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方言这么美》:处暑

2024-08-15 17:06:05.037000

8月22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意即“出暑”,高温将逐渐退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方言这么美》,在《处暑后风雨》一诗和中国美术馆藏《秋山雨后》画卷中,感受处暑节气的风光与天气。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这首《处暑后风雨》描写处暑后突如其来的疾风骤雨将残留的暑热一扫而空。 “诗画同源”是中国古典画论中的重要思想之一。中国美术馆所藏的《秋山雨后》图与仇远的诗如出一辙。画家金城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将处暑雨后山水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方言这么美》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2umI  

中国电视-《香港之味》:综述

2024-08-15 17:23:49.618000

打开一本“香港美食图鉴”,细数这颗东方之珠的高光时刻。《中国电视》邀您关注系列纪录片《香港之味》。 10集短视频、10个香港美食风貌的不同侧面,沉浸式对香港美食进行探索,系列纪录片《香港之味》是一次高度浓缩的城市故事连播和因美食而起的文化溯源,也是一次立足新时代的未来展望。 从一碗思乡的云吞面,到代表家族团圆的盆菜,从近海得鱼的传统,到融入日常的茶餐厅,从粤菜大师到美食新锐,从繁盛宴席到街头小食,从中国到世界……系列纪录片《香港之味》立足于香港这片热土,每集5分钟的片长,以短视频的快速传播和多样化风格,浓缩香港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港人生活,从自然地理、历史积淀、文化融合等多个视角,带领观众寻找各色美食的源头,展示多元美味、传承乡味与中国情味的交相辉映。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香港之味》更多精彩内容: 第一集:https://yspapp.cn/2i3R 第二集:https://yspapp.cn/2i9a 第三集:https://yspapp.cn/2iio  

王家坝精神永放光芒

2024年8月19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阜阳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的19家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世蕴,阜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俊杰,阜阳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侨办主任王显明, 阜阳市侨联副主席郭云峰,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阜阳王家坝精神是一种以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为核心的精神,它体现了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以及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这种精神是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的,特别是在淮河流域的抗洪抢险中,王家坝闸的开闸蓄洪行为成为了这种精神的象征。王家坝精神的内涵不仅包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私奉献和集体利益至上,还包括了在困难面前的不屈不挠和自我奋进的勇气。这种精神在阜阳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和践行,通过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的方式,以及通过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抗洪纪念馆等措施,使得王家坝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此外,阜阳地区还通过加强茨淮新河精神的研究,挖掘和提炼其深刻内涵,使之成为王家坝精神的姊妹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王家坝精神的内涵和外延。王家坝精神的实践不仅在抗洪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家坝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追求体现在王家坝闸的建设和运行中,以及当地人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奉献牺牲精神。王家坝闸自建成以来,已经多次开闸蓄洪,为淮河流域的防汛抗洪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做法虽然意味着牺牲蓄洪区内人民的一些利益,但目的是为了减少“大家”的损失,体现了在大局面前,个人和小集体作出牺牲,以保护更大范围人民群众的利益。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践行,也是对忠诚担当、奉献牺牲、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王家坝的精神不仅在防汛抗洪中得到了体现,还在于它所代表的一种价值追求,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始终不变的是对人民的深情关怀和责任担当。这种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的难点痛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王家坝精神体现了忠诚担当的政治觉悟,这一精神的核心在于蒙洼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王家坝精神的新内涵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把握,其中之一就是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这种品格在蒙洼蓄洪区70年来16次开闸蓄洪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20年7月20日,阜阳境内4个蓄洪区相继开闸蓄水,没有一个人问“为什么要撤”,更没有一个人说“我不撤”。这种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归根结底源于蒙洼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他们的行为不仅展示了个人对国家和党的忠诚,也体现了在大局面前的不含糊和不退缩,以及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团结和担当‌。 此外,王家坝精神的弘扬和践行,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涉及到政府、武警、民兵、志愿者等组成的抢险队伍,以及临时党支部、医疗小分队等组织的建立。这些措施体现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通过组织的力量来保障人民的安全,进一步强化了王家坝精神中忠诚和担当的价值‌。        总之,王家坝精神中的忠诚担当政治觉悟,是通过蒙洼人民的实际行动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体现出来的,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对整个国家的责任和担当的体现。          王家坝精神体现了奉献牺牲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源于蒙洼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王家坝精神的核心在于牺牲和奉献,这种精神体现在蒙洼人民在面对洪涝灾害时的无私奉献和牺牲。自1953年以来,王家坝闸在13个年份中16次开闸蓄洪,每次淮河抗洪进入最危急的时刻,蒙洼人民都会毫无怨言地舍弃家园,让美丽家园承受洪水肆虐,甘心承受泄洪造成的巨大损失。这种牺牲不仅仅是有形财产的损失,更是王家坝人走上富裕之路梦想的牺牲。然而,蒙洼人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始终践行着“我将无我”的豪迈情怀,把奉献和牺牲作为一种光荣和使命,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在滚滚洪水中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堤坝,守护了千里淮河半个多世纪的安澜‌。 王家坝精神的弘扬和传承,不仅体现在抗洪救灾中的无私奉献,还包括了在日常生活中对红色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利用。例如,王家坝抗洪纪念馆的建立,通过展示珍贵图片、文献、实物、影像等2000余件,详实记录了蒙洼人民与洪涝灾害英勇抗争的艰辛历程,成为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2。此外,通过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的方式,将王家坝精神融入教育体系,加强茨淮新河精神研究,挖掘提炼其深刻内涵,使之成为王家坝精神的姊妹篇,进一步拓展和践行好新时代王家坝精神‌。 王家坝精神的实质是一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通过艰苦奋斗和努力创造,实现脱贫致富。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抗洪救灾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提升和发展上。通过这些举措,王家坝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力量‌。          王家坝精神的核心之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坚韧不拔中。**王家坝精神的自强不息精神,是蒙洼人民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不屈不挠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抗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提升和发展中。 王家坝精神的自强不息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勇气:在面对洪水等自然灾害时,王家坝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不等不靠,顽强拼搏,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寻找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自我提升和发展的决心: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失后,王家坝人民并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积极寻求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机会。他们大力发展柳编、板鸭、黄沙、蔬菜等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展现了他们的自强不息精神。 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在抗洪斗争中,王家坝人民展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与军队、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面对困难,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王家坝人民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不仅依靠勇气和力量,还注重科学治水的方法,他们尊重自然规律,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这种科学治水的精神也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一种体现。 总之,王家坝精神的自强不息精神,是王家坝人民在长期抗洪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宝贵财富,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阜阳王家坝的科学治水成效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提升防洪抗灾能力、完善防洪抗灾体系等。王家坝闸作为千里淮河第一闸,在科学治理和合理决策下,成功实现了淮河平安度汛的目标。自1953年建闸以来,王家坝闸共开闸蓄洪16次,每次蓄洪都是对王家坝精神的淬炼,同时也展现了科学治水的成效。在2020年7月的一次蓄洪行动中,王家坝闸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降低了淮河的水位,保护了淮河中下游的安全。这次行动不仅体现了王家坝精神的核心价值——奉献牺牲的家国情怀,而且展现了科学治水的实际成效。        此外,王家坝地区通过大力发展适宜性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以及发展稻虾共作等模式,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不断提升防洪抗灾能力,完善防洪抗灾体系,确保河道行洪、河堤安全。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展现了科学治水的综合效益‌。

令人神往,来了就不想走的安徽阜阳

七天传媒记者 陈汝燕 安徽报道】2024年8月18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阜阳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的19家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世蕴,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下午,阜阳市委市政府举行座谈会,阜阳市委书记刘玉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波,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俊杰,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光武,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侨办主任王显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峰,市侨联副主席(主持工作)郭云峰等领导出席,采访团全体成员参加了座谈会。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同时也是安徽省的重要工业重镇和农业大市。阜阳以其“王家坝精神”和“开拓者精神”著称,这些精神体现了阜阳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无私奉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阜阳不仅是“百亿江淮粮仓”,而且拥有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涌现的“黑科技”正在不断填补国内空白。 阜阳的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安徽工业发展的重镇,拥有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此外,阜阳还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等措施,努力提升农业产值和农产品加工水平。阜阳市通过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打造诚意强的引力场,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阜阳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阜南剪纸、界首彩陶等,展现了阜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阜阳还被评为三线城市,拥有三区四县一代管,总面积为1011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超过千万,是安徽省为数不多的人口超千万地级市之一。 总之,阜阳市以其农业和工业的双重优势,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安徽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阜阳地区在科技应用和发展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进步和创新,涉及智慧城市管理、新材料研发、医药产业等多个领域,展现了阜阳的“黑科技”力量。 智慧城市管理:太和县通过部署阜阳首台无人机机场,实现了低空应用的智能化管理。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度,还为执法提供了新的途径。无人机能够进行全天候、全自动、智能化的城市信息采集,通过智能算法实时分析人流、车流等多种类型异常,实现了巡检智能化业务闭环‌。 新材料研发:界首市在吉祥三宝公司的例子中,展示了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将传统布料产业升级为高科技材料生产。该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团队合作,成功研发出多种高性能面料,如极寒热力绒、阻燃安全防护绒等,这些材料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科考、消防、医疗等,展现了阜阳在新材料研发方面的创新能力‌。 医药产业:太和县作为“华东药都”,拥有强大的医药销售网络和仓储能力。安徽华源医药集团作为全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头部企业,集散了全国4000多个医药厂家的10万多种药品,成为全国医药市场的“晴雨表”‌。 智慧照明综合服务平台:阜南县通过开发智慧照明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通过识别经纬度及日照度智能化开关灯、亮灯率检测等功能,有效节约电费支出60%左右‌。 这些例子展示了阜阳在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的成就,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智能化水平,还在新材料研发、医药产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展现了阜阳的“黑科技”力量。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方。阜阳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与艺术:阜阳剪纸是该地区的文化精髓之一,泉河风景带上建有剪纸的立体雕塑柱子,展示了阜阳的人文景观和地域特色文化‌1。阜阳还拥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阜南柳编等,展现了阜阳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美食:阜阳的面食文化非常丰富,有阜阳粉鸡、格拉条、太和板面、阜阳卷馍等特色小吃,这些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特产:阜阳的特产包括郜台板鸭、太和樱桃、老集生姜、沙河王酒、临泉贡柿、黄冈柳编等,这些特产不仅具有地方特色,而且有的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或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科技创新:阜阳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显著成就,例如在光刻胶、纳米晶软磁薄带、钠离子电池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为阜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自然景观与农业:阜阳被誉为“百亿江淮粮仓”,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大,以不足全国0.5%的耕地,贡献了全国近1%的粮食,生猪、牛羊、禽肉产量均居安徽前列。实施绿色食品产业计划,2023年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肉牛全产业链产值均居全省第一‌。 地理位置与交通:阜阳拥有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双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是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区域,被确定为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 综上所述,阜阳不仅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方,还是一个在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城市。          阜阳正在积极推进产城融合,通过一系列措施和项目,旨在促进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阜阳作为安徽省的重要城市,正努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过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成为连接中原与长三角的重要交通节点。这不仅提升了阜阳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也为产城融合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在产业发展方面,阜阳致力于打造现代产业园区,通过引进和培育先进制造业,如江淮汽车阜阳生产基地等,来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阜阳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产城融合的进程。 此外,阜阳还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资源的完善,通过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综合交通枢纽等,提升省际互联互通水平,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的发展。 在产城融合的具体实践中,阜阳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完善、产业规模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资源的进一步完善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阜阳正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更高质量的产城融合。 综上所述,阜阳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资源等措施,积极推进产城融合,旨在实现城市与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阜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 阜阳的历史悠久,其名称可追溯至东汉时期,拥有近2000年的历史。这座城市不仅是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还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形成了阜阳历史上第一个原始村落——王新庄遗址。阜阳的历史上涌现出许多重要人物,如养由基,被誉为“百步穿杨”的神箭手,以及吕蒙,其勤学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的代表。此外,阜阳还是北宋时期文化繁荣的见证,当时的大文豪欧阳修和苏东坡都曾在此为官,他们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活动为阜阳的文化发展留下了深厚的印记。 阜阳的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还体现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例如,阜阳剪纸艺术馆展示了丰富的阜阳剪纸艺术作品,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阜阳还拥有多个历史文化名镇,如临泉县古城和太和古城,这些古镇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古街巷和古寺庙,极具历史价值。 阜阳的自然风光也同样迷人,拥有八里河风景区和颍州西湖,这些景点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还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综上所述,阜阳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还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旅游目的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使其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旅游城市‌。          阜阳市的制造业发展情况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在高技术制造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阜阳市的高技术制造业在上半年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23.1%,位居全省第三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5.2个百分点。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强劲表现,其总量大、增速快,对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具体来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总量占高技术制造业的59.5%,同比增长35.4%,拉动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8.8个百分点。此外,医药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也表现不俗,分别以31.8%和8.7%的总量占比,以及6.4%和31.7%的增长率,对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阜阳市作为全国制造业百强市,近年来坚持“产城融合、制造强市”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生命健康、绿色建筑建材、高端纺织服装等八大先进制造业。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阜阳市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还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例如,阜阳市的吉祥三宝公司通过与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团队合作,共同开发的功能性纺织新材料产品被列入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在北京冬奥会上亮相,展现了阜阳市在高科技制造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力。 综上所述,阜阳市的制造业发展情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高技术制造业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增长潜力和创新能力,为全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走进淮南寿县参访

【七天传媒记者 陈汝燕 安徽报道】2024年8月18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淮南寿县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的19家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淮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侨联主席杨倩,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寿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亚晖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淮南寿县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地方,位于淮河之滨,古称寿春,早在战国末期,楚考烈王迁都于此。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又在此立都,使得寿县成为中原通往江南的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寿县古城坐落于八公山之阳、淮淝之滨,城墙为宋代重筑,周长7147米,城开四门,每门原都有瓮城,有利于军事防御和防水。寿县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附近的安丰塘(古名芍陂)还是中国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被誉为“天下第一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寿县的文化活动丰富,通过举办“全国著名作家看寿州”活动、首届“寿春杯·《小说选刊》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家奖”颁奖典礼等,让寿春文学为更多人知晓。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寿县组建了教育集团、成立了医共体医疗集团,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经济发展方面,寿县依托现代产业园区和楼宇经济,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产品、新材料等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城郊特色农业,形成了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寿县政协也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通过精准建言资政,助推名城保护利用和乡村振兴工作。此外,寿县还致力于打造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吸引五湖四海的客商来此汇聚,为寿县的蓬勃发展装上强力引擎。综上所述,淮南寿县不仅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古城,也是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地区‌。          淮南寿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寿县,古称寿春,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八公山南麓,拥有3000多年的悠久文明史。这座城市曾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积淀地,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寿县被誉为“地下博物馆”,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224件、三级以上文物近2000件。现存文物古迹500多处,代表性古建筑包括唐代江淮第一名刹报恩寺、元代寿州孔庙、明清时期东地区最大的清真寺等。 寿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1年,当时楚考烈王迁都寿春,使寿春城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寿县古城始建于宋朝,是一座棋盘式布局的宋城,保存较完整的七大古城墙之一,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明清以来,根据防御战争和防洪的需要,不断进行整修,是中国保存较完善的古城墙之一。 寿县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现代也是文化和旅游的重要目的地。近年来,寿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文化旅游特色化”战略,用全新的眼光审视寿县2600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提炼出以名城、名山、名水、名人、名战等为主要内容的寿州“五名”文化。此外,寿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如风景秀丽的八公山、保存完好的古城池等,都是游客喜爱的景点。 综上所述,淮南寿县不仅是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城市,还是一个文化和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探索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美景‌。          淮南寿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寿县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成功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寿县注重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提升,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如第三届“国投杯”文化旅游摄影大赛、“大地欢歌·美好安徽”2024年安徽省“村晚”示范展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寿县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其次,寿县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做出了努力。例如,推进寿县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修编和实施,通过这些措施,寿县成功地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活化和利用。 此外,寿县还积极探索与周边地区的文旅合作,如与芜湖签署旅游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区域文旅市场的共同繁荣。这种跨区域的合作不仅扩大了寿县文旅的影响力,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淮南寿县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提升基础设施、举办文化活动、保护文化遗产以及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成功地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的山河药用辅料公司在前进

【七天传媒记者 陈汝燕 安徽报道】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淮南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 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药用辅料生产、研发和销售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公司,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工业园内。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015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为“山河药辅”,股票代码为300452。山河药辅是国内固体制剂药用辅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也是最大的药用辅料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药用辅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符合中国药典及英、美药典标准,营销网络遍布国内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 山河药辅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并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严格按照GMP要求进行生产。公司拥有220名员工,其中包括58名药学、化工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职业药师资格的7人,形成了优秀的人才队伍。 此外,山河药辅还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与金蝶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完整的ERP系统,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还关注员工福利,提供年终奖、周末双休、五险一金、带薪年假等福利制度,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 在业务发展方面,山河药辅的外贸出口业务持续增长,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6.45%。公司还发行了可转债3.2亿元,显示了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12。          山河药用辅料(通常指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的种类繁多,根据其生产药物制剂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固体制剂辅料‌:这是山河药辅的主要生产领域,涵盖了多种常用的口服固体制剂类药用辅料。具体包括填充剂(如微晶纤维素)、黏合剂、崩解剂(如交联聚维酮)、润滑剂(如硬脂酸镁)以及包衣材料(如薄膜包衣粉)等。这些辅料在药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等。 ‌      液体制剂辅料‌:虽然山河药辅以固体制剂辅料为主,但也可能涉及液体制剂辅料的生产。液体制剂辅料主要用于制备液体形态的药物,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这类辅料可能包括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稳定剂等。 ‌      半固体制剂辅料‌:半固体制剂如软膏、凝胶等,其辅料可能包括基质材料、增稠剂、保湿剂等。虽然山河药辅在此领域的具体产品可能较少提及,但根据药用辅料的一般分类,这也是其可能涉及的一个领域。 ‌      透皮制剂辅料‌:透皮制剂是指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制剂形式。其辅料可能包括透皮促进剂、粘合剂、保湿剂等,有助于药物更好地穿透皮肤并被吸收。山河药辅是否直接生产透皮制剂辅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来确认。 ‌      雾剂辅料‌:雾剂是指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雾滴供吸入使用的制剂形式。其辅料可能包括抛射剂、稳定剂、润湿剂等。同样,山河药辅在此领域的具体产品情况也需要进一步了解。 此外,山河药辅的部分产品如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二氧化硅、倍他环糊精等,还可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这表明公司在药用辅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山河药用辅料的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固体制剂辅料、液体制剂辅料等多个领域,并在中药制剂辅料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和特色。这些辅料在药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提高药物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履行社会责任报告:公司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颁发的“最佳社会责任报告”证书,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展示了公司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责任实践和成果‌。 科技创新与研发:公司重视科技创新,拥有1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并积极筹备建立国家级研发平台,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瞄准药用辅料发展的前沿‌。 产品质量提升:公司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市场向高端转移,实现了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正向提升‌。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公司通过开展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地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国际市场拓展:公司产品获得美国DMF归档号和欧盟EXCIPACT认证,提升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形成国际化系列产品,外贸出口额保持较高水平增长‌。 利润分配与员工福利: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政策,注重内控制度建设,提升内控有效性,确保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关注员工福利,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减少员工流失率‌。 通过上述举措,山河药用辅料不仅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是淮南芯视佳公司的主题词

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淮南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 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芯视佳半导体显示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硅基OLED IC设计及硅基OLED微显示屏研发制造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超轻薄、低功耗、高可靠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这些器件广泛应用于VR/AR、电子取景器、微型投影仪、头盔显示、热成像仪等领域。芯视佳科技的核心团队由IC设计、OLED显示、硅基OLED等领域的技术人才组成,具有领先的研发设计能力和丰富的制程工艺经验。公司坚持技术创新,追求卓越,开放合作,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优质服务。 业务范围包括为客户提供各种尺寸的显示类IC设计流片测试全流程服务,如硅基OLED驱动IC、Micro LED驱动IC、消费类IC、电源类IC及定制基本单元等。芯视佳科技还自主开发了多款型号的显示驱动板,包括LVDS驱动板、HDMI驱动板、Type-C驱动板、嵌入式驱动板,可应用于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硅基OLED显示屏等产品,并提供驱动+显示集成方案。 芯视佳半导体显示科技公司以科技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不断突破创新,追求卓越,致力于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引领者。公司拥有多项专利,并与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包括与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安徽工程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等,共同开展新型显示技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淮南芯视佳公司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 首先,淮南芯视佳公司通过其科技创新和高企申报,在安徽芯视佳半导体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例中,该公司面临着行业竞争和创新迭代的挑战,通过淮南市科技局的服务与指导,成功嫁接科技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专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 其次,淮南芯视佳公司在产业升级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通过引进硅基OLED技术,该技术被认为是VR/AR等下一代智能穿戴微显示的最合适方案,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通过在淮南高新区的投资,推动了新型显示产业的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有力地促进了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的升级壮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淮南芯视佳公司还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为其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与淮南供电公司的紧密合作,实现了业扩报装的优化,减少了办电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此外,淮南高新区投资促进局也积极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协助解决难题,提供了贴心的服务和管理,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淮南芯视佳公司通过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不仅自身实现了快速发展,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家海内外媒体走进淮南万泰集团参访

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淮南 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 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淮南万泰集团是一家综合性的电气和电子企业,成立于1998年,其业务范围广泛,包括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配套件的生产与销售、高、低压配电箱及计量箱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电力监控及电力仪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电力变压器的设计生产及销售等。此外,淮南万泰集团还涉及高低压电器及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壳体及配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电力工程的设计、承建、承装(修、试)及运行维护。该集团不仅在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上海市松江区设有分公司,还在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和蜀山区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显示了其在不同地区的广泛布局和影响力。淮南万泰集团通过其多元化的业务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电力和电子行业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同时也展现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和技术实力‌。          淮南万泰集团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5G通信技术服务、通信设备制造和销售、矿山机械制造和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地质灾害治理服务、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和销售、金属材料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电机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和销售、软件开发和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和销售、工程技术服务以及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淮南万泰集团通过其广泛的服务和产品范围,为多个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具体到煤炭行业,淮南万泰集团还专注于煤炭地下气化(UC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是一种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这一技术不仅提取煤中的含能成分,还实现了传统物理采煤向化学采煤的转变,产生的气体主要包括H2、CO、CO2、CH4、H2O、H2S等。 此外,淮南万泰集团还积极参与各种行业展览和技术交流活动,如越南国际矿业展和太原煤炭展,通过这些平台展示其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同时也邀请行业内的人士参加其举办的活动,如《企业用工热点问题培训研讨会》,以促进技术交流和知识分享。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淮南万泰集团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也反映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和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展望。          淮南万泰集团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人才培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 首先,淮南万泰集团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化终端设备及安全监控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1998年创办以来,万泰电子依靠自主创新,创造了非凡业绩,从一支生产煤矿防爆产品的新军迅速成长为拥有2个全资子公司、1个分公司、823名职工队伍的全省百强品牌企业。这表明万泰集团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强大能力,为行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其次,万泰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共获得国家专利9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1项。60%以上的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万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也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万泰集团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团队的建设。公司拥有一支精练的销售队伍和高水平的售后服务人员,同时,公司还注重员工的持续培训,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企业,倡导“团结、创新、完善、发展”的企业文化理念。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企业的运营效率,也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最后,万泰集团还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其产品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和必不可少的装备,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万泰集团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加速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淮南万泰集团通过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以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

生态旅游、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是巢湖北岸发展的最大增量

【七天传媒记者 陈汝燕 安徽报道】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合肥巢湖北岸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 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合肥的巢湖北岸是一个生态丰富、发展迅速的区域,拥有多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重要的科技创新区。 巢湖北岸的合肥市包河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该区域不仅拥有安徽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还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一极。包河区以其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被誉为“安徽第一城区”,并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排名第39位。区内集聚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馆等众多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在安徽省位居第一。 此外,巢湖北岸还是合肥市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典范,拥有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中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园内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总之,合肥的巢湖北岸不仅是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也是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展现了合肥作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形象‌。          合肥的巢湖北岸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生态旅游景点和活动: 塘西河公园:这是一个滨湖开放式游园,规划总面积约55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约180万平米,绿化面积约370万平方米。公园内设有“沙滩公园”和“方兴湖”,提供了沙滩活动、水上运动、观光游览、林间休闲等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滨湖(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义城镇巢湖北岸大张圩,是合肥“141”发展战略滨湖新区规划湿地保护公园的中心地带。这里树木成荫,满眼葱绿,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是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之地。 振湖塔:位于肥东县境内巢湖岸边,是清朝光绪年间由吴姓人集资兴建的。塔身及塔顶多处损坏,经市、县两级拨款已维修一新,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千亩红杉林:初冬时节,这里的红杉林渐次变红,与清澈的湖水相互掩映,交织的绚丽色彩,成为合肥环巢湖岸线一道冬日亮丽的风景线。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位于肥东县,规划总面积27.6平方公里,是环巢湖十大湿地之首,也是中国首个兼具生态湿地功能定位的蓄洪区,已成为巢湖北岸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环巢湖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区:依托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巢湖经开区正沿着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服务和环境质量、增加游客体验互动3个方向进行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努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这些景点和活动不仅展示了巢湖北岸的自然美景,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休闲体验,成为合肥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肥的巢湖北岸科创活动主要集中在滨湖科创湾的建设和发展上。这个科创平台整合利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教育资源,以及安徽创新馆、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等机构,形成了一个集产业、人才、平台、生态优势于一体的科创生态系统。通过构建政、校、院、企协同创新体系,滨湖科创湾致力于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湖区。同时,滨湖科创湾还全力引入和培育高端产业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交易和就地转化应用,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此外,合肥还在巢湖北岸建设了高标准高能级的科创平台,如滨湖科创湾,旨在通过整合利用环湖科创资源,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政、校、院、企协同创新体系,做强科创湾引领发展的“硬核力量”。这一举措旨在将科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合肥的科创活动还体现在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上,如“巢湖明月”算力集群项目的启动,旨在打造集超级计算、人工智能计算、量子计算于一体的异构算力统一服务平台,为合肥乃至全省的高质量发展夯实算力“底座”。这一项目不仅体现了合肥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布局,也展示了其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合肥巢湖北岸的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修复工程:合肥市围绕“一湖两带八区”流域生态格局,实施了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这一工程不仅入围了国家“十四五”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而且还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案例并向全球展示。这表明合肥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全球生态系统恢复提供了借鉴。 湿地保护与建设: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作为环巢湖十大湿地之首,不仅兼具生态湿地功能定位,还实现了生态与蓄洪的有机结合。这一区域的建设和管理体现了合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考虑到了防洪减灾的需求,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合肥市通过立法治理巢湖流域,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巢湖水环境。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规和条例,强化责任、综合施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一举措有助于减少农业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促进湖泊生态健康。 生态旅游与教育: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坚持社区共建、绿色发展理念,挖掘地方特色生态文化景点,提供研学游服务,年接待游客量达到300万人次。这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合肥市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增加。例如,杨树林、红枫林、红杉林等吸引了成群结队的鸟类栖息、戏水,展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总之,合肥在巢湖北岸的生态保护工作中,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生态旅游与教育等措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也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长临河古镇永恒的主题曲

【七天传媒记者 陈汝燕 安徽报道】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委统战部支持,安徽省侨联主办,合肥市侨联、淮南市侨联、阜阳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侨兴江淮”2024海外华文媒体安徽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走进安徽合肥长临河镇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瑞典、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2家中央涉侨媒体共21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参加参访, 采访团副团长、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君, 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涂世强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长临河镇位于肥东县最南端,濒临巢湖,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它源于三国赤乌年间,因青阳山北麓之水经长宁寺源源不断流入巢湖,久之形成河流,后更名为长临河。长临河镇不仅是安徽“第一侨乡”,而且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被誉为“江北小上海”。 长临河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因其濒临巢湖的优越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商品分销的集散地,尤其在清朝末年,由于漕运的兴盛,长临河成为了巢湖北岸的商品分销集散地,享有“小上海”之称。镇内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古迹,如百年邮政博物馆、吴氏旧居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古镇的历史风貌,也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长临河镇的文化特色与其侨乡身份紧密相关。作为安徽第一侨乡,长临河镇拥有众多的海外侨胞,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侨胞对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镇内的古民居和古镇各处文化设施的保护被列为重点工程,进行抢救性修复,还原其历史原貌,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此外,长临河镇还依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已建成巢湖·黑石嘴风景区、中国收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印象巢湖——长临河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长临河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古镇,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旅游胜地,其独特的侨乡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的重要文化遗产地之一‌。          合肥第一侨乡长临河镇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传统建筑上。 长临河镇,作为安徽省第一侨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该镇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民居群:长临河镇六家畈村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民居,这些房屋均属徽派建筑,砖木结构,砖雕木雕精细,青砖灰瓦,齐山飞檐,每栋房屋两边设有风火墙,精致考究。其中,吴家花园是典型的代表,位于长临河镇六家畈马槽巷,为原淮军将领吴毓兰、吴毓芬的宅第,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古街文化:长临古街是长临河镇的文化象征,这里保存着百年的老邮局、70多年的老照相馆、50多年历史的理发店以及40多年的老油坊等传统建筑和服务业,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物保护单位:长临河镇拥有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如吴氏旧居、百年邮政、民俗文化馆等,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非遗传承:长临河镇不仅在建筑上保留了传统文化,还在民间艺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传承,如武狮、洪拳、根雕、剪纸等,这些非遗项目丰富了长临河镇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长临河镇以其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街、以及丰富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项目,展现了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文化魅力。          长临河镇传承侨乡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 首先,传承侨乡文化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长临河镇通过挖掘和保护侨乡文化,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和视频监控系统,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还增强了乡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此外,通过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和发展乡村旅游,长临河镇实现了文旅融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传承侨乡文化对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临河镇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牛家海剪纸等5个“非遗”项目,以及将省级“非遗”牛门洪拳纳入小学体育课,有效地保护了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此外,通过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和开展“全民文化月”、“红色戏曲进社区”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 最后,传承侨乡文化提升了地区文化软实力。长临河镇通过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建设侨乡名人馆和侨乡历史文化长廊,以及修复大观份古民居群,有效地传承了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提升了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3。这些举措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也为长临河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长临河镇通过传承侨乡文化,不仅促进了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还保护了传统文化,提升了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了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一条街的文创活动可以有效地拉动当地经济,其影响力和潜力是深远的。 文创街区通过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例如,郑州的特色街区通过推出歌舞表演、露营、后备厢市集等青年潮流文化活动,以及突出餐饮美食文化,吸引了众多市民及游客前来打卡,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活动‌。此外,文创街区还能通过发展夜间经济,延长消费链条,激发消费活力。例如,湖州的小西街创意生活市集等特色街区市集品牌的打造,让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江南生活,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育自带流量的概念店、主题店、城市定制店,创新特色美食业态,举办汉服文化节、开放式剧本杀等街区漫游活动,使街区成为年轻人来湖州旅游休闲的首站,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文创产业的发展还能推动城市转型和更新。例如,沈阳通过对老城区的修缮和复兴,以及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和再开发,如创建工业园和博物馆、文化广场,以及利用废弃的铁路建成有轨电车观光线路等,不仅延续了城市的工业文脉,还对传承工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总之,一条街的文创活动不仅能够直接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和零售业的发展,还能通过推动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长期地拉动当地经济。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合肥第一侨乡长临河镇的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以及古今文化交织的特色上。 长临河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作为安徽省千年古镇候选名单中的一员,长临河镇以其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和自然环境优美而著称。镇内分布有古民居建筑群、古塔、蔡永祥纪念馆和吴忠性故居等,极具历史与美学价值。特别是吴忠性先生的故居——吴氏旧居,展现了东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奠基人吴忠性将军的生平和贡献,增添了地方的文化色彩。 长临河镇依托侨乡文化,致力于打造历史文化生态风情小镇。通过维修和改造古民居、建设侨乡名人馆、侨乡历史文化长廊等措施,努力传承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未来,长临河镇计划设立侨乡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关爱困难侨胞和扶持归侨回乡创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侨乡文化。 此外,长临河镇的古街是古镇的核心区,曾是合肥的水运码头,拥有200多年的历史。古街上的建筑保留了典型的江淮特色,展现了古今文化交织的特色。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契机,长临河镇对古街展开了全面整治,不仅旧貌换新颜,而且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让人们在享受现代便利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古镇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 所以。长临河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侨乡文化以及古今文化交织的特色,展现了合肥第一侨乡独特的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