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文化视野(2020年3月7日)

【芬芳文苑】

水流千遭归大海(5)

洪田

儒家学说和其他诸子学说的比较

孔子对于当时的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以及历史上的一些知名人士进行过简明扼要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公、私分明,不以公事上的成就掩盖这些名人在私生活上的不足,也不以私生活方面的不足,来抹杀这些人在事业、工作上的成就。其中他对管子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孔子本人没有对不同学派的学说进行评判,孟子、荀子对于其他学派都有所抨击。《墨子》、《庄子》中对于儒家思想也进行过抨击。当时的一些学术纷争,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或许原本就不是什么太大的分歧。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一文中,司马迁记录了他的父亲司马谈对诸子百家的看法,很有参考价值。司马谈崇尚老子的思想,对道家多有褒扬。现将其观点择要摘录如下: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荀子在《天论》一文中,从儒家观点出发,对于不同学派也简要进行了评价,摘录如下: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

荀子在《非十二子》一文中,对于当时的一些有名学者进行了更详尽的评判,读者若有兴趣,不妨一读。

春秋、战国是两个很不相同的时期

今人在谈论春秋、战国这两个时期的时候,常常认为二者都属于天下混乱失道的时期,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其实不然。春秋时期虽说已经开始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但士大夫阶层依然有“君子之风”。孟子抨击春秋无义战,但这个时期的战争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杀戮的残酷,大多为愿赌服输,点到为止,不乏君子风范,最典型的例子是宋襄公和楚军交战时的表现。而到了战国时期,尔虞我诈的风气越演越烈(可以参看《战国策》一书),后期的战争常伴随着大规模杀戮,其中尤其以秦国为最。秦在战国七雄中立国时间最短,文化不很发达,士兵作战最为残暴。这种残暴和商鞅变法息息相关。

春秋时期的孔子之所以提倡文武之道,是因为社会还基本保持着和平文明的状态,因此他希望人们能够迷途知返,回归正途,国家重新恢复安定和谐的局面。这一主张到了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末期,已经为不可能。荀子一改儒家的传统思想,他的得益门徒更是走上了法家治国的道路,是形势使然:道德失去了约束的力量,那就只有依靠严刑峻法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了。(未完待续)(2020年3月)

 

【鹏翔万里】

你不只是一名医生

贺鹏

孟医生急急忙忙从楼上的抢救室赶过来,刚穿起白大褂,一位患者被女儿扶着进来还没坐好呢,她的手机就响了起来,她一脸惊慌,语无伦次地说,好,好,好,我马上就来,马上就来!

孟医生挂断电话,慌慌张张地对患者说,您等一下吧,我有事先出去一下。

患者女儿一把拉住孟医生说,医生,我们是外地人,昨天排了一个晚上的队,好不容易才挂上一个专家号,您先给我妈妈看完再走行吗?

孟医生说,我真有急事!

医生,我妈妈已经三天不吃不喝了——

话还没说完,患者女儿一把拽着孟医生的白大衣,两条腿一弯,就跪了下去,带着哭腔说,医生,求您了,看完我妈妈的病再走不行吗?求求您——

孟医生只好无奈地坐回椅子上,急躁地说,你起来,起来,扶你妈妈坐下。

手机还在响,孟医生拿起来又慢慢放下,叹了口气,让患者躺在诊断床上,先用听诊器听了一会儿,后又摸了摸患者的肚子,说先做几项检查,可能还需要住院。

孟医生坐回座位上开好检查单,递给患者女儿,说,先去检查吧。

没等患者女儿扶着母亲走出诊室,孟医生就站起身来,脱下白大褂,走到诊室门口,对着候诊区的患者说,各位患者,我有急事要出去一下,你们能不能等我一下,实在等不上的我和别的专家打个招呼,转到其他专家那里去看,或者下周再来我这里,好不好?

声音一落,所有患者全都站了起来,围在诊室门口。

医生,我们等了这么长的时间了,都还生着病呢,您不能说走就走啊。

我爸都病成那样了,您先给看看吧?

医生,不能走啊,我们好不容易才挂上一个专家号的。

孟医生本来今天无论如何都是要请假或换班的,可谁曾想主任和几位专家一早就有抢救的病人,直到上班时候还没有从抢救室出来,没一个可以调班的人,医院又挂出去好多她的专家号,那么多患者,天不亮就坐在候诊区等她,该怎么办呢?不来不行啊——可一旦来了,就真的是走不开了……

孟医生欲哭无泪,只好再次穿起白大褂无奈地坐回座位上,大声喊,快一点,大家快一点。

诊室挂钟指针一点一点向前挪动着,孟医生的手机一声紧似一声地响个不停,额头上渗出来的汗珠慢慢开始滑落,一滴一滴掉到处方纸上,将写上去的那些字迹逐渐变成了蓝色的涟漪……

直到12点还差一刻钟,最后一位患者终于要走出诊室了,孟医生迅速脱下白大褂正要起身离开,那位去检查的患者拿着检查单又返回来了;孟医生着急地说,对不起,下午再看吧,我有急事。

患者说,医生,求您了,给我看一下,就一两分钟的事情,谢谢您了!

孟医生焦急、不安、烦躁,她真想骂娘了,可她知道骂娘也是走不掉的,再说患者也是无辜的,她强忍着自己的恐慌,硬着头皮看完检查单,嘱咐了患者几句,才疯了一样地跑开了。

孟医生穿过就诊人群,推开护士车,一口气从3层跑到10层,跌跌撞撞推开内分泌重症监护室的门,看见护士正拉起白床单,给故去的老人盖脸。

孟医生一下就傻立在那里不动了!

护士上前扶住孟医生,说您节哀吧!

孟医生甩开护士,一把掀开老人脸上的白床单,猛扑过去,抱住老人使劲地摇晃着,声嘶力竭地大喊:妈妈——您怎么就不能等等我呢?

护士的眼圈红了,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低着头,哽咽着说,老人走的时候,嘴里还在念叨呢,说你不只是一名医生,还是一个女儿啊——

 

【种梦蓝田】

只因还应有梦,所以要把她唤醒

蓝狐

王静一脸无奈地说,这个人整天总是围着我转,可是我又不认识他,简直太别扭了。

王静说的那个人,是她的丈夫刘志强。

她说这话时,刘志强就坐在离她不远的地方。表情平静,目光专注。

“可是,他对我挺好的,人也还挺勤快!”王静说着,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

可是就是这个淡淡的笑容,在刘志强看来,已然胜过了世间所有的生动。他坚定地说,总有一天,我会让王静重新认出她这个丈夫和我们的宝贝女儿……

几个月前,远在外地打工的王静因公负伤,被紧急送进了医院。刘志强和岳母辗转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仅仅保住了性命但却依然深度昏迷的王静。大夫告诉他说,如果一个星期内病人还是未见苏醒,便极有可能成为植物人了。刘志强听罢,立时悲从中来,泪如泉涌。他不晓得这突降的重击,自己究竟该如何支撑?他甚至想到,倘若哭声能让爱人苏醒,自己莫不如就哭它个肝肠寸断,泪溅天庭!

可是,能么?

痛愕过后,刘志强开始逼迫着自己首先清醒过来。怕王静肌肉萎缩,他每隔一小时便会给按摩一次;盼王静早日苏醒,他时常把女儿的声音播放两遍;他默默地祈祷,他傻傻地自语;他依然悄悄流泪,但是他绝不失望……

第48个早晨,刘志强说,那天早晨护士来给王静换药,王静忽然就睁开了眼睛,护士看到了,让她把手动一下,王静的手就真的活动起来……

刘志强再次哭出声来,但这会儿,却是悲喜交集,泪如雨下。

雨,雨啊!

刘志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生命中的这一场雨居然会那么粘稠,那么难缠。

王静虽然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但是她以往的记忆却已荡然无存。所有身旁的人,丈夫,孩子,父亲,母亲,在王静看来都是那样的陌生,还有房舍,家具,邻里,街道……王静犹似在一个完全生僻的世界里,正在和她生命里的至亲至情的家人们进行这一场全新的了解和沟通,一如从一个怪异的梦中忽而遁入到另一个新颖的梦境。

刘志强同样有梦。

他的梦,就是让爱人一醒再醒。

刘志强说,我熟悉的,她应该也会熟悉。所以,我现在每天都带着她到那些我们以前经常去过的地方,说不准哪一天什么东西就会把她的记忆唤醒,也许是一株小树,一扇窗口,或者就是一条胡同。

刘志强说这番话时,眼里满是憧憬。

是啊,两颗心一同熟悉的,爱就不会感到陌生。而一旦其中的一颗堕入了迷雾之中,相信另一颗一定还会把她唤醒,因为爱始终在预约着一场更其美好的鸳梦……

 

【杨柳依依】

向英雄致敬

杨邹雨薇

无论是在我的二十余年,还是父亲的五十余年、爷爷的七十余年记忆中,从来没有哪一年的春节像今年这样冷清,从来没有哪一年的寒假像今年这么漫长,从来没有哪一年的城市,像今年春天这样寂静……

这一切,都与一个名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疾病有关。

它的突发,像陡然而生的龙卷风,自武汉扩展开来,气势汹汹地席卷中国大地,每到一处都有不少的人倒下。而重灾区武汉在除夕的前一天紧急封城,并一次次发出告急:医疗用品紧缺,医疗物资紧缺,医护人员紧缺……似乎,武汉如同身处当年的抗战年代,转瞬已成为了一座危城,顿时吸引住全球目光。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南海给出“最强攻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于是乎,一群群白衣天使,从全国各地涌向武汉;一群群绿衣战士,从大江南北集聚武汉;一批批防控物资,从五湖四海流向武汉……

这是一场人民战争,这是一场总体战争,这是一场狙击战争!

这是一个政党的号召力,这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这是一个国家的向心力!

这是一次对中国执政党的考验,这是一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全国人民的考验!

正如《国歌》里所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疫情,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并且战胜它!只有这样,才能拯救武汉,才能拯救湖北,才能拯救中国。

当举国上下都在齐心战疫,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疫情时,作为一介草民的小女子,除了捐款表示自己的心意,就是响应政府号召宅在家里减少外出避免感染。从正月初二开始,连续宅在家里,到二月初二启程返回长沙的工作单位,我整整一个月没有下楼,每天都是关于疫情,每天都是陪着亲人,每天都是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影视等方式来调解自己的心情。没有慌张,没有浮躁,没有侥幸,只有相信政府,只有相信科学,只有冷静思考。

其实,我们在春节前就持续关注疫情,在这个关注的过程中,小女子有太多太多的感动:

白发苍苍、八十四高龄的他,告诫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踏上了行程;一张张红手印的请愿书上写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服从命令,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医护工作者,向死而生的从容,让无数的灵魂潸然泪下;而73岁的她,自2月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达武汉,就开启了二十几天如一日的作息模式:赴医院会诊、回驻点撰写文字材料及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早上八点就工作,连续几天都是凌晨两点睡觉,而取下护目镜和口罩那一刻,脸上的压痕让全国网友泪目;

此外,还有牺牲在战“疫”一线的姜继军、毛样洪、梁武东、蒋金波、宋云花、宋英杰、姚留记、李文亮、徐辉、柳帆、刘智明、红凌、林正斌等医护人员,是他们赴汤蹈火,把一个个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还有不问归期,日夜坚守,用身躯筑起一道隔离病毒围墙的交通民警、社区村镇基层工作人员和广大志愿者,是他们积极行动,密切协作,全力配合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落实防控措施,才让我们在战疫中保持生活安详;还有那些捐款捐物不留姓名、默默承担物资输送的快递员,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留学生为祖国捐助的医疗物资,和飞回祖国的“口罩航班”……

有太多太多的感人事迹,让我们热泪盈眶;有太多太多的平凡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默默付出,不为人传诵;有太多太多的大爱行为,如冬日暖阳二月春风,温暖并激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些人是国家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新时代的伟大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的祖国,虽然饱受磨难,但她的子民愈挫愈勇,民族性格越来越坚强。所以,在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战疫曙光初现的时刻,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只要我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这场战疫的全面胜利。

 

【华峰凌云】

杏花·春雨·神州

许华凌

 

杏花

期盼春天,惊喜中,春天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把一颗浮躁的心静下来,把眼光放远。静静地聆听,默默地伫盼。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温馨,春意翩然。春风最早把杏花唤醒,而杏花在春风中获得新生,成为最早向我们传达春意的使者。

早春,一缕熏风轻轻,万朵杏蕊颤颤。杏花,将春之萌动染满眉梢心头,在春风中轻轻地、悠悠地摇曳她那超凡脱俗的美,在最美的时节绽放最美的自己。比桃花少一分娇红,比梨花多一分红晕,比梅花少一分清傲。宋代诗人杨万里“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的《咏杏》诗写得极为逼真形象。杏花,深沉而不自卑,高洁而不自负。隐约中宁静含蓄,孤寂中安逸悠然。无需雕琢,无需粉饰,尽显灵动的绰约风韵,深蕴生命的原始意味,尽享绝代芳华的至洁至纯。独有的逸态仙姿,万种风情,赋予自身别样的景致。

这个春天,来得太晚。杏花的精灵之气,遭受到瘟疫的禁锢与摧残,但也赋予了杏花独有的生命特质,让她感受到了病毒的残忍和中华大地的温暖。因此,朵朵杏花看上去无不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从每一棵杏花树,都能读出一首抗疫情的诗词,吟唱出一支送瘟神的赞歌。

春雨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雨唤醒了万物。大地回暖,冰雪消融,长河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万物欣然。酣睡了一冬的草木舒展着自己的身体,欣欣然呼吸着春雨的气息,吮吸着这来自不易的甘霖。每一片树叶,每一块草丛,每一把泥土,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妙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黛色的群山,芳华的杏花,嫩绿的川原,柔软的枝桠,淙淙的小溪,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雨网里。两岸长堤绿嫩柳,一江春水戏群鸭。悠扬妙曲,谁家玉笛飞声,携带殷殷诗情,卖弄满腹文华?袅娜仙音,哪个歌声婉转,迢递春风十里,雨中情系天涯?迷醉中,遥望处,银铃脆响,巧笑嫣然,窈窕淑女,笑泛春槎。春雨,洗尽尘埃,冲走污秽,还神州于丽日,荡心头之阴霾,消疠疫之天灾。

爱心化春雨,春雨润中华。瘟神肆虐,江城危急,湖北危急,祸及全国。中央一声令下,举国奋起战“疫”。全国上下发起援助湖北的“春雨行动”,人员和物资驰援武汉。爱心大行动犹如天降甘霖,温暖、浸润、鼓舞着疫区受灾人民。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严防严控、众志成城。瘟神遁去、疠疫荡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神州

这个春天,来得太晚。瘟神设障,疠疫横行,江城罹难,神州危急。党中央高瞻远瞩,制定方针,为解疫情派出精兵强将;中南海运筹帷幄,采取举措,对打赢这场战“疫”,降伏瘟神,布下了天罗地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神州大地,四面八方,举国上下,有条不紊地投入到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中。各路大军牢记使命,不负重托,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千军万马赴武汉,解除瘟疫作逆行。

国难当头,牢记使命,舍生死义胆忠肝。“国有战,召必回,回必胜”,不负家国所望;“赴疫区、解危难、作逆行”,敢为天下之先。广大医护工作者万难不惧,寸心是捐。百支医疗队,竞相昼夜奔赴,悬壶济世;万计医护人,敢作疫区逆行,挺身驰援。医院工程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惊呼神州速度,彰显中国力量。雷神山火神山见证奇迹,大国巨匠屡立丰功。外卖哥与志愿车一道,共襄义举;岑莎莎和朱小强殊途,同送热汤。林汉军者,做宣传走街串巷“三件宝”;冯维君者,守岗位离妻别子“三分郎”…..千千万万的中华好儿女为战胜疫情奋不顾身,各省市县区街道层层布防,坚决阻击。英雄辈出,战绩辉煌。神州抗疫的感人事迹惊天地、泣鬼神,可表可彰,可颂可扬,中华儿女谱写了一曲令全世界惊叹的华美篇章!

天佑中华,打赢疫情阻击战,举国齐唱送瘟神。力挺巨臂,荡尽神州霾共雾,万里山河万里春!

 

【龙腾凤翔】

护士的吆喝

戴俊马

前些天,家中有人生病住院,我一直在医院担任陪护。陪护期间,我常常能听到医院走廊里传来护士的吆喝声。

我家病人时不时咯血,一周有余,医院怀疑其肺部病变,要求住院治疗。我们同意病人住院,可医院还要求留两名家人作陪护。我们觉得没有那个必要,因为我家病人虽说有病,自己却能走能动,什么事都能干,没必要非得留两名陪护,留一名也就可以了,然而医院坚持让留两名,没有办法,只得听他们的。两名陪护留了,医院里却不给陪护人员提供任何休息的地方,特别是夜间,陪护人员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呆——呆病房里吧,没位置,还影响病人休息,呆走廊里吧,连个坐的凳子都没有,更别说睡觉的地方了,煞是无奈。

陪护期间,我对医院里的一种现象很是纳闷——不知道医院的护士现在到底都干什么工作,她们除了打针、量体温、扎针拔针、换药外,别的基本不干,即使是病人的点滴打完了需要拔针或者换药水时,也得病人陪护的家属去喊护士,否则她们不来。病人打点滴期间,整个过程的观察都是由病人家属完成的,护士们不知道去到什么地方了,根本不在病房里,也对点滴的进行情况不管不问。

医院里有个观察室,在那里被“观察”的病人都是从重症监护室里转移出来的,按说都是危重病人,需要医生或者护士认真观察他们的病情变化或者用药反应,然而,我发现观察室里很少见到医生或护士,都是病人家属在那里观察。病人家属能懂个啥,一旦病人家属真的发现问题了,再去找医生或者护士处理,可能也就已经晚了。不知道医生和护士都 是怎么想的,怎么就那么放心?

现在的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制没制定统一的护士职责,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护士在护理病人时做的工作很有限。医院走廊的宣传栏上说护士在护理病人时会给病人喂饭、擦身子、剪胡须、按摩、洗脚、清洗会阴部、处理呕吐物等等,可是,在医院陪护期间,我没有发现一个护士干这种活的,都是病人陪护的家人干的。不仅如此,送病人到X光室或其他科室作检查、送各种化验物、取各种化验单等等活计,也都是病人陪护的家属干的。病人陪护的家属一时不在,护士就会满走廊吆喝。在医院陪护的那几天,我听得最多的就是护士的吆喝:“XX床(病人)家属……”很是闹心!

后来我想明白了,医院为啥非让留两名甚至两名以上家人作病人的陪护,主要是怕陪护人员一时忙不过来,走开了,护士再吆喝时没有人应答,缺乏跑腿的!

(本栏目由加拿大“博大集团”冠名赞助)

(责任编辑: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