来实施的各种关税政策加剧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和对全面贸易战的担忧,也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截至目前,自去年11月大选以来“特朗普行情”带来的美国股市上涨因3月的暴跌已被完全抵消,让特朗普不得不考虑后果。最新的媒体报道指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最终的实施可能比最初设想的更有针对性,可能会将一些国家排除在外;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也可能不会在同一天宣布。此外,被暂缓执行到4月2日的加拿大、墨西哥关税有可能被取消,由“对等关税”措施取而代之。 这一消息出来后,美股似乎迎来了久违的上涨:三大指数全线大涨,纳指大涨超2%,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走强,特斯拉一度大涨超10%。

没收电子设备、罚款、驱逐……多国发布针对美国旅行警告

加拿大联邦政府在3月21日更新了前往美国的旅行建议,提醒旅客如果在美国停留超过30天,需进行登记,并警告民众如果不遵守登记的要求,可能会被处以罚款,甚至面临轻罪指控。其实,不止是加拿大,因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以及个别公民入境美国时被捕或被拘留,德国、英国、芬兰、丹麦等欧洲国家近期均更新了公民赴美旅行的安全提示,告知本国公民在持有签证或旅行授权电子系统(ESTA)入境许可情况下依然有可能无法入境美国。 英国政府提醒其公民应遵守美国的所有入境条件。如果若违反规定,可能会被逮捕或拘留,并强调美国当局对入境规定的制定与执行都非常严格。 德国也警告称,如果在美国有犯罪记录、提供旅行虚假信息、甚至在旅行时逾期滞留,都有可能导致德国公民入境或离开美国时被逮捕或遭拘押,至今已经发生了至少3起德国公民入境美国被捕驱逐的案件。 芬兰外交部也提醒芬兰公民,由于美国近期颁布了行政命令,规定今后凡以免签资格或持美国签证前往美国的人,必须在性别栏注明“男性”或“女性”,同时,申请人必须在申请中注明其出生时的性别。因此,芬兰外交部提醒,如果申请人护照上记录的当前性别与出生时指定的性别不同,美国当局可能会拒绝入境,应提前与美国当局核实入境要求。 丹麦外交部发布旅行警告,建议跨性别人士在前往美国之前,先与美国驻哥本哈根大使馆联系。 而就在3月初,一位法国太空科学家去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时在边境被拦下,结果在其手机内与同事及朋友的联系历史中,发现他对特朗普政府政策表达个人看法。边境官员认定这些信息“显露对特朗普的仇恨,可被视为恐怖主义”,不仅没收了他的设备,还将他遣返回欧洲。

美副总统夫人访问格陵兰岛 意在加拿大?

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发出要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大背景下,美国白宫确认,副总统万斯的妻子、第二夫人乌莎·万斯(Usha Vance)将率领一个代表团于27日访问丹麦的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在为期三天的访问中,乌莎和儿子以及美国代表团将“参观历史遗迹,了解格陵兰岛文化遗产”,并出席格陵兰岛一年一度的狗拉雪橇比赛。有官员确认美国总统的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Mike Waltz)与能源部长赖特(Chris Wright)也将随行,并计划造访位于格陵兰的美军基地。 但美方的这一安排遭到丹麦各方的批评。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埃格德(Múte Egede)就愤怒地表示,这个访问显然是特朗普曾放言“夺取”的岛屿的施压和挑衅,“唯一的目的就是向我们展示权力”。其他格陵兰岛官员则指出,此时格陵兰岛刚刚完成议会选举,新政府尚未成立,地方选举也箭在弦上,认为此访涉嫌干涉该岛民主进程。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也表示,丹麦希望与美国合作,但这种合作必须也只能建立在国家间相互尊重主权的基本价值观之上。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靠近加拿大,是世界第一大岛,属于丹麦的自治领地,岛上稀土等资源丰富。特朗普第二次上任总统以来,一直将并吞格陵兰作为主要政策话题之一,除了因为格陵兰的战略位置与丰富矿产资源能为美国带来巨大利益,还被认为是特朗普为吞并加拿大而做的准备。因为只要吞并了格陵兰岛,地缘上就可以隔开欧洲和加拿大,美国在格陵兰岛增加驻军的话,加上西边的阿拉斯加,就可以将加拿大彻底包围起来。

中国伸出橄榄枝 被特朗普打压的加拿大会接吗?

China 'ready to move forward' in relations with Canada, envoy says - The Globe and Mail

3月20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在接受《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采访时表示,中国愿与渥太华商讨自由贸易协定,并在北极合作研究站,这表明在加拿大与美国关系恶化之际,中国向加拿大伸出了修复紧张关系的橄榄枝。不过,王镝强调若想讨论中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渥太华需要取消近年来对中国投资实施的限制。并举例说,2022年以来,加拿大政府要求中国国有企业撤资三家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强制关闭中国社交媒体平台TikTok在加拿大的运营,并限制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的聊天机器人在部分联邦移动设备上的使用。 实际上,中国作为加拿大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曾于2017年启动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但由于加拿大方面坚持自由贸易谈判与西方所谓的“人权”挂钩,谈判的筹备工作最终于2018年无果而终。 而过去几年来,加拿大一直充当美国反华的马前卒,从应美国的请求逮捕目前的华为轮值主席孟晚舟,到对涉港、涉疆、涉藏、涉台等问题指手画脚,再到中国干涉加拿大大选等不一而足,使得王镝也承认,近年来“加中两国之间的互信受到了影响。”至于如何重建信任时,王镝明确指出,加拿大需要“停止抹黑、攻击和炒作,”“中国人民高度重视我们的主权,就像加拿大人民重视自己的主权一样。”而自己的任务之一就是改善两国关系,更何况,许多中国公司有意愿在加拿大投资,但他们面临来自加拿大方面的大量限制。

特朗普向取消教育部迈了一大步

3月20日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2个月的纪念日,特朗普在孩子们的陪伴下签署行政令,要求精简教育部并推动教育部的关闭。这是自他在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一直在给联邦政府机构瘦身的最新领域。 虽然特朗普一直表示要“裁撤教育部”,但这是一种修辞夸张,现行法律不允许美国总统单方面关闭国会设立的机构。因此特朗普的行政令要求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Linda McMahon)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推动教育部的关闭,除了保留针对低收入、残疾和特殊需求学生的项目,并将“重新分配到其他机构和部门”外,将教育管理权归还各州。 在美国,几乎所有公立学校的资金都由州和地方政府提供,这些政府也负责课程设置的管理。美国教育部于1980年正式成立,主要负责管理联邦教育拨款,监督1.6万亿美元的联邦学生贷款计划,并不参与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大多数学校政策的制定。之前,美国教育部已经从3月11日起启动大规模裁员,约1300名员工被解雇,另有600人自愿辞职或提前退休,目标是将整个教育部裁员一半。不过在13日,美国21名民主党籍州总检察长起诉特朗普政府,要求阻止教育部裁员,称解雇50%的员工使教育部无法履行法律要求的职能。

国际奥委会首次迎来非洲裔女主席

3月20日,在希腊举行的国际奥委会(IOC)第144次全会上,只有41岁的现任国际奥委会执委、运动员委员会前主席,出生于津巴布韦的前游泳运动员柯丝蒂·考文垂(Kirsty Coventry)以绝对优势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她将于今年6月接替托马斯·巴赫,出任第十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八年。她是首位女性国际奥委会主席,也是首位来自非洲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考文垂的运动生涯始于津巴布韦的泳池赛道,曾五次参加奥运会。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秀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最后一战,她共赢得7枚奥运奖牌(2金、4银、1铜)。此外,她还在职业生涯中斩获3枚长池游泳世锦赛金牌、4枚短池世锦赛金牌、1枚英联邦运动会金牌以及14枚非洲运动会金牌。这些成就不仅让她成为津巴布韦的国家英雄,也奠定了她在国际体坛的声望。 2018年以来,她一直领导津巴布韦的体育事务,同时担任津巴布韦体育、艺术与娱乐部长。她在2018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同时成为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此外,她还在2012年至2021年期间担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运动员代表,并于2014年至2021年担任WADA运动员委员会成员。 考文垂的当选创造了国际奥委会128年历史上的两个“首次”:首位女性主席和首位非洲籍主席。作为首位女性领导者,考文垂的性别身份具有商业杠杆效应,将有望拓展传统以男性为主导的商业矩阵,为奥运带来新增商业收入。考文垂的非洲背景还有望推动奥运在地域包容性。非洲拥有全球17%的人口,但仅贡献奥运商业收入的3.2%(2023年数据)。考文垂上任后,非洲市场的开发有望成为国际奥委会的又一战略重点。非洲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1万亿美元,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2.5万亿美元。

加拿大和中国在打嘴仗 疑似4名被处决毒贩都是华裔

在加拿大外交部对中国在今年处决4名加拿大籍毒贩提出了“强烈谴责”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3月20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回应说,打击毒品犯罪是各国共同的责任。中国是法治国家,对不同国籍的被告人一视同仁,严格依法公正处理,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加拿大方面的领事权利。加方应当尊重法治精神,停止干涉中国的司法主权。 根据加拿大外交部长乔美兰的说法,被执行死刑的4人都拥有加拿大和中国“双重国籍”的加拿大公民,不过基于家属保护私隐要求,无法讨论案件细节。如果核对公开报道的话,加拿大籍的范威、伍子平、徐伟宏、叶建辉因贩毒罪在中国广东被判死刑,目前还不清楚他们是否也在被处决之列。 2019年4月30日,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加拿大籍被告人范威等11人特大跨国贩卖、制造毒品案进行公开宣判。法院称,2012年7月至11月,范威等人在台山设立制毒窝点,共贩卖、制造毒品甲基苯丙胺(冰毒)63833.92克、二甲基苯丙胺365.9克,对范威、伍子平判处死刑。 2020年8月6日,加拿大公民徐伟宏被广州中级法院判处死刑。他被控在2016年10月购买用于生产毒品的设备和原料,在他人家中制造氯胺酮,并将氯胺酮储存在他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住所中。上述住所被缴获超过120公斤的氯胺酮。 2020年8月7日,广东省佛山市中级法院对加拿大公民叶建辉等6人作出一审判决,对叶建辉以运输、制造毒品罪名判处死刑。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叶建辉、卢汉昌与他人合谋制造、运输毒品。公安机关在被告人存放毒品的房间缴获含MDMA成分的白色晶体217.97千克,并在卢汉昌等人随身携带的包内及住处缴获毒品9.8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