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甘肃行:见识卓尼的“卓尔不凡”

“没有想到在大西北还能产出品质这么好的木耳。”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大峪沟木耳镇出舍村采访时,韩国《新华报》总编辑李茂娥说,韩国对木耳一直有进口需求,采访后,她已经将这里的木耳种植基地负责人联系方式推荐给在韩国的收购商。 6月23日,海外华文媒体一行参观卓尼县大峪沟木耳镇黑木耳产业。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活动来到卓尼县,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探访大峪沟、了解黑木耳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式木雕以及有“洮砚之乡”之称的洮砚镇,感受民族地区生态之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连接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卓尼县,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过渡带,拥有山雄石奇水丽林秀的卓尼大峪沟、车巴沟、卡车沟等自然景观,是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5年荣登“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6月23日,海外华文媒体一行探访甘肃卓尼大峪沟。九美旦增 摄 盛夏时节,俯瞰洮河两岸,温室大棚在青山脚下整齐排列着,大棚内一串串菌棒整齐列队,菌棒上色泽黑亮的木耳长势喜人。眼下,正是木耳丰收采摘季,村民提着水桶、箩筐,穿梭在菌棒之间,采摘、运输、晾晒。 “小小木耳产业究竟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多大收益?”巴西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关心这个问题。根据当地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卓尼县共有木耳产业龙头企业4家、合作社35家、种植大户53家,生产加工厂2个,形成“菌棒生产+基地种植+加工销售”链式发展模式,全产业链带动农户5680户9950人,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如今,随着黑木耳产业规模化、科技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新农人”参与其中。蒙俊杰是甘肃农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毕业后毅然选择返乡创业,靠着种植木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我现在自己种木耳,有14个木耳种植大棚和50亩露天木耳田。之所以敢尝试创业,是因为前期有政策扶持,而且销路不用担心。”蒙俊杰说。 2021年,卓尼县加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力度,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纳入“五个万亩”产业培育行动。蒙俊杰的创业企业作为产销龙头企业之一被引进该县进行培育。 发展产业,人才是关键。卓尼县为鼓励更多当地农业企业和农户种植食用菌,通过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建成1500万棒、500万棒菌棒生产线各一条,同时实施“千人千万”培训计划,培训食用菌专业栽培人员1000多人,投资1500万元打造了秋古、纳尼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为黑木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政府扶持,农户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当地弱劳力可以在家门口工作,这样的产业模式值得借鉴。”严佳说,自己也将会通过报道将该县的木耳产业故事讲给更多的人。 随后,采访团一行又来到卓尼县洮砚镇,制作洮砚最好的石料“老坑石”就产于此,这里也被称为“洮砚之乡”。 如今在卓尼县,仅砚石产地洮砚镇,就有近千人从事洮砚加工和销售,洮砚产业已然成为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家庭收入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卓尼县打造了洮砚文化街,这是一条集中展示当地洮砚文化的特色街区。目前,洮砚文化街已入驻洮砚研发销售企业26家,实现洮砚产品的产销对接。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一行采访卓尼县中国洮砚电商中心。九美旦增 摄 “采访到甘南,处处是风景,处处显文化。”南非《非洲时报》副总编孙想录在十年前曾来过甘南,十年后的今天再次来到甘南,被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民族文化以及现代化的农业产业所震撼。他表示,将通过笔触,让海外华侨华人对西北民族县域有更新的了解。

海外华媒甘肃行:探访“中国最美县域”秘境卓尼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采访团成员在卓尼大峪沟景区合影留念。(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在卓尼大峪沟景区表演的巴郎鼓舞。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采访团成员在卓尼大峪沟景区采访拍摄。(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采访团成员拍摄“三格毛”民族服饰表演。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华媒代表拍摄卓尼县旗布寺。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身穿“三格毛”服饰的藏族姑娘。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华媒代表在卓尼县木耳镇采访拍摄当地特色产业黑木耳。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华媒代表在卓尼县木耳镇采访拍摄当地特色产业黑木耳。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工作人员在卓尼县木耳镇一食用菌种植大棚内晾晒采摘的黑木耳。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华媒代表在卓尼县采访拍摄洮砚制作技艺。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探访其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悉,卓尼拥有雪山、峡谷、森林、草原、古寺、藏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图为华媒代表在卓尼县采访拍摄藏式木雕文化。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黄河首曲”甘肃玛曲“修复记”

中新网甘肃甘南11月5日电(刘潇 史静静)11月初,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乡道上,车辆疾驰而过,道路两旁草原的黄与天空的蓝遥相呼应,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水面上,宛若一幅巨大的油画,美不胜收。就在几年前,玛曲县黄河沿岸还是沙土肆虐的景象。 这些改变得益于玛曲县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沙化草原综合治理、防沙治沙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截至2022年底,玛曲县治理沙化地33.99万亩(沙丘6.51万亩、沙化草原27.48万亩),“黑土滩”型退化草地122.52万亩,退化沙化草原治理力度逐年加大,有效改善了黄河玛曲段生态环境。 玛曲,藏语是“黄河”之意。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黄河在玛曲县境内流经433公里,从南、东、西三面环绕而淌,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玛曲草原区成雨条件好,1335万亩的草场以及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和沼泽湿地,构成了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被誉为黄河“蓄水池”。 “玛曲的沙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这里是风口,多年前这片草原沙化严重、寸草不生,冬春季一刮风,沙子会混着土直往嘴里钻。”玛曲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马建云站在玛曲县退化草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治理区内如是说。 玛曲县海拔高、气候寒冷,很多植物都不适合在这里生长。自2012年治沙以来,玛曲县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总结,最终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沙丘治理技术模式,即“整地+植灌+草方格+施肥+土质改良+人工种草+围栏”。 马建云说,“如今,这里的沙化地已经被固定住,植被也在慢慢恢复,这就是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最好见证。” 11月2日,航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湿地。 九美旦增 摄 除了种草,玛曲县还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方向,以转变畜牧生产方式为重点,突出甘南牦牛产业,重点抓规模养殖、高效养殖,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家有300多头牦牛,以前每年大概有10万元的收入,如今通过科学养殖牦牛,每年收入翻了一番。”玛曲县河曲马场万头牦牛养殖基地负责人道吉仁青说,该基地通过集中补饲的方式,既控制牦牛的品质,还实现牦牛由季节性出栏向四季性出栏转变。 据道吉仁青介绍,实现四季出栏不仅可以增加牧民的收入,还会减少草场的压力。 11月2日,甘南州玛曲县河曲马场万头牦牛养殖基地养殖的牦牛。 王牧雨 摄 如今,玛曲县充分利用现有畜种资源,重点打造以舍饲养殖、短期育肥为主,以传统放牧方式优化品种为辅,对万头牦牛养殖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该养殖基地成功实现每头牦牛在原有基础上创收1000多元的四季出栏效益。 玛曲县委书记才让扎西表示,2021年开始,玛曲县全面启动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为期3年的项目,对矿山、森林、草原、湿地等进行系统修复,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达63.8万亩。截至目前,该县沿黄河逾5万亩连片沙化得到治理,草原生态沙化、荒漠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 才让扎西还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生态畜牧业作为玛曲的主导产业,是直接惠及广大牧民的特色优势产业。接下来,玛曲县要继续立足畜牧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生态畜牧产业,不断拓宽牧民增收渠道,加快推进玛曲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海外华媒甘肃行—扎尕那

扎尕那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镇 ,海拔3000米左右,周围最高山峰海拔4500米。“扎尕那”在藏语中意为“石匣子”。从迭山高处俯瞰,扎尕那的地形宛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完整古城。近年来,扎尕那村利用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以乡村旅游反哺生态保护、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路藏。 2023年,第25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公布中国甘肃扎尕那入选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海外华媒甘肃行:格萨尔说唱

格萨尔说唱玛曲被誉为格萨尔的发祥地。据考证,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境内就有格萨尔风物遗迹77处。同时在《格萨尔王》的史诗里上百次地提到玛麦玉龙松多这个地名,因此,玛曲被誉为格萨尔成长的摇篮,格萨尔文化发祥地。《格萨尔》说唱在玛曲地区流传最为广泛,其说唱以“说”和“唱”为表演的一人坐唱形式,用藏语唱、白。说唱时有的用当地民歌曲调演唱,有的用龙头琴自弹自唱,唱词文体散韵相见,艺人说唱时琅琅上口、回环曲折、曲调多样、巧妙呼应的旋律令人跌宕起伏、起落有序、回味无穷。《格萨尔》说唱艺人分为神授艺人和吟诵艺人,神授艺人即艺人与生俱來就会说唱《格萨尔》史诗;吟诵艺人即艺人从书中背记后说唱给观众。《格萨尔》说唱主要反映了格萨尔英勇善战、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英勇事迹。《格萨尔》说唱在玛曲民间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在漫长的岁月中,《格萨尔》说唱是陪伴牧民群众激发精神、创作生活的强大动力。其说唱内容以格萨尔故事为主,主要有《英雄的诞生》、《赛马称王》、《北方降魔》、《霍岭大战》《姜岭大战》等,说唱艺人在说唱表演时通过说唱形式把《格萨尔》故事说唱给观众。《格萨尔》说唱的长期流传,客观地表现了藏族人民的勤劳、善良、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海外华媒甘肃行:龙头琴”弹唱

玛曲龙头琴弹唱,甘肃特有少数民族曲艺曲种。龙头琴,藏语称(东令)来源于古代藏区的扎年琴,是一种由艺人自弹自唱、即兴填词的及唱、念、弹、舞于一身的综合性曲艺表演形式。玛曲龙头琴弹唱主要分布于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各乡镇,并流布于四川、青海等地的藏区。玛曲龙头琴弹唱艺术最早起源自西藏的阿里地区,当时将今藏族同胞用于弹唱伴奏的龙头琴称之为“阿里琴”。清乾隆年间,安多藏区二世嘉木样大师在西藏学习的时候,把阿里琴带到了拉卜楞寺。清末第四世嘉木样大师创作了大量的词曲,在安多藏区民间逐渐开始了传播。随后华尔贡延续和发展了拉卜楞寺院固有的龙头琴弹唱艺术,特殊的历史环境给予了它新的生命力。玛曲龙头琴弹唱在艺术表现上有四个基本点:一是多样性。说唱内容丰富,既有历史、史诗片段,又有日常生活、人文风光等等;,表演形式多:有词、有唱、、有舞、有唱、有舞。二是正规性和随意性。正规性即有固定时问和地点,而随意性则不分时问、地点可随时弹唱。三是民众性。是玛曲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成了人们在茶余饭后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的一种主要方式。四是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弹唱是表演和演唱相结合,弹唱者可站可坐,不拘束。玛曲龙头琴弹唱是维护藏区民族团结发展的基石。具有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地位,而藏区弹唱是各民族融汇交流、社会和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玛曲龙头琴弹唱是格萨尔王史书的传承和发扬载体。玛曲县是格萨尔王的发祥地,自古就有“卓格岭地”之称,被学术界评为“格萨尔风物最集中和最具动态地区之一”,并因此留下诸多神话传说,专门说唱《格萨尔王传》的玛曲民间艺人以说唱的形式广泛流传并世代传承下来。玛曲龙头琴弹唱是祖国民族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明珠,是兼具民歌和古典史诗品性的综合艺术品种,是祖国民族艺术中绚丽的花朵,保护继承和发展这颗耀眼的明珠,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外华媒甘肃行——玛曲龙头琴弹唱

玛曲龙头琴弹唱 , 甘肃特有少数民族曲艺曲种。龙头琴, 藏语 称 ( 东令) 来源于古代藏区的扎年琴, 是一种由艺人自弹自唱、 即 兴填词的及唱、 念、 弹、 舞于一身的综合性曲艺表演形式。 玛曲龙头琴弹唱主要分布于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各乡镇, 并流布于四川、 青海等地的藏区。 清乾隆年间, 安多 藏区二世嘉木样大师在西藏学习的时候, 把阿里琴带到了拉卜楞寺。 清末第四世嘉木样大师创作了大量的词曲, 在安多藏区民间逐渐开 始了传播。 随后华尔贡延续和发展了拉卜楞寺院固有的龙头琴弹唱 艺术, 特殊的历史环境给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玛曲龙头琴弹唱在艺术表现上有四个基本点 : 一是多样性。 说 唱内容丰富, 既有历史、 史诗片段, 又有日常生活、人文风光等等;, 表演形式多: 有词、 有唱、 、 有舞、 有唱、 有舞。 二是正规性和随意性。 正规性即有固定时问和地点, 而随意性则不分时问、 地点可 随时弹唱。 三是民众性。 是玛曲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 成了人们在茶余饭后自弹自唱、 自娱自乐的一种主要方式。 四是艺 术形式的独特性。 弹唱是表演和演唱相结合, 弹唱者可站可坐, … Read more

华媒甘南行—玛曲大经筒

阿万仓镇宁(娘)玛寺大经筒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藏式转经筒,该转经筒总高度42.38米,内部装藏大藏经1080部约11万册,旋转经轮总重量320吨,其中黄金用去60公斤。虽然体重庞大,但它靠着信徒的力量无时不在转动。据传,转动经轮一周,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 该转经筒于2018年8月31日落成开光,并以“世界最大的大藏经转经筒”载入吉尼斯纪录。

海外华媒甘肃行——玛曲县长杨智明推介玛曲县

玛曲藏语是“黄河”之意,位于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甘肃省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严酷、唯一不产颗粒粮食的纯牧业县,境内平均海拔3600以上,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拥有集中连片的天然优质草场1288万亩,是河曲马、阿万仓牦牛、欧拉羊和河曲藏獒四大优良畜种的中心产地。这里矿产、水电、风能、太阳能、藏药材、旅游等资源丰富,特别是黄金储量居甘肃省首位;风电、光能、抽水蓄能分别可装机180万千瓦、1640万千瓦、300万千瓦,是甘南州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151种野生药用植物,冬虫夏草、雪莲、贝母、红景天等20余种名贵药材可采集利用,素有“天然藏药材宝库”之称;这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有“高原明珠”之称的首曲大草原、有被誉为“花和鸟的海洋”的西梅朵塘、有令人神往的“七仙女”峰等,还有历史悠久的11座藏传佛教古刹,“天下黄河第一弯”“世界最大最美湿地草原”“格萨尔发祥地”“中国赛马之乡”“藏族民歌弹唱故里”等品牌享誉海内外。 玛曲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黄河虽发源于青海,但成河于玛曲,黄河干流从南、东、西三面环绕玛曲433公里,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水源补给量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故有“中华水塔”“地球之肾”之美誉,是维系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天然屏障。 近年来,玛曲立足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地位,牢固树立上游意识,主动担起上游责任,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累计治理沙化地33.99万亩、“黑土滩”退化草地127万亩、修复湿地42.3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98.4%,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同时,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抓招商、上项目、优环境,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民生保障、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步伐,全县呈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现代畜牧业阔步前行、文化旅游欣欣向荣、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新产业强劲崛起的发展局面。如今的玛曲,处处闪现着幸福灿烂的笑容、处处散发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处处洋溢着繁荣和谐的景象。 玛曲因黄河而得名、依黄河而兴盛,也必将依靠黄河走向繁荣。我们真诚邀请各界朋友来玛曲草原感受世上最浓烈的人情,聆听天下最嘹亮的歌声,解读雪域最神奇的奥秘,体味高原最宁静的人生,徜徉世界最自由的户外天堂。我们期待各界朋友到玛曲观光旅游、投资兴业,与玛曲人民一道共创玛曲幸福美好的明天。

“藏族民歌弹唱故里”甘肃玛曲非遗数字化焕新生

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文化馆馆长拉毛卓玛1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近年来,该县通过拍摄非遗宣传片、数字化整理非遗档案、非遗传承人线上教学等方式,让草原上的说唱内容得以永久保存,依托网络平台让非遗走近年轻人。 拉毛卓玛说,玛曲是“不产颗粒粮食”的纯牧业县,纯牧业生产生活方式孕育出了诸如藏族民歌弹唱、格萨尔说唱、牛角琴演奏、藏鹰笛演奏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玛曲被誉为“藏族民歌弹唱故里”。 “利用互联网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拉毛卓玛说,该馆鼓励藏族民歌创作发展,培养民间弹唱艺术家,创编了以“格萨尔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文艺作品,全面摸排县域内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等,对濒危的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抢救。 5月8日,格萨尔说唱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才布扎现场表演。九美旦增 摄 截至目前,玛曲县共有国家级、省级等非遗项目100多项;有国家级、省级等非遗传承人300多名。该馆已对65项非遗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展示。 58岁的玛曲县尼玛镇牧民才布扎是当地格萨尔说唱传承人之一。随着牧民产业结构改变和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大众传播媒介日益普及,才布扎曾一度为格萨尔说唱的传承忧心忡忡,直到数字化非遗保护的推动,让他宽慰不已。 如今,才布扎还通过微信网络平台教授学生,目前有来自青海、四川、甘肃等地的学生30多人。 5月8日,牛角琴演奏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尕藏旦巴展示其创作整理的演奏曲谱。九美旦增 摄 “80后”尕藏旦巴是玛曲县牛角琴演奏第二代传承人。他说,牛角琴是玛曲县独有的一种弦乐器,曲谱的缺乏和牛角琴制作工艺的复杂,使该艺术传承后继乏人。 “数字化是让民族艺术瑰宝得以完整保存的必经之路。”尕藏旦巴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4首曲目已被刻录成光碟,通过网络平台得到广泛传播。目前,他正在创作牛角琴的演奏曲谱,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 据玛曲县文化馆介绍,该馆还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当地非遗保护中心、非遗传习所,通过非遗传承人授课传艺,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民间艺术,最终加入保护、传承、弘扬非遗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