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作家协会 文化视野(1月14日)

【文化杂谈】

说说日常话语中的“做自己”(下)

步虚

最惬意、最美好、最健康的生活状态,莫过于尽情尽性、自然潇洒地做自己;这个时代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但真实地做自己,绝对是一种幸运;成大事者不纠结,不迷惘,拥抱最真实的感受,做自己就好;做自己,是自我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的根本确证;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真实地做自己,找到自己,世界就会找到你。这是我们能常常在当代中人的日常话语中读到或听到的慨叹:

与此同时,早有一些心理健康工作者告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自己”,不清楚自己是谁,不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不清楚究竟该如何做自己,几乎成为了人们在展开心理咨询对话时的核心主题。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找不到”、“不清楚”,足以使一个人堕入虚空,无所着落,无所支撑,甚至濒临崩溃。

概而言之,经常的谈论、宣称和标榜“做自己”却又不清楚“自己是谁”、“如何做自己”,已经成为了今天的中国人熟悉却又时常深感困顿的日常性生存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些人认为,传统中国文化是一个以集体为本的文化,作为独立自我的“自己”“从来都是我们民族性格中缺乏的部分”,而西方文化主导的现代化强调独立自我的存在和价值。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现代文化的逐步形成,中国人对作为独立自我存在的“自己”,有了日趋明显的意识自觉。“做自己”一词在当代中国人的日常语用中频繁出现,“自己是谁”及“如何做自己”问题已成为困扰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问题,反映的正是这种自觉。

另外一些则认为正是因为西式现代化过分重视独立个体的自我性,仿佛每一个人真的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自我,真的有一个与他人无涉的“自己”,才使得如何“做自己”成为了当下中国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大问题,其实所谓“做自己”,“不过是一群碌碌无为者安慰自己的说辞”,甚至仅仅是某类“脆弱神经的呕吐物”。

在我们看来,虽然以上两种说法各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也明显地时有偏颇,但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当下中国,“做自己”已然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采用,也越来越显示出它作为一种日常话语所特有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力量,而这一切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么,“做自己”作为一个现代性概念,其内涵和条件究竟是什么?这样的“做自己”,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高度重视的“做人”、“为人”、“成己”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今天,人们在日常话语中宣称和标榜“做自己”时,具体想要表达的到底又是什么呢?在我们看来,这些才是值得人们重点思考和厘清的问题。2022-01-03

【诗文春天】

海市蜃楼

谭文春

蓬莱这个地方,除了令人神往的仙文化,还有一种特别吸引人的自然景观,就是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的奇异和精彩,我国当代散文大家杨朔先生在其名篇《海市》一文中有过令人难忘的描写——“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都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满山都是古松古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带渔村。山峦时时变化着,一会山头上幻出一座宝塔,一会山洼里又现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动着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像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慢慢消下去,越来越淡,转眼间,天青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先的岛屿又在海上重现出来。”

这篇散文长期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知道自然界还有如此精彩的异象,让我对这种如梦似幻的情景产生痴迷,心向往之,魂牵绊之,梦萦绕之,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去到杨朔先生的故乡蓬莱,目睹海市蜃楼的盛景!

这一愿望终于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实现。现在,我就站立在丹崖山峭壁上那座凌空欲飞的蓬莱阁上,放眼望去,脚下是蓝蓝的海水,头顶是蓝蓝的天空,仿佛空气都是蓝蓝的,把我的一颗心洗得蓝蓝的透明。但是今天,海市能如约而至吗?我在这里,能如愿看到杨朔先生描绘的那种“缥缥缈缈的奇景”吗?

蓬莱素有仙境之称,史料中记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还有“蓬莱不老药”的说法。当年秦始皇四次、汉武帝八次御驾登临蓬莱求之未果。其实所谓的仙境,就是现在所说的海市蜃楼现象。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登州做了五日知府,以未见海市蜃楼而遗憾。后经目击者口述,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海市蜃楼,又称海市。汉朝初期,人们以为是海中一个蛤蜊吐出的云气,形成楼台。古称蜃气、蜃楼、蜃景。现代科学解释为:“海市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现象。”

蓬莱这个地方容易出现海市蜃楼,原因是蓬莱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黄海、渤海在此分界,两海深层的水激烈对抗,把冷湿气体急剧推升到海面,与海面上温热气体产生交汇,阳光通过这种气体在海面上形成折射或全反射,将数百公里以外的景物折射过来,因此,蓬莱也就因海市的频繁出现而闻名。1988年山东电视台在这里拍摄到人类历史上第一部长达5个半小时的海市蜃楼影像,规模巨大,场景清晰,景物变化繁多,比杨朔先生在《海市》里的描写更加精彩迷人,结束了世界上没有海市蜃楼影像资料的历史,在我国乃至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但海市蜃楼形成的条件,究竟比较特殊。需要早上下雨,中午再出了大太阳,下午就易出现海市蜃楼。杨朔先生也说:“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尽管我到来的这个季节也比较靠近夏季,偶尔也有海市奇景出现,站在丹崖山峭壁上的蓬莱阁里翘首盼望,遗憾的是今天并没有遇上。我想,海市毕竟是神仙景象,凡夫俗子如我,轻易不得观也属正常。努力澄心净性,在世俗中修炼吧,以期下次重来,可以目睹盛景。

《海市》这篇文章写于1959年,杨朔先生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故乡山水、故乡人民的眷恋和热爱。对虚无缥缈的海市奇景的描写,仅仅是一个引子,作者真正要描述的是现实中“真实的海市”,是对新时代、新生活和新社会劳动者精神风貌的歌颂和赞美。当然,在如今这个时代,比起杨朔先生写作《海市》时的年代,先生的故乡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富裕安宁的生活,已使蓬莱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仙山”,并非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系列二

(17) 对宪宗的怨恨和诋毁

洋中鱼

王叔文和王伾领导的革新集团实在晦气,支持他们改革的顺宗李诵是个短命鬼,他从当皇帝到退位只有七个月时间。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这七个月时间里,李诵因为中风口舌不清,讲话都很困难,这就决定了他的导师王叔文的政治命运。“永贞革新”不到六个月就告失败,一群改革精英被贬各地。

作为志在仕途“利安元元”的柳宗元,对顺宗和王叔文怀有知遇之恩,他心里一直特别感激这两人。由于王叔文曾极力反对立李纯为皇太子,李纯也特别仇恨改革派,即位后的第三天就对“二王、刘、柳”等人进行惩罚,将他们逐出京城,还杀了王叔文。

柳宗元抵达贬所永州后,虽然写过想感动宪宗李纯的《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之类的文章,但是更多的则是发泄心中怨恨和诋毁宪宗的诗文,这其中的代表作是《咏史》、《咏三良》和《河间传》。

在《咏史》中,柳宗元通过对燕惠王中齐人离间计、猜疑乐毅并迫使对方出走投降赵国的描写,影射宪宗对王叔文的迫害。在《咏三良》中,柳宗元的泄愤表现得更为激烈和明显:“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秦国良臣,秦穆公生前对他们很好。穆公死后,其子秦康公居然拿三良为其殉葬。柳宗元说秦康公陷入父皇陷阱,拿忠良殉葬实在有违天道,所以自己真想揭竿而起讨伐康公,实际上鞭挞讽喻宪宗;他为穆公开脱,实为顺宗张目;他赞三良与穆公生时同体死不分张,实指王叔文等人追随顺宗西去,借以慰籍忠魂;他咏叹三良的被殉,实际在痛悼王叔文等革新志士,借以抒发自己的悲愤情怀。

柳宗元在《河间传》的开篇就说:“河间,淫妇人也。”很多研究者认为,柳宗元实际在说:“宪宗,混账也。”他用淫妇人诋毁宪宗,跟屈原以‘美人’比楚君的手法相同,实在是胆大包天。柳宗元接下来说:“不欲言其姓,故以邑称。”明眼人一看就知,这是欲盖弥彰。柳宗元不好直接指明宪宗,所以借喻淫妇。

现在不少人以为宪宗心胸狭窄,报复心极强,他反对改革并对王叔文等改革派恨之入骨。其实,不然。宪宗是个很稳健的人,他行政很讲究策略,而且政绩颇佳。就算他恨昔日阻扰他当皇太子的改革派,除了处死王叔文以外,对其他人也没有施以太多酷刑,尤其是对耿耿于怀的柳宗元,他甚至算得上宽宏大量。他在贬官身边有的是耳目,自己身边也有的是文人谋士,柳宗元所写的《咏史》、《咏三良》和《河间传》以及诗文的影射,他不可能不知道。按道理,他完全可以像后来满清王朝的康熙乾隆大兴文字狱一样,治柳宗元的文字罪并砍掉柳的脑袋。而他没有,可见是比较开明的。

 

【华峰凌云】

石达开:文韬武略两超拔

许华凌

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人(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祖籍广东省和平县,太平天国名将,被尊为“义王”。

1847年,石达开追随洪秀全。1851年12月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1855年2月,石达开在九江、湖口重创湘军水师,乘胜西征,三克武昌;11月,进军江西,攻占皖、赣、鄂三省大片疆土。1857年10月,石达开率领安庆将士进入江西,东西转战,为救援被湘军围困的军队而奋力厮杀。1863年5月,石达开率众直抵大渡河南岸,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当年6月27日,就义于成都,享年32岁。石达开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历史记载对石达开的军事生涯泼以重墨,让世人单纯的以为他只是一位名将角色,实际上石达开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石达开的诗写得也好,尤其是律诗写得大气磅礴,让人拍案叫绝,赞不绝口。只不过他的诗才被其军事才能所掩盖,很少有人知道罢了。

1862年,石达开带领一支太平军,从贵州赤水进入四川合江,本想北渡长江,打入川中,但受到曾国藩清军的围追堵截,只得向川南进军。太平军从合江进入叙永鄢家关、象鼻子、天池镇,渡过永宁河。傍晚,驻扎在黄桷坪、早谷塝一带。为了寻找进军线路,第二天凌晨,石达开换上便衣,带了几个随从,骑马抄小路登上凤凰山。此时,正值红日东升,天空蔚蓝。石达开俯瞰山下,只见一条大河绕山麓,穿越无数小丘由东南而向北流去,远处是连绵不断的大山,从东向南一直延伸到云贵川边境。再回首,巍巍的青山岩矗立在西方,山涧几道流水倾泻直下,青山遮挡了视野。侧身望北,山下卧着无数的小丘,在天际的小丘尽头,一条河流犹如白蟒穿入山崖之中,茫而不见。而西北面的小丘一直延伸至茫茫的天际……此情此景,石达开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便在凤凰山华严寺寺中泼墨赋诗:

龙舟竹影几千丘,云霄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红日滚绣球。

遥望西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洲。

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该诗属于典型的七言格律诗。七言格律的平仄要求严格,除了押韵的基本要求外,每句之中的平仄变换也有相当严格的限制。这首诗是即兴的作品,信笔挥毫间,完全符合七言格律的平仄要求,这十分考验作者的文字功底。石达开这首诗不但遵守七言格律的平仄规则,而且做到了对仗工稳,如此工整的诗作,在当时的军事将领中是极为罕见的。

石达开不仅武略闻名于世,诗才也傲视群雄,集名将与诗人于一身,不愧为太平天国难得的军事栋梁之材,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一颗耀眼的诗人明星。许多年后,大渡河还在,石达开不在,太平天国的故事也早已成为了历史,湮灭在漫长历史的尘埃中,而石达开的军事才能,特别是文学才能,却留了下来,被后世的诗人们不断传颂。

 

【风雅月梅居】

做自己的伯乐

侯兴锋

  周末,朋友约我小酌。

没想到,一见面他就向我大倒苦水。他说单位里人浮于事,死气沉沉,上司保守死板,墨守成规,真正想干工作的人却一直得不到重用。譬如他自己就有许多好的方法和创意,总是无法让上司重视和采纳。以至于现在的他一气之下也破罐子破摔,变得和大家一样,工作上马马虎虎,不思进取,私下里发发牢骚,怨天怨地。

我默默地倾听着,没有说一句话。

其实,在我的周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也曾一度陷入了这样的懊恼中,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故事。

林克莱特,他在48岁时担任了美国纽约港务局的总工程师,一干就是12年。在这个岗位上,他做出了非凡的成绩,得到了从上到下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然而他真正感兴趣和擅长的是工程设计,经常有一些大胆和新奇的构想。但局长是个极其慎重的人,总觉得他的想法太大胆,也太冒险了,所以他的特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知不觉中,他到了退休的年龄,起初他恋恋不舍,不想离开纽约港务局,还想大显身手,继续干一番事业。但局长拒绝了。

林克莱特的妻子看到沮丧的丈夫,微笑着对他说:“亲爱的,虽然我们改变不了客观现实,但是却可以改变自己。你有才华,又有自由的空间,完全可以自己重用自己,去实现做一名伟大工程师的梦想。”

自己重用自己,一句话点醒了林克莱特,他很快走出了失落感的误区,朝气蓬勃地开始了自己崭新的人生之旅。

从1939年退休到1965年去世,林克莱特在世界各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建筑经典:壮观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机场、雄伟的华盛顿杜勒斯机场、畅通的伊朗高速公路系统、美丽的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中心建筑群、世界上最长的悬体公路桥——纽约维拉扎诺海峡桥……自己重用自己,林克莱特自信地发挥着自己的才能,实现了人生的梦想,让生命重新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现在,我从不再人云亦云的扎堆聊天,也不再慷慨激昂地神侃胡吹,更不再义愤填膺地埋怨别人。我遵从于自己的志趣,不断挖掘着自己的潜能,静静地沉下心来读着一页页的文字,写着一篇篇的文章,不浮躁,不炫耀,不张扬,内心里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和快乐。

有时候,我常常想,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有不公平不公正的一面,不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幸运地被伯乐遇见,也不是所有的人才都能被恰好地慧眼识珠。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等不到懂你的伯乐,那么你就甘于庸碌,甘于平凡,甘于埋没于槽枥吗?如果你不甘心,如果你不愿意,那么,与其可怜地坐等伯乐的赏识,与其愤愤不平地抱怨怀才不遇,就不如自己做自己的伯乐,自己赏识自己,发现自己,展示自己,重用自己,昂扬奋蹄,自由地驰骋在梦想的原野上,让自己脱颖而出,优秀于众人之上。终有一天,你的人生会因此而异彩纷呈。

 

【乔乔散文】

 高粱面汤圆

乔加林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苏北地区。小时候吃山芋、喝玉米粥,是家常便饭。一年当中,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偶尔吃顿饺子、汤圆。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都是旱田,从没有种植过水稻。童年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农村的孩子还是很欢乐的。在我苏北老家的村子里,从大年三十开始,每天早晨鞭炮声不断,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大年三十、正月初五和十五通常是放大一点鞭炮,平时就是放小的鞭炮。过年前后也是农忙最为清闲之时,男人们聚拢在一起打打牌或吹牛聊天,妇女们缝补衣裳、纳鞋底或织毛衣手套啥的,孩子们玩着各种乡村土游戏或成群结队挨家挨户捡拾没有燃放的鞭炮。

小时候只知道过正月十五却不知道啥叫元宵节,只知道到了正月十五就可以吃到汤圆。那时虽然没有灯谜猜这高雅习俗,但民间艺人自行组建的戏团,有舞狮、耍龙、旱船、花灯和唱戏等,从正月初一开给村民家拜年一直到出了正月。有时一天好几场,大人、小孩一场赶一场的看。

浓浓的年味儿在农村会氤氲着整个村庄整整一个正月。勤劳善良的村民们都会在过年期间互相请客吃饭,辛勤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也会在过年期间休闲玩耍。同时,大家也祈盼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

正月十五早上的鞭炮声不亚于大年三十,从天刚朦朦亮一直到吃早饭,噼噼啪啪的响声让人们重又找回了过年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当时的村民用鞭炮来表达正月十五闹元宵吧!

在物资匮乏的时代,经济较为落后,村民们基本上都是过着自供自给的生活,除了必须买的一些日用品外,其它都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劳动来解决。农家人的蔬菜类几乎是不需要上街买的,门口菜园里韭菜、白菜、辣椒、西红柿、萝卜、豆角等等应有尽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家人,经济上大都拮据,那时村子里还没有超市,只有大队部有一个供销社代销小店,卖一些农村家庭中日常使用的针线、酱油醋、散酒、煤油、水果糖之类的日用品,那时农村小店还没有汤圆买。

儿时香甜可口的美味汤圆均出自妈妈之手,包汤圆用的是自家产的红色黏高粱面。家庭条件好点人家,汤圆馅是用红糖加一些炒熟的芝麻,条件差点的家庭汤圆没有馅,只是把高粱面揉成团放到锅里煮熟。

记得儿时,每年快到过年时,母亲就早早把高粱米淘干净后晒干,然后用石磨再磨成面。那时大多是用古巴糖包汤圆,也有用红糖包的。包汤圆时,母亲都是随手在袋子里抓两把高粱面放在水舀里,加入少许温水,像和面一样调和成巴掌大的大粉团,然后就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手里,放点糖捏好再用双手不停地搓,越搓越圆。自家自制的汤圆外形虽不如现在卖的光鲜,口感也稍显粗糙,但营养价值却蛮高,高粱都是自家种植又是自家使用石磨磨成的面,用料纯正。

土灶台,灶膛内烧着柴草,当锅里的水冒大泡泡时,母亲一手拿着锅盖,一手小心翼翼地把高粱汤圆放入滚开的锅里,然后盖上锅盖,等一会锅盖四周冒大热气时,母亲从水缸里舀来半瓢冷水浇在锅里,又盖上锅盖,等再次冒大热气时再往锅里浇冷水,反复要浇上三四次冷水。母亲说,用冷水激一激,汤圆容易熟透。待汤圆从锅底浮上来时,母亲便盛一个让我尝尝熟了没有,如果熟了就可以出锅。吃饭前,母亲从菜园里拔几根香菜和葱洗干净切碎放在小碗里,再倒上酱油和醋。汤圆沾着调料吃别有一番风味。

高粱汤圆浮在清水里,晶莹透明,一口咬下去绵软香甜,在唇齿间留下令人难忘的味道,母亲和父亲看着我们吃的高兴开心,他们自己尝过一个后就是一直用漏勺把锅里的汤圆分给我和两个姐姐,到最后父母亲就喝点汤。

如今的新时代,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早已过上了小康生活。城乡的超市和菜店为人们餐桌上提供丰富多样的食材。以山芋、玉米粥为主食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高粱面汤圆更是成为了历史。经历过贫穷时代的我,看到了汤圆就会回味和怀恋过去,高粱面汤圆已经深深的印记在我的脑海里。

 

【飞鸿传书】

三十八年前的风雪夜

殷建成

不知道为什么,每当进入天寒地冻的腊月,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年小站的风雪夜。

那是38年前的腊月初八,我18岁,刚参加工作不久,被分配到陕西宝成线一个铁路小站当扳道工。

那天下午,小站的炊事员正在食堂忙碌着,准备熬制腊八粥的各种食材和配料。也好让辛苦一天的职工下班后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使伙计们吃饱了不想家。

谁知天公不作美,傍晚时分,飘起了雪花,伴着呼啸而来的西北风,雪越下越大。我和同宿舍的老王刚从小站扳道房作业回来,在宿舍抽烟、闲聊。

一支烟功夫,副站长在宿舍门口喊,伙计们都去办公室集合,刚下班的也去啊!

我们小站只有十名职工,有两位同事休假回去了,满打满算只有八名职工在小站值守。我和老王穿上雨衣、胶鞋来到小站运转室,这时候人员都到齐了。

站长照顾我上班时间短,让我和两名女同事在站台上除雪;副站长带领老王等其他人员去小站道岔区(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进行除雪。

分工完毕,同事们带上除雪工具及防冻液,纷份投入到“战斗阵地”。

到了子夜11点,小站上空仍然大雪纷纷,当列车呼啸而过时,刮起漫天飞雪。尽管气温降到了零下12摄氏度,巳经滴水成冰。而小站的每一名职工干的满头大汗,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后来,两名家住乡村的休班职工踏着厚厚的积雪,迎着刺骨的寒风,徒步10公里,走了近5个小时才赶到小站。正在道岔上、站台上除雪的同事看到这一幕,被深深感动了。

人多力量大,多了两名同事,大伙越干越有劲,忘记了“昼夜作战”的疲劳和困乏。

半夜四点大雪终于停了,这是上天眷顾小站的同事啊!

当我们将站台及小站铁路上的26组道岔积雪全部打扫干净,并在道岔关键部位涂抹好防冻液,又等了两趟火车安全通过小站时,我们才回到宿舍,此时巳经是凌晨六点了。

炊事员一夜未眠,看到我们从小站除雪回来了,在食堂门口喊吃腊八粥,那天巳经是腊月初九了……

如今,我离开了曾经的单位和同事,光荣退休了。尽管如此,每到腊八节,总会忆起青春年华里的那段往事。身为一名铁路人,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同时由衷的感到无比自豪。

(责任编辑: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