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浙江上虞夜景:璀璨光影尽显“青春气质”

图为:跨越曹娥江的大桥上演灯光秀。(无人机照片)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水花舞动点缀曹娥江面、光影变换点亮城市夜空……初夏之夜,浙江绍兴上虞曹娥江“一江两岸”城市灯光秀以及人行景观桥音乐喷泉,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点”。 曹娥江“一江两岸”曾是防洪工程,20年间已蝶变为景观工程,不仅成为城市公共空间,数十幢总部楼宇分布曹娥江畔,也让“新地标”更具“青春气质”。 图为上虞曹娥江畔光影璀璨。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跨越曹娥江的大桥光影绚丽。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游人在曹娥江人行景观桥上散步观景。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曹娥江人形景观桥两侧,多彩喷泉随音律“跳动“。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跨越曹娥江的大桥上演灯光秀。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上虞曹娥江的人行景观桥和城市高楼光影绚丽。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海外华文媒体探访中国新能源产业:期待用上储能产品

中新网绍兴5月25日电(林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项目,我们也期待能加强合作,用上中国产的新能源储能产品。”爱尔兰《华人报》副社长周瑞琮25日受访时表示,新能源储能系统已被大力引入爱尔兰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尤其是当地华人对中国新能源储能产品比较感兴趣”。 随着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新能源产业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当日,“今在上虞 遇见未来”青春之城全媒体采风行活动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举行,来自日本、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卧龙新能源智慧产业园,了解中国新能源产业,感受该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和无限潜力。 周瑞琮表示,爱尔兰很多朋友的房子就曾考虑过装太阳能光伏,“但是电力富余以后怎么处理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这就需要新能源储能设备储电”。 海外华文媒体了解中国新能源储能设备。 主办方供图 此次华文媒体代表参访的卧龙新能源智慧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下同)。 据浙江卧龙储能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锋介绍,新投产的卧龙新能源储能装备项目是该产业园项目的一部分,建设内容为新增储能模组PACK生产线、BMS生产线、PCS(储能变流器)生产线、集成总装线,以及SVG和高压变频器生产线等生产、检验检测设备,未来将形成年产值40亿元新能源转换与控制装置的生产能力。 “如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问题上的共识越来越多,我个人非常看好中国新能源产业。”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表示,未来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为了维持电力供应稳定,配套储能系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日本《留学生新闻报》副总编辑龙丽华表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创新能力非常突出。在她看来,新能源储能设备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洋弟子”在中国:走进浙江上虞学习非遗杭绣、蓝染

中新网绍兴5月25日电(林波)5月24日至26日,“今在上虞 遇见未来”青春之城全媒体采风行活动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举行。其间,来自日本、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华文媒体代表和“洋弟子”们走进上虞里直街,体验非遗项目——杭绣,了解蓝染,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来自加纳的“洋弟子”温福体验杭绣。 王刚摄 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杭绣技艺传承人金斐斐介绍杭绣技艺。 王刚摄 杭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至南宋为极盛时期。 “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诗人李白、白居易都曾用诗文为刺绣这门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增添了绮丽的想象。 加纳的“洋弟子”温福观看杭绣作品。 王刚摄 来自加纳的“洋弟子”温福学习杭绣。 王刚摄 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杭绣技艺传承人金斐斐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杭绣艺术领军人物陈水琴,十余年来,她以针代笔,以线为墨,绣出了新时代“绣娘”的锦绣人生。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了解杭绣作品。 主办方供图 据她介绍,完成一件刺绣作品,要经过选稿、上绷、描稿、配线、刺绣、装裱等步骤。以选稿为例,常规的是从中国传统书画中选取范本,比较新派的做法是结合当代艺术元素进行从无到有的创作。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洋弟子”王爱兰体验杭绣。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洋弟子”们体验了该非遗项目。 “这些作品非常有意思,像是美丽的画卷,但却是由一针一线中绣出来的。”来自加纳的“洋弟子”温福在体验杭绣后表示,看着美丽的杭绣,“绣”起来却并不简单,“中国手艺人非常厉害,我非常喜欢这些作品”。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美妍了解双面绣作品。林波摄 在上虞里直街,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和“洋弟子”们还了解了蓝染技艺。 海外华文媒体和“洋弟子”们了解蓝染制作。 主办方供图 蓝染作品。 主办方供图 “这是一项古老而充满魅力的纺织工艺,没想到卷一卷、扎一扎后,能染出这么美丽的图案,令人惊艳。”来自塔克吉斯坦的“00后”留学生美妍表示,不仅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扎染文化的魅力,也从中看到了中国技艺的博大精深。

浙江上虞:里直老街焕新貌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5月24日,夜幕降临,里直街吸引游人。位于浙江绍兴上虞的里直街在上世纪曾经是玻璃厂、风机厂、电机厂所在地。如今经过改造,该街区吸引不少文旅消费业态入驻,再次焕发生机。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5月24日,里直街的道台书院吸引游人。位于浙江绍兴上虞的里直街在上世纪曾经是玻璃厂、风机厂、电机厂所在地。如今经过改造,该街区吸引不少文旅消费业态入驻,再次焕发生机。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5月24日,夜幕降临,游人漫步里直街。位于浙江绍兴上虞的里直街在上世纪曾经是玻璃厂、风机厂、电机厂所在地。如今经过改造,该街区吸引不少文旅消费业态入驻,再次焕发生机。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5月24日,游人参观里直街道台书院。位于浙江绍兴上虞的里直街在上世纪曾经是玻璃厂、风机厂、电机厂所在地。如今经过改造,该街区吸引不少文旅消费业态入驻,再次焕发生机。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5月24日,里直街的“大东轮船公司”建筑吸引游人。位于浙江绍兴上虞的里直街在上世纪曾经是玻璃厂、风机厂、电机厂所在地。如今经过改造,该街区吸引不少文旅消费业态入驻,再次焕发生机。

绍兴女儿红酒:千载文化传承,国际舞台上的东方佳酿

在中国浩瀚的酒文化海洋中,绍兴女儿红酒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瑰宝。据史料记载,这一传奇佳酿的历史可追溯至1700多年前的晋代,稽含在《南方草木状•草曲》中的描述,不仅揭示了女儿红的起源,也奠定了其作为婚嫁喜庆象征的传统习俗。自那时起,在绍兴地区,每当女儿降生,家家户户便开始酝酿美酒,待到女儿出嫁之日,掘酒宴客,以“女酒”之美名,庆祝这一重要时刻,其味之美,令人难忘。 女儿红酒之所以能够跨越千年而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对原料与工艺的严格把控。精选上乘大米,搭配得天独厚的鉴湖水,遵循古道六法的精湛技艺,每一滴酒液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自然的馈赠。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巧妙融合甜、酸、苦、辛、鲜、涩六味,以及澄、香、醇、柔、绵、爽的完美平衡,色泽如琥珀般诱人,口感醇厚甘鲜,展现了极高的品鉴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红酒不断创新与发展,品种日益丰富,如同百花齐放,各自绽放着独特的风采与风味,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采用精白糯米酿造的“女儿红”黄酒,凭借其清亮透明的色泽、醇厚柔和的口感以及浓郁悠远的香气,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从欧美到日本,从港澳台到更远的国家和地区,女儿红酒以其卓越品质,成为了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深受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的多款产品,包括“大师酿1919”、“十八年桂花林藏”及其典雅版、“女儿红老酒(正红)”,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屡获殊荣,荣获中国酒类最高奖项“青酌奖”,这不仅是对产品品质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女儿红品牌传承与创新精神的最佳诠释。 综上所述,绍兴女儿红酒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以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续写着中华酒文化的辉煌篇章,成为了国际市场上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

新一年的牛奶金又增加了

加拿大儿童福利金(CCB,又称牛奶金)是从每年7月1日算起的,直到连年的6月30日为止,由于高通货膨胀给民众生活成本带来的经济压力,联邦政府早在2018年开始,就已经将牛奶金的金额指数化,以便随着生活成本的变化更好地支持父母。这种指数化意味着最高福利金额和开始减少福利的收入门槛每年都会增加,以跟上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从而让父母每月得到更多支持,帮助他们抚养孩子。 去年,联邦政府将每个六岁以下儿童的牛奶金最高年度支付额提高到7,437元。每个6至17岁儿童的牛奶金福利也从5,903元增加到6,275元——每年额外增加372元。而从2024年7月开始,牛奶金的增幅可能达到4.7%。这意味着6岁以下儿童的最高福利将增加350元,从7,437元增加到7,787元。对于6至17岁的儿童,福利将增加295元,从6,275元增加到6,570元,而且牛奶金的补助是免税的。 如果符合领取牛奶金的资格,今年收到款项的日期分别为: January 19, 2024 February 20, 2024 March 20, 2024 April 19, 2024 May 17, 2024 June 20, 2024 July 19, 2024 (new benefit year begins) August 20, 2024 September 20, 2024 October 18, 2024 November 20, 2024 December 13, 2024

“今在上虞 遇见未来”青春之城全媒体采风行启动

4f3489b5d571eb9f164fddd6a61c69d

5月24日,“今在上虞 遇见未来”青春之城全媒体采风行活动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正式启动。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国内主流媒体代表、中新网特约洋主播代表和达人拍客等,将深入这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探寻其经济、文化、乡村等多方面的发展变迁,感受中国城市发展的蓬勃活力和无限潜力。 “今在上虞 遇见未来”青春之城全媒体采风行活动启动。 王刚摄 地处长三角南翼,文化灿烂悠久、县域经济活跃,已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的绍兴市上虞区,被誉为“中国孝德文化之乡”,“孝女曹娥”的故事便源于此地。 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上虞区位列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29位,首次挺进全国“30强”。 当前,上虞正以推动人、产业、城市的年轻化青春化为核心,全面建设朝气蓬勃、近悦远来的“青春之城”。 上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晓国致辞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晓国表示,希望媒体朋友们通过这次采风活动,进一步走进上虞、了解上虞、宣传上虞,用笔墨讲述更生动的上虞故事,用镜头记录更真实的上虞发展,向世界传递更多的上虞好声音。 全媒体采风团走进绍兴上虞。 王刚摄 海外华文媒体作为中国与住在国之间的桥梁,既能向海外舆论场讲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也能向国内舆论场传播客观、理性、全面的国际声音。 华文媒体代表、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表示,做好上虞“青春之城”的国际传播,不仅仅是借助陈述性文章,更要进行多样化、多平台的差异化处理,内容符合所在国文化,适合当地化传播。 例如他居住的加拿大,有两种官方语言——英文和法文,为此他们也会用英文、法文和中文去制作不同的内容,面向不同的群体去发布不同内容。 “作为海外华文媒体,我们有热情有情怀将祖籍国的好声音向国际传播,利用好我们在不同国家的资源和影响力,以及我们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理解,将上虞故事有内容、有质量地传播出去。”陈林如是说。 海外华文媒体和洋主播了解上虞发展情况。 主办方供图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日本、菲律宾、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新西兰、爱尔兰、澳大利亚、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华文媒体代表,以及来自中国国内的主流媒体代表、中新网特约洋主播代表、达人拍客等近百人参与。 接下来,该全媒体采风团将前往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杭州湾上虞经济开发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新材料创新基地、卧龙新能源智慧产业园、数字e芯创客天堂、里直街、文化旅游风情夜市、上浦瓷源文化小镇、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岭南乡覆卮山景区、大通农场、舜康国际赛车公园等地,以“产、城、人、文”四个维度,多角度聚焦上虞这座丰富多元、年轻时尚的城市。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宣传部、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办事处主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承办。(完)  

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行者

【加拿大七天传媒现场报道】5月18日下午,“2024 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参访团走进位于东台的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专注于功率半导体覆铜陶瓷载板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功率半导体国产化发展方面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上海申和投资有限公司控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AMB、DCB、DPC、DBA、TMF等覆铜陶瓷载板,这些产品在电力电子及大功率电子模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车牵引系统、高压直流传动装置等。公司凭借Ferrotec集团在覆铜陶瓷载板领域近30年的先进生产技术,为客户提供行业领先水平的半导体功率模块用覆铜陶瓷载板产品。 据介绍,公司的研发团队由中外专家组成,与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硅酸盐研究院、中电43研究院等建立了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已累计申请专利240项,授权专利149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101项和实用新型48项。公司的产品和技术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覆盖全球近20个国家。 在参观过程中,海外华媒对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和标准化的生产设施留下了深刻印象。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质的产品,为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功率半导体国产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该公司在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新能源汽车落地方面所展现出的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

东台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绿色能源的引领者

【加拿大七天传媒现场报道】5月18日下午,“2024 海外华文媒体看江苏”参访团走进东台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探该公司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贡献和绿色能源的巨大潜力。 据介绍,东台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19日,是一家致力于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和光伏设备制造的企业。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880亩。作为晶澳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以世界级灯塔工厂为定位,全面布局智能制造、数字化和5G运营体系,推动绿色、精益和可持续发展。 在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海外华媒参观了该公司的生产线和研发中心。东台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和销售,以及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等。晶澳科技的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技术创新、财务稳健和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据介绍,晶澳科技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其Bycium+电池效率达到25.6%,DeepBlue 4.0 Pro组件量产功率达到630W。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东台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和创新的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 此外,公司还致力于绿色、精益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整体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00亿元,为社会提供近4000个就业岗位,成为盐城东台市经济结构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