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连花清瘟……留学生:拿到“健康包”感觉很温暖

封面新闻记者 滕瑾 “当领到写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健康包’,我忍不住哭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心情。”这是王紫璇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她拿到“健康包”后的一段感想。 在国务院新闻办4月2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透露,已向中国留学人员比较集中的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 4月9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在英国的王紫璇和加拿大的董亦杨,已拿到“健康包”的他们表示,从知道祖国为留学生派发“健康包”的时候就很激动,领到“健康包”的时候更感动,身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王紫璇领到的“健康包”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包装袋会一直保留 王紫璇告诉记者,她是在3月25日接到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通知,填写留守留学人员信息然后等待领取“健康包”,“虽然当时还没拿到手,但填资料那一刻就感觉自己被祖国爱着,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格外骄傲。” 21岁的王紫璇来自河南漯河,目前在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摄影专业就读。 “填写信息后的第二天就有同学给我们住所相近的人建了微信群,群名叫‘守望相助’。”王紫璇回忆说,“4月4日下午,留学生志愿者姐姐在群里通知将派发‘健康包’,结果晚上就敲了我公寓的房门送来了。” 王紫璇领到的“健康包”里有一盒连花清瘟胶囊、一只KN95口罩、10只医用外科口罩,“拿到‘健康包’感到背后有国家,写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包装袋我会一直保留。” “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照” “我是4月5日领到‘健康包’的。”董亦杨告诉记者,“‘健康包’里有2只KN95口罩、20只医用外科口罩、两盒连花清瘟胶囊、一包80片的消毒纸巾以及一本防疫指南。” 董亦杨领到的“健康包”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董亦杨来自北京,22岁的他目前在加拿大温哥华西蒙菲莎大学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就读。 他告诉记者当时申请“健康包”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学生会的公众号登记信息,一个是按中国驻加拿大使馆通过学校发送给学生的邮件登记信息。“我是4月4日在公众号上登记申请的,1天后就收到留学生志愿者送来的‘健康包’。” 董亦杨说,“拿到‘健康包’很开心,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照。其他国家留学生都没有这样的福利,感觉特别骄傲。” “张文宏主任的建议安抚了我的不安” 王紫璇也曾纠结是否回国,“3月初疫情在英国爆发就很想回到父母身边,但我父母有他们的顾虑。”王紫璇说,“那段时间国内陆续出现输入病例,他们一方面担心回国途中安全问题,一方面我家那里已保持好几天零病例,不想再给城市增加烦恼。” 据央视新闻4月10日消息,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4月9日上午9时,英国确诊病例达65077例,至8日下午5时,死亡病例7978例。 王紫璇告诉记者,是中国医疗专家安抚了她的不安焦虑。“在看了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与留学生连线视频后特别开心,他给了我们很多专业且真诚的建议,后来山东省赴英国联合工作组的医疗专家又做线上讲座,让我放心很多,感到虽然我们人没有回国,但国家惦记着我们。” 对于是否回国,董亦杨则没有太多纠结。他告诉记者,学校3月16日就开始上网课且还有考试要参加。另外,他注意到身边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选择了留守,再加上回国途中也存在感染风险,“所以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先留下。从目前看,这边情况还好,我和室友已在家自我隔离,学校每天都会发至少10封邮件,告诉大家该怎么做、如何管理心情。” 据央视消息,截至当地时间9日18时,加拿大累计确诊病例20744例,死亡病例524例。 加拿大温哥华一超市内售卫生纸的货架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隔离期间“钻研”厨艺 英国政府在3月23日告诫公众自觉居家隔离,而王紫璇的居家隔离是从3月18日开始的。“3月13日英国政府宣布群体免疫计划,当时中国留学生群体比较紧张。”于是,3月16日她去超市买了不少东西准备隔离。 “隔离期间进步最大的是厨艺。”王紫璇腼腆的说,“原来做饭还要一边看教程一边做,现在回家可以给爸爸妈妈做顿饭了。” “钻研”厨艺的不止王紫璇,“原本我不怎么做饭,现在因为疫情几乎不出门,开始和室友一块做饭、煮饺子。”董亦杨说,“这也是因为疫情的一种成长吧。” 谈及当地人对疫情的态度,王紫璇讲了一件事,“大概3月13日,我曾劝一位为我送快递的英国大叔戴口罩、做好防护,大叔当时说不需要戴,只要勤洗手就好。”王紫璇说,“一周后我再遇到大叔时,他主动问我哪里还可以买到口罩,问我能否送他两只,我就上楼拿了两只给他,他用中文对我说了‘谢谢’。” 英国西约克郡的街道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这位大叔对待新冠肺炎的态度在一周内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英国人也在进行居家隔离,路上人少了,出门的人也有很多戴上了口罩。”王紫璇说,“最近还注意到一家超市送货APP‘崩溃’了,这说明很多英国人也不出门了。” 董亦杨告诉记者,现在温哥华的餐厅等营业场所基本暂停营业,虽然戴口罩的人还不多,但大家开始自觉保持距离,超市已采取限流措施。

魁省老人院强制佩戴口罩

七天传媒记者 颜宏 4月9日 蒙特利尔 今天的魁省例行新闻发布会依然由省长Francois Legault、魁省公共卫生卫生长官Horatio Arruda以及卫生厅厅长Danielle McCann主持。 疫情概览 截止到今天13点,魁省的确诊感染患者为10912,比昨天增加881人; 679人住院治疗,比昨天增加47人,住院率达到6.2%; 196人在ICU治疗,比昨天增加15,危重症率维持在1.8%;   魁省住院和危重症每日数据      深蓝 :ICU危重症      浅蓝 :住院 过去的24个小时,魁省新增41例死亡案例,总死亡案例达到216例,使得魁省的死亡率增加到2%,其中106名死者来自长期护理中心CHSLD。 魁省目前有102,463人的测试结果为阴性,还有3270人等待检测结果。 截止到目前,魁省共有1112人痊愈,比昨天增加285人。魁省的痊愈标准是确诊感染者出现症状已经14天,在过去24小时内没有发烧,过去48小时内没有新症状就可算做痊愈。 魁省疫情地区发布 魁省疫情演变 黄色:住院;灰色:ICU;红色:死亡;蓝色:痊愈   106死者来自CHLSD 截至到目前,魁省疫情最值得担心的就是与老人相关的机构,魁省医疗部门已经抽调了450名医生、1000名护士以及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驰援这些机构,同时政府已经拨款1.33亿元帮助这些机构增聘人手、改建设施等,以延缓疫情传播。目前针对这养老机构,规定不仅是新员工必须新冠检测结果阴性才能上岗,凡是在有可能接触患者两米以内距离时必须戴口罩。 魁省省长表示,虽然有22%的CHSLD、老人院、老人中转站等老人居住集中的机构出现感染病例,但截至到目前,大部分来自CHLSD的死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家: CHSLD Laflèche:20 CHSLD de Sainte-Dorothée à Laval:16 Centre d’hébergement Notre-Dame-de-la-Merci:13 CHSLD la Pinière:10 Centre d’hébergement de Lasalle:7 Centre d’hébergement Alfred-Desrochers :5 为了避免疫情在其他老人机构蔓延,政府也将在所有出现感染病例的老人机构进行全员检测,对没有出现感染情况的机构加强防疫措施。 针对媒体报道的有感染老人被禁止送入医院的传闻,卫生厅长澄清说政府绝对不会禁止老人转院,已经有部分感染的老人转入新冠定点医院。目前服务于CHLSD的医生数量已经增加,能缓解其内部治疗资源紧张问题。在CHLSD 内部有三层治疗层级,转院只是其中之一,政府会很尊重患者以及家属的意愿,展开适合其本人的治疗方案。老人院的防护物资也比较充足,状况正在改善。再次承诺凡是出现感染案例的老人院,家属会得到通知,如果没有收到通知就是说明该老人院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 为了表彰这些在老人院工作人员的表现,继魁省给私立老人院护理员工涨工资到每小时15元,并可以回溯到3月15日后,魁省再次决定把针对医疗系统的COVID-19奖金扩大到老人院范围。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的老人院,直接和新冠病毒有接触的医生和护士获得工资总额8%的奖金,其他支持部门工作人员获得工资总额4%的奖金。   不要靠近60岁以上的人 目前魁省的死亡患者中90%在70岁以上,9%在60-69岁之间,所以省长表示,在为未来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间里,所有60岁以下的人不要靠近60岁以上的人,不要去探望他们,不要长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并在每日一谢中强调,老人曾为魁北克的建设做出过贡献,要竭尽全力保护他们免受病毒的侵害。 … Read more

4月9日七点一刻短新闻精选:蒙城人遭歧视,只因为疫情集中;加拿大超百万人失业,失业率创1976年来最高

加拿大可能因新冠死2.2万人 联邦卫生部今天公布全国COVID-19疫情发展的预测模型,指出如果全国各地执行严格的防控措施,加拿大的感染人数占总人口的2.5%到5%之间的话,将会导致1.1到2.2万人死亡,但如果有地区不执行严格的防控措施,将会有更多人感染,死亡人数也将更高。联邦公共卫生署首席长官谭咏诗(Dr. Theresa Tam)也指出这种预测模型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各省和地区的疫情有差异,最终的疫情结果将取决于各地实施防疫措施的松紧程度和加拿大民众的实际行为。 父母应警惕孩子的线上活动 联合国儿童保护机构昨天警告针对儿童的网络“性侵害者”数量在成倍增加,希望引起各国的注意。魁省安全厅SQ和蒙特利尔警察局SPVM联合发布公告称在全部“宅家”的情况下,儿童泡在网上的时间大幅增加,父母应保持警醒,时刻注意孩子的网上活动。网上的性侵害方式有很多种形式,包括冒充同龄人或机构引诱、操纵甚至威胁儿童拍摄裸照、性情视频等,任何人发现开展类似危险活动的网站或个人应联系警察部门举报。 失业人数超百万 失业率达到7.8% 疫情对加拿大经济的影响导致3月份有超过100万加拿大人失业,使得全国的失业率急升,从2月份的5.6%攀升至7.8%。联邦统计局的这份报告以3月15日至21日为样本周,因为这段时间是加拿大的疫情的转折周,各地政府纷纷出台防疫措施,纷纷关闭非民生必要部门等,让整个国际的经济活动降低到最低点。魁省的失业率也从2月份的4.5%升高到8.1%,共有41.3万人因疫情原因暂时或长期失业,创1976年以来的纪录。 蒙特利尔人遭到歧视 由于蒙特利尔的疫情严重,确诊人数占全省总数的一半左右,让蒙特利尔周边城市对蒙特利尔人充满了警惕。上周,Lanaudière地区的Terrebonne小镇通过法律禁止来到蒙特利尔人到当地的Costco购物,有人表示希望这样的政策“能让蒙特利尔携带的病毒留在蒙特利尔”。但当地检查购物者证件、核对其居住地址的警察发现每天还是有上百的蒙特利尔人前去购物。 最高法院拒绝受理 21号法案继续执行 受到魁省民众支持的世俗法案(Loi sur la laïcité de l’État du Québec),俗称的21号法案推出以来,一直受到穆斯林族裔的强烈反对,加拿大穆斯林全国委员会NAMC(Conseil national des musulmans canadiens)和加拿大公民自由协会(Association canadienne des libertés civiles)一直希望通过法律程序禁止这项法案的执行,先后上诉至魁北克最高法院、魁省上诉法院,均被驳回,他们又上诉至加拿大最高法院。加拿大最高法院今天宣布不受理这一申诉。魁省司法部长兼首席公诉人Sonia LeBel表示对最高法院的决定表示满意,魁省将一如既往地捍卫这项法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魁省911被无用举报阻塞 自魁省政府推出“宅家”、禁止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以来,也鼓励民众举报那些不遵守防疫措施的行为。但911的接线员表示每天都会接到无数没有意义的举报电话,导致系统拥挤,让真正的报警电话打不进来,比如举报两个邻居在各自的院子里隔空聊天、两个行人在人行道上交谈或提供基本服务的工作人员距离太近等。安全部门提醒民众不要过于敏感,举报真正违反防疫规定的活动,包括举办室内Party、多人聚集、本该关闭的非必要民生部门还在开门、文化或宗教活动等。 Plateau-Mont-Royal将设立疫情管制街道 受疫情的影响,Plateau-Mont-Royal计划把其主要商业大道avenue du Mont-Royal设置为首条疫情管制大道,在Fullum和 Parc大街之间2.7公里的范围内设立1500个障碍物和警示标牌,还将在部分地区设立禁止停车区域,以便行人更方便的穿行,并保持2米以上的社交距离。该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是该区重要的民生必要部门,如超市、药店、杂货店、五金店等大部分集中在这条街上,另一方面该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有12839名居民)远远超过蒙特利尔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有4467名居民)。

严控疫情,仍预计2.2万人死!联邦疫情模型数据公布

七天传媒记者 德昊 4月9日 蒙特利尔 4月9日早上,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下起了小雪。总理特鲁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全国疫情模型来分析,加拿大目前的仅处在疫情爆发的初期,这一波疫情的高峰将会出现在4月下旬,并在夏天结束。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社交距离的做法,还必须得持续数月。 他表示,有一些省的防疫工作让我们看到了疫情缓和的曙光,如果大家遵循卫生官的建议,坚持目前的隔离措施,第一波疫情很快会过去,一些商业活动有望在第一波疫情后恢复。但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周期可能为1年到1年半,在此之前人们都不可以对疫情掉以轻心。 特鲁多并不认为政府在此次疫情的决策中犯下错误,他说,政府的每一步都是根据已经得到的信息和专家的建议在进行。   加拿大全国疫情预测模型 备受全加民众瞩目的全国疫情预测数据,今天如期公布。联邦首席卫生官谭咏诗介绍说,根据全国疫情预测模型,显示未来几个月在严格的防控措施下,新冠病毒导致的全国死亡人数在1.1万人(2.5%人口感染)至2.2万人(5%人口感染)之间。 严格防控措施下的感染/住院/重症/死亡比例 但是如果防控措施不力,死亡人数可能更高。在完全没有任何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将有最多80%的加拿大人将感染病毒,疫情高峰将出现在夏季,将有超过30万人死亡。 谭咏诗说,模型的预测未必完全准确,各省和地区的疫情也有差异,最终结果取决于防疫措施的力度和民众的实际行动。  

CERB申领需谨慎 切莫滥用政府政策

七天记者 梓丰 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经济大停摆,加拿大三级政府都出台各种帮助企业和个人的援助政策,除了原有的失业金EI外,联邦政府还出台了针对个人的紧急补助福利金(CERB)、补贴牛奶金、增加消费退税、延迟支付学生贷款等;针对企业的工资补助计划(CEWS),企业紧急贷款、延迟征收各种税等,仅现金援助就高达近800亿元,但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大手笔援助,依然有很多个人和机构因不符合申请条件被排除在外。 面对严峻情况,联邦政府先后把CERB 和CEWS的申请条件降低,希望能包括更多的人和企业。总理特鲁多表示,政府注意到这些“漏网”民众的情况,正在和相关部门研究拟在现有条款上增补,尽量包括更多的人,不过他也强调,非常遗憾的是,政府的援助不可能包括所有受影响的人,所以一定会有人享受不到政府的补贴。   近90万人无法申请 加拿大另类政策中心(Centre canadien de politiques alternatives)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失业的加拿大人,约86.2万人将无法通过就业保险(EI)或CERB获得帮助。另有39万人将得到一些帮助,但是金额低于CERB提供的每周$500元。 CERB仅仅开发两天,就已经有183万人申请,并有人收到的补助金,但这个非常流行而看起来很简单就能申请并获批准的补助项目其实有着多种条件限制。 首先,CERB的补助申领是分时间段的,并不是普遍认为的每月2000元,最长可达4个月,而是每周500元,最长16周。规定每四周为一个申领时间段,分别是: 2020年3月15日至2020年4月11日 2020年4月12日至2020年5月9日 2020年5月10日至2020年6月6日 2020年6月7日至2020年7月4日 2020年7月5日至2020年8月1日 2020年8月2日至2020年8月29日 2020年8月30日至2020年9月26日 在上面这些时段申请CERB时,要确保自己符合申请要求,每个时段可根据该时段的情况申请一次,如果期间工作发生变化,有收入了就不能申请了。 其次还有着细致的条件规定,除了常规的要求申请者必须是年满15岁以上、目前定居在加拿大、持有有效社会保险卡外,还包括如下规定: 因为疫情相关原因已经或即将无法工作,没有工作或其他收入来源的,原因可包括感染新冠病毒、需要隔离、暂停工作、需要照顾孩子或家庭成员而无法工作,公司工作量不够裁员,公司暂停运作等,但需要注意下面的例外情况。 如果是离职,不能是自动或自愿离职,而应该被公司永久或临时解雇(layoff),否则不符合申请要求; 如果之前有全职工作以及兼职工作,但因为疫情没有了全职工作只剩下兼职工作,不符合申请要求; 如果之前一直有全职工作,但因为疫情没有了全职工作,只能另外找了一份兼职继续工作,不符合申请要求; 如果之前有季节性工作或COOP工作,但疫情来之前就已经离职,并不是因为疫情被解雇,不符合申请要求; 如果一直有工作,现在工作时间被公司减少,但没有解雇,不符合申请要求; 如果一直有工作,现在公司发信说你不需要上班了,但因为公司想要75%的政府补贴,会给你发基本工资,没有解雇,不符合申请要求; 如果一直有工作,现在被迫在家工作,不符合申请要求; 如果之前没有工作,因为疫情找不到工作,不符合申请要求; 如果是第一次申请,需要满足在选择申请的4周时间内已经或预计连续14天没有工作或者收入。举例来说,假如第一次申请2020年3月15日至2020年4月11日这个时段,如果工作记录上最后一天的工作日期是3月29日,那么不满足14天的要求,不符合申请。如果工作记录上最后一天的工作日期是3月28日,满足14天的要求就可以申请。 如果是再次申请,需要满足在选择申请的4周时间内都已经或预计没有工作或者收入 申请人需是加拿大的税务居民,这是指申请人需要在2019年度或过去的12个月里(2019年4月到2020年3月)的报税收入超过5000元,收入可以是工资收入、EI收入、产假收入(Maternity EI)、父母福利金(Parental Benefits),魁北克Parental Insurance计划下的福利或自雇收入等,但通过投资分红、没报税的现金收入或房产买卖等获得的收入不算。 不能同时获得EI失业保险和CERB紧急救助金。如果申请人正在领EI不能申请CERB;但如果申请人的EI在10月3日之前结束并且因为疫情无法继续工作,可再申请CERB。 所有持工签的人均可以申请CERB,但持学签的国际留学生需要看个人情况。 所以希望申领CERB的人一定要仔细查看这些条款,不要滥用政府的好意。如果政府在审查后发现申请人并不符合申领条件,会要求申领人退还已经发出的款项。如果政府发现申领人为了申请补助提供虚假信息或伪造资料,将被认定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就不仅仅是退还款项那么简单,而有可能受到刑事指控,一旦留有案底,在加拿大这样的信用社会里将寸步难行,希望华人在这个特殊时期不要因小失大。   EI和CERB可互换 为了简化受疫情影响民众的申领,联邦政府允许申请者可在EI和CERB两种补助直接转换,但其实这两种补助金的性质截然不同。CERB只是紧急情况下的临时补助,而EI是常规补助,需要申请人工作420-720小时以上,非自身过错失去工作并缴纳EI失业保险才能申请,那些没有缴纳EI保险的人不能申请。 如果年收入等于或超过$54200,EI最高可达到每周573元,比每周500元的CERB要高;反之,如果年收入低于$54200,那么申请CERB就更合算。 由于申请CERB是在4月6日才开始的,符合EI申请条件的人其实可以提前申请,如果申请人的EI收入低于CERB,会自动转为CERB。 但如果申请人已经申请并拿到EI补助金,则无法再申请CERB,就是说只能二选一,不能重复申请。 学生和自雇人士被排除 针对目前的CERB补助金申领条件,对那些收入不稳定的打工学生和自雇职业者最为不利。 大部分利用业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原来从事的临时性兼职工作,一般一年中的收入少于规定的5,000元;还有人只在暑假工作,而今年疫情的形势下,今年的暑期工作机会会非常少。 另一个被排除在外的人群是那些自雇职业者,包括演员、画家、音乐人、摄影师、上门保洁员、婚姻策划人、健身教练、补习教师等,还包括一些专业人士如物理治疗师、按摩师、正骨师、的士司机等等,特鲁多已经承诺表示将会扩大补助范围,覆盖更多的人。   明年赤字将大幅上升 在联邦政府的工资补贴计划覆盖范围还只是针对中小企业时,国会的财政预算官员Yves Giroux预测明年财政年度的联邦赤字可能会达到1127亿元。而经济政策研究所C.D.Howe … Read more

助人助己 共度难关——访诗美公司周帆、Stef Saad

七天记者 颜宏 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一开头就遇到一场史无前例、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灾难——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世界大流行。原本以为只要中国控制住了疫情,世界就安全了,全体华人万众一心,不惜一切代价地把病毒围困在武汉、湖北,只可惜我们猜对了开头,却没猜对结局。就在中国抗疫形势开始向好的曙光显现之时,狡猾的新冠病毒却开始在世界多地蔓延,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地相继沦为新的疫情中心,在中国抗疫上半场跟着忧心、焦虑,同时又快速行动起来几乎买空各地防护用品库存支援国内一线的海外华人不得不打起精神来进入世界抗疫战斗的下半场,除了小心防护好自己、家人外,还通过各种渠道从中国获得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具来支援所在国、所在地的抗疫,蒙特利尔华人也和世界各地的华人一样,加入了捐赠本地医院的行列。 由于大部分国家对新冠病毒疫情的普遍轻视,防护物资储备不力,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地多点爆发,很快就重复了武汉初期防护物资缺乏、医疗资源被挤兑的情形。小小的口罩也成为最紧缺稀有的战略物资之一,特别是防护效果较好的N95口罩,更成为各国争抢的目标,多地出现拦截他国口罩这种文明社会里少见的“丛林法则”的国家行为,更别提一些中小企业或者个人订购运输的口罩了。蒙特利尔诗美窗饰(SmartMi)公司老板周帆的遭遇就很有代表性。 诗美公司总裁周帆展示口罩   诡异的“口罩之路” 周帆的公司本是一家生产卷帘、窗帘的公司,分别在蒙特利尔的St-Laurent市和安省的密西沙加市有两个工厂。疫情刚开始在武汉爆发时,周帆以及公司同事像华人社区一样,也到处搜罗口罩等防护用品寄回国内。现在疫情在本地爆发,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也像武汉初期那样面临防护用具短缺的严峻问题。以口罩为代表的个人防护物资成为全球争抢的紧俏产品。基本上已经全面复工复产的中国所有口罩生产企业都在开足马力,每日产能达到12亿只也无法满足全世界的需求。同时,国内口罩生产厂家的产品,特别是紧缺的N95口罩要优先国家采购,能流到市场上的数量非常少,要有特别的渠道才行。由于周帆的公司需要来自国内的零部件,在国内的制造业很有些人脉关系。即便如此,他也是花费了很大力气才订购到了4万个口罩,包括2万个最紧缺的N95口罩以及一次性外科口罩,几百套政府采购价格不菲的专业防护服和2000个专业面罩,准备捐赠给本地的医疗和有需要的机构。但因疫情的原因,大部分国家关闭边境,许多航空客运暂停,这些防护物品的运输成了大问题。周帆也不得不高价聘请专业的货运代理时刻注意以便找到运回加拿大的途径,终于在3月底,第一批物资被送上了飞机,却由此开启了一场引发无数媒体关注的“诡异”之旅。 根据周帆的讲述,3月27日货运代理通知他,货物从香港起飞,根据承运货物的DHL快递公司的网上追踪信息,这批货物在3月28号到了美国俄亥俄州,3月29号到达位于魁省南岸Saint-Lambert的DHL货运中转站,3月30号收到DHL公司支付关税送货的通知。接下来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货物没送到,再次查询却发现这批货物在4月1日又被送回了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 诗美公司的业务经理 Stef Saad多次联系DHL公司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都没有得到答复。与此同时,媒体上相继爆出美国或用现金、或用高价甚至利用美国的公司“截胡”他国口罩的新闻,舆论哗然。赶到DHL中转站希望能拍到这批物资抵达的本地媒体《蒙特利尔日报》(Journal de Montréal)更是以《给魁北克的口罩被转运》为主题进行了大幅报道,多家媒体转载,就连加拿大联邦总理特鲁多都在每日的疫情通报会上对此进行了回应。最终在媒体的压力下,DHL公司的负责人跟周帆联系,表示这是一个错误,并承诺尽快把这批物资运回来,并调查发生这个错误的原因。其实不止DHL出现这样莫名其妙的问题,疫情发生以来,美国的快递公司FedEx、·UPS等都被本地的华人机构和个人诟病口罩等防护物资运输的各种不靠谱:时间长、同一批货物被分散到各处,凭空消失等等。DHL相比来说还不算最差的,至少可以追踪货物,诗美公司的5000个口罩最终在4月2日被送了回来。   暖心的善举 拿到口罩后,诗美公司的业务经理Stef Saad主动承担起了风险最高的送货任务,甚至不敢让家人知道,免得她们担心。目前他们主要通过社交媒体上的求助,把现阶段最宝贵的口罩捐赠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据不完全统计,Stef送出去的口罩有: CHLSD Centre d’hébergement de Lasalle:500个 Hôpital Notre-Dame:1000个 Pointe-Claire 地区的Lakeshore General Hospital:500个 满地可中华医院:500个 蒙特利尔华人社区:2000个 Ex-Hôpital général de Lachine:250个 …… 记者本来和Stef约好准备去拍摄一段他送货的场景,但由于送货的时间和地点确定下来比较匆忙,一个机会稍纵即逝,截止发稿时记者还没追上他。 其实早在今年3月初,疫情开始在加拿大呈现出快速蔓延态势的时候,周帆他们的一些在医疗和护理行业工作的邻居、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就开始提出口罩类防护物品的紧缺问题,媒体也开始有所报道。大家不约而同地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恰好周帆在国内的关系可以帮助获得这些应对疫情必须的防护用品,于是很快决定拿出一部分市场预算采购尽可能多的防护用品捐助给本地的医护机构。他们朴素地认为作为一家企业不仅需要承担对员工的责任,也应该承担起对本地社会的责任,特别是整个社会都遇到困难的时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不是口罩运输疑云见诸报端,他们的善举可能根本不会被媒体注意到。 的确,在这场全人类面对未知病毒的战争中,华人世界充分发扬了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不仅在疫情初始阶段竭尽全力捐助中国抗疫,又在疫情来到本地之后,一方面管好自己,防护好自己,严格遵守各级政府出台的防疫规定,另一方面继续尽其所能地捐助本地社会。 周帆他们订购的物资后续还将陆续抵达,Stef表示将一如既往地送到有需要的地方,他谦虚地表示自己现在所做的跟那些冒着感染风险奋战在一线保护民众健康的医护工作人员相比不算什么,不值得一提,只是出于最基本的人道主义。   有担当的80后 说到诗美公司的善举,就不能不提到这个公司的掌门人周帆,这个80年代出生的南京人,大学毕业于北京外语大学法语系的意大利语专业,可以说流利的法语、意大利语、英语和俄语,本科读完又到首都对外经贸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随后到海尔公司的欧洲办事处,从法国的一线经理做起,直到意大利地区经理,再到欧洲大区经理。到了2011年,因为个人原因,周帆离开海尔,开始把生活和工作重心转移到北美。 随着在加拿大常驻时间的延长,周帆也像大部分移民一样开始寻找自己的创业机会。2015年,在蒙特利尔大学商业学院HEC攻读MBA时结识了后来的合伙人Stef Saad,机缘巧合地逐渐发展出一个团队,根据各自的经历、经验和优势最终决定进入窗帘、卷帘领域。 2017年诗美公司创立,同一年第一家工厂在St-Laurent市开工,去年他们又开始在安省密西沙加筹建第二家工厂,其窗帘业务也像周帆的名字一样一帆风顺,几乎没受到什么挫折。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创业资金充足、创业团队成熟、商业经验丰富;另一方面也是源于他们敏锐的商业眼光,恰好赶上了近几年房地产大发展的势头。目前他们的业务主要针对商业用户,提供自动卷帘、遥控卷帘、防紫外线卷帘等既富含科技含量又充分体现舒适度的智能产品,客户主要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大规模室内改造的机构,如HEC的教学楼装修、老人院的装修等。他们充分利用全球化的优势,从世界各地采购价廉物美的零部件,再结合本土美学和实用性重新设计生产,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业内人士的追捧。 说起创业这个大部分华人移民关心的话题,周帆表示相对于欧洲大陆,北美的创业环境要好很多,更开放,更有活力,给初创企业更大的空间。在北美,只要你的产品有竞争力,刚成立的企业一样可以和老牌企业竞争,并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在欧洲就完全不同,有一道针对初创企业的玻璃天花板。大部分企业很保守,只愿意和相熟的企业合作,即使那家相熟的企业技术开始落后或者质量开始下降也不愿意更换。另外,华人创业时要更加注意本地人市场,不要只局限在华人的小圈子里,尽可能雇佣不同族裔的员工,把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社区社交圈引入到自己的企业中,在业务开拓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场已经在全球蔓延开来的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周帆的公司也不例外。两个工厂相继停工,30来名员工中不能进行远程工作的需要领取失业金渡过难关,能在家工作的设计、研发、公共关系等部门员工则筹备着疫情过后重启的那一天。针对加拿大的疫情,周帆看得很淡定,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疫情就如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但人类总是能战胜他们,继续往前走。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也一样,总会过去的,最乐观的估计是在未来的4个月后结束,最悲观的估计是将持续一两年,既然我们如此“幸运”地见证着历史,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再给社会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力求问心无愧,做到我们自己的最好。     Stef Saad代表诗美公司向蒙特利尔中华医院捐赠口罩

最高约8800人死,魁省疫情模型公布

​七天传媒记者 颜宏 4月7日 蒙特利尔 本日魁省例行的新闻发布会由省长Francois Legault、魁省公共卫生卫生长官Horatio Arruda以及卫生厅厅长Danielle McCann共同举行。   4月18日可能是高峰 尽管卫生长官Horatio Arruda多次强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公布模拟疫情曲线对公众来说并没有什么益处,但鉴于安省已经公布,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魁省也最终在今天公布了该省最好和最差的疫情曲线。卫生长官表示由于魁北克民众遵守政府出台的防疫措施,魁北克的目前疫情曲线非常接近乐观的情况,如果最终的疫情曲线更接近悲观预测则是因为民众在4月份没有遵守规定。 魁省前公共卫生长官、魁省公共卫生策略顾问Richard Massé在稍晚公布的模拟曲线显示,魁省的疫情将在4月18日到达高峰,最终的感染人数将在近3万至6万之间,最终的死亡人数有可能在1263人到8860人之间。 乐观曲线(德国、葡萄牙模式) 悲观曲线(意大利模式) 截止到目前,魁省的确诊人数和死亡略微比乐观情况高一点点,而住院率和危重率比乐观情况低一点。   疫情概览 截止到今天13点,魁省的确诊感染患者为9340,比昨天增加760人; 583人住院治疗,比昨天增加50人,但由于确诊基数增大,住院率比昨天降低0.4个百分点,达到6.2%; 164人在ICU治疗,没有新增,危重症率也降低到1.8%; 新增29例死亡案例,使得魁省的死亡案例达到150例,目前魁省的死亡率增加到在1.6%。 省长表示魁省的疫情依然处在可控范围内,令人鼓舞的迹象包括魁省的住院率和重症监护治疗率都比较稳定,没有大幅增加。 魁省目前还有2942人在等待检测结果,95186人的测试结果为阴性。 截止到目前,魁省共有720人治愈,比昨天增加109人。魁省的痊愈标准是确诊感染者出现症状已经14天,在过去24小时内没有发烧,过去48小时内没有新症状就可算做痊愈。 魁省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依然是蒙特利尔,确诊案例占全省的一半以上,目前共有4407人确诊,比昨天增加430人;其次是Montérégie地区,961人确诊,很快破千;第三是Laval, 759人;第四是Mauricie-et-Centre-du-Québec地区,589人确诊;第五名是Estrie地区,570确诊;又增加一个过500的地区,Lanaudière地区确诊532人。 超过400的地区有: Laurentides地区,447; 超过300的地区: Capitale-Nationale地区:375; 超过100的地区: Chaudière-Appalaches地区:181; Outaouais地区:129 Abitibi-Témiscamingue地区:108 Saguenay – Lac-Saint-Jean地区:103(新增加) 魁省疫情演变 :█ 住院    █ ICU   █ 治愈  █ 死亡 死者概况 目前魁省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案例中88%为70岁以上的老人。疫情最严重的是长期护理中心CHLSD、老人院等老人居住集中的场所。其中47%的死者来自CHLSD,疫情刚开始时来自各种私立的老人院死者一度占全省死亡案例的40%,目前已经降低到20%。 魁省大部分的死亡案例都是年龄较大、具有其他基础疾病的长者,只在蒙特利尔地区出现了一名40岁以下的死者,不过这名死者本身的健康状况非常差,超级肥胖。下图为魁省截止到4月7日死亡案例的年龄分布图。 支援老人院 针对老人院的严重疫情,魁省除了注入资金帮助这些机构雇佣更多的护理人员、清洁人员、保安等外,还采取了一些抗疫措施,包括限制护理人员在不同的老人院之间流动,增加针对老人院的检测力度和隔离力度等。同时,魁省的医疗系统也开始驰援。一方面是向疫情严重的SHLCD增派医护人员,因为魁省目前的住院感染者不多,可允许医疗系统调派医护人员去支援老人院,另一方面允许希望转到医院治疗的老人转到定点医院治疗,比如疫情严重的laval市的几家 CHLSD的都开始把一些老人转送到医院。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老人和家人选择不转院或者不抢救,魁省会尊重这些人的选择。 卫生厅长还呼吁全省退休的医护人员或者有老人护理经验的人出来帮助遇到困难的老人院,可来帮助护理老人、消毒场地、设立隔离区等。前几天爆出的老人院防护物资紧缺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缺乏检测反应剂 魁省的防护物资情况和昨天没什么区别,手套可支持14天,N95口罩可支持13天,防护服虽然只能支持6天,但一方面本地可以生产,另一方面防护服可洗涤后重复使用,所以并不需要担心。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一种用于分析检测样本的反应剂,目前只可以支持6-7天。不过,魁省已经向温尼伯的国家实验室申请,将很快获得这种反应剂的配方,魁省将自己进行配制。   不要庆祝复活节 魁省省长除了强调民众继续遵守宅家、少外出、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防疫措施外,还特别强调在马上到来的复活节,不要探亲,不要聚集,不要开party,不要去教堂聚集,除了和自家人之外,和任何人都要保持至少2米的距离。 … Read more

4月7日七点一刻短新闻精选:百万人申请补贴,加拿大联邦紧

第一天近百万人成功申请CERB 联邦政府推出的紧急救助福利金(CERB)自昨天开始申请,联邦政府采取的分流政策产生明显效果,每天只允许3个月出生的人申请。比如昨天是出生在1-3月的人申请,截止到午夜零点,已经有96.6万个申请成功提交,并已经被处理,联邦税务局的申请系统平均每分钟要处理1000份。这笔补助金将在未来的3至5天到账,如果要求寄支票则需要10天左右。今天是出生在4-6月的民众提交申请的时间。而这个援助项目还将进一步扩大,以保证帮助更多的人。 加拿大启动血浆疗法试验 蒙特利尔大学、渥太华大学、多伦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大学的附属医院以及加拿大各地血液研究团队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球最大规模的COVID-19血浆疗法临床试验,将有40多家医院和1000多名感染患者参与。治疗方法主要是将已康复患者体内富含抗体的血浆输入给仍然感染的患者。加拿大各地的献血中心负责从康复者体内提取血浆,并测试其内含有抗体的数量,然后冷冻,再送到医院并输入到重症患者体内,以查看这种含有抗体的血浆是否可以减轻症状甚至治愈新冠病毒感染者。截止到目前,这种方法仅在中国、新加坡、韩国和美国的小型试验中进行过尝试。 蒙特利尔出台本地配送服务 在魁省出台名为“蓝色菜篮”(Panier bleu)的零售商转向电商的举措后,蒙特利尔市政府联合非赢利组织Jalon Mtl、COOP Carbone和10多个区的商业发展协会SDC( Sociétés de développement commercial)出台与网上购物配合的自行车配送计划。民众网购的生活物资主要通过自行车运输公司Livraison LVM、La Roue Libre等来运送,但不包括无法在室温下停留超过1个小时的食品,如冷冻半成品食品等。蒙特利尔市还将为希望实现销售数字化或改善在线业务的小企业提供免费技术支持,申请截止日期为4月17日。 Laval一CHSLD近一半住客被感染 尽管从COVID-19疫情一开始,魁省就在强调老人院等老人居住集中的地方是最脆弱的,一定要当心。但以老年住客为主长期护理中心CHLSD、老人院已经老人中转站等地很快成为疫情中心,魁省22%的相关机构出现至少一名感染者,魁省80%的新冠病毒死亡者也出自这些地方。其中,位于Laval的CHSLD Sainte-Dorothée的情况尤为严重,这家只有250名住客的长期护理中心已经有105人确认感染,还有15人在等待检测结果。而在CHSLD Notre-Dame-de-la-Merci,目前已有14名死亡案例和41名感染案例,而感染还在继续。一些老人院的工作人员要求政府对所有的人进行检测,而不是只检测出现症状的人。 魁省计划采用血清法检测 为了更好地了解魁省的疫情,魁省计划更改现有的核酸检测方式,不再等待民众出现症状后再进行检测,而是通过随机的方式进行大量检测,并采用最新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据悉这种检测方式刚刚在4月2日通过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目前还没有获得加拿大政府的批准。血清法检测是通过静脉采集血样来检测被检测者的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体,可以更快、更准确地甄别出尚未出现症状的感染者。魁省公共卫生长官Horacio Arruda希望通过这样的检测能更好的确定到底有多少民众被感染,到底是30%,还是50%,并为秋季可能到来的第二波疫情提前做好预案。 蒙特利尔准备应对春季洪水 疫情在给民众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一些处于洪泛区的居民还得打起精神来应对可能到来的春节洪水。蒙特利尔市政府派出的观察员昨天到2017年以及去年的洪水灾区查看情况,这些地区包括Pierrefonds-Roxboro、Ahuntsic-Cartierville、L’Île-Bizard–Sainte-Geneviève、Senneville、Sainte-Anne-de-Bellevue等。截止到周一,Rivièredes Prairies河流上游的Lac des Deux-Montagnes湖以及安省和魁省边界的Carillon电站水库的水位都达到了小型洪水的警戒水位。 借疫情恶作剧惹人厌 上周五,魁北克城一名20岁的男子在汽车点餐过程中,故意对着刷卡机咳嗽,然后再刷卡,再把它还给工作人员,而另一名拍摄视频的人则在副驾驶座上大笑,并把这个类似玩笑的视频上传到网上,引起巨大的网络反响,社会上也一片谴责声。昨天该男子已经被其雇主解雇,并被魁北克城警察SPVQ(Service de police de la Ville de Québec)逮捕,随后在保证遵守保释条件下被释放,公诉机构DPCP正在研究以决定是否以刑事罪行对这名男子起诉。而南岸Sainte-Catherine地区的一幢公寓楼里,监控视频录到一段更恶心的一幕,一名在这里住了8年的女住客深夜把自己的鼻涕等粘性液体抹在楼梯扶手上,而只得到了警告的后果。

美国放行,50万只3M口罩明日抵加

七天传媒记者 德昊 4月7日 蒙特利尔 4月7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加拿大政府正在与Thornhill Medical, CAE, Ventilators for Canadians 和一个由StarFish Medica领导的小组合作,目标是在加拿大本土生产30,000台呼吸机。 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的数据,目前加拿大仅有5,000台呼吸机。 特鲁多表示,如果疫情好转,生产的呼吸机供过于求,将会把这些呼吸机分享给其他需要使用的国家,与世界一起共同面对疫情的挑战。 另一方面,联邦政府正与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特·麦克唐纳(Art McDonald)合作,研发一款较传统工艺更简单的呼吸机。 口罩之争 4月6日,3M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允许该公司继续向加拿大与拉美国家出口N95口罩,这也让相关国家暂时松了口气。 特鲁多今天也提到,由3M制造的50万只口罩,明天会运抵加拿大。 加拿大公共服务和采购部长安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表示,加拿大周一从中国收到了800万个口罩,之后几天将有更多口罩陆续抵达。迄今为止,加拿大已经从全球订购超过2.3亿只外科口罩,其中1,600万只已经交付。 另外加拿大还订购了11万3000升洗手液,其中大部分有望本月交付。 英国首相病重 特鲁多今天还向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表达慰问,提到他是一个战士,一定会战胜新冠状病毒。 约翰逊6日夜间因病情恶化被转移进重症监护病房,按照此前的安排,如果首相病重不能工作,将由外交大臣多米尼克 · 拉布(Dominic Raab),作为第一国务大臣代理行使首相职权。 不过在医院度过一晚之后,鲍里斯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个人精神状态良好;并呼吁全体英国人待在家中,这样既是保护医务人员,也是在挽救生命。

凤凰卫视: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助全球疫情防控

2020年4月4日,凤凰卫视“财智菁英汇”节目播出了题为《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助全球疫情防控》的报道。报道指出,全球疫情持续恶化,在中欧抗“疫”交流会上,使用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患的康复率高达91.5%,这一结果成为热点,中医药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的新标杆;连花清瘟胶囊从2004年至今,已经累计20余次被中国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列入治疗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方案,并且多次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月30日,连花清瘟胶囊获得了泰国卫生部现代植物药注册批文,这标志着作为中国现代中医药企业代表的以岭药业具备了在泰国市场以药品身份销售连花清瘟胶囊的资格,也为中医药迎来了出海的新契机。 连花清瘟助力国内国际疫情防控 据临床疗效显示,此次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总有效率90%以上,其中,来自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成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推荐频次最多的中成药,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及各方舱医院中广泛使用。2020年3月23日,在湖北武汉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连花清瘟胶囊的主要功效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对轻症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的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在此次防治新冠肺炎的推荐中成药中,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得到了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多位院士的力荐。“大疫之下,各国都非常重视传统医药,特别对中医药都给予关注,特别是连花清瘟在中国已经进行过评价了,对现在的这种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连花清瘟是其中代表之一。”张伯礼院士接受财智菁英汇记者采访时强调,“连花清瘟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最近我得到消息,国家外交部采购了70万盒连花清瘟分给各个大使馆,给我们的留学生在健康包里边都装有连花清瘟。”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武汉爆发,作为中国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以岭药业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市场需求剧增。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助力疫情防控,以岭药业的所有生产线争分夺秒,24小时抢产连花清瘟产品。“在疫情来临之际,我们第一时间率先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1000万元的连花清瘟,其中500万元的连花清瘟连夜运输到武汉疫区,保证了市场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向国外,向伊拉克、意大利进行了连花清瘟的捐赠。”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在接受财智菁英汇记者采访时说道。   3月3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从疫情发生,国家方案推荐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共有5版,第4至7版方案都推荐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于医学观察期的治疗。湖北、广州、浙江、山东、河北等二十多个省市陆续发布的新冠肺炎防治方案中,都对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进行推荐。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贾振华接受财智菁英汇记者采访时指出,“连花清瘟的组方,实际上就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把外感温热病这类疾病,就是西医所认为的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这种发病规律和它的治疗用药全都包括在其中了。”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大内科副主任程德忠接受财智菁英汇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开展了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冠肺炎的回顾性研究和对疑似病例的临床研究,研究表明,治疗以后,病人的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明显好转,还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也明显好转。” 财智菁英汇栏目报道指出,连花清瘟胶囊之所以好用,是因为它的药物组方体现了积极干预多靶点治疗的特色。以岭医药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副主任侯云龙接受该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发现连花清瘟在细胞水平有一定的抗病毒复制的能力。当病毒感染了宿主细胞之后,宿主细胞会有一定的免疫应答,这种免疫应答会释放出来很多促炎症反应的一些因子,连花清瘟能够明显地抑制这些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 以岭海外业务布局不断提速 积极助力抗“疫”的同时,以岭药业海外业务布局也在提速。3月30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获得泰国卫生部核准签发的现代植物药注册批文,批准连花清瘟胶囊符合泰国现代植物药标准注册,为中医药迎来了出海的新契机。 “中药尤其是在欧美国家注册需要一定的过程,因为它是作为创新药来审批的,整个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是相当于化学药和生物药的创新药,所以这有一个过程要走,通过这一次疫情来看,西方这些欧美国家,国际上对中药的认识,有了一个明显的改变,我想这个路子应该说是越走越快。” 以岭药业副总经理赵韶华在接受财智菁英汇记者采访时指出,“因为有的国家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好多年,以前来讲连花清瘟以治疗流感为主要适用症,每年都有一个正常的销售,那么今年的新冠肺炎在全球暴发之后,连花清瘟的需求有一个成倍的增长,对我们连花清瘟将来在国际市场销售,应该说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目前,以岭药业生产的通心络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养正消积胶囊等品种已经在韩国、越南、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注册并销售。通心络胶囊进入越南国家医保目录;连花清瘟胶囊已经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加拿大、莫桑比克、印尼、巴西、罗马尼亚、泰国等6个国家进行了注册,并在美国开展了二期临床研究。 对于中医药国际化,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告诉财智菁英汇记者:“我们成立了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络病分会,在加拿大、欧洲、北欧也成立了络病分会,络病理论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药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在中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抓手。随着人们对中药认识的更多的加深,随着中药的广泛普及,我相信中药未来一定是我们国家国际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财智菁英汇栏目报道指出,作为现代中医药的代表,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抑制和缓解作用获得了海内外的一致首肯,也颠覆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患者一直以来对中医药的印象和认知,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也将借助新冠肺炎疫情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成为占领国际市场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