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写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沈鼓密码”

2023年度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企业报》集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旗出版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共同发起。活动启动之后,广大企业踊跃参与,积极申报。7月22日,2023全国企业党建(案例)研讨会暨第三届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发布仪式在京举办。会议正式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共有580家企业案例入选,其中:党建案例360个,党建品牌案例165个,党建课题成果案例55个。中企党建研究院微信公众号自7月24日起陆续对2023年度入选案例进行展示,希望给广大企业带来启示。 书写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沈鼓密码” ——沈鼓集团党委开展“共产党员工程”的实践与启示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 提要:沈鼓集团党委坚持瞄准全球能源与化工动力领域领跑者目标,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的着力点,建设制度管理、项目推进、科学评价、视觉识别四个管理体系,围绕重大装备技术研发、重大产品生产服务、紧急生产任务攻关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开展党员立项攻关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共产党员工程”新时代内涵,推动党建优势转化到加快自主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做强做优做大上来,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化管理能力,成为彰显鲜明政治底色、具备现代管理特点、解决急难新重任务的党建品牌。 一、背景情况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是国家装备制造业重点战略型、支柱型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通用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拥有能源化工行业用压缩机全部细分领域核心技术的企业,承担着为国家能源化工工程提供大型离心压缩机组、泵、往复压缩机的重大任务,被誉为“国家砝码”“大国重器”。集团现有员工5000余人,年产值超百亿元。集团党委下设24个直属基层党组织、96个党支部,共有2400多名党员。2006年,集团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4年,集团荣获中国工业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2022年,沈鼓集团引入国投招商先进制造业基金二期作为第二大股东,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 沈鼓集团厂区外景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石油化工事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离心压缩机等核心装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沈鼓集团承担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突破核心技术、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历史使命。1998年,沈鼓集团承接了为大庆石化24万吨乙烯工程研制裂解气压缩机的任务。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异常严密,在此之前我国从未成功研制出裂解气压缩机。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沈鼓集团党委把优秀的党员科技工作者组织起来,围绕研制工作进行“共产党员工程”立项攻关,有效破解了大量技术难题,填补了裂解气压缩机这一国产重大装备的空白。沈鼓集团在“共产党员工程”上尝到了甜头。从此,每当企业在研发、销售、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中遇到难题瓶颈时,集团党委都会通过设立“共产党员工程”项目的方式,汇聚党员先锋力量攻克难关,使之成为企业党建与经营生产相结合的有效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沈鼓集团党委对“共产党员工程”进行了全面深化和升级,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将党建优势转化到加快自主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上来,成为彰显鲜明政治底色、具备现代管理特点、解决急难新重任务的党建品牌,书写了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沈鼓密码”。 二、主要做法 “共产党员工程”在20多年里始终引领集团党委和全体党员挺立在企业改革发展最前沿,实现了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的互促共赢。 (一)突出重点立项,全力攻破难题瓶颈 一是把项目立在重大装备技术研发上。着眼于突破重大装备关键技术、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局面,先后把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组、大空分压缩机组等一大批重大装备研发作为集团重大“共产党员工程”项目,有效突破核心技术。2018年,沈鼓集团为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乙烯装置——惠州炼化年产120万吨乙烯工程研制的中国首台套120万吨“乙烯三机”通过了国家级鉴定。然而,在此之前,120万吨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等“乙烯三机”,国内从来没有一家企业成套地研制成功。如果不能如期研制成功,用户每天承受的经济损失将高达上千万元。怎么办?!集团党委将这项任务列为集团级重大“共产党员工程”,由共产党员、透平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姜妍担任项目组组长。面对重重难关,项目组全体成员在动员会上面对党旗庄严承诺:“这是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硬仗,越是困难,我们党员越要带头翻过这个坎,越是急难新重,我们党员越要发挥作用!”国内没有相关资料,她们就直接去啃厚厚的外文原版资料。为了赶进度,项目组的党员们就在办公室吃盒饭。晚上挑灯查阅文献、翻译材料,积累了上万页的技术资料。历经700多个日日夜夜,她们先后攻克了机组抽、加气复杂结构,转子横向振动失稳等多个世界级难关,提前5个月实现了国产首台120万吨“乙烯三机”的一次试车成功,为我国大型石化工程装上了“中国芯”。  沈鼓集团为中海油惠州炼油二期设计制造的国产首台套年产120万吨乙烯“三机” 二是把项目立在重大产品生产服务上。着眼于优化重大技术装备生产制造工艺、提高重大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推动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立项。2019年4月,装载着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机组辅助给水电动泵的卡车驶出沈鼓核电公司生产车间,发往用户现场。这是沈鼓集团为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工程“华龙一号”机组研制的核心装备。由于核泵产品具有技术难度大、运行范围宽、功率限制严、运行稳定性要求高等特点,沈鼓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研制该型装备的企业。沈鼓集团在承接该任务后,立即将其确立为“共产党员工程”,组织优秀党员开展攻关。由于核级产品的制造精度要求极高,在产品加工过程中,一个关键零部件加工精度一度无法满足要求。关键时刻党员上!项目组立即组织十多位党员骨干成立了党员突击队,他们分成两班24小时轮流奋战,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模拟、试验。经过20多天的艰苦攻关,终于研究出一套科学的加工方法,不仅保证了加工精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后,他们又先后解决了配合面加工精度保证、长导管内部加工、狭长流道修整等加工难题,终于将产品如期制造完成,有力地彰显了党员的攻关能力和先锋作用。 三是把项目立在紧急生产任务上。着眼于解决生产和用户现场的各种紧急任务,集团党委组织生产一线党员通过设立“共产党员工程”项目开展生产突击和劳动竞赛,突破了生产瓶颈,赢得了用户信任。2018年初,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天然气保供项目、实现全国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的批示要求,国家能源局将16台长输管线压缩机任务交给沈鼓集团承担,并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生产。面对交货期仅为正常交货期一半时间的突出矛盾,集团党委勇于受命,当即决定设立集团级“共产党员工程”,由集团总经理担任项目经理,调集集团设计、生产、采购、服务等多个部门党员骨干力量,带领广大党员在攻坚克难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贡献,及时解决项目各环节中的难题。在设计环节,将整个压缩机全部变为模块化设计,节省了大量的设计时间;在采购环节,提前将各类物料进行储备,合同签订后直接投产,各道工序紧密衔接,使产品顺畅无阻地在各道工序中流转;在装配环节,采取24小时轮换工作法,全天候驻扎在现场,人歇工作不歇,尽最大努力赶进度,最终按期完成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气荒”难题。 四是把项目立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上。着眼于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向更高级、更精细、更智能的管理手段要效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管理创新开展“共产党员工程”立项活动,着力提高企业管理的效能和质量。2016年,沈鼓集团实施了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数字化建设工程,依托移动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全面整合企业内部的信息流、数据流,并将用户的机组通过工业互联网接入集团大数据中心,实施动态监测,在线诊断。信息化管理部党支部专门立项,集中力量开发全新的ERP系统。同时,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成20余个党员攻关组,带领职工群众不辞辛苦,不惧繁重,将企业运营庞大繁杂的各类数据重新梳理录入,打通了财务、仓储、采购等多个信息孤岛,实现了所有业务流程的数据整合。 (二)科学管控评价,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打造制度管理体系,为“共产党员工程”提供科学规范指导。集团党委深刻认识到要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制度流程来规范和指导。为此,按照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建设标准,制定出台了《沈鼓集团“共产党员工程”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办法,明确了活动原则、实施标准、流程管控、考核评价等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使“共产党员工程”在任何阶段都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最大限度保证了活动向预期目标稳步推进。 二是打造项目推进体系,为“共产党员工程”提供有效过程管控。在“共产党员工程”实施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骨干作用,由党员担任项目经理展开项目攻关,以党员为骨干成立项目管理小组,采取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的方式,对“共产党员工程”实施有效管控。在实施十万空分压缩机这一集团级重大“共产党员工程”过程中,党委书记任项目经理,集团党委成员及相关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组。每月,项目经理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阶段性自查,将自查情况报项目管理小组,建立并及时更新项目档案。项目完成后,项目组还要认真填写《 “共产党员工程”完成审批表》,详细核算各项成本费用及所创造价值,这样就使每个“共产党员工程”都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有序推进。 三是打造科学评价体系,为“共产党员工程”提供真实准确评价。集团党委确定了“四看”考核评价原则,即一看是否由党组织领导、以党员为主体进行,组织实施是否严谨周密;二看是否解决了关键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看是否锻炼了党员队伍,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四看广大职工群众是否满意。集团党委组成了“共产党员工程”评价小组,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在年终组织统一验收汇报答辩,最终评选出年度优质“共产党员工程”,确保实施成果在党员群众的监督下得到客观、科学、权威的评价。 集团级共产党员工程验收答辩现场 四是打造视觉识别体系,为“共产党员工程”提供鲜明形象标识。为了提升“共产党员工程”的引领示范作用,集团党委将企业文化的视觉识别系统引入“共产党员工程”,为“共产党员先锋岗”“共产党员机台”“共产党员责任区”设置标识铭牌2814个,给各个“共产党员工程”设置工程信息牌,标明产品型号、交货日期、项目组成员及党员数量,使“共产党员工程”的形象更加具体化、符号化,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每逢重大“共产党员工程”项目启动,都通过举办誓师会、签军令状、升党旗等方式形成强大声势,激励党员群众奋勇争先。 沈鼓集团共产党员机台 三、经验启示 ——抓好国企党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沈鼓集团党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聚焦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深入实施。沈鼓集团的实践表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中,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在企业得以贯彻落实,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抓好国有企业党建,必须在提升组织力上狠下功夫。沈鼓集团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的着力点,找准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的结合点,着力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各种困难问题,并不断赋予了“共产党员工程”新时代内涵。沈鼓集团的实践表明,只有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才能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职工动员起来,使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和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抓好国有企业党建,必须始终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党员队伍是有坚定信念和严密组织的先进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离不开一支牢记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甘于吃苦奉献的党员队伍。沈鼓集团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党组织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注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创新党员—人才联动培养机制,才能不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为企业持续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抓好国企党建工作,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有机融合。沈鼓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工作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开展,通过“共产党员工程”,集团党委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实现了对企业经营生产、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等重大任务的有效领导,使党组织和党员成为攻坚克难的生力军。沈鼓集团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党建只有坚持融入中心工作,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有机融合,才能不断提高领导发展能力、攻坚克难能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进。

2023·追梦中华辽宁采访行——沈阳印记

沈阳印记照片 (2)

《沈阳印记》:音舞诗画的艺术盛宴 《沈阳印记》是由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沈阳演艺集团创排的大型常态文旅融合演出,从2019年创排,2020年6月首演至今,已演出超540余场。《沈阳印记》常态演出不仅让沈阳市民有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消费选择,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友人观看,感动和震撼是出现最多的评价。 《沈阳印记》围绕沈阳英雄城市主题和“辽宁六地”精神,讲述了沈阳的文明发展史、抗战史、新中国工业史等,共分《新乐畅想》《辽育沈州》《紫气东来》《古城旧事》《沈阳曙光》《魅力沈阳》六个篇章,以音舞诗画的形式展现了沈阳的发展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彰显了今天的沈阳正以踔厉奋发之姿和百折不挠的斗志肩负起振兴新突破的重任,再次挺起共和国长子钢铁脊梁的风采。 《沈阳印记》创新开展常态文旅融合演出,成为了首批辽宁省优秀文旅演艺扶持项目,在国内演出市场中独树一帜。它积极融入旅游文化元素,串联起一批沈阳标志性旅游景区和文化标志,具有时代意义、文化内涵和娱乐属性,展现了一个开放与创新的沈阳。 《沈阳印记》努力打造推进文旅融合的新典范、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品牌、推介宣传城市的新亮点,争取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和海外友人了解沈阳、喜欢沈阳、向往沈阳。我们也会再接再厉,从人民生活和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树立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的雄心,珍视民族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讲好沈阳故事、辽宁故事、中国故事。 音舞诗画《沈阳印记》主要内容 前 言 沈阳是一座有着七千二百年历史的名城。 从立木为屋的原始部落到今天的繁华都市,从打石成器的生产方式到今天现代化工业重镇,沈阳人的祖先,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写下了一部波澜壮阔、浓墨重彩的沈阳文明史。 沈阳是一座充满沧桑的英雄城市,她不仅有着金戈铁马的历史征战,更有着为中华民族存亡的不屈和抗争。 《沈阳印记》为您拂去历史的尘埃,让您看到一座历史名城一路焕发出的辉煌。 第一章《新乐畅想》 清晨,他们向升起的太阳膜拜;夜晚,他们在火堆旁仰望空中的月亮。沈阳人的祖先,在新乐遗址,用双手在古浑河畔,建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部落,这个部落,就是走到今天的沈阳…… 第二章《辽育沈州》 在奔流不息的辽水之滨,在这天辽地宁的广阔空间,骁勇善战的契丹人成就了二百余年的伟业,更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新兴的沈州城,筑高垒、设驿站、移汉民、重农桑、建寺塔、兴百业,犹如凤凰涅槃一般,重新塑造出辽东重镇的繁荣景象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契丹文字、三彩辽瓷、金银器具、契丹乐舞,从不同侧面彰显着这片土地的活力与神奇。 第三章《紫气东来》 以沈阳地域特色和历史风貌为素材,再现沈阳故宫宫廷文化,描绘民族融合发展盛景,展现了沈阳独有的历史气韵和文化内涵,寸子舞、蒙古舞等多种民族舞蹈片段融合,既还原了当时宫廷庆典的宏大和壮观,又将一份美好的祝愿传递给这片土地和人民,共同祈福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第四章《古城旧事》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东北人民,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抗战。随着沈阳四周率先响起的抗击日寇的枪声,兴起了奋起抗争的义勇军。那首激励着我们万众 一心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这抗击侵略者的战争中唱响。 第五章《沈阳曙光》 沈阳有“共和国长子”的美誉,践行着长子的担当。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共和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在这里诞生,共和国数以百计的第一出自沈阳。沈阳工人阶级用勤劳和智慧,在中国的工业史上镌刻下永远的辉煌。 第六章《魅力沈阳》 今天的沈阳,振奋起浴火重生的斗志,肩负起重振老工业基地的重担,焕发出披荆斩棘的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次挺起共和国长子的脊梁。谱写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的新华章。  

2023·追梦中华辽宁采访行——拜澳泰克生物医学集团

拜澳泰克

拜澳泰克生物医学集团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专注于细胞药物与活体生物药研发及转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细胞与微生态技术产业化的先导者,也是细胞再生医疗与微生态精准医疗的倡导者。以自主技术为核心,业务涵盖细胞药物与活体菌群药物研发、细胞与微生态医疗、细胞与微生态康养及相关技术产品产业化。致力于打造产、学、研、医、商为一体的细胞与微生态技术产业链。集团下设生命科学产业综合体、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国际细胞再生医学中心、综合细胞资源库、中科北方微生态菌群库、生物药物中试基地等各类研发转化平台,实现生命科学技术从研发到产品转化的一站式闭环,构建成熟的生命科学领域全产业链生态圈。 拜澳泰克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动力,旨在打造“两新一创”战略布局,推进拜澳国际生命产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建设新型共享科研孵化平台,以尖端科研优势着重孵化细胞药物、活体生物药、新型生物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康养大健康技术及产品等领域产业,打造创新产业集群,让生命科学产业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拜澳泰克生物医学坚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突破精神,通过与国内外各方建立广泛合作,将前沿的多组学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与应用,使科学造福于人类。未来,拜澳泰克生物医学集团将继续探索生命科学领域前沿科技,致力于推动科研与临床转化应用,通过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新产业之间双向互动的快速通道,实现科技带动产业链式发展,为实现沈阳市生命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为辽宁经济振兴提供新增量。  

2023·追梦中华辽宁采访行——新华集团东北区总部

新华

新华集团1957年于香港创办,在集团主席蔡冠深博士带领下,依托经济发展最迅猛的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新华从享誉亚太的“海产大王”,逐步发展成为业务横跨海产食品、地产建筑、金融财务、高新科技、文化传媒、基础建设、教育培训和环保大健康八大板块,生意遍及全球的大型跨国集团。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新华在中国内地形成七大业务区域,东北区域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总部坐落在沈阳。 新华集团是最早进入辽宁发展的香港企业之一,蔡氏家族三代人与辽宁更是感情深厚。早在1990年9月,时任新华集团总裁的蔡冠深博士应邀访问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并于次年设立教育基金会。从此,千里相望的新华与辽宁,因“科教兴国”的美好愿景紧密相联。30年来,从蔡博士的父亲蔡继有先生,到他的子女,祖孙三代,情系教育,心向辽宁。捐资支持东北大学发展,与辽宁大学共同兴办新华国际商学院;投资地产,拓展高新技术,携手自贸区合办创新产业园;同时,新华发挥国际资源优势,在沈阳举办多场对接港澳、东盟、欧盟等地区的文化、艺术及经贸交流活动,广泛搭建合作平台,成效卓著。 新时代,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带一路”、自贸区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在辽宁交汇叠加,赋予了东北地区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华与时俱进,与辽宁省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协议,整合内外资源,在多领域开展合作,在辽宁设立环渤海企业家联盟秘书处,推动投资的同时,积极促进辽沈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和环渤海湾区的广泛合作。蔡冠深博士应邀担任辽宁省政府经济顾问、辽宁亚太商企合作委员会主席、辽宁省辽商总会名誉会长、东北大学校董会副主席、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董事会主席等公职。蔡博士的长子,新华集团执行董事蔡隽思担任辽宁省政协常委,新华集团用实际行动不断续写与辽宁“三代人,三十年”的深厚友谊。  

遇见沈阳、认识沈阳、爱上沈阳,他们要把沈阳故事讲给世界听

“我与沈阳的缘分很深,43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让我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天的行程让我感受到了共和国长子的担当与情怀,我一定将沈阳的所见所闻传播出去,讲好沈阳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沈阳、了解沈阳、爱上沈阳。”11月29日,来沈参加“追梦中华 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辽宁(沈阳)采访行的嘉宾们先后参观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拜澳泰克(沈阳)生物医学集团、新华集团东北区总部,晚间前往沈阳梨园剧场观看了舞剧“沈阳印记”,在感受到沈阳的历史文明与现代成就后有感而发,要把沈阳故事讲给世界听! 沈阳那份浓烈且炽热的长子情怀一直没变 11月29日9时许,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海外华文媒体的各位老师们向革命先烈默哀。默哀毕,大家有序向抗美援朝英雄纪念碑敬献鲜花。“站在烈士洒过热血的土地上,我们的心情沉重又自豪。生逢盛世,不能忘记历史,更要传承好红色精神,赓续英雄之志。”香港中外新闻常务副总编辑胡树萌说。 “长子情怀,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长子地位由时代选择,长子情怀则是自我选择!”胡树萌表示,作为辽宁人,此次有幸回到家乡参加采访调研活动非常自豪,这里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创造了很多项全国第一,“第一炉钢水”、“第一枚国徽”、“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 既为长子,须担长子之责,辽宁已用实际行动给出看回答。 通过这两天的所见所闻,胡树萌更多的了解到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深刻感受到在新的伟大时代辽宁所展现出的蓬勃生机,以及辽宁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此次回到家乡采访我更关注这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以及人们的意识与观念。通过调研,我看到了沈阳人的阳光、乐观和自信,还有那份浓烈且炽热的长子情怀一直没有变。” 当近距离聆听到英雄们的故事后,胡树萌非常激动,他的父亲是第一批入朝志愿军,作为战争幸存者的后代,他不仅看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真实画面,想到父亲的战友为国家、为民族奋战并献出年轻的生命,他表示,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媒体人,我们肩上有使命,要继承先辈的精神,更要把沈阳之行的所观、所思和所感传播出去,把沈阳故事讲给世界听。” 三年前的“遗憾”成了这次“遇见”的最好理由  说到来沈的感受,澳门中葡经贸导报总编辑王谷元将手机朋友圈翻到了2020年1月26日,这是他上一次来沈的时间。他告诉记者,那一天,疫情刚刚在全国爆发,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特意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他只能在门口拍了一张照片。但小遗憾则成了此次“遇见”的最好理由,11月29日10时许,王谷元在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后感慨道:“这一次,终于如愿!” 提起与沈阳的缘分,70岁的王谷元说那要从1980年说起,当时在上海上大学的他利用暑假坐船从上海到大连,又坐火车来到了沈阳。43年前,第一次来沈除了对重工业基地的深刻印象外,北陵公园也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因此,此次到沈的第一天,他又到北陵公园打了卡。“正好前一天沈阳下了雪,北陵雪景,宛如仙境,不虚此行!” 记者观察到,无论是在历史博物馆还是走进企业,70岁的王谷元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他和年轻记者一样时刻不忘用相机记录。在他的印象里,和3年前相比,如今的沈阳城市品质又有了跃升,扎实的工业基础是沈阳的重要辨识度,但这次让他感受最深的则是转型与创新让老工业基地跑出了“加速度”。另外,他对沈阳的博物馆、纪念馆连连点赞。“图文资料详尽,讲解完善,很多场景供大家沉浸式参观体验,这说明沈阳在历史文化教育上很下功夫,规划到位,外地游客来沈阳除了看风景名胜外,应该走进这些场馆了解历史,传承文化。” 三年前的“遗憾”成了这次“遇见”的最好理由 说到来沈的感受,澳门中葡经贸导报总编辑王谷元将手机朋友圈翻到了2020年1月26日,这是他上一次来沈的时间。他告诉记者,那一天,疫情刚刚在全国爆发,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特意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他只能在门口拍了一张照片。但小遗憾则成了此次“遇见”的最好理由,11月29日10时许,王谷元在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后感慨道:“这一次,终于如愿!” 提起与沈阳的缘分,70岁的王谷元说那要从1980年说起,当时在上海上大学的他利用暑假坐船从上海到大连,又坐火车来到了沈阳。43年前,第一次来沈除了对重工业基地的深刻印象外,北陵公园也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因此,此次到沈的第一天,他又到北陵公园打了卡。“正好前一天沈阳下了雪,北陵雪景,宛如仙境,不虚此行!” 记者观察到,无论是在历史博物馆还是走进企业,70岁的王谷元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他和年轻记者一样时刻不忘用相机记录。在他的印象里,和3年前相比,如今的沈阳城市品质又有了跃升,扎实的工业基础是沈阳的重要辨识度,但这次让他感受最深的则是转型与创新让老工业基地跑出了“加速度”。另外,他对沈阳的博物馆、纪念馆连连点赞。“图文资料详尽,讲解完善,很多场景供大家沉浸式参观体验,这说明沈阳在历史文化教育上很下功夫,规划到位,外地游客来沈阳除了看风景名胜外,应该走进这些场馆了解历史,传承文化。”

海外华文媒体打卡沈阳和平区北市场

2023年11月28日,由中国侨联指导,辽宁省侨联、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侨联主办,沈阳日报社、沈阳市侨商会、沈阳新侨创新创业联盟、沈阳市华侨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侨商会联盟承办的“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辽宁(沈阳)采访行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左志强部长的带领下继续在沈阳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埃及、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15家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国网等5家中国主流媒体参加了本次采访行活动。辽宁省侨联驻会领导(副厅级)刘卫东, 沈阳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张梅,辽宁省侨联文化宣传部部长李玫羽,沈阳市侨联办公室主任张良等领导陪同参访。          沈阳北市场地区地处沈阳市和平区北部,东以北三经街为界和沈河区相望,南以市府大路为界与遂川街道相邻,西以南京北街为界与西塔街道相连,北以哈尔滨路为界与北道口街道相接。辖区面积0.95平方公里,户籍户数9997户,人口34253人,下辖总站路、皇寺路、北市、市府路4个社区。是一个集购物、文化活动、旅游观光、宗教活动与一体的繁华地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规划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是沈阳市三大商业板块之一。          沈阳北市场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区域。其特点如下: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北三经街与沈河区相望;南界市府大路与遂川街道相邻;西临南京北街与西塔街道相连;北界哈尔滨路与北道口街道相接。文化活动丰富。这里不仅有购物和文化活动,还有旅游观光和宗教活动。历史悠久。该地区曾被称为“十间房”,后来逐渐形成了村落,并在土道的旁边聚集起来。 建筑特色鲜明。这里的建筑既有老式的也有现代的,充满了沈阳市井文化的特色。          参观过沈阳故宫的小伙伴都知道,大清国的创建者皇太极其登基地正是沈阳,所以在入主中原之前,沈阳是作为皇城进行建造的。实胜寺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其前身为建于1634年的玛哈噶喇佛堂,崇德八年(1643年)三月,皇太极在沈阳四个城门外五里处各建塔寺一座,分别为东塔永光寺、南塔广慈寺、西塔延寿寺和北塔法轮寺,皇太极去世后其御花园改建为长宁寺,这样,沈阳就形成了以实胜寺和护法楼为核心的“四塔七寺”结构。当年,统管四塔七寺的办公机构,就设在实胜寺,可见其地位之高。          走进实胜寺,你会发现这里的建筑风格和平时常见的寺庙有些不同,倒是和西藏的喇嘛庙非常像。事实也确实如此,清王朝对于藏传佛教更为推崇,这其中可能也隐藏着他们的政治目的。在皇寺庙会诞生之初,主要是以皇室祭祀祈福为主,后来慢慢发展为美食、娱乐、百货等内容,被称为“关东第一市”。          北市中还有一处锡伯家庙,又称太平寺,这座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政府调派锡伯族官兵赴伊犁戍边。当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戍边将士和亲友聚集在家庙祭祖,祈求平安,后来,这一天被他们定为西迁节。街口看到一家嘻哈包袱铺,每天晚上七点都有演出,可惜行程比较紧张,这次就无法现场体验了,只能和刘老根大舞台一起,等下次有机会到沈阳,再来弥补这个遗憾。

“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辽宁采访行在沈阳启动

初冬的沈阳,天高气爽,瑞雪铺装。11月28日,由中国侨联指导,辽宁省侨联、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侨联主办,沈阳日报社、沈阳市侨商联合会、沈阳新侨创新创业联盟、沈阳市华侨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侨商会联盟承办的“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辽宁采访行在沈阳市启动。来自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埃及等国家和地区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和5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本次活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辽宁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人选崔明,辽宁省侨联驻会领导刘卫东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崔明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侨联的大力支持下,辽宁省积极组织开展“追梦中华”“创业中华”“亲情中华”等品牌活动,希望海内外媒体朋友们,以此次参加辽宁采访行活动为契机,多在辽宁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了解辽宁新变化、新发展、新机遇,感受这片热土的积极变化和蓬勃活力,并把亲身体验带回去讲给海内外朋友,大力宣传辽宁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加速崛起的美好前景,共同讲好新时代辽宁和东北振兴故事,让更多人关注辽宁、共享新时代东北振兴的重大机遇。 海外华文媒体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重要传播者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展示者,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荣使命。采访团成员、马来西亚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续炳义代表海外华文媒体发言。他表示,团员们将用相机记录辽宁的美好瞬间,用手中的笔书写辽宁的感人故事,用脚步丈量辽宁这片神奇富饶的土地,用海外媒体人的思维与目光把辽宁的经济建设成果、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感人故事写出来,发出去,讲给你听、他听、世界听。 左志强在致辞中表示,当前,辽宁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经济运行增势持续巩固、整体回升向好,辽宁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蕴含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广大华文媒体朋友们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讲好新时代辽宁故事,向世界展示好开放与创新的辽宁。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首次走进东北、走进辽宁,在为期7天的行程中,采访团一行将寻着辽宁开放、创新的脚步,深入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实地采访,还将围绕沈阳的辽宁“六地”文化和重点文旅点位开展参观调研,以脚步丈量,用笔和镜头记录,把辽宁振兴故事讲给世界听。

中国式现代化与侨界新担当——中国侨联讲师团(第九期)网上宣介视频推出

11月27日,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侨界新担当”为主题的中国侨联讲师团(第九期)网上宣介视频正式上线。视频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向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重点宣讲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体系,引导侨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贡献,充分彰显侨界在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 本期宣介活动由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主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杨明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叶辅靖,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石建勋,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华纳控股集团董事长施乾平四位嘉宾围绕主题,分别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来源,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挥侨商优势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介。

樊庆斌:用武术提振中国孩子“精气神”

人物简介 樊庆斌,1958年出生,山东菏泽人,全国政协委员、郓城宋江武校校长、省级非遗大洪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七岁拜师习大洪拳,1985年创办宋江武校,《狗娃闹春》轰动全国。组建狗娃艺术团,为中华武术走出国门做出重要贡献。 他注重武术理论的研究,挖掘整理了百万字的《大洪拳谱》,拍摄了《大洪拳传统套路》电视资料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多篇。被评为2016年度山东省非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 姜培军/文 金秋时节,云淡风轻。 郓城宋江武校广场中央耸立着宋江、卢俊义、吴用三位水浒英雄人物的高大雕像,巨大的刀枪剑戟,斧钺钩钗,排列在雕像两侧。行走其间,一股英雄气顿时扑面而来。 “嚯!”、“嘿!”、“哈!”还未走进训练室, 便已听到学生们训练时铿锵有力的声音。 “欢迎你们!”记者尚未站定,宋江武校校长樊庆斌便迎了出来。看今朝,聊过去,闲谈细语间,《论语》中的一段话出现在记者的脑海里:“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七岁拜师,扬名立万 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作为千年古县,郓城深受水浒遗风的影响,这里的人们忙时务农,闲时习武,古道热肠,忠勇仗义。作为土生土长的郓城人,樊庆斌自幼受到“尚武崇德、自强不息”思想的影响,七岁拜师学习大洪拳。悟性好加上勤学苦练,樊庆斌很快在当地武术界崭露头角。 因为热爱武术,1981年春节后,樊庆斌去了以武术表演为主的黑龙江北安马戏团。在北安马戏团,一天演三场,演出节目以武术为核心。演出之前,樊庆斌还负责马戏团的“打外”工作,也就是要到一地演出,提前向文化局报批,联系供电局、派出所,安排全团人员的衣食住行。 在马戏团期间,黑、吉、辽三省他跑遍了,三毛钱一张票,火爆时期一次演出就可以卖到一千多元。这种外交联络与统筹的工作,让樊庆斌为以后创办、管理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在马戏团干得得心应手,但樊庆斌始终放不下心中的“武术梦”。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风靡大江南北,身怀绝技的“觉远”和尚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偶像。全国迅速掀起一股习武热潮,各地武校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段时间里,樊庆斌曾经到郓城县一家武校教拳,而他的师兄弟刘国庆在郓城一个生产队牛棚里教拳。他们二人同年同月出生,一起拜师习武,一起去少林寺学艺,相交甚深。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让武术发扬光大,单靠个人力量太难了,他们在酝酿一个大计划。 1983年夏天,樊庆斌和刘国庆深入交流后,决定创办一所正规的新式武校。 八百年前,一帮好汉在这片土地上除暴安良、劫富济贫,其英勇故事妇孺皆知。八百年后,两位农民创办的宋江武校,像当年那面杏黄旗一样闻名天下。 宋江武校,好汉辈出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回忆当年创办宋江武校的艰难,樊庆斌常常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一开始凑了300块钱,为了办学,我们采取集资的办法,四处求援,有凑五块的也有凑十块的。”宋江武校副校长刘国庆回忆说,从郓城、鄄城、巨野、梁山到河北、江苏,他们行程几千公里,前后跑了一百多个村庄,四处求援。 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再开,樊庆斌、刘国庆不停地到处“化缘”。寒冬腊月踏雪赶路,冻得瑟瑟发抖,三伏天常被蚊子咬得满身疙瘩,串百家门,吃百家饭。 有一次,樊庆斌外出筹款,一分钱都没筹到,回来时恰逢大雨,自行车沾满泥巴,推都推不动。最后,他扛着自行车冒着大雨回来了,回来就病倒了。披荆斩棘,负重前进,他们最后集资11万元钱。 建设校舍时,为了节省费用,他们每天将落地灰用刀刮下来拌到水泥里。当时从砖窑拉砖,一拖拉机车厢装1200块砖,一块砖的装运费是一厘,一车就是1.2元钱。为了省下1.2元钱,樊庆斌亲自跟车装卸,两手磨得血肉模糊。 1983年中秋节,樊庆斌拉砖押车回来的路上,遭遇大雨。拖拉机遇到一条小水沟,急刹车时突然翻进路边深沟,巨大的惯性将樊庆斌等人甩了出去。几个人惊魂不定地爬起来,到附近一位名叫冯占领的武术老师家借了一头牛,将运砖车辆从沟里拉了出来。冯占领还从家里带来二斤月饼,大家坐在路边心有余悸地啃了起来。回到家,樊庆斌哭了,这是他成年之后第一次流泪。“那是我今生吃到的最好吃的月饼,一辈子也不会忘。”说到这里,樊庆斌哽咽了。 见樊庆斌遭遇这么大的磨难,家人劝他算了、武校就别办了。可是,樊庆斌哭过之后,依然咬牙坚持。 苦心人,天不负,一座容纳300人的三层武术楼落成了,宋江武校诞生了。 星星之火从此点亮。三十多年来,宋江武校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他们将一批批孩子,培养成全国冠军、世界冠军,用千万滴汗珠擦亮一枚枚奖牌、一座座奖杯。 “狗娃闹春”,红遍神州    1994年,宋江武校选送的节目《狗娃闹春》,成功登上春晚舞台,开创了中国电视武术舞蹈的先河。 成功的皇冠从来都是由荆棘编成的。宋江武校副校长刘国庆谈起《狗娃闹春》,至今仍激动不已。他说:“敢想敢干,执着追求,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1993年,六一儿童节,宋江武校排练的武术节目“少年群体武术”,在山东电视台“六一”儿童节晚会上引起轰动。 著名导演尚铁龙是节目的编导人之一。樊庆斌心想:“我们的节目在山东台这么火爆,是不是可以尝试着把它推荐到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随后,樊庆斌、刘国庆找到尚铁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六一”儿童节晚会的合作,尚铁龙了解了樊庆斌、刘国庆,也了解了宋江武校的孩子们。尚铁龙说,如果能找到边兰星,让他将节目编导一下,也许有机会上央视春晚。 他们随即拨通了边兰星北京家里的电话。无巧不成书,忙碌的边兰星,离家数日后,回家换洗衣服,碰巧接到了这个电话。三人一听边兰星在家,立即决定进京拜访。 看到三个风尘仆仆的山东汉子站在家门口,边兰星很是惊讶。可是看完“少年群体武术”节目录像带后,他淡淡地说了一句“节目档次太低了”。樊庆斌听后,满腔热情顿时冷却。 尚铁龙不甘心就此作罢,不停地给边兰星解释,甚至就地躺下爬起地演示起来。最后,边兰星为他们的真诚所打动樊庆斌。几经碰撞,边兰星决定编排一个武术舞蹈。 就在“狗娃”们辛勤排练的同时,《狗娃闹春》录像带通过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转到春晚总导演郎昆手中。最后关头,《狗娃闹春》挤上了当年春晚的节目单。 这一年除夕夜,雄健激昂、俏皮诙谐、别有情趣的《狗娃闹春》轰动了全中国。在当年央视春晚“春兰杯”电视节目大奖赛中,《狗娃闹春》获得一等奖。 “《狗娃闹春》奠定了宋江武校发展的基础。”樊庆斌回忆说。郓城宋江武校一炮打响,红遍了大江南北。随后,宋江武校狗娃艺术团成立。 狗娃艺术团成立后,先后参加了世界妇女大会、迎港澳回归等国际和国家级庆典演出百余次,参加了十几部影视剧的拍摄。多次赴美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演出,为中华武术走出国门和国际间武术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以德建武”,不忘初心   建校以来,以武术起家的宋江武校始终挺立在竞争的潮头,目标直指百年名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事业肩负着民族的责任,寄托着国家的未来。”樊庆斌对教育事业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宋江武校提出了16字办学方针:以德建武、以文保武、以武养文、文武并进。这就是习武先学文、教书先育人、育人先立德。“我们要培养出文武双全的人才,要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樊庆斌说,宋江武校坚持文武并进,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文武比例为6比4。 “只要走进宋江武校,我们就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樊庆斌说。 中国海军陆战旅两栖侦察女兵队原队长孟秋贞说:“我在宋江武校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散打冠军高玉岭说:“宋江武校对传统教育的重视,让我们从高原奔向高峰。” 匈牙利国家武术队总教练段志超说:“宋江武校给大家的人文关怀、心灵关怀是最重要的。” 全国十大优秀保安刘守军说:“从宋江武校走出来的学生,在各个岗位都能做得最好。” 谈起母校对自己的培养,从宋江武校走出的学生代表这样说。 “宋江武校已经创立33年了,致力于打造百年名校,这逼着我们去开拓发展空间,我们每天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展望未来,樊庆斌说,宋江武校致力于发展三个产业链:第一产业链就是竞技武术,宋江武校要继续在世界舞台上争金夺银;第二产业链,发展文化快乐武术,将武术与影视产业、舞台表演相结合,发掘武术的文化产业价值;第三产业链是致力于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在发展三个产业链的理念下,宋江武校规划建设了水浒好汉城。 “水浒好汉城既是教学基地又是影视拍摄基地。”樊庆斌说,“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我们要通过新的发展思路拓展宋江武校的发展空间。”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樊庆斌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提案中,建议用武术提振中国孩子“精气神”。 回望来路,初心如故。

山东郓城:特色产业茁壮长 民营经济动能强

“木材加工业是郓城县的支柱产业。山东郓城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杨木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木材加工产品集散地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模板生产基地之一。”10月16日,郓城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郓城县木材加工企业及加工户5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1家,形成黄安、唐庙、南赵楼、随官屯镇等乡镇集中连片的产业带,从业人员达到10万余人。 据众拓新材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腾笼换鸟,建成大型欧松板生产基地,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多层线压机,年产值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多家旋切皮厂的发展,为本地群众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打出了“中国欧松板看山东、山东欧松板看菏泽”的品牌。 该县木材加工产业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链条,产品涵盖单板、多层板、细木工板、科技木、刨花板等七大系列,年产各种规格人造板400万立方米,产品远销20多个省份,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2023年1—6月份,规上企业实现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利税5.8亿元,同比增长15.6%。 纺织业是郓城县的另一个支柱产业。郓城县致力于棉纺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选取了15家试点企业,初步确定了“纺织产业膨胀延链”发展方向,制订了“一企一策”方案,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出一条差异化、多样化、非棉化转型升级新路径。 随官屯镇的泰和纺织公司总经理侯本建介绍:“公司可根据客户要求生产高配紧密16-40支,精梳S捻16-40支等各种规格精梳超柔、精梳强捻产品。”该企业从品种、品质、品牌出发,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当前,郓城已初步形成纺、织、染、服装为一体的纺织业特色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企业达到305家,纱锭规模达到320万个,从业人员7万余人,年可生产各类棉纱42万吨、布匹3.9亿米、服装400万套,成为山东省第二大纺织基地,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其中国棉纺织名城称号。 酒类包装是郓城县的优势特色产业,被誉为“中国酒类包装之都”。全县共有酒类包装企业500余家,产品达30类2000多个花色品种,从业人员10万人左右。其中,玻璃瓶企业48家、瓶盖企业及业户216家,彩印企业94家,喷涂企业105家,酒盒及外包装企业30多家。形成了以酒瓶为龙头,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瓶盖、喷涂、烤花、纸箱、纸签、胶冒等完整产业链条,行业总资产近26亿元。年产瓶盖82亿只,占全省的30%、全国的10%;年产玻璃瓶21亿只,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现有规模以上酒类包装企业27家,产值30多亿元。每年吸引数十万人次的外地客商前来洽谈业务,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酒类包装产业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郓城民营经济已经形成了纺织、木材加工、酒类、医药包装、机械制造、家具制造等行业,贡献了近70%的税收,吸纳了8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郓城县被授予山东省民营经济先进县、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先进县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