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博大文化视野(4月9日)

【文化杂谈】

“规范治理”与“微控治理”

——西方现代型个体生产的双重奥秘(下)

步虚

我们在前面提到了德国社会学家库克里克撰写的《微粒社会——数字化时代的社会模式》一书,并指出:所谓“微粒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微控社会或智能微控社会。

“微粒社会”是一个高度差异化的社会,但是这种差异化不是无序的差异化。所有的差异都建立在丰富的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基础上,人们通过各种数据来了解差异化个体的各种信息,并可以在这些信息中对个体做出判断,甚至可以对个体的行为施加影响。每一个平台用户,实际上都被智能技术描绘为一系列的数据轮廓,这个数据轮廓虽然不是同质性的规范个体,但是仍然可以成为有序治理对象。换句话说,今天的治理技术的效力,并不体现在将所有个体规训为固定的范式,而是通过准确的数据轮廓的描绘,将个体细节数据塑造为可以治理的对象。

譬如,今天人们熟悉的通过APP购买商品的行为,并不是规范的,因为个人在购买什么商品时,并不具有一个购买的规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的购买行为是不可控的。现在的大数据技术通过简单的智能计算,就能从个人浏览的商品中判断出他的购买意向,从而在页面显示上自动推送他可能会感兴趣的商品,而他看到这些商品后,会有如着了魔的一样下单。在个人购买的时候,并没有一双权力的眼睛在背后凝视着我,商家或APP对我的购买行为是“放任”的,但他的购买结果对于商家来说,仍然是可以预期的,这就是微控机制,一种新的治理技术的效果。这种效果,建立在细节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上,从而可以对每一个个体进行差异的分析和判断,并作出信息上的导向。我们看似自由的网络购买行为,实际上在强大的数据网络背后已成为某种智能控制的对象。

如果说规训社会下的治理是一种标准化的规范治理,那么今天面对的这种全新的治理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精准治理或微控治理。它之所以是精准的、可微控的,并不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按照统一的规范来行事。与之相反,在所有的行为和思想中,今天的个体是差异化的、放任的、偶然的,但这种差异化恰恰是数据化智能分析的结果,我们变成了数据下的特定的独特对象,而智能控制能够精准地判断我们的需求和行为,从而达到精准治理、微控治理的目的。当标准化的规训个体,变成微控机制下的放任个体时,治理技术也从规范治理走向了微控治理,过去的“规训社会”亦变成了“微控社会”。在微控机制主导下的“微控社会”,个体呈现出数据上的差异化,正如库克里克所指出,“数据越多,我们的特征就越清晰可见,数据越丰富,独特的个体就越多,网络化程度越高,个体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在这样的“微控社会”中,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发现的权力。在福柯笔下的圆形监狱中,尽管我们看不到监狱的中心瞭望塔上的看守,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在那里;在监控摄像头下,我们总感觉到有一个无形的目光会凝视着我,在监控探头下的我会保持着规范的行为。然而,在今天智能时代的“微控社会”下,根本没有让我们行为保持规范的权力,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受到控制。

总而言之,通过规训人的身体而形成的“规范治理”和通过表面放任而实际掌控人的日常行为细节而形成的“微控治理”,正是西方现代型个体生产的双重奥秘。(2021-04-04)

【诗文春天】

有情共饮杯 珍惜显美德

谭文春

去日本旅行,东京的银座必逛。累了,在星巴克休息,我和同伴一人一杯咖啡。看见旁边有三个日本女人,着装时尚,举止优雅,言语娴静地聊着天。奇怪!她们桌上只有一杯咖啡,杯里插着三根吸管,三人一边闲聊,一边你一口我一口轮流喝着。她们喝得自然、随意、流畅,倒把我们看傻了。众所周知,日本的是一个比较干净的国家,日本人的卫生意识也是比较强烈,很注重个人卫生,分餐进食在日本是很普及。第一次看见这种数人同饮杯盏的现象,脑筋一时还真转不过弯儿来。

同行中有一位旅居日本的朋友,看见我们一脸不解的表情,笑起来,说:“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我刚来日本的时候,接触到一些日本人,看到他们之间发生这样的事,一开始也惊得我差点掉了下巴。”

朋友刚来日本那会儿,有一次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唱卡拉ok,他自己点了一杯饮料,喝到一半的时候,有个日本同事走过来,说想尝下味道,可不可以喝一口。他心里当时是拒绝的。因为我们中国人,从小被教育不要跟别人共用餐具,不要让别人喝自己的水杯,避免传染疾病。我的这位朋友是个脑袋灵光的聪慧人,他没有立即拒绝这个日本同事,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觉得,日本同事的态度很自然,他这样做一定事出有因。于是迅速地左右看看,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就是很多日本人,他们都是三五个人围在一起谈论,桌上就放了一杯饮料,杯子里面插有几根吸管,大家你一口我一嘴,轮流嘬吸,只有他一个中国人独自端着一杯独饮。我的这位朋友立刻意识到拒绝会产生不良后果,入乡随俗,便大方地回答:请!

这位朋友告诉我们,这种大家共饮一杯的习俗,其实只为证明一件事:我们很亲近!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是一伙人,不吃一锅饭,都是这个道理。我由此联想起来,这种现象并不是只有日本人才有,小时候在农村,我看见农民大伯会递自己的烟锅给关系近的人抽,那人很自然地接过,用手抹抹烟嘴儿,叼进嘴里就吧嗒吧嗒地吸。如果那人不接受,表达的意思就是拒绝对方的感情,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很难说不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其实世界各地都有这种习俗,比如阿根廷人喝马蒂(MATI:冬青叶)情形与此类似,他们认为只有很亲近的人才同饮一杯水,是对朋友的尊敬。蔡澜先生在《阿根廷之旅》这样介绍——马蒂是友人之间喝的东西。阿根廷人身带热水壶,里面插上一根银制的吸管,慢慢地吸饮,吸过之后有时给第二个人,都是同一吸管。看得一旁的香港人面色特青,害怕传染得病。但阿根廷人从不考虑这些,如果把马蒂递给你,你不接,显出害怕的样子,那么你们永远都做不了朋友,你是永远的敌人。我也曾去过中国彝族喝“转转酒”,不分场合地点,也无宾客之分,大家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一杯白酒从一个人手中依次传到另一人手中,各饮一口。一个酒杯在众人间传来传去,传达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情谊。

我想,日本人同饮一杯这种习惯,除了表明相互间关系亲近以外,另一个原因,也是他们崇尚节俭的一个重要证明。

另有一位在日工作的朋友,也说起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跟一个日本同事去吃饭,各自点了一份拉面。他因为胃口不好,吃了一半就剩下了。那位日本哥们儿呼噜呼噜把自己那份拉面吃完,看看朋友剩下的半碗拉面,说出一句把中国人惊得如遭雷劈的话:“你不吃就给我吃吧。”然后那日本哥们儿就在朋友的默许下,把他剩下的拉面还有汤都喝完了。

说实话,作为中国人,的确不习惯吃人家的残羹冷炙,即使是亲兄弟剩下的东西也不愿吃。纵然,从小我们都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老不会忘,也知道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养成了一粒米掉在桌子上都得捡起来吃掉的良好生活习惯,但要让我去吃别人吃过喝过的东西,还是别扭!但是日本人却不嫌弃,吃得津津有味,而这个人还仅仅只是一个同事。

我想这可能跟日本从小教育有关,弹丸之地,资源稀少,勤俭节约,人人崇尚,连幼儿园里的小孩子碗里都不会剩一粒米,所以成人也多具备节俭的美德,表现在生活中就是每一个细节都精致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文化:珍惜食物,看到别人浪费于心不忍!养成这种良好的美德会伴随人的一生,不会因时间和地域的改变而消减。我也亲眼见过在中国的日本人,他们吃饭也是这么随意,酒、饮料都是可以互相喝来喝去的。有一年家人生病住院,在医院的餐厅,看见一位日本老医生吃同事剩下的饭菜,他吃过的饭碗里面干干净净,一粒米不剩,简直可以不用清洗。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系列(二十八)

子厚与东坡之养生比较

洋中鱼

在古代,无论帝皇将相儒道僧尼,还是江上渔翁山野樵夫,都是很注重养生的。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生活上主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衰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好色、斗殴、贪得均可损伤身体,威胁生命。这“三戒”恰恰反映了孔子“仁者寿”的观点。只有将“三戒”贯穿一生,才能充分享受健康人生。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中指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欲望。从表面上看,是谈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而实质上却从精神因素角度劝诫人们清心寡欲,心安质朴,少存私念,方可健康长寿。《庄子-外篇-刻意》云: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黄帝内经》指出,保持身体健康要做到“三有”,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反之则易患病,因为无节、无常、无序是多种疾病的诱因。

柳宗元和苏轼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翘楚,苏轼晚年还特别喜爱柳宗元的文章,两人的遭遇也基本相似,同遭贬谪而寄情山水,但是享年相差甚远,苏轼比柳宗元贬谪的时间长地点多,却活了64岁,而柳宗元只活了44岁。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他们被贬谪后的心绪大为不同,柳宗元怨中有恨,恨朝庭不辨忠愚;苏轼却怨中有乐,乐尽享造物主之无尽藏也。所以,后人都说柳宗元内敛苏轼舒展。

柳宗元贬到永州,从此一靡不蹶,他在写给岳父杨凭、故交许孟容、萧免、李建、裴顾十郎等人的信中,充满了乞怜和焦虑,在众多的山水游记、寓言和诗歌中,也流溢着怨怼和郁闷。苏轼却不同,在历经种种磨难之后,他更懂得收藏和珍惜一点一滴的快乐,活出了一派天真、一派精彩。比起柳宗元的孤独高洁和幽峭疏淡来,更有百折不挠向上进取般的积极意义。比如,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贬到谵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如果我们在想起他的《念娇奴.赤壁怀古》,更能感受到他的潇洒与豪迈。

 

【华峰凌云】

祖国之春

许华凌

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雄鸡报晓,那是对春的呼唤;金鼠送瑞,那是对春的期盼;童叟抚槛,那是对春的遥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红灯笼喜庆吉祥,霓虹灯流光溢彩,冰雪消融万物苏醒,铲除瘟神夜空璀璨。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乡村的农家小院,在广袤的巷陌和浩渺的天空中弥漫。阳光普照小庭除,草色遥看近却无。莫叹寻春春不见,忽如一夜景光殊。

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楼一夜听风雨,驿使明晨到我家。莫叹寒霜襟袖冷,春在腊梅一朵花。大地回暖,冰雪消融,长河解冻,万物芳华。两岸长堤绿嫩柳,一江春水戏群鸭。悠扬妙曲,谁家玉笛飞声,壮我酒兴诗情,诱我满腹文华;袅娜仙音,哪个歌声婉转,迢递春风十里,让君情系天涯;迷醉中,遥望处,银铃脆响,巧笑嫣然,窈窕淑女,笑泛春槎。

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羌笛多情歌杨柳,春风普度玉门关。没有了“春风疑不到天涯,四月边城未见花”的慨叹;“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万物欣然。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春是安好,碧水蓝天。南疆北国,东土西域,神州大地,广袤中华,祖国同春。春满河山,春满人间。

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在消灭瘟神的号角里,春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春在脱贫解困的奋斗中,春在瘟神遁去、疠疫荡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全国上下一片欢呼的庆典中。春在蓝图里,春在画卷中,春在乡村,春在城市,春在甩开膀子、撸起袖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韶华的奋斗中。让我们满怀豪情,热烈地迎接新时代的特色春天,拥抱春天,圆梦春天!

 

【细语微光】

清明时节泪纷飞

紫月天

 我想念母亲,清明就在眼前了,思念越发浓烈……

三年了,妈妈离开我的那一幕,始终萦绕在眼前。“肖艳!”妈妈因癌症病痛,紧闭的双眸,突然,睁开了!我呼唤着:“妈妈、妈妈…….”妈妈是想和我说话的,张开嘴,血汩汩的从嘴角留了出来,妈妈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清,我一遍一遍的呼喊着:“妈妈、妈妈……”妈妈的眼角留下一滴泪……妈妈走了,带走我所有的悲痛离开了。

三年了,妈妈慈爱的微笑依旧在我的心间。妈妈手巧,织毛衣是一绝活。附近邻居经常毛衣织得半截,不知道怎么继续了,便提着毛线袋子,过来向妈妈请教,妈妈常常微笑着指导一针一线地绕圈,连针穿花。耐心的笑容,吸引了我这个毛糙的丫头。看着我笨手笨脚地学织毛衣,妈妈是一脸无可奈何,笑着说:“我怎么有你这个蠢丫头!”我是抓耳挠腮,费尽心思也找不到原因。我该遗传妈妈的心灵手巧才对呀!好在妈妈严格地督促,要不我中途便放弃学了。终于当我织成人生的第一条毛巾,暖暖的、顺顺的,我乐颠颠跑到妈妈身边,妈妈柔和地说:“傻丫头也会织围巾了!”那一刻的开心烙印在心间,如同天边的暖阳照着我一路向前。

三年了,妈妈严厉的批评依旧留在我的手上。妈妈是咱家的“高级厨师”,每每进餐时分,都能闻到食物扑鼻的香味,清炒菜苔、炖藕汤、凉拌皮蛋……长大了,我依然保留着一个“坏习惯”,大家还没有上桌,我就开始裸漏好吃本色,拿起筷子尝尝鱼、来块鸡腿……美味呀,妈妈做的菜是人间美味!可是参加工作了,还不会做饭做菜?妈妈着急了,开始一点一滴的教我。做个鱼吧,鱼皮常常煎破了;煮个粥吧,没把住时间,煮了一锅胡粥;炒个青菜,成了水煮青菜。妈妈气得,牙痒痒。直说:“你不是我丫头!”这么大了,还打手板!没办法,再不用心!下回老妈要拿尺子打人了!用心学做饭,跑到书店,买了一堆食谱,研究,何时加油加盐,做鱼做肉要提前腌制……终于,在父母的鼓励支持下,我做的饭菜端上桌,也有着诱人的香味,妈妈说:“丫头长大了,饭菜做得比妈妈的好吃多了。”其实,世界上最好吃的饭菜,永远都是妈妈的味道。

又是一年清明,妈妈的微笑就在我的身边,我能感觉到;妈妈殷切的期盼就在我的眼前,我能看到。

我开始走向下一个驿站,妈妈,春暖花开,你在远方,可还安好?(紫月天)

 

【飞鸿传书】

又到清明祭祖时

惠军明


  清明节悄然而至,又到祭奠扫墓祭祖时,心情不由沉重起来。亲人远逝,化为尘土,但恩情常在,记忆永存。
在童年的记忆里,清明祭祖是充满仪式感的。那一天家人会早起忙碌,摆上祖先照片,摆放祭祀果品,点燃香烛。姑妈、姑姑会准时从婆家归来,陪奶奶说话,回忆爷爷的过往。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照例要炒上几个好菜,作为祭品去上坟的。
时间差不多了,家人准备去爷爷坟头,首先是召集众人“开烧纸”。那些烧纸叠印在一起,不便焚烧,需要将其一张一张分开。这个活动农村有讲究,女子只能旁观,不能参与。爸爸叔伯,我和堂哥堂弟们积极踊跃“开烧纸”。我们捏过几沓麻纸,蹲在地上,动作迅速。一沓麻纸被剥离打开后,我们还要抓其一端拧成一团,宛如一个个火把,目的是为方便携带。所有准备好的烧纸都已经开好拧好,于是我们端着木盘,提着竹篮,装好祭品,带上铁锨,默默走向坟头。
以前农村是土葬,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专属墓地。那里坟茔成排林立,荒草萋萋。过去故乡贫穷,能给逝去亲人立碑的人家还是少数。靠着记忆找到爷爷的坟,爸爸叔伯用铁锨不断铲除野草,姑妈姑姑将几片烧纸压在坟头。祭奠开始,我们点燃纸钱,开始呼唤爷爷来捡钱,希望他在阴间富足,能过上无忧无虑的好日子。不久姑妈姑姑开始哭泣,声音悲悲戚戚,高低起伏。她们边哭边嘴里念叨着,追述爷爷的可怜和辛苦,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爷爷去世我还小,记忆很模糊,但听着她们的哭诉,我心里心里不由阵阵酸楚。爷爷终生务农,为养活一家人鞠躬尽瘁,值得尊敬。烧完纸,我们献上祭品,倾洒酒水,磕头致敬。那些果品糕点、四样炒菜,一部分被埋入泥土里,剩下的家人会分而食之。大家与爷爷一块在坟头聚餐,好似又回到其乐融融的从前。
在我二十岁的时候,八十岁的奶奶也永远离开了我们。她寿终正寝,算是喜丧。奶奶一生勤劳,含辛茹苦,拉扯儿女六人长大成人。她一生与土地为伴,最后魂归大地,入土为安,和爷爷合葬在一起。从此每年清明节扫墓祭祖,我们的哀思又加重了一分。我从小和奶奶一块生活,奶奶对我照顾有加,我对奶奶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年清明节悼念时我都一丝不苟,认真虔诚,真心感恩奶奶的关爱之情,祝愿她老人家安息。
几年前,一家之主的爸爸突患癌症,不久竟然撒手人寰。对于爸爸的过早离世我是难以接受的,在我眼里他还不算苍老啊!爸爸一生坎坷,当过生产队的会计出纳,做过民办教师,入过基建队,恢复高考后又成为中学教师,后来还承包过校办工厂。他面对苦难,不畏艰难,强势果敢,责任心强,为家里做了许多大事,是当之无愧的顶梁柱。年富力强时的爸爸目光深邃,精神矍铄,大步流星;但病入膏肓时的他却两眼无神,身体削瘦,形容槁枯。爸爸如同巍峨大山,为家人阻挡风雨,无私奉献。我从来没有想到这座大山会突然崩塌,他的离去令我难受痛苦,茫然失措。爸爸走时对世界无限眷恋,对亲人恋恋不舍,他的遗书字字动容,句句感人。爸爸朴实真率,不喜欢繁文缛节,遗书交代自己后事让一切从简。妹夫读完遗书很感动,他认为爸爸不同流俗,拥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清高。
又到清明扫墓祭祖时,我们在故乡公路边寻找着爷爷奶奶的坟墓。那一片坟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成为一片绿化林。烧完纸,我们又去祭拜爸爸。土葬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如今都实行火葬,村里有专门安置骨灰的纪念堂。捧着爸爸的灵位,我们声音哽咽,泪如雨下。
又到清明扫墓祭祖时,我们深深鞠躬,感恩缅怀。愿所有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一切安好!

 

做个心灵发光的人

李占忠

曾经有一幅画令我十分震撼。

《呐喊》是挪威眼疾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名作。这幅自画像让人不寒而栗,画中的蒙克一脸愁容地躺在病床上,一只手无力地捂着眼睛,深蓝色的异物在浅色背景中格外突兀。他的恐惧来源于自己的眼疾一一玻璃体积血。

1930年,66岁的蒙克发现自己患上了这种眼疾,他坚信的用画笔将眼疾让他看到的世界记录下来。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我仰望天空时,这些暗点以鸟群或乌鸦的形状出现在我的视线内,这些应该就是积累在玻璃体边缘的血块。”正如此,《呐喊》由具体、真实的描绘了他自己人生中的生、死、悲、爱,是内在的情感,是心灵的呼唤,是生命的呐喊,是灵魂的不屈,是讴歌生命与现实的顽强抗争。

由此我产生深度的思考。眼睛,是一种通行的世界语言,蒙克虽患眼疾,但自我是发光的,心灵的语言永远是坦然而透彻的。因为,眼有疾,心无疾的人,心灵丰盈着阳光,心的“目光”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豁达。心灵发光的人,人生才有“颜色”,才能看到整个世界。

我觉得,用心去欣赏领悟传世佳画,就是意味着改变自己。当一幅画点醒我们初心和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使我们的人生积淀一天比一天厚重。岁月嗖嗖,红尘滚滚,我们何尝不是在生活难以尽如人意的环境中拼其扛过,何尝不是在喜怒哀乐的岁月里浮生流年?。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诚然,岁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眼睑,但用心洞察世态,让心灵发出最亮的“目光”,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在物欲横流、浮躁不安的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用眼睛捕捉着自己人生的焦点,而忽略用心灵的“清晰度”去正视自我,去洞察世界。人们一旦邂逅生命里的水月镜花,面对人生的无奈,残酷的现实,喧嚣的世界,自然是有人选择面包,有人选择爱情。但信念淡化、精神萎靡、功利奢望、唯利是图、叹惋忘念、唏嘘厌世、玩世不恭等,都在荒芜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无疑是“心疾”的表现种种,这些人即便没患眼疾,但內心却是空虚、暗淡的。因此说,“心疾”比眼疾更可怕!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出生到成长、结婚、生子、育儿、饴孙,直至耄耋之年,哪能轻易逃出三界之外?你我皆凡人,终逃不脱生、老、病、死。身在年深月久的俗世红尘里,无论历经多少坎坷,无论尝过多少苦痛,无论沧海桑田,无论如何,生活在继续,生命在延续。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能没有倾国倾城之貌,可能没有腰缠万贯之财,可能没有博大精深之学。但是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心有一束光,能照亮前方;有一些品质,能穿透胸膛;有一些信仰,能让心灵闪闪发光。都说行走凡尘,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可生于红尘,长于浊世,谁都会有不幸,谁都会有烦恼,生活不可能千般如意,人生也不可能万事圆满。人生的波澜,取决于自已面对风雨时的态度。可我相信,不管人生的路多么曲折,多么难走,在我们心灵深处,依旧会执着诗和远方这种浪漫的追求。内心无花,似锦繁花与荒芜无差;眼里有光,目光所及皆是美意。心中有阳光,一滴水也能映照出星光的模样;心中有沉香,一朵花也能芬芳出人生的坦荡。做一个心灵发光的人,即便经年之后,时光渐老,也能披荆斩棘,走向光明。

人生如观画,一路赏着,品着,唏嘘着,感动着,常常能够走进画中人物的內心与人物休戚与共,引起共鸣。哀人生之须臾,羡宇宙之无穷。如果在观画的时候只注意到色彩的关系,或没有重视它内在的生命力,是因为从来没有人花费时间去用心地欣赏绘画的魅力和独特性,那么就是“捡了芝麻丟了西瓜”。

当我们固执于用眼睛回眸自己人生的幽暗之处时,有时我会想到,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做一个心灵发光的人,照亮生命的未来。

(责任编辑: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