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综述

唐诗2海报横版一去logo

跟随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和不朽诗歌的步伐,去往广阔的山河。《中国电视》邀您关注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寻找唐诗诞生的现场,感受华夏大地之上依然蓬勃的诗情! 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共6集,每集50分钟,分石鼓歌、寒江雪、出塞曲、琵琶行、双星会、相见难六个主题。 在《石鼓歌》中,著名学者、诗人西川重新揭示了作为诗坛领袖、对后世文化巨擘产生巨大影响的诗人韩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寒江雪》中,数学家、诗人蔡天新带领观众重走柳宗元的贬谪之旅,前往曾经满是烟障、蛮荒的湖南和广西,发现他作品中的天地、山水和内心。王昌龄、王之涣、王维、岑参、高适……一千年前,他们渡过黄河的激流骇浪,走向更远的远方,作家韩松落在甘肃的长河、大漠、黄沙、落日中重新遇见边塞诗人群,在一声声《出塞曲》中,打开金光泄出的唐代诗卷。在江西,跟随学者杨雨的脚步,走进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和杜甫的相遇,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双星会》,书法家鲁大东,用真实的触碰,感受李杜二人相伴,在齐鲁大地的漫游。节目最后回到中原大地,在河南和山西跟学者黄晓丹一起,走近那个似乎《相见难》的李商隐,触碰谜一样诗人背后的意象与充沛情感的物质载体,破解其创作多义性背后的迷局。 节目聚焦影响诗人人生和诗歌创作的关键阶段;镜头捕捉唐诗与当下生活的隐秘链接,拓展唐诗的地图。让我们跟随节目相聚唐诗现场,聆听诗歌的心跳,感受灵感勃发的瞬间吧。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更多精彩内容: 第一集:https://yspapp.cn/2FYo 第二集:https://yspapp.cn/2vyO 第三集:https://yspapp.cn/2vFm 第四集:https://yspapp.cn/2F3D 第五集:https://yspapp.cn/2w74 第六集:https://yspapp.cn/2wmu  

海外华媒开封探秘“城摞城”

96f2de8176f64b3dcbd40455d4f00be

“开封城,城摞城,城下埋有几座城”,这是早年流传于古都开封的一句民谣。那么,开封城下究竟埋了几座城?10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在河南持续进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来到开封城墙景区进行实地探访。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古马道遗址博物馆参观。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千百年来,这座古城兴也黄河、衰也黄河。在位于开封城墙景区的古马道遗址博物馆,该馆通过裸眼的3D动画将城墙楼阁、黄河水患影像投射在遗址立面和古迹地面,生动讲述了开封多次在黄河水患中坍圮又重生的历史。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古马道遗址博物馆参观。 马道,即古代行人和车马登上城墙的斜坡通道。2000年,在开封大梁门城楼北侧一段城墙地下,考古人员发现一层保存较为完好的早期古马道遗址。通过发掘,又发现了埋藏深度和时代早晚各不相同的三层古马道。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古马道遗址博物馆参观。 据讲解人员介绍,现今露天保留的清代城墙马道为第一层马道,即清道光年间(1842年)所建,至今仍供行人登上开封古城墙。其下叠压的第二层马道,始建于1840年,建成一年后开封遭遇特大洪水围城,毁于一旦。最下面的第三层古马道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9年),使用年限近百年。 图为古马道遗址特写。 “城摞城”“墙摞墙”“马道摞马道”是开封城多次被淹重建的生动注解。因处于黄河“豆腐腰”最脆弱的位置,有记载以来黄河开封段决口338次,开封城先后7次被淹没在滚滚黄河、泥沙之中。同时,大量考古证明,开封城墙之下叠压着唐宋明清多个时期的城垣建筑,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成为城市发展史上罕见的特例。

海外华媒河南行:秋霜造就菊城花,“汴”地黄花又逢君

IMG_1659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好时节,很多人会在这一天去赏菊花。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中国翰园碑林拍摄菊花。 10月23日,时值霜降,“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持续进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来到位于开封的中国翰园碑林、龙亭、清明上河园等景区赏菊、拍菊花。 图为中国翰园碑林的菊花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的目光。 绚丽盛放的菊花、美轮美奂的造景艺术与空气中弥漫的菊香相互晕染,让海外华文媒体团一行如徜徉在菊花海洋。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龙亭拍摄菊花。 开封是著名的八朝古都,也是中国菊花名城,其菊花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到了北宋时期,这里对菊花的普及达到新高度。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宫廷内外争插菊花枝、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酒”。由此可见,在当时,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 图为清明上河园的菊花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关注。 开封的菊花节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东京汴梁的重阳菊会,堪称中国最早的菊花花会。从1983年起,开封每年秋天举办菊花节会,邀请海内外游客共赏菊花。如今,开封菊花文化节的节会影响力日益提升,国际知名度日益扩大,已成为展示开封形象的鲜亮名片,吸引海内外游客漫步开封,感受“汴”地黄花的独特韵味。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清明上河园拍摄菊花。 图为清明上河园盛放的菊花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关注。  

海外华媒河南行:中国翰园碑林寻墨情

20241023111206_IMG_1620

10月23日,由中国新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持续在河南开封举行,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中国翰园碑林,亲身体验了历史悠久的传拓技艺。 中国翰园碑林,将书法碑刻艺术与山水园林景致完美融合,于2009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园”。园区北部,4000余方精心镌刻的艺术碑石,汇聚了历代书法名家的精品力作,犹如一部生动的中国书法发展史画卷。 传拓,这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技艺,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记录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桥梁。它利用宣纸与墨汁(或特定颜料),精妙地将碑刻、器皿上的书法文字或精美图案复制下来,为金石文字的永久保存、远程传播及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正是得益于传拓技艺,众多已损毁或遗失的碑刻风貌得以重现,让现代人能够真切感受到原碑刻的神韵与风采。诸如汉代的《西岳华山庙碑》、北魏的《张玄墓志》、东吴的《天发神谶碑》,以及唐代柳公权的《宋拓神策军碑》等孤本珍品,若无拓片流传,其真面目或将永远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成为无法解开的“迷局”。 当日,在传拓老师的指导下,一张张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拓片逐一诞生。从选纸、铺纸,到用力敲打、上墨拓印,每一个步骤都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深切体会到这项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与翰墨情怀。 图为传拓技艺展示。 图为传拓技艺体验。 图为传拓技艺体验。 图为体验者展示刚制作好的拓片。 图为“张骞碑”。  

非遗技艺“打铁花”闪耀古都开封夜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打铁花”始于北宋,是中国古代匠人们在铸造器皿时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10月22日晚,古都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上演非遗技艺“打铁花”,吸引游客观看。表演现场,“打铁花”匠人将生铁烧成铁水,由一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用力击打铁水,一时间火光四溅,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在夜空中绽放,如流星般漫天划过。图为艺人表演“打铁花”。李海珠 摄 图为“铁花”如流星绽放夜空。李海珠 摄 图为“打铁花”表演。李海珠 摄 图为游客拍摄“打铁花”表演。刘鹏 摄 图为“打铁花”表演。刘鹏 摄 图为“打铁花”表演。刘鹏 摄

海外华媒零距离体验木版年画 感受中原地区的年味记忆

20241022103133_IMG_0431

刻刀起落,一印一刷,朱仙镇木版年画蕴含着中国木版年画千年的发展历史,也承载着中原地区内涵丰富的年味记忆。10月22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走进河南省开封博物馆,能看又能体验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纷纷驻足体验。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体验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 朱仙镇木版年画,源于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所开创兴起的木版门神年画,其历史悠久,画样多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和人们所喜爱与敬仰的英雄豪杰。画面饱满紧凑,对象明显,色彩鲜艳。宋人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有“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的相关记载,反映了当时东京及周边木版年画印制和销售的情况。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体验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为中原地区的年味代表符号,千年来,朱仙镇木版年画在一代代传承人手起刀落间传承不息。如今,朱仙镇木版年画更是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展示制作好的木版年画。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拍摄朱仙镇木版年画。

探访开封博物馆:揭秘这通北宋“市长名单”石碑为何不见包拯?

微信图片_20241022120240

10月22日,由中国新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在河南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河南省开封博物馆,作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开封府题名记》碑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 图为《开封府题名记》碑吸引媒体代表驻足观看。 开封博物馆于1962年成立,馆藏文物8万余件,是一座集文物收藏、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17年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开封府题名记》碑作为该馆的镇馆之宝,是目前中国发现时间较早、规格最高、记载人名最多的地方官员题名记碑,被称为北宋开封的“市长名单”。此碑记载了北宋146年间,183任开封府尹的姓名、职衔和上任年月等,保存了该时期最完整的有关开封府长官的资料。 图为《开封府题名记》碑细节。 细细观察,这通石碑上为何不见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呢?据开封市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包拯是《开封府题名记》碑中的第九十三任知府,他在一年零三个月的“任期”内,因大力改革诉讼制度,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形象深入人心。因此后人在观看此碑时,常常抚摸包拯的名字,久而久之,此处被磨出半指深的指痕,其名讳难以辨认,只留下了“嘉祐二年三月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字样。 图为《开封府题名记》碑。 图为《开封府题名记》碑。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开封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探访开封大宋御河:中国唯一的宋代桥梁“博物馆”

DSC07304(1)

10月21日晚,“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媒体团走进开封大宋御河,对这座宋代桥梁“博物馆”进行深入探访。 开封被誉为“北方水城”的城市,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占全城总面积的15%。而大宋御河,全长约2.5公里,宛如一条碧绿绸带,贯穿着龙亭湖与包公湖。 御河之上,桥梁横跨,共有11座桥梁点缀其间。其中,5座为市政桥梁,6座为精心打造的景观桥梁。这些桥梁均仿照宋代名桥原型而建,每一座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故事,堪称中国唯一的宋代桥梁“博物馆”。 在设计、建设之初,大宋御河充分吸纳借鉴了国内知名水系的优点,巧妙地将开封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河道两岸,多样化的植物点缀其间,自然的叠石、趣味的小品、市井的文化与掩映相透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两岸叠翠、角楼映秀”的绝美景观。 此外,大宋御河还按照河道流动空间由北至南分为集锦园、春花园、夏荫园、秋韵园、冬凝园五大园林景观。这些景观均按照宋代营造法式精心建造而成,各具特色。其中,春花园、夏荫园、秋韵园、冬凝园更是以宋代民俗文化为主题,再现了宋代东京“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繁荣景象。 图为大宋御河夜景。 图为大宋御河夜景。 图为大宋御河夜景。 图为大宋御河夜景。 图为大宋御河夜景。

探访中原首座艺术品保税仓 感受“郑商瓷”之美

艺术品保税仓1

10月22日,由中国新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在河南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中国(河南) 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切身感受“郑商瓷”之美。 “郑商瓷”以“郑州”、“商都”、“瓷之精粹”首字为名,继承了中国商代厚重的青瓷文化基因,吸收了宋代“五大名瓷”的精华,是对商代青瓷和宋代“五大名瓷”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在器型上,其“无缝烧制、高温立体釉、微观意境”等技术提升了瓷器烧制的艺术工艺;在釉色上,打破了传统钧瓷釉色“红为贵、紫为最”的常规,创造了以春天为主基调的绿色釉面,与其器型上的金色纹路形成完美搭配,其整体表现出的明丽祥和的气质与创新环保的和谐理念完美交融,彰显着时代蓬勃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极具艺术感染力。 中国(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是中原地区首座艺术品保税仓,也是中国首座集艺术品仓储、保税展示、拍卖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品保税仓。自开仓以来,该保税仓举办艺术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百余场,累计接待参观达10万余人次。此外,该保税仓常态化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业务范围已扩展至法国、瑞士、德国和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开封博物馆 感受千年宋韵

10月22日,由中国新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在河南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河南省开封博物馆进行探访,感受宋代千年古韵。开封博物馆于1962年成立,目前馆藏文物8万余件。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观看馆藏大宋官窑瓷器。 李海珠 摄 图为浮雕琵琶仕女陶砖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观看。 刘鹏 摄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深入了解北宋铁塔与繁塔的相关历史知识。 李海珠 摄 图为“镇馆之宝”《开封府题名记》碑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观看。 刘鹏 摄 图为“留云峰”艮岳石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拍照。 李海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