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y Turcotte案惊现第三名受害者

七天记者 颜宏

2009年2月,魁省心脏专科医生Guy Turcotte(以下简称Guy)因婚姻破裂用刀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年幼的孩子,3岁的女儿Anne-Sophie和5岁的儿子Olivier,他们一共被刺了40多刀。2019年7月19日,当初第一个到达现场,第一个发现两个孩子尸体的警察Patrick Bigras在与创伤后应急障碍(PTSD)斗争9年之后,选择在家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年仅45岁。

事件回放

Guy 出生于1972年4月21日,1999年在拉瓦尔大学(Université Laval de Québec)攻读医科时认识了同学、后来的妻子Isabelle Gaston,两人于2000年搬到一起。

2003年,Guy在Hôtel-Dieu de Saint-Jérôme获得心脏科医生的职位,同年4月,他们的儿子出生,8月,两人正式结婚。

儿子出生后不久,Isabelle Gaston也来到同一家医院工作,担任急诊科医生,2005年,他们的女儿出生。

自2007年起,两人的婚姻变得一地鸡毛,争吵不断,到了2008年10月,Isabelle Gaston成为两人共同的朋友Martin Huot的情人,但当时Guy毫不知情。

直到2009年1月14日,一家人准备去墨西哥旅行的前一天,Guy才被Martin Huot的妻子告知了此事,但Guy装作不知道,没有和Isabelle Gaston摊牌,却在自己的脸书账户上宣布了这段私情。一家人照原计划去度假,尽管度假时的家庭气氛已经非常不愉快。度假回来后,Isabelle Gaston发现了脸书上的内容,很愤怒的和Guy对质,并对他私自公布这个消息感到不满,两人遂决定分居。

Guy搬离了自己的家,在Piedmont租了一间房子,两个人平分时间照顾两个孩子。

2009年2月10日,Guy回到原来的家中取东西,碰到了Isabelle Gaston的现情人,他们的老朋友Martin Huot,愤怒的Guy大骂他背叛,并打了他。

2009年2月20日下午Guy去幼儿园接上女儿,去学校接上儿子,又给Isabelle Gaston打电话说要去家里拿儿子的雪地鞋(raquettes),Isabelle Gaston却告诉他换了门锁,Guy变得怒不可遏,大喊“你没有权那么做,那是我的家……”晚上,Guy把两个孩子送上床后,开始在两人共用的电脑上阅读妻子与她情人之间互发的电子邮件,又给已经约好第二天看房的地产经纪打电话推掉约会,并表示不再需要其服务。

这之后发生的事情主要来自现场勘察以及第三者的陈述。2009年2月21日上午,Guy的母亲担心儿子的状况,又联系不到,遂拨打911报警,两名魁省安全局(Sûreté du Québec)警察Patrick Bigras和Marc-Antoine Bigué被派往Guy租住的房子查看,和等在房子外面Guy的母亲一起叫门,但得不到任何回应。破门进入的警察发现了两个孩子的尸体,又在一张床下面找到已经神志不清,浑身布满了呕吐物和血的Guy,看到警察后,他还叫着自己要死,让警察不要管他。Guy被送到他就职的医院进行治疗,在这过程中,他一直大叫自己杀了两个孩子,是个罪人,自己想死,不要救活自己等,并承认自己在头天晚上喝了约2升的洗窗液。Guy后来先是被送到Hôpital du Sacré-Cœur de Montréal的精神科,后又被送到精神病院l’Institut Philippe-Pinel。

2011年4月,Guy杀子一案正式开庭,在法庭审理中,他承认杀害了自己的儿女,但否认是蓄意谋杀,称自己当时喝了车窗清洗液,神智不清。他的辩护律师以此作为辩护依据,称当时Guy喝了车窗清洗液,试图自杀,处于“严重精神失常”状态,几名精神科医生也作证说Guy在案发时神志不清。结果,由11人组成的陪审团在7月裁决Guy因精神失常,对杀死两个孩子不负刑事责任。这个裁决一出,不仅孩子的母亲难以理解,感到愤怒,整个魁省都受到很大的震动,十几个城市出现了抗议无罪裁决的示威游行。

2012年12月,Guy在Pinel精神病院被关押46个月后获释。

对判决不满的Isabelle Gaston以及其他司法界人士开始推动案件重审,2012年9月,魁省公诉人(Directeur des poursuites criminelles et pénales)正式提出重审要求。最终,2013年11月,魁省上诉法庭(Cour d’appel du Québec)推翻了2011年的审判,宣布重审,理由是主审此案的法官未能正确引导陪审团成员,不应该因Guy的“自愿中毒”而把“不负刑事责任”列入可选的决定之内。已经自由的Guy重新被捕。

第二次审判自2015年9月14日开始,12月6日,经过7天的闭门商议,11人组成的陪审团最终裁决Guy有最,二级谋杀罪名成立。

2016年1月15日,法官判决Guy服刑17年。Guy曾在1月6日对裁决提出上诉,但被驳回;208年7月,Guy放弃了上诉至最高法院的权利,将呆在监狱里直到2033年才能申请假释。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或创伤后遗症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指人在经历过情感、战争、交通事故等创伤事件后产生的精神疾病。症状包括作恶梦、性格大变、情感解离、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欲或疏离感)、失眠、逃避会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易怒、过度警觉、失忆、易受惊吓等。这些症状往往会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出现,且持续一个月以上。

世界上PTSD的最早文字记载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两次世界大战使医学界增加了对这种症状的研究。PTSD这一称呼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使用,其命名主要受越南战争后美国退伍军人相关诊断影响。1980年PTSD被美国精神医学学会认正式认定为一种精神病。

在美国,每年约3.5%的成人患有PTSD,而约9%的人会在其一生的某阶段中患上此症。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70%的加拿大人一生中会遇到一次灾难性的场景,有可能会在之后引发PTSD;9,2 %的人会在一生的某个时段患上PTSD。这种疾病的高发人群就是警察、急救人员、消防员、士兵等有可能接触到一些极端伤亡场景的人,以及经历过战争、地震、火灾、洪水、空难、车祸等灾难的人。

自杀的Patrick Bigras(警号13049)在发现两个孩子血淋淋的布满了刀伤的尸体后就患上了严重的PTSD,不得不请了两个半月的病假来调整,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实这名做了12年的警察,已经处理过至少21起自杀以及伤亡事件,比如给一个正在三层楼房擦玻璃而突发心脏病跌落的人做心肺恢复;把上吊自杀的人从绳子上解下来;握着被汽车撞倒而处于弥留之际的人的手给他最后一点安慰……所有这些场景都对他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刺激,而被Guy杀死的两个孩子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和他一起出现场的同伴Marc-Antoine Bigué也一样患上了PTSD,没有什么比两个可爱的孩子被残害更冲击心灵了。

Patrick Bigras被同事、朋友们形容是一个活泼、乐观、很有幽默感的人,喜欢骑着摩托在路上飞驰。他并不被认为是一个病人,他自己也在努力回复正常的生活,但PTSD的症状一直如影随形,时时困扰着他的生活,在精神脆弱时就出来作祟。我们不知道这些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只知道,他自杀时正在休病假,婚姻也出现问题,正面临和妻子分居。

Patrick Bigras并不是第一个自杀的警察,魁省每年都会有几名警察因各种问题自杀,最高峰是2004年,那一年有12名警察自杀。目前魁省只有一个专门为公职人员提供心理救助的中心La Vigile,但救助力量有限。更严峻的问题是民众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特别是那些PTSD高危人群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讳疾忌医要不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很大提高,但也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信息爆炸、压力增多等产生各种新的心理问题,比较典型的包括考试或工作压力;网络成瘾;社会适应障碍;工作压力;情感创伤;精英人士的工作瓶颈等。除了上面说到的PTSD,抑郁症、情绪失落等也都是心理健康问题。

在加拿大,平均每六个人里就有一人有心理问题,每年因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给加拿大经济造成的损失将近500亿加元,每年仅魁省就有800人自杀。而华人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7月初,温哥华年仅41岁的中国移民谭女士因为患上抑郁症自杀,更可悲的是与她离婚仅一年的丈夫也被抑郁症夺去了生命。两人留下了两个分别只有12岁和10岁的儿子,还有持探亲签证与她同住的两个孩子67岁的外婆,让不少人唏嘘。蒙特利尔今年年初也发生了一起华人因抑郁症自杀,警察因找不到与之有联系的人而不得不求助华文媒体的事件。

有数据显示,很多人即使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也不愿意去寻求帮助,有的人担心会危及他们的工作,更多的人则认为寻求心理救助是自己软弱的表现而不愿让人知道。而华人更是“好面子”不愿意求助他人,更对情绪问题产生羞耻感,很多抑郁症患者因此错过接受治疗的最好时机。

其实对于大部分产生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如果能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或者是时间方面都不会给生活带来永久或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有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再加上科学的疏导,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就能逐步恢复心理健康。

无论是自己还是周围的人,如果发现有抑郁症症状,可致电加拿大心理健康协会(Canadian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求助,包括经历轻度至中度抑郁症、情绪低落或有压力过大、焦虑不安等症状,所有服务均免费,电话:1-866-345-0224。

魁省预防自杀热线(Ligne québécoise de prévention du suicide)

www.aqps.info

1-866-APPELLE (277-3553)

年轻人,我听你说(Jeunesse, J’écoute)

www.jeunessejecoute.ca

1-800-668-6868

年轻人热线(Tel-Jeunes)

www.teljeunes.com

1-800-263-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