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作家协会园地:文化视野(3月12日)

【芬芳文苑】

俄乌之争

洪田

俄乌之争,可谓堂兄、堂弟之争。两个国家都属于斯拉夫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都信奉同样的宗教。虽然说历史上二者曾经爱恨交织,但在前苏联时期,作为一个大家庭的两个最重要的成员,共处、磨合已经几十年,如今虽然分手,也不至于短兵相接。

事态何以发展到这一步?普京为何要顶着巨大的压力,承受着重大的损失发兵乌克兰?从普京最近的两篇长文中,可以一窥端倪。这两篇长文虽说含有心理战的成分,但其核心可以说明普京悍然出兵的缘由。大体而言,原因包括国防、报仇、正本、清流。

禁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是这次出兵的战略考量。乌克兰内部分为两派,一部分是亲俄派,东部居民居多;一部分是亲欧美派,西部居民为多。心向欧美的乌克兰人希望摆脱俄罗斯的影响,成为欧洲国家的一员。其中的一部分人希望能够仰仗美英的势力,成为其一翼,因此对于亲俄的乌克兰人,尤其是俄罗斯裔的乌克兰人采取打压甚至屠杀的手段,这也是其东部顿巴斯地区两个共和国宣布独立的原因。普京口中的“新纳粹分子”,即是指这部分亲近英美的乌克兰人。一些亲欧的乌克兰人希冀成为北约的一员,以此避免来自俄罗斯的侵略,最终完全摆脱俄罗斯的影响,但这对俄罗斯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乌克兰和俄罗斯接壤,当北约的导弹架设在乌克兰的时候,可以在五分钟内打到莫斯科。对俄罗斯而言,此事忍无可忍。避免俄罗斯将来陷入难以承受的战略灾难,是普京出兵的最重要的考量。这也是广为人知的原因。

普京出兵的另一个原因是“报仇”,为乌克兰境内被无辜杀戮的亲俄人士报仇。2013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亲近俄罗斯的政府被推翻后,大量亲俄的乌克兰人被杀戮,有的是被活活烧死,而杀人者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普京出兵的原因之一,也是要抓到这些杀人凶手,主持公道。

所谓“正本”,是指正斯拉夫民族文化之本,也是此次普京出兵的原因。在普京看来,由西方国家输入的一些违背人性的思想和作风正侵蚀着斯拉夫的传统价值观,需要被清理。这些思想和作风具体是什么,普京没有明说。在一次记者会上,有人问普京,为何俄罗斯不允许同性恋合法,普京回答说,(同性恋)是违背人性的。反对同性恋,或许是其中的一项。恢复东正教正统,恢复斯拉夫传统文化正统,免受其它外来文化侵蚀,是普京的考量。

所谓“清流”,在普京看来,乌克兰政坛已经产生了系统性腐败,把前苏联时期留下的家底全都败光了,民众生活贫苦,需要由外力帮助解除这些腐败。

无论怎样的理由,乌克兰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因此俄罗斯出兵遭到世人的普遍反对。在普京看来,无论是乌克兰的当权者还是一些美国的盲从国家,其实都是在为美国服务、卖命。俄乌之争,俄欧之争,其本质是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争斗。虽然问题实质如此,但在血腥的战争画面之前,人们很难想得太多、太深。

此次俄罗斯出兵,以军事设施和反俄人士为打击目标,尽量避免平民的伤亡,不想造成民用设施的破坏,这也是其军事推进比较缓慢,没有预料的那样迅速的原因。如果大量国外军事援助进入乌克兰,大量的国外雇佣兵进入乌克兰,局面有可能发生巨变。

无论这场战争以何种结果收场,最终遭殃的是乌克兰的百姓,俄罗斯的百姓也不得不面临国际制裁下的巨大压力。乌克兰还会以独立的国家存在吗?即使存在,面积几何?普京认为,前苏联建国时,当时的领导人列宁把大片俄罗斯领土划归乌克兰是一个错误。现在,他是否要纠正这一错误呢?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普京出兵是否明智?难道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一些乌克兰精英希望依靠美国,对抗俄罗斯,但基辅距离华盛顿太远,距离莫斯科太近。(2022年3月)

 

【鹏翔万里】

长寿理由

贺鹏

眼看下期的电视节目该审了,我主持的《长寿园》八字还没一撇呢,急得我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朋友告诉我芜鼐园小区有不少岁数大的老爷爷老奶奶经常在那里锻炼身体。

我心头一亮,便和摄像扛着机子去了芜鼐园,一定要为广大的电视观众讨个长寿秘诀。

芜鼐园在丰州的城南,没多大工夫,我们的采访车就停在了芜鼐园小区的门口,我和小区保安说明来意并出示了记者证,保安操着一口外地口音说:“在小区里找小孩子不好找,找老人可多得海了。”他把手向前一指告诉我们,穿过3号楼,往前走几步就是健身操场,操场里全是老年人。

我们谢过保安,按照他指的方向穿过了3号楼,直奔健身操场。

健身操场很大,操场上大约有五六十位老人,各种健身器材要有尽有,每种器材上都有老人在煅炼身体,还有一些老人组成一个方阵在打太级拳。

我和摄像站在操场的边上,摄像一看就乐了,说这哪是一个居民小区,明明就是个寿星城嘛!我也高兴了,这么多老人,我们的节目还犯什么愁?

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先拍了一些全景和老人锻炼的特写场景,再找几位高龄老人采访一下,这期节目就0K了!

操场上的老年人都很投入、很专注,对于我们的拍摄连看都没看一眼,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们自己似的。

等摄像从不同角度把大场面、特显都拍好后,我便举着话筒,直奔其中一位在转轮上按磨背的高龄老奶奶。老奶奶并没有因为我们走到她的面前而停止她的煅炼。

我说:“奶奶,我是丰州电视台《长寿园》节目的记者,您今年高寿?”

老奶奶耳朵很好使,口齿也利索,只把眯着的眼睛睁了一下,说:“八十八岁!”

“您的身体很好,看上去很精神的!”我说。

“精神?不精神行吗?为了这点精神气儿,我们天天早炼、午炼、晚炼的,唉!炼得好辛苦哟!”

我一听,老奶奶的话和我的节目靠上来了,很兴奋,急忙说:“您能告诉我,您长寿的一些秘诀吗?我们通过电视节目,把您长寿的秘诀告诉全丰州人,让全丰州人都长寿,您说好不好?”

老奶奶一听我这么说,就停止了煅炼,瞅了我好大一会儿,好像我是个怪物似的,然后才说:“你们这些人是怎么了?连这些事也要通过电视台说给别人?真是的!”

操场上不少老年人见我们采访老奶奶,也都停止了煅炼,凑在我俩跟前。镜头前一会儿工夫就聚了不少老人。

我对那位老奶奶说:“您长寿这不是好事儿吗?怎么还怕我们报道呢?”

“好事情?现在是啥年代了?都笑贫不笑娼了,你们一旦把我们的情况说出去,谁还肯和我们的后代来往呢?你是个记者,连这点道理也不明白?”

我真的不明白!我说:“长寿是好事?是晚辈人的福份啊!”

旁边一个老爷爷接起话来说:“你是记者,应该懂得好多道理吧?人在什么年龄段就应该去做什么事情的。比如,十来岁的孩子就该上学,去学知识;大了以后就该去工作,为社会作贡献;到了六十几岁,也该退休休息休息,享受几年人生的幸福;可再老了,该死的时候就得死了,不然,给社会、给家庭都会造成负担的,自己也觉得没啥意思、身心疲惫,感觉不到一点点的幸福。可现在我们这些老家伙,最小的也都八十多岁了,还得活着,不活不行啊!”

听完老爷子的话,我有点茫然了,难道世界上还有想死的人?

刚才采访过的那位老奶奶接过话茬来又说:“你看到了吧?这么大一个小区,小孩子才有几个?可老人又有多少?出来进去,全是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

社会老年化的问题我是知道的。

另一位老爷子又接过话来说:“如今折腾来折腾去,折腾得该生孩子的人,没钱生不起孩子;该工作的人却都让下了岗,像我们这些该死的人又都死不起。”

我一下就来了兴趣,说:“您能不能具体说说。”

还是刚才那位老爷子说:“你应该知道,如今在医院生个孩子,刚接生一下就要万二八千的费用,后来的入托、入学,唉,钱多着呢,没有一个好的工作,谁能生得起孩子呢?谁敢生孩子?再说这死,死以前的救护费用,死了以后的存尸费、运尸费、火葬费、骨灰盒费、墓地费,这些加起来,没有三四万元是绝对不行的,自己没有一点存款,儿子辈们也都老了,孙子们又都下了岗,到哪去找这么钱呢?谁能死得起?因此,我们不得不起早贪黑地锻炼身体,怎么也要等孙子们找到工作以后,稍微有点钱才能死啊!”

……

我们采访了一天,节目也做成了,删除了大量的采访内容,可还是把握不住,这样的节目能通过审核吗?

 

【杨柳依依】

消失的木桥

杨邹雨薇

回到曾经居住过的村庄,仿佛穿越了一个世纪,一切都变得陌生起来。因为拆迁而残存一半的村子变得空荡荡的,无论刮东南西北风,带给我的只有穿心般的疼痛。

从濒临潇水的古村搬迁到一公里之外的山下,转瞬就是三年。因为漂泊在外,一千个日日夜夜的逝去好像眨眼之间,真印证了庄子的那句话:“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然而,面对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心里总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即便寓居在都市的罅隙间,梦里也常有家乡的泥土芳香和虫鸟呢喃,有那一去不复还的金黄稻穗和乡亲们在田垄上的耕耘背影。

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追慕都市的繁华,较少有类似老人那样对土地保持着深深的敬畏与厚爱。我的爷爷奶奶尽管已经年逾古稀,但还是舍不得让原来的菜地荒废,每周抽空一两次沿着国道走回曾经居住了几十年的村庄,回到锄草几十年的菜园,照样伺候那肥沃的土地,仿佛只有土地,才能孕育他们的幸福。

由于奶奶生日在即,我特意请假回来,寻到昔日的菜园,便被爷爷奶奶抓住当帮手,跟他们挑了萝卜去原来田垌上已经废弃的水井里去洗。从菜园到水井,要沿着柳宗元笔下的石涧溯流而上百余米,而且要在水井附近横过两米多宽的石涧。当我跟着两位老人横过石涧时,忽然发现原来的木桥变成了水泥板桥,心里顿时惊喜不已。

从我有记忆起,村后的南津渡大桥刚建成那几年,作为城乡结合部的我们村,还保留着一些农耕的气息,那些长辈们还是照样耕种残剩的稻田及菜园。由于上游建了一个垃圾填埋场,污染了溪流,而水井就成了大家平时洗菜的地方,因而人气很旺。

水井分上下两口,其实就是筑了两级水坝,上井是村民们喝的,下井是大家洗衣服洗菜的地方。后来因为村里安装了自来水,上井也渐渐变成了洗菜的地方。下井之水于十米之外注入石涧,就在注入口那里有一座小小的木桥。

当年的木桥是三根棕树并排,两边的树基本上一样大,中间的稍微小一点,是用马王钉固定在一起的。由于跨度不长,桥下没设桥墩,走起来一晃一晃的。大约时间很久了,棕树显得有些腐朽,爷爷曾在吃饭时嘀咕:井边的木桥有一根树朽了,不知谁倒霉,哪天会将它踩断掉。后来,听说村里有个人挑着一担白菜经过,身子一晃,人与货篮子全部掉了下去,好在不高,伤势轻微,只是烂了几蔸白菜。

记得有一回,时年五六岁的我被父亲牵着第一次过那木桥,父亲体重超标,踩上去树木往下微沉且有些滚动,吓得我心里七上八下的,唯恐掉入一米多高的石涧之水。大约是九岁那一年,正在读小学的我,炎炎夏日奉命送饼干和茶水给在地里劳动的奶奶吃,等我寻到地里时,乡亲们告诉我说她去了井里洗菜。自己就端着茶水拿着饼干沿溪流逆行,去到井边要横过那三根树拼成的木桥时,发现中间的那根腐朽的小棕树被换成了杉木,而且固定三根书的除了马王钉,还有铁丝捆绑,尽管比以前安全多了,但我心里还是有点害怕,于是站在那里喊奶奶。奶奶回过头来见了我,鼓励说:不要怕,大胆走过来就是。我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迈步前行,走在上面发信居然没有树木滚动的感觉,心里的畏惧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

别小看这座木桥,除了通行,还有歇息的作用。记得以前大家种田,双抢季节因为劳累,村里的一位伯父经常在这木桥下把一身的泥浆大致洗掉,然后坐在上面抽烟,甚至躺下来用草帽盖着头部小睡一会。我曾问爷爷:这么热的天,他不怕吗?爷爷说:桥下是流水,看起来很热,实际上并不太热,睡在那里跟睡在岩洞口一样,感觉挺凉爽的。自己一听,恍然大悟,心里很想去体验一下,但毕竟不够胆量。

而今,木桥被钢筋水泥预制板所取代,比以前更宽更平整更安全。只是,除了两三户人家之外,村民们大多迁居到临街的楼房里享受城市居民的生活起来,水电都是城市标准,除了极少数人还像爷爷奶奶一样留恋菜园,更多的人则是厌弃种菜,水井被荒废,溪边的道路也日渐荒芜,所以带给我一种忽远忽近的寂寥之感。

一脚踏上预制板桥,我心中的乡愁顿时弥漫开来:乡亲们留在菜园和阡陌上的足音日渐稀少,而我对故乡的眷恋像当年树上那只受惊的小鸟,慌忙遁逃。

 

【乔乔散文】

扁担

乔加林

在读小学时,就读过《朱德的扁担》。作为土生土长在苏北泗洪农村的我,对扁担太熟悉不过了。在以人力挑运东西时代,不论男女老少几乎都会使用扁担,扁担是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运输工具。扁担,有大扁担和小扁担之分。小扁担一米六左右,大扁担两米左右长。小扁担通常都是挑一些较轻的东西,大扁担都是挑或抬较重的物品。

扁担,按形状分有平头扁担、勾头扁担、翘头扁担、铁头扁担。在我老家,扁担,大多都是柳树、洋槐树或桑树木头做的,最好的扁担,要数枣树和桑树做的。扁担两头通常都会打眼安装木塞或铁柱,便于挑东西时不得从扁担上滑下去。扁担通常会越用越光滑,越用越顺手。

在大集体时代,我的老家在日常生活中,用扁担挑水,挑粮食,挑秸秆,挑肥料……只要能挑的都会用扁担。农家人的日子,也就是用扁担一挑一挑挑出来的。扁担孬好是很有讲究的,要软硬适中,有韧度,有弹性,粗细也要适中美观好看。在夏日里,挑上个百来斤东西,光着膀子,脖子上放一条毛巾,一手扶着扁担,稳步向前走,担子在肩上忽悠忽悠地闪,扁担咯吱咯吱地响,就像舞台上艺术家们表演的交响乐。如果是遇上到公社上交公粮,几十壮劳力,挑着担子,在泥石路上行走,那场面,那气势是十分壮美,尤其是在晨曦中或夕阳下,那画面更是美不胜收,让人感奋。农民的价值和劳动的美,在这个时候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庄稼人都是吃土井里的水,在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一口大水缸。每天一大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要排队挑水。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挑水时昂首挺胸,两手抓着扁担两头水桶吊绳,大步流星,步履矫健轻快,水桶里的水不荡不溢。妇女们大多只挑大半桶水,力气大的挑满桶水。十岁大的孩们大多是两个人抬一桶,走路有时还会趔趄。

在贫困落后的岁月里,收割麦子、稻子也要用扁担、箩筐挑运。剃头匠、补锅匠、木匠、磨刀匠等,用扁担挑着担子,走村串巷,为的是兴家致富……在生活中,用得着扁担和肩膀的事情与地方太多太多了。

货郎、补锅匠、剃头匠……小贩挑东西叫卖等,大多用的都是小扁担;农村挑水、挑农作物等,都会根据物件重量而选用大小扁担。一百斤左右的物件就用小扁担,一百五十斤以上的大多使用大扁担。如遇谁家老人出棺,抬棺,大扁担就是最佳的选择。

扁担,还可以当防身武器。记得在六岁那年秋天,半夜时分,突然听到我家西面有人喊“抓贼啊……抓贼啊……”,村民们都起来了,手里拿着扁担往呼叫点跑来……最后,那个外村的小偷乖乖就擒。

记得1978年夏天,我家新盖堂屋,(那个时候都是土墙草屋)父亲从早到晚从家北面金陈河里挑了四十多挑水和泥踩墙。夜晚在煤油灯下,看到父亲的肩上被扁担磨破了皮,血吱吱的。父亲的扁担,一头挑起的是重量,一头挑起的是责任。春夏秋冬,父亲用扁担挑起了家庭的温暖,给予了我们姐弟幸福的童年。

父亲年轻时很能干,挑一担水走起路来像一阵风似的,扁担在他的肩上颤悠悠的,水桶里的水也荡漾着波纹,就是不洒在地上。那个时候,我还很小,父亲去挑水,我就会跟在他后面来回跑着玩。

在我十二岁那年,有一次我去池塘边土井挑水,趔趔趄趄地把两桶水挑回来,原本满满的水,到家时只剩半桶。父亲告诉我说:“做事最重要的就是要量力而行,用扁担挑东西要注意前后平衡,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父亲的话隐含处世哲理,至今回想起来颇有道理。
七八十年代,扒河翻土都要用扁担挑。种植庄稼,栽山芋,栽棉花苗,田地干旱……都要用扁担挑水进行浇灌。兴修水利,用扁担挑运土石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城乡居民早已不再用扁担挑水了,只要拧开自来水的阀门,自来水就会“哗啦哗啦”地流出来。联合收割机在收割时就已经把秸秆进行了粉碎,再也不需要扁担挑了……靠扁担运输的年代早已离我们远去。每次回老家,在门后面看到扁担靠立在墙上,都会回想起扁担挑运的情景……

在使用扁担运输的岁月里,扁担就是庄稼人的精神脊梁,在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一个村庄,一个时代的沉重历史与殷殷期盼。使用扁担运输的岁月虽然消失了,但它曾经陪伴人们走过物质缺乏的岁月,那份默默承受重担的精神依然让人怀念……

 

【八方文萃】

别来无恙(绝句小说)

常玉好

穿过时光的长廊,心事慢慢潜藏,他的影子却依然在她心海荡漾。

记忆溜进陈年往事的海洋,他用爱慕敲开她的心窗,爱情花朵在大学绽放,毕业后,他俩插上理想的翅膀双飞翱翔。

羽翼越过山梁。“我已被上市公司录取。”她激动地抱着他使劲摇晃。

“我想考研,才能找到更好的人生方向。”“我支持。”她温柔的目光抚慰他眉间的忧伤。她白天上班,晚上为他熬汤。

迷途煽引了希望,他日日盘旋在网络游戏上。愤怒的潮水扑向胸腔,她砸碎电脑,哭喊:“你太让我失望。”“你少管!”他摔门而出, 背影消失在远方。

海枯石烂的誓言还在耳畔回响,他再未归航,思念无处安放。

红叶染尽秋凉,窗外,熟悉的模样萌动她久违的渴望。一句“别来无恙”,清泪流进她的愁肠。

 

流量变现乐全家

陈青延

长期以来,我是一个执着追求文学的业余作者,经常写出一些文章传送给报纸杂志和微信平台釆用。这些年来,随着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我做梦也想拥有自己的一个公众号。于是在两年前的一天,我顺应时势,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注册了一个自媒体,开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

自从有了自己的微信平台后,虽然发表自己的原创文学作品比较方便与容易,但每天平台需要如何更新内容和增加用户关注度,就成了我生活上的压力和思想上的负担。

我的微信平台就更新内容而言,即使我女儿也是一个文学习作者,每天就是把我们父女俩写的文章都编发一篇进去,但由于我们父女俩的文章风格和质量有限,也很难引起用户的关注。哪怕后来我每天逢上亲朋戚友,要求他们关注自己的公众号,也是他们之中有人关注了几天后又陆续退出了。为此,我的心像掉入了冰窟窿里一样,感到心灰意冷,对做好做红自己的微信平台和增加平台用户的关注度失去了信心。就这样,垂头丧气之下,我便将开办的公众平台停做了几天。

关注了我公众号的老婆和女儿发现这种情况后,都说: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她们鼓励我不要泄气,万事开头难,要求我将自己的微信平台继续做下去,并帮我出主意,如何将自媒体经营好,做出精品做出质量做出影响做出名气,博得广大用户的眼球。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在工作之余,坐在电脑桌前,打开电脑做公众平台。老婆和女儿,都会帮我倒茶水,推荐她们手机上看到过的好文章好链接。热天里,她们每天在我做公众平台时,给我搬来电风扇,让我乘凉;冬天里,她们每天在我做公众平台时,给我送来电火炉,让我取暖。在我出差在外的日子里,老婆和女儿还主动坚持帮我打开电脑,做好我的公众号,更新发布,使我的自媒体不断提升质量,进一步扩大影响。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耕耘就有回报。不到两年时间,我所做的微信平台,在老婆和女儿的支持与帮助下,关注的用户直线上升,不久便达到了成为流量主的条件。我根据流量主可以享受的待遇,开通了文中或底部自动插入广告的功能。这样一来,只要我向腾讯公司完善财务结算的相关资料,每月就会自动收到微信广告点击和曝光的收入。

由于我开办的公众号初次成为流量主,需要在电脑上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关资料。在完善财务资料时,由于我操作不规范,总是提交不成功。过了几个月后,我的公众平台微信广告收入达到好几千元了,但一直兑不了现。我感到十分的焦虑。

有道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正当我的财务管理资料无法完成提交,陷入苦思冥想之际,女儿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她了解到我每次在进行财务注册时,填写帐户名和银行卡号,都是用复制与粘贴的方法进行,显示出来的帐户名与帐户卡号不相符,导致无法提交,便告诉我,腾讯公司为了确保我提供的财务管理资料绝对安全可靠,必须要我将自己的帐号名和银行卡号,用电脑键盘一个字一个数字地打上去,不能复制与粘贴填写。按照女儿说的方法,我再去填写一遍以后,我的财务管理资料果然提交成功了。

汗水浇开幸福花。过了半个月以后,我的邮箱收到了腾讯公司发过来的微信广告流量主结算单。又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我的银行卡里果真打进了流量变现的几千元广告收入。我们一家人十分惊喜,心里乐开了花。

哇塞,坐在家里连门都不出,也能够给家里增加收入了,对于我这个前不久办了退休手续的人来说,写文章,做平台,既能增加全家人一点的生活补贴,又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真是悠哉乐哉啊!

(责任编辑: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