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生,多伦多长大,执导第一部皮克斯动画便斩获奥斯卡!
华裔女导演石之予执导的皮克斯动画《包宝宝》刚刚获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包宝宝》是皮克斯第一部由女性执导的动画短片,也是第一部由华人执导的动画短片。 石之予说,《包宝宝》的英文名为《Bao》,蕴含着两层意思:既是指中国的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宝”——孩子。 影片以加拿大多伦多的华人社区生活为背景,用细腻感人的镜头语言,讲述一位华人妈妈,意外成为一个由包子变成的“包宝宝”的母亲。这是一个有关亲情的温暖故事。 中国式亲情 感动全世界 《包宝宝》以多伦多的中国城为背景。 影片中,华裔母亲做的包子突然变成天真活泼的包宝宝,带给了这位因儿子长大离家而郁郁寡欢的“空巢妈妈”很多快乐。 但随着包宝宝的长大,妈妈的过度保护与包宝宝渴望独立之间产生矛盾,使妈妈再次陷入痛苦。 最后,妈妈在苦乐参半的滋味中体悟到: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孩子总是要长大。 “我喜欢美食,也喜欢把美食通过绘画优美地展现出来,因此我塑造了拟人化的‘包宝宝’形象来体现中国人的家庭亲情与氛围。” 石之予表示,该片的灵感正源于她作为独生女在父母无微不至关怀下的成长经历——中国食物、和母亲一起做包子。 “我想探讨过度保护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这样的父母该如何学会放手。” “通常来说,中国父母很少会直接对孩子说‘我爱你’,但是他们会通过其他形式来体现自己的爱。” 影片中“空巢”母亲做了满满一桌菜,默默等候儿子回家的画面令人感动。 片中还有这样一幕:妈妈堵在门口,不让“包宝宝”儿子和金发女友离家,一口吞下了“包宝宝”。 对此,石之予解释说:“当我们对某人充满了强烈感情时,是不愿分离的。我妈妈就常称我是‘亲爱的小宝’,有时候妈妈会说‘恨不得把你放回我肚子里去’,这正是妈妈对孩子最真挚的爱。” 华人之光 闪耀奥斯卡 石之予出生于中国重庆,在多伦多长大,毕业于加拿大谢尔丹学院动画专业,父亲曾是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 她特别谈到了父母对其成长的重要影响:“作为一个中国移民的孩子,你总是会被父母敦促要更加努力,而你自己也的确在不断奋斗,从而不辜负父母的付出与期待。” 2011年6月,石之予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不久就受聘成为奥斯卡获奖影片《头脑特工队》的动画分镜师。 加入皮克斯的7年中,她参与制作的影片还包括《恐龙当家》、《超人总动员2》和《玩具总动员4》等。 在被众多女性批评为“老白人俱乐部”的好莱坞,年轻的石之予成为极少数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女性。 2015年,她获准创作并执导影片《包宝宝》,这使得她有机会率领一个百人团队制作影片。 为了塑造“原汁原味”的中国“包宝宝”,石之予努力给团队中的非亚裔员工介绍中国的家庭关系与中国文化。 她让团队成员到唐人街去感受中华文化氛围,亲眼看看生活中的华人,品尝中华美食。 为了找感觉,团队成员们吃了很多包子,石之予的妈妈还亲手为影片演示了包包子的过程。 “我们的技术和特效团队架起摄像机,拍摄妈妈做包子的每一个动作:和面、切面、擀皮、剁馅、包皮,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石之予说,“我其实就是借助妈妈的手来展现一切。” “我们吃一个包子只要几秒钟,但是我们却很少意识到妈妈包包子的全过程需要付出多少劳动,”石之予举例说,“比如妈妈坚持自己剁馅而不用绞肉机,因为这样味道更好。” “在团队拍摄时,我曾经想卖弄一下,自己演示如何剁馅,可是没一会儿,我的手就酸痛无力。小小包子,其实倾注了妈妈的辛劳与爱。” 转自:天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