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 李书磊出席并宣布开幕

9月27日,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宣布开幕。 中外嘉宾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也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孔子文化节作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载体,在推动世界文明对话、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中外嘉宾表示,包括孔子思想在内的各国思想家的宝贵遗产,需要我们共同守护、代代传承、创新发展。要从伟大先哲的思想中汲取滋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研究阐释、活态传承,使其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光彩。要把握数字化发展时代机遇,聚焦世界文化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推动文化“与时偕行”,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田。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在文学艺术、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打造高水平品牌活动,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绚烂多彩。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以“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为主题,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

走进海南三亚:崖州古城越千年 科技新城踏浪来

“崖州古城的城址地面要比周围高出四米至五米,使其虽临河近海,却能在雨季免受洪涝的困扰,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9月26日,在向到访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介绍崖州古城时,三亚市崖州区崖城村村委会主任陆卫平娓娓道来。 (9月26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崖州古城,了解三亚的历史文化。) 走进崖州古城仅存的城门——文明门,充满古韵的少司徒牌坊映入眼帘,穿过牌坊后的古城街道,就到了始建于宋朝的崖城学宫。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德、隋朝谯国冼太夫人、唐朝大和尚鉴真……耳熟能详的名字和脍炙人口的故事静静展陈在崖城学宫内,向来客无声地讲述穿越千年的历史。 (9月26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崖州古城,了解三亚的历史文化。) 走上崖州古城街头,挑篮叫卖槟榔的阿姐、街边闲聊喝老爸茶的阿公、卖汤粉的小店……古城与今人融合,透出人间烟火气。 (9月26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崖州古城,了解三亚的历史文化。图为崖州古城内的少司徒牌坊。) 三亚古称崖州,早在西汉时期就序列于中国版图。崖州古城位于现今的三亚市崖州区崖城村,始建于南宋时期,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是中国最南端的古城,至今保存有南宋时期修建的古城墙。古城周边,还有历史文化深厚的水南村、保存着明清古建筑群的保平村、充满南洋风情的近代骑楼街等,清晰的历史脉络让人很容易理解崖州古城“两千年建置史,八朝州郡治所”的由来。 (9月26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崖州古城,了解三亚的历史文化。图为崖州古城城门文明门。) 崖州古城“讲述”着三亚的历史,三亚的未来则蕴藏在古城近旁的一座科技新城里。伴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发展浪潮,三亚利用独有的气候和临海区位优势,在离崖州古城不远的崖州湾谋划打造以南繁种业、深海科技为重点的科技新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图为航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海外华文媒体人士26日走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作物表型团队科研骨干李艺超,在小型试验田里现场操作,向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展示如何通过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中国南繁始于上世纪50年代。李艺超说,三亚地处热带,具备给夏季作物加代育种的天然优势。水稻、玉米、大豆、瓜果等作物的育种材料,在秋季收获后拿到海南来进行南繁加代育种,也因此,南繁基地被称为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在中国已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中,有七成以上经过了南繁的培育。”她说。 (9月26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入了解南繁种业、深海科技等产业领域的发展成果。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参访。) 如今的南繁更具科技含量。李艺超介绍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时说,这一平台可搭载高光谱传感器、三维激光等多种传感器,十分钟左右时间就可以快速获得植物的高度、叶子的形态等表型特征并进行基础分析,从成千上万的试验植株中,挑选出综合指数最好的几株,再由科研人员开展进一步育种工作,大大节省了育种时间。 南繁育种成果丰硕,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深海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工程师翁启旺就向海外华文媒体人士们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深蓝号”波浪滑翔机。 (9月26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入了解南繁种业、深海科技等产业领域的发展成果。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参访。) “别看它个头不大,其貌不扬,发挥的作用可不小。”翁启旺说,这是一种完全依靠波浪能驱动的水面无人自主航行器,可连续海上作业一年以上。通过搭载不同的设备,“深蓝号”波浪滑翔机可以应用在海洋水文气象监测、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水下目标探测等多种场景中,目前该设备已实现批量生产。 据介绍,自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筹备建设以来,吸引了大批科研院所和相关的科技企业前来扎堆。截至今年8月底,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共集聚国家级科研平台3家,省部级科研平台30余家,院士工作站10家,累计登记在册企业上万家,产业集聚效应已显。 (图为航拍三亚市崖州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三亚感受到历史与科技的碰撞与交融,让海外华文媒体人士颇有感触。“在我的印象中,三亚只是一座旅游城市,参访过崖州湾科技城,我才知道这里还是一座科技新城,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澳大利亚壹本传媒首席执行官张萌说。 菲律宾《商报》编辑陈淳淳则表示,在崖州古城看到了三亚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则“看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活力,未来拥有无限可能”。(完)  

探访海南“鳄鱼小镇”:存栏量近40万条 市场供不应求

9月25日,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海南省东方市有名的“鳄鱼小镇”三家镇,深入了解当地蓬勃发展的鳄鱼养殖产业。据介绍,目前“鳄鱼小镇”养殖鳄鱼近40万条,市场供不应求。 (9月25日,在海南省东方市的“鳄鱼小镇”三家镇,深入了解当地蓬勃发展的鳄鱼养殖产业。图为海南鳄珍鳄鱼园内养殖的鳄鱼。) 在中国,自2003年起,暹罗鳄、尼罗鳄和湾鳄被列入可商业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名录,并于2019年进一步被纳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根据相关法规,上述三种鳄鱼在获得适当许可和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合法养殖和商业利用。 (9月25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鳄鱼小镇”,探访中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图为海南鳄珍鳄鱼园内养殖的鳄鱼。) 三家镇鳄鱼养殖企业海南鳄珍鳄鱼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胡蕴介绍,作为冷血动物,鳄鱼偏爱晒太阳,相较福建和两广地区,海南省东方市日照时间长,更适合养殖鳄鱼,且能将鳄鱼苗养成商品鳄的时间缩短半年。 (9月25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鳄鱼小镇”,探访中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海南鳄珍鳄鱼园参观。) 鳄鱼产业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介绍,养殖鳄鱼有多种方式实现经济效益。活体鳄鱼方面,可出售鳄鱼苗,以及体重30斤到50斤之间的商品鳄,各养殖场之间还交易种鱼,“单条五百斤重的种鱼,价格超万元(人民币,下同)”。此外,鳄鱼皮也是养殖场的重要收入来源。 (9月25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鳄鱼小镇”,探访中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海南鳄珍鳄鱼园参观。) 三家镇红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符振立介绍,鳄鱼产业2015年刚起步时,村里的楼房数量屈指可数,如今已有183栋两层以上的楼房,它们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鳄鱼楼”。 (9月25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鳄鱼小镇”,探访中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 鳄鱼养殖产业发展还培养出一批鳄鱼养殖能手。村民张师办就是其中之一,他家有鳄鱼养殖池40亩。“2023年养了将近8000条小鳄鱼,成本100多万元,赚了200多万元。”张师办说,现在的问题是养殖规模不够大,“鳄鱼数量达不到买家的需求”。 (9月25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鳄鱼小镇”,探访中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图为利用鳄鱼制作的产品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人士。) 海南鳄珍鳄鱼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鳄鱼小镇”建设了鳄鱼观光园,集中展现鳄鱼及鳄鱼相关产品的魅力。这种多元化的产品开发和旅游资源利用,正推动“鳄鱼小镇”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现在游客来到“鳄鱼小镇”,不仅可以参观养殖基地,购买各种鳄鱼相关产品,还能品尝独特的鳄鱼美食。 (9月25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鳄鱼小镇”,探访中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海南鳄珍鳄鱼园参观。) 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惊讶于一个小镇居然养殖有近40万条鳄鱼,在品尝过鳄鱼美食、参观过鳄鱼观光园后,他立刻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自己在鳄鱼小镇的所见所闻,“海外朋友们都觉得很震撼,留言说下次到海南一定要来鳄鱼小镇看一看”。 (9月25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鳄鱼小镇”,探访中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海南鳄珍鳄鱼园参观后合影。) 目前,“鳄鱼小镇”的鳄鱼种鱼超3万条。近两年,从“鳄鱼小镇”每年产出的鳄鱼种苗数占全国市场的大半份额。2023年,小镇产值已突破3亿元,预计2024年将攀升至4亿元。(完)  

海外华媒探访莺歌海盐场:“为海南‘带盐’”

20240214151955882505037

“我愿意为海南‘带盐’。”在海南乐东莺歌海盐场品尝过海南特色饮品老盐柠檬水后,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称赞不已。 (图为海南莺歌海盐场吸引大批游客前来。) 9月25日,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海南乐东莺歌海盐场,深入了解当地盐文化。除了老盐柠檬水,他们还兴致勃勃地讨论,用老盐烹饪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或许别有风味。 (9月26日,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参观海南乐东莺歌海盐场海盐文化馆,了解当地盐文化。) 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海盐?“依靠阳光和流动的空气,使水分蒸发最终成盐,在莺歌海盐场至少要经历29天,引导卤水流淌23公里。”海盐文化馆的讲解员杨美娟说,赶上连续三个多月不下雨的年头,盐场就能产出晒足100天的海盐,再经五年静置,就成为莺歌海盐场特有的海盐品种——老盐。 (图为游客在海南莺歌海盐场打卡拍照。) 莺歌海盐场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盐场。如今,这里不仅仅出产海盐,还是许多游客感受盐文化的热门目的地。制盐的工厂,晒盐的盐田,运输海盐的绿皮火车,成堆的白色“盐山”,都变成了旅游打卡点,游客争相体验老盐制晒技艺、品尝老盐产品、在盐田留下“天空之境”的美照…… (图为游客在海南莺歌海盐场打卡拍照。) 2023年年底建成的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为游客们来到莺歌海盐场提供了便利。当地还在盐场附近精心设计建造了一座以“盐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驿站,取名“莺歌踏浪”,充满诗情画意,引得游人纷至沓来。 (图为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乐东路段莺歌踏浪驿站引得诸多骑行爱好者在此停留。) “今天驿站的民宿已经满房,傍晚时分,夜市开市,高峰期驿站一晚可接待两千余人,热闹非常。”驿站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莺歌踏浪驿站融合了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多种业态。目前,该驿站的游客服务中心、能源补给中心、房车营地均已开业运营,未来还将规划引入酒店、游乐场等业态,更好满足游客需求。(完)  

这里是昌江

640.webp

一座故城 山海黎乡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 是海南岛建置最早郡县之一 有历经两千多年的昌化故城 有始建于唐代的双溪书院、治平寺等名胜古迹 图为航拍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元符三年 苏轼打卡昌江峻灵王庙 如今的这里 光影点点勾绘石碑 人影绰绰轻颂祈福 图为昌江峻灵王庙。图片来源海南日报李梦楠摄 穿越雾霭和雨林 进入王下乡 在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皇帝洞 千姿百态的钟乳石 处处彰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南尧河十里画廊 奇秀壮美的喀斯特地貌 宛如印象派画卷 图为王下乡“皇帝洞”附近的天然石壁。王晓斌摄 在洪水村 金字型的茅草屋错落有致 听鸟叫,闻蛙声,看稻田…… 遇见诗意栖居的黎族人民 图为洪水村茅草屋。凌楠摄 纺丝、染彩、织布、绣花…… 这项传承了千年的黎族织锦技艺 是古今对话的密码 “非遗”与“时尚”结合后的黎锦 一股国际潮流范儿扑面而来 左图为一位面部有文身的黎族阿婆正在绣黎锦。右图为海南黎族龙被亮相消博会。骆云飞摄(拼图) 挖陶、挑土、和泥、制坯…… 另一项传承了千年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亦是文化与历史的“活化石” 泥与火的碰撞 黎族元素的花纹与图案 让每个黎陶成为独一无二的限量版 用得越久 淬火纹饰的梦幻感和层次感越强烈 图为9月24日,在海南昌江,海外华文媒体人士体验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骆云飞摄 在昌江 人文历史、山水物华 可以遇见海南几乎所有的旅游元素 春赏木棉红 夏品芒果香 秋游棋子湾 冬登霸王岭 …… 一朵花木棉花 每年1月至3月 在昌江,邂逅开往春天的木棉火车 走在田埂之上 低头是新绿,抬头是火红 … Read more

海南洋浦的自贸港加速度:平常两年建好的工厂半年就建成

LYF_4867

“正常建这样一座工厂,至少要两年至两年半时间,我们在海南半年就建成了。”一走进位于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健康食品港的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曹又华就如是介绍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度”。 9月24日,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海南洋浦,感受这个老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焕发的新活力。 (9月24日,海南洋浦,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参观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当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洋浦经济开发区,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建设成果。) 因为嗅到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巨大商机,在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当年8月就参与海南省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0月,该公司在洋浦经济开发区的第一座工厂开始建设,次年4月工厂基本建成,随即投产运营。该公司的展厅介绍里写道:建厂速度创世界同行业之最。 “粮油加工是一个古老又传统的行业,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我们把传统工厂打造成了数字工厂。”曹又华说。走进工厂车间,偌大的厂房,全自动流水线生产不停,却鲜少看到工人的身影。通过管理系统,可以看到工厂的产能、产量,加工环节的温度、能耗等实时变化数据。 (9月24日,海南洋浦,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参观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当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洋浦经济开发区,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建设成果。) 传统行业在科技和自贸港政策加持下,发展势头迅猛。曹又华介绍,该公司是海南自贸港首个落地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的企业。近三年,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的加工量、产值、外贸额、贡献吞吐量等均实现连续翻番,营业额已超百亿元(人民币,下同)。他说,由于订单不断,公司交付压力大,今年又新落地一条生产线,“政府成立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服务。” 同样享受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的海南红焱食品有限公司,是洋浦经济开发区内的一家初创企业,主要业务是肉类加工,生产销售休闲食品。该公司财务经理刘海燕介绍,公司投运一年来,营业额达2000万元。 (9月24日,海南洋浦,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参观海南红焱食品有限公司。当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洋浦经济开发区,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建设成果。) 刘海燕说,未来几年,公司计划继续扩大产能,引进更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利用海南自贸港的地理位置和物流优势,将产品销往海外。” (9月24日,海南洋浦,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参观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馆。当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洋浦经济开发区,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建设成果。) 位于海南西北部的洋浦,曾是中国第一个由外商成片开发、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被定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目前,洋浦经济开发区正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石化新材料、海上风电、健康食品、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9月24日,海南洋浦,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参观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馆。当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洋浦经济开发区,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建设成果。) 因拥有北部湾距离国际主航线最近的深水良港,洋浦还被定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枢纽,享受五项独有的自贸港政策:“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船舶出口退税政策、内外贸同船运输保税油加注政策、启运港退税制度和便捷高效的通关管理。目前,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国际船舶已达46艘,总载重吨位列中国第二。 (9月24日,海南洋浦,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参观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馆。当日,正在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洋浦经济开发区,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建设成果。) 为推动洋浦经济开发区与海南岛西部中心城市儋州市的一体化发展,海南谋划了覆盖洋浦经济开发区及其周边七个镇的“港产城科”协调发展区域,总面积达2582平方公里,并划定其中26平方公里为环新英湾自贸港新城。 儋州市委环新英湾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程志智介绍,目前,环新英湾自贸港新城已建成22条市政道路,城市路网脉络已全面联通。各类重大项目不断增加,新城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断完善。未来,环新英湾自贸港新城将被建设成为“港产城科一体化”的复合型城市,一座滨海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创新之城和智慧之城。(完)

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万宁着力打造“中国东星斑之乡”

近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走进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深入了解海南现代渔业产业转型发展前景。 东星斑是石斑鱼的优秀品种之一,也是一种名贵的食材,其体色艳丽,肉质嫩滑细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万宁是海南东星斑产业的集聚区和示范区,东星斑种质保存、优种选育、种苗繁育等技术属中国领先水平。 今年8月,海南万宁获得“中国东星斑之乡”区域特色水产品品牌称号。目前,万宁东星斑工厂化养殖面积超3500亩,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东星斑商品鱼年产量超1.5万吨,年产值高达30亿元,位列海南省第一名,并占全国总产值的40%以上,产业规模优势明显。

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百年侨宅似原貌 感动海外华媒人

近日,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7个国家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的蔡家宅参访,近距离感受海南侨乡人文风情。 蔡家宅由留客村寓居印度尼西亚的富商蔡家森四兄弟于1924年回乡建设,耗时十年建成,是一个具有浓郁南洋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落。蔡家宅共包括4座宅院,占地面积约193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70平方米,其中以蔡家森的宅邸规模最大,保存也最为完整。 百年蔡家宅,如今是海内外游客感受海南侨文化的重要目的地。在参观“海南侨乡第一宅”蔡家宅后,海外华媒人士感慨,“保护得这么好的老侨宅,近乎原貌,观之着实令人感动,值得大家好好去保护。”

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体验咖啡“奇幻”之旅

近日,在海南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的海外华媒人士走进位于万宁的M1咖啡奇幻工场。在这里,咖啡被“玩”出了更多新潮花样。 M1咖啡奇幻工场是一家以咖啡为主要介质,以”家庭互动”和”亲子体验”为核心的大型主题沉浸式咖啡体验工场。工场内主要普及咖啡的趣味知识,还原兴隆咖啡的文化背景,并提供多样化的体验游戏,通过融合场景空间互动的多媒体数字手段,从多媒体声光咖啡盛宴可触、烘焙咖啡香味可闻、咖啡场景娱乐设备可玩、咖啡衍生品类手工制作可DIY的创作,给亲子互动全新的感官体验,旨在激发人们对咖啡的妤奇心,从而更好的传播咖啡文化。 近年来,万宁将咖啡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培育打造,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促进咖啡全产业链发展。目前,万宁咖啡也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兴隆咖啡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浓厚的咖啡文化氛围,每年都吸引众多咖啡爱好者专程前来品尝。  

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我要把海南黎陶带到罗马去”

LYF_5157

“一看到黎陶制品,我就想把它们带回意大利罗马,用它们做中国菜,向意大利朋友介绍海南黎陶。”意大利新华时报社社长朱玉华24日在海南昌江参观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当看到一排排风格古朴、用途各异的黎陶制品时,她立即买下了一只黎陶制成的锅。 (9月24日,在海南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的17个国家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参观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当日,来自17个国家的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走进海南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深入了解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感受海南民族特色文化的魅力。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省级传承人刘梅珍介绍,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是一种采用泥条盘筑、无轮成型、露天低温烧制的原始传统手工制陶技艺,制陶过程由挖陶、挑陶土、和泥、制坯等12个步骤组成。器型主要有釜、甑、瓮、碗、罐、蒸酒器、蒸饭器等,外观比例均匀、器面光滑、结构紧实,上面还会镶刻具有黎族元素的花纹和图案。 (9月24日,在海南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意大利新华时报社社长朱玉华(右一)展示其购买的黎陶制品。) 朱玉华说,意大利的手工艺品非常有名,她在意大利工作生活近四十年,也爱上了收集世界各地的手工艺品,黎陶锅是她收藏的第一个来自海南的手工艺品,“我愿意做中意两国之间的文化桥梁,用实际行动把海南黎陶推介出去,让更多意大利友人欣赏中国的传统工艺。” (9月24日,在海南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海外华文媒体人士体验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澳大利亚壹本传媒首席执行官张萌更是撸起袖子,亲自体验黎陶制品的制坯过程。先用掌心把泥片拍打平整做罐底,再将其修整成正圆形,另取泥巴搓成粗细一致的泥条,沿罐底边缘盘筑捏合。“看着容易,上手实操才知有难度,力道不一致,陶罐就不成器了。”张萌笑说。 (9月24日,在海南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参加2024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的17个国家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参观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传统的大件黎陶制品受青睐,茶杯、摆件等改良后的黎陶文创产品也受到访客喜爱。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多国的海外华文媒体人士纷纷挑选心仪的产品带走。离开前,朱玉华又下单了一只黎陶锅,“我准备送给意大利朋友,他们一定会非常喜欢”。 刘梅珍开心地说,希望未来有更多黎陶制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