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疫情中的挣扎

  • 七天记者 颜宏

新世纪第三个10年的开头整个世界在新冠病毒疫情中彷徨、挣扎,看不到尽头。疫情持续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不同的领域显现,在岁末年终的时刻回望这曾充满希望又归于暗淡的一年,几乎加拿大发生的所有大事都或多或少地与新冠病毒疫情有关或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

1 疫苗接种

2019年12月,一种后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SARS-Cov-2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最先在中国武汉地区出现。在卫生部门确定这种肺炎可人传人后,中国政府采取雷霆措施在农历除夕之日宣布有1千万人口的武汉市“封城”,宅家隔离,全国取消春节活动。隔岸观火的西方各国幸灾乐祸,没有采取任何防控措施。随后新冠病毒开始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疫情中心从中国转移到欧洲、美洲,一个接一个地区沦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一个接一个的国家闭关锁国。整个世界陷入一场与看不见的病毒作战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中国按下“暂停键”后很快控制了疫情,虽然后来一直有零星的感染案例发生,但在“动态清零”措施的指导下,大部分地区、大部分时间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其他国家在防不住病毒的情况下,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疫苗接种上,于是从2021年1月开始,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富裕国家都开始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行动,但疫苗“民族主义”也带来疫苗接种的极大不平衡:富裕国家大量囤积疫苗,全民接种,还要接种第三针、第四针;贫穷国家却连第一线的医务人员都得不到疫苗。根据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截止到12月29日,全球57.6%的民众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而贫穷国家中这一比例只有8.4%;而在加拿大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比例已经达到81.79%,魁省更是高达84.5%。

早在1月疫苗接种行动启动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感叹疫苗接种的不公平现象,富裕国家在规划疫苗接种行动时不愿意考虑其他国家的情况,美国甚至明目张胆地提出“美国人优先”,导致截止今年9月25日,美国累计剩余疫苗高达5亿剂(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报告数据),还有至少100万剂疫苗因过期而被销毁。到了10月7日,古特雷斯再次呼吁疫苗公平分配并直言:不公平分配疫苗不仅不道德,也很愚蠢。“非洲只有不到5%的人口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而全世界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已经使用了2021年生产疫苗总数的75%。”可美国依然故我,在民众接种意愿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又购买了2亿剂摩德纳疫苗作为加强针的储备,继续让这些可救人性命、延缓疫情的疫苗囤积落灰。

2 病毒“迭代”

图片

新冠病毒作为病毒的一种,是非常简单的生物,只有两种物质构成:蛋白质外壳(衣壳)和里面包着的核糖核酸(RNA)。病毒并没有独立的生命系统,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存活。而当病毒在细胞内繁殖时,要为每个“子”病毒复制一份遗传物质,而在复制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即发生基因突变。这些不断的变异,会帮助病毒逃避抗体的识别,同时为适应不同的宿主,变异就成为病毒自我复制过程中的“常态”。通常来说,感染人群的数量越大,病毒发生的变异就会越多,按照病毒生存的唯一目标就是复制自我这一属性来看,在不断优胜劣汰的变异过程中,病毒必定会向着传染性更强或更容易传播的方向发展,比如表现为无症状,以便让感染者无法察觉,从而没有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而几乎在疫苗分配不均问题被关注的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就预见性地警告称,抑制新冠病毒传播所花的时间越长,出现对疫苗更具抗性的新变异毒株的风险就越大。世卫组织在几个月时间里不厌其烦的警告很快得到验证,继阿尔法(Alpha,B.1.1.7,英国首次发现,传播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贝塔(Beta,B.1.351,南非首次发现,扩散到至少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伽马(Gamma,P.1,巴西首次发现,扩散到至少10个国家和地区)后,德尔塔(Delta,B.1.617.2,印度首次发现)在7月份成为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主导毒株,直接让全球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上了一个新台阶;而11月底出现的奥密克戎(Omicron,B.1.1.529,最早由南非上报)仅仅几天就让全球瞩目,不到1个月就蔓延至全球110个国家,并成为全球主导毒株,让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日增感染人数连续创造纪录。

在疫情看似趋缓、很多人以为已经看到隧道尽头的微光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再次将世界推入了疫情之初的恐慌中,一切彷佛“昨日重现”:封锁再现,减少聚集,航班取消,经济活动萧条……政府一如既往地为抑制病毒传播而焦头烂额,伴随着感染者的成倍增加以及住院人数的持续上升,唯一不同的是病毒变成了奥密克戎毒株。在与病毒搏斗了快两年后,这个世界彷佛什么都没有学到。

病毒却在传播过程中“进化”出多种“技巧”来让自己更容易传播。例如更有效地侵入人体细胞;更深地潜入人体细胞内的预警机制;在空中存活更长时间;增加感染者呼吸、咳嗽释放的病毒含量等等。被誉为“完美级病毒”的新冠病毒的“迭代”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且各方面变量太多,完全不可控。而遏制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层出不穷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减少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因为每次新的感染就是病毒发生变异改变行为的机会。

另外,最新的研究还发现新冠病毒比人们认知中更危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对44具患COVID-19死亡的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新冠病毒在感染一个人后,可能会在其体内存留数个月之久,最长一例存活长达230天,并会扩散到包括心脏和脑部的全身各个位置。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可以从呼吸系统蔓延到几乎全部器官,在身体内部广泛扩散,感染全身各处细胞,包括大脑、眼部组织、肌肉、皮肤、周围神经、心血管、胃肠道、内分泌和淋巴系统。

3 反华议案

这是对14亿中国人民的恶意挑衅_新疆

2021年2月22日,加拿大众议院以266票通过,0票反对的比数通过了由保守党外交影子内阁庄文浩(Michael Chong)提出的确认中国政府在新疆实施“种族灭绝”政策的动议,使得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议会层级明确给中国定下“种族灭绝”罪名的国家。而这一动议的缘起是英国广播公司(BBC)2月初发布所谓“重磅调查报道”,通过采访几名自称曾在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西方媒体称之为再教育营)目睹“性侵”的女性以及一名“警卫”,炮制出“中国新疆‘再教育营’中的妇女遭到系统性强奸和酷刑”这一耸人听闻且漏洞百出的“大新闻”,急于获得抹黑中国“弹药”的西方媒体如获至宝,不做任何求证迅速跟进,一边倒地大肆炒作。报道里出镜的这几名爆料者要么被证实谎话连篇,要么是在中国涉嫌犯罪,受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资助的非法出境者或者正在申请政治庇护的难民。这些报道一出来,美国国务院、英国议会、澳大利亚外长纷纷表态谴责中国,加拿大的行动更为迅速,直接上升到国家层面。接着在3月21日,当时的外交部长Marc Garneau宣布,与欧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际盟友一起,对四名新疆官员和一家经济实体实施制裁,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厅长陈明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明山;新疆自治区前政法委书记、前公安厅厅长朱海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王君正,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除了涉疆议题,保守党党领、被称为“加拿大的蓬佩奥”的欧图(Erin O’Toole)还一个劲儿地抛出“因人权问题,中国不适合主办2022年冬奥会”的提议。结果遭到中国的迅速反击,中国没有遵循外交惯例的对等原则,而是加大了制裁力度,宣布对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的10名个人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则直接发文谴责加方的涉疆错误行径,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加方一而再、再而三在涉疆问题上制造事端,对中方人权状况说三道四。中国人权状况怎么样,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倒是加拿大应该对其劣迹斑斑的人权纪录进行深刻反省。历史上,加方对原住民实施的“寄宿学校”,就是种族灭绝制度。今天,很多原住民甚至连安全的饮用水都没有保障。加国内系统性种族歧视严重,疫情期间针对亚裔的暴力活动大幅增加。最近一项调查还显示,加监狱系统充满歧视和种族主义。加方根本没有资格在人权问题上充当“教师爷”,根本没有资格对中方指手画脚!”

4 极端气候

2021年,全世界持续出现罕见的极端天气,造成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加拿大也不例外。先是2月份来自西伯利亚的极冰气团席卷全国直抵美国得克萨斯州,造成这个南方州因冰冻引发了大面积停电断水的重大灾难,引发人道危机。加拿大的400个气象站录得破纪录低温,西北特区(Northwest Territories)更纪录下摄氏零下52度的极低温度。

春天开始,加拿大又遭遇罕见的干旱,特别是在5月到7月之间的耕种季节,全国各地的降雨量只占全年总量的6%,许多地方的降水量不到正常年份的一半。卑诗省内陆的南部地区、大草原省份的东部地区以及安省西北部经历了 75 年来最干燥的夏季之一,而魁省境内的湖泊、河流水位都非常低,魁北克城甚至因为已经用尽了自然界水储量的80%而在8月份宣布要节约用水,禁止用水浇草地、洗车、给游泳池注水等。

到了6月底,一股热浪席卷美加西部,各地开启“烧烤模式”,卑诗省弗雷泽峡谷(Fraser)地区的小城利顿(Lytton)的最高温度一再创纪录,最高达到49.6度,是北纬45度以北前所未见的高温。其实不止美加,莫斯科在6月26日录得35度的高温,创120年来的记录;在6月20日,北极圈内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小镇Verkhoyansk测得38度的高温,打破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纪录。卑诗省、阿尔伯塔省、曼尼托巴省的高温导致近600人死亡,超过一半发生在最高温的两天内,还直接导致了1500多起破坏性的山火,烧毁一个半爱德华王子岛面积的森林,比前一年的过火面积增加了60倍。相比往年一般的山火季会持续1到2周的情况,今年异常高温引发的山火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范围广,从加利福尼亚到加拿大多省几乎覆盖整个北美地区。山火产生的浓烟不断向东蔓延,横跨北美,东部的纽约、费城、多伦多、蒙特利尔甚至远到魁北克城都被笼罩在雾霾的“穹顶”内,多个城市的PM2.5(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不健康”级别,甚至有城市的污染水平达到“危险”水平。

2021年还是龙卷风肆虐的一年,东部地区多次出现风速高达每小时180公里至220公里EF2级龙卷风。其中6月21日出现在蒙特利尔北郊的Mascouche地区的龙卷风造成一人死亡,是27年来首次有人死于龙卷风,而7月15日发生在安省巴里(Barrie)及附近地区的龙卷风造成1亿元的财物损失,温哥华在11月份也出现了40年来的首个龙卷风。

这还没完,从11月13开始的百年一遇暴雨在卑诗省南部地区引发严重的水灾和多处山体滑坡,多地居民被困,桥梁被毁,道路中断,2万多人被紧急疏散,还有5人确认遇难,财产损失可达数十亿元,一些基础设施要到2022年年初才能恢复,这一洪灾可能会成为加拿大史上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

5 联邦大选

重磅!2021联邦大选正式开始最短竞选时间!特鲁多能"买"来选票吗?

8月15日上午,一身西装的特鲁多牵着妻子苏菲(Sophie Gregoire Trudeau)的手,带着三个孩子,Xavier、Ella-Grace 和Hadrien前往加拿大总督府(Rideau Hall),一家人幸福甜蜜地手牵手、意气风发地在媒体镜头的注视下进入总督府,与他前不久提名并获得英女王批准的新总督西蒙(Mary Simon)见面,会面57分钟后,如大家预测的那样,特鲁多出来宣布总督已经接受了他提出的解散第43届议会的要求,新一轮大选正式开始。其实按照4年的任期算,特鲁多的自由党任期要到2023年10月才结束,但为了借着抗疫积累起来的人气以及对手的脆弱达到谋求一个多数政府的目的,基于政治算计的自由党在根本没有倒台风险的情况下,不顾其他政党的反对和民众的不情愿,一意孤行地发动了一场没人希望看到的大选,其实特鲁多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赌一把。从疫情爆发开始,加拿大各地政府发布的“封闭令”、各种防疫限聚令以及全球经济下行都给加拿大的经济造成重创,而联邦政府除了大笔撒钱就找不到其他的抗击疫情办法:援助民众、援助企业、提高社会福利、大手笔购买疫苗、大手笔刺激产业复苏等等,导致加拿大的财政赤字非常严重。仅仅在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间,加拿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就飙升到4700亿元,扩张了291.7%,通俗地说就是加拿大基础货币存量在6个月内增加了近3倍,引发无数的担忧和争议,也受到反对党的批评。

在耗时36天、耗资6亿多加元后,今年的联邦大选得到了一个几乎和2019年大选一摸一样的选举结果,自由党获得160个席位,虽然比上次大选多了3个席位,但距离特鲁多梦寐以求的多数党执政还是差了10个席位;而欧图领导的保守党虽然得票率比自由党高,但却只获得119个席位,不仅没有夺回权利,还比上次大选减少2个席位。本次大选中除了自2004年以来连续当选的资深保守党议员庄文浩连任成功外,其余的保守党华裔候选人全部折戟,包括已经连任四届国会议员的资深政客黄陈小萍(Alice Wong),这与保守党对华的强硬立场有着紧密关系。大选结束后,保守党内华裔党员指责欧图对中国采取的抗中、仇中态度,是导致加拿大华裔选民疏远该党的主要原因从而要求他辞职,萨斯喀彻温省的保守党议员Denise Batters也在党内发起了一项罢免欧图的请愿,但很快被欧图踢出保守党核心圈子(caucus)。

如果说这场劳民伤财的选举让保守党看到华人选民的力量算是一个亮点外,仅有的可取之处可能就是选民对置国民利益不顾而捞取政治资本表现出来的愤怒会让一部分政客冷静下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尽管是少数政府执政,但加拿大政坛将会相对稳定,因为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都不敢轻易再发动新的大选。

6 孟晚舟回国

孟晚舟回国,美国放人不等于放过华为,专家担忧技术战升级(组图) - 法拉盛新媒体

9月25日,应美国要求被扣留在加拿大1028天的华为前CFO、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终于脱困,乘坐中国政府的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央视全程直播,现场迎接的上万民众挥舞中国国旗,高唱《歌唱祖国》,打出横幅标语,高呼“欢迎回家”。这三年来,孟晚舟及其律师团队经历了30余次出庭和无数次激烈博弈,使这起以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为目的,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最终以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暂缓起诉协议(DPA)而告终,孟晚舟既未认罪也未接受罚款,而美国将在14个月后放弃指控,加拿大的引渡程序也因此终止,被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的加拿大也终于解套。

回顾孟晚舟事件,有学者表示“中国有句老话叫火中取栗,加拿大就是那只把爪子伸到火里面去替别人取栗的角色,结果就是毛被烧焦、爪子被烫伤。任何不自量力想要挤到中美战略博弈框架中去的、要站在中间被当成夹击对象的,都要做好类似的思想准备。”但孟晚舟的回国以及斯帕弗(Michael Spavor)和康明凯(Michael Kovrig)的被假释并没有让渥太华、华盛顿以及北京之间长达三年的紧张关系得到显著改善,主要是因为美国虽然面临疫情严峻、经济下行以及通胀高企等重重困难而有求于中国,但在抓紧时间窗口围堵中国、阻止中国崛起的战略思想下不可能和中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而作为美国“小弟”的加拿大则别无选择,只能随着美国的指挥棒起舞,甚至充当马前卒或炮灰的角色。

7 蒙特利尔市选

Valérie Plante obtient un deuxième mandat à la tête de Montréal | Le Devoir

11月7日是四年一次的魁省市政选举日,全省1100多个市镇的市长、市政议员以及区议员迎来换届选举,虽然有超过一半的小镇镇长以及4千多名市镇议员因为没有竞争对手而自动当选,但像蒙特利尔、魁北克城等大城市的选举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今年的蒙特利尔选举共有11个政党推出了候选人,再加上17名独立候选人共340人争夺103个席位,包括蒙特利尔市长1名,兼任市中心Ville-Marie区区长,19个行政区划的区长18名,46名市议员和38名区议员,其中仅蒙特利尔市长这一职位就有10人竞争,但大部分人都是陪跑。

2017年的11月,蒙特利尔建城375年以来第一次选出了一名女性市长。创造历史的就是当时出任官方反对党Projet Montréal党领不到一年的政坛新人Valérie Plante。这位在选举前名不见经传、总喜欢哈哈大笑的女候选人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击败了曾连续6次当选、出任过联邦移民部长的政坛元老级前市长Denis Coderre,让很多政治观察家大呼出人意料。而四年之后,当年败选后励精图治、反思了四年的Denis Coderre带着改变的标签重回选举舞台,却再一次因传统政客骨子里对选民的轻慢而惨败,得票率比当选市长低了近15%。

尽管Valérie Plante如愿以52.4%的高投票率再次当选蒙特利尔市长,但面临的挑战却很多:严峻的治安问题和频繁发生的涉枪犯罪;疫情后的经济振兴;疯狂上升的房价和物价;降碳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等都是非常棘手而难以短期解决的问题。

8 供应链危机

供应链危机下,加拿大上市公司叫苦不迭- NAI 500

今年3月21日,船身长达400米的巨型货轮“长赐号”(Ever Given)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搁浅,横卡河道,阻断了往来交通,这次长达120小时的海上运输“锁喉”被认为是又一次“苏伊士运河危机”,也让自疫情爆发以来受到冲击的全球供应链混乱问题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被全球瞩目。这之前,集装箱短缺导致的海运价格提高已经引发媒体关注,并不是集装箱的数量不够,而是散落在全球各地的集装箱回流不畅,集装箱全球分布严重不均衡,在生产基地的中国一箱难求,无货可运的欧美却堆积如山。

其实从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多点爆发后,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的防控措施,扰乱、阻碍甚至暂停了全球各地的生产活动,而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对原料产地、加工地、航运业等关键环节造成的冲击与破坏更是让全球供应链一片混乱。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供应链堵塞、中断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日益复杂,一环扣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再加上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及区域地缘政治因素,使重新构建整个供应链生态的协作能力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不仅要面对供应链混乱乃至中断的重创,还要经历人手严重短缺的打击,急剧放大了供应链危机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压力。

9 通货膨胀

What Is Inflation: Causes, And Effects On The Economy - SOSGurus

从今年年初开始逐步提高的通货膨胀率也越来越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从食品、家俱、服装、电子产品再到健身器材,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在涨价,就连COSTCO都限购卫生纸、清洁用品、瓶装水以及部分日常必需品了。而统计局的数据更显示10、11月份加拿大的通胀率同比增加4.7%,是18年来的最高峰;与加拿大经济息息相关的美国的通胀率更是达到惊人的6.8%,是自1982年以来的最高点。

经济学家给出的物价上涨因素包括产品供应不足;港口延误;集装箱短缺;疫情的影响和防控;各种零部件、原材料和原料的短缺;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增加以及卡车和司机短缺等,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美国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到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美国解决危机的办法似乎只有“发钱”这一个选项。于是美联储采取“超常规”的货币增发措施,美国政府和国会又通过多个救助法案,前后释放的新增货币数量近20万亿美元。短期看,这些举措起到了一定的稳定市场作用,但是相伴而来的负面效应却需要全世界共同承担。由于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和贸易结算货币,美元流动性泛滥正在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因为美元滥发诱发美元贬值,直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涨价。而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又推高了各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和经营困难。而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和经营困难则导致撤裁员工、减少生产,甚至宣布倒闭。企业减员、减产或倒闭又会导致产品供应不足,供应链混乱甚至断裂等等一系列供应链危机,形成恶性循环。这意味着这次的通货膨胀并不会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所强调的那样是暂时的,而是将持续一段时间,民众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10 抵制冬奥

美国炒作“不派政府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看看谁在支持我们!

从年初为配合美国反华议员的提案,欧图就带领着保守党借所谓“新疆问题”号召抵制北京冬奥会,美国再利用G7峰会、四方安全对话、美欧峰会等多边机制反复炒作涉疆、涉港的所谓“民主”“人权”问题,但直到年底围绕北京冬奥会的博弈并没有获得美国希望的进展。眼看着冬奥会开幕的日期日益临近,指望不上“小弟”的美国不得不亲自上阵,于12月6日宣布“外交抵制”(diplomatic boycott),不会派出美国官方代表团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但实际上,中国政府早在12月3日就已经宣布不会对运动员参赛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体育部长等国际贵宾发出邀请,若想参加需由其本国奥组委进行邀请、注册、缴费。鉴于运动员没有被禁止参赛、广告商没有被禁止赞助,美国发出的“外交抵制”很大程度上只是作秀和象征性的。

一直充当反华马前卒的澳大利亚第一个跳出来跟风做戏,第二天就宣布将跟随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英国、加拿大也在两天后日宣布追随美国的脚步,不会派出政府官员和外交人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不过令人难堪的是赤膊上阵高呼的美国获得的回应了了,连五眼联盟都没凑齐,新西兰早在10月就表态因疫情的影响不会派部长级的外交官出席北京冬奥会。更打脸的是,中国外交部12月27日向媒体证实,美国政府为18名包括国务院和国防部人员在内的政府官员申请签证参加北京冬奥会,让这场“抵制闹剧”成了全球笑料。

挣扎在疫情反复、经济困难、高通胀中的2021年马上就要过去,即将到来的2022年前景依旧黯淡。首先疫情不会过去,各国拉垮的防控措施以及民众的不负责任可能会催生更多的变异毒株,比奥密克戎更恐怖的变异毒株可能会进一步推迟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也进一步阻碍经济的复苏;其次是经济下行、通胀高企的情况无法短期内获得改善,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多个国家面临“滞涨(stagflation)”风险。在经济学中,“滞涨”通常伴随着高通胀、高失业及不景气的经济。通俗而言,即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同时,为对冲通货膨胀而实行的加息政策有可能导致虚高的美股崩盘,更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风险;第三,地缘政治风险陡增,围绕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而发生的俄罗斯与美国、欧盟之间的紧张关系一再升温,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围剿”和“反围剿”不会停止,围绕台海、南海、香港、新疆等博弈更不会停止,反而有可能在某个点激化。总之,新的一年世界的前途并不光明,如果过几十年后再回头看,艰难的2021年或许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读者要做好心理准备应对下一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乃至人道危机。