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科技博览(11月1日)

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董峻)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监测表明,拦河大坝及泄洪消能、引水发电、通航及茅坪溪防护工程等主要建筑物工作性态正常,机电系统及设备、金属结构设备运行安全稳定。  防洪方面,从蓄水至2020年8月底,三峡水库累计拦洪总量超过1800亿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库最大洪峰均超过70000立方米每秒,经过水库拦蓄,削减洪峰约40%,极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 发电方面,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输变电工程承担着三峡电站全部机组电力送出任务。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达13541亿千瓦时,有力支持了华东、华中、广东等地区电力供应,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航运方面,三峡工程显著改善了川江航道通航条件,三峡船闸自2003年6月试通航以来,过闸货运量快速增长,2011年首次突破1亿吨,2019年达到1.46亿吨。截至2020年8月底,累计过闸货运量14.83亿吨,有力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 水资源利用方面,三峡水库每年枯水季节下泄流量提高到5500立方米每秒以上,为长江中下游补水200多亿立方米,截至2020年8月底累计补水2267天,补水总量2894亿立方米,改善了中下游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条件。 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发出的优质清洁电力能源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亿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移民工程共搬迁安置城乡移民131.03万人。验收结论显示,移民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库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移民迁建区地质环境总体安全,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新华网)   世卫组织总干事:新冠病毒会导致严重的长期影响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真正令人担心的是,新冠肺炎导致的多种症状随时间推移而波动,经常重叠,可以影响人体的任何系统,从疲劳、咳嗽和呼吸急促到炎症或包括心肺在内的主要器官损伤,甚至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心理。新冠病毒不仅能夺取生命,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还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长期影响。尽管人们可以从中康复,但恢复速度可能很慢,有时需要数周或数月,而且并非总是直线恢复。 谭德塞指出,虽然出现长期影响的人群数量尚不明确,但非住院患者和住院患者均上报了后续症状和并发症,男女老少都有,甚至儿童也出现了此类症状。世卫组织将继续开展更多研究,以建立最佳护理标准,加快康复速度并预防此类并发症。各国政府必须认识到新冠肺炎的长期影响,并确保所有此类患者都能获得医疗服务,包括基础卫生保健和必要的专业护理和康复。(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本在野鸟粪便中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新华社东京10月31日电(记者华义)日本环境省10月30日宣布,北海道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北海道的野鸟粪便中发现H5N8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日本环境省当天发布的相关通报说,研究人员24日在北海道纹别市采集了野鸟粪便样本,30日检测结果确认内有H5N8型禽流感病毒。这是日本时隔约两年半再次在野鸟粪便中检测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环境省已将样本采集地周围10公里设为野鸟监视重点区域。 今年以来,斯洛伐克、沙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报告境内暴发H5N8型禽流感疫情。韩国有关部门10月21日在忠清南道天安市采集了野鸟粪便,并于25日报告从中检测出H5N8型禽流感病毒。 H5N8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种禽类之间的高度传染性病毒。自2014年全球首次发现H5N8型禽流感病毒以来,尚未发现人感染这种病毒的病例。(新华网)   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真谛在融合 “大家都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而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这不是说物理不重要了,化学不重要了,其他学科不重要了。”10月30日,汇集140余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在开幕式上对广为流传的说话进行了一番新解。 他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者意味着所有的科学都要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生物机制,共同去发现生理疾病、心理疾病、老龄化等挑战的解决方法。而这些重大问题的答案往往来自于偶然的发现。“为了追求知识而追求知识,才会有这种偶然的发现,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才会有答案。” 科恩伯格举例道,他认为迄今为止人类智力所作出的最伟大发现就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完全是爱因斯坦个人头脑的成果。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们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卫星导航应用。 在论坛的这个环节,各位嘉宾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的共同命运是什么?科恩伯格总结道,人类共同命运的希望在于追求进步,而科学发现是全球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也认为,人类的共同命运之一,就是在不同领域科学和技术的交织发展下,全球人类都会有更好的人生。另外,就是人类将会更多了解宇宙的本质。 这两点交集的逻辑和科恩伯格相似。“我研究宇宙的起源,普通人可能对这个问题没有兴趣的。但过去几十年来,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结构和宇宙运行,在过程中发展出了对其他学科、对普通人生活都非常有用的技术。”他说道。 例如,现在生物医学研究广泛使用的同步辐射装置和自由电子激光其实最早来自高能物理学领域。“上海光源”就是一个同步辐射装置,它所用的技术来自于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内的粒子物理装置的积累。 “所以,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都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领域。”王贻芳说道。 今年疫情期间,上海光源帮助“照亮”了新冠病毒的关键蛋白结构,或许是对王贻芳这番观点的最好注脚。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展望的未来理想人类社会,同样包含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元素。“科学发展已经到了重要的转折点,在未来三四十年里,很多创新发明都可能来自多科学交叉融合,1+1大于2。” 从历史的角度看,姚期智认为几百年前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总和,后来分化出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独立的学科关注比较窄的领域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做法。但近年来,由于物理和工程的一些结合,我们已经有很多的工具可以通过多学科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看到,一个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科学成就难以界定具体属于何种细分领域。“我们需要把所有学科汇集起来。” 为此,姚期智每年面对新生发表开学演讲时,都鼓励他们能在大学四年中找到自己最想做事情和最擅长事情的交叉点。“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实现这样的理想,这样人类社会也会达到理想状态。”他说道。(澎湃新闻)   “狮子座流星雨”“半影月食”等天象将亮相11月天宇 新华社天津10月31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预报显示,“水星西大距”“狮子座流星雨”“双星拱月”“半影月食”等天象将亮相11月天宇。 首先登场的是11月11日的“水星西大距”。“这是今年六次水星大距中较好的观测时机,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有望在大距前后几天早晨,一睹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水星‘芳容’。”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李梅丛说。 有着“流星雨之王”美誉的狮子座流星雨将于11月17日光临地球。“预测显示,今年该流星雨极大出现在17日19时前后,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在17日和18日这两日的凌晨2时至黎明前进行观测。”李梅丛说。 本年度月亮几乎每个月都接近木星和土星,11月19日会再次上演,这一次三者在视野上距离更接近了,将会引人注目。“届时,‘双星拱月’将会形成一个‘歪着嘴的笑脸’,非常有趣。”李梅丛说。 近期,每天傍晚日落以后,红彤彤的火星就会如约出现在东南方天空,红似火,亮如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11月25晚至26日凌晨,观测条件依然良好的火星将与一轮盈凸月相伴,上演浪漫的‘星月童话’。”李梅丛说。 11月30日,一场“半影月食”将在天宇发生。李梅丛介绍,“半影月食”发生时,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时略微“昏暗”一些。本次“半影月食”在亚洲东部、印度洋东部、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西部和北部、北冰洋等地区均可见。(新华网) (选编:洪田)

七天科技博览(10月25日)

【本期导读】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 十万亩海水稻 产量测评平均亩产超千斤 孕期使用抗癫痫药 智力残疾、神经发育疾病风险可高达五倍 计算机领域专家前瞻5G时代 日本政府宣称“安全”的福岛核废水,真的安全吗?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 新华社日内瓦10月23日电(记者聂晓阳 陈俊侠)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3日表示,对于全球尤其是北半球国家来说,目前新冠疫情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未来几个月将非常“艰难”。 谭德塞在当天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是10月份,真正的冬天还没有到来,但已有太多国家的病例数呈指数级增长,很多地区的医院和重症监护室接近负荷极限。他敦促有关国家立即采取综合性措施,以减少本可避免的死亡,防止基本医疗体系崩溃并避免学校等再次关闭。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范凯尔克霍弗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关于新冠病毒溯源问题的国际计划正在稳步实施中,世卫组织已和有关国际专家进行接触,相信很快就会有进一步消息。 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全球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在加速上升,特别是在欧洲和北美地区。世卫组织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4万多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157万例,其中美洲地区累计确诊超过1917万例,欧洲地区累计确诊超过880万例。   十万亩海水稻 产量测评平均亩产超千斤 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这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青岛海水稻团队迎来了青岛、潍坊、温州三地测产收割。至此,今年布局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山东、黑龙江、浙江等省份种植的10万亩海水稻全部完成产量测评。 由行业专家组成的测评小组在三地分别进行海水稻产量测评,最终专家的测产结果为:青岛基地编号yc-2003的耐盐碱水稻亩产542.5公斤,超优千号亩产为739.7公斤;潍坊基地编号yc-2003的耐盐水稻亩产为625.3公斤;温州瑞安基地编号yc-2002的耐盐碱水稻亩产为320.78公斤。 今年,青岛海水稻在全国十地启动了万亩盐碱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种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两万亩,扩大推广到现在的十万亩。9月25日以来,10地10万亩海水稻陆续实现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山东东营、山东潍坊、山东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海水稻试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改良,亩产逐年递增,平均亩产已达到5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超800公斤,在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丰年。 袁隆平海水稻团队从耐盐碱水稻品种的选育到百亩片、千亩片的实验种植,再到如今万亩片示范种植,团队以创新方式大大提高了盐碱地利用率和盐碱地粮食产量。根据袁隆平院士的产业化部署,青岛海水稻团队积极践行“十、百、千”工程(即实现10万亩海水稻种植示范、力争100万亩海水稻盐碱地改造开工、1000万亩盐碱地改造计划全国布局)。目前10万亩海水稻种植示范已经喜获丰收,100万亩海水稻的签约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1000万亩已明确目标和方向。 据介绍,袁隆平院士团队将在8—10年内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带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结合各地特色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实现海水稻的推广和全产业链发展。(科技日报)   孕期使用抗癫痫药 智力残疾、神经发育疾病风险可高达五倍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22日发表的一项数据调查报告为孕期用药敲响警钟。该研究显示:服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的孕妇生下的孩子,在童年早期患上神经发育疾病的风险可能是原来四到五倍。在991名曾暴露在丙戊酸钠的法国儿童中,50名儿童(5%)在0岁到5岁期间被诊断患有神经发育疾病;而在从未有过任何抗癫痫药物暴露的1710441名儿童中,只有15270名儿童(0.89%)在此阶段被诊断出神经发育疾病。 法国国家药品和健康产品安全局的研究团队,利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法国出生的1721990名儿童的匿名病例档案,调查了神经发育疾病在幼童中的发病率。11549名母亲曾在孕期服用过多种常见抗癫痫药物的其中一种,15458名(0.9%)儿童在2016年底前被诊断患有神经发育疾病。 整体上看,相比从未暴露在抗癫痫药物中的儿童,出生前暴露在丙戊酸钠中的儿童在童年期间患上神经发育疾病的风险更高,包括智力残疾风险是前者的5.1倍,语言、学习、运动疾病风险是前者的4.7倍,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风险是前者的4.6倍。只在孕早期(前三个月)暴露在丙戊酸钠中的儿童未发现这些风险的增加;相比暴露剂量更高的儿童,暴露剂量越低,儿童面对的风险也越低。 服用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卡马西平、普瑞巴林的孕妇生下的孩子患神经发育疾病的风险分别为原来的1.6倍、1.9倍、1.5倍。而服用抗癫痫药物氯硝西泮、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或奥卡西平的孕妇生下的孩子中,没有观察到神经发育疾病风险增加的情况。 这项研究报告表明,暴露在丙戊酸钠中,尤其是在孕早期之后的暴露,与童年早期的神经发育疾病风险增加有关。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和丙戊酸钠相比,与其他抗癫痫药物暴露相关的神经发育疾病风险要低得多。(科技日报)   计算机领域专家前瞻5G时代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开通5G基站69万个,连接用户数超过1.6亿。5G商用迈出坚实步伐,加速到来的5G时代,将是怎样的光景?又会面临哪些挑战?22日至24日在京举办的2020中国计算机大会上,国内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们围绕5G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除了网速更快,5G还能如何应用? 超市通过智能摄像头,可以了解顾客在哪个货架前停留最久、对哪个商品最关注,帮助进货决策;用户走到一家店门口,通过手机拍摄进行AI交互,就知道这家店的口味、评价和平均价位。随着5G的普及和应用,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餐饮、娱乐、酒店、旅游等生活服务行业的一个特点是数字化程度非常低。一旦数字化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5G网络,把很多数据连接起来。用人工智能的手段去做数据分析处理,做很多智能决策。再进一步,我们可以基于智能决策,利用机器人技术去做更多自动化的决策。”美团首席科学家夏华夏说。 中国计算机学会CTO Club主席、搜狗公司CEO王小川认为,5G的波长短、穿透力弱,家家户户都能享用5G并不现实,所以5G与场景的结合变得尤为重要。“5G高带宽对互动视频的传递非常有帮助,在教育、医疗,甚至远程协作方面有巨大的用处,在娱乐和工业化等场景也都会有应用。” “现在5G发展很快,但是很多人在说,5G不过比4G快一点而已,不是这么简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黄铠判断,5G之于4G是一个大的飞跃,将带来非常多跟应用融合性的发展。 “5G+边缘计算”将有更多应用场景 随着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加速到来。思科公司发布的云产业调研报告预测,到2021年全球云数据中心流量将达到每年19.5ZB。飞速增长的数据中心流量给集中式云计算带来挑战,靠近数据源头的边缘计算显露头角。 “数据在边缘上大量产生,如果把这些数据都送到云里,一是不值,二是耗费很大的费用。”联想集团副总裁黄莹说。 有机构认为,在2025年之前,50%以上的数据处理会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之外。“如果把AI算力放在边缘,时延基本在10毫秒以下,能够让AI演进很多算力,更好地实现用户体验或工业场景应用。”黄莹说。 黄莹预测,未来将是5G和云边协同的计算模式,将有大量的边缘设备,既包括工业设备也包括个人设备,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计算。而真正需要大规模进行大数据和AI深度学习的数据才会传到云端。 不少与会专家表示,边缘计算在智能制造、港口、安防、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都将有广泛应用。云游戏时延受消费者诟病,边缘计算也将极大提升游戏体验。 高能耗问题亟待破解 “今天很多人都在用5G手机,但现在的5G高宽带功能只是入门级,是4G的延伸。”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牛志升说,5G最终要面临的挑战是高可靠低延时,必须要进入大量的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将来的网络,一定是从核心网到终端都会布满智能,布满AI。” 牛志升提出,将来大数据处理需要消耗很多能量,最终“5G+边缘计算”一定会遇到能耗的问题,“全球数据中心能耗非常可怕,有人预测未来十年部署在边缘计算,云服务器需要格外十万兆瓦电力供应。” “现阶段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5G基站的功耗是4G基站的3到4倍。而且5G频率更高、覆盖更小,要想做全网的覆盖需要更多的基站。”牛志升说。 能不能“用更少的力量传更多的信息”?牛志升提出,可以在不用的时候关掉服务器等设备,或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同理,AI使用也应适度。   日本政府宣称“安全”的福岛核废水,真的安全吗?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10月18日)

【本期导读】 1.  新冠病毒感染后免疫力能持续多久?(重要且实用的发现,值得一读) 2. 世卫组织:瑞德西韦、羟氯喹等对治疗新冠似乎疗效甚微 3. 新冠疫情中,全球碳排量大幅下降 4. 世卫组织建议新冠疫情期间5个群体接种流感疫苗 5. 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北斗芯片都是“中国芯” 6. 中国空间站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7. 除了手机导航,北斗还有哪些创新应用     新冠病毒感染后免疫力能持续多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20年9月29日,全球已有33,249,563 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人,死于新冠感染者已达1,000,040人。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能产生应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和T细胞,但这些免疫力能维持多久尚不清楚,且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有研究团队在新冠病毒感染一个月后检测新冠病毒抗体的动态变化,发现一个月后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患者的抗体都会减少,提示针对冠状病毒的抗体免疫寿命可能很短。另一项研究观察了新冠病毒感染后4个月病人体内的抗体水平,发现新冠病毒特异抗体会在病毒感染后快速升高并在4个月内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然而,第一次病毒感染治愈后发生第二次病毒感染病例的出现,加剧了人们对感染后免疫力及疫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时效的疑虑。 为明确新冠病毒感染后抗体能否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合作,对新冠感染者进行了长期监测。研究人员分析了感染2周至1个月、1-2个月及6-7个月后病人血浆样本中IgG抗体的表达水平,发现在感染6-7个月的血浆样本中,抗新冠病毒IgG抗体相较于病毒感染后2周至1个月及1-2个月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感染后2周至2个月与6-7个月的血浆样本中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水平,发现所有样本中均存在高活性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且在2周至2个月与6-7个月的血浆样本内的中和抗体水平没有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具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后仍在人体内稳定存在。研究人员还分析了感染了6-7个月后康复者血液中针对新冠病毒的记忆性T细胞的存在情况,发现所有检测样本中均存在能针对新冠抗原产生应答的CD4和CD8 T细胞。 引起今年新冠疫情的病毒是614D型新冠病毒,但最近出现了614G突变株,使新冠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人体感染614G变异型病毒能否产生足够的保护能力因而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都是基于614D型病毒设计的,这些疫苗能否保护人体免受614G病毒感染,也令人担忧。为回答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从血浆样本中采集的抗体对614G模拟病毒(或称假病毒)的中和能力。他们发现,尽管大部分病人6个月前感染的是614D型新冠病毒,他们的血浆样本对614D和614G两型新冠假病毒具有同样的中和能力,提示感染了614D病毒的感染者同时获得了应对614G病毒的免疫力,因此推测基于614D的新冠疫苗应该是值得信赖的。(科学网)   世卫组织:瑞德西韦、羟氯喹等对治疗新冠似乎疗效甚微 新华社日内瓦10月16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表示,由其主导的新冠“团结试验”中期结果显示,瑞德西韦、羟氯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干扰素等疗法似乎对住院患者的28天死亡率或新冠病人的住院病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据世卫组织15日发布的“团结试验”中期结果,该项目涉及30个国家的405家医院,共有11266名成人新冠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各个药物组别,包括瑞德西韦组、羟氯喹组、洛匹那韦组、干扰素加洛匹那韦组、干扰素组,以及不使用研究药物组。 结果显示,没有任何研究药物能明确降低新冠患者死亡率、开始使用呼吸机时间或住院时间,上述治疗方案对新冠患者住院治疗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世卫组织同时表示,“团结试验”取得的进展表明,即使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开展大型国际试验也是可能的,这类试验有助于快速、可靠地回答与新冠疗法有关的关键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试验结果正在接受同行评议,之后将在医学杂志上发表。 世卫组织“团结试验”项目于3月启动,旨在通过比较不同药物或药物组合治疗新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尽快找到有效治疗方法。今年7月初,世卫组织曾宣布停止该项目中羟氯喹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两个分支的试验,理由是这些分支试验中的住院新冠患者病亡率几乎或完全没有下降。(新华网)   新冠疫情中,全球碳排量大幅下降 近日,在《自然·通讯》的最新研究中,科学家研究了新冠疫情对全球能源消耗的影响,并提出了稳定全球气候的相关措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碳监测研究项目收集的每日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减少8.8%,总排量减少1.551亿吨。其中,全球陆运交通的排量降幅最大,减少了40%。但他们发现,在解除封锁后,除了交通行业以外,大多数经济体系的碳排量存在强烈的反弹效应,意味着疫情对大气中长期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微乎其微。(环球科学)   世卫组织建议新冠疫情期间5个群体接种流感疫苗 新华社日内瓦10月16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16日表示,随着北半球冬季临近,全球新冠病例不断增加,季节性流感和新冠疫情共同传播可能对卫生系统和卫生设施构成挑战,建议5个目标群体接种流感疫苗。 这5个群体是孕妇、基础疾病患者、老年人、卫生工作者和儿童。世卫组织专家建议,在5个易感群体中,卫生工作者和老年人是新冠大流行期间流感疫苗接种的最优先群体。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天在记者会上说,近期全球新冠病例数快速增加,特别是在欧洲。上周,欧洲地区报告的新冠病例数几乎是3月份第一个疫情高峰时期的3倍。尽管欧洲地区上周报告的死亡病例数远低于3月份,但住院人数正在增加,许多城市报告其重症监护床位的使用率将在未来几周达到饱和。 与此同时,南半球由于在冬季采取了新冠防控措施,其季节性流感病例和死亡人数少于往年,但并不能由此假设北半球流感季节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谭德塞说,“流感和新冠的共同传播可能对卫生系统和卫生设施构成挑战,因为这两种疾病存在许多相似症状。” 谭德塞重申,有效预防新冠和流感的许多措施是相同的,包括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咳嗽时遮掩口鼻、保持通风和戴口罩等。此外,虽然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但有安全有效的流感疫苗,而某些国家对流感疫苗的需求可能超过供应是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新华网)   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北斗芯片都是“中国芯” 近日,全国政协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在京举行宣讲报告会,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与融合应用》为题进行宣讲。部分在京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机关干部,“模拟政协”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代表参加宣讲活动。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约20% 杨长风通俗地解释了卫星导航的原理:基于三球交汇原理,通过测量3颗以上导航卫星与用户接收机的距离,解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坐标,“听起来好像很神秘,但我们搞导航的一听就明白了。”他笑说。 建设高性能、高可靠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科技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历时近30年建设,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北斗系统是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的工作卫星、四十多个地面站、成千上万的用户终端等一起织就的一张‘天罗地网’。”杨长风说。 “这张网”的地位不言而喻,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是继移动通信、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增长点,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预计2020年产值有望超过4000亿元。 全球定位精度与GPS相当,局部区域优于GPS 和GPS系统比,北斗表现如何? “北斗是最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杨长风说,北斗系统独创了三种轨道混合星座,增加了精密单点定位、星基增强、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等新功能,可以播发更优的导航信号,“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与GPS相当,局部区域优于GPS”。比如在北美、非洲、欧洲等地,北斗的定位精度在5米左右,在亚太地区可以精确到2.5到3米。 除了实时导航和快速定位之外,北斗系统还有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等特色功能。如杨长风所言,北斗服务就在你我身边,“作为全球最先进的导航系统,它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 特别是用北斗系统可以“发短信”的短报文服务,是国外其他任何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不具备的。杨长风透露,年底预计有增加短报文功能的华为手机发布,车道级别导航也可能搭载其中。 星星互联 星地互联 杨长风表示,北斗系统具备星间链路,实现卫星之间、星地之间互通互联。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9月20日)

【本期导读】 陈薇:目前研究表明 新冠病毒变异对疫苗效率影响较小 英国新冠便捷检测装置:90分钟出结果 实测准确度高 生物多样性保护遭遇“失败” 联合国报告: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增加疾病传播风险 中英科学家确定新生物大灭绝事件   陈薇:目前研究表明 新冠病毒变异对疫苗效率影响较小 18日,中关村论坛进入第二天。在今天举行的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平行论坛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目前我国已有11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款进入3期临床试验阶段。在随后的发言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介绍了国内外重组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就大家关心的新冠病毒变异对疫苗的影响进行了交流。 陈薇表示:我们有团队一直进行全球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截至2020年9月,在公共数据库中已上传新冠病毒序列超过10万条,其中高质量全基因组序列约6万条,采样自6个大洲超过10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重组疫苗的靶基因是新冠病毒S基因,全长近1300个氨基酸,这段基因仅在S614氨基酸位置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单点突变,这个点突变与受体结合域(RBD)的距离相对较远,对抗原性影响有限。 另据9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陈赛娟院士团队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染未突变病毒的康复者血浆对突变病毒有相似的中和活性,也就是说,这个突变点对疫苗的影响很小。(央视新闻客户端) 英国新冠便捷检测装置:90分钟出结果 实测准确度高 新华社伦敦9月18日电(记者张家伟)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开发的一种小型新冠病毒检测装置,可在无实验室设施的情况下90分钟内完成检测,且已在实际检测中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 公报介绍,这种检测装置体积不大,比普通手机还小一些,可在病床边直接使用。检测时,人们只需将采集到的鼻拭子样本放入装置中,装置便会分析样本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遗传物质,90分钟内即可得出结果。相比之下,传统实验室检测是24小时内出结果。 据介绍,英国已有386名医护人员和病患试用了这一装置。结果显示,该装置检测准确性很高,敏感性达到94%,特异性达100%。这意味着仅出现很少的假阴性结果,没有出现假阳性结果。有关成果已发表在英国学术期刊《柳叶刀·微生物》上。研究报告作者之一、帝国理工学院教授格雷厄姆·库克说,试用结果显示,这种小型装置的检测结果与实验室中完成的检测结果准确性相当。 公报说,该装置目前已在伦敦8家医院试用,并将在英国全国范围内推广。英国政府近期订购了580万套这种装置。(新华网)   生物多样性保护遭遇“失败” 近日,一份生物多样性报告给了世界各国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联合国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认为,世界尚未达到10年前设定的保护自然的目标。“警灯在闪烁。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正处于紧急状态。”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生物多样性研究员Andy Purvis在一份声明中说。 “我们正在失去生物多样性,这对人们的健康、繁荣和福祉有非常现实的后果。”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生态学家Jane Lubchenco说。 但报告总结说,现在人们还有时间阻止甚至逆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这将需要农业、工业和其他人类活动的迅速和实质性变化。“最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更多艰难的转型。”保护国际组织的Lina Barrera说。 201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196个成员国达成了20项保护动植物的目标,即“爱知县生物多样性目标”。每隔几年,CBD就会根据国家报告和其他来源评估进展情况。这一最新展望报告也反映了数百名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重大科学审查项目揭示的趋势。 当然,新评估发现了一些亮点。例如,在有良好管理计划的国家,渔业正变得更具可持续性。在越来越多的岛屿上,入侵物种正在被消灭。也许最令人鼓舞的是,保护区的范围已经大幅上升,占陆地的15%和海洋的7%,但这些数字仍低于17%和10%的目标。而且Lubchenco指出,迄今为止只有2.5%的海洋得到了高度保护。 实际上,各国表示,它们有望实现平均34%的自身目标,在提高保护意识、建设研究能力和创建保护物种的策略方面取得进展,尽管许多国家的目标并未达到爱知全球目标那么高。但报告认为,这是不够的。甚至一些指标走错了方向。例如,虽然全球杀虫剂的使用相对平稳,但许多国家却增加了对传粉昆虫有害的化学物质的使用。而且,不断增长的能源和材料消耗,以及新农场、公路和大坝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淹没了这些进步。其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继续丧失。 正如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生态学家Sandra Díaz所说的:“在我们解决根本问题之前,情况不会有太大改变。” 观察者希望,这些发人深省的结论能激励各国在2021年5月的会议上拿出更多进展和更高目标,以制定2030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新目标。例如,一项提议呼吁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栖息地。Lubchenco说:“这很有野心,而且绝对必要。”(中国科学报)   联合国报告: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增加疾病传播风险 新华社联合国9月15日电(记者王建刚)联合国15日发布的一份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报告指出,全球最近10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未能达成目标,环境持续恶化正在增加疾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指出,全球在2010年拟定的20个原定于2020年实现的保护物种和生态环境的目标中,除6个“部分达成”外,其他均未达成。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和生态系统的持续退化对人类的福祉和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说:“随着自然的退化,新的风险随之出现。破坏森林、侵占野生物种栖息地等问题最终会影响到人类自身。” 报告强调,几乎所有国家现在都在采取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努力带来的进展包括森林砍伐率下降、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等,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自然界正遭受严重苦难,局势正在恶化。 报告建议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以扭转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恢复生态系统,重新规划农业和城市布局,减少对肉类和水产品的消费等。 穆雷玛同时指出,虽然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机会窗口已经很短,但(新冠)大流行也证明,在必要时变革是可能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表示,随着世界逐步走出新冠疫情的直接影响,随之而来的各种转型将成为 “更好地重建”的空前机遇。 在联合国大会的主持下,各国领导人将在9月30日举行的在线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审议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的结论并讨论相应对策。(新华网)   中英科学家确定新生物大灭绝事件 科技日报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刘霞)中国和英国科学家在今天出版的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对所有相关地质和古生物学证据进行核查后,确定2.33亿年前发生的“卡尼期洪积事件”是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该事件除了导致一些物种灭绝外,也将恐龙送上地球之王的宝座。 最新研究由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雅各布·达尔·科索、宋海军教授及布里斯托大学的迈克·本顿教授等17名科学家携手进行。 研究人员指出,造成这次大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加拿大西部兰格利亚发生的大规模火山喷发。宋海军对科技日报记者解释说:“火山喷发在卡尼期达到顶峰,喷发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快速升高”。 此外,气候变暖促使降雨增加。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地质学家迈克·西姆斯和阿拉斯泰尔·鲁弗尔就发现,地球的潮湿时期持续了大约一百万年。气候变化给海洋和陆地生物的多样性带来沉重打击,但灭绝事件发生后不久,新物种在地球上蜂拥而至,形成了更现代的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促使植物大发展,现代针叶林也开始扩张。本顿对物理学家组织网表示:“新植物群落可能为大灭绝后幸存下来的草食性爬行动物提供了口粮。我们现在知道,恐龙起源于卡尼期洪积事件发生前约2000万年,但此前,它们数量稀少,在地球上的地位也并不显赫,该事件发生后突然出现的干旱条件为恐龙在地球上称霸提供了机会”。 宋海军表示,气候变化不仅让恐龙开始称霸地球,也促使许多现代动植物走上地球历史的舞台,包括第一批海龟、鳄鱼、蜥蜴和哺乳动物等的出现。而且,卡尼期洪积事件也影响了海洋生物,此次事件后,现代类型的珊瑚礁和浮游生物群开始出现。 科索强调:“在过去5亿年漫长的地球生命史上,古生物学家已确定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一次事件都对地球和生命的演变产生深远影响。现在,我们确定了一场新的大灭绝事件,很显然,此次事件在陆地和海洋生物重新洗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标志着现代生态系统的开始。”(科技日报) (选编:洪田)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9月13日)

【本期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叠加流行风险怎么防 英国“牛津新冠疫苗”第三期测试重新恢复 中国时速600公里常导磁浮系统已基本具备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 南极“末日冰川”融化速度惊人,元凶是谁? 世界自然基金会:过去50年间,全球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三分之二   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叠加流行风险怎么防 央视网消息: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的指南中称,今年秋冬存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叠加流行风险。那么,这种风险会带来什么危害?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来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的权威解读。 如果流感和新冠肺炎叠加会有什么危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冯子健:如果在我们国内出现新冠(肺炎)同时也出现流行(性感冒)的话,那么就会使临床病人的鉴别诊断、感染的防护、病人的管理,也包括医疗收治能力都会构成很大的挑战和压力。所以我们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准备,我们特别提倡和推荐一些重点人员,应该在入冬之前完成流感疫苗的接种。 流感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如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冯子健:流感疫苗是一个已经经过长期使用的疫苗,那么我们国家在流感疫苗的生产已经是非常成熟了,它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流感疫苗它的保护效果不像其它我们非常传统的疫苗,特别是儿童常用的疫苗,它的有效率不是那么高,不是那么理想,但是就流感的预防而言,它还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手段。 防范流感还需要注意什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冯子健:在秋冬季到来的时候,除了做好疫苗的接种之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这是实际上针对所有接触性传播、呼吸道的传染病都是有效果的,包括我们现在大家广泛采用的戴口罩,特别是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等等,在这些场合要戴上口罩。另外一个就是勤洗手,还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通风;另外一个就是,特别是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在这个(感冒)流行季节,要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去,这也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央视网)   英国“牛津新冠疫苗”第三期测试重新恢复 中新社伦敦9月12日电 (记者 张平)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发言人12日公布,由英国牛津大学和英国阿斯利康公司联合开发的“牛津新冠疫苗”,获得英国安全监管机构的批准,重新恢复临床试验。 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发言人表示,疫苗审查委员会的安全审查员已向英国药品与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建议,恢复该疫苗试验是安全的。在获得批准后,该公司已恢复该疫苗的英国临床试验。发言人称,该疫苗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疫苗之一。 与此同时,牛津大学在一份声明中表明,该疫苗的独立审查程序已经结束。按照疫苗审查委员会和英国药品与健康产品管理局建议,该疫苗第三期试验将在全国所有临床地点重新开始。 9月8日,该款名为AZD1222的疫苗在第三期人体测试中,因一位英国志愿者出现可能由疫苗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暂时停止接种测试。据媒体披露,该志愿者出现了与罕见的脊髓炎有关的神经系统症状。 英国政府紧急情况科学咨询小组成员、惠康基金会主席杰里米·法勒爵士(Sir Jeremy Farrar)表示,“对我来说,疫苗试验的正确程序、具有独立监督权的监管者参与,以及暂时停顿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Matt Hancock)称,该疫苗恢复第三期试验是令人欣慰和期待的,“最好的情况是,疫苗能在今年底推出。我认为明年可能性更大,明年前几个月是最可能的。”(中国新闻网)   中国时速600公里常导磁浮系统已基本具备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 中新网青岛9月11日电 (记者 杨兵 胡耀杰)记者11日从“2020高速磁浮交通论坛”上获悉,中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年底即将下线,我国常导高速磁浮已基本具备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中车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等17名院士以及200余位来自中国国内高铁、磁浮领域知名专家与会,围绕高速磁浮交通技术进行深入研讨,就中国高速磁浮发展路径和方向进行了战略研究,为我国高速磁浮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与会专家表示,作为国际尖端技术,高速磁浮是引领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助力中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应加快推进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试验线建设,早日实现工程化落地,抢占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说:“经过近20年的研发,我国已掌握常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形成全套工程化解决方案,成功研制自主化样机,高速磁浮已进入工程化应用‘冲刺期’。” 据悉,2002年,中国采用常导技术在上海建成了世界首条高速磁浮商业运营线,实现了时速430公里的运营速度。上海示范线迄今已安全运营18年,技术成熟度和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基于上海示范线,自“十五”以来中国连续四个五年期间持续投入,开展常导技术自主化和创新研究,前三个五年期间基本解决了系统技术理论问题。 在继承前期成果和经验基础上,2016年我国瞄准工程化产业化目标,启动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重点解决工程应用技术难题。目前已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今年6月试验样车完成了低速状态下的功能调试,状态良好,达到设计预期。 “5辆编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目前已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进入总组装,2020年底即将下线,将形成常导高速磁浮全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中国中车科学家、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丁叁叁介绍说。 与会专家认为,常导技术经过长期运用考核,技术成熟可靠,我国已形成成套自主化工程解决方案,具备了进一步工程化的条件。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线和示范工程,开展全速度级试验验证和系统优化,加速工程化产业化进程,争取早日实现商业运用,实现我国轨道交通技术持续领跑,占据未来竞争战略制高点。同时,进一步深化超导磁浮和低真空管(隧)道磁浮等不同技术制式高速磁浮交通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更高速的出行需求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带来的商务客流、消费升级带来的旅游客流、城市群一体化带来的通勤客流,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快速、更舒适的高品质发展需求。高速磁浮可成为旅客高速出行的有效途径之一,丰富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2019年,高速磁浮作为前沿关键技术被列入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高速磁浮填补了轮轨高铁与航空运输之间速度空白,对于形成多维交通架构,保持我国在高速轨道交通领域先进优势,提供行业高质量发展引擎动力,助力产业创新发展,支撑交通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表示。(中国新闻网)   南极“末日冰川”融化速度惊人,元凶是谁? 中新网9月13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道,有“末日冰川”之称的南极思韦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提高海平面,令人担忧更令人困惑。英美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科学家们表示,冰川融化过快的元凶,是潜入冰川底部和基岩之间的暖流,水温摄氏2度。而且,借助最新勘测仪器,科学家绘制出暖流在冰下逡巡的路径。最新研究结果发表在《冰冻圈》(The Cryosphere)杂志上。 各种探测数据显示,思韦茨冰川前端底部悬空,海洋暖流由一个巨大的通道插入大陆架和冰川底部之间;暴露在水中的冰面越大,融化就越多,而涌入的暖流水量更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报道称,冰川底部的这个空隙比以前认为的更深,大约600米,相当于六个足球场首尾相连。这股海底暖流,被形容为有数百万年历史的思韦茨冰川的阿基利斯之踵—致命的弱点。 如果思韦茨冰川以现在的速度持续融化,则冰架最终崩塌不可避免,地球的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将被严重扭曲,后果堪忧。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9月6日)

【本期导读】 全球所有人或能使用同一种疫苗 意识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 6G或成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SpaceX:星链计划下载速度超100兆字节 科学家实现反转浮力   全球所有人或能使用同一种疫苗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对2700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遗传序列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该病毒变异位点有限,这表明全球各国人民或可使用同一种新冠疫苗。这一最新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为表征新冠病毒自疫情暴发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WRAIR)摩根·罗兰领导的研究团队将来自84个国家/地区的样本的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对比,并对变异进行了梳理。分析表明,跨新冠病毒基因组多样性有限:只有11个位点显示具有大于5%的多态性。迄今为止,新冠病毒基因组的进化主要是随机过程,而非适应性选择。 罗兰说:“正如其他研究指出的那样,我们注意到,自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内D614G变异的频率迅速增加,但我们无法将此突变与特定的适应能力联系起来。当病毒在人群中复制和传播时,我们会看到一些突变,而某些突变可以很快随机固定下来。” 罗兰强调说,将基因型与表型联系起来非常复杂,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才能充分理解新冠病毒内D614G突变的功能后果。另外,鉴于新冠病毒遗传变异位点有限,有希望的候选疫苗可能对所有当前正在传播的新冠病毒毒株具有相同功效。“开发艾滋病、流行性感冒和登革热等疫苗的努力面临这些病毒多样性的挑战,但针对来自全球各地的样本开展的分析显示,新冠病毒的多样性低于这些病毒。因此,我们可以谨慎乐观地认为,病毒多样性不会成为开发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广泛保护性疫苗的障碍。” 据悉,WRAIR目前也正在研制疫苗,其候选疫苗基于刺突铁蛋白纳米颗粒平台,有望于2021年前开展人体试验。该疫苗与WRAIR研发的专利佐剂“陆军脂质体配方”搭配,可进一步增强免疫应答。(科技日报)   意识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 意识是连续的(即我们在每一个时间点都有意识),还是离散的(即我们只在特定的时刻有意识)?这个长达1500年之久的争论最近有了新的结论。研究人员用一个新模型回答了这个古老的问题,该模型结合了连续的时刻和离散的时间点,最终得出结论是:可能两者都有。相关研究发表在9月3日出版的《认知科学趋势》上。 “意识基本上就像一部电影。我们通常认为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没有差距、没有中间地带,但这不可能是真的。”论文第一作者、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教授Michael Herzog说,“改变不能立即被感知,只有在事情发生之后才能被察觉。” 由于意识抽象的本质,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定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知觉。比如,当一个人在早上醒来或从麻醉中醒来时,他会从无意识状态转变为有意识状态。Herzog说,大多数哲学家都赞同连续有意识感知的观点,因为它遵循了人类的基本直觉。 不过,科学家也提出了,人类只有在特定时刻才有意识的概念,其不足之处在于,这些时间点所持续的时间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Herzog与其他共同作者,结合这两种理论的优点,创建了一个新的两阶段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一个离散的意识知觉之前,有一个长期的、无意识的加工阶段。 研究人员称,想象一下骑自行车。如果你摔倒了,等着隔半秒的反应,那你就没办法在落地之前扶住自己。然而,当信息整合时,如果你将短暂的意识时刻与较长时间的无意识处理相结合,你的大脑就会告诉你所感知到的,然后你就能稳住自己。 “是我们体内的‘僵尸’驱动着你的自行车,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僵尸’具有极好的空间/时间解析度。”Herzog说。在任何时候,你都不会对自己说,“把自行车再移动1.5米。” 研究人员表示,思想和环境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更新,你有意识的自我利用这些更新,看看它们是否有意义。如果没有,你就可以改变你的路线。 “这个意识过程被高估了。” Herzog说。“你应该更重视黑暗的、无意识的处理阶段。你只要相信你每时每刻都是有意识的。”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两阶段模型不仅解决了这个1500年前的哲学问题,而且为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提供了新的自由。“我认为,这有助于人们对不同的预期进行完全的信息处理,因为他们不需要把它从一个物体被直接呈现到意识时转化出来。”Herzog说,“因为我们有额外的时间解决问题,如果人们认真对待它,如果它是真的,这可能会改变神经科学、心理学的模式,可能还会改变计算机视觉的模式。” 虽然这个两阶段模型可能会增加关于意识的争论,但它确实留下了一些未回答的问题,例如:意识时刻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是什么开始了无意识的处理,这些周期是如何依赖于性格、压力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 “什么意识是需要的,没有意识我们能做什么等问题,我们依旧没有答案。”Herzog说。(中国科学报)   6G或成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将在经济和军事等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各国在6G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中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国都已加入6G研发行列,美国官员也在近日表示,美国有意加大在更高端6G无线通信领域的投资,以“跨越式发展”超过中国华为在5G领域的优势。 6G将给军事领域带来重大变革 业界预计,6G移动通信的性能将是5G的10到100倍;数据的传输速率将达到100GB/秒,甚至高达1TB/秒,传输的频段也将进入“太赫兹”领域。 阿比舒尔·普拉卡什是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创新未来中心”联合创办人。他对美国之音表示,6G将让很多领域大大受益。比如,6G可以让车辆自动驾驶、医疗系统自动化、无人机运输、警务预测等应用成为可能。 无独有偶,韩国三星公司今年7月发表了一份6G白皮书,预测6G应用最早可能在2028年亮相。白皮书说,超实感扩展现实、高保真移动全息显示将是6G商用的一种方式。此外,6G的可能应用还包括厘米级精度定位、成像技术定位,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并解决自动驾驶技术在5G条件下仍存在的通信、安全、定位导航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此外,普拉卡什也表示,6G将是未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有望给军事领域带来重大变革。 《中国国防报》今年4月发表题为《如果6G运用于未来作战》的文章,称将6G技术引入军事领域将对“战争形态、装备发展、战场通信等军事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文章预言6G的军事运用潜力巨大,如果大规模应用于军事领域,可以大幅提高无人情报侦察、智能指挥控制、可视作战行动、精准综合保障的水平,这可能是未来军队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美国拟“跨越式”进军6G 鉴于6G拥有如此巨大的改变社会的魔力,各国都对其青睐有加。 据美国之音网站报道,美国政府一直对在5G领域丢掉的领导地位耿耿于怀。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2019年2月发推文表示,希望尽快在美国看到5G、甚至6G技术。他说:“美国公司必须加紧努力,否则就会落后。” 美国官员近日表示,美国有意通过“跨越式发展”,以绕过5G加大投资6G的方式,超越中国华为在5G领域的优势。 8月9日,美国政府去年设立的对外金融投资合作机构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当·博勒接受新闻网站“这就是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下一个潮流是什么,我们感兴趣的是6G,这是我们投资的领域。” 美国已经在6G相关技术领域布局。太赫兹被认为是6G数据传播的关键技术之一。美国国防部下属的高级研究计划局自2016年起就与十多家私营科技企业组建了合作投资集团,2018年1月正式宣布资助由30多所美国大学组成的“大学联合微电子学项目”,计划5年内投资约2亿美元,用于微电子领域的革新发展,其中就包括“太赫兹与感知融合技术研究中心(ComSenTer)”这一子项目。 该项目纽约大学团队负责人、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教授桑迪普·阮根对美国之音电台表示,美国国防部投资微电子尖端项目,可能着眼于太赫兹技术的军事应用。不过,他也强调,6G未来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其商用是否成功。 此外,美国陆军也在与Carbonics公司和南加州大学合作,研发碳纳米管技术,旨在提高军事侦察装备性能,目的是使射频应用的传播速度超过100G赫兹。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工程师韩芳在一篇分析中写道,美国国防部与工业界协作,目的是“大幅提高商业和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能、效率和能力,为国防部在雷达、通信和武器系统等方面提供具有绝对优势的技术支持。” 多国加入6G研发阵列 除美国外,中国、日本、韩国、芬兰、瑞典、德国、英国等传统通信技术强国都已加入6G技术研发的行列。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2019年11月,中国科技部与中国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启动“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 自2018年4月,芬兰奥卢大学就开始与诺基亚公司和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合作6G研发项目,该项目共获得2.5亿欧元资助;2019年11月,日本宣布了一个20亿美元的科技研发刺激项目,其中也包括6G开发;韩国三星与LG电子公司也都在2019年设立了6G研究中心。 6G技术如何突破5G,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尚无定论。分析认为,6G可能基于5G基站并增强通讯功效,还可以运用卫星、无人机、甚至可见光等新一代通讯方式。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提倡用卫星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推出“星链”项目。有分析认为,类似的卫星互联网可能让美国的6G部署如虎添翼。 普拉卡什说:“无论是SpaceX、‘星链’、还是亚马逊,太空互联网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因此,卫星可能很快会具有6G能力,这也将改变各国建设电信基础设施的方式。”(科技日报)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8月23日)

【本期导读】 疫情会在秋冬卷土重来吗?为何会有复阳病例? 中国首个由昆虫细胞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临床试验许可 天问一号奔火满月 已飞离地球900多万公里 澳科研机构说一种饲料添加剂有助应对气候变化 2019年格陵兰冰盖消融水平破纪录   疫情会在秋冬卷土重来吗?为何会有复阳病例? 截至北京时间22日0时48分,全球累计确诊超过2253万例,疫情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势?进口冷冻生鲜包装屡次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如何应对?疫情会在秋冬季卷土重来吗?昨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作客《新闻1+1》节目,进行权威解读。 1.过去51天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一直存在,疫情境外输入的风险是否会加大? 吴尊友: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最大的风险点来自境外输入病例。数据显示,3月至4月,我国出现了第一波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疫情高峰;5月至6月,情况有所缓解;7月后,境外输入病例又有所增加。从全球范围看,全球疫情数据自3月后一路上扬,对我国的疫情防控造成了巨大压力。 2.各国逐渐放开国际间的人员流动,这会加剧疫情传播的风险吗?出国人员需做好哪些准备? 吴尊友:在应对境外输入病例方面,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可以说,只要境外输入病例数和需要隔离的病例数在可控范围内,就不会引发输入病例的局部传播。 出国人员首先要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疫情情况,如果该国疫情情况较好,可以前往,抵达后要严格遵守当地的防疫要求。此外,戴口罩、勤洗手、通风、保持距离,这些基本的防护措施必须要坚持。 3.如何看待近期几个复阳病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病例1:河南信阳复阳病例 吴尊友:根据我的调查,该病例在日本入境时做了快速检测,这种检测与常规的核酸检测不同。7天后,该病例在日本进行了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当地疾控部门对其所接触的环境和人员进行了跟踪调查,均呈现阴性。我判断,该病例在日本首次诊断呈阳性其实是假阳性病例。 病例2:北京复阳病例 吴尊友:该病例的情况早在1月至2月的那波疫情时出现过,当时比例比较小。我们对该病例的核酸阳性病毒进行了培养,并没有培养出活病毒,意味着不具备传染性。对其相关密切接触人员和环境的检测,也没有发现阳性病毒。 4.人体自身抵抗力有限,而疫苗的功效也不能一劳永逸,该怎么办? 吴尊友:人类感染不同病毒产生免疫力的持久性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产生终生保护,但有的人产生的免疫力却十分有限。目前,通过对其他冠状病毒免疫力的观察,一般可以维持6至12个月。新冠疫苗并不能终生免疫,只有一段时间的保护,只要多次接种就可以达到预防效果。 5.纵观北京和大连的疫情,溯源工作有哪些新进展? 吴尊友:北京这波疫情基本上排除了动物传人的传染路径,也排除了外部感染病例进入新发地市场的可能性,专家推测是多种进口水产品及其外包装持续污染所致。工作人员接触了这些污染物,造成最初的接触感染,最后形成了人传人的综合传播模式。目前,大连这波疫情的溯源工作还在进行中,相信很快就会有结论。 6.近来,多地出现进口冷冻生鲜产品包装表面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是否出现了第三种传播方式? 吴尊友:其实,近期出现的这些病例,还属于人传人的模式,并不属于第三种传播方式。在疫情早期,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就冷冻生鲜产品包装而言,病毒在其表面可以长时间存活,这加大了从业人员感染的风险,进而加大后续传播的几率。 7.国家卫健委日前推出第八版诊疗方案,您关注什么? 吴尊友:第八版诊疗方案增加了我们对新冠肺炎的一些新认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接触污染的物品容易造成感染”。此外,方案还指出,潜伏期病人发病后的5天内传染性较强,这对于传染期的认知更加精准。(第八版诊疗方案) 8.秋冬季快到了,疫情还会卷土重来吗?威胁有多大? 吴尊友:全球疫情仍然处于高流行的态势,这种态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秋冬季也是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也会变得更加困难。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已经有了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这个秋冬季不太会出现像武汉早期那样的疫情。此外,预计到冬季时,我们还会有新的武器,那就是新冠病毒疫苗,相信对于我们防控疫情也是大有裨益。(央视新闻微信公号)   中国首个由昆虫细胞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临床试验许可 中新网成都8月22日电 (王鹏) 据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22日消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文,这是中国首个由昆虫细胞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 据悉,该疫苗靶向SARS-CoV-2的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S-RBD),产生中和抗体阻断病毒感染人体细胞。该疫苗在猴子等动物上实验,发现有很好的预防SARS-CoV-2感染的保护作用,未见明显的副作用。 该疫苗利用昆虫细胞在培养液中大量繁殖,将新冠病毒的基因引入昆虫细胞,该细胞作为工厂生产出高质量的重组疫苗蛋白,并进行纯化精致。该技术易于快速与大规模生产疫苗投入市场。 据悉,利用昆虫生产重组蛋白疫苗,在欧美国家已有宫颈癌疫苗与流感疫苗等产品上市,其在人体的应用安全性得到了验证。 为早日推动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使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发挥“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优势,在该项目研究伊始就保持关注,紧密联系,取得初步进展后又提早介入,设计成果转化路径。 今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疫苗研究团队与天府国际生物城成立了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正在规划与设计年产上亿针的生产线,将实现全套设备国产自主研发。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由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合作共建,规划面积约44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疫苗产业化项目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车间设计、设备选型及环评工作,厂房预计年底投入使用。(中国新闻网)   天问一号奔火满月 已飞离地球900多万公里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电 (郭超凯)8月23日是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奔火满月之日。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截至23日12时,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飞行里程8650万公里,距离地球927万公里,目前探测器飞行正常。 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于13时17分25秒器箭分离,准确进入预定地火转移轨道。 天问一号任务主要包括6个飞行阶段:发射段、地火转移段、火星捕获段、火星停泊段、离轨着陆段和科学探测段。目前处于地火转移段,需要大约6.5个月。 7月27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 为确保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预定时间准确与火星交会,在地火转移段需要4-5次轨道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机动。8月2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完成第一次中途修正,3000N轨控发动机开机20秒。 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太阳翼展开,进行对日定向;定向天线展开,进行闭环跟踪。探测器开展定向天线零位修正、例行轨道参数注入、测定轨以及温度管理等工作;期间进行搭载设备自检测试和姿态机动测试;载荷科学数据下传顺利,各项飞控工作正常开展。 来自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的消息称,参与本阶段测控跟踪的各深空站、VLBI各测站运行良好,测控通信系统工作正常,测定轨精度满足任务要求。(中国新闻网)   澳科研机构说一种饲料添加剂有助应对气候变化 新华社堪培拉8月21日电(记者岳东兴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8月16日)

【本期导读】 中国科协发布2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新研究:巴氏杀菌法适用于受新冠病毒污染的母乳 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又有新证据 秋季学期到来,疫情防控怎么做? 我国科学家揭示蝗虫聚群成灾原因 为何乳腺癌发病率全球和中国都在增加?   中国科协发布2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抓住科技创新突破口,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经过网络初评投票、复审评议和终审评议,8月15日,中国科协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 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科学问题和10个对技术和产业具有关键作用的工程难题。 10个前沿科学问题为: 冠状病毒跨种传播的生态学机制是什么? 引力波将如何揭示宇宙奥秘? 地球物质是如何演化与循环的? 第五代核能系统会是什么样子? 特种能场辅助制造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发展? 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医药机制是什么? 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如何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状态? 如何建立虚拟孪生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开展示范应用? 10个工程技术难题为: 如何开发新型免疫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新途径与新技术? 水平起降组合动力运载器一体化设计为何成为空天技术新焦点? 如何实现农业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实时控制? 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如何防范重大电磁威胁? 硅光技术能否促成光电子和微电子的融合? 如何解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缺陷在线检测难题? 无人车如何实现在卫星不可用条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导航? 如何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电解水制氢生产中实现“大规模”“低能耗”“高稳定性”三者的统一? 如何突破进藏高速公路智能建造及工程健康保障技术? 如何突破光刻技术难题? 在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不断提出、判别科技重大问题及其优先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科协发挥科学共同体在学术上的引领作用,引导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前沿、把握国家战略需求、研判趋势、识别重大问题,找准关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科学问题。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及学会联合体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征集活动并向公众发布,三年共评选、发布了100个难题。2020年的征集发布活动共征集到103家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提交的490个问题难题,1.88万余名院士、专家、一线科技工作者参与。 据悉,中国科协将以重大问题发布强化学术引领,承担科技共同体的价值使命,坚持尊重科学家对科学前沿的敏感性和探索精神,重视发挥跨界学术交流孕育创新的积极作用,逐步形成“中国科协引导、全国学会主导、知名科学家领衔、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联合国际科技组织支持”的科技重大问题凝练机制。(中国科学报)   新研究:巴氏杀菌法适用于受新冠病毒污染的母乳 新华社悉尼8月14日电(记者郝亚琳)虽然现在科学界尚无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母乳传播,但疫情之下总有人担心。对此,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说,在实验室中让新冠病毒污染母乳后,通过巴氏杀菌法可以有效灭活母乳中的新冠病毒。 据介绍,澳大利亚有5所“母乳银行”,它们接受母乳捐赠,以帮助母乳不够或无法给孩子哺乳的母亲实现母乳喂养。尽管尚无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母乳传播,但疫情之下,还是有不少母亲担心捐赠的母乳是否安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在澳《儿科和儿童健康》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实验室中用新冠病毒污染冷冻和新鲜母乳,再使用“母乳银行”中常用的巴氏杀菌法——将被病毒污染的母乳加热到63摄氏度,并持续30分钟。结果显示,这样可以有效灭活母乳中的新冠病毒。 研究人员还将母乳冷冻在4摄氏度至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中,发现冷冻对新冠病毒存活没有太大影响。冷冻后母乳中新冠病毒数量只有轻微减少,冷冻储存48小时后,仍然能在母乳中找到有活性的新冠病毒。 研究人员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为已感染新冠病毒的母亲哺乳和储存母乳提供指导。(新华网)   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又有新证据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地对其展开调查分析与科学研究。除了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问题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产生的,它于何时何地首次出现,何时开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该病毒是否来自于蝙蝠,在传染给人类之前有没有中间宿主,以及新冠病毒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等问题。至今半年多过去了,科学界对上述问题尚无共识。近期,俄罗斯科学家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或许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科学院信息传输问题研究所生物学家亚历山大·潘钦,在分析了大量新冠病毒基因组的突变后得出一重要结论: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 俄塔社报道说,亚历山大·潘钦比较了新冠病毒、非典病毒(SARS)和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组中点突变的积累情况,研究了这些病毒感染人类后基因相对突变的概率等问题。在比较了超过1000个新冠病毒基因组、200多个SARS病毒和40多个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组,以及一些相似的动物冠状病毒的基因后,研究人员发现,所有人类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组中存在着1000—2000点基因突变,这意味着基因突变基本是在人被病毒感染后才出现的。 科研人员对这些突变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在其它冠状病毒中不存在。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中存在许多异常的突变,它们导致基因中的鸟嘌呤(G)分子被尿嘧啶(U)取代,而鸟嘌呤是组成RNA和DNA链的4个“字母”之一。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中发生突变的比例接近15%,这几乎是新冠病毒在感染人之前的基因突变的10倍。 亚历山大·潘钦指出:“我们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中鸟嘌呤突变成尿嘧啶的比例在病毒传播给人类后几乎增加了10倍,而这一特征在SARS病毒病原体的基因组中几乎没有显现出来,感冒病毒基因组也不具备这样的特征。” 亚历山大·潘钦说,研究还发现,其他类似冠状病毒感染人类之前和之后的鸟嘌呤被尿嘧啶取代的数量基本上一致。他称,新冠病毒的这一独有特征在美国、中国等国家的病毒基因中同样存在。 依据新冠病毒的这一特性,亚历山大·潘钦提出,很早以前,新冠病毒感染了蝙蝠,但蝙蝠的细胞很好地保护了自己,这种病毒在蝙蝠体内突变较少,蝙蝠细胞和新冠病毒共生了;而当新冠病毒感染了人之后,人体组织不具备应对这种病毒的保护特征,人体可能发生高水平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基因中许多鸟嘌呤被破坏,变异基因开始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性质就改变了,病毒变得具有攻击性了。亚历山大·潘钦认为,上述研究成果表明,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科技日报莫斯科8月10日电)   秋季学期到来,疫情防控怎么做? 2020年秋季学期即将到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各校开学前应做什么准备?师生返校有什么要求?开学后如何管理?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作出权威解答。 秋冬季疫情防控有新规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8月9日)

【本期导读】 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新冠肺炎特效药,可治疗和短期预防 日本研究发现变异新冠病毒 硝酸铵爆炸为何威力大 野生植物亟待更好保护 福岛核电站废水排放有重大风险 南极变暖的速度太快了!   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新冠肺炎特效药,可治疗和短期预防 8月8日,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 新冠治疗性抗体及疫苗论坛上,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谢晓亮表示,目前为止,针对新冠病毒我们还没有小分子特效药,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谢晓亮称,中和抗体具备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可以作为治疗性药物,也可以作为短期预防性药物。治疗新冠肺炎亟需强效药物,血浆疗法虽成效显著,但由于血浆来源有限,不能广泛使用。而中和抗体由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是血浆疗法中的关键成分。“酸来了,我们用碱来中和;病毒来了,细胞用抗体来中和。” 因此,谢晓亮团队的目标就是快速找到并制备高强度的中和抗体,作为药物代替血浆进行注射。 谢晓亮表示,新冠肺炎特效药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即明显降低轻中症转入重症的患者比例、显著减少患者肺部和其他组织的损伤、快速治愈轻症患者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利用新型的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谢晓亮团队的科学家们从60多位新冠肺炎康复期病人血浆里的8558个抗体序列中,筛选出400多个富集度最高的IgG抗体序列来合成抗体蛋白,进而从中找到了20多个高活性的中和抗体。其中,编号为BD368-2的抗体表现突出,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谢晓亮团队通过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筛选出高活性中和抗体 新冠病毒利用其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作为病毒“钥匙”来“解锁”并侵入人类细胞,S蛋白受体结合区(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与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是其入侵细胞的第一步。冷冻电镜结构显示,有良好中和活性的抗体能够与新冠病毒S蛋白上的结合域(RBD)结合,进而阻止其入侵人体细胞。值得注意的是,谢晓亮团队找到的BD368-2中和抗体能够与S蛋白3个RBD全部结合,无论RBD的构象是开放还是关闭。研究团队还找到了表位上完全不重合的两个中和抗体,互相配对后可抑制免疫逃逸。 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团队的hACE2转基因小鼠模型,谢晓亮团队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给予小鼠BD-368-2的治疗可使病毒载量下降约2400倍。研究人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感染前1 天给小鼠注射BD368-2 抗体,5天后小鼠肺组织未检测到病毒载量。而若在小鼠感染后2小时给予BD368-2抗体,则5天后小鼠肺部病毒载量大幅下降,同时小鼠体重基本不变。 近期,谢晓亮团队又进行了更多动物实验。在仓鼠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用同样剂量(20mg/kg)的中和抗体进行给药,即使将给药窗口后移至接种病毒后48小时,中和抗体依然有效。由于仓鼠的代谢速度比人快很多,对应到人类,这就表明在人感染新冠7至10天后,即病情发展到中症的时候,中和抗体依然有效。 据悉,对于该中和抗体的药物生产与实验,由于国内病人数量减少,相关临床实验将在北京丹序药业有限公司协调下,在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 此前5月17日,谢晓亮团队关于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强效药的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题为“Potent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identified by 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sequencing of convalescent patients’ B cells”。(澎湃新闻)   日本研究发现变异新冠病毒 新华社东京8月8日电(记者华义)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统计,截至8日20时(北京时间8日19时),日本当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565例,连续两天单日新增病例超过1500例。另据日媒当天报道,该国最新研究发现,6月中旬以来日本出现了变异后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 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累计确诊47464例,累计死亡1042例。东京都8日新增确诊病例429例,累计确诊15536例。当天新增确诊病例较多的还有大阪府178例、爱知县177例、福冈县150例、神奈川县128例。当天,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共有39个报告了新增确诊病例;冲绳驻日美军通报了7例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达310例。 据《读卖新闻》当天报道,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6月以来在日本扩散的新冠病毒是变异后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研究称,今年3月起日本疫情扩大,主要是由欧洲相关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导致,但在5月下旬已暂时平息。6月中旬起,以东京为中心出现了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并向全国各地扩散。目前日本国内大量增加的确诊患者大都属于这种变异后新冠病毒的感染者。 日本厚生劳动省8日统计显示,日本确诊病例中已有31307人出院或结束隔离,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式检测人数累计约98.6万,较前一日增加约2.4万人。(新华网)   硝酸铵爆炸为何威力大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4日傍晚发生剧烈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目前,爆炸的具体原因仍不清楚,但多名黎政府官员说,爆炸可能由存放在港口仓库中的2750吨硝酸铵引起。硝酸铵是何物?其爆炸威力为何这么大?如何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硝酸铵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晶体,易溶于水。硝酸铵用途广泛,可用作化肥和制造炸药等。在用作化肥时,硝酸铵往往以颗粒状存在,遇到水分能快速溶解,从而释放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氮。 硝酸铵也能作为炸药原料。虽然在常温下稳定、不易燃,但它也是一种氧化剂,遇见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并能与可燃物混合发生反应而爆炸。硝酸铵在受热或受到剧烈撞击时也会爆炸。根据受热温度不同,分解产物也不同;温度越高,有关反应越迅速,到400摄氏度以上时,它会剧烈分解并发生爆炸。硝酸铵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等混合时,也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750吨硝酸铵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有业内人士表示,贝鲁特港口区此次事故的破坏性,相当于一枚小型核弹爆炸产生冲击波和气浪的影响,毁坏了大量建筑物。 专家介绍,为保证安全、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硝酸铵务必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同时,硝酸铵应与易燃物、还原剂、酸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由于硝酸铵受到撞击以后容易发生爆炸,在存储、搬运的时候严禁撞击、摩擦。(新华网) 全世界热带雨林每年以10%的面积消失,我国有3000多种高等植物受威胁或濒临灭绝—— 野生植物亟待更好保护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但目前保护名录更新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意识淡漠、执法打击力度软弱等短板,制约着保护工作有效展开。 当前,我国正在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也将进一步加大野生植物保护力度。为什么要修订和调整名录?我国野生植物保护面临怎样的形势?未来将如何更好保护?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8月2日)

【本期导读】 北斗时代,我们的生活将怎样改变 三国“使者”同赴火星 共创人类太空探索新历史 新冠病毒可能几十年前从蝙蝠病毒分化出来 俄专家:新冠病毒突变情况支持病毒为自然起源 “十五的月亮十四圆”,罕见! 活活饿死!北极熊或将面临灭绝   北斗时代,我们的生活将怎样改变 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全球组网成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以及独有的短报文通信能力。这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改变呢?相比以往在手机、车辆中常用的GPS等导航,又会有哪些差别呢? 抗干扰能力强 以路面上最常见的共享单车为例,在6月23日,哈啰出行宣布,旗下单车全面接入北斗定位。使用了北斗的定位系统,相比以往的GPS会有哪些变化呢? “GPS定位导航技术分为军码和民用码,目前对商用开放的是民用码。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如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对方采取一些干扰手段,就会造成定位不准或漂移,成为我国企业不可控的因素。”哈啰出行研发总监沈鹏说,北斗是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是“自家”的产品,从稳定性、可靠性来讲,之前这类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哈啰出行早在2017年就将北斗的接收芯片模组集成到了智能锁里,想等时机成熟再启用。“说实话我们确实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沈鹏自豪地告诉记者。 基于这一特性,全球范围内的产品都多了一种定位系统选择,也就是模片既有GPS又有北斗,平时两个系统一起使用,当一个系统出问题时,另一个可以作为补充,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 据了解,由于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北斗系统让定位导航在国内的应用成本也大幅下降。基于自主设计芯片的卫星导航接收器等相关器件价格大大降低,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已超过1亿片。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应用北斗技术的各类产品。 定位更加精准 定位精度高是北斗系统的一大优点,由于卫星数量的增加和地基增强系统,定位能力能够从以前的全球范围内优于10米、亚太地区优于5米提升至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 这一特点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哪些影响? 7月6日下午,湖南常德潘坪村雷家山突发山体滑坡,塌方100万余立方,但由于石门县提前接到了北斗卫星监测系统发来的地质灾害橙色预警,使14户33人全部提前撤离,无一人伤亡。 今年年初疫情期间,正是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设备的帮助下,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工程师们得以快速精准地完成测量任务,为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精准定位是交通精细化运营的前提。“北斗导航定位覆盖范围更大、定位盲区小,采用北斗实现高精度定位,对于出行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说。 目前,国内已经有重庆、郑州等城市在公交系统中使用北斗定位,让后台实时、准确掌握车辆位置信息和行动轨迹,从而提前预估用户的需求,快速做出车辆的管理和调度反应。 此外,共享出行的无序停放成为城市的治理难题之一,北斗高精度定位可帮助用户更准确、便捷地找车用车,解决“找不到车”“还不了车”等常见问题,并降低超区、禁停区停车的误判率,引导用户文明骑车和规范停放。 创新生态可期 5G技术和北斗都是护航国计民生的“国之重器”,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5G的大容量、高速度、低时延的传输能力,能为北斗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服务。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国内有超过650万辆运营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多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多座海上导航设施应用北斗系统。北斗组网完成后,基于5G的超强传输,可以让交通运输领域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提升生产效率。而对于智慧城市、精准农业、人工智能、航天海事等领域,“北斗时代”的到来同样正在开启一个令人期待的创新生态。 北斗三号的发射,让短报文通信成为北斗的“独门绝技”——信息发送能力从原来的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通信带宽也从50万用户能力提高到500万用户,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间均可实现双向通信。 目前,这一特点已经被诸多领域所看好,开始进行相关的研发。“我们可以基于高精度的位置服务和短报文通信来开发一些附加的增值服务,假设当单车精准定位到某一建筑物附近,我们就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推送相关的信息。”沈鹏说。此外,这一功能也将使野外作业、登山、探险、救援等领域的工作更为便利。(光明日报)   三国“使者”同赴火星 共创人类太空探索新历史 这个夏季,三个地球“使者”正同期前往火星。继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20日在日本升空,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23日被送入穹宇,美国航天局“毅力”号火星车也于30日踏上征程。 虽然任务、特点各不相同,但三国探测器正在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征程中共同创造历史。澳大利亚火星学会地质学专家乔恩·克拉克指出,阿联酋的“希望”号探测器和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有力说明了“太阳系探索不再是欧美国家的特权,而是全球性事业”。 每个地球“使者”都是开拓者,它们不仅会增进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也将拓展整个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远航星辰大海,正在成为外空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事业,探索未知、拓展人类疆界是所有太空任务的共同目标。 同期抵达 目标有别 如果一切顺利,“希望”号、“天问一号”和“毅力”号三个火星探测器均将于2021年2月抵达火星轨道。它们体态各异,具体目的地也各不相同。 “希望”号重约1.5吨,高约2.9米,其太阳能电池板完全展开时宽约8米,携带3组研究火星大气层和监测气候变化的设备。“天问一号”重约5吨,是目前中国发射的最重的深空探测器,包括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其中着陆巡视器又由进入舱和火星车组成,搭载13项有效载荷,堪称阵容强大。“毅力”号火星车大约3米长、2.7米宽、2.2米高(不含机械臂),重约1025千克,大小相当于一辆小汽车,它携首架火星直升机“机智”号一同前往火星。 依照计划,“毅力”号将于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赤道以北的耶泽罗陨石坑登陆。“天问一号”将在进入环火星轨道后,先进行约2.5个月的环绕飞行,再择机实施降轨机动;着陆巡视器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定区域实施软着陆。与另外两个火星探测器不同,阿联酋的“希望”号不会在火星着陆,而是在距火星表面2万至4万公里的轨道上环绕火星运行。 任务各异 “本领”不同 “希望”号绕火星运行一周需要大约55小时,计划持续围绕火星运行至少两年,其主要任务是观测火星大气和气候变化等。它将像气象卫星一样收集火星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的气象数据,帮助研究人员更全面了解和掌握火星的气候条件,为未来进一步探测做好准备。此外,它收集的数据还有助研究火星大气层的演变。 “天问一号”按计划将一次性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个目标,即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成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车巡视勘测。美国《科学》杂志近期发表文章指出,火星登陆是太空探索中最具挑战性的壮举之一,此前从未有国家在首次探索火星任务中就做到环绕、着陆和巡视“三连胜”。 “毅力”号火星车的核心任务是寻找在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此外,其任务还包括收集火星岩石和土壤样本以备未来送回地球、调查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测试未来人类和机器人探索太空所需的技术、为人类登陆和探索火星探路等。“毅力”号至少花费一个火星年(约687地球日)对着陆区域进行探索。 各具意义 共创历史 两个轨道飞行器、两个火星车、一个直升机……数量如此众多、种类如此多样的科学设备同期前往同一个地外行星,这在以前从未有过。尽管并非人类最早的“探火”之旅,但正如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评论所说,如果一切顺利,这些任务将改写人类对火星的科学理解。 共赴火星的同时,三个探测项目还分别具有不同寻常的独特历史意义。 “希望”号火星探测器是阿联酋探索太空、寻求未来的关键一步,也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行星际飞行任务。阿联酋火星探索任务项目主管奥姆兰·谢拉夫认为,“希望”号的成功发射向青年人发出强有力信息,增强了他们对国家的信心。 “天问一号”任务的目标包括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同时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推动中国深空探测活动可持续发展。美国《月球热:新太空竞赛》一书作者莱昂纳德·戴维撰文指出,从科学上讲,“天问一号”任务是研究火星形态、地质、矿物学、空间环境以及水冰分布最全面的一项任务。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国家天文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拉基米尔·苏尔丁认为这一任务是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的又一标志。 “毅力”号火星车是美国火星探索计划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好奇”号火星车的继任者,“毅力”号火星车的工作建立在此前火星探测器的基础之上,而它此次执行钻孔采样任务,又将成为美国未来火星采样返回计划的先驱。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有关项目人员马特·华莱士说:“这是第一次,我们去另一颗行星寻找生命迹象,也是第一次,我们采集另一颗行星的样本并可能将其带回地球,当然,还有很多第一次将要发生。”(新华网)   新冠病毒可能几十年前从蝙蝠病毒分化出来 根据《自然-微生物学》发表的一篇论文,新冠病毒可能在40~70年前从与之关系最紧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来。这一发现意味着产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谱系可能已经在蝙蝠中传播几十年了。蝙蝠病毒RaTG13曾被鉴定为与新冠病毒关系最密切,而研究人员采用了三种方法来鉴定未经历重组的以及可用于重构病毒演化历史的新冠病毒区域。所有方法均表明,RaTG13和新冠病毒拥有共同的单一祖先谱系,估计SARS-CoV-2分别在1948年、1969年和1982年从相关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来。(环球科学)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