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兰州高新区力推“资源”向“产业”转化 集聚企业逾200家 

兰州高新区力推“资源”向“产业”转化 集聚企业逾200家 

(刘延新 王牧雨/文)今年8月10日,赛迪顾问发布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次上榜。这是今年高新区继“在全国157家国家高新区中上升至第53位”“科技部点赞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后,收获的又一项成就。 甘肃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在全国有较好基础,兰州依托丰富的医药资源和集中的科研能力,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和动物用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兰州高新区立足用好用活这些本土资源,致力主攻生物医药首位产业,实施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以凸显“高”和“新”价值内涵,加快推动国家自创区突破发展。 兰州高新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以后,已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0多家,预计到2025年,总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当地以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肿瘤诊疗等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实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的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高新区邀请我们过来,支持幅度非常大,以租代买给我们提供了场地,建立了符合标准要求的净化车间。” 致力于疫苗生产、细胞治疗、抗体制备、抗癌药物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兰州荣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连金感触道。 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取得的新突破可圈可点:兰州肽谷研究院针对抗癌药物研发、离子通道等方向开展活性分子筛选和抗癌、疫苗等创新药研发,基于五肽全库针对脑瘤、胃癌、肝癌、白血病等方向的30个靶标共筛选出28组多肽活性分子,进入多肽序列优化阶段;华帜天成主导的胃癌新靶点UPX单克隆抗体项目完成靶向单克隆抗体人源化改造,新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中医药产业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的重点产业链,甘肃省中药材全产业链年产值520亿元,中药材资源富集,具有较好的创新研发基础。 《甘肃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产业成为全省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力争全省中医药及相关产业全产业链达到千亿元产业规模。 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涉足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及医药商业流通业务,是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批骨干企业。 该公司介绍负责人介绍说,依托陇药药材资源优势,企业持续推进元胡止痛滴丸深度开发,构建核心技术壁垒,打造中药大品种,不断推进斯娜格药膜、酸枣仁油滴丸、七味温阳胶囊等全国独家品种及12个国药准字号品种推广市场。 来源:中新社甘肃分社 ...
探访中国最大”记忆合金“内固定医疗器械领军企业

探访中国最大”记忆合金“内固定医疗器械领军企业

9月5日,华文媒体高层实地走访调研位于兰州高新区境内的西脉医疗。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6日电 (魏建军 高展)“中国‘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产品在市场中的空缺,并打破了国外垄断。”兰州西脉科立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樊立阳表示,该公司旗下兰飞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全炭双叶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产品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已取得欧盟CE认证。 5日,葡萄牙葡新国际文化传媒总经理马丽梅,《意大利侨网》副总编谢培康等华文媒体高层走访了位于兰州高新区境内的西脉医疗,实地调研、采访了这家代表甘肃荣光的高科技企业。樊立阳现场演示了“记忆合金”产品及优势,获得华媒盛赞。 据介绍,人工机械心脏瓣膜是一种采用新型生物材料和科学合理结构制造而成的植入人体的三类医用器件,属高科技人工脏器产品,用于置换人体内发生病变的心脏瓣膜,帮助心脏瓣膜病患者重建血液循环功能,恢复健康。 目前,国际上能够生产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的国家只有三个,分别为:美国(3家公司)、意大利(1家公司)、中国(2家公司:兰州兰飞医疗和北京思达)。各国临床使用的瓣膜以美国瓣膜为主,其次是意大利瓣膜,中国瓣膜市场占有率微乎其微。 “让每一个中国人健康生活。”樊立阳说,人工机械心脏瓣膜属于参与全球竞争的国产医疗器械稀缺资源,该公司致力于让中国要有属于自己的“心”,可喜的是,目前已完整拥有一条年产10000只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的生产线,该项目属国内首创。 樊立阳说,该企业目前已成为在记忆合金医疗领域中生产产品最全,研发适用范围最广的产业化高科技企业,是甘肃医疗器械领域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记忆合金内固定医疗器械领军企业。同时,还是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西脉医疗记忆合金腔镜肋骨产品连续三次荣登世界三大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之一的美国《胸外科年鉴》,标志着西脉医疗产品在国际胸心外科专业领域走在了前端。 该公司不仅着力于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同时在航空航天、电力电气、温控机械、节能环保及军品、民品等多方领域涉足,在电力电气方面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利用记忆合金材料创新研发的记忆合金智能垫片,解决了电力电器接头温升造成的安全问题和电能损耗问题,经中国电力联合会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输变配电企业开始运用。 樊立阳表示,公司依托其拥有的形状记忆合金技术,立足于记忆合金材料制备及内固定植入器械的领先地位,着眼于整个医疗器械高附加值、高成长产品的深度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进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通过自身优势弥补国内高端医疗器械的短板,努力为国家和甘肃省医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
兰州高新区藉海外媒体举行“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

兰州高新区藉海外媒体举行“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

“中新观陇·兰州高新区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 9月5日启幕,将用五天时间集中且广泛利用海外媒体平台传播兰州高新区“新技术、新项目、新政策”。 本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兰州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举办。 兰州高新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目前主要打造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中医药、军民融合、数字经济等产业方向。 目前,兰州高新区有高新技术企业410户、战略型新兴骨干企业30户、上市公司25户,均占甘肃省三分之一以上。兰州高新区在15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居第53位,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效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得到点名肯定,并跻身“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 围绕兰州高新区的国际传播的话题,葡萄牙《葡新报》社长马丽梅、意大利《侨网》副总编谢培康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马丽梅说,经历过疫情,全国乃至全球聚焦于生物医药产业,兰州高新区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前景广阔。“手机为王”的融媒体时代,她举例讲述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平台多种渠道进行国际传播。 谢培康讲述了“科技+文化”的传播理念,包括高科技如何能被青少年接受的想法。同时还建议用创新的思路去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把兰州高新区打造成为海外侨胞回国投资的必胜地。 当日下午,中新社记者、华文媒体记者前往高新区定连园区,实地采访区内企业兰州西脉国际医疗有限责任公司。 这家公司目前已成为在记忆合金医疗领域中生产产品全、研发适用范围广的产业化高科技企业,是甘肃省医疗器械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记忆合金内固定医疗器械领军企业,其“全炭双叶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产品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产品在市场中的空缺,并打破了国外垄断。 “中新观陇·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作为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开启的一个品牌活动,围绕甘肃的“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从省会经济、工业建设、科技力量、县域特色等方面讲好陇原大地的故事。 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社长殷春永介绍说,此次宣传周期间,将按照“每天一个主题” 持续向海外华文媒体推介宣传兰州高新区的“高”“新”内容,全方位立体式助力高新区展示它的“国际范”。 刘延新/文 高展/图 ...
亲情中华黄河故事|与大河共舞,志在青山绿水间

亲情中华黄河故事|与大河共舞,志在青山绿水间

与大河共舞,志在青山绿水间 人民网记者 麻 潞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蜿蜒奔流的黄河水,于老牛湾“撞”开山西的大门,掉头南下,至风陵渡处,折向东去,一如臂弯,拥山西入怀。 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处于黄河由南向东的最后一“弯”特殊的区位,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   黄河流经运城8个县市,共345公里,占山西全省的34.7%。立足独特的山川资源、区域优势,“举全市之力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运城担当、作出运城贡献。”在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中,运城置身新格局发出时代强音。 保护修复为先 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千里汾河,始出管涔,终入黄河。   运城位于汾河下游,是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的最后一道关口。汾河自新绛县龙兴镇南梁村入境,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境内河长145.2公里,流经新绛、稷山、河津、万荣4县(市)。浩浩汤汤,蜿蜒奔流。   汾河万荣段水质问题一直是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当地强化生态湿地修复建设,栽植护岸林300亩、水源涵养林500亩,帮助恢复河道自然生态,汾河、黄河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万荣县实施总投资7200万元的 汾河入黄口生态景观及修复保护工程。   现在正在修建的2390亩的人工生态湿地,将通过100多种湿地水生植物的净化,出水水质就可以达到Ⅳ类标准,从水源地确保水质清澈。   站在望河台上俯瞰,又见汾河如玉,黄河如带,由此交汇,一路南去。汾河入黄口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也设立在此,10组在线监测设备不间断地对汾河水质11项指标进行监测。2020年6月,汾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面退出劣Ⅴ类,2021年全部提升到Ⅳ类水质以上,2022年上半年Ⅲ类及以上断面比例达52.4%,稳定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围绕贯彻山西省委、省政府“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决策部署,运城在全省率先启动编制《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科学编制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方案》《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年)》,明确了“控污、清淤、增湿、绿岸、调水”五大工作重点,全面打响保护山西“母亲河”的攻坚战。   ——构建“河湖长+河湖长助理+巡河湖员”工作模式,建立了汾河四级河长体系,确定河长155人,构建“五位一体”河湖长工作机制,聘用54名汾河流域专职巡河员每天不定期巡河,实现对水域岸线的专业动态监管,推进河道日常巡河及管护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高压推进沿汾排污口全面清理整顿,对发现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违法违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制度,沿线89个排污口全部整治到位,清除违章垃圾等堆积物10.3万立方米、违章房屋6座、其他违章建筑近2000平方米。切实维护了黄、汾河道秩序,为母亲河筑牢安全红线。   ——成立高规格的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督查组,紧盯阶段性目标任务,以“四不两直”方式实地督查,印发情况通报19期,下发督办卡12期,开展公益诉讼13起,剑指问题,狠抓整改。 …… 如今,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与 高质量发展迈入“快车道”:   河水全年均值达到地表Ⅳ类标准,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汾河新绛、稷山城区段新增蓄水面积140万平方米;稷山汾河湿地公园恢复湿地2000余亩、绿化3000亩;万荣入黄口段建成生态廊道十余公里;夏县白沙河、垣曲亳清河、盐湖五龙峪等黄河支流实现清水复流……   一条条在河渠两岸延伸的绿色廊道,一幅幅野鸭戏水的和谐画面,一个个热火朝天的生态修复场景,都在讲述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运城故事”。 “五条绿色走廊”  绿色崛起的基础支撑   驻足黄河边,自然景观与蜿蜒大河共绘壮美画卷; 置身鹳雀楼,与古人同频体味“更上一层楼”; 身处小浪底,看大河浩浩荡荡不舍昼夜; ……   古老黄河在运城进入历史新境界,展开历史新画卷。 去年以来,运城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着力打造沿黄、沿汾、沿涑水河、沿中条山和峨嵋岭的“五条绿色走廊”,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全局。   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串联生态、农业、文化、乡村旅游等资源,全力实施特优农业、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五大基地。15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正加紧实施,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和万亩韭菜、山药以及万亩水产、水稻等,成为农民的钱袋子。风陵渡度假区、尧王台民宿小镇等独具晋南特色的黄河文化风情体验带华章初展。   “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分布于145公里汾河岸线的4个县(市),围绕水生态治理、生态文旅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共梳理谋划了七大类39个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总长度116公里、配套“主体、慢行、服务、信息、景观”五大系统的汾河旅游公路,以多维度构筑“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一条水清岸绿、村靓业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正跃然眼前。   围绕200公里的涑水河,沿线6个县(市、区),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同时,融合农耕文化,导入特色产业,立体化建设集“田园胜景、康养福地、农旅廊道、产业沃土”于一身的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实施总投资144.52亿元的项目。到2025年,预计将有50家以上田园综合体盛装迎客。   以中条山生态廊道为脉,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所涉8个县(市、区),串联沿线五老峰、泗交、历山、凤凰谷等风景区,通过实施总投资141.7亿元的56个建设项目,支撑发展生态观光、文化旅游、山地运动、健康养老等生态经济,构建起生态保护扎实、文化价值活跃、文旅融合充分的新生态文旅经济带。一个融合生态、文化、休憩空间,拥有多层次文旅产品体系的生态文旅康养福地呼之欲出。   横在运城中央,拥有165公里高效便捷公路网的峨嵋岭绿色产业示范带,依托孤峰山、稷王山等丰富的农林生态资源,全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技术装备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山西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国家晋南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及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大产业基地建设等,呈现出城郊农业、观光农业、康养农业新业态。   今年运城共实施项目329个,总投资564.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6.09亿元,截至6月底,完成投资82.26亿元,完成率46.71%。谋划2023年至2025年项目249个,总投资达1880亿元。五条飞扬的“绿飘带”,正集聚起运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 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眼下,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段满目皆绿。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和彩色慢行道相映生辉,后土祠、鹳雀楼、大禹渡等文旅景观与鱼跃龙门、浪漫沙滩等打卡地相互叠加,游客在自然和人文景观中领略千年河东的文化底蕴。 在聚力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过程中,   运城紧密结合沿线的产业发展、历史文化、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生态保护等方面融合发展,并与旅游公路的服务、景观、慢行、信息等同步建设,全力构建覆盖全域的黄河、汾河、涑水河、中条山“三水一山”旅游公路网,带动全市“五条绿色走廊”建设。截至今年6月份,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段已建设807公里,完成投资43亿元。   5月,大禹渡景区,一排排造型新颖、设施完美的“太空舱”组成的度假休闲湾,惊艳亮相,引人注目。   “太空舱”按照五星级酒店配置,舱内自循环新风系统,自动调节温度、湿度、气压,自动改善空气质量,家电、厨房、卫浴全部智能化操作。   居高临下,遥望“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日落时刻,清风吹拂“山河无忧风起皱,落日余晖天尽愁”;雨后远望,秦岭苍翠,“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此空”。   围绕黄河文明、生态观光、农旅融合三大主题,运城不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永济市串联起鹳雀楼、普救寺等15处景点,形成了一条全域旅游“黄金通道”;平陆县黄河湿地天鹅起舞,茅津古渡焕发新颜;夏县彩虹路蜿蜒中条,泗交山水风景宜人;垣曲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山水相依,历山舜王坪绿草茵茵,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在此握手太行。全市开启了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新模式,已开通9条“城景通”旅游线路,城景衔接,舒心游玩。   顺着平整通达、绿荫遍地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南行,不多久就能来到临猗县孙吉镇薛公村。通达的道路、集中连片的黄河滩涂、天然的水质、宽广的土地,这些因素的叠加,让这个黄河岸边不起眼的村落,凭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该村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提供了更充沛的生命力。游客们在这里饱览母亲河风光的同时,还可购买到新鲜的大闸蟹、小龙虾和品质上乘的莲藕。   串联一路风景,承载一脉文化,造福一方百姓。该市实施了“百十万”粮安工程,建设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0万亩玉米高粱基地、万亩水稻基地。各县市突出产业把沿黄公路打造成花果绿道、蔬菜通道、观光资源路,加快农产品外销,增加农民收入。 到2025年,   运城将创建200个左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示范村,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及主干道串点成线、连片成带,推动乡村振兴,形成独具晋南特色的黄河文化风情体验带。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作为黄河中游重要腹地城市,运城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大合唱”中,奋楫而进,笃力前行,正一步一个脚印踏响筑梦未来的强劲足音。   (原载8月22日人民网) ...
亲情中华黄河故事|从这里出发,五千年文明一路光华

亲情中华黄河故事|从这里出发,五千年文明一路光华

从这里出发,五千年文明一路光华 人民网记者 张婷婷   走进盐池,领略一望无际浩渺盐湖的绚丽景色,追寻华夏文明的滥觞; 来到西侯度文化遗址,见证180万年前人类第一把文明圣火在这里点燃,触摸历史的脉动; 置身永乐宫,欣赏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带有历史温度的琉璃,映照源远流长的文明; 登顶鹳雀楼,感受欲穷千里目的豪情壮志,触摸巍峨雄壮的千年建筑; 游览关帝庙,品味源远流长的忠义仁勇,感悟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在黄河母亲温暖的臂弯里,在百里盐池宽广的怀抱中,河东文明上承刀耕火种,下启伦理教化,穿过汉风唐雨,历经宋韵元声,这里是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   珍惜定格的历史,爱护不朽的文明。近年来,运城市围绕关公忠义文化、舜帝德孝文化、河东池盐文化等文化元素,综合实施“挖掘阐释、传承普及、文艺创作、价值观培育、文化体制改革”五大工程,形成了“理论研究、教育教化、传播交流、实践养成、文旅产业推进”五大体系,不断拓展和深化河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文物保护 守护好“文化家底”   24座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6234处,国保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5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省级非遗项目数量均为山西省最多;永乐宫、解州关帝庙、司马光祠、广仁王庙和万荣后土庙等5处国保单位入选全省国宝级文物保护利用试点……数千年的文明进程给运城遗留下了丰厚的文物资源,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 “   “作为全国第一个文物大市,如何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都不为过!”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曾多次表示。 ”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使命。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市委书记丁小强、市长储祥好多次实地调研,研究解决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问题。 # 该市先后印发了   《关于加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意见》,完成了《运城市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运城市基本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改革实施方案》,在山西探索基本建设用地“先考古,后出让”迈出了先行一步。 其中,可圈可点的亮点不少。   ——永乐宫、解州关帝庙、司马光祠、广仁王庙和万荣后土庙均制定保护利用实施方案,着力做好文物本体的养护和保护、开展数字化保护、加强环境整治,有序推进活化利用。   ——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完成了壁画数字化保护研究、元代建筑及玄帝庙防鸟铜网(檐幪网)保护工程、消防工程升级改造、景区标准化建设和景区环境整治等工作,实施了龙虎殿、重阳殿的壁画保护工程。   ——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红色文化遗址调查认定工作,实施了闻喜县太岳三地委陈家庄旧址、垣曲县北垛十八兵站等5处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成立了全省首家正处级的文物保护事业单位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全面强化了文物保护专业机构引进文博高层次人才,招录文博专业人员,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驶入快车道。   “2021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累计达到6165万元。”据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卫龙介绍,该市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从2014年的500万元已增加到每年2500万元。13个县(市、区)的县级财政基本达到“文物大县500万元,文物小县300万元”的标准。   当前,运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文物保护和传承,不断拓展文物保护理念和发展模式,扎实推动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让沉睡的文物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如今   在运城,一座座留下岁月沧桑痕迹的文物古迹得到了修缮保护,这些文物焕发新光彩、新魅力,向八方游客述说着一个个精彩的河东故事。 文化传承 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如何在保护好文物的同时,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如何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社会、经济价值?运城市一直在思考、探索和实践。   “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河东历史文脉,加大历史遗迹保护、文史资料整理、影视作品创作力度,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河东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丁小强给出答案。   文物无言,却是历史最深情的讲述者。   //   “唐宋遗风满壁是,堪称天下第一流”,黄河岸边,位于芮城县境内的永乐宫因瑰丽的大型壁画举世闻名。该市策划大型舞台剧《永乐宫纪事》,通过蒲剧、话剧、歌曲、舞蹈、鼓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再现了“永乐宫搬迁”的艰难过程,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文物搬迁史上的奇迹,听到了一曲文物保护的壮歌。   “故事太感人了!”“这部剧中看到了永乐宫不一样的美。”……《永乐宫纪事》在当地试演后,获得了专家的认可和群众的高度赞誉。两个月后,该剧亮相山西大剧院,夺得满堂彩,开启了全国巡展巡演之路,美丽的壁画走出永乐宫,让更多的人走进运城,了解永乐宫。 去年以来,   解州关帝庙、永乐宫与山西博物院分别联合举办了“天下云长——关公文化特展”和“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   “这些展品让我对关公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各种姿态的关公塑像,有的横刀立马,有的夜读春秋,工艺价值高,文化内涵深。”一名游客在参观展览时颇有感慨。   “我们要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打造具有鲜明文化印记的城市特色,推动文物‘活起来’,让河东历史文化遗存绽放新光彩。”在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看来,文物古迹是运城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宝贵财富。   //   过去一年,运城市文物活化利用手法再度创新。“继盐湖区东郭墓地被改造利用为南山运动公园后,去年新绛县将侯庄墓群辟为新城区体育公园。”运城市文保中心文物保护利用科科长卫文革介绍。   此外,国保单位——临晋县衙经过保护修缮、周边环境整治,实现有管理机构、有陈列展览、有讲解服务的正式对外开放;全市利用文物资源和名人文物建设的“一名人一馆、一典故一馆”共建成24个;市文保中心向运城博物馆整理移交出土文物1057件套,实际10981件,丰富了馆藏,实现文物“活起来”。   今年,运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作已全面启动;盐湖区河东池盐博物馆正式开放;新绛县博物馆场馆建设已完成,开始陈列布展;临猗县博物馆、垣曲县博物馆新馆均已开始场馆建设。   文旅融合的背景之下,运城市让文物资源的展示利用方式也渐趋多元,与旅游、文博系统的相结合,多处文物“活”了起来。 文化崛起 旅游产业“兴”起来   傍晚时分,漫步平常街上,传统街巷古韵悠悠,特色商家盛装迎客。   从入口牌坊到过街廊桥,从砖木卯榫结构到青石地板,从“三雕”技艺到彩绘图案,无不展现着平常街“不平常”的魅力与内涵。   “在抖音上看到这里有汉服体验馆,特地跟闺蜜过来体验一下。”在平常街的一家汉服店里,王晓丹与闺蜜每人挑选了一件汉服后,打卡拍照,“真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   作为关公文化的一张新名片,自开业以来,平常街一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成为运城市关公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一笔。 据介绍,   为进一步推动关公文旅融合发展,2021年,运城市专门成立关公文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出台《运城市加强关公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关帝庙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组建成立运城关公文旅公司。该公司围绕景区运营及周边投资开发建设,大力推动关公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关公故里5A级景区。   变则会通,通则即达。在谋求文旅行业大发展的征途中,运城从来都是立足实际,思变、求变。该市深入挖掘关公忠义文化、尧舜德孝文化、池盐文化等文化元素,打造极具特色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将景区串珠成链、连点成线,打造高品质的文旅“产品包”“景点群”“线路套餐”。   芮城圣天湖、运城盐湖、岚山根景区率先开通低空飞行游览项目,关帝庙景区排演了《武庙之祖—盛典迎宾》主题演艺,普救寺景区推出大型行浸式夜游体验剧《梦境西厢记》,岚山根、盬街、平常街成为富有文化特色的夜间旅游休闲街区……   //   据运城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该市将建设关公文化产业园、五老峰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26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0.86亿元。截至7月底,项目已按计划开工建设21个,累计完成投资11.83亿元。 持续深化的体制机制改革 也是运城市文旅工作的一个亮点:   李家大院和永乐宫景区全面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鹳雀楼旅游集团聘请职业经理人委托管理,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运城市文旅局开展传承人群培养工作,推荐他们到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高校学习。   //   “以绛州剔犀为例,以前侧重造型精致的摆件,图案也以传统的梅兰竹菊为主,现在逐渐向实用化、现代化转变,新品一旦发布,立即售空。绛州澄泥砚也成立了文创公司,做出云水系列砚、星空系列砚等产品,造型美观,很受年轻人喜爱。”该负责人说道,通过学习,传承人把非遗技艺和时代元素相结合,把文创产品越做越活。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运城市着眼融合化、品牌化、全域化发展,推进文旅资源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的新发展格局,让文物“活”起来,着力做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河东这一方土 扎的是华夏的根 河东这一方水 流淌着文明的源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幅经济社会与历史文物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河东大地栩栩如生展现。 ...
“最热中伏”遇见“最炫美食”2022“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江苏无锡梁溪美食特色营圆满结束

“最热中伏”遇见“最炫美食”2022“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江苏无锡梁溪美食特色营圆满结束

       7月29日至31日,2022“亲情中华·美馔锡帮”无锡梁溪美食特色营活动,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菲律宾、科威特、肯尼亚等16个国家30多家海外华教机构和侨社团组织了近18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云聚”梁溪,在中华老字号—无锡市穆桂英美食广场寻味梁溪,感知无锡梁溪美食魅力。        特色营由江苏省侨联指导,无锡市侨联主办,梁溪区侨联、无锡市穆桂英美食广场承办,清名桥街道、无锡市东林中学、无锡市连元街小学、梁溪区文化馆、梁溪区图书馆、江苏江南古运河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红豆万花城非遗传承基地、无锡正邦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办。 特色营以“小点心·大文化”为主题,展示无锡地方美食。邀请了无锡市穆桂英美食广场省级非遗传承人太湖船点制作大师马红星、市级非遗传承人吴红军、无锡市穆桂英美食广场南禅寺总店总厨任伟等人现场教学,带营员朋友们制作无锡太湖船点、穆桂英传统糕点、无锡本邦菜。梁溪区侨联主席金建林介绍,在特色营开营前,梁溪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许宁专程赴穆桂英美食广场调研特色美食营筹备情况,对糕点美食选样、直播教学场地、宣传推广、营员招生等相关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期待“亲情中华·美馔锡帮”特色营活动办出水平,办出风采,办出亮点。让海外华裔青少年朋友们记住梁溪,记住乡愁,记住梁溪味道。        在省侨联的直接指导下,特色营团队认真策划、精心谋划,科学规划,为营员朋友们提供了美食故事和易学易会、轻松快乐的直播课。团队在宣传推广上做功课,直播通告言简意赅、图文并茂,预告短视频生动有趣,使海外华裔青少年朋友和家长们方便快捷了解直播课内容,增加 “锡”引力;在营员招生工作中下功夫,在省侨联公众号、无锡市侨联公众号、同心梁溪上做宣传,在紫牛新闻、意大利侨报、中国新闻传真社、希中网、中国日报、澳华电视传媒、加拿大七天传媒、中国周报等10多家海内外媒体上做直播预告推广,增强 “锡”引力。       无锡市市级非遗传承人吴红军现场教学制作了无锡传统糕点桃花酥、青团、烧麦、包子。        无锡市穆桂英美食广场南禅寺总店总厨任伟现场教学制作了啤酒鸭、红烧狮子头、爆炒鳝片、地三鲜。        江苏省省级非遗传承人太湖船点制作大师马红星现场教学制作了太湖船点花、兔、鸭、鹅、青蛙等。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无锡的美食非常有特色,同学们很感兴趣,跟着大厨学了中餐技艺,感知了家乡的味道,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学习记忆!全美华裔青少年协会会长麦曼抒点赞。        据了解,无锡市东林中学、无锡市连元街小学、梁溪区文化馆、梁溪区图书馆、江苏江南古运河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红豆万花城非遗传承基地、穆桂英美食广场等单位均为梁溪区侨文化交流基地,梁溪区侨联拓宽“侨联+侨文化交流基地+N“办营路径,联系江苏省侨联中餐文化海外推广中心加拿大颐东大酒楼参与活动,和新晋中餐文化海外推广中心无锡市穆桂英美食广场共同推动中餐文化海外交流。 无锡市东林中学、连元街小学,多次举办线下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此次特色营两所学校共组织了300多名学生参与活动,和海外华裔青少年朋友们共同学习,打卡作业,切磋厨艺,增进友谊。        要加强海外爱国力量建设,涵养壮大知华友华力量,促进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梁溪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许宁希望通过“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平台,向海内外传播中国文化,宣传梁溪特色美食。通过中国侨联系列品牌活动,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        梁溪区侨联向参加活动的海外团组和举办活动相关单位发出感谢信,向班主任老师和营员们朋友们颁发了证书。据悉,活动中已收到200多份作品,将评出金银奖,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资鼓励。优秀作品将推荐参与“讲苏故事”评选活动。         营员李同学说:无锡“味道”漂洋过海,中餐文化举世无双!在“最热中伏”遇见“最炫美食”!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海内外营员朋友们的作品吧! 供稿:梁溪区侨联 ...
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在青海西宁开幕

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在青海西宁开幕

图为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开幕。 黎晓刚 摄   中新网西宁7月22日电 (记者 孙睿)第23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22日在西宁开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视频致辞时表示,青海具有独特资源禀赋,清洁能源得天独厚、潜力巨大,生态环境地位重要、优势突出,文化旅游风光无限、前景可期,农畜产品绿色有机、市场光明,希望青海更好发挥自身优势,立足生态高地,打造产业“四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表示,这次合并举办的青洽会和生态博览会,是立足青海、服务全国、面向国际,推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具体举措。我们热忱期待与各方一道,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以此为平台深化合作,共启兴产业、办实业、创事业的征程。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表示,随着“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成共识,青海正从经济建设的“大后方”逐渐发展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支点和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前沿,青洽会和生态博览会在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合作交流、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马西莫·巴纳斯科表示,作为三江源头和“中华水塔”,青海在生态系统气候调节、碳达峰和碳中和、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为。对此,欧洲企业可以在技术专长和实践经验方面与本地市场合作,让欧洲中小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本届展会展馆设在青海省国际会展中心,其中,A馆是国内国际馆,搭建总面积7746平方米,共设31个展示馆和2个综合服务区;B馆包括青海综合展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展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展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展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数字经济展区;C馆的北厅是标准展位区,南厅设立两个特装展位,其中,世界“藏毯之都”特装展位展示面积700余平方米,另一个“走进世界地毯”综合展区,主要展示往届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发展历程,聚焦世界主要地毯生产国:中国、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土库曼斯坦等国地毯历史、文化、产业合作交流等情况。 青海省省长吴晓军主持开幕式。 ...
1

潮州申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盼海内外潮籍乡亲回家看看

春天代表着生机和希望,也是奋斗与拼搏的开始。2月22日,潮州市正式向国际潮团总会申请主办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广济桥是中国四大名桥之一,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 潮州近年来旧貌换新颜,特别是总书记亲临视察以来,全市人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海内外乡贤高度关心,鼎力支持,潮州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潮州热烈邀请海内外潮籍乡亲回家看看,感受潮州古城风韵、重温潮州文化魅力、共商潮团事业发展。 遇见潮州 重识潮州 潮州是原大潮州的府城所在地,也是“潮文化”的发祥地、潮人精神家园。“我是潮州人”是旅外乡亲中最常见的自我认定。在潮州举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是顺应海内外乡亲在家乡举办年会的夙愿,可以让更多的海内外潮人走进潮州,重识潮州,通过眼见之实更新城市印象。 潮州菜以食材讲究、用料广泛、做工精细、质鲜味美享誉海内外、当美食触动味蕾,带着乡愁记忆,唤起海内外潮州人浓浓的桑梓深情。 潮州申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海内外潮裔这一群体的积极作用,促进产业对接,资源优势互补,助推潮州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互惠共赢,携手发展。 潮州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潮州木雕、潮绣、潮州大吴泥塑、手拉朱泥壶等……截至目前,潮州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达17项。 举办盛会 造福桑梓 潮州申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城市综合改造进程,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潮州群众的生活环境,造福桑梓乡亲。 “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州音乐”,潮剧、潮州民俗、潮州话、潮州铁枝木偶、英歌舞、布马舞……成为海内外潮人联结亲情的纽带。 潮州当前正致力构建“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在更高起点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此时申办正当其时。潮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也提出,要全力做好“侨”的文章,全面提升改革开放水平,推动开放再扩大,完善“大侨务”格局,下来将密切联系各地潮人商会,以高水平开放谋求互利共赢。 位于笔架山的潮州窑遗址,历史上称为“百窑村”,始建于唐,兴盛于宋。瓷器向来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大宗的商品,据海外考古发现,这里生产的瓷器销往东亚、东南亚、西亚等国家。潮州窑遗址于2021年入选“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凝聚侨心 共谋发展 在年会的申办、筹办、举办全过程,潮州将通过人文环境、城市环境和投资营商环境等多方位展示城市新形象,借助潮团平台面向全球宣传潮州、推介潮州,可以唤起海内外潮人的“根意识”,尤其是潮裔新生代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海内外侨心与原乡潮州紧密牵系,进一步凝聚起侨心,把潮州打造成世界潮人寻根地。 加快投建 蓄势待发 潮州古城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镇海楼、廖厝祠等文化地标已启动重建。潮州市近年来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一批大型活动场馆设施和高档接待服务场所建成可期,将保障承办年会的必要硬件条件。 潮州提出,要加快构建金色韩江发展轴、蓝色海洋经济带、绿色生态发展带“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未来,一幅由山海江绘就的璀璨画卷将徐徐展开,建设更加美丽潮州的美好愿望加速实现。 潮州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举办一场精致、精心、精彩的潮人盛会。(完) ...
descript

再见哥哥,逾1700万人相聚视频号直播间用歌声缅怀故人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19年前,如夏花般绚烂的“哥哥”张国荣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背影却依旧清晰。 为缅怀哥哥并还原其艺术舞台,2022年4月1日晚上8点,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携手环球音乐旗下厂牌宝丽金,并联合腾讯云、微信视频号、腾讯视频等多个团队联合呈现“张国荣2000年《热·情》演唱会超清修复版”全球首播。 得益于智能影像修复技术的加持,4月1日当晚共有逾1700万荣迷在“宝丽金唱片”视频号直播间重返22年前那场盛况空前的经典绝唱,继续 “宠爱”哥哥的同时,更以音乐的力量给这个寒春带来温暖。 携手1740万歌迷缅怀哥哥,视频号用音乐治愈寒春 作为一代耀眼巨星,张国荣留下了众多经典影视剧和音乐作品,其芳华绝代的艺术成就璀璨过众多粉丝的青春,其温润如玉的品性也让每年四月忌日的“继续宠爱哥哥”成为线上线下均声势浩大的声浪之一。 而《热·情》演唱会则为张国荣生前的经典绝唱,倾注了他对华语乐坛的满腔热忱。整场演唱会无论从艺术构思、还是剧情式曲目编排、亦或是“天使到魔鬼”的系列造型,皆为彼时首创,具备不俗的艺术造诣,“张国荣的《热·情》演唱会从表演形态,艺术理念,服装道具,观众反响都代表着中国演唱会的最高水准,至今无人超越。”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曾如此评价。 据悉,“张国荣2000年《热·情》演唱会超清修复版”是张国荣生前最后一场演唱会母带的首次被超高清修复,此前一直珍藏于宝丽金唱片。但受限于彼时拍摄器材及视频素材的存储介质,如今宝丽金珍藏21年母带及网络上流传的《热·情》演唱会版本,视频画质普遍欠佳。 为帮助千万荣迷重温张国荣舞台之上的芳华绝代,腾讯云多媒体实验室携自研超清沉浸感修复引擎为《热·情》演唱会视频的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该引擎能够利用人脸检测、人脸修复和融合模块将图像修复迁移到视频过程中,同时,为营造“面对面”的效果,实验室团队还对张国荣演唱会的眼神细节做了特别算法调优。 除了对尘封21年的演唱会母带开展超清修复外,该场演唱会还加入了张国荣好友采访、音乐人/乐评人评价、粉丝街访/合唱、全民K歌改编歌曲混剪、修复工作背后故事等富有情怀的环节,同时,针对该场直播视频号还特别上线了“点赞彩蛋”——用户点赞时将陆续飞出“千纸鹤”“ Leslie灯牌”“爱心信封”,通过这些与张国荣紧密相关的符号帮助荣迷传达对哥哥的思念。 最终,“张国荣2000年《热·情》演唱会超清修复版”从8点直播至10点半,共吸引了1740万视频号用户观看,点赞3878万。 音乐带来温暖,视频号“音悦会”生态正繁荣 去年12月,西城男孩(Westlife)全球首场线上直播演唱会现身视频号,吸引超2700万人围观,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150万;五月天在视频号举办跨年演唱会,累计观看人数突破1400万,引发数千万用户分享刷屏。在2022年伊始,微信视频号与共青团中央共同举办了“追光”大型直播,其中的“追光”音乐会也在新的一年初始便给众多观众带来力量和温暖。 此外,陈鸿宇、左小诅咒、五条人、落日飞车、曾轶可、水木年华等音乐人也相继在视频号平台开展“线上演唱会”,加上众多中长尾的爱好音乐的创作者持续发布短视频作品及开展直播,优质的音乐内容正不断呈现给广大的视频号用户。在疫情背景下,即使很久没有看过演唱会,但“打开视频号就能听一场live、看一场演唱会”正变成日常操作。 技术助力经典文化传承大有可为 实际上,张国荣《热·情》演唱会超高清修复版直播引发广泛关注背后,映射出中国有大量的经典影视剧作品及文化影像亟待修复。当下,数字化技术正成为驱动文化传承,促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印发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超高清视频产业总规模要超4万亿元,超高清内容制作每年要超3万小时。然而在超高清内容生产端,则存在着超高清内容制作、经典老片及视频转高清的成本高、效率低等痛点,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宝丽金《热·情》演唱会修复项目,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技术对于经典影像作品及传统文化的助力价值。我们团队也在积极配合一些文化机构,探讨更多经典影视作品的修复工作。” 腾讯杰出科学家、腾讯云多媒体实验室总经理刘杉博士表示,腾讯云多媒体实验室未来将持续探索数字技术的社会价值,推动多媒体技术在多个产业领域中落地应用的同时,践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助力经典文化的传承。 ...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20311200437/output_9.jpgoutput_9

舒勇冬奥作品受邀参加“绿色奥运·一起向未来“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主题活动

3月11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绿色奥运·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系列活动在北京冬奥圣火欢迎仪式举办地——北京奥林匹克塔隆重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艺术家舒勇受邀携“奥运”主题《一起向未来》系列作品参展。 舒勇向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2022年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解读《一起向未来》作品 舒勇与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2022年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合影 本次活动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的高度关注并亲自致信,为本次交流展的活动表示祝贺。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2022年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著名外交家、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许红海,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党组书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任启亮、“为奥运喝彩”海外艺术总顾问黄建南、中国羽协副主席,前羽毛球运动员,世界冠军唐九红、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张宁,中国女子跆拳道队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吴静钰、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员、国家女篮前队员郑海霞等文化、体育届知名嘉宾在现场出席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陈伟鸿担任本次开幕活动的现场主持。 舒勇向著名外交家、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解读《一起向未来》作品 让艺术与奥运融合,让东方与西方融通。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动力。在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前夕,在奥林匹克塔举办“绿色奥运·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通过各位杰出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间的对话交流,在海内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彰显奥林匹克的运动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于再清主席、许红海秘书长、沙祖康秘书长、宋敬武委员、励小捷理事长等在场嘉宾一同为“绿色奥运·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启动系列展仪式”进行开幕剪彩。 几位世界冠军与舒勇交流艺术创作心得 展览开幕后,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现场的艺术作品。于再清主席、沙祖康副秘书长及世界冠军们饶有兴趣的观赏了舒勇创作的《一起向未来》系列作品,对冰墩墩和雪容融的生动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景观的结合纷纷表示了赞许。几位世界冠军打趣的说,舒老师画的冰墩墩可爱至极,现在一“墩”难求,还是让舒老师画一个还更“价值”。 舒勇与世界冠军们合影 舒勇表示,冬奥会的冰雪体育竞技从来就不只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跨越地域、种族和语言的对话,也是人类勇往直前的冒险探索精神。舒勇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记录冬奥这个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事件,让冰墩墩与雪容融带人们读懂中国!借助可爱的冰墩墩与雪容融来讲好中国冬奥故事。 据悉,本次活动后还将继续面向全国开展“绿色奥运·一起向未来”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城市系列巡展活动,让绿色奥运、人文奥运、艺术奥运的精神和与理念传递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延展阅读 舒勇《一起向未来》,让冰墩墩带你读懂中国 该作品是舒勇聚焦抗“疫”精神和奥运精神的系列作品,把冰墩墩和雪容融、五环等奥运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中国式的笔墨和神韵传递出中华民族面对困难时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浪漫主义情怀。反映了全人类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共同追求,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艰难时刻为世界带来力与美的享受,凝聚起全人类团结的力量,一起向未来! 无论是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彩绝伦、吉祥物的敦厚可爱,还是奥运健儿的精彩发挥,都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瞩目。舒勇坚信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以成为人类摆脱和超越疫情的标志性事件。冬奥会的冰雪体育竞技从来就不只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跨越地域、种族和语言的对话,也是人类勇往直前的冒险探索精神。舒勇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记录冬奥这个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事件,让冰墩墩与雪容融带人们读懂中国!借助可爱的冰墩墩与雪容融来讲好中国冬奥故事。 疫情不止、画笔不停。从2020年1月26日开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结合疫情的状况,每天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致敬战“疫”英雄,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疫中国精神进行系统呈现,创作至今已完成近800幅作品,这是一个与抗疫战斗同频共振的艺术行动。因为“每日一画”,艰苦的创作早已成为舒勇的日常,如今他更大的心愿是,“期待更多人加入到我的创作中,共同携手、用画笔记录那些令人感动的瞬间,直到疫情散去、春暖花开。为你我加油,为中国加油,为世界加油,我们一起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