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百年前排华法 共建未来美好家园——6月24日渥太华国会山全加华人大型集会召集令

全加拿大华人的集结号吹响了!行动起来,反思100年前的排华法,大声向2.0排华浪潮说不! 2023年6月24日,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国会山庄,将出现一场全加拿大华人的超大型集会。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华人,将聚集在国会山广场,发出心底共同的吼声:勿忘百年前的加拿大排华法!共建更加美好和谐的加拿大! 这场多年罕见的全加华人大集会,选定在7月1日之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是因为100年前的1923年7月1日,当时的加拿大政府正式实施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这部恶法规定:禁止华人入境加拿大。 正如加拿大联邦参议员胡子修所说:这个持续了24年直到1947年才被废除的恶法,是加拿大历史上唯一一个针对某一国家的国民颁布的歧视性入境禁令,这是加拿大的历史污点,是加拿大这个国家的耻辱。 在排华法100周年之际,加拿大联邦参议院将于6月23日,举行“牢记百年排华法”官方仪式,“反思排华法百年系列活动组委会”将在第二天,6月24日星期六,于渥太华国会山庄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发出华人的声音。目前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 组委会表示,目前,加拿大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污名化华人及华人社区的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警醒。在排华法100周年之际,举行这场大型和平集会,目的是铭记历史,呼吁公平公正对待华人社区,防止排华历史重演,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现代排华法。 组委会介绍,包括蒙特利尔、温哥华、渥太华和多伦多等全国多地的华人社团和普通民众,纷纷响应,数千人将齐聚国会山庄,通过历史回顾、文化展示、街头游行等形式,展示华人的团结和力量,发出反歧视、倡公义的最强音。 集会时间:Saturday, June 24, 2023 1:30 – 3:30pm 集会内容:舞龙舞狮、腰鼓表演、政要讲话、文艺演出 集会地址:Parliament Hill Wellington St.  Ottawa, ON K1A 0A9 集会口号: Remember Chinese Exclusion Act 勿忘排华法案 Do Not Forget July 1st 勿忘7月1日(排华法案生效日) We are Proud to be Chinese 我自豪我是华人 Chinese Canadians are Canadians 华裔加拿大人就是加拿大人 Stop Smearing Chinese Canadians 停止污蔑加国华人 Say No … Read more

山火肆虐 史无前例

七天记者 颜宏 由于加拿大地广人稀,大部分区域被林木覆盖,每年爆发几场山火已经是司空见惯。但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地处北半球原本非常凉爽的加拿大所受到的影响却比其他地区更大。根据加拿大环境部委托撰写的一份报告,自1948年以来,加拿大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7摄氏度,其中以北方地区,大草原省份和卑诗省北部的升幅更大,北方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2.3摄氏度。而在同一时期,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只升高了0.8摄氏度。也就是说,加拿大气温升高的平均速度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两倍,在北方地区甚至高于两倍。再加上人为活动的增加,让加拿大每年的山火季节变得越来越提前,范围也越来越大。 进入2023 年之后,由于今年春天天气回暖得早,气温升得快,又缺少降雨,高温和干燥的气候让山火来得格外早,也格外猛烈。刚到5月初,中部阿尔伯塔省就爆发了110多处山火,其中27处失控,3万多人被迫离开家园,疏散到其他地方。阿省女省长史密斯(Danielle Smith)称这种情况“前所未见”,于5月6日宣布全省进入紧急状态。中部的山火还没有扑灭,甚至蔓延到临近的卑诗省、北部地区、萨斯喀彻温省等地,东部海洋省份的新斯科舍省又爆发大规模山火,直接逼近省会哈利法克斯(Halifax),在连续发出5次紧急警报后,当地在5月29日宣布进入地方紧急状态。当时森林面积较大的魁省也有10几处起火点,好在都在控制之中。但从6月2日的周末开始情势突然生变,雷电引发的山火在魁省全面开花,一下子增加了150多处山火,其中大部分都处于失控状态,特别是Côte-Nord 地区的Sept-Îles、Saguenay–Lac-Saint-Jean 地区的Chute-des-Passes、Abitibi-Témiscamingue地区的Lebel-sur-Quévillon以及Chibougamau等地,由于火势较大,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民众疏散行动。目前魁省的山火最严重,也最危险和严峻,因为大部分魁省的火灾是由雷电引发的,燃烧的速度特别快,根本来不及扑灭,只能以毒攻毒,主动放火烧出一条条的防火通道,来延缓火势的蔓延,等待老天降雨助一把力。 截至到6月6日的全国山火情况 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形势严峻 由于今年春天天干物燥,从大西洋海岸到太平洋海岸的山火在几周内成倍增加。根据联邦政府的数据,迄今为止全国共爆发了2,214 起山火,已烧毁约330万公顷(约3.3万平方公里)土地,约为过去10年平均水平的13倍。共有120,000人被迫离开家园,还有26,200 人被疏散。截至到6月7日,全国共有424处山火在燃烧,其中250多处失控,涉及9个省和两个地区。除了全国各地的3,000名消防员在努力与山火奋战外,还有海外支援的957名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哥斯达黎加等国的消防专家也在灭火前线。而相关专家预测未来几个月全国各地的山火活动水平都将高于正常水平,整个夏天都需要和山火抗争,可能会持续到至少8月份。 最开始吸引人目光的阿省山火中,580多处起火点中有300多处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最终导致3.8万人被迫疏散。尽管阿省的紧急状态到6月3日已经结束,但至今还有60多处山火未被扑灭,过火面积超过100万公顷。旁边的卑诗省目前正与大约 80 处火灾作斗争,包括过火面积240,480 公顷的Donnie Creek大火,这是该省历史上最大的森林火灾之一。西北地区的一场山火已经烧毁了超过 200,000 公顷的土地,正威胁着 原住民Sambaa K’e 社区。 而在东部的新斯科舍省的山火形势同样严峻,自5月27日开始肆虐的Shelburne县大火至今仍未得到控制。这场大火已经烧毁了24 980公顷土地,导致2万人不得不疏散,成为该省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山火。 2000年至今全国每年被山火烧毁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去年幸运地没受山火太大影响的魁省因为春天的低温和一场罕见的冻雨原本开局非常平静,根据保护森林防火协会 (SOPFEU)的数据,到5月初也只记录了 18 起山火,影响了大约5.2 公顷的林地,但到了6月2日,情势急转而下,截至6月6日的起火点已经达到了154处,过火面积超过159,000公顷,远远高于过去十年同一日期的平均水平。 魁省过去几年的过火面积 魁省的山火爆发得晚,却来势汹汹,燃烧的速度非常快。在这个关键时刻,魁省却面临消防资源严重不足的大问题。一方面由于春天时的平静,魁省派出部分消防员去支援兄弟省份灭火,一些人还没及时赶回来,再加上各个地方都有山火在烧,到处缺人手,魁省不仅得不到其他省份的支援,还需要去跟他们争资源;另一方面,魁省多年来并没有在山火预防和控制上投资,导致设备老旧,人员严重不足,比如魁省的灭火飞机都有4、50年的机龄,需要进行升级换代,也需要培训更多的飞行员和机械维修师。其实不止魁省,整个的加拿大都缺乏消防资源,就拿扑灭山火的有力工具之一的消防飞机来说,自从魁省的企业庞巴迪(Bombardier)在2015年把灭火飞机型号CL-215、 CL-415等生产线卖给总部位于卑诗省的Viking Air公司后,再也没有生产出一架飞机,而最早的产品下线可能要等到2027年。即使开始生产,也要先完成来自印度尼西亚、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订单,加拿大的订单还需要排队等待。 雪上加霜的是,这场史无前例影响大、范围广的山火有可能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常态。气象学家解释说随着全球温度升高,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飓风或洪水在内的气候灾难将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另外,由于干旱的持续时间比以往更长,几乎每年的记录都被打破,导致湿地减少,植物群落枯竭,大自然抵抗火灾的能力降低,必须预料到林地覆盖面积广大的加拿大会更频繁地发生这种类型的火灾。而这并不是加拿大独有的现象,全球各地的山火风险都在增加。 从魁北克到纽约,雾霾重重 魁省北部多地多发的山火,不仅让魁省的空气质量变糟,还直接南下影响到安省和美国东部的几个州。山火产生的浓烟横跨北美,纽约、费城、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都被笼罩在雾霾中,多个城市的PM2.5指数都接近“危险”水平。加拿大环境部已经对魁省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发出警告,并称这种恶劣的空气状况可能持续至少一周的时间。包括蒙特利尔的大部分地区,天空都被烟雾笼罩着,呈现出橙黄色,宛若火星中的场景,而空气中弥漫着烧东西的呛人味道。在6月6日,美国纽约市一度超越印度的新德里成为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整个城市上空笼罩着橙色的烟雾,掩盖了帝国大厦和自由女神像等标志性建筑。 受烟雾和粉尘的影响,魁省、安省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受到很大影响,更对人们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加拿大环境部指出,山火烟雾是一种不断变化的颗粒和气体混合物,其中包括很多对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特别是对儿童、老年人、孕妇、心血管或肺部疾病患者等体弱群体危害更大。儿童的肺部没有发育完全,不容易排出吸入的颗粒物;老年人的肺功能存在退行性下降,孕妇若吸入山火烟雾更容易造成气管黏膜痉挛。 加拿大卫生部门则警告说,无论年龄大小,任何人都可能受到火灾烟雾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流泪,眼睛和喉咙发痒,轻度咳嗽,鼻窦刺激,特别会对哮喘患者以及患有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建议在受影响严重的地区,要呆在家里,多喝水,避免户外活动并关闭窗户,甚至关闭空气交换器,也尽量不要通过吸尘、油炸食物或燃烧蜡烛来增加室内空气污染。 山火烟雾中的微小颗粒和气体肉眼虽无法见到,一旦被呼吸到肺的深部,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短期来看,这些烟雾会令人们感到眼部不适,流鼻涕,喉咙疼痛,呼吸不畅,并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长期来看还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包括严重哮喘、早产、心脏病、中风、肺癌、痴呆、儿童智商低下等。因此当空气质量警告发布时,尽量呆在室内,不要外出;不得已外出的话也要带上过滤性更强的N95口罩。 为了减少烟雾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老旧的房子和缝隙较大的房子可用胶带或毛巾堵塞缝隙,以避免或减少烟雾入室。如有可能,使用可过滤微小PM2.5颗粒 (HEPA)的空气净化器来降低室内烟雾浓度。空调机的‘再循环’和‘回收循环’档也有助于净化室内空气,但要注意加湿器并不能减少烟雾。 当烟雾极度严重时,除了尽量呆在室内,还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和抗氧化剂的水果和蔬菜,可能会对一些吸入山火烟雾造成的肺部问题有所帮助,避免食用油炸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防患于未然——蒙特利尔2022年火灾报告

七天记者颜宏 2023年开年以来,蒙特利尔已经发生了多起重大火灾事故,其中以3月16日发生在市中心老港Place d’Youville的遗产建筑导致7人死亡、9人受伤以及5月25日同样发生在市中心具有历史意义的Monastère du Bon-Pasteur 修道院大火损失尤为惨重,连续登上媒体报道头条,因此蒙特利尔消防局SIM(Service de sécurité incendie de Montréal)刚刚发布的2022年度火灾报告就显得更加引人关注。 做饭和吸烟引发火灾 根据SIM的报告,蒙特利尔消防局管辖的区域面积有500平方公里,居住着超过2百万居民,也就是说魁省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居住在这里,其中17.5%的居民超过65岁。蒙特利尔的居民中只有40%的人是房屋业主,其余60%的都是租客。蒙特利尔的建筑中有71%是在1980年以前建造的老房子,还有610座房龄超过百年以上的保护性建筑。辖区内有70多个国际组织,包括5个联合国组织总部的驻地,还有55个建造成本超过2500万元以上的在建工地,导致消防工作不仅任务重,还非常复杂。 蒙特利尔消防局目前有2395名消防员,其中1825人为消防员和紧急救助人员,628人为各种方面的专业人员,如消防预防人员、处理危险物品的消防员,水上救援消防员等,还有344名管理人员。 2022年,蒙特利尔约 2,400 名消防员应对了1,303 场建筑火灾,其中大型火灾304起,与2020 年和2021年的数字大致相同。尽管SIM的工作重心一直是确保在火灾发生时零死亡,但在2022年还是有11名男性和1名女性在火灾中死亡,前一年有8名男性和5名女性死亡。 干预行动 2020 2021 2022 建筑物火灾 1385 1245 1303 其他火灾 3030 2737 2511 非火灾 20402 19500 21974 火灾警报 12428 12902 14056 紧急救助 45840 65097 71663 假火灾警报 5682 7445 7409 总数 88767 108926 118916 过去3年间的消防干预行动 根据蒙特利尔发生火灾的数据统计,85%的火灾原因是人为失误或操作不当产生的,76%的火灾发生在民房内,而最主要的起火原因是做饭和吸烟。其中60% 的火灾是因为吸烟和其他燃烧的物品,这里面有20%的火灾源头在床上或沙发上等休息的地方;40%的火灾起源于厨房,如过热的油,着火的烤箱等。有意思的是,容易在厨房发生火灾的地点集中在Côte-des-Neiges–Notre-Dame-de-Grâce 和 … Read more

行动起来!集会反思排华法百年 绝不让历史重演

记者 胡宪 独玉 摄影 尹灵 出席蒙特利尔“以史为鉴:反思排华法100周年座谈会”代表合影 1885年,加拿大颁布《华人移民法》,对新入境加拿大的华人征收50元的人头税,此后逐步提高到500加币,相当于当时一位修建太平洋铁路华工两年的工资。1923年,加拿大又开始实施新的《华人移民法》,几乎禁止所有的华人移民加拿大,俗称《排华法》。1947年5月14日这一恶法被废止。2006年加拿大政府正式向华人道歉,并对人头税的幸存受害者的配偶进行赔偿。 今年是排华法100周年,加拿大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华人在行动,反思历史,集会游行,大家的共同目标是绝不让这样的历史在加拿大重演。 各地华人集会 反思排华法百年 5月27日,加拿大反思排华法100周年系列活动组委会在多伦多举办“反思排华法100周年研讨暨新闻发布会”, 加拿大联邦、安省和大多伦多地区多个城市政要、华人社区代表等近200人参加活动。 5月28日,由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牵头组织的“以史为鉴:反思排华法100周年座谈会”在蒙特利尔举行。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戴玉明、加拿大联邦众议员Chandra Arya、华人社区代表、媒体等100多人出席活动。大家在发言中强烈呼吁华人团结一致,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绝不让不公平的历史重演。联邦参议员胡元豹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加了活动。 蒙特利尔华人联合总会主席曹寿康致开幕词,他回顾了一百多年前,至少15000名华人劳工为了修建太平洋铁路缔造加拿大而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强烈谴责一百年前的《排华法》致使华人移民遭遇到的那段屈辱不堪的黑暗史。他指出,”我们今日的反思就是为了吸取教训,不让这样的历史重演”。 曹寿康主席发言中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戴玉明应邀致辞,他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要缅怀那些在逆流中勇毅前行的加拿大华人先辈。他们不惧困难、战胜孤独、拼搏奋斗,用辛勤的汗水甚至血泪浇灌脚下的热土,在崭新的国度写下可歌可泣的新篇章,他们为加拿大经济繁荣和多元文化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 戴玉明总领事致辞 ”今天,我们要缅怀那些为华人合法权益而积极奔走的加拿大当地有识之士。面对华人社区遭遇的种种不公,他们没有做视而不见的随波逐流者,也没有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而是秉持朴素的是非观、正义感和责任感,不惧强权,以敢于为弱势群体发声的担当,全力投身为华人伸张正义的漫漫长路。他们的义举代表着社会的良知和人类的良心,他们的高尚品质将为历史所铭记,也必将为正义的人们所景仰! “今天,我们更应懂得开放与包容的弥足珍贵。历史不是让人踟蹰不前的政治包袱,而是提供智慧的宝贵财富,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胡元豹参议员视频连线 通过视频连线参会的联邦参议员胡元豹表示,现在是加拿大华人在加拿大社会中找到自己应有位置的时候了。华人需要发声,以确保不会让那段历史重现或类似情形发生。 联邦众议员钱德拉·阿亚(Chandra Arya)发言指出,历史表明,国会的一项立法就可剥夺新移民应享有的权利,也会影响其子孙后代。对这样的情形,至今仍须非常警惕。 国会议员Chandra Arya发言 蒙特利尔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联盟执行主席邵礼平从史前一万多年的考古资料谈起,抽丝剥茧,指出加拿大是一个由众多族群组成的移民国家,人人平等,“没有谁可以随便叫谁滚出去”。 邵主席通过分析“排华法”出台的历史背景,认为“排华的起因是中国衰弱,无力保护她的海外子民和‘嫁出去的女儿’,植根于白人系统性种族主义的固有思维,而不是其他原因。” 邵礼平主席发言 他还表示:“使人不解和愤怒的是臭名昭著的加拿大1923年《排华法》出台100周年的今天,又突然刮起了反华浪潮,在全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一些传媒和政客刮起了反华风,说什么中国政府干预加大拿选举、中国在加拿大设立了警察站,这些都根本拿不出确实根据。还准备出台一个什么《外国影响力透明度登记法》……”他号召华人社区“要团结起来反对种族主义”,“千万不要自我矮化甘做二等公民”。他鼓励更多华人参政、参选。 “选那些真心实意为了加拿大繁荣富强,为了加中友好而不是天天拿中国说事的人,更不要选那些因参选失败又不好好检查原因就把脏水拨向华人胜选者的政客。”他说。 钟启诚主席(右)与大会主持人、华总会副主席余磊在主席台上 魁北克省台山宁阳会馆主席钟启诚作为受害者后人,控诉了“排华法”给无数华人家庭造成骨肉分离、夫妻难聚的人间悲剧。他拿出家中先辈当年入境加拿大时缴付“人头税”的凭据向与会者展示,悲愤说道:“1903年,我爷爷婚后第三年来到加拿大,当时我的爸爸仅仅两岁。但是由于人头税和排华法案,我爷爷再也没有见到我奶奶。爷爷和奶奶从青丝盼到白头,却再也没有相见,各自孤独终老。” 洪门民治党蒙特利尔分部、蒙特利尔华商会、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北美文苑及福建、山东、河南等同乡会和商会代表等也纷纷发言,他们表示,华人社区要深刻反思《排华法》颁布 100 周年的历史;要团结起来,反对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和污名化行径;要呼吁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强监管,确保所有针对华人社区的调查和指控都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而不是基于捕风捉影和种族偏见;要通过宣传教育,让加拿大民众和华裔后代充分了解华人在加拿大历史上作出的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与各族裔间的沟通与合作;要持续关注政治事务,争取更多参与和代表权。 6月24日相约国会山 据悉,加拿大反思排华法100周年系列活动组委会拟于6月24日在国会山举行集会,多伦多、温哥华,渥太华、蒙特利尔等城市的华人将联合行动,呼吁正视华人对加拿大经济建设及多元文化作出的贡献,展示华裔加拿大人用自己的行动促进这个国家不断进步和发展所作的努力,反对以任何无证据无理由形式对华人进行的抹黑和攻击。 蒙特利尔华人社区将组织希望参与活动的民众前往渥太华,敬请关注相关通知。  

再创新高 加拿大家庭债务超GDP

七天记者 颜宏 5月23日,加拿大房屋抵押贷款与住房公司CMHC(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显示,加拿大人的家庭债务一直在“不可避免地”上升,超过了全国总体经济规模GDP的107%,是G7国家中家庭债务水平最高的国家,而家庭债务中有大约四分之三来自房贷。随着为对抗通货膨胀而不断提高的利率,以及经济不景气导致的房屋价格下降,降低了许多家庭的财务灵活性,让一些家庭出现了经济风险压力的早期迹象,已经成为加拿大金融系统的关键风险之一。而由于加拿大家庭积累了太多债务,无论发生什么危机,加拿大经济都面临更大的风险。 抵押房屋用于消费 根据CMHC数据,2008年经济衰退期间,家庭债务占据了加拿大总体经济规模的80%,这个比例在2010年上升到了95%,并在2021年超过了100%。与之相比的是美国的家庭债务却从2008年GDP的100%下降到2021年的约75%。由于加拿大人的家庭债务主要来自房贷,如果不解决住房市场的可负担性问题,家庭债务增长的趋势会继续延续下去。 虽然加拿大拥有相对健全的制度框架和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基本可以确保大多数加拿大借款人能够承受当前升高的抵押贷款利率。但是,在全球经济严重低迷的情况下,加拿大高额的家庭债务将成为一个脆弱环节。RBC Economics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一场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以及预计会在2024年初上升至6.6%的失业率,将导致更多的加拿大人陷入贷款拖欠和破产。 其实加拿大的家庭债务问题由来以久。在二战结束后的经济复苏过程中,家庭的消费支出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近年来均维持在70%左右,消费俨然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除了常见的房屋贷款、车辆贷款、信用卡提前消费等外,房屋净值信贷(Home equity line of c credit)也是加拿大人常见的借贷形式。根据多家银行的研究报告,加拿大人房屋净值信贷的使用主要以自我投资为中心,包括房屋装修,更换节能装置,房屋内部翻新等,其次是用于个人消费。具体到比例上,加拿大人房屋信贷的25%用来装修、25%用来购置大型物品如汽车及家俱、28%用来偿还其他债务,亦有22%用来投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源于加拿大房屋价格近十几、二十年来持续上升,再加上贷款利息持续多年保持较低水平,促使财务效应(wealth effect)显现。“财富效应”的具体表现就是当房价越升越高时,加拿大人尤其房主们感觉自己越来越富,于是这种“虚拟”的财富可能鼓励他们把真钱大把大把地花在其它方面,促进了消费,增加了就业,也间接推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这一原本看起来是完美闭环的生活模式被去年的高通胀以及为解决高通胀而采取的加息措施所打断:在高得离谱的利息下,家庭债务正成为一座越来越沉重的大山,令很多人的财务状况捉襟见肘。因为没钱而借钱来应对物价上涨,然而高借贷成本导致最终可能需要为自己所购买的物品支付更多的钱,这无疑会加剧借款人的困境,令他们在财务上陷入恶性循环,一波破产潮正在走来。 节省节省再节省 尽管加拿大央行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已经加了8次息,但也只是遏制住了通胀上升的势头,并没有降下来多少,因为这不仅是加拿大独有的问题,而是有着全球性的大趋势。正如大多数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全球各地的民众正处于一场通货膨胀的“完美风暴”中:以俄乌军事冲突为代表的地缘冲突、原材料价格猛涨、能源价格高企、疫情引发的供应链中断和运输困境、工人薪酬加速上涨和招工缺口难以填补等多重因素叠加,不管各国政府做出何种努力,都不可能短期内改变通货膨胀高昂的现状。在物价高涨的同时,民众的薪资却无法跟上通货膨胀指数,即使各行业都存在人手短缺的问题,但加拿大的工资涨幅在未来一年预计只有3%左右,民众唯一的能做的就是想出各种办法省钱,抵消高物价、高住房成本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生活质量,苟到物价回落和利息降低的那一天。为此不少经济学家给出了不少日常生活的省钱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家庭债务的大头就是房屋支出,因此需要对住房方面的支出做出最适合自己情况的省钱计划,想尽办法让自己少付些利息,特别是在利息如此高昂,且央行不排除再加息的大背景下。 对于已经购买住房的人来说,如果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那就不妨把浮动利率改为固定利率,在市场波动下保持内心的安静;如果你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好选择短期的浮动利率,等待降息。但无论何种情况都要找到办法减少利息的支付,比如:增加付款频率,把月付变为双周付、每周付;增加贷款月供;利用贷款银行每年可提前还款额多偿还部分本金等。 对于正在办理贷款、renew贷款或准备买房的人来说,就要和各个大银行联系,做足功课找到利率最低、换银行成本最低的贷款方,而一旦找到就要先锁定利率,大多数银行都有提前120天的锁定优惠。 对于需要租房的人来说,首先要找性价比较高的社区。避开房租较高的区,如Centre-Ville/Île-des-Soeurs,Plateau Mont-Royal,Côte-des-Neiges/Notre-Dame-de-Grâce/Outremont,Verdun等区。通常来说距离市中心越近,房租价格就越高,可适当考虑较远的社区,只要靠近地铁、公交线路,生活一样方便。蒙特利尔房价比较低且移民较多的社区主要有Montréal-Nord,但这个区黑人较多,治安不好,虽然租金全市最低,但不建议华裔去住;其他还有东部的Pointe-aux-Trembles/Rivière-des-Prairies/Montréal-Est,Mercier/Hochelaga-Maisonneuve,Anjou;中部的Villeray–Saint-Michel–Parc-Extension;西部的Pierrefonds-Roxboro/Dollard-des-Ormeaux区等。其次是适当降低舒适要求标准,比如租住较小的房屋,能住4个半就不住5个半,能住1个半就不住3个半;有可能的话与家人同住或者找室友分担房租以及水电网的费用等等。 除了按揭贷款和房租,另一个与住房有关的较大支出是住房维修、改建、庭院美化等工程,在目前各种建筑材料不仅价格高还经常缺货的情况下尤其要精打细算,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工程可适当推后;如果确实需要开工,也要先找好装修师傅,约定好时间,并在开工前把所需材料准备齐全,宁可多买的材料用不完后去退掉,也不要因为材料不足而撂下半路工程。目前魁省的建筑、装修人工急缺,错过档期很难再约或者需要高价预定。如果是些小的维修项目或者庭院美化,完全可以自己学着动手,网上有各种各样教授工具使用、DIY物件甚至装修项目的教学视频,可跟着视频边学边做,既省钱又能获得成就感。 其次是在日常生活上节省。第一不要在食物上浪费,先制定完整的膳食计划,再根据需要购买食物,不要一次买得太多。食物买回来后,要经常整理冰箱,不要遗忘购买的食物。吃的时候也要先吃保质期短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后吃保质期长的食物,比如耐储存的胡萝卜、土豆等。 第二根据各个商场的打折信息去购物和去低价超市购物。无论商品价格如何涨,总存在一些低价超市。这些超市大部分的商品要么是食品生产商在每批次产品中的备份产品,要么是距离保质期较近的食品,所以价格比较低廉,比如675克一袋的面包在一般的超市需要4、5元,而在这些超市的价格只有2元一袋,甚至5元三袋;再比如苹果、葡萄、梨等水果常年价格在每磅9毛9或者1.49元之间,对于家有几个孩子的家庭来说来采购可节省不少钱。为了帮助民众找到附近的廉价超市,本地媒体特意为此制作了一份互动地图(网址:https://www.google.com/maps/d/viewer?mid=1XGpl8Pe_E3wNFgW9JiqAyG6gm4wlwd0C&ll=46.90510683179415%2C-73.95677499999998&z=7),由消费者提交知道的廉价超市信息。点击地图上的图标,可显示这些超市的名称、地址、以及谷歌评价,有的还可以直接链接到超市的官网。根据这份地图,蒙特利尔岛上的廉价超市中,口碑最好的是中部的Épicerie solidaire、Distribution Alimentaire Aubut以及东部的Marché Bonanza Lalumière,其次是多家Sami fruits店。 除了去低价超市外,还可以经常逛逛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如Facebook的Marketplace、Kijiji、Craigslist等,除了可以淘到一些较新的用品外,还可以把家里不再需要使用的东西转卖,增加一点收入。 另外还要尽量减少能源方面的消耗,比如减少出行,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冬天时暖气开得不要太热,夏天时空调开得不要太低;减少前后院的灯光景观;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等等。

外国干政特别报告出炉:不良媒体捕风捉影 ,诸多指控缺乏证据

七天记者 颜宏 5月23日,前总督、特别报告员约翰斯顿(David Johnston)发布了他的第一份关于外国干预加拿大大选的报告,不建议举行公共调查,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外国政府的干涉影响了选举结果,但要承认存在外国政府的干涉企图,因此采用公开听证会的方式即可。这与几个月来媒体和反对党不断炒作、强调的主题完全不同,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一对加拿大华人产生严重和长远影响的指控以及该报告的主要结论。 何为外国干涉? 约翰斯顿在报告中试图明确外国干涉的定义以及为什么加拿大容易受到外国干涉?报告指出,根据《加拿大安全情报服务法》(Loi sur le service canadien du renseignement de sécurité)的定义,外国干预是指代表外国政府或实体实施的任何对“对加拿大安全构成威胁”的活动,包括“影响加拿大正在发生的事情;损害加拿大利益的活动;针对个人的或秘密或欺骗性或涉及威胁的活动等。”但在外国干涉的定义中,重要的是要区分外国干涉和外交工作,或外国对加拿大领导人的游说。外国政府或机构与民选领导人建立关系并就某些问题传达本国的观点是正常的,加拿大政府同样在全球其他国家也从事同样的活动,特别是围绕贸易、安全和国防以及环境等主题。但当外国政府或机构的活动变得隐蔽、具有欺骗性或具有威胁性时,就变成了干涉活动,这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灰色地带”。虽然原则上很容易界定外国干涉,但在实践中并不那么容易将其与授权的外交和政治工作区分开来,因此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视而不见。在特别报告员看来,外国干涉最具危害性的活动是破坏加拿大民主制度和进程,因为它会破坏公众对选举过程的信心,而选举过程对于民主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其实这并不是民主国家面对的新问题,早在美国建国前,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就非常担心外国干涉新成立的美国内政,以至于他在 1796 年 9 月的告别演说中将其作为核心警告,并特别强调党派之间过去激烈的斗争与过度的党派偏见会使一个国家更容易受到外国势力的干涉。而加拿大是一个追求多元文化、自由开放的社会,宪政制度是建立在民主、法治、联邦制和尊重少数族裔的基础上,这些基本原则一方面确保了加拿大人的自由和民主的治理体系,另一方面也使相关部门和机构容易受到外国游说团体和个人的操纵。 特别报告员如何开展工作? 约翰斯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他最初接到任命时,他本人是赞成对外国干涉进行全面的公开调查的,但在查阅了大量保密文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除保守党党领Pierre Poilievre以外的政党党领交流后改变了看法。为了说明所进行的深入调查研究,约翰斯顿在报告中详细地介绍了其工作任务和过程细节。 今年3月15日他得到联邦政府的特别报告员任命,拥有更广泛的授权,以审查外国干涉是否对2019年和2021年两次联邦大选造成影响,并就如何更好地保护加拿大的民主和保持加拿大人对它的信心给出建议。到了3月21日,联邦政府的工作任务单下达,要求他的工作围绕以下5个方面展开: 评估外国干预对加拿大选举进程和结果的影响; 查看联邦政府在过去以及 2019 年和 2021 年联邦选举中有关外国干涉的信息和行动。包括确定加拿大安全情报局SCRS(Service canadien de renseignement de sécurité)、通讯安全中心CST(Centre de la sécurité des télécommunications)枢密院办公室BCP(Bureau du Conseil privé)、应急处理小组(Protocole publics)等机构在发生重大选举事件意外时的运行和应对;确定相关机构向总理本人、总理办公室以及相关部长传达的信息和解决建议;确定总理和总理办公室、部长、内阁和政府机构为防止或反制选举干预而采取的行动。 审查国会中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负责监督国家安全和情报活动机构关注的问题,审查民众关注的2019年和2021年大选有关外国干预的相关问题; 审查打击外国干预活动的办法,改善各个部门协同应对,包括制度设计的变化和政府部署手段的协调,以防止选举干涉或与之斗争; 任何其他相关重要事项。 接到任务后,约翰斯顿聘请了 Torys 律师事务所的 Sheila Block 及其团队共同工作。首先他们要求提供有关外国干涉2019 年和 2021 年选举问题的可用公共记录以及政府的回应,于是大量来自SCRS、CST、BCP等机构的文件雪片般涌来。其次,多次听取SCRS、CST等各个安全机构主管以及工作人员的简报,要求其回答相关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文件;第三则是和国家领导人及国会议员访谈,除了保守党领导人Pierre Poilievre拒绝与之交流外,其他的政党领导人如总理特鲁多,新民主党的Jagmeet … Read more

美债危机,玩的就是心跳

七天记者 颜宏 今年1月,美国政府的债务余额又一次触及31.4万亿元的法定上限,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表示可以通过挪动资金等“非常措施”在短时间保证政府的正常运行,维持到今年7月份,给民主和共和两党就新的债务上限谈判留出更多时间。但两党之间的谈判并不顺利,甚至可以是说在顶牛:拜登等民主党人认为,国会应无条件提高债务上限,因为现在的债务,很多都是以前政府累积下来的,国会应按照惯例办事;但以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为首的共和党人则坚决要求,政府必须先同意削减开支,然后再谈上限问题。在这期间,焦急的耶伦通过各种渠道警告两党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将引来灾难性的后果。 到了5月1日,压力山大的耶伦公开致信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等国会领导人,警告美国政府或将最早在6月1日突破债务上限,出现债务违约,比此前预测的日期提早了数个星期。耶伦在信中表示财政部从今年1月起实施的“非常措施”本可以支撑过6月,但在“审阅了最近的联邦税收收据后”不得不得出新的结论,联邦政府将于6月初、最早6月1日无法再履行政府的所有开支义务,除非国会同意提高债务上限,否则美国将出现史上第一次债务违约,留给美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美国真的违约,势必将会引发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引发的可能后果包括但不限于美国股市崩盘,最坏可能要暴跌45%;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且是历史性衰退;考虑到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那全球也将遭殃,引发又一次全球金融海啸,美国的国际声誉也将受到损害。 但在美国两党内斗激烈的大背景下,几个月来有关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尽管在5月9日和5月16日,总统拜登特意把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以及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Hakeem Jeffries)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等人都请到白宫商讨,但双方的立场仍然处在僵持阶段,尚未出现清晰的推进节奏和方式预期。由于谈判的紧迫性,拜登不得不缩短原定的海外行程,只出席在日本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后就返回国内,不再前往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访问,因为现在对美国总统来说,提高债务上限,是当下压倒一切的大事,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 债务危机 自1960年以来,美国已经经历了78次债务上限危机,虽然每一次最后都以提高债务上限为最终的解决办法,没有让债务违约发生,但期间的恶斗过程可谓惊心动魄,导致过或长或短的政府停摆,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2011年的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债务上限危机,当时政府债务已经达到上限的14万亿美元,要求国会提高债务上限,而当年在中期选举后夺回众议院的共和党同样要求奥巴马政府削减预算赤字,仅提高债务上限1万亿美元,而不是民主党要求的2.4万亿美元,谈判随之陷入僵局,虽然在最后时刻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共识,但整个过程令市场对美国政府能否合力解决财政问题产生怀疑,标准普尔因此在当年的8月5日历史上第一次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使美国第一次失去了3A信用评级,直接导致美国的借贷成本上升。其后的第二年,美国债务的借贷成本上升了13亿美元,并在之后数年继续上涨,基本上抵消了当时两党谈判中的一些成本削减措施。 美国的债务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一次?其实美国债务危机根源于其独特的民主制度和预算决策机制,自立国以来政府就一直负债运营。面对打赢独立战争后的负债累累,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了名为“旋转门计划”的解决办法,即政府发行新纸币取代旧纸币,同时发行国债并要求用新纸币购买,等于自己印钱买自己的债务。之后美国政府的举债就成了惯例,而政府的债务规模也一直随着政府赤字的规模而增长。 美国债务规模提高迅速 美国宪法规定,政府借钱需要获得国会的授权批准,包括决定债务期限、利率和具体用途等。但这种逐笔批准政府借债的做法不仅使国会不堪重负,也使政府的筹资行为失去了灵活性。于是自1917年起国会不断放松政府发债的规定,直至1939年完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国会授予联邦政府一揽子借债的权限,前提条件是不得超过债务总额的最高限额,否则需要得到国会的再次授权批准,这就是沿用至今的债务上限问题。在美国民主制度下,如果联邦政府触及债务上限,新的预算拨款案又得不到国会的批准,政府就会因没钱花而关门,因无法支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而违约。自1939年以来,美国国会曾上调债务上限100多次,平均每9个月提高一次。而这次的债务上限已经达到惊人的31.4万亿美元,债务总量超中、日、德、英四国GDP之和,违约风险越来越大。 美国联邦政府的开支主要分三部分:强制性开支(mandatory spending)、非强制性开支(discretionary spending)和美债利息开支。强制性开支包括社保、医保、学生贷款、联邦雇员和军人退休金等;非强制性开支包括国防、执法、外交、交通、科技、教育、环境、地区发展、住房、失业补助、退伍军人等,其中国防大约占半,强制性开支与非强制性开支相比是大约7:3的比例,前者居多。而达到2021年12月16日美国国会批准的债务上限后,如果没有得到新的债务授权,财政部无法继续举债,连债务利息都付不起,就面临财政破产,届时政府会首先冻结开支,政府停摆,只有紧急法案豁免的安全、国防等部门可获得最低额度的拨款得以继续运作。例如,2018年12月因债务危机引发的政府停摆就导致80万联邦雇员被迫“休假”,因此而延期支付薪水的人更多,严重影响基本民生服务,如申请护照、公共医疗服务、垃圾处理等等。 两党恶斗 在美国的三权分立中,联邦政府要钱,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按照惯例,政府在每年2月第一个星期一向国会提出预算;然后国会众议院与参议院投票通过预算决议案;其后国会众议院与参议院小组委员会“审定”拨款法案;再后面国会众议院与参议院就每个拨款法案进行投票,并弥合分歧;最后才是总统签署拨款法案,预算成为法律开始执行。如果预算案被总统否决还需发回国会重议。如果在当年10月1日之前没有最后通过预算法案,国会必须通过紧急拨款法案(Continuation Resolution),按最低额度维持安全、国防和紧急事务部门的继续运作,直到预算法案通过。现在的美国政府由拜登总统的民主党领导,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兼任,只有众议院议长可算独立的“国会领导人”,而眼下众议院议长却由共和党的麦卡锡担任。相比于前奥巴马时期的国会两党恶斗,这次当选的众议院院长麦卡锡是经过了创下历史记录的4天15轮投票才勉强上任的,是对共和党内极右翼议员作出重大让步之后才当选的。条件之一就是共和党国会党团里任何人提出动议,就可启动众议院院长罢免进程,而不是过去的过半附议才能启动,因此麦卡锡的立场受到共和党极右派的强大牵制,不可能如拜登所愿给出一个干净的、不附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债务上限授权法案。之前麦卡锡曾提议如果拜登政府承诺在未来10年里美国政府开支削减4.8万亿美元,尤其是学生贷款利息豁免和清洁能源补贴,可以换取共和党同意将债务上限提高1.5万亿美元。这个数额也就够耶伦左支右绌地维持政府运作约一年,也就意味着明年此时,又会围绕这一个问题进行下一番恶斗。 而削减支出对拜登政府来说更是强人所难,无论是强制性开支、非强制性开支还是债务利息,哪个方面都无法削减。不仅不能削减,还需要为各个方面打钱。为了削弱俄罗斯而挑起的俄乌战争需要钱,美国的输血是维持战争继续的主要动力;为围堵中国设立的Quad、AUKUS、IPEF等各方机制也需要钱,总不能让盟友自带干粮往前冲还蒙受来自中国制裁的损失吧?为和中国竞争而承诺的芯片行业、能源转型和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得坚持吧?还有等在美墨边境的数万中南美洲非法移民,再加上高通货膨胀、银行危机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去美元化……可以说美国政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花钱,而开动印钞机随便印钱的时代结束了,两党的恶斗其实也是美国艰难抉择的具体写照。 也许有人会疑惑,美国政府为什么要“自我限制”,不能直接取消掉债务上限呢?主要是因为美国作为手握美元霸权的超级大国,本身并不受到发行美元的外在约束。如果美国政府开支无度、过度举债,将会导致美元贬值、通胀失控,那么其债权信用将受到损害,原有债权人权益也会遭受稀释。美国只有通过“债务上限”这一内控举措,才能维持美国政府的偿付信用,保证美元霸权地位。 总而言之,这场美国债务危机最终可能会像历史上的上百次一样在最后关头解决,但对美国以及全球造成的影响却是长远而深刻的。  

保释宽松,惯犯横行

七天记者 颜宏 过去一段时间,在加拿大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多起嫌疑人处在候审保释期间又犯罪的恶性案件,让很多人开始反思现有的保释制度,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在2022年12月27日,安省第一次独立巡逻的28岁年轻警官Grzegorz Pierzchala遭枪击身亡,其中一名凶手就是获得保释并违反保释条件的Randall McKenzie,而他早在2018年就被禁止终身持枪。这之后,全国13 个省和地区的省长们签署公开信呼吁对《刑法》中的保释制度进行改革,让一些有前科的暴力罪犯没那么容易回到社会上。经过几个月的准备,联邦司法部长拉梅蒂(David Lametti)终于在5月16日向国会提交了有针对性改革保释制度的法案Bill C-48,目的是使被指控涉及严重暴力犯罪、枪支和其他危险武器等的被告更难以获得保释。 越来越宽松的保释 根据现行的法律,被控犯罪的人在被证明有罪之前应被推定为无罪,而从被控罪到审判期间往往间隔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期间就需要给予其保释,只要他们缴纳保释金,并同意一些保释条件,比如不逃跑,按时出庭,禁止接近某人或持枪等,就可以让一些犯罪分子在案件还未通过司法系统审判时不用坐牢,如同自由人一样在社会中流动。 加拿大的保释制度基于英美法系,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阻止囚犯逃离监狱并降低监禁成本,只要满足某些条件,英国法院就可以准予被告人以缴纳保释金的方式被保释,而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延续了这一传统。根据《刑法》,只要法官或治安法官有空闲,被告人有权在被捕后24小时内举行保释听证会。而根据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被告人有权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被剥夺合理的保释权利。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的保释要求都会得到批准,除非法官有非常令人信服的理由反对保释。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因犯罪而被抓获后的司法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检方向法院提出被告人的具体指控,有些时候还会传召证人在法庭上作证,这名证人通常是处理案件或负责调查的警察;接下来,在检方提出指控后,被告人的律师有机会提供相关证据说服法庭给予保释;双方都提交证据后,如果控辩双方都对保释没有意见,法官基本上会批准被告人的保释要求,直到下一次开庭。结果有两个,一是被无条件释放,即在开庭日期之前,可以没有任何其他规定或限制地离开;另一个是有条件释放,即被告人可以离开,但必须遵守一些规定和限制。如果控辩双方对被告人的保释要求有分歧,需要在法官面前唇枪舌剑一番,最终由法官作出决定,结果也不外乎有三:无条件释放、有条件释放和保释要求被驳回。 在这个过程中,法官考虑的因素包括被告的犯罪记录、庭前涉事的行为、与本司法管辖区的关系以及涉及犯罪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检方会强调被告人掌握资源强大,被保释后可能销毁证据或者威胁证人等,或者强调被告人是惯犯,保释后极可能再犯等。而辩方则会强调比如被告人之前从没有犯罪记录,只是临时起意,没有社会危害;再比如在当地有非常密切的社会关系(比如配偶、子女都在本地)或者保有财产(比如有几处不动产在当地),不会随便逃逸等等。 在司法实践中,检方要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必须证明被告人有现实人身危险性,比如可能潜逃、可能重新犯罪或者妨碍调查进行等。但在白左思潮的影响下,联邦政府在2019年通过了一项保释改革法案 C-75 ,要求法官在决定保释时应特别考虑“原住民被告人”和“属于弱势群体的被告人”的情况,尽可能给予保释,再加上司法系统人手短缺,大量案件积压的大背景,大部分的保释请求都会得到法官的批准。 保释条件形同虚设 具有暴力犯罪的被告人在获得保释时通常需要遵守下列一项或多项条件: 定时向警方报告; 不离开属地管辖范围; 如地址、工作或职业有任何改变,应通知警方; 不得与特定人直接或间接沟通; 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提交护照; 遵守法院认为确保任何受害人或证人安全所必需的任何其他条件,如佩戴电子镣铐、安全人员跟随监视等; 及符合法院认为适当的其他合理条件。 但在现实中却有很多暴力犯罪嫌疑人根本不拿保释条件当回事。就拿杀死警察的Randall McKenzie来说,他的暴力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早在2018年就被法官判定终身禁止持枪。他在2021年12月因殴打多人,包括一名治安官而被汉密尔顿警方提出多项指控,并在当时被拒绝保释要求。但到了2022年6月,他还是在严格的条件下获得保释。保释条件包括必须佩戴GPS监视器、每周两次向警方报到、与其担保人一起生活以及不得拥有任何武器等。他只有在出现医疗紧急情况时,才能在担保人的陪同下离开住所、与律师会面或参加当地原住民中心推荐的谘询。但在2022年12月27日下午,他却与30岁的Brandi Crystal Lyn Stewart-Sperry一起驾车外出时掉进了沟里,并拨打了911报警电话。接到报警电话的Grzegorz警官开车前来支援,不知为何与这二人发生冲突,被当场射杀,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而死亡。这两名嫌疑人随即驾车逃走,直到晚上才在警方的大范围搜捕下被抓获。 再比如2022年9月4日发生在萨省(Saskatchewan)的持刀杀人案。31岁的Damien Sanderson和30岁的Myles Sanderson兄弟二人在原住民社区Première Nation crie James Smith和临近的Weldon村大开杀戒,在13个地点或蓄意或随机持刀杀死11人,刺伤18人。根据加拿大假释委员会的文件,Sanderson兄弟都是原住民,从小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在一个不稳定并饱受家庭成员虐待的环境下长大。父母在他们8-9岁时便分居,兄弟姐妹被父母“踢来踢去”,经常要在有酗酒、吸毒、暴力等问题的父母家和亲戚家轮流居住。受到家人的忽视、虐待、暴力和滥用药物的影响,Myles在12岁开始喝酒和吸食大麻,14岁开始吸食可卡因,20多岁时开始吸食冰毒,并有与“街头黑帮成员、毒贩、皮条客和出入各种派对的混混”交往的历史,还被诊断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注意力缺失症,具有长期暴力史。他本来一直在监狱里的,但到2018年8月,因为已经服满三分之二刑期,被“法定释放”。但4个月后他的释放令就被取消,因为他不再向假释官报到。从2022年春天开始,他就因为违法假释条件而一直被萨斯喀彻温省警方通缉,但光是通缉令有什么用,并没有警察真正在找他,而他就一直在社会上游荡,直到9月份犯下惊天大罪。 在提交的C-48法案中,重点是建议引入“反向责任”条款,就是说在一些情形下,被告人在等待法庭庭审期间须被拘押,除非其可以向法官证明不需要这样做,也就是说犯罪份子要在法庭上证明为什么自己应该得到保释,而不再是检方要证明他们为什么不能被保释。法案还对《刑法》提出5项具体的修改,包括对涉及武器的严重反复暴力犯罪嫌疑人、或被指控二级谋杀以上严重罪名的嫌疑人建立新的“反向责任”条款;扩大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反向责任,以解决家暴嫌疑人因被撤销罪名而带来的风险;要求法官在作出保释决定时考虑被告的暴力犯罪前科以及其他社区安全问题等。 法案提交后,魁省、安省、卑诗省等省份的总检察长,以及加拿大警察协会等组织都表示欢迎,并呼吁国会尽快通过该法案,但官方反对党保守党则批评该法案对保释制度的改革力度不够,还不够彻底,但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意见,似乎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先睹为快:加拿大发布新版护照

七天记者 梓丰 移民部长Sean Fraser(右2)和家庭部长Karina Gould(左)为新护照揭幕 自2013年以来,联邦政府就一直在开发更现代化、更安全的加拿大护照。经过10年慢悠悠的工作,新版护照在5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由联邦移民、难民和公民事务部部长肖恩·弗雷泽(Sean Fraser)和家庭、儿童和社会发展部部长古尔德(Karina Gould)共同揭幕,向公众展现。 新护照的设计保留了深蓝色的封面,但新增了一个新的枫叶轮廓,并将国徽移至左下角,这是过去几十年来加拿大护照第一次改换封面。在护照背面,以8片红枫叶的形式增加了色彩。护照里面共有37页,现有护照中使用的历史上加拿大人图像被替换成了加拿大殖民地符号,以及野生动物和原住民图像。护照持有人个人信息的页面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也是目前加拿大纸币使用的材料。这种高强度、耐高温、更有韧性的材料由多层薄膜组成,通过高温和高压密不可分地熔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使得造假者在篡改证件时不可避免地破坏页面并留下篡改证据。持有人的个人信息也将采用激光雕刻打印技术,取代以往的喷墨打印,使其更加耐用和安全。护照持有人的照片则要经过防伪光学技术处理,还将增贴一张尺寸较小的照片。 新护照在安全上也做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增加了很多防伪功能。如在个人信息页面上使用热敏墨水制出的红色枫叶图案,当施加手指的体热时图案就会消失;签证页上的野生动物图像会在紫外线照射下出现和消失;护照持有人的照片将在护照上出现三次,其中一张照片以安全全息图的形式出现在枫叶徽章内;护照芯片则被放置在一个透明的塑料页上,这样持有者可轻易地辨别出它是否被动过手脚。 上一次加拿大的护照出现如此大的变动还是在2013年,当年联邦政府决定在护照内增加一枚电子芯片。 新版护照将在老版库存用完后开始发放,预计从今年7月份开始,但由于加拿大服务部的运作和印刷能力的限制,一些加拿大人仍将收到旧版护照。不过部长们强调,目前加拿大人手中的老版护照仍然有效,可使用至有效期结束,更重要的是上一版本的护照仍然安全可靠。而从今年秋季开始,加拿大人将能够足不出户在一个安全的政府网站上在线申请更新护照,并上传必要的文件和护照照片。需要注意的,在线申请只能用于更新已签发的护照,不能用于新护照申请,18岁以下儿童的护照更新也无法在线进行。 Karina Gould表示,据估计,随着2013年发放的首批10年期护照到期,明年护照更新的数量将激增。不过她保证类似去年夏天发生的“护照危机”已经过去,护照服务会回到以往民众期待的水平。 新版不同的护照 护照含金量 2006年创立的亨利护照指数(Henley Passport Index,HPI)根据护照持有人无需签证即可前往的目的地数量来对世界各国护照的易用性进行排序,且每个季度更新一次。在这个排行榜中,加拿大护照长期以来稳居前列,并在过去的三年中稳步上涨。2020年,加拿大免签/落地签国家数量为183个,世界排名第9;2021年排名上升一位至世界第8;2022年,加拿大再次增加一个免签/落地签目的地,升为全球第7。目前加拿大护照可以免签证去到全球185个国家,其中包含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 根据规定,在加拿大出生的公民或已经申请入籍的人都可以申请加拿大护照。在加拿大境外旅游、工作或学习的加拿大公民,都必须携带有效的护照,以此证明国籍与身份。加拿大的护照按年龄可分为成人护照和儿童护照,以16岁为界。未满16岁的是儿童护照,16岁及以上的为成人护照。儿童护照的有效期最长为5年,当孩子满16周岁以后,就可申请成人护照;未满16岁的儿童无需护照可进入美国或通过陆海返回加拿大。成年人的护照有限期分别为5年和10年,费用分别是120元和160元,民众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如何申请 一般来说,无论是新护照申请还是更新到期的护照,都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所以请先规划好自己的旅行行程。如果出境日期大于30天,可邮寄申请或亲自去就近的加拿大服务处(Service Canada)或加拿大护照中心(Passport Canada)申领护照。如果出境日期临近且小于20天,最好亲自去加拿大服务处或护照中心,一般能够在2周内顺利拿到护照。此外,很多申请中心也有提供收费的加急服务。如果已有护照,申请更新时需要上缴并注销现有护照,已注销的护照将无法再次使用。 申请护照的材料包括: 英语或法语填写的护照申请表; 过去5年内签发的有效的加拿大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 公民身份证明,包括公民卡或加拿大出生证明; 身份证件,需出示至少1份由加拿大联邦政府、省市政府签发,带有照片的身份证明文件,如医疗卡、驾照等;身份证明上的姓名必和申请护照的申请人的姓名相同,并且有本人签名; 护照照片:6个月内拍摄符合规格的护照照片,黑白或彩色都均可,照片后面需印有或手写照相馆的名称、地址和拍摄日期,其中一张照片后需有本人签名。 需要注意的是,首次申请护照时需要申请人找到一位担保人(Guarantor)和两位推荐人(References)。担保人要求是年满18周岁的加拿大公民,能用英语或法语交流;必须认识护照申请人2年及以上;能被护照审核项目联系到并证明申请人的身份;担保人本身需持有5或10年的未过期的加拿大护照。推荐人的要求则相对简单,只需要认识申请人2年及以上,非亲属,非担保人,年满18周岁,居住在加拿大并能被联系到。 担保人和推荐人最好都不要选择家人担任,且其需随时准备接受加拿大服务处或加拿大护照中心致电询问,所以应保持电话畅通。 相比较而言,已经拥有护照到期更新的要求相对简单。由于加拿大护照申请大量积压,Service Canada启用了新的程序,申请者不再需要担保人或递交如公民身份证明或带照片的ID证件等原件,只需要提交两张照片、两名推荐人的信息、填好的表格以及申请费即可。从2022年3月31日开始,只要护照是在过去15年之内颁发的,处于海内外的加拿大人都可以使用这种简化手续来更新即将到期的护照。

加中外交战升级

七天记者 颜宏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对加拿大抱有特殊的好感,这一方面是源于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在中国最艰苦的抗战时期对中国普通民众的无私帮助和舍身救助,另一方面也源于奉行独立外交的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率先与中国建交,使加拿大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但这一累积了八十多年的好感自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的要求扣留了当时在温哥华转机的现华为轮值董事长、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之后就开始一路下行。原以为过去几年来,加拿大政客抹黑中国是新冠病毒疫情的发源地;经常批评中国的抗疫政策;在国家议会层面通过中国政府在新疆实施“种族灭绝”的动议;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会;炒作中国干涉加拿大2019年、2021年两次联邦层面选举;爆出中国在加拿大设立多个“秘密警察局”等已经让加中关系降到了谷底,没想到两国的关系居然螺旋式下降至黑洞,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居然到了互相驱逐外交官的地步。 一盘大棋 从加中关系交恶以来,加拿大最大的日报、保守派大本营的英文报纸《环球邮报》(Global and Mail)和其旗下环球新闻(Global News)网对中国充满敌意,报道的内容几乎全是负面的,从香港的暴乱到新冠病毒疫情;从芬太尼到中国对所谓民主人士的压制;再到华为、台湾、南海、西藏、新疆等等一系列西方媒体炮制的涉华议题上指责、批判和抹黑中国。去年以来,更是根据一些所谓的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CSIS)的秘密文件或匿名消息人士的说法不断炒作中国干涉加拿大最近两次大选。这些报道称中国采取了一种复杂的策略来寻求加拿大少数派自由党政府的回归,并在2021年联邦大选中击败被认为对北京不友好的保守党政客。这种策略包括散步虚假信息、向特定候选人捐款、利用领事馆和雇用在加中国留学生担任义工帮助某些自由党候选人……报道中列出的这一项项方法既不复杂也不新鲜,更像是把美加政客过去对“中国干预”的指责直接抄过来了。 经过一篇又一篇有关中国干涉加拿大大选的爆料文章做为铺垫,但又不指出具体的个人从而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下,吊足了民众胃口的《环球邮报》终于在3月份点名受多伦多领事馆帮助而当选的华裔议员是自由党的董晗鹏(Han Dong)。称据CSIS知情人士透露,董晗鹏曾于2021年2月私下与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韩涛会面,建议北京应延迟释放两名加拿大人——前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商人Michale Spavor。这名情报人士还说是董晗鹏主动与韩涛讨论此事,说如果北京释放这两人,将令加拿大最大反对党保守党受益,这个逻辑很令人迷惑。董晗鹏随后承认确实有与韩涛会面,但不是他主动,也否认建议北京延迟释放两人,恰恰相反是呼吁中方立刻释放这两人,相关指控是对他的诽谤。总理办公室则回应称并不知道董晗鹏曾与韩涛会面,也没有要求董晗鹏担当两国外交事物的沟通角色。面对来自各方的重压,董晗鹏在报道发布几个小时后自己宣布退出自由党党团,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行使职责。到了4月21日,董晗鹏正式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针对《环球新闻》发表的一系列涉及他本人的虚假、恶意、不负责任和诽谤性的报道要求赔偿1500万加元。 5月1日,一直炒作中国干涉主题的《环球邮报》再次援引一份标注日期为“2021年7月20日”的CSIS绝密文件和一名匿名的国家安全消息来源报道称,因为不满保守党国会议员庄文浩(Michael Chong)多次批评中国人权的纪录,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的外交官赵巍参与收集有关庄文浩及其在香港家人的信息,目的可能是“杀鸡儆猴”,但是CSIS从未告诉庄文浩有关这些威胁。因多年来一直反华而受到中国制裁的庄文浩看到后立刻如打了鸡血般兴奋,火力全开地批评自由党政府没有在两年前告知他这一情况;第二天又要求众议院议长允许众议院作出相应针对性决定;在5月4日国会辩论环节他愤怒地质问外交部长乔美兰(Melanie Joly)为何还不驱逐这名外交官,乔美兰表示已经就此事通过外交部副部长召见了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指出加拿大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外国干涉。面对反对党日复一日的施压和媒体炒作激起的民愤,执政的自由党少数政府最终迫于压力,于5月8日宣布经过慎重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后,决定将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总领事馆领事赵巍认定为“不受欢迎人物”(persona non grata),限期离境。几个小时后,中国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宣布将加拿大驻上海总领馆领事甄逸慧(Jennifer Lynn Lalonde)同样列为“不受欢迎的人”,限令她在5月13日前离境。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严厉表示,中国驻加使领馆及外交领事人员始终遵守有关国际公约和加当地法律法规,依法履职。加政府基于谎言,采取严重损害中国外交领事人员合法权益的错误举动,中方绝不接受。中方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奉劝加方立即停止无理挑衅,如加方不听劝告,肆意妄为,中方必将坚决有力回击,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由加方承担。随后特鲁多回应称“不会被吓到”,将继续做任何必要的事情,保护加拿大人免受外国干涉。 所有这些可能是保守党下的一盘大棋,因为涉华议题,是目前几个反对党最有可能达成共识的领域,同时又是特鲁多的自由党最被动、最容易被找到破绽的方面。 地缘政治 其实这场加中之间的外交战只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围堵中国的一个环节而已。早在今年2月22日接受CNN采访时,外交部长乔美兰就明确给中国定性为“一个越来越具有破坏性的大国。”还称加拿大“将在该挑战中国的时候挑战中国,在需要与中国合作时与中国合作。”听着是不是很耳熟?她的话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话如出一辙,意味着加拿大唯美国马首是瞻,在反华的道路上充当马前卒。 作为一个只有150多年历史的国家,加拿大一开始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外交事务由英国处理;自二战前后,邻居美国崛起为新的超级大国,加拿大又成为美国的小弟,受到美国的庇护,除了少数几个领导人,如小特鲁多的父亲老特鲁多,加拿大在国际问题上基本上对美国惟命是从,向来缺乏以独立的立场和准则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比如在美国一方面打击华为,另一方面为中美贸易谈判增加筹码的孟晚舟事件中,美国法院在2018年8月22日签发逮捕令后向包括加拿大在内的10多个国家发布了协助逮捕要求,到孟晚舟在温哥华被拦下前的3个多月里,孟晚舟曾到过其中6个同样与美国有引渡条约的国家,但没有国家愿意淌这趟混水,最后只有加拿大拿出实际行动,在美国特工的协助下,由加拿大皇家骑警、联邦边境服务署、FBI及美国司法部共同制定了逮捕计划。如果说开始时,没有多少执政经验的特鲁多政府低估了应美国要求逮捕孟晚舟带来的严重后果还情有可原,但之后政治幼稚的特鲁多政府不仅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学会四两拨千斤、滑溜不粘手夹在两个“争斗中的大象”之间的外交谋略,而是选择了大国竞争中最忌讳的选边站策略,更加紧密地绑定在美国的战车上,充当美国的打手。 党争外溢 加拿大内部的党派斗争正日趋激烈。2015年凭着超群个人魅力第一次当选的小特鲁多可谓风光无限,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但四年执政下来却因为各种“骚操作”而被选民嫌弃,2019年的大选只获得了33.1%选民的支持,少于保守党33.4%的支持率,但由于自由党的选票比较集中,最终获得了157个席位,获得了组阁的权利,而保守党只获得121个席位,只能屈居官方反对党。这种以不过半的席位、少数党执政的情形是对执政党政治智慧的一种考验,是选民用选票告诉自由党,再给你一次机会,但不能信马由缰。心有不甘的特鲁多政府一直思量着卷土重来,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给他带来了机会。凭借着危机时刻执政党的天然优势,经过充分准备、选择对自己最有利在选前民调中大幅领先的时机下手,但主动发动大选的自由党在2021的大选中不仅没有达成多数党执政的目的,获得的选票和席位几乎和上届选举结果一样,还在竞选过程中民意支持率一波三折,一度要做最终失去执政权、沦为在野党的准备,如果不是自由党在疫情中表现得还算中规中矩,死亡率和疫苗接种率等关键指标都过得去,同时对手保守党太弱以及保守党执政的阿尔伯塔省疫情“爆雷”,再加上意外发生在英语辩论期间针对魁北克省的歧视等问题,自由党未必能笑到最后。自由党之所以还在台上,只是因为历史上轮流执政的保守党太弱,因价值观定位问题内斗不已,纷争不断,无法凝聚起力量,战斗力太弱。但这种情况在保守党党领候选人Pierre Poilievre以毫无争议的压倒性胜利成为新一任党领后完全改变了。 无论是从年龄、从政经历、个人生活以及政治主张,Pierre Poilievre都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政客。他自认为比前党领欧图“更蓝更右”,每当前保守党党领在某个问题上模棱两可或表现出中间派倾向时,他就会咆哮出“深蓝”(红色保守派)保守党员们想听的话。也正因为经常发表尖锐、极端甚至导致民众分裂的言论而被誉为是保守党的“攻击狗”(attack dog)。同时他的英法语流利,思维敏捷,反应迅速,逻辑清晰,特别善于用数据说话,在国会辩论环节经常能把对手逼得语无伦次、甚至顾左右而言他,可以说是特鲁多自2015年当选以来最厉害的对手。他不仅颜值和特鲁多相当,也是国会议员中为数不多的非常善于利用社交媒体的政客。他的当选不仅团结了现有的保守党人,还给保守党带来了近40万的新党员,是之前所有党员人数的两倍,而大部分是因为Pierre Poilievre的个人因素而选择加入保守党的,保守党获得的政治捐款数量也力压其他所有政党包括执政的自由党,不仅捐款人数最多,平均每人捐款额也最高,给自由党施加的压力也更大。 面对加拿大国内的诸多问题,无论是经济恢复必须解决的全国性劳动力人手短缺,居高不下的政府债务,还是令人忧虑的通货膨胀、住房危机等,其实保守党和自由党一样一筹莫展,拿不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能做的就只能转移矛盾,甩锅外部力量,而中国恰好就是最佳目标,既能批评执政党,收买选民,还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当前的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新冠病毒疫情、俄乌战争等重大事件的发生加速了大国兴衰、文明兴衰的转换进程。纵观历史,大的文明往往要有大国来代表与承载,大国兴衰与文明兴衰也往往相互伴随、互为表里。目前的中、美就处于这样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者愈兴,衰者愈衰,目光短浅的加拿大政客选择站在美国一边,拿国家的前途和民众的福祉赌自己的政治前程,其自私自利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